差速器

阅读:674发布:2020-05-12

专利汇可以提供差速器专利检索,专利查询,专利分析的服务。并且本 发明 涉及一种 差速器 ,其包括至少一个 驱动轮 (1)、至少两个轴轮(2)、至少一个平衡轮(3)和至少一个连接元件(4),其中,所述连接元件至少从所述驱动轮受到至少一个第一 扭矩 ,并且其中,所述连接元件将至少一个第二扭矩传递到所述至少两个轴轮中的至少一个上。根据本发明,所述驱动轮设计成使所述驱动轮至少部分地包围至少一个内部空间,并且所述连接元件至少部分地布置在由所述驱动轮至少部分地包围的内部空间的内部。,下面是差速器专利的具体信息内容。

1.差速器,具有:
至少一个驱动轮
至少两个轴轮,
至少一个平衡轮,
以及至少一个连接元件,
其中,所述连接元件承受至少由所述驱动轮传递的至少一个第一扭矩,以及其中,所述连接元件将至少一个第二扭矩传递到所述至少两个轴轮中的至少一个上,其特征在于,
所述驱动轮设计成使得所述驱动轮至少部分地包围至少一个内部空间,所述连接元件至少部分地布置在所述至少部分由所述驱动轮包围的内部空间的内部,所述连接元件具有至少两个轴轮轴销,所述至少两个轴轮分别围绕它们可旋转地布置,
其中,所述至少两个轴轮轴销沿着所述连接元件的第一虚拟轴线布置,所述连接元件具有至少一个平衡轮轴销,所述至少一个平衡轮围绕所述至少一个平衡轮轴销可旋转地布置,
所述平衡轮轴销沿着所述连接元件的第二虚拟轴线布置,
其中,所述连接元件的第二虚拟轴线大致垂直于所述连接元件的第一虚拟轴线,所述连接元件具有至少一个中心区域,所述至少两个轴轮轴销和所述至少一个平衡轮轴销从该中心区域呈星形延伸出,
所述至少一个平衡轮轴销至少部分地间接或直接连接所述驱动轮的内面,以及所述驱动轮大致设计为齿轮型式。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差速器,其特征在于,
所述连接元件设计为一件式的。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差速器,其特征在于,
所述连接元件的中心区域围绕所述驱动轮的重心大致对称地布置。
4.根据权利要求1至3中的任意一项所述的差速器,其特征在于,
沿着所述至少一个平衡轮轴销,至少在所述平衡轮的背离所述中心区域的侧上布置至少一个后支架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差速器,其特征在于,
所述后支架具有至少一个凹口,
其中,所述凹口具有至少一个开口端,
其中,所述凹口设计和布置为使得所述凹口至少从开口端出发通到所述固定区域的边缘上,所述至少一个平衡轮轴销因所述凹口而至少部分地连接所述驱动轮的内面。
6.根据权利要求1至5中的任意一项所述的差速器,其特征在于,
至少一个轴轮大致设计为锥形齿轮,以及
至少一个平衡轮大致设计为锥形齿轮。
7.根据权利要求1至5中的任意一项所述的差速器,其特征在于,
至少一个轴轮大致设计为冠状轮,以及
至少一个平衡轮大致设计为正齿轮。
8.根据权利要求1至5中的任意一项所述的差速器,其特征在于,
至少一个轴轮大致设计为正齿轮,以及
至少一个平衡轮大致设计为冠状轮。

说明书全文

差速器

技术领域

[0001] 本发明涉及一种差速器,所述差速器具有至少一个驱动轮、至少两个轴轮、至少一个平衡轮和至少一个连接元件,其中,连接元件受到至少所述驱动轮的至少一个第一扭矩,并且其中,所述连接元件利用所述至少一个平衡轮将至少一个第二扭矩传递到所述至少两个轴轮中的至少一个上。

背景技术

[0002] 差速机构或差速变速器,也称为差速器或者差速齿轮机构或差速传动机构,是一种特殊的行星齿轮变速器,例如汽车在弯道行驶时,差速变速器补偿一个轴上的两个车轮经过不同长的路程,这样,所述车轮具有不同的旋转速度。为此,驱动轮的连接元件承受驱动扭矩并且因此旋转地移动。所述驱动轮本身又与齿轮传动机构并因此与实际的汽车发动机相连接。在所述连接元件中布置两个轴轮,依赖于预定的驱动扭矩的扭矩分别被传递到与车轮相连接的轴槽上。所述平衡轮在这里以与扭矩相关连接的方式连接到所述轴轮。在这种工况下,两个车轮之间出现转速差,驱动平衡轮并且引起一个轴以更高的速度转动。所述连接元件在现有技术中一般是差速器箱,在其中布置所述轴轮和平衡轮,并且在周缘上与所述驱动轮相连接。在公开出版物WO 2008/122276中描述了差速器的不同设计方案。
[0003] 现有技术的设计方案的缺点尤其在于差速器箱。它的制造成本过高,导致空间需求大,产生重量大。

