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专利库 / 引擎 / 汽缸盖 / 汽缸盖

汽缸盖

阅读:1011发布:2020-05-11

专利汇可以提供汽缸盖专利检索,专利查询,专利分析的服务。并且提供一种 汽缸盖 ,在所述汽缸盖中,按分别对应于多个 燃烧室 的每个 火花塞 孔(35)均设置有2个进气道(37)和2个排气道(39)。2个进气道(37)配置在火花塞孔(35)的一方侧,2个排气道(39)配置在火花塞孔(35)的另一方侧。汽缸盖的 水 套(40)具备:进气道间流路部(60),其连通于汽缸盖的外部并且在2个进气道(37)之间延伸;排气道间流路部(80),其连通于汽缸盖的外部并且在2个排气道(39)之间延伸;以及中央流路部(50),其连通于进气道间流路部(60)和排气道间流路部(80)并且被划分成包围火花塞孔(35)。,下面是汽缸盖专利的具体信息内容。

1.一种汽缸盖,其特征在于,
具备在汽缸盖的内部划分有供冷却流通的水套的汽缸盖主体,
所述汽缸盖主体划分有火花塞孔,所述火花塞孔贯通所述汽缸盖主体,并且与内燃机的多个汽缸中的各汽缸对应地供火花塞插通,
所述汽缸盖主体还在所述汽缸盖主体的内部划分有按每个所述火花塞孔设置的2个进气道和2个排气道,2个所述进气道配置在比所述火花塞孔靠所述汽缸盖主体的短方向的第
1侧的位置,并且2个所述排气道配置在比所述火花塞孔靠所述汽缸盖主体的短方向的第2侧的位置,
所述水套具备:
进气道间流路部,其连通于该汽缸盖主体的外部并且在2个所述进气道之间延伸;
排气道间流路部,其连通于该汽缸盖主体的外部并且在2个所述排气道之间延伸;
中央流路部,其连通于所述进气道间流路部和所述排气道间流路部并且被划分成包围所述火花塞孔;以及
排出流路部,其连通于所述中央流路部并且朝向该汽缸盖主体的外部延伸。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汽缸盖,其特征在于,
所述进气道间流路部的流路截面面积在该进气道间流路部的所述中央流路部侧的端部最小,
所述排气道间流路部的流路截面面积在该排气道间流路部的所述中央流路部侧的端部最小。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汽缸盖,其特征在于,
在所述火花塞孔与2个所述进气道之间,供燃料喷射插通的喷射阀孔与所述火花塞孔相邻地设置,
所述中央流路部的内表面中的沿所述火花塞孔的周向延伸的内周面具备以包围该火花塞孔的方式延伸的圆弧状的曲面、和比该曲面向所述火花塞孔侧伸出的伸出面,所述伸出面位于所述火花塞孔与所述排气道之间。
4.根据权利要求1~3中任一项所述的汽缸盖,其特征在于,
在所述火花塞孔与2个所述进气道之间,供燃料喷射阀插通的喷射阀孔与所述火花塞孔相邻地设置,
所述中央流路部被划分成包围所述火花塞孔和所述喷射阀孔双方,并且具有朝向所述火花塞孔与所述喷射阀孔之间的区域突出的部位。
5.根据权利要求1~4中任一项所述的汽缸盖,其特征在于,
在所述汽缸盖主体的下表面,在比所述汽缸靠所述汽缸盖的短方向的第1侧形成有使所述冷却水向所述进气道间流路部流入的进气侧冷却水开口,
所述进气道间流路部从所述进气侧冷却水开口朝向所述汽缸盖的短方向的中央部向斜上方延伸。
6.根据权利要求1~4中任一项所述的汽缸盖,其特征在于,
在所述汽缸盖主体的下表面,在比所述汽缸靠所述汽缸盖主体的短方向的第2侧形成有使所述冷却水向所述排气道间流路部流入的排气侧冷却水开口,
所述排气道间流路部从所述排气侧冷却水开口朝向所述汽缸盖主体的短方向的中央部向斜上方延伸。

说明书全文

汽缸盖

技术领域

[0001] 本发明涉及汽缸盖。

背景技术

[0002] 在日本特开2013-15039中所公开的汽缸盖中与内燃机的多个汽缸分别对应地在上下方向(汽缸的轴线方向)上贯通有火花塞孔。火花塞插通于该火花塞孔,火花塞的顶端侧的一部分向汽缸内露出。在上述汽缸盖中,针对每1个汽缸(1个火花塞孔)均设置有2个进气道和2个排气道。2个进气道和2个排气道以包围火花塞孔的方式配置,2个进气道位于火花塞孔的一方侧,2个排气道位于火花塞孔的另一方侧。
[0003] 在上述汽缸盖设置有供冷却流通的水套。水套整体上在汽缸盖内沿汽缸的排列方向延伸。并且,冷却水在水套内沿汽缸的排列方向在进气道的周围、排气道的周围以及火花塞孔的周围流动。

