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塌缩板条箱

阅读:248发布:2020-05-12

专利汇可以提供可塌缩板条箱专利检索,专利查询,专利分析的服务。并且本 申请 涉及可塌缩 板条箱 ,公开了具有改善的 稳定性 和平滑运动的可塌缩板条箱,其包括:顶部,顶部具有限定顶部侧轴线的两个相对的顶部侧节段和限定顶部端部轴线的两个相对的顶部端部节段;底部,底部具有限定底部侧轴线的两个相对的底部侧边缘和限定底部端部轴线的两个相对的底部端边缘;相对的第一和第二端壁,所述第一端壁和第二端壁均借助互 锁 突起沿对应的顶部端部节段枢转地连接到顶部;以及相对的第一和第二 侧壁 。该板条箱包括帮助板条箱保持在直立配置中的一个或多个特征件,例如,从第一侧壁的内表面突出的第一突出物,其中第一突出物被配置为在板条箱处于直立配置时借助 过盈配合 与第一端壁的一部分邻接。,下面是可塌缩板条箱专利的具体信息内容。

1.一种在直立配置与塌缩配置之间可移动的可塌缩板条箱,其特征在于,所述可塌缩板条箱包括:
顶部构件,其具有两个相对的顶部侧节段和两个相对的顶部端部节段;
底部构件,其具有两个相对的底部侧边缘和两个相对的底部端部边缘;
相对的第一端壁和第二端壁,所述第一端壁和所述第二端壁均沿对应的所述顶部端部节段枢转地连接到所述顶部;
相对的第一侧壁和第二侧壁;以及
至少第一突出物,其从所述第一侧壁的内表面突出,所述第一突出物被配置为当所述板条箱处于所述直立配置时借助过盈配合与所述第一端壁的一部分邻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塌缩板条箱,其特征在于,所述可塌缩板条箱进一步包括在端壁的底部边缘与所述底部构件的相邻端部边缘之间配置的至少一个可释放扣件。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可塌缩板条箱,其特征在于,其中所述至少一个可释放扣件包括弯曲叉头。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塌缩板条箱,其特征在于,所述可塌缩板条箱进一步包括在端壁的底部边缘与所述底部构件的相邻端部边缘之间配置的至少一个对齐突片。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塌缩板条箱,其特征在于,所述可塌缩板条箱进一步包括在侧壁上的至少一个止动突片和接收狭槽,所述止动突片和所述接收狭槽中的一个在所述侧壁的上面板中形成,并且所述止动突片和所述接收狭槽中的另一个在下面板中形成。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塌缩板条箱,其特征在于,所述可塌缩板条箱进一步包括从侧壁延伸以接触相邻端壁的至少一个凸缘。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塌缩板条箱,其特征在于,所述可塌缩板条箱进一步包括在侧壁的内表面上形成的至少一个通道,以及在相邻端壁的侧边缘上形成的销,其中所述销被配置为当所述板条箱在所述直立配置与所述塌缩配置之间重新配置时沿所述通道中移动。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塌缩板条箱,其特征在于,所述可塌缩板条箱进一步包括在相对的第一侧壁和第二侧壁中的每个中的导轨形成物。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塌缩板条箱,其特征在于,所述可塌缩板条箱进一步包括在相对的第一端壁和第二端壁中的每个中的导轨形成物。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塌缩板条箱,其特征在于,所述可塌缩板条箱进一步包括在相对的第一侧壁和第二侧壁中的每个上的支架
11.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塌缩板条箱,其特征在于,所述可塌缩板条箱进一步包括在相对的第一端壁和第二端壁中的每个上的支架。
1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塌缩板条箱,其特征在于,其中所述第一侧壁和所述第二侧壁均包括:
上面板,其沿所述上面板的下边缘具有第一组互突起;以及
下面板,其沿所述下面板的上边缘具有第二组互锁突起,
其中所述第一组互锁突起和所述第二组互锁突起被配置为使所述上面板和所述下面板枢转地连接。
13.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可塌缩板条箱,其特征在于,其中所述第一侧壁包括第一通道并且其中所述第一端壁包括第一销,所述第一销在平行于所述端部轴线的方向上从所述第一端壁的侧边缘延伸并且被配置为在所述第一通道内移动。
14.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可塌缩板条箱,其特征在于,其中所述通道具有拱形形状。
15.一种在直立配置与塌缩配置之间可移动的可塌缩板条箱,其特征在于,所述可塌缩板条箱包括:
顶部构件,其具有两个相对的顶部侧节段;
底部构件,其具有两个相对的底部侧边缘;
相对的第一端壁和第二端壁,所述第一端壁和所述第二端壁均沿对应的所述顶部端部节段铰接地连接到所述顶部构件;
相对的第一侧壁和第二侧壁,每个侧壁具有上面板和下面板,所述上面板的顶部边缘铰接地连接到所述顶部构件,所述下面板的底部边缘铰接地连接到所述底部构件,所述上面板的底部边缘和所述下面板的上部边缘铰接地连接到彼此;
至少一个第一突出物,其从所述第一侧壁的内表面突出,所述第一突出物被配置为当所述板条箱处于所述直立配置时借助过盈配合与所述第一端壁的一部分邻接;
至少一个可释放扣件,其被配置在端壁的底部边缘与所述底部构件的相邻端部边缘之间;以及
至少一个对齐突片,其被配置在端壁的底部边缘与所述底部构件的相邻端部边缘之间。

