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专利库 / 引擎 / 热机 / 内燃机 / 曲轴 / 曲拐 / 用于移动通信终端的侧键模块

用于移动通信终端的侧键模

阅读:646发布:2023-02-22

专利汇可以提供用于移动通信终端的侧键模专利检索,专利查询,专利分析的服务。并且公开一种安装于 移动通信终端 的侧部、与嵌入移动通信终端中的PCB 接触 式耦合且易于制作而无需 焊接 工艺的侧键模 块 。该侧键模块设置于安装在移动通信终端侧部的侧键与安装在移动通信终端中的PCB之间,包括:以纵向形式配置的第一导电板,其包括 切除 空间并且与PCB接触;与第一板配置在相同平面中并且设置于第一板的切除空间中的第二导电板,其与PCB接触;容纳第一板和第二板的主体;以及 金属弹片 ,所述金属弹片与主体的侧部接合并且通过在侧键被按下的情况下与第一板和第二板接触使第一板和第二板能够电连接在一起。,下面是用于移动通信终端的侧键模专利的具体信息内容。

1.一种设在安装于移动通信终端侧部的侧键与设置于所述移动通信终端中的印刷电路板PCB之间的侧键模,所述侧键模块包括:
以纵向形式配置的第一导电板,所述第一导电板包括预定面积的切除空间并且与所述PCB接触
与所述第一板配置在同一平面中并且设置于所述第一板的所述切除空间中的第二导电板,所述第二导电板与所述PCB接触;
容纳所述第一板和所述第二板的主体;以及
金属弹片,所述金属弹片与所述主体的侧部接合,并且通过在所述侧键被按下的情况下与所述第一板和所述第二板接触来使所述第一板和第二板能够电连接在一起。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侧键模块,其中,所述主体借助注模工艺与所述第一板和所述第二板形成一体。
3.根据权利要求1和2之一所述的侧键模块,其中,所述第一板和所述第二板朝向所述PCB弯曲并且具有与所述PCB稳固接触的第一接触器和第二接触器。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侧键模块,其中,所述第一接触器从所述第一板的下端向上弯曲,并且所述第二接触器从所述第二板的上端向下弯曲,或者,所述第一接触器从所述第一板的上端向下弯曲,并且所述第二接触器从所述第二板的下端向上弯曲。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侧键模块,其中,所述第一接触器被形成为按压所述PCB的上侧端或者下侧端,并且所述第二接触器被形成为按压所述PCB的所述下侧端或者上侧端。
6.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侧键模块,其中,所述第一接触器和所述第二接触器从所述第一板和所述第二板的下端向上弯曲。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侧键模块,其中,所述第一接触器和所述第二接触器在关于所述主体的所述注模工艺完成之后被弯曲。
8.根据权利要求1和2之一所述的侧键模块,其中,所述主体包括:形成于两个顶部边缘处并且将所述侧键模块引导到所述移动通信终端中的台阶式拐

说明书全文

技术领域

示范实施例涉及安装在移动通信终端侧部的侧键模,该侧键模块与嵌入该移动通信终端中的印刷电路接触式耦合。特别地,根据本发明的示范实施例涉及一种无需焊接工艺即可简易制作的侧键模块。

背景技术

移动通信终端是用于使用户能够与其他用户进行无线通信的便携式电子装置。这些移动通信终端可以按照外在形状和操作模式大体上分为若干类型,例如直板式、翻盖式、滑盖式和旋转式。
在这样的移动通信终端中,除了暴露于主体前部的键区,侧键被附加安装在终端主体的侧部用以操控内置的相机以及调节各种音量。
随着纤薄化趋势,需要这些侧键在移动通信终端中占据更小的区域。然而对于使用轻触开关的侧键模块,在设计以使厚度削减时存在限制,原因是由于轻触开关的尺寸大,所以使用轻触开关的侧键模块在移动通信终端的印刷电路板(PCB)中需要宽阔的区域。
即使对于使用柔性PCB(FPCB)的其它类型的侧键模块,制作也不方便,因为要进行焊接工艺以将FPCB与移动通信终端的PCB连接。

