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专利库 / 零件和配件 / 隔热罩 / 一种油井管柱电磁脉冲防蜡装置

一种油井管柱电磁脉冲防蜡装置

阅读:78发布:2023-01-12

专利汇可以提供一种油井管柱电磁脉冲防蜡装置专利检索,专利查询,专利分析的服务。并且本实用新型属于油井管柱防蜡装置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油井管柱电磁脉冲防蜡装置。包括两个对称设置的第一半壳体和第二半壳体,第一半壳体和第二半壳体拼合后形成总壳体,第一半壳体和第二半壳体的内侧面上均设有向内凹陷的凹槽,凹槽内设有若干线圈,线圈沿着凹槽横向均匀分布且通过电线与设于凹槽中的电源相连接,电源外套有 隔热 罩 ,第一半壳体和第二半壳体的外壁上分别开有开口,开口内设有 散热 装置,凹槽的 槽口 设有玻璃 纤维 层,玻璃纤维层的边缘通过胶黏剂分别粘合在第一半壳体和第二半壳体上,第一半壳体的槽口侧部开有 定位 槽,第二半壳体的槽口侧部设有与定位槽相配合的定位凸条。优点在于:设计合理,结构简单。,下面是一种油井管柱电磁脉冲防蜡装置专利的具体信息内容。

1.一种油井管柱电磁脉冲防蜡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两个对称设置的第一半壳体(1)和第二半壳体(2),所述的第一半壳体(1)和第二半壳体(2)拼合后形成总壳体,所述的第一半壳体(1)和第二半壳体(2)的内侧面上均设有向内凹陷的凹槽,所述的凹槽内设有若干线圈(9),所述的线圈(9)沿着凹槽横向均匀分布且通过电线与设于凹槽中的电源相连接,所述的电源外套有隔热罩,所述的第一半壳体(1)和第二半壳体(2)的外壁上分别开有开口,所述的开口内设有散热装置(3),所述的凹槽的槽口设有玻璃纤维层(4),所述的玻璃纤维层(4)的边缘通过胶黏剂分别粘合在第一半壳体(1)和第二半壳体(2)上,所述的第一半壳体(1)的槽口侧部开有定位槽,所述的第二半壳体(2)的槽口侧部设有与定位槽相配合的定位凸条(5),且当定位凸条(5)插于定位槽中时第一半壳体(1)和第二半壳体(2)的外壁平滑连接,所述的第一半壳体(1)的外壁上开有与定位槽相连通的第一螺纹孔,所述的定位凸条(5)上开有位于第一螺纹孔下方的第二螺纹孔,所述的第一半壳体(1)上连接有固定螺杆座(6),所述的固定螺杆座(6)位于第一螺纹孔上方且螺纹连接有固定螺杆(7),当固定螺杆(7)依次插于第一螺纹孔和第二螺纹孔中时第一半壳体(1)和第二半壳体(2)相固定。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油井管柱电磁脉冲防蜡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散热装置(3)包括扇,所述的开口外设有供风扇放入的固定框(8),所述的固定框(8)分别凸出于第一半壳体(1)和第二半壳体(2)的外壁。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油井管柱电磁脉冲防蜡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固定框(8)上设有卡,所述的风扇的两侧设有与卡块相对应的卡槽,且当卡块插于卡槽中时风扇与固定框(8)相对固定。

说明书全文

一种油井管柱电磁脉冲防蜡装置

技术领域

[0001] 本实用新型属于油井管柱防蜡装置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油井管柱电磁脉冲防蜡装置。