发明内容

[0004] 在上述汽缸盖中,汽缸的排列方向的一方侧为冷却水的流通方向的上游侧。因此,火花塞孔的周围的汽缸的排列方向的一方侧容易被冷却,汽缸的排列方向的另一方侧难以被冷却。因此,在火花塞孔的周围,在汽缸的排列方向的一方侧与另一方侧之间冷却水的冷却效果产生偏差。
[0005] 用于解决上述问题的汽缸盖具备在内部划分有供冷却水流通的水套的汽缸盖主体。该汽缸盖主体划分有火花塞孔,所述火花塞孔贯通所述汽缸盖主体,并且与内燃机的多个汽缸中的各汽缸对应地供火花塞插通。所述汽缸盖主体还在所述汽缸盖主体的内部划分有按每个所述火花塞孔设置的2个进气道和2个排气道,2个所述进气道配置在比所述火花塞孔靠所述汽缸盖主体的短方向的第1侧的位置,并且2个所述排气道配置在比所述火花塞孔靠所述汽缸盖主体的短方向的第2侧的位置。所述水套具备:进气道间流路部,其连通于该汽缸盖主体的外部并且在2个所述进气道之间延伸;排气道间流路部,其连通于该汽缸盖主体的外部并且在2个所述排气道之间延伸;中央流路部,其连通于所述进气道间流路部和所述排气道间流路部并且被划分成包围所述火花塞孔;以及排出流路部,其连通于所述中央流路部并且朝向该汽缸盖主体的外部延伸。
[0006] 在上述构成中,当将冷却水从汽缸盖的外部导入进气道间流路部和排气道间流路部时,从进气道侧和排气道侧这两侧对火花塞孔进行冷却。因此,能够抑制在火花塞孔的周围冷却水的冷却效果产生偏差的情况。
[0007] 在上述汽缸盖中,可以是,所述进气道间流路部的流路截面面积在该进气道间流路部的所述中央流路部侧的端部最小,所述排气道间流路部的流路截面面积在该排气道间流路部的所述中央流路部侧的端部最小。
[0008] 根据上述构成,能够在进气道间流路部的端部提高从该进气道间流路部向中央流路部流动的冷却水的流速。另外,能够在排气道间流路部的端部提高从该排气道间流路部向中央流路部流动的冷却水的流速。因此,能够快速地向中央流路部导入冷却水,从而能够促进火花塞孔的周围的冷却。
[0009] 在上述汽缸盖中,可以是,在所述火花塞孔与2个所述进气道之间,供燃料喷射插通的喷射阀孔与所述火花塞孔相邻地设置,所述中央流路部的内表面中的沿所述火花塞孔的周向延伸的内周面具备以包围该火花塞孔的方式延伸的圆弧状的曲面、和比该曲面向所述火花塞孔侧伸出的伸出面,所述伸出面位于所述火花塞孔与所述排气道之间。
[0010] 在上述构成中,火花塞孔和喷射阀孔双方位于排气道与进气道之间这一有限的区域内。因此,火花塞孔与排气道的间隔趋于变窄而难以确保中央流路部中的火花塞孔与排气道之间的部位的流路截面面积。在上述构成中,中央流路部的内周面整体上沿火花塞孔的周向延伸,另一方面,该内周面中的伸出面向火花塞孔侧伸出。即,在中央流路部中的由伸出面划分出的部位,流路向火花塞孔侧扩大。并且,该伸出面位于火花塞孔与排气道之间,所以能够在中央流路部中的火花塞孔与排气道之间的部分确保所需要的流路截面面积。
[0011] 在上述汽缸盖中,可以是,在所述火花塞孔与2个所述进气道之间,供燃料喷射阀插通的喷射阀孔与所述火花塞孔相邻地设置,所述中央流路部被划分成包围所述火花塞孔和所述喷射阀孔双方,并且具有朝向所述火花塞孔与所述喷射阀孔之间的区域突出的部位。
[0012] 在火花塞孔与喷射阀孔之间的距离小的情况下,难以划分出横切火花塞孔与喷射阀孔之间这样的水套。在该情况下,无法对火花塞孔与喷射阀孔之间进行冷却,在上述的两者之间容易积聚热。关于这一点,根据上述构成,即使火花塞孔与喷射阀孔之间的距离小,也能够从喷射阀孔侧对火花塞孔的周围进行冷却。另外,能够从火花塞孔侧对喷射阀孔的周围进行冷却。因此,能够抑制在火花塞孔与喷射阀孔之间积聚热的情况。附图说明
[0013] 以下将参照附图说明本发明的示例性实施方式的特征、优点以及技术和产业意义,在附图中相似的附图标记表示相似的要素,并且其中:
[0014] 图1是大致示出汽缸体和汽缸盖的剖视图。
[0015] 图2是示出汽缸盖中的水套的形状的俯视图。
[0016] 图3是图2的一部分的放大图。
[0017] 图4是与图3的4-4箭头方向对应的汽缸盖的剖视图。
[0018] 图5是图2的一部分的放大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19] 以下,参照附图对汽缸盖的一实施方式进行说明。此外,在本实施方式中,以直列4汽缸的内燃机的汽缸盖为例进行说明。如图1所示,内燃机W具备整体上大致为长方体状的汽缸体10。圆筒状的汽缸12从汽缸体10的上表面朝向下侧凹陷。汽缸12的中心轴在上下方向上延伸。在汽缸12内收纳有活塞11。活塞11在汽缸12内伴随燃料的燃烧而在该汽缸12内沿中心轴方向往复移动。汽缸12在汽缸体10的长方向(与图1的纸面正交的方向)上一列地设有4个。