发明内容

[0004]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出一种差速器,其克服了现有技术的有关重量和空间需求的缺陷
[0005] 根据本发明,这个任务通过如下设计驱动轮实现,即所述驱动轮至少部分地包围至少一个内部空间,并且所述连接元件至少部分地布置在所述由驱动轮至少部分地包围的内部空间的内部。在现有技术中,所述连接元件多数是差速器箱,它侧向固定在驱动轮的周缘上。然而在本发明中,所述连接元件被引入到驱动轮本身中并且类似地至少部分地由驱动轮围绕。因此所述驱动轮拥有至少一个自由内部区域。例如,所述驱动轮是齿轮,它的主体或法兰面不被塞满,即是自由的。通过根据本发明的差速器的紧凑结构类型,也简化了所述差速器的可装配性。根据本发明的差速器也有利地减少了制造费用。此外,根据本发明的差速器具有油密性的优点,即所述差速器允许在实际(最终)装配前已经充满油。这与现有技术的差速器不同,在现有技术的差速器中,只有在最终装配后才充满油。此外,在根据本发明的差速器中,在拆卸侧轴时不产生油损耗。
[0006] 在本发明的一个设计方案中,所述连接元件具有至少两个轴轮轴销,围绕它们分别各可旋转地布置所述至少两个轴轮中的一个,其中,所述至少两个轴轮轴销沿着所述连接元件的第一虚拟轴线布置。所述两个轴轮因此分别围绕轴销旋转,所述轴销位于根据本发明的差速器的第一虚拟轴线上。优选地,所述两个轴销位于所述第一虚拟轴线上,使得它们相互面对。这个第一虚拟轴线在所述差速器的安装状态中一般平行于汽车的纵轴。
[0007] 在本发明的一个设计方案中,所述连接元件具有至少一个平衡轮轴销,所述至少一个平衡轮围绕它可旋转地布置,所述平衡轮轴销沿着所述连接元件的第二虚拟轴线布置,其中,所述连接元件的第二虚拟轴线大致垂直于所述连接元件的第一虚拟轴线。所述平衡轮同样可旋转地布置在轴销上,其中,所述平衡轮此时围绕第二虚拟轴线旋转,所述第二虚拟轴线垂直于所述第一虚拟轴线。
[0008] 在本发明的一个设计方案中设置至少两个平衡轮,所述连接元件具有至少两个平衡轮轴销,所述两个平衡轮分别各围绕所述至少两个平衡轮轴销可旋转地布置,并且所述至少两个平衡轮轴销沿着所述连接元件的第二虚拟轴线布置。因此在这个设计方案中设置两个具有附属轴销的平衡轮。此时同样优选地,所述两个轴销相互面对地在所述第二虚拟轴线上对齐。
[0009] 在本发明的一个设计方案中,所述驱动轮大致在一个虚拟平面内部旋转,所述第一虚拟轴线大致在所述驱动轮在其内部旋转的虚拟平面的面法线方向上延伸出。在一个设计方案中,所述连接元件的第二虚拟轴线位于大致所述驱动轮在其内部旋转的虚拟平面内部。在第二设计方案中,所述连接元件的第二虚拟轴线大致位于大致平行于所述驱动轮在其内部旋转的虚拟平面延伸的平面内部。所述驱动轮在所述第一虚拟轴线垂直于它延伸的虚拟平面内部旋转。在一个设计方案中,所述两个轴轮和驱动轮于是围绕相同的轴旋转。在一个设计方案中,所述第二虚拟轴线在所述驱动轮在其内部旋转的平面内部延伸,而在另一设计方案中,所述第二虚拟轴线在驱动轮在其内部附加地平行移动的平面内部延伸,即所述连接元件位于所述驱动轮的空的法兰面中间或者侧向地移动。在一个设计方案中,所述第二虚拟轴线尤其在与大致盘形驱动轮的通过驱动轮圆形面中心的弦一致。
[0010] 在本发明的一个设计方案中,所述连接元件具有至少一个中心区域,所述至少两个轴轮轴销和至少一个轴轮轴销从所述至少一个中心区域呈星形延伸。在一个设计方案中,所述连接元件尤其设计为一件式的。进一步地,所述连接元件按照设计方案是实心的或者占用了空腔。所述中心区域的形状在这里按照设计方案近似球形、立方体形或者长方体形。
[0011] 在本发明的一个设计方案中,所述连接元件的中心区域围绕所述驱动轮的重心大致对称地布置。它因此存在均匀的质量分布。
