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专利库 / 金工 / 熔覆技术 / 塑料模塑复合物及其用途

塑料模塑复合物及其用途

阅读:921发布:2022-11-24

专利汇可以提供塑料模塑复合物及其用途专利检索,专利查询,专利分析的服务。并且本 发明 涉及塑料模塑复合物及其用途。描述了热塑性 阻燃性 塑料模塑复合物,其具有提高的机械性能,特别是用于LDS应用。热塑性模塑复合物包含以下组分:(A)21‑81.9wt%的包含以下组分的热塑性材料:(A1)55‑100wt%聚酰胺,包含至少50wt%的部分芳族部分结晶聚酰胺;(A2)0‑45wt%基于非聚酰胺的热塑性材料,(A1)和(A2)合计为100wt%的组分(A);(B)10‑70wt%玻璃 纤维 ;(C)0.1‑10wt%的LDS添加剂或LDS添加剂的混合物;(D)8‑18wt%无卤阻燃剂;(E)0‑40wt%不同于C的粒状填料;(F)0‑2wt%其他不同的添加剂;其中(A)‑(F)的总量为100wt%。,下面是塑料模塑复合物及其用途专利的具体信息内容。

1.一种热塑性模塑复合物,包含以下组分:
(A)21-81.9wt%的热塑性材料,包含以下组分:
(A1)55-100wt%的聚酰胺,包含至少50wt%的由以下原料制备的部分芳族部分结晶聚酰胺:
a)基于二羧酸的总量,
30到100mol%的对苯二甲酸和/或二羧酸,以及0到70mol%的至少一种6到12个原子的脂肪族二羧酸,和/或0到70mol%的至少一种8到20个碳原子的脂环族二羧酸,和
0到50mol%的间苯二甲酸,
b)基于二胺的总量,
80到100mol%的至少一种4到18个碳原子的脂肪族二胺,以及
0到20mol%的至少一种脂环族二胺,和
0到20mol%的至少一种芳脂族二胺,以及任选地
c)6到12个碳原子的基羧酸和/或6到12个碳原子的内酰胺;
(A2)0-45wt%的基于非聚酰胺的热塑性材料(A2_1)、不同于所述基于非聚酰胺的热塑性材料(A2_1)的抗冲击改性剂(A2_2)或其混合物,
其中(A1)和(A2)合计为100wt%的组分(A);
(B)10-70wt%的玻璃纤维
(C)0.1-10wt%的LDS添加剂或LDS添加剂的混合物;
(D)8-18wt%的无卤阻燃剂;
(E)0-40wt%的不同于(C)的粒状填料;
(F)0-2wt%的其他不同的添加剂;
其中(A)-(F)的总量为100wt%。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模塑复合物,其特征在于,所述组分(A2)选自:聚碳酸酯、聚亚苯醚、聚苯醚、聚苯乙烯、聚甲基丙烯酸甲酯、丙烯腈-丁二烯-苯乙烯共聚物、丙烯腈-苯乙烯共聚物、聚烯、聚甲、聚酯、聚砜、聚苯硫醚、液晶聚合物、聚醚、聚醚醚酮、聚酰亚胺、聚酰胺酰亚胺、聚酯酰亚胺、聚氨酯、聚烷、聚丙烯酸酯、聚甲基丙烯酸酯,和基于这些体系的混合物或共聚物,
和/或所述100wt%的组分(A)内的所述组分(A2)的含量为5-40wt%。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模塑复合物,其特征在于,所述组分(A2)选自: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和聚对苯二甲酸丁二醇酯,和基于这些体系的混合物或共聚物。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模塑复合物,其特征在于,所述组分(A2)选自:PSU、PESU或PPSU类型的聚砜,和基于这些体系的混合物或共聚物。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模塑复合物,其特征在于,所述组分(A2)选自:TPU或PUR类型的聚氨酯,和基于这些体系的混合物或共聚物。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模塑复合物,其特征在于,所述100wt%的组分(A)内的所述组分(A2)的含量为5-30wt%或10-35wt%。
7.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模塑复合物,其特征在于,所述组分(A1)由部分结晶部分芳族聚酰胺(A1_1)及无定形部分芳族聚酰胺(A1_2)和/或脂肪族聚酰胺(A1_3)的混合物构成。
8.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模塑复合物,其特征在于,所述组分(A1)全部由部分结晶部分芳族聚酰胺构成,或由包含在100wt%的组分(A)内的至少60wt%的部分结晶部分芳族聚酰胺的聚酰胺混合物构成,
和/或组分(A1)的所述部分结晶部分芳族聚酰胺通过DSC根据ISO标准11357-11-2测得的熔融为25到80J/g。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模塑复合物,其特征在于,所述组分(A1)由包含在100wt%的组分(A)内的至少65wt%的部分结晶部分芳族聚酰胺的聚酰胺混合物构成。