[0020] 如图1所示,在汽缸体10内划分有供冷却水流通的水套13。水套13为以包围汽缸体10中的4个汽缸12的方式延伸的槽状,并且向汽缸体10的上表面开口。具体而言,如图2所示,水套13在汽缸体10的短方向(与汽缸12的排列方向正交的方向)的一方侧具备第1汽缸体流路部13a。在从上侧观察的俯视图中,第1汽缸体流路部13a在汽缸体10的长方向上延伸,详细而言,沿4个汽缸12的圆周形状呈波状地延伸。另外,水套13在汽缸体10的短方向的另一方侧具备第2汽缸体流路部13b。在从上侧观察的俯视图中,第2汽缸体流路部13b整体上在汽缸体10的长方向上延伸,详细而言,沿4个汽缸12的圆周形状呈波状地延伸。第1汽缸体流路部13a与第2汽缸体流路部13b彼此在汽缸体10的长方向的一方侧(图2中的左侧)连结。
[0021] 如图1所示,汽缸体贯通孔15从汽缸体10的短方向的一方侧(第1汽缸体流路部13a侧)的侧面朝向第1汽缸体流路部13a延伸。汽缸体贯通孔15将汽缸体10的外部与水套13(第1汽缸体流路部13a)的内部连通。此外,在该实施方式中,汽缸体贯通孔15成为向汽缸体10中的水套13的冷却水的入口。
[0022] 如图1所示,在汽缸体10的上表面配置有整体上为长方形板状的垫片20。在垫片20,大贯通孔21在厚度方向上贯通。大贯通孔21为与汽缸12相同的直径。另外,在垫片20,第
1贯通孔22在厚度方向上贯通。第1贯通孔22在比大贯通孔21靠垫片20的短方向的一方侧的位置,按每个汽缸12(针对每1个汽缸12)均设置有3个。3个第1贯通孔22沿第1汽缸体流路部
13a的延伸方向配置。另外,在垫片20,第2贯通孔23在厚度方向上贯通。第2贯通孔23在比大贯通孔21靠垫片20的短方向的另一方侧的位置,按每个汽缸12各设置有1个。在垫片20配置在汽缸体10的上表面的状态下,垫片20的大贯通孔21位于汽缸体10中的汽缸12的正上方。
另外,垫片20的各第1贯通孔22位于汽缸体10中的第1汽缸体流路部13a的上侧。进而,垫片
20的各第2贯通孔23位于汽缸体10中的第2汽缸体流路部13b的上侧。即,汽缸体10的上表面中的汽缸12的开口、水套13的开口没有被垫片20封闭。
[0023] 在垫片20的上表面配置有汽缸盖主体30(以下,称为汽缸盖)。汽缸盖30整体上为大致长方体状。燃烧室31从汽缸盖30的下表面朝向上侧凹陷。燃烧室31为越向下侧则直径越大的锥形形状。对每个汽缸12均设置有燃烧室31。各燃烧室31在汽缸盖30的长方向上排列,并且与汽缸体10中的各汽缸12相对地配置。各燃烧室31的中心轴与各汽缸12的中心轴一致。
[0024] 在汽缸盖30中,喷射阀孔33在燃烧室31的上侧沿大致上下方向贯通。喷射阀孔33为带阶梯的形状,上侧的部位的内径比下侧的部位的内径大。喷射阀孔33位于燃烧室31的中心轴的附近。详细而言,喷射阀孔33位于比燃烧室31的中心轴靠汽缸盖30的短方向的一方侧(第1汽缸体流路部13a侧)的位置。对每个燃烧室31均设置有喷射阀孔33。
[0025] 在各喷射阀孔33插通有用于向燃烧室31内喷射燃料的燃料喷射阀32。燃料喷射阀32为与喷射阀孔33的内周面形状相符的带阶梯的轴状。燃料喷射阀32的下侧的顶端的一部分向燃烧室31的内部露出。
[0026] 在汽缸盖30中,火花塞孔35在燃烧室31的上侧沿大致上下方向贯通。火花塞孔35为带阶梯的形状,上侧的部位的内径比下侧的部位的内径大。另外,火花塞孔35的上侧的部位的内径比喷射阀孔33的上侧的部位的内径大。火花塞孔35的下侧的部位的内径比喷射阀孔33的下侧的部位的内径大。火花塞孔35位于燃烧室31的中心轴的附近。详细而言,火花塞孔35位于比燃烧室31的中心轴靠汽缸盖30的短方向的另一方侧(第2汽缸体流路部13b侧)的位置。火花塞孔35在汽缸盖30的短方向上与喷射阀孔33相邻地设置。对每个燃烧室31均设置有火花塞孔35。
[0027] 在各火花塞孔35插通有用于对燃烧室31内的空气与燃料的混合气进行点火的火花塞34。火花塞34为与火花塞孔35的内周面形状相符的带阶梯的轴状。火花塞34的下侧的顶端的一部分向燃烧室31的内部露出。
[0028] 在汽缸盖30中,用于将外气导入燃烧室31内的进气道37从燃烧室31的上侧延伸。进气道37从燃烧室31延续到汽缸盖30中的短方向的一方侧(第1汽缸体流路部13a侧)的侧面。如图2所示,对每个燃烧室31均设置有2个进气道37。每个燃烧室31的2个进气道37均位于比喷射阀孔33靠汽缸盖30的短方向的一方侧的位置。每个燃烧室31的2个进气道37均在汽缸盖30的长方向上排列。