背景技术

[0002] 现代石油工业技术不断发展,油井开采日益成为人们现代工业技术的重中之重,现代人们生活平不断提高,人们对石油的需求日益增多,汽车等交通工具不能够离开石油,从而石油开采时油井管柱的防蜡措施十分重要,现阶段的防蜡装置是一体式的,不仅拆卸不够方便,不便于更换,同时无散热系统,不便于散热,在现在这个高速发展的时代,已经不能够满足生产的需要。
[0003] 为了对现有技术进行改进,人们进行了长期的探索,提出了各种各样的解决方案。例如,中国专利文献公开了一种新型油井防蜡装置[申请号:CN201520089775.0],包括固定凡尔以及其下端连接的防蜡管体,所述防蜡管体的中部设有盛药腔,所述盛药腔上分布多个孔;所述防蜡管体包括防蜡管短接以及其上端设有的用于与固定凡尔连接的接头、下端设有的用于封闭的丝堵,所述孔分布于防蜡管短接的管壁上。
[0004] 上述方案虽然在一定程度上解决了现有技术的不足,但是拆卸不够方便,不便于更换,同时无散热系统,不便于散热,整体设计还不够合理。实用新型内容
[0005]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针对上述问题,提供一种设计合理,结构简单的油井管柱电磁脉冲防蜡装置。
[0006]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了下列技术方案:本油井管柱电磁脉冲防蜡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两个对称设置的第一半壳体和第二半壳体,所述的第一半壳体和第二半壳体拼合后形成总壳体,所述的第一半壳体和第二半壳体的内侧面上均设有向内凹陷的凹槽,所述的凹槽内设有若干线圈,所述的线圈沿着凹槽横向均匀分布且通过电线与设于凹槽中的电源相连接,所述的电源外套有隔热罩,所述的第一半壳体和第二半壳体的外壁上分别开有开口,所述的开口内设有散热装置,所述的凹槽的槽口设有玻璃纤维层,所述的玻璃纤维层的边缘通过胶黏剂分别粘合在第一半壳体和第二半壳体上,所述的第一半壳体的槽口侧部开有定位槽,所述的第二半壳体的槽口侧部设有与定位槽相配合的定位凸条,且当定位凸条插于定位槽中时第一半壳体和第二半壳体的外壁平滑连接,所述的第一半壳体的外壁上开有与定位槽相连通的第一螺纹孔,所述的定位凸条上开有位于第一螺纹孔下方的第二螺纹孔,所述的第一半壳体上连接有固定螺杆座,所述的固定螺杆座位于第一螺纹孔上方且螺纹连接有固定螺杆,当固定螺杆依次插于第一螺纹孔和第二螺纹孔中时第一半壳体和第二半壳体相固定。电路开通后,电流通过线圈产生电磁脉冲,电磁脉冲对油井管柱进行防蜡处理,防蜡效果好;本申请为第一半壳体和第二半壳体组成总壳体,拆卸方便,利于更换;同时设置有散热装置进行散热,散热效果好,整体设计还不够合理。
[0007] 在上述的油井管柱电磁脉冲防蜡装置中,所述的散热装置包括扇,所述的开口外设有供风扇放入的固定框,所述的固定框分别凸出于第一半壳体和第二半壳体的外壁。
[0008] 在上述的油井管柱电磁脉冲防蜡装置中,所述的固定框上设有卡,所述的风扇的两侧设有与卡块相对应的卡槽,且当卡块插于卡槽中时风扇与固定框相对固定。
[0009] 与现有的技术相比,本油井管柱电磁脉冲防蜡装置的优点在于:电路开通后,电流通过线圈产生电磁脉冲,电磁脉冲对油井管柱进行防蜡处理,防蜡效果好;本申请为第一半壳体和第二半壳体组成总壳体,拆卸方便,利于更换;同时设置有散热装置进行散热,散热效果好,整体设计还不够合理。附图说明
[0010] 图1是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结构示意图。
[0011] 图中,第一半壳体1、第二半壳体2、散热装置3、玻璃纤维层4、定位凸条5、固定螺杆座6、固定螺杆7、固定框8、线圈9。