10.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模塑复合物,其特征在于,组分(A1)的所述部分结晶部分芳族聚酰胺通过DSC根据ISO标准11357-11-2测得的熔融焓为30到70J/g。
11.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模塑复合物,其特征在于,组分(A)的含量基于(A)-(F)的总和为25-75.5wt%。
12.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模塑复合物,其特征在于,组分(A)的含量基于(A)-(F)的总和为30-71wt%。
1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模塑复合物,其特征在于,组分(B)的含量基于(A)-(F)的总和为15-60wt%。
14.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模塑复合物,其特征在于,组分(B)的含量基于(A)-(F)的总和为18-55wt%。
15.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模塑复合物,其特征在于,组分(B)的含量基于(A)-(F)的总和为18-42wt%,或20-45wt%。
16.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模塑复合物,其特征在于,组分(B)的含量基于(A)-(F)的总和为20-35wt%。
17.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模塑复合物,其特征在于,组分(B)的所述玻璃纤维选择为根据ASTM D578-00的E-玻璃纤维,或者选择为高强度玻璃纤维。
18.根据权利要求17所述的模塑复合物,其特征在于,所述E-玻璃纤维具有非圆形截面。
19.根据权利要求17所述的模塑复合物,其特征在于,所述E-玻璃纤维由52-62%二氧化硅、12-16%氧化、16-25%氧化、0-10%砂、0-5%氧化镁、0-2%金属氧化物、0-
1.5%二氧化和0-0.3%氧化构成。
20.根据权利要求17所述的模塑复合物,其特征在于,所述高强度玻璃纤维具有非圆形截面。
21.根据权利要求17所述的模塑复合物,其特征在于,所述高强度玻璃纤维基于三元体系二氧化硅-氧化铝-氧化镁或基于四元体系二氧化硅-氧化铝-氧化镁-氧化钙。
22.根据权利要求17所述的模塑复合物,其特征在于,所述高强度玻璃纤维具有如下组成:58-70wt%的二氧化硅(SiO2),15-30wt%的氧化铝(Al2O3),5-15wt%的氧化镁(MgO),0-
10wt%的氧化钙(CaO),和0-2wt%的另外的氧化物,所述高强度玻璃纤维中各组分含量百分数之和等于100wt%。
23.根据权利要求17所述的模塑复合物,其特征在于,所述高强度玻璃纤维具有如下组成:60-67wt%的二氧化硅(SiO2),20-28wt%的氧化铝(Al2O3),7-12wt%的氧化镁(MgO),0-
9wt%的氧化钙(CaO),和0-1.5wt%的另外的氧化物,所述高强度玻璃纤维中各组分含量百分数之和等于100wt%。
24.根据权利要求22或23所述的模塑复合物,其特征在于,所述另外的氧化物是二氧化锆(ZrO2)、氧化硼(B2O3)、二氧化钛(TiO2)或氧化锂(Li2O)或这些氧化物的组合。
25.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模塑复合物,其特征在于,组分(B)的所述玻璃纤维为非圆形截面的玻璃纤维,其中主截面轴同与之垂直的副截面轴的尺寸比大于2.5。
26.根据权利要求25所述的模塑复合物,其特征在于,主截面轴同与之垂直的副截面轴的尺寸比为2.5至6。
27.根据权利要求25所述的模塑复合物,其特征在于,主截面轴同与之垂直的副截面轴的尺寸比为3至5。
28.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模塑复合物,其特征在于,组分(C)的含量基于(A)-(F)的总和为0.5-8wt%。
29.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模塑复合物,其特征在于,组分(C)的含量基于(A)-(F)的总和为1-6wt%。
30.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模塑复合物,其特征在于,组分(C)包含选自如下的至少一种LDS添加剂或全部由选自如下的LDS添加剂形成:金属氧化物、金属磷酸盐,和/或组分(C)包含如下至少一种LDS添加剂或全部由如下LDS添加剂形成:基于和/或的无机化合物。
31.根据权利要求30所述的模塑复合物,其特征在于,所述金属磷酸盐为碱性金属磷酸盐和/或金属碱式磷酸盐。
