链轮凸缘

阅读:792发布:2020-05-13

专利汇可以提供链轮凸缘专利检索,专利查询,专利分析的服务。并且一种 同步带 链轮 ,包括:大致圆形的本体、多个齿和至少一个凸缘,其中,该大致圆形的本体包括周向带接合表面,所述多个齿从周向带接合表面沿径向向 外延 伸,所述至少一个凸缘连接至本体。所述至少一个凸缘具有邻近于本体的第一端、与第一端大致相对并且从第一端径向向外的第二端、在第一端与第二端之间延伸且面向周向带接合表面的表面以及限定在第一端与第二端之间的长度。所述至少一个凸缘的面向周向带接合表面的表面在至少一半长度上相对于周向带接合表面成钝 角 。,下面是链轮凸缘专利的具体信息内容。

1.一种同步带链轮(32、34),包括:
大致圆形的本体(40),所述本体(40)包括周向带接合表面(48);
多个齿(39、46),所述多个齿(39、46)从所述周向带接合表面沿径向向外延伸;以及至少一个凸缘(42、44),所述至少一个凸缘(42、44)连接至所述本体,所述至少一个凸缘具有邻近于所述本体的第一端(74、82)、与所述第一端大致相背对并且在所述第一端径向外侧的第二端(76、84)、在所述第一端与所述第二端之间延伸且面向所述周向带接合表面的表面(78、80)以及限定在所述第一端与所述第二端之间的长度(LO、LI),并且,所述至少一个凸缘的面向所述周向带接合表面的所述表面在所述长度的至少一半上相对于所述周向带接合表面成钝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同步带链轮,其中,所述至少一个凸缘的面向所述周向带接合表面的所述表面的第一端部和第二端部相对于所述周向带接合表面成钝角。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同步带链轮,其中,所述至少一个凸缘的面向所述周向带接合表面的所述表面相对于所述周向带接合表面成恒定的钝角(α、β)从所述第一端延伸至所述第二端。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同步带链轮,其中,相对于所述周向带接合表面而言,所述钝角为大约93度至105度。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同步带链轮,其中,相对于所述周向带接合表面而言,所述钝角为大约97度。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同步带链轮,其中,所述至少一个凸缘大致呈圆形。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同步带链轮,其中,所述至少一个凸缘大致呈环形。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同步带链轮,其中,所述至少一个凸缘定位成限制带(36)在所述链轮上沿平行于所述链轮的旋转轴线(A)的方向的行进。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同步带链轮,其中,所述本体构造成绕旋转轴线(A)旋转,并且所述至少一个凸缘的面向所述周向带接合表面的所述表面在所述长度的至少一半上相对于所述本体的所述旋转轴线成钝角(α、β)从所述本体径向向外延伸。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同步带链轮,其中,所述至少一个凸缘的面向所述周向带接合表面的所述表面的在所述周向带接合表面的径向外侧的所有部分相对于所述周向带接合表面成钝角。
11.一种带传动组件(30),包括:
同步带(36),所述同步带(36)具有外表面(58)、位于所述外表面内侧的索带(62)以及位于所述索带内侧的多个带齿(56),所述多个带齿具有与所述索带间隔开的且限定所述带的内表面的内端(64),并且所述多个带齿具有邻近于所述索带定位的外端(66);以及至少一个链轮(32、34),所述至少一个链轮(32、34)具有构造成绕旋转轴线(A)旋转的本体(40)、从所述本体沿径向向外延伸并且构造成与所述多个带齿啮合的多个链轮齿(39、
46)以及联接至所述本体的至少一个凸缘(42、44),所述至少一个凸缘(42、44)包括从所述本体沿径向向外延伸的且具有暴露于所述同步带的表面(78、80)的部分,暴露于所述同步带的所述表面相对于所述本体的所述旋转轴线成钝角(α、β)延伸,并且所述至少一个凸缘接触所述多个带齿的所述内端且与所述多个带齿的所述外端间隔开。