具体实施方式

[0012] 如图1所示,本油井管柱电磁脉冲防蜡装置包括两个对称设置的第一半壳体1和第二半壳体2,第一半壳体1和第二半壳体2拼合后形成总壳体,第一半壳体1和第二半壳体2的内侧面上均设有向内凹陷的凹槽,凹槽内设有若干线圈9,线圈9沿着凹槽横向均匀分布且通过电线与设于凹槽中的电源相连接,电源外套有隔热罩,第一半壳体1和第二半壳体2的外壁上分别开有开口,开口内设有散热装置3,凹槽的槽口设有玻璃纤维层4,玻璃纤维层4的边缘通过胶黏剂分别粘合在第一半壳体1和第二半壳体2上,第一半壳体1的槽口侧部开有定位槽,第二半壳体2的槽口侧部设有与定位槽相配合的定位凸条5,且当定位凸条5插于定位槽中时第一半壳体1和第二半壳体2的外壁平滑连接,第一半壳体1的外壁上开有与定位槽相连通的第一螺纹孔,定位凸条5上开有位于第一螺纹孔下方的第二螺纹孔,第一半壳体1上连接有固定螺杆座6,固定螺杆座6位于第一螺纹孔上方且螺纹连接有固定螺杆7,当固定螺杆7依次插于第一螺纹孔和第二螺纹孔中时第一半壳体1和第二半壳体2相固定。电路开通后,电流通过线圈产生电磁脉冲,电磁脉冲对油井管柱进行防蜡处理,防蜡效果好;本申请为第一半壳体1和第二半壳体2组成总壳体,拆卸方便,利于更换;同时设置有散热装置3进行散热,散热效果好,整体设计还不够合理。
[0013] 其中,散热装置3包括风扇,开口外设有供风扇放入的固定框8,固定框8分别凸出于第一半壳体1和第二半壳体2的外壁。固定框8上设有卡块,风扇的两侧设有与卡块相对应的卡槽,且当卡块插于卡槽中时风扇与固定框8相对固定。
[0014] 本文中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是对本实用新型精神作举例说明。本实用新型所属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对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做各种各样的修改或补充或采用类似的方式替代,但并不会偏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或者超越所附权利要求书所定义的范围。
[0015] 尽管本文较多地使用了第一半壳体1、第二半壳体2、散热装置3、玻璃纤维层4、定位凸条5、固定螺杆座6、固定螺杆7、固定框8、线圈9等术语,但并不排除使用其它术语的可能性。使用这些术语仅仅是为了更方便地描述和解释本实用新型的本质;把它们解释成任何一种附加的限制都是与本实用新型精神相违背的。
相关专利内容
标题 发布/更新时间 阅读量
一种三元隔热罩装置 2020-05-13 755
隔热罩 2020-05-11 401
一种隔热防护罩 2020-05-12 125
高温隔热罩模具 2020-05-12 335
隔热罩 2020-05-11 944
隔热风琴防护罩 2020-05-11 20
一种机舱隔热罩和汽车 2020-05-13 695
隔热罩组件及方法 2020-05-13 517
翼型件隔热罩 2020-05-12 986
隔热罩以及制造该隔热罩的方法 2020-05-12 119
高效检索全球专利

专利汇是专利免费检索,专利查询,专利分析-国家发明专利查询检索分析平台,是提供专利分析,专利查询,专利检索等数据服务功能的知识产权数据服务商。

我们的产品包含105个国家的1.26亿组数据,免费查、免费专利分析。

申请试用

分析报告

专利汇分析报告产品可以对行业情报数据进行梳理分析,涉及维度包括行业专利基本状况分析、地域分析、技术分析、发明人分析、申请人分析、专利权人分析、失效分析、核心专利分析、法律分析、研发重点分析、企业专利处境分析、技术处境分析、专利寿命分析、企业定位分析、引证分析等超过60个分析角度,系统通过AI智能系统对图表进行解读,只需1分钟,一键生成行业专利分析报告。

申请试用

QQ群二维码
意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