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专利库 / 引擎 / 发动机 / 热机 / 内燃机 / 化油器式发动机 / 发动机化油器的自溢式吸油泵

发动机化油器的自溢式吸油

阅读:310发布:2020-05-11

专利汇可以提供发动机化油器的自溢式吸油专利检索,专利查询,专利分析的服务。并且一种 发动机 化油器 的自溢式吸油 泵 ,涉及化油器供油装置的改进 发明 ,包括心式泵油体及贮油体,心式泵油体内设置 工作腔 ,该工作腔由安装其内的弹性膜片(7)分为气腔(8)、进油腔(9),气腔(8)连通发动机气道,进油腔(9)通过出油通道、送油管连通贮油体的贮油室(1),出油通道内设置单向输出 阀 ,进油腔(9)通过吸油通道、吸油管连通油箱,吸油通道内设置单向输入阀,贮油室(1)的室壁上设有控制油面高度的溢流孔(4),该溢流孔连通油箱。按本发明设计的化油器供油装置,不但克服原泵油装置采用针阀控制液面易 泄漏 的 缺陷 ,油量控制稳定,而且结构设计简单,特别适用 汽车 发动机化油器。,下面是发动机化油器的自溢式吸油专利的具体信息内容。

1.一种发动机化油器的自溢式吸油,它包括泵油装置及贮油体,该泵油装置通过吸油管(2)连通油箱,该泵油装置通过出油通道连通贮体的贮油室(1),所述的贮油室(1)通过导油管(6)连通化油器,该贮油室(1)的室壁上设有用以控制油面高度的溢流孔(4),溢流孔(4)连通油箱,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泵油装置为心式泵油体,该心式泵油体内设置工作腔,工作腔内设置有弹性膜片(7),该弹性膜片(7)把工作腔分割为气腔(8)、进油腔(9),气腔(8)通过导气管(10)连通发动机进气道,所述的进油腔(9)通过吸油通道连通吸油管(2),该吸油通道配设单向输入,所述的进油腔(9)连通出油通道,该出油通道配设单向输出阀。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发动机化油器的自溢式吸油泵,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单向输入阀、单向输出阀为单向开启瓣膜。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发动机化油器的自溢式吸油泵,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心式泵油体由上体、下体密封固定连接而成,上、下体之间为工作腔,单向开启瓣膜、弹性膜片组成的整体弹性膜位于上、下体之间,上体内为气腔(8),下体内为进油腔(9),所述的贮油室(1)设置在上体上。
4.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一种发动机化油器的自溢式吸油泵,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心式泵油体设置有压推进气道(11),压力推进气道(11)一端与设置在心式泵油体表面的手动弹性吸油杯相连通,另一端连通进油腔(9)。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发动机化油器的自溢式吸油泵,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溢流孔(4)通过回油管(5)连通油箱。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发动机化油器的自溢式吸油泵,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贮油室(1)室壁上设置导油绳(12),该导油绳(12)一端放置在贮油室(1)内,另一端放置在回油管(5)内。

说明书全文

发动机化油器的自溢式吸油

技术领域

发明发动机化油器的自溢式吸油泵涉及化油器供油装置,特别涉及供油装置的油量控制结构。

背景技术

目前对汽油机化油器供油形式主要有两种:其一、利用发动机的油轴转动带动汽油泵直接把汽油泵入化油器浮子室内,浮子室内的油靠浸入汽油的浮子浮来控制针的开启和关闭,由针阀开关控制进油量,从而确定浮子室内油面的高度,这种供油装置通常应用在汽车发动机化油器上;另一种为发动机较小功率所采用,如通用摩托车用化油器采用的供油系统,主要是靠油箱的高度设置高于化油器高度,靠油自身重力向化油器浮子室供油,室内的油面高度通过针阀在浮力作用下开启和关闭来确定。以上两种化油器的供油系统其共同点是由浮子受浮力的大小来确定针阀的开关,从而确定油面的高度,保证汽油机在任何工况条件下都能平稳供油。就此而言,对通用摩托车发动机化油器而言油箱必须配置在化油器的上方,一定程度上限制了发动机的结构设计;再者针阀结构由于存在对本体加精度,及其相关的零配件的安装精度要求较高,但是在实际生产加工过程中却很难得到保证,针阀易泄漏致使油浪费并沾污其构件,另外还存在起火爆炸的危险。因此化油器的制造质量深受人们关注,但一直以来没有得以很好解决。