说明书全文

可塌缩板条箱

技术领域

[0001] 本实用新型总体涉及储存箱的领域,并且更具体地涉及可塌缩储存箱(或板条箱或集装箱,在本文中全部可互换地使用)。

背景技术

[0002] 用于储存物体的板条箱或集装箱是众所周知的。可在塌缩(或基本平坦的)位置和直立(或基本竖立的)位置之间进行调节的可塌缩板条箱为用户提供了在需要时储存物体
的能,并且减少了储存空板条箱例如未使用的板条箱所需的面积。然而,许多现有的可塌
缩板条箱可能是笨重的、昂贵的和/ 或难以制造的,并且可采用将板条箱保持在直立位置
中的复杂机构。在可塌缩板条箱中,稳定性和迅速的装配和拆卸是可期望的特征。
实用新型内容
[0003] 本公开涉及具有改善的稳定性和更平滑的运动的可塌缩板条箱,并且所述可塌缩板条箱可以容易地快速装配和拆卸。该板条箱在可堆叠性和内部负载承载能力方面可以承
受更大的负载。
[0004] 在一些实施例中,可塌缩板条箱包括开放框架顶部构件和平面底部构件,开放框架顶部构件具有两个相对的顶部侧节段和两个相对的顶部端部节段,平面底部构件具有两
个相对的底部侧边缘和两个相对的底部端部边缘。可塌缩板条箱还具有相对的第一侧壁
第二侧壁以及相对的第一端壁和第二端壁,当板条箱直立时,每个壁站立在顶部构件与底
部构件之间。为了使板条箱能够在直立配置与塌缩配置之间转换,每个端壁沿其顶部边缘
借助互突起可枢转地连接到相应的顶部端部节段,这些互锁突起使每个端壁能够在站立
位置和成度位置之间摆动或枢转。每个侧壁借助顶部和底部互锁突起沿其顶部边缘枢转
地连接到相应的顶部侧节段并且沿其底部边缘枢转地连接到相应的底部侧边缘,顶部和底
部互锁突起使每个侧壁能够在站立位置和成角度位置之间转变。在这方面,每个侧壁包括
铰链,该铰链将每个侧壁分成上面板和下面板,并且使上面板和下面板能够向内折叠并且
在折叠板条箱时抵靠彼此变平。
[0005] 该板条箱包括一个或多个选择的特征件以帮助稳定板条箱从而将其保持在直立配置中。在一些实施例中,至少一个侧壁具有至少一个过盈突出物,该过盈突出物被配置为
与站立端壁邻接或过盈接触,该站立端壁要求塌缩板条箱的用户施加阈值向内力,从而将
端壁从其站立位置释放或脱开。在一些实施例中,可释放扣件被配置在端壁的底部边缘与
底部构件的端部边缘之间,可释放扣件也要求塌缩板条箱的用户施加阈值向内力以将端壁
从其站立位置释放。在这方面,一些实施例包括在端壁的底部边缘与底部构件的端部边缘
之间配置的一个或多个对齐引导突片,以在端壁朝向其站立位置枢转时帮助对齐端壁与底
部构件。引导突片还帮助端壁在处于站立位置时保持对齐。
[0006] 该板条箱还包括一个或多个特征件以帮助稳定板条箱,特别是在板条箱上施加堆叠负载和/或承载负载时。在一些实施例中,在至少一个铰链的内表面上(例如靠近侧壁的
边缘)提供止动突片,以使铰链向外屈曲和使板条箱不稳定的险最小化。在一些实施例
中,一个或多个凸缘从至少一个侧壁的边缘延伸,以在板条箱直立时至少维持和/或接触至
少一个相邻端壁的边缘。一个或多个凸缘帮助避免端壁向外摆动并使板条箱不稳定。
[0007] 该板条箱进一步包括一个或多个特征件,以在板条箱在其直立配置与塌缩配置之间转换时引导一个或多个端壁在其站立位置和成角度位置之间的运动。在一些实施例中,
一个或多个侧壁包括在其内表面上的至少一个凹陷通道,并且一个或多个相邻端壁包括在
其侧边缘上的突起销,所述突起销跨置在通道中。这些特征件不仅使内表面受在其他情况
下可由端壁的侧边缘与侧壁的内表面之间的摩擦接触导致的刮擦或毁损损坏的风险最小