32.根据权利要求30所述的模塑复合物,其特征在于,组分(C)包含选自如下的至少一种LDS添加剂或全部由选自如下的LDS添加剂形成:氧化锡;金属掺杂的氧化锡或金属氧化物掺杂的氧化锡;锑掺杂的氧化锡;金属氧化物涂覆的母;用锑掺杂的氧化锡涂覆的云母;氧化锡与氧化锑及任选的其他金属氧化物的混合物;尖晶石;铜铬氧化物;氧化铜;氢氧化铜;碱式磷酸铜;磷酸铜;碱性磷酸铜;铜-锡磷酸盐;碱性铜-锡磷酸盐;磷酸锡;碱性磷酸锡;锑掺杂的氧化锡,或锑掺杂的氧化锡与云母的组合;或其混合物及组合。
3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模塑复合物,其特征在于,组分(D)的含量基于(A)-(F)的总和为11-17wt%。
34.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模塑复合物,其特征在于,组分(D)的含量基于(A)-(F)的总和为12-16wt%。
35.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模塑复合物,其特征在于,组分(D)的含量基于(A)-(F)的总和为13-16wt%。
36.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模塑复合物,其特征在于,所述无卤阻燃剂(D)是磷基阻燃剂。
37.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模塑复合物,其特征在于,所述无卤阻燃剂(D)包含选自如下的至少一种物质:三聚氰胺与磷酸、(二)次磷酸盐及膦腈化合物的反应产物。
38.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模塑复合物,其特征在于,组分(D)由以下组分构成:
(D1)60-100wt%的一种或更多种次磷酸盐和/或二次磷酸盐,其中金属离子可独立地选自:铝、钙、钡、锌或其组合;
(D2)0-30wt%的含氮增效剂,和/或含氮和/或含磷的阻燃剂;
(D3)0-10wt%的阻燃性稳定剂,
其中(D1)、(D2)和(D3)合计为100wt%的组分(D)。
39.根据权利要求38所述的模塑复合物,其特征在于,所述含氮和/或含磷的阻燃剂选自:三聚氰胺或三聚氰胺的缩合产物,或三聚氰胺的缩合产物与聚磷酸的反应产物,或其混合物。
40.根据权利要求38所述的模塑复合物,其特征在于,所述含氮和/或含磷的阻燃剂选自:蜜勒胺、蜜白胺、氰尿酰胺,或三聚氰胺与聚磷酸的反应产物,或其混合物。
41.根据权利要求38所述的模塑复合物,其特征在于,所述含氮和/或含磷的阻燃剂为三聚氰胺聚磷酸盐。
42.根据权利要求38所述的模塑复合物,其特征在于,所述阻燃性稳定剂为硼酸锌或硬脂酸钡。
4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模塑复合物,其特征在于,组分(E)的含量基于(A)-(F)的总和为0-25wt%。
44.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模塑复合物,其特征在于,组分(E)的含量基于(A)-(F)的总和为0-15wt%。
45.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模塑复合物,其特征在于,组分(E)的含量基于(A)-(F)的总和为2-15wt%。
46.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模塑复合物,其特征在于,组分(E)的含量基于(A)-(F)的总和为3-10wt%。
47.一种组件,所述组件基于根据权利要求1-46中任一项所述的模塑复合物。
48.根据权利要求47所述的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组件是具有电子导体轨道的组件。
49.根据权利要求47或48所述的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组件作为便携式电子装置和电信装置的外壳或外壳部件。
50.根据权利要求47或48所述的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组件作为PDA、移动电话的外壳或外壳部件。
51.根据权利要求47或48所述的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组件作为用于个人电脑、笔记本电脑、医疗装置、传感器技术或RFID应答器的外壳或外壳部件。
52.根据权利要求47或48所述的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组件作为用于助听器的外壳或外壳部件。
53.根据权利要求47或48所述的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组件作为用于汽车行业的部件。
54.根据权利要求47或48所述的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组件作为用于气囊模或多功能方向盘的部件。

