越前感载

阅读:690发布:2022-01-02

专利汇可以提供越前感载专利检索,专利查询,专利分析的服务。并且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越前感载 阀 ,包括下壳体、上壳体和安装在壳体内的杠杆 凸轮 机构、气源密封机构、操纵继动机构和调压机构,其中操纵继动机构中膜片的外边缘压装在 活塞 与导轮之间,其内边缘嵌装在导轮座中,并分别与活塞的上端面、导轮座的下端面构成E腔和D腔,其特征在于:活塞采用双级活塞,直径阶梯性递减,其外壁与上壳体密封构成防 真空 腔G,防真空腔G的腔壁上设置有防真空孔。本实用新型在原有感载阀的 基础 上,将活塞改为双级活塞,其上工作端面大于下工作端面,放大了控制腔与输出腔的压 力 比,在原有输出气压力的基础上提高10%-30%的不等输出比,提高了 汽车 空载时 行车 制动 安全性,灵敏度好,制动力高,能缩短制动时间,保障行车制动安全。,下面是越前感载专利的具体信息内容。

1、一种越前感载,包括下壳体(1)、上壳体(12)和安装在壳体内的杠杆凸轮机构、 气源密封机构、操纵继动机构和调压机构,其中操纵继动机构的包括活塞(8)、膜片(9)、导 轮(10)和导轮座(11),且膜片(9)的外边缘压装在活塞(8)与导轮(10)之间,其内边 缘嵌装在导轮座(11)中,膜片(9)分别与活塞(8)的上端面、导轮座(11)的下端面构 成E腔和D腔,其特征在于:活塞(8)采用双级活塞,直径阶梯性递减,其外壁上壳体(12) 密封构成防真空腔G,防真空腔G的腔壁上设置有防真空孔(25)。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越前感载阀,其特征在于:防真空孔(25)设置在上壳体(12) 对应于防真空腔G处。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越前感载阀,其特征在于:活塞(8)采用分体式,包括叠加在 一起的继动活塞(28)和增压活塞(27),其中继动活塞(28)的工作端面大于增压活塞(27) 的工作端面,并导轮座(11)的下端面构成E腔,增压活塞(27)上开有防真空孔(25),防 真空孔(25)与阀(6)的排气道连通。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越前感载阀,其特征在于:杠杆凸轮机构包括杠杆(23)、凸轮轴 (24)、凸轮(2)、滚轮(3)、顶杆(4)和顶杆调节弹簧(13),其中杠杆(23)与凸轮(2)固定连接, 滚轮(3)位于顶杆(4)的底部并与凸轮(2)上方抵触,顶杆(4)的上端套装有顶杆调节弹簧(13) 位于调压机构的底部,其纵向位于导轮座(11)的中央。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越前感载阀,其特征在于:气源密封机构包括阀门弹簧(5)、阀 门(6)和阀门座(7),其中阀门(6)位于阀门座(7)的中间下方,其上端面与阀门座(7) 密封,阀门(6)的下端面与下壳体(1)之间压装有阀门弹簧(5)。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越前感载阀,其特征在于:调压机构包括从下往上依次安装在壳 体内的导轮座阀门(14)、导轮座阀门弹簧(15)、弹簧座(16)、调压阀门弹簧(26)、调压 阀门(17)、调压活塞(18)、调压活塞弹簧(19)、弹簧座(20)和调压活塞座(21),其中 导轮座阀门(14)位于顶杆调节弹簧(13)的上方,与弹簧座(16)之间压装有导轮座阀门 弹簧(15),弹簧座(16)的上方依次安装有调压阀门总成(17)和调压活塞(18),其中调 压阀门(17)与弹簧座(16)之间压装有调压阀门弹簧(26),调压活塞(18)与弹簧座(20) 之间压装有调压活塞弹簧(19),弹簧座(20)的上方是调压活塞座(21)。