发明内容

本发明是提供一种连通发动机气道的心式吸油泵,可实现自动泵油,达到泵油结构设置简单、简化生产工艺、降低生产成本的目的。
本发明是以如下方式完成的:包括泵油装置及贮油体,该泵油装置通过吸油管连通油箱,该泵油装置连通送油管,所述的送油管连通贮油体的贮油室,贮油室的室壁上设有用以控制油面高度的溢流孔,溢流孔通过回油管连通油箱,所述的贮油室通过导油管连通化油器;所述的泵油装置为心式泵油体,该心式泵油体内设置工作腔,工作腔由设置在其内的弹性膜片分为气腔、进油腔,气腔通过导气管连通发动机进气道,所述的进油腔通过吸油通道连通吸油管,该吸油通道里设置单向输入阀,所述的进油腔通过出油通道连通送油管,该出油通道设置单向输出阀;所述的单向输入阀、单向输出阀为单向开启瓣膜;所述的心式泵油体由上体、下体密封固定连接而成,上、下体之间为工作腔,单向开启瓣膜、弹性膜片组成的整体弹性膜位于上、下体之间,上体内为气腔,下体内为进油腔,所述的贮油室设置在上体上;所述的心式泵油体设置有压力推进气道,该压力推进气道一端与设置在心式泵油体表面的手动弹性吸油杯相连通,另一端连通进油腔;所述的贮油室壁上设置导油绳,该导油绳一端设置在贮油室内,另一端放置在回油管内。
按本发明主题设计的发动机化油器的自溢式吸油泵,由于贮油室的室壁上设置溢流孔克服了针阀结构易泄漏油的缺陷,结构设置简单,制造方便,油量控制准确。与之相配套的心式泵油体的动力直接来自发动机的进气道,同样结构设置比较简单,工作状态比较稳定,故障少、维修容易。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的结构原理图具体实施方式附图揭示本发明工作原理,下面结合附图进一步详细描述其实施例;包括泵油装置及贮油体,该泵油装置通过吸油管2连通油箱,该泵油装置通过出油通道连通贮油体的贮油室1,贮油室1的室壁上设有用以控制油面高度的溢流孔4,溢流孔4通过回油管5连通油箱,所述的贮油室1通过导油管6连通化油器;所述的泵油装置为心式泵油体,该心式泵油体内设置工作腔,工作腔由设置在其内的弹性膜片7分为气腔8、进油腔9,气腔8通过导气管10连通发动机进气道,所述的进油腔9通过吸油通道连通吸油管2,该吸油通道里设置单向输入阀,所述的进油腔9连通出油通道,该出油通道设置单向输出阀。按本发明主题设计的化油器供油装置结构设置简单,制造方便;另外,供油安全可靠。
为了进一步简化泵油体制造工艺,泵油体可由上体与下体固定连接组成,两者之间当中位置为工作腔,工作腔内设置的弹性膜片7使其分为两部份空腔,上体内为气腔8,下体内为进油腔9。气腔8通过设置在上体上的气道连通导气管10、发动机进气道,由发动机进气道的工况来控制弹性膜片7的运动。下体设置吸油通道与进油腔9连通,该吸油通道通过吸油管2连通于油箱,该吸油通道或吸油管2里设置单向输入阀,保证油只能从吸油通道进入进油腔9而不能使油或空气从进油腔9里通过吸油通道流出。上体设有出油通道与进油腔9相连通,该出油通道连通送油管3,送油管3连通贮油体的贮油室1。出油通道或送油管3里设置单向输出阀,油或空气只能从出油通道中流出而不能回流,保证单向导通作用。
单向输出阀、单向输入阀都采用瓣膜,为单向开启,为了简化设计结构,及便于加工,起阀作用的瓣膜与弹性膜片7可制成整张弹性膜,放置在心式泵油体的上体与下体之间,其周边部位的膜用于上、下体固定连接时的密封,瓣膜的开设部位应与吸油通道、出油通道相对应。
一般情况下泵油主要由发动机进气道实现自动泵油,但对大功率发动机而言,为了使发动机刚开始启动时有油供应,需设置一个手动辅助结构。即在所述的上体设置有压力推进气道11,该压力推进气道11通过起单向输入阀作用的瓣膜连通进油腔9,压力推进气道11连通手动弹性油杯12。捏住弹性油杯12时,则进油腔9由于内压增大,则单向输出阀瓣膜打开,排出气体,直致进压腔与外界的压力相同,单向输出阀瓣膜在自身的重力作用下关闭出油通道,这时一旦松开弹性油杯,则内压减少,单向输入阀瓣膜打开,油进入进油腔9,该瓣膜在打开吸油通道的同时关闭压力推进气道11。当再次捏住弹性油杯12时,进油腔9由于内压增大,就可以把油通过出油通道送入贮油室1内。这样反复操作多次,就可把贮油室1泵满油,保证发动机的启动。
为了使本实用新型结构设置紧凑,贮油室1还可直接设置在上体上侧,这时送油管就可省略。
在发动机停止工作后,留在贮油室1内的油由于一些化油器吸油泵机件密封原因可能会导致泄漏,这时需在贮油室壁设置一条导油绳12,该导油绳12为丝绳,卡在室壁上,一端伸入到贮油室1底部,另一端放置在回油管5里,那么油就可顺着导油绳12回流油箱。为了使油流回油箱,则这些吸油泵的安装高度应该高于油箱。
高效检索全球专利

专利汇是专利免费检索,专利查询,专利分析-国家发明专利查询检索分析平台,是提供专利分析,专利查询,专利检索等数据服务功能的知识产权数据服务商。

我们的产品包含105个国家的1.26亿组数据,免费查、免费专利分析。

申请试用

分析报告

专利汇分析报告产品可以对行业情报数据进行梳理分析,涉及维度包括行业专利基本状况分析、地域分析、技术分析、发明人分析、申请人分析、专利权人分析、失效分析、核心专利分析、法律分析、研发重点分析、企业专利处境分析、技术处境分析、专利寿命分析、企业定位分析、引证分析等超过60个分析角度,系统通过AI智能系统对图表进行解读,只需1分钟,一键生成行业专利分析报告。

申请试用

QQ群二维码
意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