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专利库 / 转向和车轮定位 / 转向柱 / 转向轴 / 全自动毛边打磨机

全自动毛边打磨机

阅读:751发布:2023-01-25

专利汇可以提供全自动毛边打磨机专利检索,专利查询,专利分析的服务。并且本实用新型涉及自动控制机械领域的全自动毛边打磨机,包括 机架 及设置于机架上的控制电箱、自动传送系统和自动打磨系统,自动传送系统由至少一个主动 链轮 、至少三个从动链轮和用于连接主动链轮与从动链轮的链条构成,所述自动打磨系统包括位于前后打磨工位上方的前后打磨机组和位于左右打磨工位上方的左右打磨机组,使链条转动时带动产品分别经前后打磨机组和左右打磨机组进行打磨;整体采用均匀的流 水 线进行打磨 抛光 ,只需要人工进行简单的上料和下料操作,而且上料和下料工序操作简单方便,全自动打磨抛光 精度 高,对产品侧面进行全面打磨抛光,可全面顾及整体侧面,不会出现任何瑕疵,因此废品率极低,整体工作效率高。,下面是全自动毛边打磨机专利的具体信息内容。

1.全自动毛边打磨机,包括机架及设置于机架上的控制电箱、自动传送系统和自动打磨系统,其特征在于:自动打磨系统位于自动传送系统的上方,自动传送系统由至少一个主动链轮、至少三个从动链轮和用于连接主动链轮与从动链轮的链条构成,从动链轮由安装在机架上的主动电机带动,主动链轮、从动链轮与链条进行啮合连接后,使链条整体形成平行于平面的方形传送平台,在链条上竖直安装有若干个可转向的治具固定座,治具固定座上设有用于横向放置产品的固定治具和用于触动治具固定座进行转向的转向导柱,该方形传送平台的前端分别为用于进行上料的上料工位和用于进行下料的下料工位,方形传送平台的后端为用于对产品进行抛光的打磨工位,该打磨工位包括前后打磨工位和左右打磨工位,所述自动打磨系统包括位于前后打磨工位上方的前后打磨机组和位于左右打磨工位上方的左右打磨机组,使链条转动时带动产品分别经前后打磨机组和左右打磨机组进行打磨,在前后打磨工位与左右打磨工位之间设有第一转向装置,当链条转动时带动产品经过第一转向装置时,转向导柱与第一转向装置接触,从而触动治具固定座进行第一次转向,在左右打磨工位与下料工位之间设有第二转向装置,当链条转动时带动产品经过第二转向装置时,转向导柱与第二转向装置接触,从而触动治具固定座进行第二次转向,使治具固定座恢复至初始安装方向。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全自动毛边打磨机,其特征在于:在左右打磨工位与第二转向装置之间设有第一吹气装置,在第二转向装置与下料工位之间设有第二吹气装置,第一吹气装置与第二吹气装置均包括用于吹干净产品上粉尘的吹气嘴。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全自动毛边打磨机,其特征在于:在第一吹气装置与左右打磨工位之间还设有用于对产品进行喷洗的喷雾装置。
4.根据权利要求1~3任意一项所述全自动毛边打磨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前后打磨机组与左右打磨机组均由三对以上的打磨组件构成,每对打磨组件并排设置,且前后打磨工位与左右打磨工位均位于每对打磨组件之间,该打磨组件均由竖直向下安装的打磨电机和安装在打磨电机转动轴上的打磨轮构成。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全自动毛边打磨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前后打磨机组与左右打磨机组的打磨轮均包括按工序先后依次设置的粗磨轮组、中磨轮组和细磨轮组。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全自动毛边打磨机,其特征在于:所述打磨轮为布轮。
7.根据权利要求1、2、3、5或者6所述全自动毛边打磨机,其特征在于:所述链条的下方还设有传送导轨,并在链条与传送导轨之间设有传送轮。
8.根据权利要求1、2、3、5或者6所述全自动毛边打磨机,其特征在于:所述转向卡柱由转向轴、转向卡位和定位框架构成,转向卡位安装在转向轴上,与转向轴进行同步转动,定位框架设置于链条的上方且转向轴穿入定位框架内,转向轴的一侧设有用于辅助转向的弧形面,弧形面紧贴着定位框架的内侧面,转向轴转动时转向卡位的一直边与定位框架的内侧面接触,由定位框架进行限位。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全自动毛边打磨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转向装置与第二转向装置的结构相同,均包括用于与转向卡位接触的导向板,导向板的表面为按工序先后逐渐向前倾斜的引导斜面,链条转动时带动转向卡位从引导斜面的底端移动至顶端,从而逐渐完成转向。
10.根据权利要求1、2、3、5、6或者9所述全自动毛边打磨机,其特征在于:所述打磨电机通过用于避免产生共振的金属薄板进行安装。