说明书全文

塑料模塑复合物及其用途

技术领域

[0001] 本发明涉及具备提高的机械性能的热塑性、阻燃性模塑复合物。除玻璃纤维外,所述模塑复合物包含阻燃剂及LDS添加剂。在局部辐射后,由此制得的模塑制品进行特定金属化。根据本发明的模塑复合物特别在注射模塑互联装置的生产中有用。

背景技术

[0002] 相比于以前的互联装置,由热塑性材料制得的互联装置具备如下优点:提高的设计自由度、有效的环境相容性以及与最终产品的生产工艺相关的合理化潜。在一个模塑部件中集成电子和机械功能可导致集成件的微型化。另外,可实现新功能并且基本上可设计成任意形状。
[0003] 从EP-A-1274288已知所谓添加剂激光直接成型技术(激光直接成型,LDS),其中对在标准注射模塑方法中生产的具备特殊材料性能的模塑部件(例如基于可成核PBT),利用激光进行成型。因此,随后将承载导电轨道的区域利用金属原子成核,在所述区域上随后在化学还原性金属化浴中生长金属层。通过分解包含于载体材料中的超细分散的金属化合物来形成金属核。未辐射的塑料区在金属化浴中保持不变。
[0004] WO-A-2013/076314描述了用激光直接可成型的热塑性模塑复合物,其包含作为LDS添加剂的基于的混合化物及选自特定组的另一种金属,并且基于聚酸酯或聚碳酸酯-ABS混合物的未加强模塑复合物证明:这些模塑复合物具备良好的白度并可通过增加氧化锑含量提高金属化率。
[0005] WO-A-2012/056416表明,在未加强及未阻燃聚碳酸酯/ABS的共混物的情况下,加入二氧化会导致模塑复合物具备高白度,而与所使用的LDS添加剂的类型无关。
[0006] WO2009/141799公开了直接激光可成型模塑复合物(其也是阻燃性的)基本上保留了热机械性能,例如耐热变形性能。正如基于未加强聚碳酸酯/ABS混合物及有机磷酸酯的例子所示,所述模塑复合物用0.8及1.6mm厚的试样达到V0等级的阻燃性能,并且所有样品的HDT值都显著低于100℃。
[0007] 从US 2013/0289178已知基于聚碳酸酯和任选的ABS的阻燃性LDS模塑复合物在某些情况下达到V0等级。

