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专利库 / 燃油喷射和点火系统 / 储油桶 / 一种水泵阀门组件组装设备

一种组件组装设备

阅读:739发布:2021-10-25

专利汇可以提供一种组件组装设备专利检索,专利查询,专利分析的服务。并且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 水 泵 阀 门 组件组装设备,包括一机台、设置于机台上的一转盘机构、设置于机台上且依次分布于转盘机构外围的一 橡胶 膜片上料装置、一点油装置、一 外壳 装配装置、一三 角 件装配装置、一橡胶条拉出装置、一尾料剪切装置与一成品出料装置。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水泵阀门组件组装设备,可依次完成橡胶膜片上料、橡胶膜片点油、在橡胶膜片上装配外壳、在橡胶膜片上装配三角件、将橡胶条从三角件中拉出、将多余橡胶条尾料剪切掉、成品出料工序,实现橡胶膜片、外壳与三角件三者的全自动化快速准确组装操作过程,各装置动作顺畅、 精度 高,相互之间配合紧密无干扰,组装效率与精度提高,最终提高阀门组件的产品精度,保证水泵的正常工作。(ESM)同样的 发明 创造已同日 申请 发明 专利,下面是一种组件组装设备专利的具体信息内容。

1.一种组件组装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一机台、设置于机台上的一转盘机构、及设置于机台上且分布于转盘机构外围的一橡胶膜片上料装置、一点油装置、一外壳装配装置、一三件装配装置、一橡胶条拉出装置、一尾料剪切装置与一成品出料装置。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水泵阀门组件组装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转盘机构包括设置于机台上方的一转动圆盘、连接于转动圆盘下端的一分割器、连接于分割器的一转动驱动步进电机、及设置于转动圆盘上表面上的一中心固定盘,其中,在该转动圆盘上表面边缘分布有若干圆盘载具,在该圆盘载具上设置有若干载具定位柱与若干载具定位轴。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水泵阀门组件组装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橡胶膜片上料装置包括设置于转动圆盘外围的一放料机构、及设置于中心固定盘上且延伸至放料机构上方的一橡胶膜片上料机构,其中,该放料机构包括设置于机台上的一放料机架、设置于放料机架上的一放料转盘、设置于放料机架上的一步进电机、及连接于步进电机的输出轴与放料转盘下端中心之间的一转轴;在该放料转盘上表面边缘分布有若干放料定位组件,该放料定位组件主要由呈三角形分布的3个放料定位柱组成;该橡胶膜片上料机构包括设置于中心固定盘上表面边缘上且端部延伸至放料转盘上方的一第一安装基板、设置于第一安装基板一侧边上的一第一横向平移组件、设置于第一横向平移组件上的一第一升降组件、及设置于第一升降组件上的一橡胶膜片抓取轴套;该第一横向平移组件包括设置于第一安装基板一侧边上的一第一横向线性滑轨、滑动设置于第一横向线性滑轨上的至少一第一横向线性滑、设置于第一横向线性滑块上的一第一连接基板、设置于第一安装基板上且连接于第一连接基板的一第一横向驱动气缸、分别设置于第一横向线性滑轨两端的一第一限位块、及设置于第一限位块上且与第一连接基板位于同一直线上的一第一缓冲器;该第一升降组件包括设置于第一连接基板侧面上的一第一纵向线性滑轨、滑动设置于第一纵向线性滑轨上的一第一纵向线性滑块、设置于第一纵向线性滑块上的一第一连接基块、及连接于第一连接基块上端的一第一升降驱动气缸,该橡胶膜片抓取轴套连接于第一连接基块下端部。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水泵阀门组件组装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点油装置包括设置于中心固定盘上的一点油机架、设置于点油机架上的一电缸、及设置于电缸侧边上的一点油机构,其中,该点油机构包括一点油外架、设置于点油外架外端的一供油桶、设置于点油外架内且连接于供油桶的储油罐、设置于点油外架下部且位于储油罐下方的若干点油筒、设置于点油外架上的一转动驱动电机、及连接于转动驱动电机与点油筒之间的一转动传动组件;在该点油外架外侧边上设置有一纵向滑条,该电缸设置于纵向滑条上,且该电缸通过一丝杆与点油外架连接;该转动传动组件包括连接于转动驱动电机下端的一转动带动轴、设置于转动带动轴下端的一主动齿轮、设置于若干点油筒上方且啮合于主动齿轮的一大齿轮、及设置于储油罐与点油筒之间且与点油筒一一对应设置的若干小齿轮,该若干小齿轮与大齿轮内边缘啮合,在该小齿轮的上端面设置有一上连接轴,且在该小齿轮的下端面设置有一下连接轴,在该小齿轮的中心轴方向上开设有贯穿上连接轴与下连接轴的一大通孔,该上连接轴贯穿至储油罐中;在该点油筒上端设置有供下连接轴嵌入的一转油盘,且在该转油盘上开设有与大通孔相连通的一过油孔;在该点油筒下端面形成有供橡胶膜片嵌入的一定位腔,在该点油筒长度方向上开设有与过油孔相连通的若干滴油通孔,该滴油通孔下端开口形成于定位腔的内壁上。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水泵阀门组件组装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外壳装配装置包括一外壳上料机构、设置于机台上的一外壳调整暂放机构、及架设于机台上的一外壳转送机构,其中,该外壳调整暂放机构包括设置于机台上的一安装平台、设置于安装平台上的一外壳调节载盘、及连接于外壳调节载盘下端的一旋转驱动组件,在该外壳调节载盘中心轴方向上形成有一通孔,在该通孔内设置有一激光传感器;该旋转驱动组件包括一伺服电机、连接于伺服电机输出轴上的一主动轮、设置于外壳调节载盘下部外围的一从动轮、及围设于主动轮与从动轮外围的一同步带;该外壳上料机构包括一外壳振动盘、及连接于外壳振动盘且延伸至外壳调节载盘侧边的一外壳输送轨道;该外壳转送机构包括设置于机台上的一第二安装基板、设置于第二安装基板一侧边上的一第二横向平移组件、设置于第二横向平移组件上的一第二升降组件、及设置于第二升降组件上的两组气动夹取组件;该第二横向平移组件包括设置于第二安装基板一侧边上的一第二横向线性滑轨、滑动设置于第二横向线性滑轨上的至少一第二横向线性滑块、设置于第二横向线性滑块上的一第二连接基板、设置于第二安装基板上且连接于第二连接基板的一第二横向驱动气缸、分别设置于第二横向线性滑轨两端的一第二限位块、及设置于第二限位块上且与第二连接基板位于同一直线上的一第二缓冲器;该第二升降组件包括设置于第二连接基板侧面上的两条第二纵向线性滑轨、分别滑动设置于两条第二纵向线性滑轨上的至少一第二纵向线性滑块、设置于第二纵向线性滑块上的一第二连接基块、及连接于第二连接基块上端的一第二升降驱动气缸,该两组气动夹取组件设置于第二连接基块上;该气动夹取组件包括设置于第二连接基块上的一第一气动手指、及连接于第一气动手指下端的一夹爪组,该夹爪组主要由相对设置的两个L型夹臂组成,在该两个L型夹臂相对的内侧边上分别开设有一弧形夹槽。