化,而且它们还在板条箱在塌缩配置与直立配置之间转换时提供端壁的更平滑的运动。
[0008] 在一些实施例中,该板条箱包括沿框架顶部构件的相对内表面配置的一对凹槽或导轨,所述导轨适于接收收纳在板条箱中的悬挂文件夹的钩。在一些实施例中,该板条箱包
括配置在框架顶部构件的相对内表面的拐角区域中的支架,所述支架适于接收细长支撑
件例如杆或棒的端部,其中悬挂文件夹可以被悬挂在所述细长支撑构件上。
[0009] 在一些实施例中,在直立配置与塌缩配置之间可移动的可塌缩板条箱包括:顶部构件,其具有两个相对的顶部侧节段和两个相对的顶部端部节段;底部构件,其具有两个相
对的底部侧边缘和两个相对的底部端部边缘;相对的第一端壁和第二端壁,所述第一端壁
和所述第二端壁均沿对应的所述顶部端部节段枢转地连接到所述顶部;相对的第一侧壁和
第二侧壁;以及至少第一突出物,其从所述第一侧壁的内表面突出,所述第一突出物被配置
为当所述板条箱处于所述直立配置时借助过盈配合与所述第一端壁的一部分邻接。
[0010] 在一些实施例中,在直立配置与塌缩配置之间可移动的可塌缩板条箱包括:顶部构件,其具有两个相对的顶部侧节段;底部构件,其具有两个相对的底部侧边缘;相对的第
一端壁和第二端壁,所述第一端壁和所述第二端壁均沿对应的所述顶部端部节段铰接地连
接到所述顶部构件;相对的第一侧壁和第二侧壁,每个侧壁具有上面板和下面板,所述上面
板的顶部边缘铰接地连接到所述顶部构件,所述下面板的底部边缘铰接地连接到所述底部
构件,所述上面板的底部边缘和所述下面板的上部边缘铰接地连接到彼此;至少一个第一
突出物,其从所述第一侧壁的内表面突出,所述第一突出物被配置为当所述板条箱处于所
述直立配置时借助过盈配合与所述第一端壁的一部分邻接;至少一个可释放扣件,其被配
置在端壁的底部边缘与所述底部构件的相邻端部边缘之间;以及至少一个对齐突片,其被
配置在端壁的底部边缘与所述底部构件的相邻端部边缘之间。
附图说明
[0011] 当结合附图考虑时,通过参考以下详细描述将更好地理解本公开的实施例的这些和其他特征和方面。在整个附图中使用相同的附图标记来指代相同的特征和部件。
[0012] 图1为根据本公开的一个或多个实施例的处于直立配置的可塌缩板条箱的透视图。
[0013] 图2为处于直立配置和塌缩配置之间的中间配置的图1的板条箱的透视图。
[0014] 图3为处于塌缩配置的图1的板条箱的透视图。
[0015] 图4A为板条箱的部分透视图,其中为清楚起见将底部构件移除。
[0016] 图4B为图1的板条箱的部分透视图,其中端面板从站立位置稍微移位。
[0017] 图5A为图4B的板条箱的部分透视图,其中为清楚起见将侧面板移除。
[0018] 图5B为图4B的在区域A中的可释放扣件的详细视图。
[0019] 图5C为图1的板条箱的端视图,其中端面板从站立位置稍微移位。
[0020] 图5D为沿线A-A截取的图5C的板条箱的侧视横截面图。
[0021] 图5E为图5D的如在区域C中所示的可释放扣件的详细的侧视横截面图。
[0022] 图5F为图5D的如在区域B中所示的接收凹口的详细的侧横截面图。
[0023] 图6A为图1的板条箱的端视图,其中端面板处于站立位置。
[0024] 图6B为沿线D-D截取的图6A的板条箱的侧视横截面图。
[0025] 图6C为图6B的如在区域F中所示的止动突片的详细侧视图。
[0026] 图6D为图6B的如在区域E中所示的突出物的详细侧视图。
[0027] 图7A为图1的板条箱的侧视图。
