空气干燥器

阅读:324发布:2020-05-11

专利汇可以提供空气干燥器专利检索,专利查询,专利分析的服务。并且本 发明 公开了一种 空气干燥器 壳,包括壳体,在壳体的两侧盖有前端板和后端板,所述壳体内的顶部一侧设有 凸 块 ,凸块与壳体为一体结构,在凸块内开有一条贯穿的进气通道,在前端板上对应进气通道开有第一进气口,前端板的另一侧开有第一出气口;在后端板上对应进气通道开有第二出气口,后端板底部还开有第二进气口;在壳体的两侧内壁上还分别设有若干对应的 支撑 条,在壳体的底部还设有出 水 口。本发明中的进气通道直接开在壳体上,与壳体为一体,不但结构更简单,而且可以有效地防止干、湿空气串流,同时由于进气通道与壳体材质相同,在不影响空气流速等情况下,还能对空气进行较小范围的降温,减少了后侧换热器的能耗。,下面是空气干燥器专利的具体信息内容。

1.一种空气干燥器壳,包括壳体(1),在壳体(1)的两侧盖有前端板(2)和后端板(3),其特征是:所述壳体(1)内的顶部一侧设有(4),凸块(4)与壳体(1)为一体结构,在凸块(4)内开有一条贯穿的进气通道(5),
在前端板(2)上对应进气通道(5)开有第一进气口(21),前端板(2)的另一侧开有第一出气口(22);在后端板(3)上对应进气通道(5)开有第二出气口(31),后端板(3)底部还开有第二进气口(32);经过一次换热的湿热空气从第一进气口(21)进入,通过进气通道从第二出气口(31)处排出,经二次换热之后再从第二进气口(32)进入壳体(1)的底部;
在壳体(1)的两侧内壁上还分别设有若干对应的用于支撑冷凝器的支撑条(6),在壳体(1)的底部还设有出口(7),从第二进气口(32)进入壳体(1)底部的气体上升,当遇到冷凝器后变成液体水从出水口排出。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空气干燥器壳,其特征是:所述凸块(4)与壳体(1)的上壁和侧壁的连接处均设有圆,每个圆角处两个面延伸之后的夹角b为100°。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空气干燥器壳,其特征是:所述支撑条(6)与壳体(1)为一体结构。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空气干燥器壳,其特征是:所述凸块(4)的厚度与壳体(1)的厚度相等。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空气干燥器壳,其特征是:所述壳体(1)的两侧内壁上分别设有两条支撑条(6),四条支撑条(6)组成的空间在壳体(1)的中间位置,冷凝器置于四条支撑条之间,且同一侧壁上的两条支撑条(6)之间的距离b为壳体(1)长度的1/4-1/3之间,每条支撑条(6)的宽度a小于两倍壁厚。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空气干燥器壳,其特征是:所述出水口(7)与壳体(1)底面的连接处设有一斜面,该斜面与出水口(7)之间的夹角a为160°。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空气干燥器壳,其特征是:所述壳体(1)的两侧外缘均向内形成一圈凹台(8),前端板(2)和后端板(3)的外缘均设有一圈凸台(9),凸台(9)的高度和凹台(8)的深度相等。

说明书全文

空气干燥器

技术领域

[0001] 本发明涉及一种空气干燥器,尤其是涉及一种空气干燥器壳。

背景技术

[0002] 在使用压缩空气之前,需要先将压缩空气中的湿气分离出去,目前一般采用外置的分离器将湿热空气中的分冷凝之后再进入换热器,这样不但增加了设备的体积,而且还会造成一部分热量的损失。