发明内容

[0008] 在此基础上,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热塑性材料模塑复合物,其适用于MID(模塑互连装置)技术;特别是聚酰胺塑复合物,更特别是那些除了包含玻璃纤维还包含阻燃剂和LDS添加剂的模塑复合物,允许生产具备良好机械性能,特别具有高刚性、高耐撕裂性能及高抗冲击性的模塑制品,其具有V0等级的安全阻燃性能并可进行可靠的无泡焊接。此外,在激光辐射之后,所述模塑制品易于金属化,并且导电条对聚合物基底具有良好的附着力
[0009] 这些互联装置的热和机械性能以及与此相关的应用领域主要由热塑性模塑复合物(也是这些互联装置所基于的模塑复合物)决定。聚酰胺目前广泛作为室内区域和户外区域的结构部件,这可基本归因于其突出的(热)机械性能(甚至在不同的气候条件下)。
[0010] 机械性能(例如强度和刚性)的改进可特别通过添加纤维加强物质(例如玻璃纤维或碳纤维)来实现。在许多情况下,除了玻璃纤维之外还使用粒状填料,以例如利用无机颜料对模塑复合物染色或是影响其他特定的性能改性。
[0011] 尽管如此,通过向玻璃纤维加强的模塑复合物中添加粒状填料(以及例如LDS添加剂或某些阻燃剂),通常其机械性能显著受损,特别是耐撕裂性能、断裂伸长率及抗冲击性通常显著降低。另外,表面品质特别是光泽度受损。
[0012] 通过根据本发明的所述模塑复合物的特定组成,尽管组合了纤维与粒状填料,但意外地实现了:由这些模塑复合物制造的模塑制品除了显示出其他有利性能之外,还显示出良好的机械性能和高表面品质,这些制品能在回流焊接工艺中被可靠焊接并达到V0级阻燃性能(根据UL94)。
[0013] 特别地,本发明涉及根据权利要求1的阻燃模塑复合物,其特别具有高的刚性、耐撕裂性能及高抗冲击性,特别地包含以下组分:
[0014] (A)21-81.9wt%的包含组分(A1)和(A2)的热塑性材料,即:
[0015] (A1)55-100wt%的聚酰胺,包含至少50wt%的部分芳族、部分结晶聚酰胺;
[0016] (A2)0-45wt%的基于非聚酰胺的热塑性材料,
[0017] 其中(A1)和(A2)合计为100wt%的组分(A);
[0018] (B)10-70wt%的玻璃纤维;
[0019] (C)0.1-10wt%的LDS添加剂或LDS添加剂的混合物,
[0020] 其中优选至少一种LDS添加剂选自如下:金属氧化物、金属磷酸盐,优选性金属磷酸盐和/或金属碱式磷酸盐,
[0021] 和/或至少一种LDS添加剂为和/或锡的无机化合物;
[0022] (D)8-18wt%的无卤阻燃剂;
[0023] (E)0-40wt%的粒状填料,不同于C;
[0024] (F)0-2wt%的其他不同的添加剂;
[0025] 其中(A)-(F)的总量为100wt%。
[0026] 此外,组分(A)的含量基于(A)-(F)的总和优选在于25-75.5wt%范围内,优选30-71wt%范围内。组分(A1)优选全部由部分芳族、部分结晶聚酰胺或其与无定形聚酰胺的混合物、或其与脂肪族聚酰胺的混合物构成,其中所述部分芳族、部分结晶聚酰胺的含量在每种情况下至少都为50wt%,基于100wt%的组分A。优选地,组分(A1)主要由部分芳族、部分结晶聚酰胺构成,也即优选55到100wt%,特别是65-100wt%的组分(A1)由部分芳族、部分结晶聚酰胺构成(基于塑料基质(A)的总量)。
[0027] 组分(B)含量优选在于15-60wt%范围内,优选18-55wt%范围内或18-42wt%范围内,特别是20-35wt%范围内。
[0028] 组分(C)含量优选在于0.5-8wt%范围内,优选1-6wt%范围内,特别优选0.5-3.5wt%范围内。
[0029] 组分(A)可由部分芳族、部分结晶聚酰胺(A1)构成,或包含部分芳族部分结晶聚酰胺(A1)与至多45%的基于非聚酰胺的热塑性材料(A2)的混合物。