[0028] 图7B为沿线H-H截取的图7A的板条箱的端视横截面图。
[0029] 图7C为图7B的如在区域H中所示的接合在通道中的销的详细视图。
[0030] 图8A为图1的板条箱的端视图。
[0031] 图8B为图8A的如在区域J中所示的突出物的详细端视图。
[0032] 图8C为图8A的如在区域K中所示的止动突片的详细端视图。
[0033] 图9A为根据另一实施例的本公开的板条箱的透视图。
[0034] 图9B为图9A的如在区域N中所示的凸缘的详细透视图。
[0035] 图9C为图9A的板条箱的端视图。
[0036] 图9D为图9C的如在区域P中所示的凸缘的详细端视图。
[0037] 图10A为根据另一实施例的本公开的板条箱的侧视图。
[0038] 图10B为沿线L-L截取的图10A的板条箱的端部截面图。
[0039] 图10C为图10B的如在区域M中所示的导轨的详细端部横截面图。
[0040] 图11为根据一个实施例的端壁的内表面的主视图。
[0041] 图12为根据一个实施例的具有封盖的本公开的板条箱的透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42] 本公开涉及可塌缩板条箱(或箱或集装箱,在本文全部可互换地使用)。附图仅出于示例性的目的描述了应用于可塌缩板条箱的一些示例实施例,并且显而易见的是,在不
脱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范围的情况下可进行修改,并且本公开可用于在相同或相似领域
中的其他应用。虽然在本文已经使用相关术语诸如“第一”、“第二”、“第三”、“第四”、“顶部”、“底部”、“右”、“左”、“长度”、“宽度”、“深度”、“站立”、“直立”、“垂直”、“平”以及类似术语来描述元件和/或取向之间的相对空间关系,但是应当理解,除附图中所描述的取向以
外,这些术语还旨在涵盖设备的各种元件和部件的不同取向。此外,本申请中包括的附图不
必按比例绘制。
[0043] 现在参考图1-4,在一些实施例中可塌缩板条箱100包括顶部构件10、底部构件20、两个侧壁30和两个端壁40。可塌缩板条箱可在图1所示的直立配置与图3所示的塌缩配置之
间移动。当板条箱处于直立配置时,两个侧壁 30彼此相对,并且两个端壁40彼此相对,其中
两个侧壁30和两个端壁40均站立或垂直地竖立。当板条箱处于塌缩配置时,侧壁30和端壁
40通常位于底部构件20上。如图2所示,两种配置之间的转换通过可移动的和/或铰接的部
件实现,其中端壁40抵靠顶部构件10的下侧向内枢转,并且侧壁30在端壁40和底部构件20
之间向内折叠。
[0044] 参考图1,顶部构件10可以为矩形框架,例如,具有限定顶部侧轴线TS1 与TS2的两个相对的顶部侧节段10S和限定顶部端部轴线TE1与TE2的两个相对的顶部端部节段10E的
开放框架,其中顶部端部轴线TE1和TE2大致垂直于轴线TS1和TS2。顶部构件10的侧节段10S
和端部节段10E共同构成开口,通过该开口进入板条箱的内部。底部构件20具有与顶部构件
10垂直对齐的平面面板主体,并且具有两个相对的底部侧边缘20S和两个相对的底部端部
边缘20E,它们分别限定底部侧轴线BS1和BS2以及底部端部轴线BE1 和BE2。
[0045] 每个端壁40具有单件式平面构造,并且借助互锁突起沿端壁的上边缘(例如,顶部边缘40T)枢转地(或可枢转地)连接到顶部端部节段10E。互锁突起使端壁40能够围绕顶部