发明内容

[0003] 本发明为了解决目前的空气干燥器体积大,且热能损失较大的问题,为此提供了一种空气干燥器壳,包括壳体1,在壳体1的两侧盖有前端板2和后端板3,所述壳体1内的顶部一侧设有4,凸块4与壳体1为一体结构,在凸块4内开有一条贯穿的进气通道5,在前端板2上对应进气通道5开有第一进气口21,前端板2的另一侧开有第一出气口22;在后端板3上对应进气通道5开有第二出气口31,后端板3底部还开有第二进气口32;经过一次换热的湿热空气从第一进气口21进入,通过进气通道从第二出气口31处排出,经二次换热之后再从第二进气口32进入壳体1的底部; 在壳体1的两侧内壁上还分别设有若干对应的用于支撑冷凝器的支撑条6,在壳体1的底部还设有出水口7,从第二进气口32进入壳体1底部的气体上升,当遇到冷凝器后变成液体水从出水口排出。
[0004] 本发明空气干燥器壳,所述凸块4与壳体1的上壁和侧壁的连接处均设有圆,每个圆角处两个面延伸之后的夹角b为100°,该设计使能有效保证气流稳定不阻塞。
[0005] 本发明空气干燥器壳,所述支撑条6与壳体1为一体结构,由不锈等金属一次性浇铸成型。
[0006] 本发明空气干燥器壳,所述凸块4的厚度与壳体1的厚度相等。
[0007] 本发明空气干燥器壳,所述壳体1的两侧内壁上分别设有两条支撑条6,四条支撑条6组成的空间在壳体1的中间位置,冷凝器置于四条支撑条之间,且同一侧壁上的两条支撑条6之间的距离b为壳体1长度的1/4-1/3之间,每条支撑条6的宽度a小于两倍壁厚。
[0008] 本发明空气干燥器壳,所述出水口7与壳体1底面的连接处设有一斜面,该斜面与出水口7之间的夹角a为160°本发明空气干燥器壳,所述壳体1的两侧外缘均向内形成一圈凹台8,前端板2和后端板
3的外缘均设有一圈凸台9,凸台9的高度和凹台8的深度相等。
[0009]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本发明中的进气通道直接开在壳体上,与壳体为一体,不但结构更简单,而且可以有效地防止干、湿空气串流,同时由于进气通道与壳体材质相同,在不影响空气流速等情况下,还能对空气进行较小范围的降温,减少了后侧换热器的能耗。
附图说明
[0010] 本发明将通过例子并参照附图的方式说明,其中:图1是本发明的立体示意图;
图2是壳体的主视图;
图3是壳体的剖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11] 本说明书中公开的所有特征,或公开的所有方法或过程中的步骤,除了互相排斥的特征和/或步骤以外,均可以以任何方式组合。
[0012] 本说明书中公开的任一特征,除非特别叙述,均可被其他等效或具有类似目的的替代特征加以替换。即,除非特别叙述,每个特征只是一系列等效或类似特征中的一个例子而已。
[0013] 如图1所示的空气干燥器壳,包括壳体1,在壳体1的两侧盖有前端板2和后端板3,所述壳体1的两侧外缘均向内形成一圈凹台8,前端板2和后端板3的外缘均设有一圈凸台9,凸台9的高度和凹台8的深度相等。如图2-3所示,所述壳体1内的顶部一侧设有凸块4,凸块4与壳体1为一体结构,且凸块4的厚度与壳体1的厚度相等,所述凸块4与壳体1的上壁和侧壁的连接处均设有圆角,每个圆角处两个面延伸之后的夹角b为100°,该设计使能有效保证气流稳定不阻塞。在凸块4内开有一条贯穿的进气通道5,在前端板2上对应进气通道5开有第一进气口21,前端板2的另一侧开有第一出气口22;在后端板3上对应进气通道5开有第二出气口31,后端板3底部还开有第二进气口32;经过一次换热的湿热空气从第一进气口21进入,通过进气通道从第二出气口31处排出,经二次换热之后再从第二进气口32进入壳体1的底部。在壳体1的两侧内壁上还分别设有两条对应的用于支撑冷凝器的支撑条6,四条支撑条6组成的空间在壳体1的中间位置,冷凝器置于四条支撑条之间,且同一侧壁上的两条支撑条6之间的距离b为壳体1长度的1/4-1/3之间,每条支撑条6的宽度a小于两倍壁厚,所述支撑条6与壳体1为一体结构,由不锈铁等金属一次性浇铸成型。在壳体1的底部还设有出水口7,所述出水口7与壳体1底面的连接处设有一斜面,该斜面与出水口7之间的夹角a为160°,从第二进气口32进入壳体1底部的气体上升,当遇到冷凝器后变成液体水从出水口排出。
[0014] 本发明安装在两个换热器中间,湿热空气进入壳体前侧的换热器,经过一次换热之后从进气通道穿过壳体进入后侧的另一个换热器,并在该换热器中与制冷剂热交换而降温,经过降温之后的空气从第二进气口进入壳体的底部,在通过支撑条上的冷凝器时温度下降,空气中的水分冷凝,冷凝后的液体水从出水口排出,而经过降温的干燥空气从壳体上方的第一出气口排出进入前侧的换热器,并与新进入的湿热空气进行换热。
[0015] 本发明中的进气通道直接开在壳体上,与壳体为一体,不但结构更简单,而且可以有效地防止干、湿空气串流,同时由于进气通道与壳体材质相同,在不影响空气流速等情况下,还能对空气进行较小范围的降温,减少了后侧换热器的能耗。
[0016] 本发明并不局限于前述的具体实施方式。本发明扩展到任何在本说明书中披露的新特征或任何新的组合,以及披露的任一新的方法或过程的步骤或任何新的组合。
相关专利内容
标题 发布/更新时间 阅读量
自动恢复空气干燥器 2020-05-13 260
一种空气冷凝干燥器 2020-05-13 640
压缩空气干燥器 2020-05-12 935
压缩空气干燥器 2020-05-12 229
空气干燥器装置 2020-05-12 48
空气干燥器 2020-05-11 459
空气干燥器 2020-05-11 177
一种空气干燥器 2020-05-12 495
一种空气干燥器 2020-05-12 997
改进的空气干燥器 2020-05-13 518
高效检索全球专利

专利汇是专利免费检索,专利查询,专利分析-国家发明专利查询检索分析平台,是提供专利分析,专利查询,专利检索等数据服务功能的知识产权数据服务商。

我们的产品包含105个国家的1.26亿组数据,免费查、免费专利分析。

申请试用

分析报告

专利汇分析报告产品可以对行业情报数据进行梳理分析,涉及维度包括行业专利基本状况分析、地域分析、技术分析、发明人分析、申请人分析、专利权人分析、失效分析、核心专利分析、法律分析、研发重点分析、企业专利处境分析、技术处境分析、专利寿命分析、企业定位分析、引证分析等超过60个分析角度,系统通过AI智能系统对图表进行解读,只需1分钟,一键生成行业专利分析报告。

申请试用

QQ群二维码
意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