6.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水泵阀门组件组装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三角件装配装置包括一三角件上料机构、设置于机台上的一三角件暂放机构、架设于机台上的一三角件转送机构、及一橡胶条定位机构,其中,该三角件暂放机构包括设置于机台上的一暂放平台、及设置于暂放平台上的一暂放治具,在该暂放治具上设置有若干治具定位轴;该三角件上料机构包括一三角件振动盘、及连接于三角件振动盘且延伸至暂放治具侧边的一三角件输送轨道;该三角件转送机构包括设置于机台上的一第三安装基板、设置于第三安装基板一侧边上的一第三横向平移组件、设置于第三横向平移组件上的一第三升降组件、及设置于第三升降组件上的一第一夹取组件;该第三横向平移组件包括设置于第三安装基板一侧边上的一第三横向线性滑轨、滑动设置于第三横向线性滑轨上的至少一第三横向线性滑块、设置于第三横向线性滑块上的一第三连接基板、设置于第三安装基板上且连接于第三连接基板的一第三横向驱动气缸、分别设置于第三横向线性滑轨两端的一第三限位块;该第三升降组件包括设置于第三连接基板侧面上的一第三纵向线性滑轨、滑动设置于第三纵向线性滑轨上的至少一第三纵向线性滑块、设置于第三纵向线性滑块上的一第三连接基块、及连接于第三连接基块上端的一第三升降驱动气缸,该第一夹取组件设置于第三连接基块上;
该第一夹取组件包括设置于第三连接基块侧边上的一上下驱动气缸、连接于上下驱动气缸的输出轴下端的一连板、及设置于连板下端的两个夹爪;该橡胶条定位机构包括设置于暂放平台上且位于第一夹取组件侧下方的一第一定位组件、及设置于中心固定盘上且位于第一夹取组件侧下方的一第二定位组件,该第一定位组件与第二定位组件相对设置且位于同一直线上,且该第一定位组件与第二定位组件结构相同,分别包括一定位块、及连接于定位块的一定位块驱动气缸,该第一定位组件的定位块端部与第二定位组件的定位块端部相配合形成若干橡胶条定位孔。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水泵阀门组件组装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橡胶条拉出装置包括设置于机台上的两块拉料基板、分别设置于两块拉料基板相对的侧面上的一纵移导向组件、连接于两块拉料基板的纵移导向组件之间的一第一连接板、连接于第一连接板的一第四升降驱动气缸、及连接于两块拉料基板的纵移导向组件之间的一橡胶条拉出机构,其中,该纵移导向组件包括设置于拉料基板侧边上的一第四纵向线性滑轨、滑动设置于第四纵向线性滑轨上的至少一第四纵向线性滑块、及设置于第四纵向线性滑块侧边上的一连接侧板,该第一连接板与连接侧板连接;该橡胶条拉出机构包括连接于两块拉料基板的连接侧板之间的一第一上安装基板、设置于第一上安装基板上且向下延伸的一第一下压定位组件、及设置于第一上安装基板上的一橡胶条上拉组件,该第一下压定位组件包括设置于第一上安装基板上的一第一下压驱动气缸、连接于第一下压驱动气缸的输出端下端的一第一下压驱动轴、设置于第一下压驱动轴下端的一第一安装底盘、及设置于第一安装底盘下端的一第一下压定位轴组,该第一下压定位轴组包括设置于第一安装底盘下端中部的一第一下压定位中心轴、及设置于第一安装底盘下端且位于第一下压定位中心轴外围的若干第一下压定位侧轴,该第一下压定位侧轴的长度比第一下压定位中心轴的长度长;该橡胶条上拉组件包括分别设置于第一上安装基板上且位于第一下压驱动气缸两侧的一上拉驱动气缸、连接于两个上拉驱动气缸输出端之间的一第一安装定位板、及设置于第一安装定位板下端的若干上拉夹爪组,该上拉夹爪组主要由相对设置的两块夹块组成;该第一下压定位中心轴与若干第一下压定位侧轴贯穿第一安装定位板,该若干上拉夹爪组分布于第一下压定位中心轴外围。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水泵阀门组件组装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尾料剪切装置包括设置于机台上的两块切料基板、分别设置于两块切料基板相对的侧面上的一平移导向滑轨、设置于平移导向滑轨上的平移导向滑块、连接于两块切料基板侧边的平移导向滑块之间的一第二连接板、连接于第二连接板的一平移驱动气缸、设置于平移导向滑块侧边上的一纵移导向滑轨、滑动设置于纵移导向滑轨上的至少一纵移导向滑块、设置于第二连接板上的一纵移驱动气缸、及连接于两块切料基板的纵移导向滑块之间的一尾料剪切机构,其中,该尾料剪切机构包括连接于两块切料基板侧边的纵移导向滑块之间的一第二上安装基板、设置于第二上安装基板上且向下延伸的一第二下压定位组件、及设置于第二上安装基板上的一尾料剪切组件,该第二下压定位组件包括设置于第二上安装基板上的一第二下压驱动气缸、连接于第二下压驱动气缸的输出端下端的一第二下压驱动轴、设置于第二下压驱动轴下端的一第二安装底盘、及设置于第二安装底盘下端的一第二下压定位轴组,该第二下压定位轴组包括设置于第二安装底盘下端中部的一第二下压定位中心轴、及设置于第二安装底盘下端且位于第二下压定位中心轴外围的若干第二下压定位侧轴,该第二下压定位侧轴的长度比第二下压定位中心轴的长度长;该尾料剪切组件包括分别设置于第二上安装基板上且位于第二下压驱动气缸两侧的一尾料剪切驱动气缸、连接于两个尾料剪切驱动气缸输出端之间的一第二安装定位板、及设置于第二安装定位板下端的若干尾料剪切刀;
该第二下压定位中心轴与若干第二下压定位侧轴贯穿第二安装定位板,该若干尾料剪切刀分布于第二下压定位中心轴外围。
9.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水泵阀门组件组装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成品出料装置包括一出料流水线、及设置于中心固定盘上且延伸至出料流水线端部上方的一成品出料机构,其中,该出料流水线包括设置于机台上的一出料安装支架、设置于出料安装支架上的一出料驱动电机、分别设置于出料安装支架两端上的一传动轮、连接于出料驱动电机的输出轴与其中一传动轮之间的一传动组件、及围设于出料安装支架两端的传动轮外围的一输送带;该成品出料机构设置于中心固定盘上的一第四安装基板、设置于第四安装基板一侧边上的一第四横向平移组件、设置于第四横向平移组件上的一第四升降组件、及设置于第四升降组件下端的一第二夹取组件;该第四横向平移组件包括设置于第四安装基板一侧边上的一第四横向线性滑轨、滑动设置于第四横向线性滑轨上的至少一第四横向线性滑块、设置于第四横向线性滑块上的一第四连接基板、设置于第四安装基板上且连接于第四连接基板的一第四横向驱动气缸、及分别设置于第四横向线性滑轨两端的一第四限位块;该第四升降组件包括设置于第四连接基板侧面上的一升降线性滑轨、滑动设置于升降线性滑轨上的至少一升降线性滑块、设置于升降线性滑块上的一升降连接基块、及连接于升降连接基块上端的一升降气缸;该第二夹取组件包括设置于升降连接基块上的一第二气动手指、及连接于第二气动手指下端的一出料夹爪组。
10.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水泵阀门组件组装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载具定位柱与载具定位轴的数量均为3个,且该3个载具定位柱与3个载具定位轴分别呈三角形分布。