端部轴线TE1或TE2向内枢转或摆动,使得端壁 40的底部边缘40B可以从底部20的底部端部
边缘20E移开并向内移动,如图4B所示。
[0046] 每个侧壁30包括例如通过铰链35枢转地连接到彼此的上面板31和下面板32,铰链35限定轴线H1和H2,如图2所示。在一些实施例中,铰链35 包括从上面板31的下边缘和下面
板32的上边缘延伸的互锁突起35P,并且铰链35可被配置为将上面板31和下面板32分成相
等大小。互锁突起35P被配置为使得上面板和下面板能够沿铰链向内折叠。
[0047] 在一些实施例中,上面板31和下面板32具有类似的形状和尺寸。例如,上面板31具有的高度可大致等于下面板32的高度,使得铰链35大致对应于侧壁30的水平中线。上面板
31借助互锁突起沿上面板的顶部边缘30T枢转地连接到顶部侧节段10S,并且下面板32借助
互锁突起沿下面板的底部边缘30B枢转地连接到底部侧边缘20S。这些上互锁突起和下互锁
突起连同铰链 35一起被配置为使得上面板31和下面板32能够向内枢转,如图2所示。
[0048] 由此,端壁40可围绕顶部端部轴线TE1或TE2(图4B)关于顶部10向内枢转,并且上面板31和下面板32可围绕对应的侧轴线H1或H2关于彼此向内枢转,并且围绕顶部侧轴线
TS1或TS2以及围绕底部侧轴线BS1或BS2 (图2)分别关于顶部10和底部20向内枢转,以使板
条箱能够从图1的直立位置折叠到塌缩位置(图3)。
[0049] 当板条箱100处于塌缩配置时,侧壁30塌缩,向内折叠并且搁置在底部构件20上方。例如,上面板31和下面板32围绕铰链35和侧轴线H1或H2 折叠,使得它们大致抵靠彼此
平放,其中上面板31搁置在下面板32上方,并且下面板32搁置在底部构件20上方。端壁40中
的每个均大致平放,搁置在侧壁30上方,如图3所示。
[0050] 为了将板条箱100从塌缩配置重新布置或改变为直立配置,用户可例如经由在顶部构件10附近的每个端壁40中形成的手柄开口来抓持顶部构件10,并拉动顶部构件10远离
底部构件20(即,垂直于顶部端部轴线TE1和TE2 以及顶部侧轴线TS1和TS2的方向)。当顶部
构件10移动远离底部构件20 时,上面板31和下面板32围绕侧轴线H1或H2枢转,同时侧壁30
的顶部边缘30T围绕对应的顶部侧轴线TS1或TS2枢转,并且同时侧壁30的底部边缘30T围绕
对应的底部侧轴线BS1或BS2枢转。在侧壁30站立之后,端壁40可在其自身重量下下落,或者
通过用户辅助下落,以围绕顶部端部轴线 TE1或TE2朝向底部20枢转,使得端壁40也站立。
[0051] 为了将板条箱100从直立配置改变为塌缩配置,用户可向端壁40施加向内力,使得端壁40围绕顶部端部轴线TE1或TE2枢转,以远离底部20向上摆动。上面板31和下面板32然
后可分别通过围绕侧轴线H1或H2以及围绕对应的顶部侧轴线TS1或TS2和对应的底部侧轴
线BS1或BS2枢转而塌缩。当上面板31和下面板32向内折叠时,顶部10朝向底部20向下移动。
[0052] 在一个或多个实施例中,在端壁40的下端和底部构件20的相邻端部边缘20E之间形成可释放扣件27。在所示实施例中,扣件27在底部构件20的端部边缘20E中形成,并且作
为由横向构件27X支撑的非线性叉头向上延伸,横向构件27X从壁28延伸到扣件27的外侧,
如图5A、图5B和图5E所示。因此,由底部构件20的底部部分48限定的接收凹陷狭槽或凹口47
在端壁40 的底部边缘40B中形成,如图4B、图5C和图5F所示。扣件27是弯曲的,使得其楔入