12.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带传动组件,其中,所述至少一个凸缘具有邻近于所述本体的内端(74、82)以及从所述内端沿径向向外延伸的外端(76、84),所述至少一个凸缘的所述外端位于所述同步带的所述外表面的径向内侧。
13.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带传动组件,其中,所述至少一个凸缘的暴露于所述同步带的所述表面具有邻近于所述本体的内端(74、82)、从所述内端沿径向向外延伸的外端(76、
84)、限定在所述内端与所述外端之间的长度(LO、LI),暴露于所述同步带的所述表面在所述长度的至少一半上相对于所述本体的所述旋转轴线成大约93度至105度角。
14.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带传动组件,其中,所述至少一个凸缘包括外凸缘(42)和内凸缘(44),所述外凸缘(42)具有暴露于所述同步带且相对于所述本体的所述旋转轴线成第一钝角(α)延伸的第一表面(78),所述内凸缘(44)具有暴露于所述同步带且相对于所述本体的所述旋转轴线成第二钝角(β)延伸的第二表面(80)。
15.根据权利要求14所述的带传动组件,其中,所述第一钝角和所述第二钝角为大约93度至105度。
16.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带传动组件,其中,所述至少一个凸缘热联接至所述本体。
17.一种动系组件(20),包括:
发动机(22);
变速器(24),所述变速器(24)以可操作的方式联接至所述发动机;以及
带传动组件(30),所述带传动组件(30)以可操作的方式联接至所述变速器并且包括:
同步带(36),所述同步带(36)具有多个带齿(56)和定位在所述多个带齿的外侧的索带(62);以及
链轮(32、34),所述链轮(32、34)以可操作的方式联接至所述同步带,并且所述链轮具有构造成绕旋转轴线(A)旋转的本体(40)、从所述本体沿径向向外延伸的多个链轮齿(39、
46)以及联接至所述本体的至少一个凸缘(42、44),所述本体具有构造成接纳所述同步带的径向外表面(48),并且所述至少一个凸缘具有暴露于所述同步带的表面(78、80),所述至少一个凸缘的暴露于所述同步带的所述表面相对于所述本体的所述径向外表面成钝角(α、β)延伸,并且在平行于所述本体的所述径向外表面的方向上,所述至少一个凸缘与所述索带之间的距离大于所述至少一个凸缘与所述多个带齿之间的距离。
18.根据权利要求17所述的动力系组件,其中,所述至少一个凸缘的暴露于所述同步带的所述表面具有内端(74、82)和外端(76、84),并且所述至少一个凸缘的所述内端和所述外端相对于所述本体的所述径向外表面成钝角延伸。
19.根据权利要求17所述的动力系组件,其中,所述多个带齿构造成在所述凸缘的接触区域处接触所述至少一个凸缘,并且在所述多个带齿与所述多个链轮齿的至少第一啮合期间,所述接触区域相对于所述多个带齿成一角度。
20.根据权利要求17所述的动力系组件,其中,所述至少一个凸缘包括内凸缘(44)和外凸缘(42),所述外凸缘具有暴露于所述同步带且相对于所述本体的所述径向外表面成第一钝角(α)延伸的第一表面(78),所述内凸缘具有暴露于所述同步带且相对于所述本体的所述径向外表面成第二钝角(β)延伸的第二表面(80)。
21.根据权利要求20所述的动力系组件,其中,所述同步带具有定位在所述索带的外侧以限定所述同步带的宽度(WB)的外表面(58),并且所述内凸缘的外端部与所述外凸缘的外端部之间的距离(WFI、WFO)大于所述同步带的所述宽度。
22.根据权利要求20所述的动力系组件,其中,所述第一钝角和所述第二钝角为大约93度至105度。
23.根据权利要求22所述的动力系组件,其中,所述第一钝角和所述第二钝角为大约97度。
24.根据权利要求17所述的动力系组件,其中,所述至少一个凸缘热联接至所述本体。
25.根据权利要求17所述的动力系组件,其中,所述本体的所述径向外表面大致平行于所述旋转轴线。
26.根据权利要求17所述的动力系组件,其中,所述链轮齿中的每个链轮齿具有随着所述链轮齿距所述旋转轴线的距离的增大而增大的宽度。