说明书全文

一种组件组装设备

技术领域

[0001] 本实用新型涉及零配件组装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水泵阀门组件组装设备。

背景技术

[0002] 水泵是输送液体或使液体增压的机械,为了实现其功能,在水泵内设置有相应的阀门组件,如图22与图23所示,阀门组件主要由橡胶膜片10、外壳20与三件30组装而成,具体的,外壳20套装于橡胶膜片10外围,三角件30装配到橡胶膜片10上,并使橡胶膜片10的三根橡胶条101穿过三角件30的三个定位孔中。
[0003] 对于阀门组件中各零部件的组装方法,最传统的组装方式,是人工组装,效率低,装配准确度低。因此,出现了相应的自动组装机,然而,由于阀门组件上橡胶膜片10、外壳20与三角件30三者结构的特殊性,现有自动组装机无法实现三者的准确组装,最终导致产品精度低,影响水泵的正常工作。实用新型内容
[0004] 针对上述不足,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水泵阀门组件组装设备,实现全自动化快速准确组装操作过程,各装置结构动作顺畅、精度高,相互之间配合紧密无干扰,组装效率与精度明显提高,最终提高阀门组件产品的产品精度,保证整个水泵的正常工作。
[0005] 本实用新型为达到上述目的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0006] 一种水泵阀门组件组装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一机台、设置于机台上的一转盘机构、及设置于机台上且分布于转盘机构外围的一橡胶膜片上料装置、一点油装置、一外壳装配装置、一三角件装配装置、一橡胶条拉出装置、一尾料剪切装置与一成品出料装置。
[0007]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转盘机构包括设置于机台上方的一转动圆盘、连接于转动圆盘下端的一分割器、连接于分割器的一转动驱动步进电机、及设置于转动圆盘上表面上的一中心固定盘,其中,在该转动圆盘上表面边缘分布有若干圆盘载具,在该圆盘载具上设置有若干载具定位柱与若干载具定位轴。
[0008]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橡胶膜片上料装置包括设置于转动圆盘外围的一放料机构、及设置于中心固定盘上且延伸至放料机构上方的一橡胶膜片上料机构,其中,该放料机构包括设置于机台上的一放料机架、设置于放料机架上的一放料转盘、设置于放料机架上的一步进电机、及连接于步进电机的输出轴与放料转盘下端中心之间的一转轴;在该放料转盘上表面边缘分布有若干放料定位组件,该放料定位组件主要由呈三角形分布的3个放料定位柱组成;该橡胶膜片上料机构包括设置于中心固定盘上表面边缘上且端部延伸至放料转盘上方的一第一安装基板、设置于第一安装基板一侧边上的一第一横向平移组件、设置于第一横向平移组件上的一第一升降组件、及设置于第一升降组件上的一橡胶膜片抓取轴套;该第一横向平移组件包括设置于第一安装基板一侧边上的一第一横向线性滑轨、滑动设置于第一横向线性滑轨上的至少一第一横向线性滑、设置于第一横向线性滑块上的一第一连接基板、设置于第一安装基板上且连接于第一连接基板的一第一横向驱动气缸、分别设置于第一横向线性滑轨两端的一第一限位块、及设置于第一限位块上且与第一连接基板位于同一直线上的一第一缓冲器;该第一升降组件包括设置于第一连接基板侧面上的一第一纵向线性滑轨、滑动设置于第一纵向线性滑轨上的一第一纵向线性滑块、设置于第一纵向线性滑块上的一第一连接基块、及连接于第一连接基块上端的一第一升降驱动气缸,该橡胶膜片抓取轴套连接于第一连接基块下端部。
[0009]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点油装置包括设置于中心固定盘上的一点油机架、设置于点油机架上的一电缸、及设置于电缸侧边上的一点油机构,其中,该点油机构包括一点油外架、设置于点油外架外端的一供油桶、设置于点油外架内且连接于供油桶的储油罐、设置于点油外架下部且位于储油罐下方的若干点油筒、设置于点油外架上的一转动驱动电机、及连接于转动驱动电机与点油筒之间的一转动传动组件;在该点油外架外侧边上设置有一纵向滑条,该电缸设置于纵向滑条上,且该电缸通过一丝杆与点油外架连接;该转动传动组件包括连接于转动驱动电机下端的一转动带动轴、设置于转动带动轴下端的一主动齿轮、设置于若干点油筒上方且啮合于主动齿轮的一大齿轮、及设置于储油罐与点油筒之间且与点油筒一一对应设置的若干小齿轮,该若干小齿轮与大齿轮内边缘啮合,在该小齿轮的上端面设置有一上连接轴,且在该小齿轮的下端面设置有一下连接轴,在该小齿轮的中心轴方向上开设有贯穿上连接轴与下连接轴的一大通孔,该上连接轴贯穿至储油罐中;在该点油筒上端设置有供下连接轴嵌入的一转油盘,且在该转油盘上开设有与大通孔相连通的一过油孔;在该点油筒下端面形成有供橡胶膜片嵌入的一定位腔,在该点油筒长度方向上开设有与过油孔相连通的若干滴油通孔,该滴油通孔下端开口形成于定位腔的内壁上。
[0010]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外壳装配装置包括一外壳上料机构、设置于机台上的一外壳调整暂放机构、及架设于机台上的一外壳转送机构,其中,该外壳调整暂放机构包括设置于机台上的一安装平台、设置于安装平台上的一外壳调节载盘、及连接于外壳调节载盘下端的一旋转驱动组件,在该外壳调节载盘中心轴方向上形成有一通孔,在该通孔内设置有一激光传感器;该旋转驱动组件包括一伺服电机、连接于伺服电机输出轴上的一主动轮、设置于外壳调节载盘下部外围的一从动轮、及围设于主动轮与从动轮外围的一同步带;该外壳上料机构包括一外壳振动盘、及连接于外壳振动盘且延伸至外壳调节载盘侧边的一外壳输送轨道;该外壳转送机构包括设置于机台上的一第二安装基板、设置于第二安装基板一侧边上的一第二横向平移组件、设置于第二横向平移组件上的一第二升降组件、及设置于第二升降组件上的两组气动夹取组件;该第二横向平移组件包括设置于第二安装基板一侧边上的一第二横向线性滑轨、滑动设置于第二横向线性滑轨上的至少一第二横向线性滑块、设置于第二横向线性滑块上的一第二连接基板、设置于第二安装基板上且连接于第二连接基板的一第二横向驱动气缸、分别设置于第二横向线性滑轨两端的一第二限位块、及设置于第二限位块上且与第二连接基板位于同一直线上的一第二缓冲器;该第二升降组件包括设置于第二连接基板侧面上的两条第二纵向线性滑轨、分别滑动设置于两条第二纵向线性滑轨上的至少一第二纵向线性滑块、设置于第二纵向线性滑块上的一第二连接基块、及连接于第二连接基块上端的一第二升降驱动气缸,该两组气动夹取组件设置于第二连接基块上;该气动夹取组件包括设置于第二连接基块上的一第一气动手指、及连接于第一气动手指下端的一夹爪组,该夹爪组主要由相对设置的两个L型夹臂组成,在该两个L型夹臂相对的内侧边上分别开设有一弧形夹槽。