凹口47内并且偏压端壁40以保持站立。因此,用户施加阈值向内力来释放扣件27,从而允许
端壁40向内摆动。换言之,扣件27和凹口47 一起可提供可释放的锁定机构,在板条箱处于
直立配置时,该锁定机构防止或限制端壁40围绕顶部端部轴线TE1或TE2摆动而无需施加阈
值力。进一步地,壁28充当止挡件,该止挡件阻止端壁40向外摆动越过壁28并阻止使板条箱
在直立配置中不稳定。
[0053] 可释放扣件27被配置为在与凹口47接合和脱离时挠曲。当将板条箱100 从塌缩位置重新布置到直立位置时,端壁40向下摆动并且凹口47在扣件27 上滑动,其中壁28阻止端
壁40向外摆动越过壁28。当将板条箱100从直立配置重新布置到塌缩配置时,用户在端壁40
上施加阈值向内力,以推动底部部分48越过扣件27,从而释放端壁40以使其向内摆动。
[0054] 在一些实施例中,板条箱100可包括用于每个端壁40的多于一组的扣件 27和凹口47。在所示实施例中,一组扣件和凹口沿端壁40的底部边缘和底部端部边缘20B形成在大致
中心的位置处。应当理解,扣件27和凹口47的布置可被改变,例如,可相反,即其中扣件27在
端壁40上形成,而凹口47 在底部构件20上形成。
[0055] 在一些实施例中,在每个端壁40的底部边缘和底部构件20的端部边缘 20E之间提供了一个或多个对齐引导突片25。在图4A和图4B所示的实施例中,底部构件20的端部边缘
20B包括向内延伸的一个或多个突出突片25,并且端壁40的底部边缘包括适于接收突片的
一个或多个面向外的狭槽开口 45。每个突片25被配置为延伸到对应的开口45中,以随着端
壁40接近其站立位置而引导端壁40。应当理解,突片25和开口45的布置可被改变,例如,可
相反,即其中突片25在端壁40的底部边缘处形成,而开口45在底部构件 20的端部边缘处形
成。应当理解,接收在开口45中的突片25还在板条箱100 处于直立配置时为其提供支撑和
稳定性。
[0056] 在一些实施例中,一个或两个侧壁30包括在沿上面板31和下面板32之间的接合部的位置处在侧壁的内表面上的止动突片33,止动突片33帮助铰链 35抵抗向外弯曲并且因
此帮助侧壁30抵抗向外屈曲。在图6A和图6B所示的实施例中,止动突片33在侧壁30的边缘
节段30S中形成,作为在铰链35 的互锁突起35P的区域中从上面板31的下边缘向下突出的
形成物。因此,用于止动突片33的面向上的接收狭槽34在下面板32的上边缘中的侧壁30的
边缘节段30S中形成。当板条箱100处于直立配置时,突片33延伸到狭槽34 中并且帮助加强
铰链35以避免向外弯曲,由此在承受堆叠在板条箱顶上的垂直负载和/或板条箱中承载的
内部负载的能力方面增加板条箱100的负载极限。如图8C所示,止动突片33与侧壁30的内表
面36大致齐平,并且不干涉端壁40的运动。
[0057] 在一些实施例中,每个侧壁30在其内表面36上包括一个或多个非线性凹陷的形成物或通道50。如图6B所示,每个通道50描绘为拱形形状。如图 7A、图7B和图7C所示,端壁40
包括凸起的形成物或销41,凸起的形成物或销41在平行于端部轴线TE1、BE1或TE2、BE2的方
向上在端壁40的侧边缘40S处形成。当板条箱在塌缩配置和直立配置之间重新布置时,通道
50 和销41有助于端壁40的运动。通道50和销41避免侧壁30的内表面36的损坏、刮擦或毁
损。