说明书全文

链轮凸缘

[0001] 相关申请的相互参引
[0002] 本申请要求于2014年7月14日提交的题为“SPROCKET FLANGE(链轮凸缘)”的美国专利申请No.14/330,841的优先权,该申请的全部内容通过参引明确地并入本文。

背景技术

[0003] 本公开涉及动系组件,并且更具体地涉及动力系组件的带传动组件。
[0004] 某些道路车辆(例如摩托车)、越野车辆(例如地车)和工业机器或车辆(例如机场行李运输车辆)的动力系组件可以包括带传动组件。带传动组件包括带和至少一个链轮。在带传动组件的操作期间,带可以响应于动力系组件上的某些负载而遵循链轮的一侧的轨迹。例如,在扭矩反转期间,带可以朝向链轮的一侧移动或者遵循链轮的一侧的轨迹。
[0005] 另外,在带传动组件的操作期间,带的各部分与链轮相接触,并且当带的那些部分旋转离开链轮或旋转远离链轮时,可能产生噪音。发明内容
[0006] 在本公开的一个实施方式中,同步带链轮包括大致圆形的本体、多个齿和至少一个凸缘,其中,该本体包括周向带接合表面,所述多个齿从周向带接合表面径向向外延伸,所述至少一个凸缘联接至本体。所述至少一个凸缘具有邻近于本体的第一端、与第一端大致相对并且从第一端径向向外的第二端、在第一端与第二端之间延伸且面向周向带接合表面的表面以及在第一端与第二端之间限定的长度。所述至少一个凸缘的面向周向带接合表面的表面在至少一半长度上相对于周向带接合表面成钝
[0007] 在本公开的另一实施方式中,带传动组件包括同步带,该同步带具有外表面、位于外表面内侧的索带和位于索带内侧的多个带齿。所述多个带齿具有与所述索带间隔开的内端,所述内端限定带的内表面。另外,所述多个带齿具有邻近于索带定位的外端。该带传动组件还包括至少一个链轮,所述至少一个链轮具有构造成绕旋转轴线旋转的本体、从本体径向向外延伸并且构造成与所述多个带齿啮合的多个链轮齿以及联接至本体的至少一个凸缘。所述至少一个凸缘包括从本体径向向外延伸的部分,该部分具有暴露于同步带的表面。暴露于同步带的表面相对于本体的旋转轴线成钝角延伸。另外,所述至少一个凸缘接触所述多个带齿的内端并且与所述多个带齿的外端间隔开。
[0008] 在本公开的再一实施方式中,动力系组件包括发动机、以可操作的方式联接至发动机的变速器以及以可操作的方式联接至变速器的带传动组件。带传动组件包括同步带,该同步带具有多个带齿和定位在多个带齿的外侧的索带。带传动机构还包括以可操作的方式联接至同步带的链轮。该链轮包括构造成绕旋转轴线旋转的本体、从本体径向向外延伸的多个链轮齿以及联接至本体的至少一个凸缘。本体具有构造成接纳同步带的径向外表面,并且所述至少一个凸缘具有暴露于同步带的表面。所述至少一个凸缘的暴露于同步带的表面相对于本体的径向外表面成钝角延伸。另外,在平行于本体的径向外表面的方向上,所述至少一个凸缘与索带之间的距离大于所述至少一个凸缘与所述多个带齿之间的距离。附图说明
[0009] 图1是本公开的示例性车辆的前左视立体图;
[0010] 图2是图1的车辆的车架组件和动力系组件的侧视图;
[0011] 图3是图2的车辆的车架组件和动力系组件的仰视图;
[0012] 图4是图2的车架组件和动力系组件的后部的后左视立体图;
[0013] 图5是图2的动力系组件的仰视立体图;
[0014] 图6是图5的动力系组件的最终传动组件的右后视立体图;
[0015] 图7是图6的最终传动组件的俯视图;
[0016] 图8是图6的包括带的最终传动组件的另一右后视立体图;
[0017] 图9是图8的最终传动组件的分解图;
[0018] 图10是图8的最终传动组件的链轮和带的右前视立体图;
[0019] 图11是图10的链轮的右前视立体图;