[0012] 本发明的一个设计方案,所述至少一个平衡轮轴销与所述驱动轮的内面至少部分地间接或直接相连接。利用所述连接,所述连接元件与所述驱动轮相连接并且由此承受第一扭矩,即通过所述驱动轮的旋转来旋转所述连接元件。然而,这个联接允许不仅通过固定所述平衡轮轴销,而且通过所述连接元件和驱动轮之间的另一连接实现。
[0013] 在一个设计方案中,所述至少一个平衡轮轴销的表面和驱动轮的表面的相互接触设计成大致相互对应。在一个替代设计方案中,所述表面不是对应地适配,而且相互之间构成空腔。
[0014] 在一个设计方案中,所述至少一个平衡轮轴销的和驱动轮的相互接触表面大致设计为平坦的。这例如有利于容易通用焊接激光焊接
[0015] 在一个设计方案中,所述至少一个平衡轮轴销的和驱动轮的相互接触表面具有大致相互对齐的轮廓。
[0016] 在本发明的一个设计方案中,所述至少一个平衡轮轴销用所述连接元件的中心区域面对的至少一个表面至少部分地连接所述驱动轮的内面。
[0017] 在本发明的一个设计方案中,所述驱动轮大致设计成齿轮类型。所述齿轮此时优选具有用于接收所述连接元件的一个足够大的自由内部空间。优选地,所述驱动轮设计为齿环。在一个设计方案中,所述内部空间是大致圆形的。
[0018] 在本发明的一个设计方案中,所述驱动轮具有一个直的外齿部或者倾斜的外齿部或者准双曲面的外齿部。
[0019] 在本发明的一个设计方案中,在所述至少两个轴轮轴销和分别安装在轴轮轴销上的轴轮之间分别布置至少一个滑动轴颈。所述滑动轴颈用于吸收并且阻止例如轴轮和平衡轮彼此相对地咬死。
[0020] 在本发明的一个设计方案中,在所述至少一个平衡轮轴销和安装在所述至少一个平衡轮轴销上的平衡轮之间布置至少一个滑动轴承衬套。所述滑动轴承衬套同样用于吸收力或力矩,能够对所述锥形齿轮产生反作用。设置两个平衡轮,使得优选分别在平衡轮和平衡轮轴销之间设置至少一个滑动轴承衬套。
[0021] 在本发明的一个设计方案中,沿着所述至少一个平衡轮轴销至少在所述平衡轮的背离中心区域的侧上布置至少一个后支架。所述后支架用于轴向支承所述平衡轮并且因此相互接合所述附属的锥形齿轮。进一步调整所述锥形齿轮之间的齿部间隙。
[0022] 在本发明的一个设计方案中,所述后支架具有至少一个凹口,其中,所述凹口具有至少一个开口端,其中,所述凹口设计和布置成使所述凹口至少从所述开口端通到至少所述固定区域的边缘上,所述至少一个平衡轮轴销因所述凹口而至少部分地连接所述驱动轮的内面。所述后支架因而例如在它的前侧上具有凹口,例如沟槽形式。所述凹口具有一个开口端并且优选从所述开口端延伸到所述固定区域,所述至少一个平衡轮轴销因所述凹口而连接所述驱动轮的内侧。特别地,每个后支架具有一个这样的凹口。因此,通过这个凹口,所述固定区域特别适于形成固定。因此,尤其设置所述开口端,或许在形成连接后又进行封闭。在所述后支架中,所述凹口在一个设计方案中是沟槽并且在一个可选变型中是通道。
[0023] 在一个设计方案中,所述平衡轮轴销在固定区域上与所述驱动轮相焊接,尤其是激光焊接。
[0024] 在本发明的一个设计方案中,沿着所述至少一个平衡轮轴销在所述平衡轮的背离中心区域的侧和至少一个后支架之间布置至少一个启动盘。所述启动盘提供在所述各平衡轮和分别在同一轴销上在后面定位的后支架之间适应的滑动条件。
[0025] 在本发明的一个设计方案中,所述至少两个轴轮中的至少一个具有用于连接轴和/或轮的外轮廓或内轮廓。
[0026] 在本发明的一个设计方案中设置至少一个壳体,所述壳体包围至少所述连接元件和至少一部分驱动轮。然而,所述壳体只围绕根据本发明的差速器,且不如现有技术那样用于传递扭矩。所述根据本发明的差速器是无壳体功能的差速器。
[0027] 在本发明的一个设计方案中,所述壳体具有至少一个缺口,通过所述缺口在所述驱动轮上实现扭矩传递。
[0028] 在本发明的一个设计方案中设置至少一个锥形滚柱轴承。所述滚柱轴承接收轴向力并且驱动所述轴轮。