[0058] 销41被配置为与通道50接合,并且随着端壁40围绕顶部端部轴线TE1 或TE2枢转而在通道50内移动或滑动。由此,通道50和对应的销41一起随着对应的端壁40围绕顶部端
部轴线TE1或TE2向内枢转而有助于该对应的端壁40的运动。因此,由于通道50和销41避免
了侧壁30的内表面36的损坏、刮擦或毁损,所以通道50和销41增强了板条箱100的耐久性,
并且减少了端壁40以异常角度围绕顶部端部轴线TE1或TE2枢转的可能性。
[0059] 每个端壁40可具有沿侧边缘40S的多个销41,其中每个销对应于沿侧壁 30的内表面36的相应通道50。因此,通道50的数目和销41的数目通常是相等的。在所示实施例中,端
壁40的每个侧边缘40S上的一个销在大致对应于沿下面板32的侧边缘的中间位置的位置处
距离端壁40的底端比距离端壁 40的顶端更近。
[0060] 在图6B所示的实施例中,每个通道50延伸通过上面板31的一部分和下面板32的一部分。应当理解,每个通道所描绘的拱形图案可根据其相应销41 在端壁40的侧边缘40S上
的位置而改变。还应当理解,在端壁40的每个侧边缘40S具有多于一个的销41的情况下,如
期望或适当地,侧壁30的对应内表面36将具有对应数目的通道50。此外,根据侧壁30和端壁
40的相对尺寸以及销41的位置,不同的通道50可彼此交叉。
[0061] 在一些实施例中,一个或多个侧壁30在其内表面36上提供至少一个过盈突出物60以便与端壁40接合。在图6B、图6D、图8A和图8B的所示实施例中,过盈突出物60位于侧壁30
的侧边缘30S上,靠近板条箱的上部拐角。突出物60被配置为当端壁站立并且板条箱处于直
立配置时以过盈配合邻接相邻端壁40的一部分。过盈配合要求用户施加阈值向内力来将端
壁40从其站立位置释放,从而使板条箱100意外塌缩的风险最小化。换言之,突出物60被配
置为在板条箱100处于直立配置时将端壁40可释放地维持在站立位置中。
[0062] 在图8A和图8B所示的实施例中,突出物60形成在侧边缘30S处并且靠近侧壁30的顶部边缘30T(例如,可在上面板31的上部部分处从上面板 31向内突出)。然而,本公开不限
于此。例如,突出物60可靠近底部边缘30B 形成,或者可靠近铰链35形成,或者可在沿侧边
缘30S的任何合适的位置处形成。在其他实施例中,突出物60在底部构件20的端部边缘20E
上形成,并且从底部构件20的侧边缘20S向上突出或者靠近底部构件20的拐角。例如,突出
物60可靠近底部构件20的底部端部边缘20E和底部侧边缘20S形成。在具有多于一个突出物
60的情况下,用户可能需要在端壁40的不同位置处施加阈值力,以克服突出物60并且使板
条箱100塌缩。突出物60可具有任何合适的横截面形状,例如,圆形、矩形或任何其他合适的
形状。
[0063] 在一个或多个实施例中,侧壁30包括一个或多个凸缘70,凸缘70被配置为增加板条箱在直立配置中的稳定性,并且增强板条箱100在其垂直负载和内部承载负载能力方面
的负载极限。一个或多个凸缘70用于容纳端面板40,以防止其向外摆动和使板条箱不稳定。
在图9A、图9B、图9C和图9D所示的实施例中,每个凸缘70从侧壁30的侧边缘30S朝向相对的
侧壁延伸,或者在大致平行于端部轴线BE1和TE1或BE2和TE2的方向上延伸。在一些实施例
中,凸缘70在垂直方向上与铰链35隔开形成于上面板31上。由此,凸缘70在上面板31的上部
部分上从上面板31延伸。在一个或多个实施例中,凸缘70在下面板32上形成,并且在垂直方
向上与铰链35隔开。由此,凸缘 70在下面板32的下部部分上从下面板32延伸。