[0020] 图12是图11的链轮的分解图;
[0021] 图13是图11的链轮的沿着图11的线13-13截取的截面图;以及
[0022] 图14是图10的链轮和带的沿着图10的线14-14截取的截面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23] 参照图1,本公开的示例性车辆2是三轮车辆。替代性地,车辆2可以是越野车辆(例如,雪地车、全地形车辆或多用途车辆)、工业或农业设备或机械(例如,岩石破碎机)或者道路车辆的其他实施方式(例如,两轮或四轮车辆)。车辆2的示例性实施方式包括由两个前轮6和单个后轮8支承的车架4。车辆2还包括具有驾驶员座椅10和乘客座椅12的并排座椅。车身组件14通常限定车辆2的外部并且被支承在车架4上。
[0024] 如图2和图3所示,车辆2的车架4包括前车架部分4a和后车架部分4b。前车架部分4a和后车架部分4b包括多个纵向车架构件16和多个横拉杆18。纵向车架构件16和横拉杆18支承车辆2的各种部件,所述各种部件包括转向组件15(图1)、前悬架组件17、后悬架组件
19、动力系组件20和座椅10、12。另外,后车架部分4b联接有后摆臂38并且后摆臂38以可操作的方式联接至后轮8。后摆臂38构造成支承后轮8和后悬架组件19的部件。
[0025] 参照图4和图5,动力系组件20从前车架部分4a纵向延伸至后车架部分4b。示例性动力系组件20包括发动机22、变速器24、传动轴26、后传动或最终传动机构28、前传动机构(未示出)和带传动组件30。图示的发动机22可以是汽车型发动机并且直接联接至变速器24。变速器24可以是手动或自动变速器。例如,发动机22可以是GM 2.4L Ecotec LE5(P/N 
12619532)或其他类似发动机,并且变速器24可以是比如Aisin AR5MA5(P/N 24240205)的补尝手动变速器。替代性地,变速器24可以是无级变速器。另外,发动机22和变速器24可以是构造成根据车辆2的应用来操作车辆2的任何类型的发动机和变速器。
[0026] 如图4和图5所示,发动机22直接地且以可操作的方式联接至变速器24。变速器24通过传动轴26以可操作的方式联接至最终传动机构28。具体地,变速器24通过第一万向节29a以可操作的方式联接至传动轴26,并且传动轴26通过第二万向节29b以可操作的方式联接至最终传动机构28。
[0027] 现参照图5至图9,最终传动机构28通过带传动组件30以可操作的方式联接至后轮8。带传动组件30包括第一或传动链轮32、第二或从动链轮34以及带36。传动链轮32通过带
36以可操作的方式联接至从动链轮34。具体地,传动链轮32在从动链轮34的纵向前方并且以可操作的方式联接至最终传动机构28。在车辆2的操作期间,最终传动机构28使传动链轮
32旋转,从而使带36绕传动链轮32旋转并且实现从动链轮34的旋转以便驱动后轮8。
[0028] 传动链轮32具有多个齿39,所述多个齿39有助于带36绕传动链轮32旋转。例如,传动链轮32的齿39可以与带36啮合或以其他方式与带36接合,以使带36绕传动链轮32旋转。
[0029] 参照图10至图14,示出了带传动组件30的从动链轮34和带36的示例性实施方式。如本文所公开的,图示的从动链轮34通过带36以可操作的方式联接至传动链轮32(图8)。如图10所示,带36包括限定带36的最内表面的多个带齿56。带36还包括从带齿56径向向外的限定了带36的最外表面的外表面58。带36还包括第一或横向外侧86和第二或横向内侧88,第一或横向外侧86和第二或横向内侧88限定了带36在从动链轮34(图8)的旋转轴线A的方向上的宽度。带齿56中的每个带齿通过平台区域或凹部60而与相邻的带齿56间隔开。带齿
