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接头

阅读:318发布:2020-05-13

专利汇可以提供管接头专利检索,专利查询,专利分析的服务。并且为了提供具有充分的管 拉拔 力 的 管接头 ,具备双重弹性构造的管紧固环状单元(U),所述双重弹性构造的管紧固环状单元(U)作为内层而具有C型的夹紧用紧固环体(5),作为该弹性紧固环体(5)的外层而附加了C型的夹紧力增强用弹性外 嵌体 (10)。,下面是管接头专利的具体信息内容。

1.一种管接头,具备:接头主体(2),具有向被连接用的管(1)的端部(1A)插入的插入筒部(3);带有狭缝(5A)的C型的紧固环体(5),用来将外嵌在上述插入筒部(3)上的上述管(1)的端部(1A)用弹性的紧固紧固;扩径片(6),被上述狭缝(5A)的端部能够脱离地夹持,以克服该紧固环体(5)的弹性力将该紧固环体(5)扩径,检测到插入的上述管(1)的前端部(1B)而脱离;
其特征在于,
具备C型弹性外嵌体(10),所述C型弹性外嵌体(10)外嵌在上述紧固环体(5)上,使上述弹性的紧固力增大。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管接头,其特征在于,
上述C型弹性外嵌体(10)的内周面(10Z)相对于上述紧固环体(5)的外周面(5Y)以总是紧贴的方式嵌合。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管接头,其特征在于,
上述C型弹性外嵌体(10)的内周面(10Z)使其圆弧长(L10)的90%以上相对于上述紧固环体(5)的外周面(5Y)为非接触状态而外嵌,进而,使上述C型弹性外嵌体(10)的狭缝形成端部(10E)卡止到卡止突出件(51)上,所述卡止突出件(51)突出设置在上述紧固环体(5)的形成上述狭缝(5A)的两端部(5E、5E)的附近。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管接头,其特征在于,构成为,
用通过上述C型弹性外嵌体(10)外嵌在上述紧固环体(5)上的双重弹性构造将上述管(1)的端部(1A)紧固的增强弹性力(Fu),使上述管(1)的端部(1A)以高面压压接在上述插入筒部(3)上,在该插入筒部(3)上省略密封件而密封。

说明书全文

管接头

技术领域

[0001] 本发明涉及管接头。

背景技术

[0002] 以往,提出了许多将对于连接的管的拉拔强化的管接头。例如,如图14~图17所示,如下的管接头是周知的,具备:接头主体33,具有向被连接用的管31的端部插入的插入筒部32;密封件35,安装在上述插入筒部32的凹周槽34中;带有狭缝的紧固环体36,用来将外嵌在上述插入筒部32上的上述管31的端部用弹性的紧固力F36紧固;扩径片37,能够脱离地被上述狭缝的端部夹持,以克服该紧固环体36的弹性力而将该紧固环体36扩径,抵接在插入的上述管31的前端部上而脱离;防脱圈38,内周面以防脱状态卡止在外嵌于上述插入筒部32上的上述管31的外周面上;在该防脱圈38的内周侧,设有在周向上等间隔地切入形成的多个齿部39(参照专利文献1)。
[0003] 专利文献1:特许第3411546号公报