说明书全文

全自动毛边打磨机

技术领域

[0001] 本实用新型涉及自动控制机械领域,具体涉及打磨抛光设备,特别涉及用于小型电子产品外壳的全自动毛边打磨机。

背景技术

[0002] 随着社会的发展和技术的进步,多种电子产品涌现,其电子产品的塑胶件的注塑成形后,塑胶件上都是会有一定的毛边,这样的塑胶件不能直接使用于产品装置上,这时,需要对塑胶件进行清除毛边。
[0003] 现有技术中为了清除毛边通常都会采用毛边处理机对塑胶件进行打磨抛光,传统的自动打磨机不会进行自动转向,因此同一台自动打磨机一次只能够对产品的两个相对侧面进行同时打磨抛光,然后下料收集后再通过另外一台自动打磨机对另外两个相对侧面再次进行打磨抛光,这样将会导致整体工作效率低,而且工作时需要同时配置两台设备,占用位置较多,而且整体成本较高,另外,当转向至另外一台设备进行抛光的过程中,产品转位置很难顾及,这样将会导致出现较多的瑕疵品,产品报废率较高。实用新型内容
[0004]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解决以上缺陷,提供全自动毛边打磨机,其用于对手机壳等小型件的侧面进行打磨抛光,全自动操作,打磨精度高。
[0005]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通过以下方式实现的:
[0006] 全自动毛边打磨机,包括机架及设置于机架上的控制电箱、自动传送系统和自动打磨系统,自动打磨系统位于自动传送系统的上方,自动传送系统由至少一个主动链轮、至少三个从动链轮和用于连接主动链轮与从动链轮的链条构成,从动链轮由安装在机架上的主动电机带动,主动链轮、从动链轮与链条进行啮合连接后,使链条整体形成平行于平面的方形传送平台,在链条上竖直安装有若干个可转向的治具固定座,治具固定座上设有用于横向放置产品的固定治具和用于触动治具固定座进行转向的转向导柱。
[0007] 方形传送平台的前端分别为用于进行上料的上料工位和用于进行下料的下料工位,方形传送平台的后端为用于对产品进行抛光的打磨工位,该打磨工位包括前后打磨工位和左右打磨工位,所述自动打磨系统包括位于前后打磨工位上方的前后打磨机组和位于左右打磨工位上方的左右打磨机组,使链条转动时带动产品分别经前后打磨机组和左右打磨机组进行打磨。
[0008] 在前后打磨工位与左右打磨工位之间设有第一转向装置,当链条转动时带动产品经过第一转向装置时,转向导柱与第一转向装置接触,从而触动治具固定座进行第一次转向,在左右打磨工位与下料工位之间设有第二转向装置,当链条转动时带动产品经过第二转向装置时,转向导柱与第二转向装置接触,从而触动治具固定座进行第二次转向,使治具固定座恢复至初始安装方向。
[0009] 上述说明中,作为优选的方案,在左右打磨工位与第二转向装置之间设有第一吹气装置,在第二转向装置与下料工位之间设有第二吹气装置,第一吹气装置与第二吹气装置均包括用于吹干净产品上粉尘的吹气嘴,当打磨抛光工序完成后,需要通过第一吹气装置与第二吹气装置分别对沾在产品侧面的粉尘吹干净,可减少后继另外再加工的工序。