[0029] 如图1所示,在汽缸盖30中,用于从燃烧室31排出排气的排气道39从燃烧室31的上侧延伸。排气道39从燃烧室31延续到汽缸盖30中的短方向的另一方侧(第2汽缸体流路部13b侧)的侧面。如图2所示,对每个燃烧室31均设置有2个排气道39。每个燃烧室31的2个排气道39均位于比火花塞孔35靠汽缸盖30的短方向的另一方侧的位置。每个燃烧室31的2个排气道39均在汽缸盖30的长方向上排列,并且隔着火花塞孔35和喷射阀孔33配置在与每个燃烧室31的2个进气道37相对的位置。结果,在从上侧观察的俯视图中,每个燃烧室31的2个进气道37和2个排气道39配置成包围火花塞孔35和喷射阀孔33。
[0030] 在汽缸盖30内划分有作为供冷却水流通的通路的水套40。如图2所示,水套40的一部分成为在每个燃烧室31的2个进气道37之间延伸的进气道间流路部60。如图1所示,进气道间流路部60的下端(上游端)在比燃烧室31靠汽缸盖30的短方向的一方侧向汽缸盖30的下表面开口。并且,进气道间流路部60从汽缸盖30的下表面朝向汽缸盖30的短方向的中央侧向斜上方延伸,并且通过每个燃烧室31的2个进气道37之间而到达喷射阀孔33附近。此外,在汽缸盖30配置在垫片20的上表面的状态下,进气道间流路部60的下端与垫片20的第1贯通孔22相对地配置。
[0031] 如图2所示,在进气道间流路部60中,从其下端到延伸方向的中央部为止,流路截面面积大致恒定。另一方面,在进气道间流路部60中,从其延伸方向的中央部到上端(下游端)为止,越向上端侧则流路截面面积逐渐变得越小。并且,进气道间流路部60在上端处流路截面面积最小。
[0032] 水套40的一部分成为按每个燃烧室31设置的一对进气侧流路部70。一对进气侧流路部70中的1个相对于进气道间流路部60位于汽缸盖30的长方向的一方侧的位置,一对进气侧流路部70中的另1个相对于进气道间流路部60位于汽缸盖30的长方向的另一方侧的位置。虽然省略图示,但各进气侧流路部70的下端(上游端)向汽缸盖30的下表面开口。并且,进气侧流路部70从汽缸盖30的下表面向上侧延伸,该进气侧流路部70的上端位于与进气道间流路部60的上端大致相同的高度。另外,在从上侧观察的俯视图中,一对进气侧流路部70以越朝向汽缸盖30的短方向的中央侧则越远离进气道间流路部60的方式延伸。换言之,各进气侧流路部70以包围进气道37的方式弯曲地延伸。在该实施方式中,各进气侧流路部70的上端的流路截面面积比其他部分的流路截面面积小。此外,在汽缸盖30配置在垫片20的上表面的状态下,各进气侧流路部70的下端(上游端)与垫片20的第1贯通孔22相对地配置。
[0033] 水套40的一部分成为在每个燃烧室31的2个排气道39之间延伸的排气道间流路部80。如图1所示,排气道间流路部80的下端(上游端)在比燃烧室31靠汽缸盖30的短方向的另一方侧向汽缸盖30的下表面开口。并且,排气道间流路部80从汽缸盖30的下表面朝向汽缸盖30的短方向的中央侧向斜上方延伸,并且通过每个燃烧室31的2个排气道39之间而到达火花塞孔35附近。此外,在汽缸盖30配置在垫片20的上表面的状态下,排气道间流路部80的下端与垫片20的第2贯通孔23相对地配置。
[0034] 如图2所示,在排气道间流路部80中,从其下端到延伸方向的中央部,为止流路截面面积大致恒定。另一方面,在排气道间流路部80中,从其延伸方向的中央部到上端(下游端)为止,越向上端侧则流路截面面积逐渐变得越小。并且,排气道间流路部80在上端处流路截面面积最小。
[0035] 如图1和图2所示,水套40的一部分成为在4个燃烧室31的上侧沿汽缸盖30的长方向连续地延伸的中央流路部50。因为中央流路部50沿长方向连续地延伸,结果,该中央流路部50被划分成包围与各燃烧室31对应的喷射阀孔33和火花塞孔。另外,在中央流路部50连接有进气道间流路部60的上端、进气侧流路部70的上端以及排气道间流路部80的上端。
[0036] 如图1和图2所示,水套40的一部分成为位于比中央流路部50靠汽缸盖30的短方向的另一方侧的位置的排出流路部90。排出流路部90以与中央流路部50的汽缸盖30的长方向的尺寸大致相同的尺寸沿汽缸盖30的长方向延伸。排出流路部90的汽缸盖30的长方向的一方侧的端部成为连通于汽缸盖30的外部的出口部90a。排出流路部90在对应于相邻的燃烧室31中的一方的排气道39与对应于另一方的排气道39之间的部位与中央流路部50在汽缸盖30的短方向上连接。此外,排出流路部90以越向汽缸盖30的短方向的另一方侧则变得越低的方式配置,该排出流路部90大致整体地配置在比中央流路部50低的位置。
