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专利库 / 油气提取 / 煤层气 / 一种煤层气井捞煤粉装置

一种层气井捞煤粉装置

阅读:112发布:2020-05-12

专利汇可以提供一种层气井捞煤粉装置专利检索,专利查询,专利分析的服务。并且本 发明 涉及 煤 层气井用的修井作业装置,具体地说是一种 煤层 气井捞 煤粉 装置。包括驱动杆、储粉筒、上螺旋装置、 定位 接头、 阀 座、环阀、下螺旋装置及套筒,其中环阀从 阀座 的下部装入阀座内、并密封配合,环阀的上端由阀座上设有的通孔穿出、并与定位接头的下端连接,定位接头的上端与上螺旋装置的下端连接,上螺旋装置的上端连接驱动杆,环阀的下端与下螺旋装置连接,阀座的上端连接储粉筒,上螺旋装置和定位接头容置于储粉筒内,阀座的下端连接套筒,下螺旋装置容置于套筒内。本发明结构简单,可以将 煤层气 井底的煤粉清除干净,使煤层气井正常产气。,下面是一种层气井捞煤粉装置专利的具体信息内容。

1.一种层气井捞煤粉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驱动杆(1)、储粉筒(2)、上螺旋装置(3)、定位接头(5)、座(6)、环阀(7)、下螺旋装置(8)及套筒(10),其中环阀(7)从阀座(6)的下部装入阀座(6)内,所述环阀(7)与阀座(6)密封配合,所述环阀(7)的上端由阀座(6)上设有的通孔穿出、并与定位接头(5)的下端连接,所述定位接头(5)的上端与上螺旋装置(3)的下端连接,所述上螺旋装置(3)的上端连接驱动杆(1),所述环阀(7)的下端与下螺旋装置(8)连接,所述阀座(6)的上端连接储粉筒(2),所述上螺旋装置(3)和定位接头(5)容置于储粉筒(2)内,所述阀座(6)的下端连接套筒(10),所述下螺旋装置(8)容置于套筒(10)内;上提驱动杆(1),所述环阀(7)与阀座(6)接触,将煤粉关闭在储粉筒(2)内被提出。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煤层气井捞煤粉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上螺旋装置(3)和下螺旋装置(8)结构相同,均包括中心杆和设置于中心杆上的螺旋片。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煤层气井捞煤粉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上螺旋装置(3)的下部设有防沉搅拌片(4)。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煤层气井捞煤粉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防沉搅拌片(4)为2-6片、并沿周向均匀分布在所述上螺旋装置(3)的中心杆上。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煤层气井捞煤粉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下螺旋装置(8)的下部设有搅拌片(9)。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煤层气井捞煤粉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搅拌片(9)为2-6片、并沿周向均匀分布在下螺旋装置(8)的中心杆上。
7.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煤层气井捞煤粉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上螺旋装置(3)上的螺旋片的螺距为40-200mm。
8.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煤层气井捞煤粉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下螺旋装置(8)上的螺旋片的螺距为40-200mm。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煤层气井捞煤粉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环阀(7)的上端设有连接杆,所述连接杆由阀座(6)上设有的通孔穿出、并与定位接头(5)的下端连接。

说明书全文

一种层气井捞煤粉装置

技术领域

[0001] 本发明涉及煤层气井用的修井作业装置,具体地说是一种煤层气井捞煤粉装置。

背景技术

[0002] 煤层气在开始产气之前和产气时要排出井中的,以其降低井底回压,使煤层气的自身能量克服井筒阻流到地面之上被开采出来。在排水采气过程中,为了避免压力波动对煤层的影响,一般要控制排水量,使其排水流速很慢,流水携带煤粉的能力低,煤粉容易沉积在井底。当煤粉在井底沉积到一定高度时,就会堵塞煤层气及产出水的通道。因此,煤层气井在开采过程中要定期清除井底煤粉。目前清除煤层气井底煤粉的办法一般采用循环冲洗法。即在井筒内下人冲洗管柱,洗井液通过高压车经管柱注入井内,再从管柱与套管之间的环空流出,洗井液在循环过程中冲洗井底煤粉,并将其携带出井,恢复生产。但此种冲洗法有以下不足之处:1、由于煤层气井长时间生产造成地层亏空,漏失严重,洗井水会流入煤层,煤粉不仅冲不出来,而且冲洗水进入煤层使煤层气无法解析,今后无法产气;2、冲洗施工需要有泵车、罐车及井口配套设施,施工费用高,劳动强度大。目前在现场还采用抽砂泵清除油水井的井底沉砂,但它不适合用于煤层气井清除井底煤粉,因为煤粉的粒径小,分批过滤器挡不住煤粉,煤粉会在井内循环不能被清除。如采用精密过滤,过滤器又会被堵塞,使其无法工作。