[0011]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三角件装配装置包括一三角件上料机构、设置于机台上的一三角件暂放机构、架设于机台上的一三角件转送机构、及一橡胶条定位机构,其中,该三角件暂放机构包括设置于机台上的一暂放平台、及设置于暂放平台上的一暂放治具,在该暂放治具上设置有若干治具定位轴;该三角件上料机构包括一三角件振动盘、及连接于三角件振动盘且延伸至暂放治具侧边的一三角件输送轨道;该三角件转送机构包括设置于机台上的一第三安装基板、设置于第三安装基板一侧边上的一第三横向平移组件、设置于第三横向平移组件上的一第三升降组件、及设置于第三升降组件上的一第一夹取组件;该第三横向平移组件包括设置于第三安装基板一侧边上的一第三横向线性滑轨、滑动设置于第三横向线性滑轨上的至少一第三横向线性滑块、设置于第三横向线性滑块上的一第三连接基板、设置于第三安装基板上且连接于第三连接基板的一第三横向驱动气缸、分别设置于第三横向线性滑轨两端的一第三限位块;该第三升降组件包括设置于第三连接基板侧面上的一第三纵向线性滑轨、滑动设置于第三纵向线性滑轨上的至少一第三纵向线性滑块、设置于第三纵向线性滑块上的一第三连接基块、及连接于第三连接基块上端的一第三升降驱动气缸,该第一夹取组件设置于第三连接基块上;该第一夹取组件包括设置于第三连接基块侧边上的一上下驱动气缸、连接于上下驱动气缸的输出轴下端的一连板、及设置于连板下端的两个夹爪;该橡胶条定位机构包括设置于暂放平台上且位于第一夹取组件侧下方的一第一定位组件、及设置于中心固定盘上且位于第一夹取组件侧下方的一第二定位组件,该第一定位组件与第二定位组件相对设置且位于同一直线上,且该第一定位组件与第二定位组件结构相同,分别包括一定位块、及连接于定位块的一定位块驱动气缸,该第一定位组件的定位块端部与第二定位组件的定位块端部相配合形成若干橡胶条定位孔。
[0012]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橡胶条拉出装置包括设置于机台上的两块拉料基板、分别设置于两块拉料基板相对的侧面上的一纵移导向组件、连接于两块拉料基板的纵移导向组件之间的一第一连接板、连接于第一连接板的一第四升降驱动气缸、及连接于两块拉料基板的纵移导向组件之间的一橡胶条拉出机构,其中,该纵移导向组件包括设置于拉料基板侧边上的一第四纵向线性滑轨、滑动设置于第四纵向线性滑轨上的至少一第四纵向线性滑块、及设置于第四纵向线性滑块侧边上的一连接侧板,该第一连接板与连接侧板连接;该橡胶条拉出机构包括连接于两块拉料基板的连接侧板之间的一第一上安装基板、设置于第一上安装基板上且向下延伸的一第一下压定位组件、及设置于第一上安装基板上的一橡胶条上拉组件,该第一下压定位组件包括设置于第一上安装基板上的一第一下压驱动气缸、连接于第一下压驱动气缸的输出端下端的一第一下压驱动轴、设置于第一下压驱动轴下端的一第一安装底盘、及设置于第一安装底盘下端的一第一下压定位轴组,该第一下压定位轴组包括设置于第一安装底盘下端中部的一第一下压定位中心轴、及设置于第一安装底盘下端且位于第一下压定位中心轴外围的若干第一下压定位侧轴,该第一下压定位侧轴的长度比第一下压定位中心轴的长度长;该橡胶条上拉组件包括分别设置于第一上安装基板上且位于第一下压驱动气缸两侧的一上拉驱动气缸、连接于两个上拉驱动气缸输出端之间的一第一安装定位板、及设置于第一安装定位板下端的若干上拉夹爪组,该上拉夹爪组主要由相对设置的两块夹块组成;该第一下压定位中心轴与若干第一下压定位侧轴贯穿第一安装定位板,该若干上拉夹爪组分布于第一下压定位中心轴外围。
[0013]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尾料剪切装置包括设置于机台上的两块切料基板、分别设置于两块切料基板相对的侧面上的一平移导向滑轨、设置于平移导向滑轨上的平移导向滑块、连接于两块切料基板侧边的平移导向滑块之间的一第二连接板、连接于第二连接板的一平移驱动气缸、设置于平移导向滑块侧边上的一纵移导向滑轨、滑动设置于纵移导向滑轨上的至少一纵移导向滑块、设置于第二连接板上的一纵移驱动气缸、及连接于两块切料基板的纵移导向滑块之间的一尾料剪切机构,其中,该尾料剪切机构包括连接于两块切料基板侧边的纵移导向滑块之间的一第二上安装基板、设置于第二上安装基板上且向下延伸的一第二下压定位组件、及设置于第二上安装基板上的一尾料剪切组件,该第二下压定位组件包括设置于第二上安装基板上的一第二下压驱动气缸、连接于第二下压驱动气缸的输出端下端的一第二下压驱动轴、设置于第二下压驱动轴下端的一第二安装底盘、及设置于第二安装底盘下端的一第二下压定位轴组,该第二下压定位轴组包括设置于第二安装底盘下端中部的一第二下压定位中心轴、及设置于第二安装底盘下端且位于第二下压定位中心轴外围的若干第二下压定位侧轴,该第二下压定位侧轴的长度比第二下压定位中心轴的长度长;该尾料剪切组件包括分别设置于第二上安装基板上且位于第二下压驱动气缸两侧的一尾料剪切驱动气缸、连接于两个尾料剪切驱动气缸输出端之间的一第二安装定位板、及设置于第二安装定位板下端的若干尾料剪切刀;该第二下压定位中心轴与若干第二下压定位侧轴贯穿第二安装定位板,该若干尾料剪切刀分布于第二下压定位中心轴外围。
[0014]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成品出料装置包括一出料流水线、及设置于中心固定盘上且延伸至出料流水线端部上方的一成品出料机构,其中,该出料流水线包括设置于机台上的一出料安装支架、设置于出料安装支架上的一出料驱动电机、分别设置于出料安装支架两端上的一传动轮、连接于出料驱动电机的输出轴与其中一传动轮之间的一传动组件、及围设于出料安装支架两端的传动轮外围的一输送带;该成品出料机构设置于中心固定盘上的一第四安装基板、设置于第四安装基板一侧边上的一第四横向平移组件、设置于第四横向平移组件上的一第四升降组件、及设置于第四升降组件下端的一第二夹取组件;该第四横向平移组件包括设置于第四安装基板一侧边上的一第四横向线性滑轨、滑动设置于第四横向线性滑轨上的至少一第四横向线性滑块、设置于第四横向线性滑块上的一第四连接基板、设置于第四安装基板上且连接于第四连接基板的一第四横向驱动气缸、及分别设置于第四横向线性滑轨两端的一第四限位块;该第四升降组件包括设置于第四连接基板侧面上的一升降线性滑轨、滑动设置于升降线性滑轨上的至少一升降线性滑块、设置于升降线性滑块上的一升降连接基块、及连接于升降连接基块上端的一升降气缸;该第二夹取组件包括设置于升降连接基块上的一第二气动手指、及连接于第二气动手指下端的一出料夹爪组。
[0015]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载具定位柱与载具定位轴的数量均为3个,且该3个载具定位柱与3个载具定位轴分别呈三角形分布。
[0016]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为:通过转盘机构、橡胶膜片上料装置、点油装置、外壳装配装置、三角件装配装置、橡胶条拉出装置、尾料剪切装置与成品出料装置相结合,依次完成橡胶膜片上料、橡胶膜片点油、在橡胶膜片上装配外壳、在橡胶膜片上装配三角件、将橡胶条从三角件中拉出、将多余橡胶条尾料剪切掉、成品出料等工序,实现橡胶膜片、外壳与三角件三者的全自动化快速准确组装操作过程,各装置结构动作顺畅、精度高,相互之间配合紧密无干扰,组装效率与精度明显提高,最终提高阀门组件产品的产品精度,保证整个水泵的正常工作。
[0017] 上述是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概述,以下结合附图与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说明。

