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专利库 / 变速箱和齿轮 / 复合分流模式 / 具有偏置电动机和两个行星齿轮组的双模式电可变变速器

具有偏置电动机和两个行星齿轮组的双模式电可变变速器

阅读:913发布:2020-05-18

专利汇可以提供具有偏置电动机和两个行星齿轮组的双模式电可变变速器专利检索,专利查询,专利分析的服务。并且一种混合动 力 传动系具有电可变 变速器 ,所述电可变变速器具有复合行星 齿轮 组,其可以是仅两个 行星齿轮组 。第一行星齿轮组中的两个构件连接为与第二行星齿轮组的两个构件共同旋转。第一 电动机 /发 电机 连接为与第一行星齿轮组的一构件和第二行星齿轮组的一构件共同旋转。输入构件连接到到第一行星齿轮组的另一构件。第一 啮合 齿轮组包括连接为与第二行星齿轮组的一个齿轮共同旋转和与第二电动机/发电机驱动的第二齿轮共同旋转。第二啮合齿轮组包括驱动输出构件的另一齿轮。第一 离合器 可接合,以建立 输入分流模式 。第二离合器可接合,以建立 复合分流模式 。,下面是具有偏置电动机和两个行星齿轮组的双模式电可变变速器专利的具体信息内容。