[0029] 在一个设计方案中设置至少一个滚动轴承。所述滚动轴承设计为例如滚珠轴承。所述滚珠轴承进一步位于例如所述轴轮和各自的轴轮轴销之间。
[0030] 在本发明的一个设计方案中,所述连接元件是一件式的。所述连接元件例如是一件式的或者一片式的锻造件。在一个可选变型中,所述连接元件是多件式的。在这个变型中,所述连接元件设计为多件式的或多片式的,并由多个,至少两个部分组成,它们适当地相互连接。在一个设计方案中,所述连接元件是一件式的,在另一设计方案中是多件式的。
[0031] 在一个设计方案中设置至少四个平衡轮,所述连接元件具有至少四个平衡轮轴销,所述至少四个平衡轮分别各围绕所述至少四个平衡轮轴销可旋转地布置,所述至少两个轴轮轴销中的两个沿着所述连接元件的第二虚拟轴线布置,并且所述至少两个平衡轮轴销中的两个沿着大致垂直于所述连接元件的第一虚拟轴线和第二虚拟轴线的一个虚拟轴线布置。在这个设计方案中,上述固定轴销因此还用于支承所述平衡轮。然而可选地,还允许设置附加的固定轴销。
[0032] 在一个设计方案中,至少一个轴轮大致设计为锥形齿轮。
[0033] 在一个设计方案中,至少一个轴轮大致设计为冠状轮。冠状轮和相应的正齿轮传递所述出现的力或力矩。冠状轮的优点在于在安装所述差速器时不用调整齿轮接触图,并且在不同载荷时不影响所述齿轮接触图。
[0034] 在一个设计方案中,至少一个轴轮大致设计为正齿轮。
[0035] 在一个设计方案中,至少一个平衡轮大致设计为锥形齿轮。
[0036] 在一个设计方案中,至少一个平衡轮大致设计为正齿轮。
[0037] 在一个设计方案中,至少一个平衡轮大致设计为冠状轮。
[0038] 所述轴轮的和平衡轮的设计方案此时相互适当地选择。
[0039] 下面只如同能够用来形成权利要求那样来描述设计方案。根据本发明的差速器的描述是:差速器,具有至少一个驱动轮、至少两个轴轮、至少一个平衡轮,并且具有至少一个连接元件,其中,所述至少驱动轮的连接元件承受至少一个第一扭矩,并且其中,所述连接元件将至少一个第二扭矩传递到所述至少两个轴轮中的至少一个上。所述差速器的特征在于,所述驱动轮设计成使所述驱动轮至少部分地包围至少一个内部空间,并且所述连接元件至少部分地布置在所述至少部分地由驱动轮包围的内部空间的内部。
[0040] 所述差速器的第一设计方案的特征在于,所述连接元件具有至少两个轴轮轴销,所述至少两个轴轮分别各围绕所述至少两个轴轮轴销可旋转地布置,其中,所述至少两个轴轮轴销沿着所述连接元件的第一虚拟轴线布置。所述差速器的第二设计方案在或许也按照第一设计方案的类型,它的特征在于,所述连接元件具有至少一个平衡轮轴销,所述至少一个平衡轮围绕所述至少一个平衡轮轴销可旋转地布置,所述平衡轮轴销沿着所述连接元件的第二虚拟轴线布置,其中,所述连接元件的第二虚拟轴线大致垂直于所述连接元件的第一虚拟轴线。所述差速器的第三设计方案按照所述第二设计方案的类型,其特征在于,设置至少两个平衡轮,所述连接元件具有至少两个平衡轮轴销,所述至少两个平衡轮分别各围绕所述至少两个平衡轮轴销可旋转地布置,并且所述至少两个平衡轮轴销沿着所述连接元件的第二虚拟轴线布置。所述差速器的第四设计方案按照所述第二或第三设计方案的类型,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轮大致在一个虚拟平面内部旋转,所述第一虚拟轴线大致在所述驱动轮在其内旋转的虚拟平面的面法线方向上延伸。所述差速器的第五设计方案按照第四设计方案的类型,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元件的第二虚拟轴线位于所述驱动轮在其内旋转的虚拟平面的内部。所述差速器的第六设计方案按照所述第四或第五设计方案的类型,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元件的第二虚拟轴线位于大致平行于所述驱动轮在其内部旋转的虚拟平面延伸的平面内部。