附图说明

[0018]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0019] 图2为本实用新型中转盘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0020] 图3为本实用新型中橡胶膜片上料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0021] 图4为本实用新型中点油装置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0022] 图5为本实用新型中点油装置的一部分结构示意图;
[0023] 图6为本实用新型中点油装置的另一部分结构示意图;
[0024] 图7为本实用新型中点油筒的结构示意图;
[0025] 图8为本实用新型中外壳装配装置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0026] 图9为本实用新型中外壳调节载盘与旋转驱动组件相结合的结构示意图;
[0027] 图10为本实用新型中气动夹取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0028] 图11为本实用新型中三角件装配装置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0029] 图12为本实用新型中三角件装配装置的部分结构示意图;
[0030] 图13为本实用新型中橡胶条定位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0031] 图14为本实用新型中橡胶条拉出装置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0032] 图15为本实用新型中橡胶条拉出机构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0033] 图16为本实用新型中橡胶条拉出机构的底部结构示意图;
[0034] 图17为本实用新型中尾料剪切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0035] 图18为本实用新型中尾料剪切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0036] 图19为本实用新型中尾料剪切机构底部的结构示意图;
[0037] 图20为本实用新型中成品出料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0038] 图21为本实用新型中出料流水线的部分结构示意图;
[0039] 图22为本实用新型中阀门组件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0040] 图23为本实用新型中阀门组件的爆炸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41] 为更进一步阐述本实用新型为达到预定目的所采取的技术手段及功效,以下结合附图及较佳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详细说明。
[0042] 请参照图1、图22与图23,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一种水泵阀门组件组装设备,包括:
[0043] 一机台1;
[0044] 一转盘机构2,其设置于机台1上;
[0045] 一橡胶膜片上料装置3,其设置于机台1上且位于转盘机构2外围,用于将橡胶膜片10上料到转盘机构2上;
[0046] 一点油装置4,其设置于机台1上且位于转盘机构2外围,用于对橡胶膜片10上表面进行点油;
[0047] 一外壳装配装置5,其设置于机台1上且位于转盘机构2外围,用于将外壳20套装到橡胶膜片10上;
[0048] 一三角件装配装置6,其设置于机台1上且位于转盘机构2外围,用于将三角件30装配到橡胶膜片10上;
[0049] 一橡胶条拉出装置7,其设置于机台1上且位于转盘机构2外围,用于将橡胶膜片10上的橡胶条101从三角件30中拉出;
[0050] 一尾料剪切装置8,其设置于机台1上且位于转盘机构2外围,用于将位于三角件30上方的橡胶条101尾料剪切掉;
[0051] 一成品出料装置9,其设置于机台1上且位于转盘机构2外围,用于将由橡胶膜片10、外壳20与三角件30三者组装在一起的成品输送出去。
[0052] 在本实施例中,如图2所示,所述转盘机构2包括设置于机台1上方的一转动圆盘21、连接于转动圆盘21下端的一分割器22、连接于分割器的一转动驱动步进电机25、及设置于转动圆盘21上表面上的一中心固定盘23,其中,在该转动圆盘21上表面边缘分布有若干圆盘载具24,在该圆盘载具24上设置有若干载具定位柱241与若干载具定位轴242,在本实施例中,所述载具定位柱241与载具定位轴242的数量均为3个,且该3个载具定位柱241与3个载具定位轴242分别呈三角形分布。由不断转动的转动圆盘21,使得转动圆盘21上的圆盘载具24依次经过不同的装置(组装工位),便于完成橡胶膜片10、外壳20与三角件30三者的组装。
[0053] 在本实施例中,如图3所示,所述橡胶膜片上料装置3包括设置于转动圆盘21外围的一放料机构31、及设置于中心固定盘23上且延伸至放料机构31上方的一橡胶膜片上料机构32,其中,该放料机构31包括设置于机台1上的一放料机架311、设置于放料机架311上的一放料转盘312、设置于放料机架311上的一步进电机313、及连接于步进电机313的输出轴与放料转盘312下端中心之间的一转轴314,同时,在该放料转盘312上表面边缘分布有若干放料定位组件3121,该放料定位组件3121主要由呈三角形分布的3个放料定位柱31211组成,橡胶膜片10放置于放料转盘312上,并由放料定位组件3121定位。同时,该橡胶膜片上料机构32包括设置于中心固定盘23上表面边缘上且端部延伸至放料转盘312上方的一第一安装基板321、设置于第一安装基板321一侧边上的一第一横向平移组件322、设置于第一横向平移组件322上的一第一升降组件323、及设置于第一升降组件323上的一橡胶膜片抓取轴套324。