[0010] 上述说明中,更优选的方案,在第一吹气装置与左右打磨工位之间还设有用于对产品进行喷洗的喷雾装置,喷雾装置可喷出雾状清洗液,先对完成打磨抛光后的产品进行喷洗后再进入下一吹气装置进行吹干。
[0011] 上述说明中,作为优选的方案,所述前后打磨机组与左右打磨机组均由三对以上的打磨组件构成,每对打磨组件并排设置,且前后打磨工位与左右打磨工位均位于每对打磨组件之间,该打磨组件均由竖直向下安装的打磨电机和安装在打磨电机转动轴上的打磨轮构成。
[0012] 上述说明中,更优选的方案,所述前后打磨机组与左右打磨机组的打磨轮均包括按工序先后依次设置的粗磨轮组、中磨轮组和细磨轮组,链条转动时带动产品先后经过粗磨轮组、中磨轮组和细磨轮组,使产品从精到细打磨抛光后更精美,更光滑。
[0013] 上述说明中,更优选的方案,所述打磨轮为布轮。
[0014] 上述说明中,作为优选的方案,所述链条的下方还设有传送导轨,并在链条与传送导轨之间设有传送轮。
[0015] 上述说明中,作为优选的方案,所述转向卡柱由转向轴、转向卡位和定位框架构成,转向卡位安装在转向轴上,与转向轴进行同步转动,定位框架设置于链条的上方且转向轴穿入定位框架内,转向轴的一侧设有用于辅助转向的弧形面,弧形面紧贴着定位框架的内侧面,转向轴转动时转向卡位的一直角边与定位框架的内侧面接触,由定位框架进行限位。
[0016] 上述说明中,更优选的方案,所述第一转向装置与第二转向装置的结构相同,均包括用于与转向卡位接触的导向板,导向板的表面为按工序先后逐渐向前倾斜的引导斜面,链条转动时带动转向卡位从引导斜面的底端移动至顶端,从而逐渐完成转向。
[0017] 上述说明中,更优选的方案,所述打磨电机通过用于避免产生共振的金属薄板进行安装。
[0018] 本实用新型所产生的有益效果是:整体通过自动传送系统进行均匀送料,包括前后打磨工位与左右打磨工位,同时设置有前后打磨机组与左右打磨机组,同一台设备可依次对产品的前后侧面及左右侧面进行打磨抛光,占用位置小,另外设置有两个转向装置,使产品在自动打磨抛光过程中可自动完成转向,当打磨抛光完成后还能够自动恢复至初始上料状态,更便于进行下料操作,整体采用均匀的流水线进行打磨抛光,只需要人工进行简单的上料和下料操作,不需要再进行任何转向及抛光设置,而且上料和下料工序操作简单方便,全自动打磨抛光精度高,对产品侧面进行全面打磨抛光,可全面顾及整体侧面,不会出现任何瑕疵,因此废品率极低,整体工作效率高。附图说明
[0019]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主视图;
[0020] 图2为图1的局部放大示意图;
[0021] 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内部结构的俯视图;
[0022] 图中,1为机架,2为控制电箱,3为密封护罩,4为主动链轮,5为从动链轮,6为主动电机,7为链条,8为传送导轨,9为传送轮,10为转向轴,11为转向卡位,12为产品,13为前后打磨机组,14为左右打磨机组,15为第一转向装置,16为第二转向装置,17为第一吹气装置,18为第二吹气装置,19为喷雾装置。