所述差速器的第七设计方案按照所述第一和第六设计方案两者之一的设计方案的类型,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元件具有至少一个中心区域,所述至少两个轴轮轴销和至少一个平衡轮轴销从所述至少一个中心区域呈星形延伸出。所述差速器的第八设计方案按照所述第七设计方案的类型,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元件的中心区域围绕所述驱动轮的重心大致对称地布置。所述差速器第九设计方案按照地域和第八设计方案两者之一的设计方案的类型,其特征在于,所述至少一个平衡轮轴销至少部分地间接或直接连接所述驱动轮的内面。所述差速器的第十设计方案按照第九设计方案的类型,其特征在于,所述至少一个平衡轮轴销至少用面对所述连接元件的中心区域的表面至少部分地与所述驱动轮的内面相连接。所述差速器的第十一设计方案按照第十设计方案的类型,其特征在于,所述至少一个平衡轮轴销的和驱动轮的相互接触的表面设计为大致相互对应。所述差速器的第十二设计方案按照第十一设计方案的类型,其特征在于,所述至少一个平衡轮轴销的和驱动轮的相互接触的表面设计为大致平坦的。所述差速器的第十三设计方案按照第十一设计方案的类型,其特征在于,所述至少一个平衡轮轴销的和驱动轮的相互接触的表面具有大致相互对应的轮廓。所述差速器的第十四设计方案或许按照第一和第十三设计方案两者之一的设计方案的类型,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轮大致设计为齿轮的类型。所述差速器的第十五设计方案按照第十四设计方案的类型,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轮具有一个直的外齿部或者倾斜的外齿部或者准双曲面的外齿部。所述差速器的第十六设计方案按照第一和第十五设计方案中的两者之一的设计方案的类型,其特征在于,在所述至少两个轴轮轴销和分别安装在各轴轮轴销上的轴轮之间分别布置至少一个滑动轴颈。所述差速器的第十七设计方案按照第一和第十六设计方案中两者之一的设计方案的类型,其特征在于,在所述至少一个平衡轮轴销和安装在所述至少一个平衡轮轴销上的平衡轮之间布置至少一个滑动轴承衬套。所述差速器的第十八设计方案按照第一和第十七设计方案中两者之一的设计方案的类型,其特征在于,沿着所述至少一个平衡轮轴销,至少在所述平衡轮的所述中心区域面对的侧上布置至少一个后支架。所述差速器的第十九设计方案按照第十八设计方案的类型,其特征在于,所述后支架具有至少一个凹口,其中,所述凹口具有至少一个开口端,所述凹口至少从所述开口端出发通到所述固定区域的边缘上,所述至少一个平衡轮轴销因所述凹口至少部分地连接所述驱动轮的内面。所述差速器的第二十设计方案按照第十九设计方案的类型,其特征在于,所述平衡轮轴销在所述固定区域上与所述驱动轮相焊接,尤其是激光焊接。所述差速器的第二十一设计方案按照第十八和第二十设计方案中两者之一的设计方案的类型,其特征在于,沿着所述至少一个平衡轮轴销在启动盘的中心区域面对的侧和所述至少一个后支架之间布置至少一个启动盘。所述差速器的第二十二设计方案或许按照第一和第二十设计方案中两种之一的设计方案的类型,其特征在于,所述至少两个轴轮中的至少一个具有连接轴和/或轮的外轮廓或内轮廓。所述差速器的第二十三设计方案或许按照第一和第二十二设计方案中两者之一的设计方案的类型,其特征在于,设置至少一个壳体,所述壳体包围至少所述连接元件和至少一部分驱动轮。所述差速器的第二十四设计方案按照第二十三设计方案的类型,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具有至少一个缺口,利用所述缺口将扭矩传递到所述驱动轮上。所述差速器的第二十五设计方案或许按照第一和第二十四设计方案中两者之一的设计方案的类型,其特征在于,设置至少一个锥形滚柱轴承。