具体的,该第一横向平移组件322包括设置于第一安装基板321一侧边上的一第一横向线性滑轨3221、滑动设置于第一横向线性滑轨3221上的至少一第一横向线性滑块、设置于第一横向线性滑块上的一第一连接基板3223、设置于第一安装基板321上且连接于第一连接基板3223的一第一横向驱动气缸3224、分别设置于第一横向线性滑轨3221两端的一第一限位块3225、及设置于第一限位块3225上且与第一连接基板3223位于同一直线上的一第一缓冲器3226;该第一升降组件323包括设置于第一连接基板3223侧面上的一第一纵向线性滑轨3231、滑动设置于第一纵向线性滑轨3231上的一第一纵向线性滑块3232、设置于第一纵向线性滑块3232上的一第一连接基块3233、及连接于第一连接基块3233上端的一第一升降驱动气缸3234,该橡胶膜片抓取轴套324连接于第一连接基块3233下端部。由第一横向平移组件322与第一升降组件323相结合,控制橡胶膜片抓取轴套324的水平与上下移动,实现将放料转盘312上的橡胶膜片10一个个移动到转动圆盘21上的圆盘载具24上。
[0054] 在本实施例中,如图4至图7所示,所述点油装置4包括设置于中心固定盘23上的一点油机架41、设置于点油机架41上的一电缸42、及设置于电缸42侧边上的一点油机构43,其中,该点油机构43包括一点油外架431、设置于点油外架431外端的一供油桶、设置于点油外架431内且连接于供油桶的储油罐433、设置于点油外架431下部且位于储油罐433下方的若干点油筒434、设置于点油外架431上的一转动驱动电机435、及连接于转动驱动电机435与点油筒434之间的一转动传动组件436;在该点油外架431外侧边上设置有一纵向滑条,该电缸42设置于纵向滑条上,且该电缸42通过一丝杆与点油外架431连接。同时,该转动传动组件436包括连接于转动驱动电机435下端的一转动带动轴4361、设置于转动带动轴4361下端的一主动齿轮4362、设置于若干点油筒434上方且啮合于主动齿轮4362的一大齿轮4363、及设置于储油罐433与点油筒434之间且与点油筒434一一对应设置的若干小齿轮4364,该若干小齿轮4364与大齿轮4363内边缘啮合,在该小齿轮4364的上端面设置有一上连接轴4365,且在该小齿轮4364的下端面设置有一下连接轴,在该小齿轮4364的中心轴方向上开设有贯穿上连接轴4365与下连接轴的一大通孔43641,该上连接轴4365贯穿至储油罐433中;在该点油筒434上端设置有供下连接轴嵌入的一转油盘4341,且在该转油盘4341上开设有与大通孔43641相连通的一过油孔43411;在该点油筒434下端面形成有供橡胶膜片10嵌入的一定位腔4342,在该点油筒434长度方向上开设有与过油孔43411相连通的若干滴油通孔4343,该滴油通孔4343下端开口形成于定位腔4342的内壁上。本实施例供油桶中的油依次流到储油罐433、小齿轮4364的大通孔43641与点油筒434中,于此同时,由主动齿轮4362带动大齿轮4363不断的转动,大齿轮4363带动小齿轮4364与转油盘4341不断的转动,由此,使油均匀的分布于点油筒434的上端腔体4344中,最终油从点油筒434的数个滴油通孔4343流出,最终滴到橡胶膜片10上。通过在橡胶膜片10上点油,使橡胶膜片10外圈抹上油,由此,达到防摩擦的目的。
[0055] 在本实施例中,如图8至图10所示,所述外壳装配装置5包括一外壳上料机构51、设置于机台1上的一外壳调整暂放机构52、及架设于机台1上的一外壳转送机构53,其中,该外壳调整暂放机构52包括设置于机台1上的一安装平台521、设置于安装平台521上的一外壳调节载盘522、及连接于外壳调节载盘522下端的一旋转驱动组件523,在该外壳调节载盘522中心轴方向上形成有一通孔5221,在该通孔5221内设置有一激光传感器5222;该旋转驱动组件523包括一伺服电机5231、连接于伺服电机5231输出轴上的一主动轮5232、设置于外壳调节载盘522下部外围的一从动轮5233、及围设于主动轮5232与从动轮5233外围的一同步带5234,在外壳20放到外壳调节载盘522上之后,通过旋转外壳调节载盘522,即可对外壳
20的摆放位置进行调整,使外壳20上三个通孔201的位置正好与橡胶膜片10上三个凸点102的位置相匹配,便于将外壳20准确的组装到橡胶膜片10上。该外壳上料机构51包括一外壳振动盘511、及连接于外壳振动盘511且延伸至外壳调节载盘522侧边的一外壳输送轨道
512。同时,该外壳转送机构53包括设置于机台1上的一第二安装基板531、设置于第二安装基板531一侧边上的一第二横向平移组件532、设置于第二横向平移组件532上的一第二升降组件533、及设置于第二升降组件533上的两组气动夹取组件534;该第二横向平移组件
532包括设置于第二安装基板531一侧边上的一第二横向线性滑轨5321、滑动设置于第二横向线性滑轨5321上的至少一第二横向线性滑块5322、设置于第二横向线性滑块5322上的一第二连接基板5323、设置于第二安装基板531上且连接于第二连接基板5323的一第二横向驱动气缸5324、分别设置于第二横向线性滑轨5321两端的一第二限位块5325、及设置于第二限位块5325上且与第二连接基板5323位于同一直线上的一第二缓冲器5326;该第二升降组件533包括设置于第二连接基板5323侧面上的两条第二纵向线性滑轨5331、分别滑动设置于两条第二纵向线性滑轨5331上的至少一第二纵向线性滑块5332、设置于第二纵向线性滑块5332上的一第二连接基块5333、及连接于第二连接基块5333上端的一第二升降驱动气缸5334,该两组气动夹取组件534设置于第二连接基块5333上。如图10所示,该气动夹取组件534包括设置于第二连接基块5333上的一第一气动手指5341、及连接于第一气动手指
5341下端的一夹爪组5342,该夹爪组5342主要由相对设置的两个L型夹臂53421组成,在该两个L型夹臂53421相对的内侧边上分别开设有一弧形夹槽534211,便于夹取圆形的外壳
20。由第二横向平移组件532与第二升降组件533相结合,控制气动夹取组件534的水平与上下移动,实现将外壳20移动到转动圆盘21上的圆盘载具24上,并套装到橡胶膜片10外围,橡胶膜片10上的三个凸点102正好卡到外壳20的三个通孔201中,完成橡胶膜片10与外壳20的组装。