1.一种混合动传动系,包括:
仅两个行星齿轮组,包括第一行星齿轮组和第二行星齿轮组,第一行星齿轮组的两个构件连接为与第二行星齿轮组的两个构件共同旋转;
第一电动机/发电机和第二电动机/发电机;其中第一电动机/发电机连接为与第一行星齿轮组的一构件和第二行星齿轮组的一构件共同旋转;
输入构件,连接到第一行星齿轮组的另一构件;
输出构件;
第一啮合齿轮组,包括第一齿轮和第二齿轮;其中第一齿轮连接为与第二行星齿轮组的一个构件共同旋转且第二齿轮被第二电动机/发电机驱动;
第二啮合齿轮组,包括另一齿轮驱动输出构件;
第一离合器,选择性地可接合,以通过第一啮合齿轮组和第二啮合齿轮组两者从行星齿轮组传递扭矩到输出构件,以建立输入分流运行模式;和
第二离合器,选择性地可接合,以通过第二啮合齿轮组从行星齿轮组传递扭矩到输出构件,以建立复合分流运行模式。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混合动力传动系,其中第一行星齿轮组的构件包括恒星齿轮构件、承载构件和环齿轮构件;其中第二行星齿轮组的构件包括另一恒星齿轮构件、另一承载构件和另一环齿轮构件;
其中第一行星齿轮组的恒星齿轮构件连接为与第二行星齿轮组的环齿轮构件共同旋转且与第一电动机/发电机共同旋转;其中第一行星齿轮组的环齿轮构件连接为与输入构件共同旋转;其中第一行星齿轮组的承载构件连接为与第二行星齿轮组的承载构件共同旋转;和其中第二行星齿轮组的恒星齿轮构件连接为与第一啮合齿轮组的第一齿轮共同旋转。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混合动力传动系,其中第一电动机/发电机径向地围绕行星齿轮组中一个的至少一部分。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混合动力传动系,其中行星齿轮组和第一电动机/发电机绕第一旋转轴线旋转;其中第二电动机/发电机绕第二旋转轴线旋转。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混合动力传动系,其中输出构件限定第三旋转轴线;其中通过第一离合器的接合而选择性地连接为共同旋转的第一和第二啮合齿轮组的齿轮限定出第四旋转轴线;和
其中第一旋转轴线、第三旋转轴线和第四旋转轴线布置为三形形式。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混合动力传动系,其中在第一扭矩传递机构接合,第二电动机/发电机用作电动机,如果第一电动机/发电机按需要运行为电动机或发电机以防止输入构件旋转时,提供仅电运行模式。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动力传动系,其中动力传动系在输入分流运行模式期间、从起步到在输入分流运行模式期间获得的机械点、在输入构件和输出构件之间建立第一速度比范围;其中在复合分流运行模式期间获得的两个机械点之间、在复合分流运行模式期间、在输入构件和输出构件之间建立第二速度比范围;和其中第一速度比范围与第二速度比范围没有交集。
8.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动力传动系,其中在扭矩传递机构两者接合时输出构件速度对输入构件速度的比固定。
9.一种混合动力传动系,包括:
两个模式的电可变变速器,具有:
仅两个行星齿轮组,限定第一旋转轴线;每一个行星齿轮组具有第一、第二和第三构件;
第一互连构件,具有环形轴和将第一行星齿轮组的第二构件连接为与第二行星齿轮组的第二构件共同旋转;
第二互连构件,连接第一行星齿轮组的第一构件,用于与第二行星齿轮组的第三构件共同旋转;
第一和第二啮合齿轮组,布置在两个不同平面且具有绕不同旋转轴线可旋转的齿轮,所述不同旋转轴线与第一旋转轴线偏移;
输入构件,连接为与第一行星齿轮组的一构件共同旋转且被第一互连构件的套管轴同中心地围绕;
输出构件,被第二啮合齿轮组的一个齿轮驱动且与相对于第一旋转轴线偏移的一个旋转轴线同轴线;
第一电动机/发电机,连接为与第二互连构件共同旋转;
第二电动机/发电机,连接为与第一啮合齿轮组的一个齿轮共同旋转且与不同旋转轴线中相对于第一旋转轴线偏移的一个同轴线;
第一扭矩传递机构,选择性地可接合,以将第一啮合齿轮组的一个齿轮连接为与第二啮合齿轮组的一个齿轮共同旋转,以由此建立输入分流运行模式;
第二扭矩传递机构,选择性地可接合,以将第二啮合齿轮组中的一个不同齿轮连接为与第一互连构件的环形轴共同旋转,以由此建立复合分流运行模式。
10.一种混合动力传动系,包括:
复合行星齿轮组,具有多个构件,多个构件中的仅四个能获得不同旋转速度;
第一电动机/发电机和第二电动机/发电机;其中第一电动机/发电机连接为与复合行星齿轮组的两个构件共同旋转;
输入构件,连接到与第一电动机/发电机不同的、复合行星齿轮组的一个构件;
输出构件;
第一啮合齿轮组,包括第一齿轮和第二齿轮;其中第一齿轮连接为与复合行星齿轮组的一个构件共同旋转且第二齿轮被第二电动机/发电机驱动;
第二啮合齿轮组,包括驱动输出构件的另一齿轮;
第一离合器,选择性地可接合,以通过第一啮合齿轮组和第二啮合齿轮组两者从复合行星齿轮组传递扭矩到输出构件,以建立输入分流运行模式;和
第二离合器,选择性地可接合,以通过第二啮合齿轮组从复合行星齿轮组传递扭矩到输出构件,以建立复合分流运行模式。

说明书全文

具有偏置电动机和两个行星齿轮组的双模式电可变变速器

技术领域

[0001] 本发明通常包括电可变变速器,其具有两个行星齿轮组和两个电动机/发电机

背景技术

[0002] 用于车辆的混合动传动系在不同车辆运行条件下利用不同的动力源。具有电可变变速器(其可提供输入分流运行模式和单独的复合分流运行模式)的混合动力传动系通常具有三个行星齿轮组和一个或多个电动机/发电机。输入分流运行模式具有单个变速比,其中电动机/发电机不需要供应机械功率,以允许功率从输入部传递到输出部,且复合分流运行模式具有两个这样的比。即在输入分流模式中输入速度对输出速度的一个具体比下和在复合分流模式中的两个具体比下,功率从输入部传递到输出部,而没有将其任何部分转变为电功率和再次转变回来。这些具体变速比每一个(此时功率被机械地传递)有时被称为“机械点(mechanical point)”。不同的运行模式通过以不同组合接合制动器和/或离合器和控制发动机和电动机/发电机而建立。功率分流运行模式是有利的,因为它们可以被用于通过允许发动机运行在其最燃料高效速度下而改善燃料经济性。然而,混合动力传动系所需的额外的部件(例如行星齿轮组,制动器和/或离合器)会增加总的车辆成本和封装空间需求。