[0037] 如图3所示,作为中央流路部50的内表面中的、在喷射阀孔33的周围沿喷射阀孔33的周向延伸的部分的第1内周面53成为以喷射阀孔33的中心轴为中心的圆弧状的曲面。第1内周面53以从每个燃烧室31的2个进气道37侧包围喷射阀孔33的方式,跨及以喷射阀孔33的中心轴为中心的周向的一定范围而延续。
[0038] 如图1和图3所示,第1内周面53为越向上侧则内径越大的锥形形状。以将从第1内周面53的上缘到喷射阀孔33为止的距离确保为大于等于从第1内周面53的下缘到喷射阀孔33为止的距离的方式设定第1内周面53的锥形。换言之,如上所述,喷射阀孔33的上侧的部分的内径比下侧的部分的内径大,所以第1内周面53以与该内径大的部分相应地向径向外侧扩展的方式成为锥形形状。
[0039] 如图3所示,作为中央流路部50的内表面中的在火花塞孔35的周围沿火花塞孔35的周向延伸的部位的第2内周面54整体上成为以火花塞孔35的中心轴为中心的圆弧状的曲面。第2内周面54以从每个燃烧室31的2个排气道39侧包围火花塞孔35的方式,跨及以火花塞孔35的中心轴为中心的周向的一定范围而延续。第2内周面54的圆弧的两端部位于汽缸盖30的短方向上的火花塞孔35与喷射阀孔33之间,并且与第1内周面53的圆弧的两端部连接。
[0040] 如图1和图3所示,第2内周面54为越向上侧则内径越大的锥形形状。以将从第2内周面54的上缘到火花塞孔35为止的距离确保为大于等于从第2内周面54的下缘到火花塞孔35为止的距离的方式设定第2内周面54的锥形角。换言之,如上所述,火花塞孔35的上侧的部分的内径比下侧的部分的内径大,所以第2内周面54以与该内径大的部分相应地向径向外侧扩展的方式成为锥形形状。
[0041] 如图3所示,在第2内周面54中,位于火花塞孔35与每个燃烧室31的2个排气道39之间的部位成为伸出面54a。该伸出面54a为比第2内周面54中的曲面的部位向火花塞孔35侧伸出的平面。如图3和图4所示,伸出面54a比假想第2内周面Z向火花塞孔35侧伸出,该假想第2内周面Z是将第2内周面54的整体设为以火花塞孔35的中心轴为中心的圆弧状的曲面而构成的面。另外,如图4所示,伸出面54a越朝向上侧,则向火花塞孔35侧的伸出的程度越大。此外,在图2、图3以及图5中,标注有花纹来示出伸出面54a。
[0042] 如图3所示,中央流路部50中的第1内周面53的圆弧的两端与第2内周面54的圆弧的两端连接的部位的附近成为向喷射阀孔33与火花塞孔35之间的区域突出的突出部50a。即,中央流路部50具有作为在从上侧俯视的情况下比圆弧状的第1内周面53与圆弧状的第2内周面54的公切线P向内侧突出的部位的突出部50a。结果,在从上侧俯视的情况下,第1内周面53与第2内周面54整体上为阿拉伯数字“8”那样的形状。
[0043] 接着,对本实施方式的作用进行说明。在本实施方式中,冷却水被导入汽缸体10的汽缸体贯通孔15。然后,冷却水从汽缸体10的汽缸体贯通孔15流入汽缸体10的水套13,在该水套13的整个区域中流通。另外,冷却水从汽缸体10的水套13流入汽缸盖30的水套40。具体而言,冷却水通过进气道间流路部60的下端(上游端)、进气侧流路部70的下端(上游端)以及排气道间流路部80的下端(上游端)而从汽缸体10的水套13流入汽缸盖30的水套40。
[0044] 如图5的箭头A1所示,通过进气道间流路部60的下端而流入了水套40的冷却水沿进气道间流路部60在汽缸盖30的短方向上朝向进气道间流路部60的上端侧流动。然后,冷却水从进气道间流路部60向中央流路部50流动。流向了中央流路部50的冷却水如图5的箭头A2所示那样在汽缸盖30的长方向上分成两支。具体而言,冷却水通过每个燃烧室31的2个进气道37中的各进气道与喷射阀孔33之间,在喷射阀孔33的汽缸盖30的长方向的两侧向排气道39侧流动。如图5的箭头A3所示,冷却水的一部分沿中央流路部50中的第1内周面53在喷射阀孔33的周向上流动。冷却水也向中央流路部50中的朝向火花塞孔35与喷射阀孔33之间的区域突出的突出部50a流动。像这样,冷却水以围绕喷射阀孔33的方式在喷射阀孔33的周围沿喷射阀孔33的周向流动。
[0045] 如图5的箭头B1所示,通过进气侧流路部70的下端而流入了水套40的冷却水沿进气侧流路部70朝向中央流路部50流动。然后,冷却水流入中央流路部50。如图5的箭头B2所示,流入了中央流路部50的冷却水的一部分向喷射阀孔33和火花塞孔35侧流动。也就是说,冷却水以围绕进气道37的方式在进气道37的周围沿进气道37的周向流动。