发明内容

[0004] 可是,在上述图14~图17所示的以往的管接头中,有以下这样的问题。(i)通过紧固环体36将管31的端部用弹性的紧固力F36(参照图17)紧固而防止管31的向箭头G方向的拉拔,但拉拔抑制力不充分。(ii)由于仅通过紧固环体36的紧固力F36拉拔抑制力不充分,所以还需要防脱圈38。(iii)如根据图14也可知的那样,该防脱圈38从管31受到的反作用力经过袋形螺母40及透明包围筒体41、再经由螺装部42被向接头主体33传递,所以袋形螺母40、包围筒体41、螺装部42等需要在强度上充分的壁厚,并且还需要相互连结强度。(iv)需要密封件35和密封槽(凹周槽)34,如果没有该密封件35,则不能避免流体的外部泄漏。(v)这样,由于需要密封件35和密封槽(凹周槽)34,所以插入筒部32的壁厚尺寸增加,插入筒部32的贯通孔(流路孔)43成为小径,流体通过阻力增大。所以,本发明的目的是解决以往的这样的问题(i)~(v)、提供一种能够可靠地防止管的拉拔、构造也简单、还能够减少零件件数、制作也容易的管接头。
[0005] 所以,有关本发明的管接头,具备:接头主体,具有向被连接用的管的端部插入的插入筒部;带有狭缝的C型的紧固环体,用来将外嵌在上述插入筒部上的上述管的端部用弹性的紧固力紧固;扩径片,被上述狭缝的端部能够脱离地夹持,以克服该紧固环体的弹性力将该紧固环体扩径,检测到插入的上述管的前端部而脱离;在该管接头中,具备C型弹性外嵌体,所述C型弹性外嵌体外嵌在上述紧固环体上,使上述弹性的紧固力增大。
[0006] 此外,上述C型弹性外嵌体的内周面相对于上述紧固环体的外周面以总是紧贴的方式嵌合。
[0007] 此外,上述C型弹性外嵌体的内周面使其圆弧长的90%以上相对于上述紧固环体的外周面为非接触状态而外嵌,进而,使上述C型弹性外嵌体的狭缝形成端部卡止到卡止突出件上,所述卡止突出件突出设置在上述紧固环体的形成上述狭缝的两端部的附近。
[0008] 此外,构成为,用通过上述C型弹性外嵌体外嵌在上述紧固环体上的双重弹性构造将上述管的端部紧固的增强弹性力,使上述管的端部以高面压压接在上述插入筒部上,在该插入筒部上省略密封件而密封。
[0009] 根据本发明,能够解决上述以往的问题(i)~(v),可靠地防止管的拉拔,构造也简单,还能够减少零件件数,制作也容易。此外,在插入筒部中也能够省略密封槽和密封件的情况也变多,能够增大插入筒部的贯通孔(流路孔)的直径,还能够减小流体通过阻力。附图说明
[0010] 图1是表示本发明的一实施方式的主要部剖视图。
[0011] 图2是管连接完成状态的主要部剖视图。
[0012] 图3是部分剖开表示的主要部主视图。
[0013] 图4是图3的主要部放大右侧视图。
[0014] 图5是概略结构说明图。
[0015] 图6是将本发明的另一实施方式部分剖开表示的管未连接状态的主要部主视图。
[0016] 图7是图6的主要部侧视图。
[0017] 图8是概略结构说明图。
[0018] 图9是说明管连接完成状态下的缩径状态的主要部零件的主视图。
[0019] 图10是表示弹性内圈的具体例的图,图10(A)是俯视图,图10(B)是主视图。
[0020] 图11是图6的管未连接状态的立体图。
[0021] 图12是主要部放大说明图。
[0022] 图13是表示本发明的变形例的主要部放大剖视图。
[0023] 图14是表示以往例的剖视图。
[0024] 图15是在以往例中使用的防脱圈的主视图。
[0025] 图16是以往例的防脱圈的截面侧视图。
[0026] 图17是以往例的主要部放大说明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27] 以下,基于图示的实施方式详细说明本发明。图1~图5表示本发明的一实施方式。
[0028] 在图1和图2中,1是被连接用的管,其端部1A如箭头A那样被插入到有关本发明的管接头J中。2是接头主体,一体地具有向管1的端部1A的内周面插入的插入筒部3。
[0029] 管1只要内周面是合成树脂就可以,可以使用各种材质、构造,但优选的是使用PEX(交联聚乙烯)、PE(聚乙烯)、PB(聚丁烯)等合成树脂管、或者具有Al等金属层作为中间层的复合管。此外,在该管1和管接头J中,流动供、供热水等液体、或者空气、天然气、LPG等气体。