[0056] 在本实施例中,如图11至图13所示,所述三角件装配装置6包括一三角件上料机构61、设置于机台1上的一三角件暂放机构62、架设于机台1上的一三角件转送机构63、及一橡胶条定位机构64,其中,该三角件暂放机构62包括设置于机台1上的一暂放平台621、及设置于暂放平台621上的一暂放治具622,在该暂放治具622上设置有若干治具定位轴6221,治具定位轴6221的数量与三角件30上定位孔的数量相匹配,具体为呈三角形排列的3根治具定位轴6221。由治具定位轴6221不但可以对三角件30进行定位,而且可使三角件30上三个定位孔301的位置与圆盘载具24上橡胶膜片10的三根橡胶条101位置相匹配,后续在将三角件
30组装到橡胶膜片10上时,橡胶膜片10的三根橡胶条101可准确的卡到三角件30的三个定位孔301中。同时,该三角件上料机构61包括一三角件振动盘611、及连接于三角件振动盘
611且延伸至暂放治具622侧边的一三角件输送轨道612。同时,该三角件转送机构63包括设置于机台1上的一第三安装基板631、设置于第三安装基板631一侧边上的一第三横向平移组件632、设置于第三横向平移组件632上的一第三升降组件633、及设置于第三升降组件
633上的一第一夹取组件634;该第三横向平移组件632包括设置于第三安装基板631一侧边上的一第三横向线性滑轨6321、滑动设置于第三横向线性滑轨6321上的至少一第三横向线性滑块6322、设置于第三横向线性滑块6322上的一第三连接基板6323、设置于第三安装基板631上且连接于第三连接基板6323的一第三横向驱动气缸6324、分别设置于第三横向线性滑轨6321两端的一第三限位块6325;该第三升降组件633包括设置于第三连接基板6323侧面上的一第三纵向线性滑轨6331、滑动设置于第三纵向线性滑轨6331上的至少一第三纵向线性滑块6332、设置于第三纵向线性滑块6332上的一第三连接基块6333、及连接于第三连接基块6333上端的一第三升降驱动气缸6334,该第一夹取组件634设置于第三连接基块
6333上;该第一夹取组件634包括设置于第三连接基块6323侧边上的一上下驱动气缸6341、连接于上下驱动气缸6341的输出轴下端的一连板6342、及设置于连板6342下端的两个夹爪
6343。由第三横向平移组件632与第三升降组件633相结合,控制第一夹取组件634的水平与上下移动,实现将三角件30移动到转动圆盘21上的圆盘载具24上,并装配到橡胶膜片10上,完成三角件30的装配。
[0057] 同时,由于橡胶膜片10上的橡胶条101是软的,为了便于三角件30能快速准确的装配到橡胶膜片10上,本实施例增加了相应的橡胶条定位机构64。具体的,如图13所示,该橡胶条定位机构64包括设置于暂放平台621上且位于第一夹取组件634侧下方的一第一定位组件641、及设置于中心固定盘23上且位于第一夹取组件634侧下方的一第二定位组件642,该第一定位组件641与第二定位组件642相对设置且位于同一直线上,分别包括一定位块(6411,6421)、及连接于定位块6411的一定位块驱动气缸(6412,6422),该第一定位组件641的定位块6411端部与第二定位组件642的定位块6421端部相配合形成若干橡胶条定位孔643。第一定位组件641与第二定位组件642两者可实现合拢与分离动作,当第一定位组件
641与第二定位组件642两者合拢时,第一定位组件641的定位块6411端部与第二定位组件
642的定位块6421端部相配合形成三个橡胶条定位孔643,由这三个橡胶条定位孔643对橡胶膜片10上的三根橡胶条101进行进行,以便于三角件30能快速准确的装配到橡胶膜片10。
[0058] 在本实施例中,如图14至图16所示,所述橡胶条拉出装置7包括设置于机台上的两块拉料基板71、分别设置于两块拉料基板71相对的侧面上的一纵移导向组件72、连接于两块拉料基板71的纵移导向组件72之间的一第一连接板、连接于第一连接板的一第四升降驱动气缸74、及连接于两块拉料基板71的纵移导向组件72之间的一橡胶条拉出机构75,其中,该纵移导向组件72包括设置于拉料基板71侧边上的一第四纵向线性滑轨721、滑动设置于第四纵向线性滑轨721上的至少一第四纵向线性滑块722、及设置于第四纵向线性滑块722侧边上的一连接侧板723,该第一连接板与连接侧板723连接。由纵移导向组件72可控制橡胶条拉出机构75作升降运动,便于橡胶条拉出机构75将橡胶膜片10上的三根橡胶条101从三角件30上的三个定位孔301中向上拉出,使三角件30固定于橡胶膜片10上。
[0059] 在本实施例中,该橡胶条拉出机构75包括连接于两块拉料基板71的连接侧板723之间的一第一上安装基板751、设置于第一上安装基板751上且向下延伸的一第一下压定位组件752、及设置于第一上安装基板751上的一橡胶条上拉组件753。具体的,该第一下压定位组件752包括设置于第一上安装基板751上的一第一下压驱动气缸7521、连接于第一下压驱动气缸7521的输出端下端的一第一下压驱动轴7522、设置于第一下压驱动轴7522下端的一第一安装底盘7523、及设置于第一安装底盘7523下端的一第一下压定位轴组7524,该第一下压定位轴组7524包括设置于第一安装底盘7523下端中部的一第一下压定位中心轴75241、及设置于第一安装底盘7523下端且位于第一下压定位中心轴75241外围的若干第一下压定位侧轴75242,该第一下压定位侧轴75242的长度比第一下压定位中心轴75241的长度长。在本实施例中,具体的,第一下压定位侧轴75242的数量为三根,由一根第一下压定位中心轴75241与三根第一下压定位侧轴75242相结合,将外壳20与三角件30压住,以便于橡胶条上拉组件753将橡胶膜片10上的三根橡胶条101从三角件30上的三个定位孔301中向上拉出。同时,该橡胶条上拉组件753包括分别设置于第一上安装基板751上且位于第一下压驱动气缸7521两侧的一上拉驱动气缸7531、连接于两个上拉驱动气缸7531输出端之间的一第一安装定位板7532、及设置于第一安装定位板7532下端的若干上拉夹爪组7533,该上拉夹爪组7533主要由相对设置的两块夹块75331组成;该第一下压定位中心轴75241与若干第一下压定位侧轴75242贯穿第一安装定位板7532,该若干上拉夹爪组7533分布于第一下压定位中心轴75241外围。外壳20与三角件30被下压固定住之后,由上拉夹爪组7533夹住橡胶条101,整个橡胶条上拉组件753上移,即可将橡胶膜片10上的三根橡胶条101从三角件30上的三个定位孔301中向上拉出,使三角件30固定于橡胶膜片10上。