发明内容

[0003] 提供一种混合动力传动系,具有电可变变速器,所述电可变变速器具有可以是仅两个行星齿轮组的复合行星齿轮组。变速器具有两个电动机/发电机,和具有偏移齿轮的两组啮合齿轮,允许电动机/发电机中的一个与行星齿轮组的旋转轴线偏移。在仅两个行星齿轮组和偏移齿轮传动用于代替第三行星齿轮组的情况下,变速器的总长度相对短,且适用于前轮驱动车辆,而变速器并不限于前轮驱动车辆。两个扭矩传递机构可以以不同组合接合以提供输入分流运行模式和复合分流运行模式。在一个实施例中,输入分流运行模式中提供的速度比范围与复合分流运行模式提供的速度比范围没有交集。即从起步到机械点在输入分流运行模式中获得的速度比与在其两个机械点之间在复合分流运行模式中获得的速度比通过比例间隔分开。
[0004] 具体说,在一个实施例中,混合动力传动系具有电可变变速器,所述电可变变速器具有仅两个行星齿轮组,所述仅两个行星齿轮组包括第一行星齿轮组和第二行星齿轮组。第一行星齿轮组中的两个构件每一个连接为与第二行星齿轮组的不同相应构件共同旋转。
如在本文使用的,“共同旋转”意味着以相同速度和相同方向旋转。第一电动机/发电机连接为与第一行星齿轮组的一构件和第二行星齿轮组的一构件共同旋转。如在本文使用的,电动机/发电机为电动机,其可被控制为运行为电动机且替换地被控制为运行为发电机。
输入构件连接到第一行星齿轮组的另一构件。第一啮合齿轮组包括连接为与第二行星齿轮组的一个齿轮共同旋转和与被第二电动机/发电机驱动的第二齿轮共同旋转。第二啮合齿轮组包括驱动输出构件的另一齿轮。第一离合器选择性地可接合,以从行星齿轮组通过第一啮合齿轮组和第二啮合齿轮组传递扭矩到输出构件。第二离合器选择性地可接合,以通过第二啮合齿轮组从行星齿轮组传递扭矩到输出构件。
[0005] 在下文结合附图进行的对实施本发明的较佳模式做出的详尽描述中能容易地理解上述的本发明的特征和优点以及其他的特征和优点。

附图说明

[0006] 图1是第一动力传动系的示意图,在沿图2中的1-1线截取的部分横截面侧视图中所述第一动力传动系具有电可变变速器。
[0007] 图2是图1的电可变变速器的部分横截面端视示意图,其是沿图1的2-2线截取的。
[0008] 图3是第二动力传动系的示意图,在沿图4的3-3线截取的部分横截面侧视图中第二动力传动系具有电可变变速器。
[0009] 图4是图3的电可变变速器的部分横截面端视示意图,其是沿图1的4-4线截取的。