56中的每个带齿包括限定带齿56和带36的最内表面的径向内端部64和邻近于外表面58的径向外端部66。
[0030] 参照图14,带36可以由一种或多种聚合物材料——比如聚酯——构成,并且还可以包括至少一个增强构件,例如位于带36的索带部分63中的索带62。索带62可以由刚性聚合材料和/或金属材料制成,并且通常定位在带齿56与外表面58之间。索带部分63可以位于带齿56的外端部66与带36的外表面58之间。在一个实施方式中,索带62由凯夫拉尔(Kevlar)和/或纤维材料构成。示例性地,在图14中示出了沿带36的周向方向延伸的四根索带62,但是,可以使用任何数量的索带62。
[0031] 在车辆2的操作期间,带齿56与传动链轮32的齿39接合,以引起从动链轮34的旋转。如图11和图12所示,从动链轮34包括本体40、外凸缘42、内凸缘44和多个链轮齿46。本体40大致为圆形并且包括构造成与带36接合的周向外表面48。从动链轮34的本体40可以包括供通过轴以可操作的方式联接至后轮8的螺纹孔50以及在螺纹孔50与外表面48之间延伸的多个轮辐52。如图12所示,从动链轮34和后轮8(图8)在车辆2的操作期间绕旋转轴线A旋转。
[0032] 链轮齿46从从动链轮34的本体40径向向外延伸。如本文进一步公开的,由于链轮齿46径向向外延伸,因此链轮齿的宽度可以增加以使得链轮齿46的径向外端70的宽度大于链轮齿46的径向内端72的宽度。链轮齿46中的每个链轮齿通过平台区域或凹部54而与相邻的链轮齿46间隔开。在从动链轮34的示例性实施方式中,链轮齿46可以与本体40一体形成,使得链轮齿46和/或链轮齿之间的凹部54限定本体40的外表面48。例如,图示的从动链轮34通过铸造工艺形成,使得本体40和链轮齿46彼此一体地形成。替代性地,链轮齿46可以与本体40分开形成并且随后通过常规的联接过程——比如焊接、紧固、粘附或其他类似的过程——而联接至本体40的外表面48。虽然从动链轮34的实际外轮廓遵循链轮齿46并且因此包括多个径向延伸的峰部和位于链轮齿46之间的多个径向向内的凹部54,但是从动链轮的周向外表面48被限定为下述表面:该表面遵循可以绕从动链轮34的连续表面绘制的最大的不间断的圆。
[0033] 参照图11至图13,从动链轮34的本体40联接至外凸缘42和内凸缘44。在负载——例如扭矩反转——导致带36在平行于旋转轴线A的方向上移动并朝向从动链轮34的一侧移动的情况下,凸缘42、44降低带36将滑动或以其他方式移动离开从动链轮34的可能性。另外,在带36旋转期间,凸缘42、44将带36引导到从动链轮34上。
[0034] 如图12所示,凸缘42、44通常是圆形的垫圈形状或环形形状以使得凸缘42、44具有内径和外径。如图13所示,外凸缘42和内凸缘44定位在本体40的肩状部68内,使得凸缘42、44不会延伸超出本体40的宽度WB。因此,凸缘42、44的外宽度WFO不大于本体40的宽度WB。
[0035] 如图13所示,外凸缘42包括面向或以其他方式暴露于带36的内表面或带表面78。另外,外凸缘42包括径向内端74和径向外端76。外凸缘42的长度LO限定在径向内端74与径向外端76之间。径向内端74在肩状部68处联接至本体40。示例性地,外凸缘42的径向内端74和径向外端76都与本体40的周向外表面48成角度以使得外凸缘42相对于本体40的径向方向以斜对的方式延伸。更具体地,外凸缘42相对于本体40的外表面48成钝角,使得带表面78与本体40的外表面48形成钝角α。另外,由于本体40的外表面48大致平行于从动链轮34的旋转轴线A(图12),所以外凸缘42的带表面78也相对于旋转轴线A成钝角。在一个实施方式中,钝角α可以是大约93度至105度。在另一实施方式中,钝角α可以是大约97度。钝角α可以被调节成适应带传动组件30的各种应用。