发明内容

[0003] 针对上述问题,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煤层气井捞煤粉装置。该煤层气井捞煤粉装置,可以将煤层气井底的煤粉清除干净,使煤层气井正常产气。
[0004]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0005] 一种煤层气井捞煤粉装置,包括驱动杆、储粉筒、上螺旋装置、定位接头、座、环阀、下螺旋装置及套筒,其中环阀从阀座的下部装入阀座内,所述环阀与阀座密封配合,所述环阀的上端由阀座上设有的通孔穿出、并与定位接头的下端连接,所述定位接头的上端与上螺旋装置的下端连接,所述上螺旋装置的上端连接驱动杆,所述环阀的下端与下螺旋装置连接,所述阀座的上端连接储粉筒,所述上螺旋装置和定位接头容置于储粉筒内,所述阀座的下端连接套筒,所述下螺旋装置容置于套筒内。
[0006] 所述上螺旋装置和下螺旋装置结构相同,均包括中心杆和设置于中心杆上的螺旋片。所述上螺旋装置的下部设有防沉搅拌片,所述防沉搅拌片为2-6片、并沿周向均匀分布在所述上螺旋装置的中心杆上。所述下螺旋装置的下部设有搅拌片,所述搅拌片为2-6片、并沿周向均匀分布在下螺旋装置的中心杆上。所述上螺旋装置上的螺旋片的螺距为40-200mm,所述下螺旋装置上的螺旋片的螺距为40-200mm。
[0007] 所述环阀的上端设有连接杆,所述连接杆由阀座上设有的通孔穿出、并与定位接头的下端连接。
[0008] 本发明的优点及有益效果是:
[0009] 1.本发明结构简单,经济实用,降低了劳动强度,可以将煤层气井底的煤粉清除干净,使煤层气井正常产气。
[0010] 2.本发明通过环阀与阀座的分离或密封配合,实现煤粉浆的输送或提取,操作简单,安全可靠。附图说明
[0011] 图1是本发明的结构示意图。
[0012] 其中:1为驱动杆,2为储粉筒,3为上螺旋装置,4为防沉搅拌片,5为定位接头,6为阀座,7为环阀,8为下螺旋装置,9为搅拌片,10为套筒。

具体实施方式

[0013]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
[0014] 如图1所示,包括驱动杆1、储粉筒2、上螺旋装置3、定位接头5、阀座6、环阀7、下螺旋装置8及套筒10,其中环阀7从阀座6的下部装入阀座6内,所述环阀7与阀座6密封配合,所述环阀7的上端设有连接杆,所述连接杆由阀座6上设有的通孔穿出、并与定位接头5的下端连接。所述定位接头5的上端与上螺旋装置3的下端连接,所述上螺旋装置3的上端连接驱动杆1。所述环阀7的下端与下螺旋装置8连接,所述阀座6的上端连接储粉筒2,所述上螺旋装置3和定位接头5容置于储粉筒2内,所述阀座6的下端连接套筒10,所述下螺旋装置8容置于套筒10内。所述驱动杆1、上螺旋装置3、定位接头5、环阀7及下螺旋装置8连接为整体、并能在储粉筒2和套筒10内沿轴向作直线运动,所述阀座6用于与环阀7密封配合,同时起到轴向限位作用。
[0015] 所述上螺旋装置3和下螺旋装置8结构相同,均包括中心杆和设置于中心杆上的螺旋片。所述上螺旋装置3的下部设有防沉搅拌片4,所述防沉搅拌片4为2-6片、并沿周向均匀分布在所述上螺旋装置3的中心杆上,所述防沉搅拌片4可以倾斜安装,也可以竖直安装。所述下螺旋装置8的下部设有搅拌片9,所述搅拌片9为2-6片、并沿周向均匀分布在下螺旋装置8的中心杆上,所述搅拌片9可以倾斜安装,也可以竖直安装。所述上螺旋装置3和下螺旋装置8上的螺旋片的螺距均为40-200mm,螺距是根据井径和驱动转速决定的。
[0016] 所述定位接头5的作用是防止环阀7脱离阀座6太远,防止下螺旋装置8插入煤粉过深,所述定位接头5的下部与阀座6的上部接触后环阀7与阀座6之间的位置就保持不变了。所述储粉筒2和套筒10的长度根据煤粉量决定,可以连接数根使其有足够的容积将煤粉全部捞出。
[0017] 本发明的工作原理是:
[0018] 本发明通过驱动杆1下到井底后,所述套筒10被煤粉支撑住暂时不动,在地面旋转驱动杆1,使上螺旋装置3、下螺旋装置8、搅拌片旋转,使井底形成高浓度的煤粉浆,并通过螺旋片的举升进入储粉筒2内,在上螺旋装置3的作用下,煤粉浆中的煤粉不会下沉,始终保持混合状态,随着搅拌的进行,煤粉逐渐下降,本发明随之下落,将井底煤粉被输送到储粉筒2里,上提驱动杆1,所述环阀7与阀座6接触,将煤粉关闭在储粉筒2内被提出,井底煤粉被捞出,使煤层气与地面联通被开采出来。
[0019]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非用于限定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凡在本发明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内。
高效检索全球专利

专利汇是专利免费检索,专利查询,专利分析-国家发明专利查询检索分析平台,是提供专利分析,专利查询,专利检索等数据服务功能的知识产权数据服务商。

我们的产品包含105个国家的1.26亿组数据,免费查、免费专利分析。

申请试用

分析报告

专利汇分析报告产品可以对行业情报数据进行梳理分析,涉及维度包括行业专利基本状况分析、地域分析、技术分析、发明人分析、申请人分析、专利权人分析、失效分析、核心专利分析、法律分析、研发重点分析、企业专利处境分析、技术处境分析、专利寿命分析、企业定位分析、引证分析等超过60个分析角度,系统通过AI智能系统对图表进行解读,只需1分钟,一键生成行业专利分析报告。

申请试用

QQ群二维码
意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