[0046] 如图5的箭头C1所示,通过排气道间流路部80的下端而流入了水套40的冷却水沿排气道间流路部80在汽缸盖30的短方向上朝向排气道间流路部80的上端侧流动。然后,冷却水从排气道间流路部80向中央流路部50流动。流向了中央流路部50的冷却水如图5的箭头C2所示那样在汽缸盖30的长方向上分成两支。具体而言,冷却水通过每个燃烧室31的2个排气道39中的各排气道与火花塞孔35之间,在火花塞孔35的汽缸盖30的长方向的两侧向进气道37侧流动。如图5的箭头C3所示,冷却水的一部分沿中央流路部50中的第2内周面54在火花塞孔35的周向上流动。冷却水也向中央流路部50中的朝向火花塞孔35与喷射阀孔33之间的区域突出的突出部50a流动。像这样,冷却水以围绕火花塞孔35的方式在火花塞孔35的周围沿火花塞孔35的周向流动。
[0047] 通过进气道间流路部60、进气侧流路部70以及排气道间流路部80而流向了中央流路部50的冷却水如图5的箭头D所示那样,通过对应于相邻的燃烧室31中的一方的排气道39与对应于另一方的排气道39之间而流入排出流路部90。如图5的箭头E所示,在排出流路部90中冷却水朝向出口部90a向汽缸盖30的长方向的一方侧流动。然后,冷却水从出口部90a向汽缸盖30的外部流出。
[0048] 接着,对本实施方式的效果进行说明。(1)根据本实施方式,能够使冷却水从每个燃烧室31的2个进气道37侧以围绕喷射阀孔33的方式在喷射阀孔33的周向上流动。另外,能够使冷却水从每个燃烧室31的2个排气道39侧以围绕火花塞孔35的方式在火花塞孔35的周向上流动。即,能够使冷却水从汽缸盖30的短方向的两侧相对于火花塞孔35和喷射阀孔33的周围流动。因此,能够使冷却水在火花塞孔35和喷射阀孔33的周围的整体中无偏差地流动。因此,能够抑制在火花塞孔35和喷射阀孔33的周围冷却水的冷却效果产生偏差的情况。
[0049] (2)根据本实施方式,进气道间流路部60在其上端(连接于中央流路部50的端部)处流路截面面积最小。因此,能够使冷却水从进气道间流路部60快速地流入中央流路部50。在假设冷却水的流势弱的情况下,冷却水在喷射阀孔33和火花塞孔35的周围流动的期间有可能由于汽缸盖30的热而被逐渐加温。关于这一点,如果像本实施方式这样使冷却水快速地流动,则能够使冷却水以低温的状态在喷射阀孔33和火花塞孔35的周围流动。因此,能够促进喷射阀孔33和火花塞孔35的周围的冷却。另外,根据本实施方式,排气道间流路部80在其上端(连接于中央流路部50的端部)处流路截面面积最小。因此,与进气道间流路部60同样,能够使冷却水从排气道间流路部80快速地流入中央流路部50,从而能够促进喷射阀孔
33和火花塞孔35的周围的冷却。
[0050] (3)在像本实施方式这样火花塞孔35与喷射阀孔33之间的距离小的情况下,难以划分出横切火花塞孔35与喷射阀孔33之间这样的水套。在该情况下,无法对火花塞孔35与喷射阀孔33之间进行冷却,在上述的两者之间容易积聚热。
[0051] 关于这一点,本实施方式中的中央流路部50具有朝向火花塞孔35与喷射阀孔33之间的区域突出的突出部50a。因此,即使火花塞孔35与喷射阀孔33之间的距离小,也能够从喷射阀孔33侧对火花塞孔35的周围进行冷却。另外,能够从火花塞孔35侧对喷射阀孔33的周围进行冷却。因此,能够抑制在火花塞孔35与喷射阀孔33之间积聚热的情况。
[0052] (4)在燃烧室31中燃烧后的混合气作为排气向排气道39流动。因此,排气道39的温度例如比进气道37的温度高。为了抑制排气道39的热对火花塞孔35侧的影响,优选极增大中央流路部50中的火花塞孔35与排气道39之间的流路截面面积。在此,在本实施方式中,在每个燃烧室31的2个进气道37与2个排气道39之间的有限的区域内,火花塞孔35和喷射阀孔33在汽缸盖30的短方向上排列,火花塞孔35位于排气道39侧。因此,与例如在每个燃烧室31的2个进气道37与2个排气道39之间仅设置有火花塞孔35的情况相比,火花塞孔35与排气道39的间隔趋于变窄而难以确保中央流路部50中的火花塞孔35与排气道39之间的部位的流路截面面积。尤其是,在本实施方式中,火花塞孔35的直径比喷射阀孔33的直径大。因此,与例如火花塞孔35的直径与喷射阀孔33的直径为同等程度的小的直径的情况相比,火花塞孔35与排气道39的间隔趋于变窄而难以确保中央流路部50中的火花塞孔35与排气道39之间的部分的流路截面面积。