[0036] 仍参照图13,由于带表面78的靠近径向内端74和径向外端76的部分彼此对齐,所以钝角α沿着外凸缘42的长度LO是恒定的。因此,带表面78的邻近于内端74和外端76的部分相对于本体40的周向外表面48成钝角α,并且外凸缘42的带表面78在整个长度LO上相对于本体40的周向外表面48成钝角。替代性地,径向内端74或径向外端76可以垂直于本体40的外表面48和旋转轴线A,使得内端74和外端76不是以斜对的方式对准的,并且仅一部分长度LO的外凸缘42可以相对于本体40的外表面48和旋转轴线A成钝角。例如,在一个实施方式中,外凸缘42在长度LO的大约一半上相对于外表面48和旋转轴线A成钝角。在另一替代实施方式中,外凸缘42在长度LO的至少75%上相对于外表面48和旋转轴线A成钝角。
[0037] 类似地,如图13所示,内凸缘44包括面向或以其他方式暴露于带36的内表面或带表面80。因此,内凸缘44的带表面80面向外凸缘42的带表面78。另外,内凸缘44包括径向内端82和径向外端84。内凸缘44的长度LI限定在内端82与外端84之间。径向内端82在肩状部68处联接至本体40。示例性地,内凸缘44的径向内端82和径向外端84相对于本体的周向外表面48成角度,使得内凸缘44相对于本体40的径向方向以斜对的方式延伸。更具体地,内凸缘44相对于本体40的外表面48成钝角以使得带表面80与本体40的外表面48形成钝角β。另外,因为本体40的外表面48大致平行于从动链轮34的旋转轴线A(图12),所以内凸缘44的带表面80也相对于旋转轴线A成钝角。在一个实施方式中,钝角β可以是大约93度至105度。在另一实施方式中,钝角β可以是大约97度。尽管图示的实施方式的钝角α和β相等,但是替代实施方式可以包括分别具有不同的钝角α和β的凸缘44、42。例如,在一个替代性实施方式中,钝角α可以大于钝角β。钝角β可以被调节成适应带传动组件30的各种应用。
[0038] 仍参照图13,由于径向内端82和径向外端84的带表面80的部分彼此对准,所以钝角β沿着内凸缘44的长度LI是恒定的。因此,带表面78的邻近于内端82和外端84的部分相对于本体40的周向外表面48成钝角β,并且内凸缘44的带表面80在整个长度LI上相对于本体40的周向外表面48成钝角。替代性地,径向内端82或径向外端84可以垂直于本体40的外表面48和旋转轴线A,使得内端82和外端84不是以斜对的方式对准的,并且仅一部分长度LI的内凸缘44相对于本体40的外表面48和旋转轴线A成钝角。例如,在一个实施方式中,内凸缘
44在长度LI的大约一半上相对于外表面48和旋转轴线A成钝角。在另一替代性实施方式中,内凸缘44在长度LI的至少75%上相对于外表面48和旋转轴线A成钝角。
[0039] 如图13所示,外凸缘42和内凸缘44邻近于链轮齿46并与链轮齿46相接触。因为外凸缘42和内凸缘44以相对于链轮齿46成角度的方式远离链轮齿46,所以凸缘42与凸缘44之间的内宽度WFI在径向方向上增加。因此,由于链轮齿46径向向外延伸,因此链轮齿的宽度可以增加以使得链轮齿46的径向外端70的宽度大于链轮齿46的径向内端72的宽度。