[0030] 并且,具备用来将外嵌在插入筒部3上的管端部1A(如图2、图3和图4所示那样)用弹性的紧固力紧固的带有狭缝5A的C型的紧固环体5、和能够脱离地被狭缝5A夹持以克服该紧固环体5的弹性力将紧固环体5扩径的扩径片6。该扩径片6检测到如图1到图2那样插入的管1的前端部1B而脱离。
[0031] 如图1那样,扩径片6的一部分6A向内径方向从紧固环体5的内面呈突出状,通过插入来的管1的前端部1B抵接,如图2所示那样脱离。
[0032] 并且,如图1~图5所示,在紧固环体5的外周面上,以密嵌状外嵌着C型弹性外嵌体10,构成使弹性的紧固力增大的双重弹性构造的管紧固环状单元U。
[0033] 如在图5中概略图示那样,在内层配设C型的紧固环体5、在外层配设C型弹性外嵌体10、做成了相互紧贴的双重弹性构造的管紧固环状单元U将(图2所示的)管端部(1A)通过增强弹性力Fu弹性地向径向内方紧固。这里,如果将紧固环体5、C型弹性外嵌体10的向径向内方的弹性力分别设为F5、F10(参照图5),则上述单元U的增强弹性力Fu可以用Fu=F5+F10表示。
[0034] 通过这样的双重弹性构造的管紧固环状单元U的强力的增强弹性力Fu,(在扩径片6如图2那样脱离的状态下)使管1的端部1A以高面压对插入筒部3压接,即使在插入筒部3中完全省略密封件(及密封槽),也能够得到充分的密封作用。
[0035] 此外,省略了将内侧(内层)的紧固环体5与外侧(外层)的C型弹性外嵌体10相互连结的销、铆钉螺栓或带等连结部件。即,以通过C型弹性外嵌体10的弹性力F10相互总是保持紧贴状态的方式单元化,构成上述管紧固环状单元U。
[0036] 如图5(A)及图3、图4所示,有将内侧(内层)的紧固环体5的狭缝5A和外侧(外层)的C型弹性外嵌体10的狭缝10A组装以使其在周向上成为相同位置的情况、和如图5(B)所示那样在周向上组装在180°相反位置上的情况。
[0037] 在前者的情况下,具有图3、图4所示那样的形状和结构的扩径片6容易向径向外方飞散(脱离)的优点、以及紧固环体5和外嵌体10容易顺畅地(较轻地)扩径缩径变化的优点。在后者的情况下,当扩径片6的形状或结构(图例以外)一边碰到外嵌体10的一部分一边飞散(脱离)那样时是有效的,有向径向内方的弹性力Fu在整周中容易均匀的时候。
[0038] 接着,图6~图11表示本发明的另一实施例
[0039] 即,在图1~图5中已述的一实施方式中,对于紧固环体5的外周面5Y,C型弹性外嵌体10的内周面10Z以总是紧贴的方式嵌合―――密嵌―――。相对于此,在图6~图11中,在紧固环体5的形成狭缝5A的两端部5E、5E的附近,向径向外方突出设置卡止突出件51、51(合计4个),通过使上述C型弹性外嵌体10的狭缝形成端部10E卡止到该卡止突出件51、51上,C型弹性外嵌体10的内周面10Z使其内周面10Z的圆弧长L10的90%~100%相对于紧固环体5的外周面5Y为非接触状态,C型弹性外嵌体10外嵌在紧固环体5上。
[0040] 这里,内周面10Z的100%为非接触状态,是如图6及图9那样、C型弹性外嵌体10的形成狭缝10A的最端面10G及/或最端面内侧部10H较强地接触(压接)的状态。
[0041] 此外,如根据图6、图8、图9也可知的那样,在90%以上不到100%时,(上述最端面10G及/或角部10H压接,并且)C型弹性外嵌体10的两端部10E、10E的附近的内面接触在紧固环体5的外周面5Y上。并且,随着从周向从两端部10E、10E向中间部位接近,间隙G逐渐增加,该间隔G是新月(或月牙)状。
[0042] 可是,4个卡止突出件51在图10(A)的双点划线及图6、图7、图11所示的具体例中,通过弯折塑性加工形成,比端部5E的宽度尺寸向侧外方突出而形成。或者,通过铸造等如图10(A)的实线及图10(B)、图9所示那样在端部5E的宽度尺寸内突出也是优选的。