发明内容

因此,示范实施例涉及一种便于制作而无需焊接工艺的移动通信终端侧键模块。
示范实施例还涉及一种能够通过改进与移动通信终端的PCB相接的接触器的结构来牢固地固定PCB的移动通信终端侧键模块。
示范实施例还涉及一种使与移动通信终端的PCB相接的接触器的硬度提高的移动通信终端侧键模块。
根据示范实施例,提供一种设在安装于移动通信终端侧部的侧键与设置于移动通信终端中的PCB之间的侧键模块。该侧键模块可以包括:以纵向形式配置的第一导电板,所述第一导电板包括预定面积的切除空间并且与所述PCB接触;与所述第一板配置于相同平面中并且设置于所述第一板的所述切除空间中的第二导电板,所述第二导电板与所述PCB接触;容纳所述第一板和所述第二板的主体;以及金属弹片,所述金属弹片与所述主体的侧部接合,并且通过在所述侧键被按下的情况下与所述第一板和所述第二板接触使所述第一板和所述第二板能够电连接在一起。
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主体可以借助注模工艺与所述第一板和所述第二板形成一体。
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一板和所述第二板可以朝向所述PCB弯曲并且具有与所述PCB稳固接触的第一接触器和第二接触器。
在实施例中,所述第一接触器可以从所述第一板的下端向上弯曲,并且所述第二接触器从所述第二板的上端向下弯曲;或者,所述第一接触器可以从所述第一板的上端向下弯曲,并且所述第二接触器从所述第二板的下端向上弯曲。在这一情况下,所述第一接触器可以被形成为按压所述PCB的上侧端或者下侧端,并且所述第二接触器可以被形成为按压所述PCB的下侧端或者上侧端。
在实施例中,所述第一接触器和所述第二接触器可以从所述第一板和所述第二板的下端向上弯曲。在这一情况下,所述第一接触器和所述第二接触器可以在关于所述主体的注模工艺完成之后被弯曲。
在实施例中,所述主体可以包括形成于两个顶部边缘处并且将侧键模块引导到移动通信模块中的台阶式拐
附图说明
根据下面结合附图所作的具体描述将更清楚本发明的上述和其它目的、特征及优点,附图中:
图1是示出根据本发明一个实施例的移动通信终端侧键模块的正透视图;
图2是图1中所示侧键模块的后透视图;
图3是示出图2中所示侧键模块的内部的透视图;
图4是部分示出安装有图1的侧键模块的移动通信终端的截面;
图5A和图5B是示出通过侧键模块的接触器按压PCB的的方向的示意图;
图6是根据本发明另一实施例的移动通信终端侧键模块的后透视图;
图7是示出图6中所示侧键模块的内部的透视图;以及
图8至图10是根据本发明其它实施例的用于移动通信终端的侧键模块的后透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文将结合附图描述本发明的示范实施例。说明书中限定的内容,诸如具体的构造和单元,仅仅是帮助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全面理解本发明而提供的具体细节,因此本发明不限于此。相同的附图标号在各图中用于相同的单元。
图1以透视形式示出根据本发明一个实施例的用于移动通信终端的侧键模块的前侧。图2以透视形式示出图1中所示侧键模块的后侧,图3以透视形式示出图2中所示侧键模块的内部。同时,图4部分示出了安装有图1的侧键模块的移动通信终端的截面。以及,图5A和图5B示意性示出了通过侧键模块的接触器按压PCB的力的方向。
移动通信终端的侧键模块1设于移动通信终端的侧键3与印刷电路板(在下文中称为“PCB”)5之间。侧键模块1用于将用户按压侧键3时生成的信号传送到移动通信终端的PCB 5。
侧键模块1包括第一板20、第二板30、主体40和金属弹片10。第一板20和第二板30由导电材料制成。