[0060] 在本实施例中,如图17至图19所示,所述尾料剪切装置8包括设置于机台1上的两块切料基板81、分别设置于两块切料基板81相对的侧面上的一平移导向滑轨82、设置于平移导向滑轨82上的平移导向滑块83、连接于两块切料基板81侧边的平移导向滑块83之间的一第二连接板84、连接于第二连接板84的一平移驱动气缸85、设置于平移导向滑块83侧边上的一纵移导向滑轨86、滑动设置于纵移导向滑轨86上的至少一纵移导向滑块87、设置于第二连接板84上的一纵移驱动气缸88、及连接于两块切料基板81的纵移导向滑块87之间的一尾料剪切机构89,其中,该尾料剪切机构89包括连接于两块切料基板81侧边的纵移导向滑块87之间的一第二上安装基板891、设置于第二上安装基板891上且向下延伸的一第二下压定位组件892、及设置于第二上安装基板891上的一尾料剪切组件893。
[0061] 具体的,该第二下压定位组件892包括设置于第二上安装基板891上的一第二下压驱动气缸8921、连接于第二下压驱动气缸8921的输出端下端的一第二下压驱动轴8922、设置于第二下压驱动轴8922下端的一第二安装底盘8923、及设置于第二安装底盘8923下端的一第二下压定位轴组8924,该第二下压定位轴组8924包括设置于第二安装底盘8923下端中部的一第二下压定位中心轴89241、及设置于第二安装底盘8923下端且位于第二下压定位中心轴89241外围的若干第二下压定位侧轴89242,该第二下压定位侧轴89242的长度比第二下压定位中心轴89241的长度长。在本实施例中,具体的,第二下压定位侧轴89242的数量为三根,由一根第二下压定位中心轴89241与三根第二下压定位侧轴89242相结合,将外壳20与三角件30压住,以便于尾料剪切组件893将位于三角件30上方的橡胶条101尾料剪切掉。
[0062] 具体的,该尾料剪切组件893包括分别设置于第二上安装基板891上且位于第二下压驱动气缸8921两侧的一尾料剪切驱动气缸8931、连接于两个尾料剪切驱动气缸8931输出端之间的一第二安装定位板8932、及设置于第二安装定位板8932下端的若干尾料剪切刀8933;该第二下压定位中心轴89241与若干第二下压定位侧轴89242贯穿第二安装定位板
8932,该若干尾料剪切刀8933分布于第二下压定位中心轴89241外围。外壳20与三角件30被下压固定住之后,由尾料剪切刀8933将多余尾料橡胶条101剪切掉。
[0063] 在本实施例中,如图20至图21所示,所述成品出料装置9包括一出料流水线91、及设置于中心固定盘23上且延伸至出料流水线91端部上方的一成品出料机构92,其中,该出料流水线91包括设置于机台1上的一出料安装支架911、设置于出料安装支架911上的一出料驱动电机912、分别设置于出料安装支架911两端上的一传动轮913、连接于出料驱动电机912的输出轴与其中一传动轮913之间的一传动组件914、及围设于出料安装支架911两端的传动轮913外围的一输送带915。
[0064] 具体的,该成品出料机构92设置于中心固定盘23上的一第四安装基板921、设置于第四安装基板921一侧边上的一第四横向平移组件922、设置于第四横向平移组件922上的一第四升降组件923、及设置于第四升降组件923下端的一第二夹取组件924;该第四横向平移组件922包括设置于第四安装基板921一侧边上的一第四横向线性滑轨9221、滑动设置于第四横向线性滑轨9221上的至少一第四横向线性滑块9222、设置于第四横向线性滑块9222上的一第四连接基板9223、设置于第四安装基板921上且连接于第四连接基板9223的一第四横向驱动气缸9224、及分别设置于第四横向线性滑轨9221两端的一第四限位块9225;该第四升降组件923包括设置于第四连接基板9223侧面上的一升降线性滑轨9231、滑动设置于升降线性滑轨9231上的至少一升降线性滑块9232、设置于升降线性滑块9232上的一升降连接基块9233、及连接于升降连接基块9233上端的一升降气缸9234;该第二夹取组件924包括设置于升降连接基块9233上的一第二气动手指9241、及连接于第二气动手指9241下端的一出料夹爪组9242。组装完成的阀门组件,由转盘机构2传送到成品出料装置9侧边上,由成品出料机构92夹取到阀门组件到出料流水线91上,完成出料工序。
[0065] 本实施例阀门组件组装到水泵中后,由达的偏心轮连接三角件30,由偏心轮的作用,控制橡胶膜片10与外壳20之间在出现缝隙与不出现缝隙之间切换,以控制液体的通过。
[0066] 以上所述,仅是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非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范围作任何限制,故采用与本实用新型上述实施例相同或近似的技术特征,而得到的其他结构,均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相关专利内容
标题 发布/更新时间 阅读量
一种新型多用储油桶 2020-05-11 971
油轮储油桶喷射清洗的方法 2020-05-11 307
一种防渗漏出口的储油桶 2020-05-12 400
一种食用油生产车间与储油桶输送装置 2020-05-13 192
油泵储油桶 2020-05-11 53
一种储油罐取样桶 2020-05-14 353
防伪储油桶 2020-05-11 833
一种降噪储油桶 2020-05-13 745
一种润滑油储油桶 2020-05-14 541
便携式储油桶 2020-05-13 486
高效检索全球专利

专利汇是专利免费检索,专利查询,专利分析-国家发明专利查询检索分析平台,是提供专利分析,专利查询,专利检索等数据服务功能的知识产权数据服务商。

我们的产品包含105个国家的1.26亿组数据,免费查、免费专利分析。

申请试用

分析报告

专利汇分析报告产品可以对行业情报数据进行梳理分析,涉及维度包括行业专利基本状况分析、地域分析、技术分析、发明人分析、申请人分析、专利权人分析、失效分析、核心专利分析、法律分析、研发重点分析、企业专利处境分析、技术处境分析、专利寿命分析、企业定位分析、引证分析等超过60个分析角度,系统通过AI智能系统对图表进行解读,只需1分钟,一键生成行业专利分析报告。

申请试用

QQ群二维码
意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