[0043] 这样,如图6~图11所示的实施方式那样,通过将C型弹性外嵌体10的内周面10Z使圆弧长L10的90%以上相对于紧固环体5的外周面5Y为非接触状态、形成间隙G,具有以下这样的优点。即,在图3~图5中,从C型弹性外嵌体10向径向内方的较大的弹性力F10如图5所示那样作用,紧固环体5的外周面5Y与C型弹性外嵌体10的内周面10Z以(极)大的面压力紧贴(压接),随之紧固环体5与C型弹性外嵌体10的相互的摩擦力变得过大,可以预想到不能从图1和图3所示的管未插入状态(未连接状态)平顺地变化为图2所示的管插入状态(连接状态)的情况。即,上述相互的摩擦力用(μ×F10)表示,但根据外周面5Y和内周面10Z的表面粗糙度及状况,摩擦系数μ过大,并且弹性力F10也在C型弹性外嵌体10的壁厚及宽度尺寸较大时过大,可以预想到密嵌的层叠双重构造的单元U不能顺畅地缩径的情况。
[0044] 在图6~图11的实施方式中,良好地解决了这样的问题,如图8所示,从C型弹性外嵌体10向紧固环体5的外周面5Y,(图5所示的径向内方的弹性力F10没有作用,代之)将切线方向的较大的弹性力F100集中施加在卡止突出件51、51上。
[0045] 特别是,根据管1的外径公差的大小等,管紧固环状单元U顺畅地缩径自如,图6~图11的实施方式的管接头可以说被施加了进一步的改良。另外,除了总是具有上述间隙G以外,图1和图2所示的结构与图6~图11的实施方式的结构是同样的。
[0046] 接着,图12是图2的主要部放大图,但在该图12和图1、图2中,在插入筒部3的外周面上,省略了(以往例的图14、图17所示那样的)密封槽(凹周槽)34及密封件35,以独立圆环状突出设置有多条较低的(三角状的)卡止突条8。通过由图5(A)、图5(B)或图8所示的弹性力带来的向管端部1A的紧固力,使卡止突条8咬入到管端部1A的内周面中,阻止向箭头E方向的管拔出并防止流体的外部泄漏。即,通过做成了双重构造的管紧固环状单元U的增强弹性力Fu,使卡止突条8咬入到管1的端部内周面中,起到防脱落兼密封作用。
[0047] 在本发明中,卡止突条8的根数优选的是3根~9根左右(特别优选的是4~6根),其间距P1为2mm以下的较细的间距。此时,优选的是对应于紧固环体5的宽度尺寸W5的大小而增减卡止突条8的根数。此外,所谓卡止突条8较低,定义为高度尺寸H8是0.1mm~0.3mm(在图1、图2、图12中表示了9根的情况)。
[0048] 进而,在突出设置在插入筒部3的外周面上的多根较低的卡止突条8的轴心方向中间位置上,配设有较低的圆山型的密封用圆突条9。该圆山型的密封用圆突条9较低,定义为其高度尺寸H9是0.1mm~0.3mm。这样,将卡止突条8和密封用圆突条9的高度尺寸H8、H9设定为大致相等,与以往公知的竹笋状卡止突条相比设定得充分低,并且,间距P1为上述2mm以下,与以往公知的竹笋状卡止突条相比设定得很小。
[0049] 此外,如图12所示,相对于卡止突条8、8相互的基本(间隔)间距P1,将密封用圆突条9与相邻的卡止突条8A之间的间距P2、P3设定得较大。也可以使后者的间距P2、P3相同,但也可以稍稍设置差别。
[0050] 在假如很大的拉拔力在箭头E方向上瞬间作用时,管1的内面越过许多卡止突条8而向箭头E方向移动,但可以想到通过上述基本间距P1的移动,卡止突条8会再次卡止到原来的三角凹槽13中,如图12中用箭头E′、E′表示那样移动基本间距P1。
[0051] 此时,以一间距量如箭头E′那样移动后的不存在凹槽13的平坦圆周面对应于圆突条9而弹性变形为圆形的凹状,成为紧贴状态,并且,没有磨损伤痕的上述平坦圆周面弹性变形为圆形的凹状,所以不发生流体的外部泄漏,发挥稳定的密封性
[0052] 并且,卡止突条8如图12所示,优选的是做成在管接头内方侧具有轴心正交状的边18的直角三角形。
[0053] 或者,如图13的放大图所示,作为卡止突条8也优选的是,具有轴心正交状的铅直部16,并且顶部17为具有有R部R1、R2和平坦边19的、带平坦的圆型顶部、或图示省略的将平坦边19省略的圆型的顶部的形状。如果做成这样的形状,则有容易通过锻造或铸造等形成的优点,还有将在图12中说明的圆突条9省略、发挥兼具密封(密封)功能的防脱落功能的优点。另外,在铅直部16的根部也形成R部R3会使通过上述锻造或铸造等的形成变得容易,所以是优选的。
[0054] 如果进一步追加说明,则在图1~图5及图6、图7、图11中,扩径片6由高刚性的材等构成,在图1的管未插入状态下,将紧固环体5的内径扩大到比管1的外径稍大的内径尺寸。