[0053] 关于这一点,在本实施方式中,中央流路部50中的第2内周面54整体上沿火花塞孔35的周向延伸,另一方面,作为该第2内周面54中的位于火花塞孔35与排气道39之间的部位的伸出面54a向火花塞孔35侧伸出。即,在中央流路部50中的由伸出面54a划分出的部位,流路向火花塞孔35侧扩大。因此,能够在中央流路部50中的火花塞孔35与排气道39之间极力增大流路截面面积。
[0054] (5)根据本实施方式,通过进气道间流路部60、进气侧流路部70以及中央流路部50而跨及周向的大致整个区域地包围进气道37。因此,能够使冷却水在进气道37的周围的整体中无偏差地流动。因此,能够抑制在进气道37的周围冷却水的冷却效果产生偏差的情况。
[0055] (6)在本实施方式中,将进气道间流路部60与进气侧流路部70设为彼此独立的流路,使冷却水从汽缸体10的水套13分别流入上述的进气道间流路部60和进气侧流路部70。因此,能够使冷却水分别在进气道间流路部60和进气侧流路部70中快速地流动,从而能够促进进气道37的周围的冷却。
[0056] (7)根据本实施方式,进气侧流路部70在其上端(连接于中央流路部50的端部)处流路截面面积最小。因此,能够使冷却水从进气侧流路部70快速地流入中央流路部50,从而能够促进进气道37的周围的冷却。
[0057] (8)根据本实施方式,通过排气道间流路部80、中央流路部50以及排出流路部90而跨及周向的大致整个区域地包围排气道39。因此,能够使冷却水在排气道39的周围的整体中无偏差地流动。因此,能够抑制在排气道39的周围冷却水的冷却效果产生偏差的情况。
[0058] 此外,本实施方式可以像以下那样进行变更来实施。本实施方式和以下的变更例可以在技术上不矛盾的范围内彼此进行组合来实施。·关于伸出面54a,可以以比第2内周面54的其他部位向火花塞孔35侧伸出、和在汽缸盖30中的伸出面54a与火花塞孔35之间能够确保预定尺寸以上的距离(预定量以上的壁厚)为条件而适当地变更其形状。上述预定尺寸被设定为在伸出面54a与火花塞孔35之间能够对汽缸盖30确保最低限度的强度的距离。如果满足了上述条件,则伸出面54a例如也可以是向火花塞孔35侧凸出的曲面。
[0059] ·也可以取消按每个燃烧室31设置有2个的伸出面54a中的任一方,另外,也可以双方都取消。即使在这样的情况下,第2内周面54也包围火花塞孔35,所以能够使冷却水跨及火花塞孔35的周围的整体地流动。
[0060] ·第2内周面54的形状可以以该第2内周面54包围火花塞孔35为条件适当地进行变更。例如,第2内周面54在从上侧观察的俯视图中也可以是多边形。
[0061] ·第2内周面54的形状在上下方向上也可以适当地进行变更。也就是说,第2内周面54也可以不是越向下侧则内径越小的锥形形状。例如,第2内周面54也可以是在整个上下方向上具有相同的直径的构成,还可以是越向下侧则内径越大的锥形形状。但是,条件是在汽缸盖30中的火花塞孔35与第2内周面54之间能够确保预定尺寸以上的距离(预定量以上的壁厚)。上述预定尺寸被设定为在火花塞孔35与第2内周面54之间能够对汽缸盖30确保最低限度的强度的距离。
[0062] ·第1内周面53的形状可以以该第1内周面53包围喷射阀孔33为条件而适当地进行变更。例如,第1内周面53在从上侧观察的俯视图中也可以是多边形。如果第1内周面53包围喷射阀孔33,则能够使冷却水跨及喷射阀孔33的周围的整体地流动。
[0063] ·第1内周面53的形状在上下方向上也可以适当地进行变更。也就是说,第1内周面53也可以不是越向下侧则内径越小的锥形形状,也可以是在整个上下方向上具有相同的直径的构成,还可以是越向下侧则内径越大的锥形形状。但是,条件是在汽缸盖30中的喷射阀孔33与第1内周面53之间能够确保预定尺寸以上的距离(预定量以上的壁厚)。上述预定尺寸被设定为在喷射阀孔33与第1内周面53之间能够对汽缸盖30确保最低限度的强度的距离。
[0064] ·也可以使中央流路部50构成为根据火花塞孔35与喷射阀孔33之间的间隔而横切火花塞孔35与喷射阀孔33之间。换言之,也可以是,第1内周面53跨及喷射阀孔33的周向的整个区域地包围喷射阀孔33,第2内周面54跨及火花塞孔35的周向的整个区域地包围火花塞孔35。
[0065] ·中央流路部50也可以不具有朝向火花塞孔35与喷射阀孔33之间的区域突出的突出部50a。例如,也可以是,中央流路部50在从上侧观察的俯视图中,第1内周面53与第2内周面54连续,它们在整体上成为长孔形状。如果中央流路部50整体上围绕火花塞孔35和喷射阀孔33双方,则能够使冷却水在火花塞孔35和喷射阀孔33的周围的整体中流动。