第一板被纵向配置。第一板20在预定区域中包括切除空间。所述切除空间容纳随后将具体描述的第二板30。
第一板20被形成为与PCB 5接触。第一板20可以具有朝向PCB 5弯曲并且与PCB 5稳固接触的第一接触器26。
第一接触器26被形成在第一板20的中心,能够与PCB 5的侧部接触。第一接触器26可以从第一板20的下端向上弯曲或者从第一板20的上端向下弯曲。换而言之,第一接触器26可被配置成按压PCB 5的上侧端和下侧端。
第一接触器26可以被形成在第一板的中心。在第一接触器26的两侧,切除空间被布置成允许第二板30设置于所述切除空间中。切除空间由链接在一起的第一切除空间22和第二切除空间24组成。
第二板30在与第一板相同的平面上被设置在第一切除空间22和第二切除空间24中。
第二板30被形成为与PCB 5接触。第二板30可以具有朝向PCB 5弯曲并且与PCB 5稳固接触的第二接触器32。
第二接触器32被形成在第二板30的中心,能够与PCB 5的侧部接触。第二接触器32可以从第二板30的上端向下弯曲或者从第二板30的下端向上弯曲。换而言之,第二接触器32可被配置成按压PCB 5的下侧端和上侧端。
同时,第一接触器26和第二接触器32可以沿彼此相反的方向弯曲。如果第一接触器26从第一板20的下端向上弯曲,则第二接触器32从第二板30的上端向下弯曲。在这一情况下,由于第一接触器26和第二接触器32按压PCB 5的上侧端和下侧端以稳定地固定PCB 5,所以可以基本上防止侧键3与PCB 5断开。
第一板20的第二切除空间24被构造为与金属弹片10类似的平面型,但是尺寸比金属弹片10小。这样,金属弹片10可以与板20中的在切除空间24周围的面接触。
另外如图3中所示,各第二板30可以包括可以容纳于第二切除空间24中的、与金属弹片10接触的扩张部分34。所述第二板30的扩张部分34有助于扩大与金属弹片10的接触区域。扩张部分34可被组装于第二切除空间中。
主体40被提供来容纳第一板20和第二板30。主体40可以通过注模(injectionmolding)工艺来与第一板20和第二板30形成一体。在这一情况下,在弯曲第一板20的第一接触器26和第二板30的第二接触器32之后,借助注模工艺来形成主体40。
主体40可以在两个顶部边缘包括台阶式拐角46。台阶式拐角46被提供用以在制作移动通信终端中的侧键模块1时将侧键模块1引导到移动通信终端的内部,基本上防止侧键模块1被反向插到移动通信终端中。
金属弹片10被组合到主体40的侧部。如果朝向PCB 5按压侧键3,则金属弹片10朝向PCB 5变形以使第一板20和第二板30能够相互电连接。在弹性变形的情况下,如果施加到侧键3的压力消除,则金属弹片10恢复到它原来的形式,由此侧键3返回到它原来的位置
具体而言,金属弹片10被变形以与第二板30的扩张部分34以及第一板20中包括第二切除空间24的面接触。如果按压金属弹片10,则金属弹片10的边缘与第一板20接触,并且金属弹片10的中心与扩张部分34接触以将第一板20与第二板30电连接。
金属弹片10可以被构造为各种形式。例如,金属弹片10可以被成形为能够维持恢复力的半球。
现在,参照图4、图5A和图5B,描述移动通信终端7中的侧键模块1、侧键3与PCB 5之间的组合特征。
侧键3安装于移动通信终端7的侧部。PCB 5设置于移动通信终端7中。侧键模块1设置于侧键3与PCB 5之间。
在这一情况下,第一板20的第一接触器26和第二板30的第二接触器32与PCB 5的侧部接触,尤其是按压PCB 5的上侧端和下侧端(参照图5)。由于第一接触器26和第二接触器32以互不相同的方向按压PCB 5的侧部,所以PCB5被稳定地固定到移动通信终端7中的组合。这样,它基本上防止侧键3与PCB5断开,因为即使有对移动通信终端7的冲击时也能保持PCB 5与侧键模块1不分离。