具体实施方式

[0010] 参见附图,其中相同的附图标记指示相同的部件,图1显示了动力传动系10,其包括动力源,在该实施例中是发动机12,其操作性地连接到电可变变速器(electrically-variable transmission)14。发动机12具有输出构件18,例如曲轴,输出构件操作性地连接为与变速器14的输入构件21一起旋转。曲轴18可以直接地连接到输入构件21或离合器,缓冲构件或扭矩转换器可以用于将发动机输出构件18连接到输入构件21。
[0011] 变速器14包括复合行星齿轮组(compound planetary gear set),其可以是第一行星齿轮组20和第二行星齿轮组30。变速器14还包括第一电动机/发电机40、第二电动机/发电机50、第一啮合齿轮组60、第二啮合齿轮组70和第一和第二扭矩传递机构80、82。通过这些部件,可获得输入分流电可变模式和复合分流电可变模式,如在本文所述的。
而且,变速器14配置为使得在起步和其机械点之间在输入分流运行模式中获得的速度比范围不与在其机械点之间在复合分流运行模式下获得的速度比范围重叠。这是速度比范围没有交集现象(disjoint)。通过提供啮合齿轮组60、70以提供到变速器14的输出构件90的速度减少,仅两个行星齿轮组20、30被使用,且电动机/发电机40、50,尤其是第二电动机/发电机50,可相对较小且具有低的最大扭矩。啮合齿轮组60、70实现第二电动机/发电机50、第一扭矩传递机构80和输出构件90的偏移旋转轴线,从而变速器14适于封装在前轮驱动车辆中,虽然变速器14也可用在后轮驱动和全轮驱动车辆中。
[0012] 第一行星齿轮组20包括恒星齿轮构件22、环齿轮构件24、和承载构件26。承载构件26支撑一组小齿轮27,所述小齿轮与恒星齿轮构件22和环齿轮构件24啮合。恒星齿轮构件22称为第一行星齿轮组20的第一构件,承载构件26称为第一行星齿轮组20的第二构件,且环齿轮构件24称为第一行星齿轮组20的第三构件。
[0013] 第二行星齿轮组30包括恒星齿轮构件32、环齿轮构件34、和承载构件36。承载构件36支撑一组小齿轮37,所述小齿轮与恒星齿轮构件32和环齿轮构件34啮合。恒星齿轮构件32称为第二行星齿轮组30的第一构件,承载构件36称为第二行星齿轮组30的第二构件,且环齿轮构件34称为第二行星齿轮组30的第三构件。
[0014] 承载构件26和承载构件36通过第一互连构件38连接为做共同旋转,所述第一互连构件形成第一环形轴且具有连接到承载器构件26、36的毂部分。互连构件38也可以被称为主轴且限定第一旋转轴线39。行星齿轮组20和30的所有构件绕第一旋转轴线39旋转。恒星齿轮构件22和环齿轮构件34通过第二互连构件41连接为做共同旋转。因为第一行星齿轮组20中的两个构件连接为以与第二行星齿轮组30中的两个构件相同的速度旋转,所以行星齿轮组20、30被称为复合行星齿轮组。如本领域技术人员所理解的,在两个行星齿轮组20、30的六个构件中(恒星齿轮构件22、环齿轮构件24、承载构件26、恒星齿轮构件32、环齿轮构件34和承载构件36),仅四个不同旋转速度是可能的,其中的任何两个是其他两个的线性组合。在行星齿轮组20、30被表示为杆系图时,如本领域技术人员所理解的,存在仅四个节点,环齿轮构件24作为第一节点且称为输入节点,连接的恒星齿轮构件22和环齿轮构件34作为第二节点,连接的承载器构件26、36作为复合分流的输出节点,且恒星齿轮构件32作为输入分流的输出节点。
[0015] 恒星齿轮构件32连接为用于通过套管轴63与第一啮合齿轮组60的第一齿轮62共同旋转。套管轴63为中空轴,允许互连构件38经过套管轴63。套管轴63与第一互连构件38同中心。第一啮合齿轮组60的第二齿轮64绕第二旋转轴线65旋转。输出构件90绕第三旋转轴线75旋转。第一啮合齿轮组60的第三齿轮66在第二轴61上绕第四旋转轴线85旋转。第一齿轮62和第二齿轮64啮合第三齿轮66。在任何实施例中,第一啮合齿轮组
