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专利库 / 燃油喷射和点火系统 / 涡流室 / 活塞顶短时涡流燃烧室

活塞顶短时涡流燃烧室

阅读:302发布:2020-05-12

专利汇可以提供活塞顶短时涡流燃烧室专利检索,专利查询,专利分析的服务。并且一种应用于往复式柴油 发动机 的 燃烧室 ,称为 活塞 顶短时 涡流 室 燃烧室。现有的 涡流室 燃烧室由于 热损失 及节流损失较大致使比油耗较高。本 发明 采用涡流室布置在活塞顶以及 气缸 套顶部安装一 块 垂直于 曲轴 轴线隔板的设计,能使涡流室在 上止点 前 曲轴转 角 一定范围内产生空气涡流运动。燃油喷入 主燃烧室 靠近隔板部位。涡流室容积占压缩容积(燃烧室总容积)65-80%。,下面是活塞顶短时涡流燃烧室专利的具体信息内容。

1.一种由涡流室[8]、主燃烧室[7]及单孔轴针式喷油器[1]组成的往复式柴油发动机燃烧室,其特征是:(A)气缸套[5]顶部安装一垂直于曲轴轴线的隔板[3],(B)涡流室[8]和主燃烧室[7]设于活塞[6]顶部且分居隔板[3]两侧,(C)涡流室容积占压缩容积(燃烧室总容积)65-80%,(D)燃油喷入主燃烧室[7]靠近隔板[3]部位。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燃烧室,其特征是气缸套〔5〕用键〔11〕定位气缸体〔9〕及设置皮包垫片〔10〕。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燃烧室,其特征是气缸盖〔2〕和气缸体〔9〕之间的垫片〔4〕采用耐热橡胶制造。

说明书全文

发明是一种往复式柴油发动机燃烧室

根据西安交通大学内燃机教研室编的《内燃机原理》(中国农业机械出版社,1981年2月北京第一版)一书介绍,柴油发动机燃烧室分直接喷射式和分隔式两大类。W型燃烧室是直接喷射式燃烧室的典型代表,该燃烧室用螺旋进气道组织进气涡流,使用多孔喷油器。使用螺旋进气道会增加进气阻,影响充气效率,涡流强度越高、发动机转速越高影响就越明显。多孔喷油器对燃料供给系统要求高,工作可靠性差。涡流室燃烧室是分隔式燃烧室的典型代表,这种燃烧室没有螺旋进气道的缺点,并且能够使用单孔轴针式喷油器,但是这种燃烧室的涡流室设于气缸盖,燃烧室壁与气缸盖冷却接触热损失大,且在整个压缩冲程过程中都有节流损失,因此比油耗高,使用经济性差。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避免现有直接喷射式燃烧室和分隔式燃烧室两种柴油发动机燃烧室以上所述的不足之处而提供一种活塞顶短时涡流室燃烧室。

以下将结合附图对实现本发明的途径作一详细描述。

图1是采用本发明的柴油发动机局部横剖视图。

图2是图1沿A-A局部剖视图。

图3是采用本发明的柴油发动机局部纵剖视图。

参照图一、图二及图三,气缸套〔5〕的顶部安装一垂直于曲轴轴线的隔板〔3〕,活塞〔6〕顶部有一与隔板〔3〕相配合的沟槽,活塞〔6〕上止点位置时,隔板〔3〕插入此沟槽。主燃烧室〔7〕和涡流室〔8〕设于活塞〔6〕顶部且分居隔板〔3〕的两侧。涡流室〔8〕占压缩容积(或称燃烧室总容积)的65-80%。气缸盖〔2〕和气缸体〔9〕之间的垫片〔4〕采用耐热橡胶垫片。气缸套〔5〕和气缸体〔9〕之间的垫片〔10〕采用皮包垫片。气缸套〔5〕用键〔11〕定位于气缸体〔9〕。排气〔12〕和进气门〔13〕分居隔板〔3〕两侧布置于气缸盖〔2〕。轴针式喷油器〔1〕稍为倾斜布置于气缸盖〔2〕,燃料喷入主燃烧室〔7〕靠近隔板〔3〕部位。

本发明燃烧室短时涡流产生的原理是:在压缩冲程活塞〔6〕上行在其顶端面和隔板〔3〕底端面重合时刻到上止点这段时间,气缸容积被分隔为两部分,一部分在主燃烧室〔7〕上部。另一部分在涡流室〔8〕上部。由于主燃烧室〔7〕容积远远小于涡流室〔8〕容积,因此,处于主燃烧室〔7〕上部气缸容积内的部分空气被挤压进入涡流室〔8〕,在涡流室〔8〕内形成涡流运动。这种涡流运动只在适时内发生,即只在上止点前曲轴转一定范围内发生。涡流运动发生时刻即涡流提前角决定隔板〔3〕的高度。涡流提前角要略大于柴油发动机最大转速时喷油提前角。

本发明燃烧室的燃油和空气混合方式和燃烧过程均同一般涡流室燃烧室。

对于缸径较大的柴油发动机燃烧室,可采用活塞顶短时双涡流室燃烧室,如图4所示。

本发明燃烧室与现有直接喷射式燃烧室和涡流室燃烧室相比有如下优点:能与燃料供给系统要求不高的单孔轴针式喷油器及进气阻力小制造工艺简单的普通进气道相匹配工作;由于涡流运动只在短时内发生,因此节流损失较小;由于涡流室布置在活塞顶部,因此热损失较小。本发明给柴油发动机提高动力性及经济性将带来积极的效果。

高效检索全球专利

专利汇是专利免费检索,专利查询,专利分析-国家发明专利查询检索分析平台,是提供专利分析,专利查询,专利检索等数据服务功能的知识产权数据服务商。

我们的产品包含105个国家的1.26亿组数据,免费查、免费专利分析。

申请试用

分析报告

专利汇分析报告产品可以对行业情报数据进行梳理分析,涉及维度包括行业专利基本状况分析、地域分析、技术分析、发明人分析、申请人分析、专利权人分析、失效分析、核心专利分析、法律分析、研发重点分析、企业专利处境分析、技术处境分析、专利寿命分析、企业定位分析、引证分析等超过60个分析角度,系统通过AI智能系统对图表进行解读,只需1分钟,一键生成行业专利分析报告。

申请试用

QQ群二维码
意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