说明书全文

所属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越前感载,属于汽车制动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感载阀主要特点就是随着轴负荷的变化,自动地调节制动气压,使制动的大小尽量于轮 胎和地面之间的附着情况相适应,以保持汽车在各种载荷、各种减速情况下制动的稳定性。但 随着汽车吨位的增加、轴距的加长,现有感载阀空载时所输出的制动力过低,重载时后桥的 制动时间滞后。以保障不了大吨位、长轴距汽车的行车制动安全性。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能克服上述缺陷、自动地调节制动气压、工作性能优良的越 前感载阀。其技术内容为:
包括下壳体、上壳体和安装在壳体内的杠杆凸轮机构、气源密封机构、操纵继动机构和 调压机构,其中操纵继动机构包括活塞、膜片、导轮和导轮座,且膜片的外边缘压装在活塞 与导轮之间,其内边缘嵌装在导轮座中,膜片分别与活塞的上端面、导轮座的下端面构成E 腔和D腔,其特征在于:活塞采用双级活塞,直径阶梯性递减,其外壁上壳体密封构成防真 空腔G,防真空腔G的腔壁上设置有防真空孔。
所述的越前感载阀,防真空孔设置在上壳体对应于防真空腔G处。
所述的越前感载阀,活塞采用分体式,包括叠加在一起的继动活塞和增压活塞,其中继 动活塞的工作端面大于增压活塞的工作端面,并导轮座的下端面构成E腔,增压活塞上开有 防真空孔,防真空孔与阀的排气道连通。
所述的越前感载阀,杠杆凸轮机构包括杠杆、凸轮轴、凸轮、滚轮、顶杆和顶杆调节弹 簧,其中杠杆与凸轮固定连接,滚轮位于顶杆的底部并与凸轮上方抵触,顶杆的上端套装有 顶杆调节弹簧位于调压机构的底部,其纵向位于导轮座的中央。
所述的越前感载阀,气源密封机构包括阀门弹簧、阀门和阀门座,其中阀门位于阀门座 的中间下方,其上端面与阀门座密封,阀门的下端面与下壳体之间压装有阀门弹簧。
所述的越前感载阀,调压机构包括从下往上依次安装在壳体内的导轮座阀门、导轮座阀门 弹簧、弹簧座、调压阀门弹簧、调压阀门、调压活塞、调压活塞弹簧、弹簧座和调压活塞座, 其中导轮座阀门位于顶杆调节弹簧的上方,与弹簧座之间压装有导轮座阀门弹簧,弹簧座的 上方依次安装有调压阀门和调压活塞,且弹簧座与调压阀门之间压装有调压阀门弹簧,调压 活塞与弹簧座之间压装有调压活塞弹簧,弹簧座的上方是调压活塞座。
其工作原理为:感载阀装在汽车车架上,通过杠杆及一弹性的操纵臂与车桥相连。在一定 大小的轴荷下,杠杆有确定的位置,即通过直接反映轴荷大小的悬架的变形,决定杠杆的 跳动量。空载制动时:悬架的变形量小,杠杆未受力,凸轮轴、凸轮与顶杆的位置处于最下 方,调压活塞在调压活塞弹簧作用力下打开调压阀门,从总阀来的控制气压通过调压阀门与 调压活塞之间的间隙进入D腔,推动膜片与活塞一起运动打开阀门,气源压力经输出口输出。 随着总阀来的控制气压的升高达到一定数值时克服了调压活塞的弹簧力推动调压活塞上移, 此时调压阀门在控制气压力和调压阀门弹簧力的共同作用下与导轮座的密封面密封,将总阀 来的控制气压进入膜片的上方的气路封死,无论总阀来的控制气压如何升高,感载阀的输出 口的输出气压维持在控制气压气路封死前的压力范围内。因为越前感载阀采用的活塞结构为 双级活塞、其外壁与壳体密封构成防真空腔G,双级活塞的上工作端面大于下工作端面;或 者越前感载阀采用的双活塞结构,继动活塞推动增压活塞运动,继动活塞的工作端面大于增 压活塞的工作端面,其增压活塞开有防真空孔,防真空孔与阀门的排气道连通,这样就放大 了控制腔与输出腔的压力比,在原有输出气压力的基础上提高10%-30%的不等输出比,提 高了汽车空载时行车制动安全性。重载制动时:随着悬架的变形量增大,杠杆受力带动凸轮轴 与凸轮推动顶杆向上移动压缩顶杆调节弹簧后打开导轮座阀门,从总阀来的控制气压一部分 通过调压阀门与调压活塞之间的间隙进入膜片的上方D腔推动膜片,另一部分气压通过导轮 座阀门的间隙进入双级活塞上表面E腔一起运动打开阀门,气源压力经输出口输出。随着总 阀来的控制气压的升高达到一定数值时克服了调压活塞的弹簧力推动调压活塞上移,此时调 压阀门在控制气压力和调压阀门弹簧力的共同作用下,与导轮座的密封面密封将总阀来的控 制气压进入膜片的上方的气路封死。但另一部分进入E腔的气压力继续推动活塞下移直至将 阀门全部打开为止。由于双级活塞的上工作端面大于下工作端面,这样就放大了控制腔与输 出腔的压力比,在原有输出气压力的基础上提高15%-30%不等输出比。