60的所有齿轮62、64、66布置为使得齿轮62、64、66的每一个与垂直于旋转轴线39、65、85的第一平面67相交。第一平面67垂直于图1的纸面且以虚线示出。如在图2的端视图中可见的,第三齿轮66的直径比图1中可见的部分大得多。
[0016] 如图1所示,第二啮合齿轮组70通常布置为平行于第一啮合齿轮组60且包括第一齿轮72、第二齿轮74、第三齿轮76和第四齿轮78(其连接为在第三轴79上旋转,所述第三轴对准第二轴61)。第一齿轮72绕旋转轴线39旋转且与第二齿轮74啮合,所述第二齿轮绕第五旋转轴线87旋转。第二齿轮74也与第三齿轮76啮合,所述第三齿轮绕第三旋转轴线75旋转。第二齿轮74用作惰轮,以确保第三齿轮76与互连构件38沿相同方向旋转,从而输出构件90沿目的方向(向前或反向)旋转。第一旋转轴线39、第三旋转轴线75和第四旋转轴线85布置为三形的形式89,如图2中以虚线所示的。第二啮合齿轮组70中的所有齿轮72、74、76、78布置为与第二平面69相交,所述第二平面垂直于旋转轴线39、65、75、85和87。第二平面69垂直于图1的纸面且以虚线示出。
[0017] 第一电动机/发电机40和第二电动机/发电机50可控制为用作电动机或发电机,或不被提供功率,如完成电可变变速器14的各种期望运行模式所需的。电动机/发电机40包括环形转子42,所述环形转子与第一和第二行星齿轮组20、30同中心且径向地围绕第一和第二行星齿轮组。转子42具有转子毂43,所述转子毂连接到互连构件41,从而转子42与恒星齿轮构件22和环齿轮构件34一起绕第一旋转轴线39旋转。转子支撑71中的开口51、58允许输入构件21、互连构件38和套管轴63穿过转子支撑结构71。
[0018] 电动机/发电机40还包括安装到静止构件的定子44,静止构件例如是仅至少部分地以虚线所示的电动机壳体45。电动机壳体45被称为静止构件,因为它是不旋转的构件。定子44围绕转子42以限定定子44和转子42之间的预定环形间隙。电绕组46从定子44的端部延伸且操作性地连接到存储能量装置47,例如电池,其根据电控制器49中的存储算法通过功率逆变器48提供电能到定子44或从定子44接收电能。
[0019] 如图3所示,第二电动机/发电机50具有被定子54围绕的转子52(所述定子具有从定子54的端部延伸的电绕组56)且以与定子44同样的方式操作性地连接到存储能量装置47。在图1中,电动机壳体53围绕转子52和定子54。电动机壳体53在图3中仅至少部分地以虚线示出。转子52绕旋转轴线65旋转且具有轴向延伸的转子轴57,所述转子轴57连接转子52,用于与第二齿轮64共同旋转。因为其与第一旋转轴线39偏移,电动机/发电机50不需要围绕行星齿轮组20、30或变速器14的任何其他部件。啮合齿轮64、66减少从轴57到轴61的速度且倍增从轴57到轴61的转子52的扭矩,允许电动机/发电机50是具有相对高速度、相对低扭矩的电动机。
[0020] 第一和第二扭矩传递机构80、82可以是摩擦板离合器或爪形离合器。在控制器的控制下扭矩传递机构80、82可选择性地被促动机构接合,所述控制器可以是控制器49或单独控制器。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选择性地接合不同的选择性可接合扭矩传递机构的各种方式。
[0021] 图2在部分横截面侧视图中显示了变速器14。为了附图的清楚,行星齿轮组20、30未示出。能量存储装置47、功率逆变器48和控制器49也未示出。第三齿轮76是操作性地与输出构件90、98连接的外部有齿的环齿轮。即第三齿轮76附接为与差速器壳体92一起旋转。差速器壳体92在图4中针对第三齿轮76示出,但是仅为了清楚而不在图2中示出。小齿轮94也附接到差速器壳体92,以与第三齿轮76一起旋转。小齿轮94通过小齿轮轴附接为彼此一起旋转,所述小齿轮轴在小齿轮94之间垂直地延伸,但是在图2中被侧齿轮96挡住了,所述侧齿轮与小齿轮94啮合。侧齿轮96连接为与输出构件90和与输出构件附接的车轮一起旋转。另一相同的侧齿轮(在图2中不可见)与小齿轮94啮合且与连接到另一车辆车轮的另一输出构件98(如图1所示)一起旋转,所述小齿轮与侧齿轮96相对。例如,输出构件90可驱动司机侧的前车轮,且输出构件98可驱动乘客侧的前车轮。