[0055] 作为双重构造的管紧固环状单元U将内侧的紧固环体5制作为接近于所谓正确的正圆的形状,并且外侧的C型弹性外嵌体10优选的是将宽度尺寸W10设定为比紧固环体5的宽度尺寸W5大,以发挥强力的弹性力F10或F100。进而,优选的是将外嵌体10的壁厚尺寸T10设定得比紧固环体5的壁厚尺寸T5大。
[0056] 作为双重构造的管紧固环状单元U中,内侧(内层)的紧固环体5(与1重的厚壁的结构相比)容易将弹簧钢材等塑性加工为C型,并且也容易做成正确的正圆状。另一方面,外侧(外层)的弹性外嵌体10也(与1重的厚壁的结构相比)容易用弹簧钢材等塑性加工为C型,并且正圆度由于不那么严格就足够,所以制作较容易,具有即使充分地使宽度尺寸W10和壁厚尺寸T10变大也能够制作的优点。
[0057] 并且,如果仅对内侧(内层)的紧固环体5的结构考察,则(只要在图3、图4、图6和图7中不存在外嵌体10,就)在轴心方向(宽度尺寸W5的方向)上因扩径片6的存在而稍稍变形为圆锥状(锥状)。即,扩径片6由于不是轴心方向(宽度尺寸W5的方向)的中央而偏置于图4、图7的左端侧,所以弹性扩径后的紧固环体5变形为从图4、图7的左侧向右侧稍稍缩径的锥状,有可能阻碍管1的顺畅的插入。但是,如图4、图7和图1所示,外侧(外层)的弹性外嵌体10在图4、图7、图1的左方(管接头内方)从扩径片6及紧固环体5的内端15以延伸状配设,能够在其宽度尺寸W10的中央附近配设扩径片6,所以能够防止环状单元U的内径――即紧固环体5的内径――成为向管接头内方向扩大的锥状(圆锥状)。
[0058] 例如,在使采用有关本发明的管接头J的管1的外径为10mm~30mm的情况下,在图3和图4、图7中,夹压保持扩径片6的夹压力(弹性力)Fx很大为200kg~800kg。特别是,如图12所示,为了将密封件省略而可靠地进行密封,需要卡止突条8及密封用圆突条9充分地咬入到管内周面中,必须使已述的单元U的弹性力Fu(=F5+F10)充分大,所以必须将上述夹压力(弹性力)Fx很大地设定为200kg~800kg。
[0059] 所以,在以往例的图14~图17所示那样的由一片坯材(弹簧钢带板)构成的紧固环体36中,可以说以往认为完全不可能的上述200kg~800kg这样大的夹压力通过本发明才能够达到。
[0060] 换言之,如果要使厚度尺寸特别大的弹簧钢带板塑性变形为内径为10mm强~30mm强的小径筒型,则有(超过屈服点而)在制作中破坏的问题、极难加工为正圆状的问题、以及随着直径尺寸的变化而弹性力(紧固力)极端地大小变化的问题,是以往以来认为不可能的。
[0061] 此外,在图1和图2中,12是罩,具有收存脱离的紧固环体5的空间,优选的是透明树脂,能够从外部通过目视确认扩径片6是否脱离。并且,如根据图1、图2可知的那样,将在以往例的图14~图17中图示的防脱圈38完全省略了。因而,在图14~图17中,需要将咬入到管31的外周面中的防脱圈38从管31受到的轴心方向的较大的拉拔力通过罩(包围筒体)41承受,必须用螺装部42等牢固地连接到接头主体33上。相对于此,在本发明中,几乎不需要强度,仅对接头主体2进行简单的连结就足够,罩12自身也为较薄的树脂就足够。
[0062] 可是,如果对形成内层侧的紧固环体5的宽度尺寸W5说明,则若设插入筒部3的外径尺寸为D,则为0.4・D≤W5≤0.9・D。
[0063] 特别优选的是0.6・D≤W5≤0.8・D,
例如,在D=13mm时设定为W5=9mm,在D=17mm时设定为W5=11mm等。
[0064] 通过将宽度尺寸W5设定在上述范围内,各卡止突条8可靠地咬入到管1的内周面中,并且管1的内周面能够抵接在突条8与突条8之间的谷底面20上。进而,突条8的根数较少就足够,能够使从相同的弹性力Fu得到的各突条8的向管内周面的咬入力(压接面压力)变大。另外,在使紧固环体5的宽度尺寸W5如图10(A)和图11所示那样在周向上变化的情况下,上述宽度尺寸W5采用平均值。
[0065] 另外,本发明并不限定于图1、图2中例示的阳螺纹适配器型,能够自由应用到阴螺纹适配器、管座或T形接头等各种形式的管接头中。