[0064] 在一个或多个实施例中,侧壁30包括多个凸缘70。例如,侧壁30可以包括在侧壁30的相对侧边缘30S处形成的一对凸缘70,使得当板条箱100 处于直立配置时,一个凸缘70与
一个端壁40相邻,并且另一凸缘70与另一端壁40相邻。任何侧边缘30S可具有的凸缘的数目
可适当地或按照期望改变。
[0065] 在一个或多个实施例中,板条箱100被配置为容纳一个或多个悬挂文件夹。在图10A、图10B和图10C所示的实施例中,在顶部10的相对顶部侧节段10S的内表面中形成细长
的凹槽或导轨80。文件导轨80中的每一个均包括唇缘81,唇缘81在垂直方向上从导轨80延
伸,以帮助保持悬挂文件夹的端部钩不脱离导轨80。如期望或适当地,一对导轨80可在相对
的顶部侧节段 10S和/或相对的顶部端部节段10E中形成。如期望或适当地,导轨80也可在
顶部构件10下方的合适的高度处形成在侧壁30和/或端壁40的内表面36中。
[0066] 在一个或多个实施例中,板条箱包括在合适的高度处在顶部构件10的内表面、侧壁30和/或端壁40中形成的支架90,用于支撑细长构件例如杆或棒的端部,其中悬挂文件夹
的钩悬吊或支撑在细长构件上。支撑件90可以为任何合适的形状,例如,如图11所示的基本
U形。在一个或多个实施例中,提供至少四个支架以支撑一对细长构件。
[0067] 无论悬挂文件夹是由导轨80直接支撑还是由支架90间接支撑,悬挂在悬挂文件夹中的重文件均可在板条箱100上形成显著的负载。有利地,上述特征中的一个或多个改善了
板条箱的稳定性以保持直立并且不因负载而塌缩。
[0068] 如图12所示,在一个或多个实施例中,板条箱100包括可拆除的或可移除的封盖110。封盖110可附接到顶部10并且可从顶部10拆除。封盖110可以在板条箱100处于塌缩配
置并且在板条箱100处于直立配置或任何中间取向时附接到板条箱100。
[0069] 本领域技术人员将理解,如期望或适当地,本文所述的任何特征可单独或组合使用并且附加地或替代本文所述的任何其他特征,并且仍然保持在本公开的精神和范围内。
[0070] 虽然已经特别参考本公开的一些示例性实施例详细描述了本公开,但在本文中描述的示例性实施例并非旨在穷举或将本公开的范围限制到所公开的确切形式。应当理解,
附图不一定按比例绘制。本公开所属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将理解,装配和操作的所述结构
和方法中的改变和变化可在不有意偏离如在随附权利要求及其等价物中所阐述的本公开
的原理、精神和范围的情况下被实施。
高效检索全球专利

专利汇是专利免费检索,专利查询,专利分析-国家发明专利查询检索分析平台,是提供专利分析,专利查询,专利检索等数据服务功能的知识产权数据服务商。

我们的产品包含105个国家的1.26亿组数据,免费查、免费专利分析。

申请试用

分析报告

专利汇分析报告产品可以对行业情报数据进行梳理分析,涉及维度包括行业专利基本状况分析、地域分析、技术分析、发明人分析、申请人分析、专利权人分析、失效分析、核心专利分析、法律分析、研发重点分析、企业专利处境分析、技术处境分析、专利寿命分析、企业定位分析、引证分析等超过60个分析角度,系统通过AI智能系统对图表进行解读,只需1分钟,一键生成行业专利分析报告。

申请试用

QQ群二维码
意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