[0022] 动力传动系10可被控制为建立第一电可变运行模式,其为输入分流运行模式。发动机12开动且第一离合器80接合。在第一输入分流运行模式的输出构件90对输入构件21的整个速度比范围内的不同速度比中,在控制器49的控制下,第一和第二电动机/发电机40、50每一个分别地被控制为运行为电动机或发电机。
[0023] 发动机12在环齿轮构件24处提供功率。第一电动机/发电机40通常在输入分流模式中运行为发电机,电动机/发电机50用作电动机。电动机/发电机50为第二齿轮64提供功率,以由此对第三齿轮66增加功率。通过接合的第一离合器80,功率流过第一啮合齿轮组60和第二啮合齿轮组70,以在输出构件90和98处提供扭矩。从恒星齿轮构件
32(输入分流的输出节点)到输出构件90、98的速度比取决于第一齿轮62对第三齿轮66的齿轮比和第四齿轮78对第三齿轮76的齿轮比。电动机/发电机50可以是相对较低扭矩、高速度的电动机,因为存在从第二齿轮64到第三齿轮66的扭矩倍增。
[0024] 通过正好在第二扭矩传递机构82已经接合之后脱开第一扭矩传递机构,动力传动系10从输入分流运行模式变化到复合分流运行模式。无论从输入分流运行模式变换(shift)到复合分流运行模式或反过来,变换都可同步实现,这没有转差且没有对转差时间或变换时间的理论上的最小需求。由此,在第一扭矩传递机构80接合或脱开时第三齿轮66以与第四齿轮78相同的速度旋转,且在第二扭矩传递机构82接合或脱开时互连构件38以与第一齿轮72相同的速度旋转。
[0025] 在复合分流运行模式中,第一电动机/发电机40被控制为用作发电机或电动机,取决于速度比,且第二电动机/发电机50被控制为用作电动机或发电机。扭矩通过第二啮合齿轮组70而倍增且速度减小。从承载器构件26、36(复合分流的输出节点)到输出构件90、98的速度比取决于第一齿轮72对第三齿轮76的齿轮比。输入分流运行模式的速度比范围(从输出构件90的零速度到同步发生变换时的速度的范围)和复合分流运行模式的速度比范围(从同步发生变换时输出构件90的速度和大于该变换速度的输出构件90所有速度的范围)形成输入分流模式的机械点和最靠近的复合分流模式的机械点之间的比例范围。即与复合分流运行模式的任一机械点相比,从输入构件21到输出构件90的机械比在输入分流运行模式的机械点下是不同的。
[0026] 电可变变速器14由此使用偏移齿轮装置(啮合的齿轮组60、70)和两个扭矩传递机构80、82以实现复合行星齿轮组20、30的期望构件到输出构件90的操作性连接,以减速比将电动机/发电机50中的一个与啮合齿轮组60连接,以及通过啮合齿轮组60、70实现复合行星齿轮组20、30到输出构件90的最终驱动减速。
[0027] 变速器14还可被控制为提供仅电运行模式,其中发动机12关闭,电动机/发电机50被控制为用作电动机,以在第一扭矩传递机构80接合时通过第一啮合齿轮组60和第二啮合齿轮组70(通过齿轮78和76)提供扭矩,以驱动输出构件90、98。电动机/发电机40可被控制为自由转动,以释放恒星齿轮构件22上的扭矩,而转子42以足以使得环齿轮构件
24和输入构件21保持静止的速度旋转。以这种方式,变速器14运行在一个电动机的仅电运行模式中,其中仅电动机/发电机50用作电动机。替换地,第二电动机/发电机50可用作发电机,以提供输出构件90、98的再生制动,以让能量存储装置47恢复电功率。仅电运行模式可用于让车辆从停止起步,即在输出构件90、98的速度为零时。替换地,电动机/发电机40还可被操作为使得输入构件21旋转,以便启动发动机12,例如在仅电运行模式下起步后输出构件90、98的速度达到预定临界速度之后。
[0028] 动力传动系10可用于通过接合扭矩传递机构80、82两者而提供固定比例运行模式。第一互连构件38和第三齿轮66以与第三齿轮76成比例的速度旋转,输入构件21对输出构件90、98的速度比将保持固定。