图6以透视形式示出根据本发明另一实施例的移动通信终端侧键模块的后部,图7以透视形式示出图6中所示侧键模块的内部。
下面将关于与图1至图3中所示前一实施例不同的特征描述图6和图7所示的侧键模块。
参照图6和图7,第一板20的第一接触器26和第二板30的第二接触器32从第一板20和第二板30的下端向上弯曲。对于这一结构,可以在完成主体40的注模工艺之后弯曲第一接触器26和第二接触器32。
在这一实施例中,将第一接触器26和第二接触器32接合到第一板20和第二板30的下端的原因是为了在主体40的注模工艺之前允许第一接触器26和第二接触器32展开。比较而言,前一实施例不能在第一接触器26和第二接触器32展开的条件之下,使第一板20和第二板30在相同的平面上。
这里,应当理解,在主体40的注模工艺之后弯曲第一接触器26和第二接触器32比在弯曲第一接触器26和第二接触器32之后进行主体40的注模工艺更有利于硬度。
出于该原因,在本实施例中,在展开第一接触器26和第二接触器32的条件下进行关于第一板20、第二板30和主体40的注模工艺之后弯曲第一接触器26和第二接触器32。
此外,图8至图10以透视形式示出根据本发明其它实施例的用于移动通信终端的侧键模块的后部。
首先参照图8,第一接触器26和第二接触器32可以从第一板20和第二板30的上端向下弯曲。具体而言,在第一接触器26和第二接触器32展开时完成注模工艺之后,将第一接触器26和第二接触器32向下弯曲。在这一情况下,第一接触器26和第二接触器32被布置为与PCB 5的侧部接触。
参照图9,第一接触器26和第二接触器32可被弯曲成与PCB 5的顶侧接触。此外,参照图10,第一接触器26和第二接触器32可被弯曲成与PCB 5的底侧接触。
根据该用于移动通信终端的侧键模块易于制造但无需焊接工艺。
另外,由于第一板和第二板的接触器以接触式按压PCB的上侧端和下侧端以牢固地固定PCB,所以即使在有冲击时也可以基本上防止断开。
另外,由于在主体的注模工艺之后弯曲第一板和第二板的接触器,所以与在注模工艺之前弯曲接触器的情况相比提高了接触器的硬度。
虽然出于说明目的描述了本发明的示范实施例,但是本领域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可以在不脱离在所附权利要求中公开的本发明的范围和精神实质的情况下进行各种修改、添加和替换。
申请基于2008年12月8日递交韩国知识产权局的韩国专利申请No.10-2008-0124215、2009年1月8日递交韩国知识产权局的韩国专利申请No.10-2009-0001480和2009年9月4日递交韩国知识产权局的韩国专利申请No.10-2009-0083577,并要求这三个韩国专利申请的优先权,这三个韩国专利申请的公开内容通过引用全部并入本文。
高效检索全球专利

专利汇是专利免费检索,专利查询,专利分析-国家发明专利查询检索分析平台,是提供专利分析,专利查询,专利检索等数据服务功能的知识产权数据服务商。

我们的产品包含105个国家的1.26亿组数据,免费查、免费专利分析。

申请试用

分析报告

专利汇分析报告产品可以对行业情报数据进行梳理分析,涉及维度包括行业专利基本状况分析、地域分析、技术分析、发明人分析、申请人分析、专利权人分析、失效分析、核心专利分析、法律分析、研发重点分析、企业专利处境分析、技术处境分析、专利寿命分析、企业定位分析、引证分析等超过60个分析角度,系统通过AI智能系统对图表进行解读,只需1分钟,一键生成行业专利分析报告。

申请试用

QQ群二维码
意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