所述差速器的第二十六设计方案或许按照第一和第二十五设计方案中两者之一的设计方案的类型,其特征在于,设置至少一个滚动轴承。所述差速器的第二十七设计方案或许按照第一和第二十六设计方案中两者之一的设计方案的类型,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元件设计为一件式的。所述连接元件因此由一片组成。所述差速器的第二十八设计方案或许按照第一和第二十六设计方案中两者之一的设计方案的类型,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元件是多件式的。所述差速器的第二十九设计方案或许按照第二和第二十八设计方案中两者之一的设计方案的类型,其特征在于,设置至少四个平衡轮,所述连接元件具有至少四个平衡轮轴销,所述至少四个平衡轮分别各围绕它们可旋转地布置,所述至少两个平衡轮轴销中的两个沿着所述连接元件的第二虚拟轴线布置,并且所述至少两个平衡轮轴销中的两个沿着一个大致垂直于所述连接元件的第一虚拟轴线和第二虚拟轴线的虚拟轴线布置。所述差速器的第三十设计方案或许按照第一和第二十九设计方案中两者之一的设计方案的类型,其特征在于,至少一个轴轮大致设计为锥形齿轮。所述差速器的第三十一设计方案或许按照第一和第三十设计方案中两者之一的设计方案的类型,其特征在于,至少一个轴轮大致设计为冠状轮。所述差速器的第三十二设计方案或许按照第一和第三十一设计方案中两者之一的设计方案的类型,其特征在于,至少一个轴轮大致设计为正齿轮。所述差速器的第三十三设计方案或许按照第一和第三十二设计方案中两者之一的设计方案的类型,其特征在于,至少一个平衡轮大致设计为锥形齿轮。所述差速器的第三十四设计方案或许按照第一和第三十三设计方案中两者之一的设计方案的类型,其特征在于,至少一个平衡轮大致设计为正齿轮。所述差速器的第三十五设计方案或许按照第一和第三十四设计方案中两者之一的设计方案的类型,其特征在于,至少一个平衡轮大致设计为冠状轮。下述权利要求又复述了只是根据本发明的差速器的改写的草稿。所述设计方案的进一步组合同样位于本发明的框架中。
附图说明
[0041] 参照在附图中一致地显示的实施例更详细地阐明本发明。在附图中:
[0042] 图1显示根据本发明的差速器的第一变型的截面图;
[0043] 图2显示图1的变型的立体图;
[0044] 图3显示根据本发明的差速器的第二变型的截面图;
[0045] 图4显示图3的变型的立体图;
[0046] 图5显示根据本发明的差速器第三变型的截面图;
[0047] 图6显示图5的变型的立体图;
[0048] 图7显示根据本发明的差速器的另一变型的剖切立体图;
[0049] 图8显示根据本发明的差速器的另一变型的截面图;
[0050] 图9显示根据本发明的差速器的附加变型的截面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51] 在图1的截面图和图2的附属立体图中显示根据本发明的差速器的第一变型。在壳体12中大致在中心布置连接元件4,连接元件4在现有技术中设计为差速器箱。在这个设计方案中,它具有大致实心的中心区域7的形式,在这个实施例中,总计6个轴销从中心区域7延伸出(参看所配属的图2)。在这里,这6个轴销是两个轴轮轴销5,两个平衡轮轴销6和两个固定-轴销17。轴销5、6、17在这里设计为大致圆柱形的,其中,轴轮轴销5的直径在这个显示的设计方案中比另外两个轴销类型6、17更大。
[0052] 因此,在这个设计方案中,星形连接元件4经两个平衡轮轴销6和两个固定-轴销17与驱动轮1相连接,连接元件4也允许表示为功能上相互关联的行星支架。驱动轮1在这里是齿轮或齿环,即在驱动轮1的外部是齿部,在其内部或法兰区域是空的或没有材料,为根据本发明的差速器的其余零件提供足够的空间。驱动轮1在这里尤其具有倾斜的外齿部。