[0066] ·如果排出流路部90连通于中央流路部50并且朝向汽缸盖30的外部延伸,则可以适当地变更其形状。例如,排出流路部90也可以是在汽缸盖30的长方向的中央合流并向汽缸盖30的短方向的另一方侧延伸这样的形状。排出流路部90的出口部90a的位置能够按照排出流路部90的形状适当地进行变更。出口部90a例如既可以设置于汽缸盖30的长方向的另一方侧的端部,也可以设置于汽缸盖30的短方向的端部。
[0067] ·进气道间流路部60的延伸方向上的该进气道间流路部60的流路截面面积的变化方式可以适当地进行变更。例如,进气道间流路部60的流路截面面积也可以在该进气道间流路部60的延伸方向的中央部与上端之间最小。进气道间流路部60的流路截面面积也可以跨及该进气道间流路部60的延伸方向的整个区域而恒定。只要设置有进气道间流路部60,就能够将冷却水从进气道37侧向喷射阀孔33导入。同样地,排气道间流路部80的延伸方向上的该排气道间流路部80的流路截面面积的变化方式可以适当地进行变更。
[0068] ·进气侧流路部70的形状可以适当地进行变更。不论进气侧流路部70是怎样的形状,如果设置有进气道间流路部60、排气道间流路部80、中央流路部50,则能够使冷却水在火花塞孔35和喷射阀孔33的周围的整体中流动,能够通过进气道间流路部60和中央流路部50使冷却水向进气道37的周围的一部分流动。进气侧流路部70例如能够如以下那样进行变更。也可以将进气侧流路部70的下端连接于进气道间流路部60的下端。在该情况下,也可以不使进气侧流路部70的下端与汽缸体10的水套13连通。进气侧流路部70也可以以包围进气道37的方式弯曲成L字状。进气侧流路部70也可以是之间隔着进气道37而在与进气道间流路部60相反的一侧与进气道间流路部60平行地延伸的形状。也可以是,进气侧流路部70在其下游端处流路截面面积不是最小。进而,也可以取消进气侧流路部70。
[0069] ·在汽缸盖30中,火花塞孔35的形状可以以是能够供火花塞34插通的形状为条件适当地进行变更。火花塞孔35例如既可以跨及其上下两边缘具有恒定的直径,还可以是锥形形状。同样地,喷射阀孔33可以以是能够供燃料喷射阀32插通的形状为条件适当地进行变更。此外,火花塞孔35和喷射阀孔33为带阶梯的轴状这一情况不是必需的,可以适当地变更形状。进而,火花塞孔35和喷射阀孔33也可以在相对于上下方向倾斜的方向上延伸。
[0070] ·在汽缸盖30中,也可以不将喷射阀孔33和燃料喷射阀32设置于每个燃烧室31的2个进气道37与2个排气道39之间。在该情况下成为如下构成:在2个进气道37与2个排气道
39之间仅配置有火花塞孔35,取消中央流路部50中的第1内周面53。
[0071] ·汽缸体10可以以具备汽缸12和水套13为条件适当地变更该汽缸体10的构成。此外,水套13需要设置成能够与汽缸盖30的水套40连通。在汽缸体10中,例如,也可以将成为冷却水的入口的汽缸体贯通孔15设置于第2汽缸体流路部13b侧。并且,也可以通过汽缸体贯通孔15将第2汽缸体流路部13b与汽缸体10的外部连通。另外,也可以变更汽缸12的数量。在变更了汽缸12的数量的情况下,与之相应地追加或削减汽缸盖30中的燃烧室31和每个燃烧室31的各部位。对于汽缸盖30的水套40也追加或削减每个燃烧室31的各流路。
相关专利内容
标题 发布/更新时间 阅读量
汽缸盖密封垫 2020-05-13 877
汽缸盖的罩子 2020-05-13 517
汽缸盖 2020-05-11 751
汽缸盖结构 2020-05-13 3
汽缸盖 2020-05-11 601
汽缸头盖 2020-05-11 456
汽缸盖运输线 2020-05-13 993
汽缸盖 2020-05-11 306
汽缸盖加工用复合刀 2020-05-13 147
汽缸盖导管压力机 2020-05-13 432
高效检索全球专利

专利汇是专利免费检索,专利查询,专利分析-国家发明专利查询检索分析平台,是提供专利分析,专利查询,专利检索等数据服务功能的知识产权数据服务商。

我们的产品包含105个国家的1.26亿组数据,免费查、免费专利分析。

申请试用

分析报告

专利汇分析报告产品可以对行业情报数据进行梳理分析,涉及维度包括行业专利基本状况分析、地域分析、技术分析、发明人分析、申请人分析、专利权人分析、失效分析、核心专利分析、法律分析、研发重点分析、企业专利处境分析、技术处境分析、专利寿命分析、企业定位分析、引证分析等超过60个分析角度,系统通过AI智能系统对图表进行解读,只需1分钟,一键生成行业专利分析报告。

申请试用

QQ群二维码
意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