具体实施方式

[0023] 下面结合附图与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描述。
[0024] 本实施例,参照图1~图3,其具体实施的全自动毛边打磨机包括机架1及设置于机架1上的控制电箱2、自动传送系统和自动打磨系统,其中,控制电箱2设置在机架1的侧面,自动打磨系统位于自动传送系统的上方,并在自动打磨系统上设有用于防止灰尘的密封护罩3,密封护罩3包括观察窗和维修
[0025] 本实施例中,自动传送系统由一个主动链轮4、三个从动链轮5和用于连接主动链轮4与从动链轮5的链条7构成,从动链轮5由安装在机架1上的主动电机6带动,主动链轮4、从动链轮5与链条7进行啮合连接后,使链条7整体形成平行于水平面的方形传送平台,为了增加链条7移动的稳定性,在链条7的下方还设有传送导轨8,并在链条7与传送导轨8之间设有传送轮9,通过传送轮9使链条7能够稳定地在方形传送平台上循环转动,在链条7上竖直安装有若干个可转向的治具固定座,治具固定座上设有用于横向放置产品12的固定治具和用于触动治具固定座进行转向的转向导柱。
[0026] 方形传送平台的前端分别为用于进行上料的上料工位和用于进行下料的下料工位,方形传送平台的后端为用于对产品12进行抛光的打磨工位,该打磨工位包括前后打磨工位和左右打磨工位,自动打磨系统包括位于前后打磨工位上方的前后打磨机组13和位于左右打磨工位上方的左右打磨机组14,使链条7转动时带动产品12分别经前后打磨机组13和左右打磨机组14进行打磨。
[0027] 本实施例中的前后打磨机组13由四对打磨组件构成,左右打磨机组14均由六对打磨组件构成,每对打磨组件并排设置,且每对打磨组件之间均留有用于通过产品12的缝隙,前后打磨工位与左右打磨工位均位于每对打磨组件之间,链条7转动时带动产品12从缝隙中进入进行打磨抛光,每对打磨组件均由竖直向下安装的打磨电机和安装在打磨电机转动轴上的打磨轮构成,另外,前后打磨机组13与左右打磨机组14的打磨轮均包括按工序先后依次设置的粗磨轮组、中磨轮组和细磨轮组,本实施例的打磨轮均为布轮,链条7转动时带动产品12先后经过粗磨轮组、中磨轮组和细磨轮组。
[0028] 为了实现自动转向,在前后打磨工位与左右打磨工位之间设有第一转向装置15,当链条7转动时带动产品12经过第一转向装置15时,转向导柱与第一转向装置15接触,从而触动治具固定座进行第一次转向,使产品12的前后侧面打磨抛光后立即进行转向,接着继续对产品12的左右侧面进行打磨抛光,在左右打磨工位与下料工位之间设有第二转向装置16,当链条7转动时带动产品12经过第二转向装置16时,转向导柱与第二转向装置16接触,从而触动治具固定座进行第二次转向,使治具固定座恢复至初始安装方向。
[0029] 为了使产品12在下料时不沾有任何灰尘,在左右打磨工位与第二转向装置16之间设有第一吹气装置17,在第二转向装置16与下料工位之间设有第二吹气装置18,本实施例中第一吹气装置17与第二吹气装置18均包括用于吹干净产品12上粉尘的吹气嘴,吹气嘴并排共设置有三个,当打磨抛光工序完成后,需要通过第一吹气装置17与第二吹气装置18分别对沾在产品12侧面的粉尘吹干净,可减少后继另外再加工的工序,另外,在第一吹气装置17与左右打磨工位之间还设有用于对产品12进行喷洗的喷雾装置19,喷雾装置19可喷出雾状清洗液,先对完成打磨抛光后的产品12进行喷洗后再进入下一吹气装置进行吹干。
[0030] 本实施例的转向卡柱由转向轴10、转向卡位11和定位框架构成,转向卡位11安装在转向轴10上,与转向轴10进行同步转动,定位框架设置于链条7的上方且转向轴10穿入定位框架内,转向轴10的一侧设有用于辅助转向的弧形面,弧形面紧贴着定位框架的内侧面,当转向轴10转动时沿着弧形面顺利完成转向,转向轴10转动时转向卡位11的一直角边与定位框架的内侧面接触,并通过定位框架进行限位,定位框架能够确保转向卡位11在转动时完成精确转向。图中,第一转向装置15与第二转向装置16的结构相同,但由于第一转向装置15位于后端,第二转向装置16位于前端,因此第一转向装置15与第二转向装置16安装的方向相板,第一转向装置15与第二转向装置16均包括用于与转向卡位11接触的导向板,导向板的表面为按工序先后逐渐向前倾斜的引导斜面,图中所示第一转向装置15与第二转向装置16的引导斜面的安装方向相反,但其整体转向原理相同,链条7转动时带动转向卡位11从引导斜面的底端移动至顶端,从而逐渐完成转向。
[0031] 以上内容是结合具体的优选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所作的进一步详细说明,不能认定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只局限于这些说明。对于本实用新型所属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简单推演或替换,都应视为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相关专利内容
标题 发布/更新时间 阅读量
用于机动车辆的转向轴 2020-05-12 172
转向轴固定构造 2020-05-11 695
长度可改变的转向轴 2020-05-13 616
转向轴装置 2020-05-11 400
一种转向轴 2020-05-11 56
一种转向轴锁 2020-05-12 914
一种转向轴锁 2020-05-12 102
转向轴周转车 2020-05-12 261
转向轴装置 2020-05-11 667
转向轴加工设备 2020-05-12 509
高效检索全球专利

专利汇是专利免费检索,专利查询,专利分析-国家发明专利查询检索分析平台,是提供专利分析,专利查询,专利检索等数据服务功能的知识产权数据服务商。

我们的产品包含105个国家的1.26亿组数据,免费查、免费专利分析。

申请试用

分析报告

专利汇分析报告产品可以对行业情报数据进行梳理分析,涉及维度包括行业专利基本状况分析、地域分析、技术分析、发明人分析、申请人分析、专利权人分析、失效分析、核心专利分析、法律分析、研发重点分析、企业专利处境分析、技术处境分析、专利寿命分析、企业定位分析、引证分析等超过60个分析角度,系统通过AI智能系统对图表进行解读,只需1分钟,一键生成行业专利分析报告。

申请试用

QQ群二维码
意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