[0040] 在一个实施方式中,外凸缘42和内凸缘44可以通过铸造或其他类似的工艺与本体40一体地形成。替代性地,内凸缘44和/或外凸缘42可在二次处理过程中联接至本体40。例如,图示的外凸缘42可以最初在相对于本体40的单独的操作中形成。在将外凸缘42联接至本体40之前,可以加热外凸缘42以增大外凸缘42的尺寸。当被加热时,外凸缘42可以定位在本体40的肩状部68内以便与本体40联接。以此方式,外凸缘42以温度配装的方式联接至本体40或者热联接至本体40。一旦外凸缘42联接至本体40的肩状部68,模具或其他机构可以应用于外凸缘42,以便随着外凸缘42冷却并与本体40联接而限定钝角α。
[0041] 在车辆2的操作期间,带36绕传动链轮32和从动链轮34旋转以使后轮8旋转。如图14所示,带36大致定位在链轮齿46上方以及外凸缘42与内凸缘44之间。如图14所示,带36的宽度(沿旋转轴线A的方向限定(图8))小于凸缘42、44的内宽度WFI。因此,凸缘42、44与带36的索带62之间的距离大于凸缘42、44与带齿56之间的距离,因为带36的宽度通常小于凸缘
42、44的内宽度WFI并且凸缘42、44相对于带36的侧面86、88成角度。
[0042] 在带36的初始使用期间,带36的内侧面88和外侧面86大致彼此平行,以使得侧面86、88分别相对于凸缘42、44的带表面78、80成角度并且大致垂直于本体40的外表面48和旋转轴线A。由于凸缘42、44与带36的侧面86、88之间的角度关系,所以带36的仅一小部分接触凸缘42、44。具体地,仅带齿56的径向内端部64分别与凸缘42、44的径向内端74、82相接触,因为凸缘42、44以相对于带36的侧面86、88成角度的方式远离侧面86、88。因此,凸缘42、44的径向外端76、84分别与带36的侧面86、88间隔开。更具体地,凸缘42、44的径向外端76、84分别相对于带36的外表面58和带齿56的径向外端部66成角度。
[0043] 在带36的侧面86、88平行于凸缘42、44的情况下,当带齿56旋转离开从动链轮34时可能产生噪音。然而,在图14的图示的实施方式中,由于凸缘42、44的带表面78、80分别与带36的侧面86、88成钝角并且以远离带36的侧面86、88的方式成角度,所以仅带36的一小部分在带36的初始操作期间与凸缘42、44相接触。以这种方式,带齿56构造成当带齿56旋转离开从动链轮34并且旋转朝向传动链轮32时直接从链轮齿46之间的凹部54中升起。如此,带36的侧面86、88在旋转离开或远离从动链轮34以朝向传动链轮32时分别不与带表面78、80在整个长度LO和LI上相接触或者与带表面78、80在整个长度LO和LI上相拖曳、摩擦或刮擦。通过在带传动组件30的操作期间使带36与凸缘42、44之间的接触最小化,可减小由于带36与凸缘42、44之间的“带磨擦”或接触等原因而产生的噪声(例如,啁啾噪声)。更具体地,通过减小带36与凸缘42、44之间的负载界面的尺寸,减小了在带36离开从动链轮34时产生的噪声。
[0044] 另外,当随着带齿56旋转离开从动链轮34而使带36的索带部分63与凸缘42、44相接触时,因为索带部分的材料(例如,聚氨酯)和/或索带62的材料(例如,金属)摩擦抵靠凸缘42、44的金属材料,所以一些带传动组件可能产生声音,比如啁啾声或其他噪声。更具体地,由于带36的一部分与从动链轮34上的凸缘摩擦而“激励出”从动链轮34的固有频率,因此带传动组件可能产生噪音。因此,索带部分63的材料和/或凸缘42、44的金属之间的接触可能在带36的运动期间产生噪声。然而,因为凸缘42、44成钝角,所以凸缘42、44与带36的索带部分63间隔开。因此,索带部分在带36的操作期间不与凸缘42、44相接触,使得索带部分在带齿56旋转离开从动链轮34时不会刮擦、拖动或摩擦抵靠凸缘42、44或以其他方式与凸缘42、44相接触。因此,通过使凸缘42、44成角度以远离索带部分63并且减小索带部分63与凸缘42、44之间的接触,也可以减小来自带传动组件30的噪声。