[0066] 本发明如以上所述,管接头具备向被连接用的管1的端部1A插入的插入筒部3的接头主体2、用来将外嵌在上述插入筒部3上的上述管1的端部1A用弹性的紧固力紧固的带有狭缝5A的C型的紧固环体5、和被上述狭缝5A的端部能够脱离地夹持、以克服该紧固环体5的弹性力将该紧固环体5扩径、检测到插入的上述管1的前端部1B而脱离的扩径片6,在管接头中,是具备外嵌在上述紧固环体5上、使上述弹性的紧固力增大的C型弹性外嵌体10的结构,所以紧固环体5和弹性外嵌体10能够分别从弹簧钢等在不发生损坏的范围内加工为充分小径(例如内径10mm~30mm)的圆筒形后,以形成内层和外层的方式嵌合而单元化为双重构造,所以通过以往认为不可能的强大的紧固弹性力将管1紧固,能承受较大的拉拔力,并且插入筒部3的密封件也能够省略。并且,能够将以往的防脱圈38(参照图
14~图17)省略,使管接头的结构简单化。此外,罩12也能够做成不需要强度的薄壁的结构,对于接头主体2的连结强度也较弱就足够。
[0067] 此外,在图14~图17所示的以往例中,防脱圈38及密封件35都成为管插入阻力,插入作业不顺畅,而在本发明中,两者能够省略,能够没有阻力而顺畅地插入,直到管前端(内端)15碰抵在扩径片6上。由此,不会在插入未完成下停止施工。并且,如果将管1用手拉伸,则如果插入未完成(不完全连接)则管1拔出,所以具有能注意到插入未完成的优点。
[0068] 此外,在本发明中,通过管1插入,在扩径片6没有飞出的情况下(不完全连接),在检查时必定发生漏水,有能够容易地发现施工未完成(不完全连接)的优点。
[0069] 此外,由于上述C型弹性外嵌体10的内周面10Z相对于上述紧固环体5的外周面5Y以总是紧贴的方式嵌合,所以零件的制作及组装较容易。
[0070] 此外,由于是上述C型弹性外嵌体10的内周面10Z使其圆弧长L10的90%以上相对于上述紧固环体5的外周面5Y为非接触状态而外嵌、进而使上述C型弹性外嵌体10的狭缝形成端部10E卡止到在上述紧固环体5的形成上述狭缝5A的两端部5E、5E的附近突出设置的卡止突出件51上的结构,所以与能够发挥强力的夹紧力无关,能够顺畅地进行缩径、扩径,能够对应(应用)于管1的外径尺寸的离差,并且能够不发生浪费的摩擦损失而将C型弹性外嵌体的弹性力F100施加在紧固环体5上。
[0071] 此外,由于构成为,用通过上述C型弹性外嵌体10外嵌在上述紧固环体5上的双重弹性构造将上述管1的端部1A紧固的增强弹性力Fu,使上述管1的端部1A以高面压压接在上述插入筒部3上,在该插入筒部3上省略密封件而进行密封,所以能够减小插入筒部3的壁厚尺寸,随之,能够将插入筒部3的贯通孔形成得充分大,能够防止流体通过阻力的增加。
[0072] 附图标记说明1 管
1A 端部
1B 前端部
3 插入筒部
5 紧固环体
5A 狭缝
5E 端部
5Y 外周面
6 扩径片
10 C型弹性外嵌体
10E 端部
10Z 内周面
51 卡止突出件
Fu 增强弹性力
F10 弹性力
F100 弹性力
G 间隙
L10 圆弧长。
相关专利内容
标题 发布/更新时间 阅读量
管接头 2020-05-11 600
管接头 2020-05-12 784
夹管接头 2020-05-12 879
管接头 2020-05-12 688
管接头 2020-05-12 435
管接头 2020-05-12 872
管接头 2020-05-12 133
弯头管件 2020-05-13 109
套管接头 2020-05-13 132
管接头 2020-05-13 418
高效检索全球专利

专利汇是专利免费检索,专利查询,专利分析-国家发明专利查询检索分析平台,是提供专利分析,专利查询,专利检索等数据服务功能的知识产权数据服务商。

我们的产品包含105个国家的1.26亿组数据,免费查、免费专利分析。

申请试用

分析报告

专利汇分析报告产品可以对行业情报数据进行梳理分析,涉及维度包括行业专利基本状况分析、地域分析、技术分析、发明人分析、申请人分析、专利权人分析、失效分析、核心专利分析、法律分析、研发重点分析、企业专利处境分析、技术处境分析、专利寿命分析、企业定位分析、引证分析等超过60个分析角度,系统通过AI智能系统对图表进行解读,只需1分钟,一键生成行业专利分析报告。

申请试用

QQ群二维码
意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