[0029] 动力传动系10和变速器14提供输入分流运行模式和输出分流运行模式,仅两个行星齿轮组20、30、两个扭矩传递机构80、82和两个啮合齿轮组60、70布置在两个平面67、69中。啮合齿轮组60、70中的一些齿轮具有旋转轴线,所述旋转轴线与行星齿轮组20、30和第一电动机/发电机40的主旋转轴线(第一轴线39)偏移。这允许第二电动机/发电机50偏离轴线放置,以建立第二旋转轴线65。第二电动机/发电机50可至少部分地被置于行星齿轮组20、30前方或至少部分地置于行星齿轮组20、30的后方。在图1和2的实施例中,电动机/发电机50部分地在电动机/发电机40的后方,如图2所示。在图3和4的实施例中,电动机/发电机50基本上直接地布置在电动机/发电机40上方,如图4所示。
动力传动系10的总的轴向长度相对于使用三个行星齿轮组的动力传动系来说变短。通过将第二电动机/发电机50以及啮合齿轮组60、70中的一些齿轮至少部分地置于彼此前方或后方,变速器14的总宽度也可被最小化。
[0030] 图3和4显示了动力传动系110的另一实施例,其具有第二实施例的电可变变速器114。变速器114具有与变速器14相同的许多部件。相同的部件被标以图1和2中的相同附图标记,且与针对图1和2所述的功能相同。为了附图清楚,电动机/发电机40、50的外壳45、53在图4仅至少部分地且以虚线示出。通过离合器80、82、电动机/发电机40和50、和发动机12的控制,变速器114建立针对变速器14所述的所有运行模式。
[0031] 变速器114具有第一啮合齿轮组160和第二啮合齿轮组170,它们与相应的啮合齿轮组60和70不同。第一啮合齿轮组160包括通过套管轴63连接的、用于与恒星齿轮构件32共同旋转的第一齿轮62,连接为与电动机/发电机50的转子轴57一起旋转的第二齿轮64,与齿轮62和64啮合的惰轮165,和与惰轮165啮合且连接为与轴61一起旋转的齿轮166。惰轮165绕旋转轴线187旋转。齿轮62和64通常相对于彼此和惰轮以垂直布置的方式取向,从而与图1和2的实施例相比,旋转轴线39和65定位为彼此不同。
[0032] 变速器114具有第二啮合齿轮组170,其包括在第二扭矩传递机构82接合时可操作性地连接为与第一互连构件38一起旋转的第一齿轮172。齿轮178可连接为在第一扭矩传递机构80接合时与齿轮166共同旋转。齿轮76与齿轮172和178啮合。
[0033] 由此,在图1和2的第一实施例中,变速器14具有在第二啮合齿轮组70中的惰轮74,而在图3和4的第二实施例中,变速器114具有在第一啮合齿轮组160中的惰轮165。
变速器14建立大致平坦的后部,其为图2中变速器14的右侧,而第二变速器114具有大致平坦的前部,其在图4中是变速器114的左侧。即齿轮76、齿轮66和电动机/发电机50的最后的边缘在图2中大致对准。电动机/发电机40和50的最前部分在图4中大致对准。
[0034] 尽管已经对执行本发明的较佳模式进行了详尽的描述,但是本领域技术人员可得知在所附的权利要求的范围内的用来实施本发明的许多替换设计和实施例。
高效检索全球专利

专利汇是专利免费检索,专利查询,专利分析-国家发明专利查询检索分析平台,是提供专利分析,专利查询,专利检索等数据服务功能的知识产权数据服务商。

我们的产品包含105个国家的1.26亿组数据,免费查、免费专利分析。

申请试用

分析报告

专利汇分析报告产品可以对行业情报数据进行梳理分析,涉及维度包括行业专利基本状况分析、地域分析、技术分析、发明人分析、申请人分析、专利权人分析、失效分析、核心专利分析、法律分析、研发重点分析、企业专利处境分析、技术处境分析、专利寿命分析、企业定位分析、引证分析等超过60个分析角度,系统通过AI智能系统对图表进行解读,只需1分钟,一键生成行业专利分析报告。

申请试用

QQ群二维码
意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