[0045] 在带36的长期使用期间,带36的侧面86、88可能由于磨损而改变形状,以使得侧面86、88不再彼此平行并且不再垂直于旋转轴线A。例如,侧面86、88可以以类似于凸缘42、44的方式成角度。例如,侧面86、88可以相对于旋转轴线A成钝角向外成角度。因此,带齿56与凸缘42、44之间的负载界面的尺寸增加并成钝角。带齿56与凸缘42、44之间的较大的负载界面允许负载分配在较大的区域上,从而减少来自带传动组件30的噪声。另外,由于成角度的负载界面,带齿56在带36的旋转期间直接上升离开从动链轮34,因为带36的侧面86、88能够分别滑过凸缘42、44的带表面78、80而不摩擦、刮擦或拖曳抵靠带表面78、80。以这样的方式,当带36磨损时,带可以具有V带的一般外观和性能特性。因此,如果带36在使用期间被磨损,在带传动组件30的操作期间可能产生的噪声仍然减小,因为凸缘42、44的带表面78、80各自与带36的侧面86、88之间的负载界面将负载分配在较大的区域上并且允许带齿56旋转离开从动链轮34而不拖曳或刮擦抵靠带表面78、80。
[0046] 凸缘42、44的径向外端76、84可以分别从带36的外表面58径向向内定位。由于凸缘42、44的成角度的构型,可不需要凸缘42、44的径向外端76、84分别与带36的外表面58齐平或从带36的外表面58径向向外以便将带36保持在从动链轮34上。例如,凸缘42、44的径向外端76、84可以分别从带36的外表面58径向向内约1/8英寸或1/4英寸。凸缘42、44的成角度的构型还减小了带36“上升”、“脱离”或以其他方式从从动链轮34意外移除的可能性,即使当带36的外表面58从凸缘42、44径向向外延伸时仍是如此。
[0047] 虽然带传动组件30的示例性实施方式包括位于从动链轮34上的成角度的凸缘42、44,但是应当理解的是,凸缘42、44也可以联接至传动链轮32。
[0048] 虽然本发明已经被描述为具有示例性设计,但是可以在本公开的精神和范围内对本发明进行进一步的修改。因此,本申请意在涵盖使用其一般原理的本发明的任何变化、使用或修改。此外,本申请意在涵盖本发明所属领域中的已知或常规实践内的对本公开的偏离。
相关专利内容
标题 发布/更新时间 阅读量
一种短节距精密链轮的制造方法 2020-05-13 902
低噪厚齿等高排屑链轮 2020-05-11 7
链轮 2020-05-12 169
链轮 2020-05-12 170
链轮 2020-05-12 649
链轮 2020-05-12 124
整体式低噪柔性滤波链轮 2020-05-12 853
组合链轮 2020-05-13 924
低噪柔性双联链轮 2020-05-11 679
链轮 2020-05-11 134
高效检索全球专利

专利汇是专利免费检索,专利查询,专利分析-国家发明专利查询检索分析平台,是提供专利分析,专利查询,专利检索等数据服务功能的知识产权数据服务商。

我们的产品包含105个国家的1.26亿组数据,免费查、免费专利分析。

申请试用

分析报告

专利汇分析报告产品可以对行业情报数据进行梳理分析,涉及维度包括行业专利基本状况分析、地域分析、技术分析、发明人分析、申请人分析、专利权人分析、失效分析、核心专利分析、法律分析、研发重点分析、企业专利处境分析、技术处境分析、专利寿命分析、企业定位分析、引证分析等超过60个分析角度,系统通过AI智能系统对图表进行解读,只需1分钟,一键生成行业专利分析报告。

申请试用

QQ群二维码
意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