[0053] 如从图2可见,驱动轮1由变速器20驱动围绕第一虚拟轴线I1旋转,即驱动轮1受到第一扭矩作用。变速器20此时与未显示的汽车发动机间接连接,所述差速器安装在所述汽车中。驱动轮1本身经轴轮2的旋转将依赖于第一扭矩的第二扭矩传递到未显示的侧向安装的轮上,轴轮2分别围绕所配属的轴轮轴销5旋转。为了将所述差速器连接到汽车轴上,在这里在轴轮2上安装外齿部。因此在这个设计方案中,轴轮2变型为锥形齿轮,在基础表面上分别安装一个大致圆柱形的单元,在这里使用所述外齿部。轴轮2经由各自的滑动轴颈8(参看图1和图2)可旋转地布置在各自的轴轮轴销5上,滑动轴颈8的滑动面布置在外部,即分别在轴轮2的方向上。在轴轮2和壳体12之间还分别设置两个锥形滚柱轴承14,锥形滚柱轴承14沿着第一虚拟轴线I1用于轴向支承。此外,壳体12在车轮方向上分别通过径向轴密封环形式的径向轴密封件16侧向密封。另外,这能够使根据本发明的差速器构造为大致完全包围的单元。为此,相应地构成用于与变速器相连接的缺口。这个完成的设计方案也允许在装配所述差速器前充满油。
[0054] 沿着垂直于第一虚拟轴线I1的第二虚拟轴线I2设置用于两个平衡轮3的两个平衡轮轴销6。轴轮2和平衡轮3设计和相互布置成使得它们经由它们的齿相互啮合。通过平衡轮3执行差速器的正常功能。利用两个平衡轮3,连接元件4将第二扭矩传递到轴轮2上。平衡轮3经滑动轴承衬套9围绕平衡轮轴销6可旋转地布置。平衡轮轴销6又经各自的固定区域15,例如经与驱动轮1焊接或激光焊接进行连接并且因此与它们一起旋转。在驱动轮1的内面方向上还设置各个后支架10,后支架10用于轴向支承平衡轮3并因此阻止它径向向外运动。尤其在图1中可见的后支架10的不同高度用于后支架10的安装和后支架10的另外的侧向支承。在后支架10和附属的平衡轮3之间分别布置启动盘11,启动盘11分别用于在平衡轮3和后支架10之间滑动。
[0055] 在图2中尤其可见固定-轴销17,用于固定连接元件4和驱动轮1的内面。
[0056] 根据本发明的差速器因此至少在下述方面不同于现有技术,即所述用于将扭矩传递到汽车轴的轮上并且对两个轮的转速差或不同速度起反应的结构(在这里总称为连接单元)布置在所述驱动轮内部并且不同于现有技术而侧向固定在其上。因此,所述差速器的空间需求减小并且所述设计方案也允许重量减小。与现有技术的更大不同尤其在于它不具有用于差速器的功能的壳体。
[0057] 在图3显示根据本发明的差速器的第二变型。图4显示它的配属的剖切立体图。在这里尤其在一个可选设计方案中,连接元件4固定在驱动轮1上。所述连接经由固定销
13实现,固定销13一部分插在平衡轮轴销6或固定-轴销17中,一部分插在驱动轮1的凹口中。为了在安装后,即在将部件插在轴销上和引入驱动轮1中后将销13引入到驱动轮1的各自的凹口中,设置通到轴轮轴销5中的液压通道18。液压通道18可选地为气动通道,液压通道18在所述轴销的方向上运动,经由液压通道18实现将连接元件4固定到驱动轮
1上。尤其在图4中,在驱动轮1中也可见连接元件4中的凹口中,在连接元件4中引入固定销13。在这个通道18中例如引入油,利用油在销13在压力冲击销13时向外并因此在驱动轮1的凹口中移动。然而也存在另一种可能性,例如使用弹簧
[0058] 此外,图3和图4的变型与上面所讨论的图1和图2的第一变型的不同在于第二轴轮轴销5分别具有用于连接到引导所述轮的侧轴上的内齿部。
[0059] 在图5和6中显示根据本发明的差速器的第三变型的截面图和部分剖切立体图。在这个设计方案中,平衡轮3在图6中位于轴轮2后面。在前述设计方案中,连接元件4是一件式的,例如锻造件,但在图5和6的变型中,它设计为两件式的。连接元件4的两个半部分通过机械联接,例如经由螺旋接合21或销连接等相互连接。可是不依赖于连接元件4的两件式,另外的不同在于轴轮轴销5分别由滚动轴承,例如滚珠轴承22环绕,轴轮2布置在滚珠轴承22上。轴轮2又经由在这里未显示的螺栓轴向定在轴轮轴销5上(在轴销