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在原有感载阀的基础上,将活塞改为双级活塞或者双活塞结 构,使活塞的上工作端面大于下工作端面,这样就放大了控制腔与输出腔的压力比,在原有 输出气压力的基础上提高10%-30%的不等输出比,提高了汽车空载时行车制动安全性,灵 敏度好,制动力高,能缩短制动时间,保障行车制动安全。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1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1的输入、输出特性曲线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2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1、下壳体  2、凸轮  3、滚轮  4、顶杆  5、阀门弹簧  6、阀门  7、阀门座  8、 活塞  9、膜片  10、导轮  11、导轮座  12、上壳体  13、顶杆调节弹簧  14、导轮座 阀门  15、导轮座阀门弹簧  16、弹簧座  17、调压阀门  18、调压活塞  19、调压活塞 弹簧  20、弹簧座  21、调压活塞座  22、防尘罩  23、杠杆  24、凸轮轴  25、防 真空孔  26、调压阀门弹簧  27、增压活塞  28、继动活塞
在图1中:下壳体1、上壳体12构成的壳体内安装有杠杆凸轮机构、气源密封机构、操 纵继动机构和调压机构,其中杠杆凸轮机构包括杠杆23、凸轮轴24、凸轮2、滚轮3、顶杆 4和顶杆调节弹簧13,其中杠杆23与凸轮2固定连接,滚轮3位于顶杆4的底部并与凸轮2 上方抵触,顶杆4的上端套装有顶杆调节弹簧13位于调压机构的底部,其纵向位于导轮座 11的中央;气源密封机构包括阀门弹簧5、阀门6和阀门座7,其中阀门6位于阀门座7的 中间下方,其上端面与阀门座7密封,阀门6的下端面与下壳体1之间压装有阀门弹簧5; 操纵继动机构包括活塞8、膜片9、导轮10和导轮座11,其中膜片9的外边缘压装在活塞8 与导轮10之间,其内边缘嵌装在导轮座11中,膜片9分别与活塞8的上端面、导轮座11的 下端面构成E腔和D腔,活塞8采用双级活塞,直径阶梯性递减,其外壁上壳体12密封构 成防真空腔G,上壳体12对应于防真空腔G处设置有防真空孔25,使活塞8的上工作端面 大于下工作端面;调压机构包括从下往上依次安装在壳体内的导轮座阀门14、导轮座阀门弹 簧15、弹簧座16、调压阀门弹簧26、调压阀门17、调压活塞18、调压活塞弹簧19、弹簧座 20和调压活塞座21,其中导轮座阀门14位于顶杆调节弹簧13的上方,与弹簧座16之间压 装有导轮座阀门弹簧15,弹簧座16的上方依次安装有调压阀门总成17和调压活塞18,其中 调压阀门17与弹簧座16之间压装有调压阀门弹簧26,调压活塞18与弹簧座20之间压装有 调压活塞弹簧19,弹簧座20的上方是调压活塞座21。
在图2中:曲线29为空载、中载时输入一输出静特性可调范围曲线,曲线29为重载时 输入-输出静特性可调范围曲线。
图3所示的实施例2基本同实施例1,只是活塞8采用分体式,包括叠加在一起的继动活 塞28和增压活塞27,其中继动活塞28的工作端面大于增压活塞27的工作端面,并导轮座 11的下端面构成E腔,增压活塞27上开有防真空孔25,防真空孔25与阀门6的排气道连通。
高效检索全球专利

专利汇是专利免费检索,专利查询,专利分析-国家发明专利查询检索分析平台,是提供专利分析,专利查询,专利检索等数据服务功能的知识产权数据服务商。

我们的产品包含105个国家的1.26亿组数据,免费查、免费专利分析。

申请试用

分析报告

专利汇分析报告产品可以对行业情报数据进行梳理分析,涉及维度包括行业专利基本状况分析、地域分析、技术分析、发明人分析、申请人分析、专利权人分析、失效分析、核心专利分析、法律分析、研发重点分析、企业专利处境分析、技术处境分析、专利寿命分析、企业定位分析、引证分析等超过60个分析角度,系统通过AI智能系统对图表进行解读,只需1分钟,一键生成行业专利分析报告。

申请试用

QQ群二维码
意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