5的端部上分别可见用于螺栓的凹口)。
[0060] 图7的差速器的两个后支架10分别在前侧上具有设计为螺帽的凹口23。在一个未显示的变型中,至少一个凹口23设计为通道,其通到在后支架10的具有开口端24的一侧上并且贯穿直到到达固定区域15。通过设计为贯穿螺母分别给定用于凹口23的两个开口端24。平衡轮轴销6分别达到穿过后支架10并且经固定区域15通到驱动轮1的内侧。同时,平衡轮轴销6也通过凹口23凸出,其中,尤其通过构成凹口23,固定区域15能够从开口端24接近。因此,平衡轮轴销6尤其允许连接驱动轮1的内侧。
[0061] 另外可见,驱动轮1的内侧和平衡轮轴销6至少在固定区域15内设计为平坦的。因此,例如用焊接或激光焊接简化连接。特别地,或许也可能优选同时从两侧用两个激光光束进行激光焊接。
[0062] 在图1至图7的图示中,在轴轮2上和在平衡轮3上分别是锥形齿轮,它们相互工作啮合。
[0063] 在图8中,轴轮102设计为冠状轮,平衡轮103设计为正齿轮。一件式连接元件4位于中心,两个轴轮轴销5和在这里可见的两个平衡轮轴销6从这个实心的中心区域7呈星形延伸出。在垂直于第一虚拟轴线I1和第二虚拟轴线I2的方向上,在一个设计方案中仍存在两个另外的平衡轮轴销6或者在一个可选的设计方案存在两个固定-轴销,例如如图2所示。连接元件4经由平衡轮轴销6的端部或者按照所述固定-轴销的设计方案与驱动轮1相连接,连接元件4还从驱动轮1加载第一扭矩。如这里所见,平衡轮轴销6的端部经由固定区域15与设计为齿轮的驱动轮1的内侧例如利用焊接或激光焊接相连接。沿着第一虚拟轴线I1在轴轮轴销5的端部上分别存在滑动轴颈8和具有锥形滚柱轴承14的设计为冠状轮的轴轮102。轴轮102在这里与两个设计为正齿轮的平衡轮103工作啮合,平衡轮103沿着第二虚拟轴线I2位于平衡轮轴销6上,其中,在平衡轮轴销6和平衡轮103之间分别布置一个滑动轴承衬套9。在驱动轮1的内侧和平衡轮103之间如在所述差速器的第一结构型式中分别存在启动盘11和后支架10。后支架10在这里设计为它包括具有两个开口端24的设计为螺母的凹口23,因而平衡轮轴销6通过后支架10通达,平衡轮轴销6与驱动轮1的内侧可连接,尤其是可焊接连接或可激光焊接。在这方面也与前述设计方案形成比较。
[0064] 图8和图9之间的不同之处在于,在图9的变型中,轴轮202设计为正齿轮,平衡轮203设计为冠状轮。
相关专利内容
标题 发布/更新时间 阅读量
一种电控锁止差速器 2020-05-11 197
差速器 2020-05-12 407
差速器壳体及差速器 2020-05-12 428
差速器装置 2020-05-13 194
防滑差速器 2020-05-13 444
差速器和差速器壳体 2020-05-12 482
差速器 2020-05-11 125
差速器 2020-05-11 931
CVT差速器 2020-05-12 562
差速器 2020-05-12 161
高效检索全球专利

专利汇是专利免费检索,专利查询,专利分析-国家发明专利查询检索分析平台,是提供专利分析,专利查询,专利检索等数据服务功能的知识产权数据服务商。

我们的产品包含105个国家的1.26亿组数据,免费查、免费专利分析。

申请试用

分析报告

专利汇分析报告产品可以对行业情报数据进行梳理分析,涉及维度包括行业专利基本状况分析、地域分析、技术分析、发明人分析、申请人分析、专利权人分析、失效分析、核心专利分析、法律分析、研发重点分析、企业专利处境分析、技术处境分析、专利寿命分析、企业定位分析、引证分析等超过60个分析角度,系统通过AI智能系统对图表进行解读,只需1分钟,一键生成行业专利分析报告。

申请试用

QQ群二维码
意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