[0030] 组分(A2)可为基于非聚酰胺的热塑性材料(A2_1),也可为不同于前者的抗冲击改性剂(A2_2)。在此,组分(A2_1)优选选自如下的热塑性材料:聚碳酸酯、聚苯醚、聚苯乙烯、聚甲基丙烯酸甲酯、丙烯腈-丁二烯-苯乙烯共聚物、丙烯腈-苯乙烯共聚物、聚烯、聚甲、聚酯(特别是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和聚对苯二甲酸丁二醇酯)、聚砜(特别是PSU、PESU、PPSU类型)、聚苯硫醚、液晶聚合物、聚醚、聚醚醚酮、聚酰亚胺、聚酰胺酰亚胺、聚酯酰亚胺、聚醚酰胺、聚酯酰胺、聚醚酯酰胺、聚酯(特别是TPU或PUR类型)、聚氧烷、聚丙烯酸酯、聚甲基丙烯酸酯,和基于这些体系的混合物或共聚物。特别优选地,组分A2_1为聚苯醚,其通过根据常规方法对邻位用二烷基双取代的酚进行氧化偶联来制备(参见美国专利US3661848、US3378505、US3306874、US3306875及US3639656)。对于它们的制备,通常使用基于重金属,例如铜、锰或钴,且与其他物质(例如仲胺、叔胺、卤素或其组合)组合的催化剂。适用的聚苯醚例如:聚(2,6-二乙基-1,4-亚苯基)醚、聚(2-甲基-6-乙基-1,4-亚苯基)醚、聚(2-甲基-6-丙基-1,4-亚苯基)醚、聚(2,6-二丙基-1,4-亚苯基)醚、聚(2-乙基-6-丙基-1,4-亚苯基)醚或共聚物(例如包含2,3,6-三甲基苯酚的共聚物),以及所述聚苯醚的混合物。
[0031] 优选聚(2,6-二甲基-1,4-亚苯基)醚,任选与2,3,6-三甲基苯酚单元组合。所述聚苯醚可以均聚物、共聚物、接枝聚合物、嵌段共聚物或离聚物的形式使用。
[0032] 适用的聚苯醚通常具有0.1到0.6dl/g的特性粘度(在25℃的氯仿中测得)。这与3000到40000的分子量Mn(数均)及5000到80000的重均分子量Mw相对应。可以组合使用高粘度和低粘度聚苯醚。不同粘度的两种聚苯醚的比例依赖于粘度和期望的物理性质。与根据本发明聚酰胺的混合物(A1)优选包含15到40wt%的聚苯醚。为了更好的相容性,使用多官能化合物形式的增容剂,其与聚苯醚、聚酰胺或这两者发生相互作用。所述相互作用可为化学(例如接枝)和/或物理(例如通过影响分散相的表面性质)作用。
[0033] 组分(A2)优选具有包含酸酐基团的成分,其通过主链聚合物与不饱和二羧酸酐、不饱和二羧酸或不饱和二羧酸单烷基酯在足以与聚酰胺良好结合的浓度下的热或自由基反应引入,其中优选使用为此选自以下的试剂来酸、马来酸酐、马来酸单丁酯、富马酸、乌头酸和/或衣康酸酐。
[0034] 优选地,将0.1至4.0wt%的不饱和酸酐接枝到抗冲击组分上作为(A2)的成分,或将不饱和二羧酸酐或其前体与另外的不饱和单体一起接枝。接枝度一般优选为0.1-1.0%,特别优选为0.3-0.8%。特别优选地,使用马来酸酐接枝的聚苯醚。
[0035] 这样的体系A2_1还能更优选地与下述抗冲击改性剂A2_2组合使用(组分A2的优选实施方案)。
[0036] 在另一个实施方案中,根据本发明的模塑复合物包含作为组分(A2_2)的至多45wt%的一种或更多种抗冲击改性剂(IM)。如果组分A2_1和A2_2一起使用时,则A2_1比A2_
2的比率至少为1∶1,优选1.2∶1,更优选1.5∶1,因此,在于1∶1到1∶10范围内,优选在1.2∶1到
1∶10范围内,特别优选在1.5∶1到1∶8范围内。
[0037] 优选的IM浓度在5-45wt%范围内,更特别地为5-30wt%。所述抗冲击改性剂可为天然橡胶、聚丁二烯、聚异戊二烯、聚异丁烯、丁二烯和/或异戊二烯与苯乙烯或苯乙烯衍生物及其他共聚单体的混合的聚合物,氢化的混合聚合物和/或通过与酸酐、(甲基)丙烯酸及其酯的接枝或共聚形成的混合聚合物。抗冲击改性剂(A2_2)还可为具有交联弹性核(由丁二烯、异戊二烯或丙烯酸烷基酯构成并具有聚苯乙烯的接枝壳)的接枝橡胶,或者非极性或极性烯烃均聚物和共聚物(例如乙烯-丙烯、乙烯-丙烯-二烯、乙烯-辛烯或乙烯-乙酸乙烯酯橡胶),或者非极性或极性烯烃均聚物和共聚物,其通过与酸酐、(甲基)丙烯酸及其酯的接枝或共聚形成。抗冲击改性剂(A2_2)还可为羧酸官能化的共聚物,例如聚(乙烯-共聚-(甲基)丙烯酸)或聚(乙烯-共聚-1-烯烃-共聚-(甲基)丙烯酸),其中1-烯烃可为烯烃或含多于4个原子的不饱和(甲基)丙烯酸酯,包括其中酸基团部分被金属离子中和的共聚物。
[0038] 优选的基于苯乙烯单体(苯乙烯及苯乙烯衍生物)及其他乙烯基芳族单体的组分(A2_2)的抗冲击改性剂,为由烯基芳香性化合物和共轭二烯形成的嵌段共聚物,以及烯基芳香性化合物和共轭二烯的氢化的嵌段共聚物,或这些IM类型的组合。所述嵌段共聚物包含至少一种衍生自烯基芳香性化合物的嵌段(A)和至少一种衍生自共轭二烯的嵌段(B)。在所述氢化的嵌段共聚物中,脂肪族不饱和碳碳双键的含量已通过氢化被降低。作为共聚物,适用具有线性结构的二、三、四及多嵌段共聚物。尽管如此,支化或星形结构同样也是可使用的。支化嵌段共聚物是以已知方式获得的,例如,通过聚合物“侧臂”到聚合物主链的接枝反应。作为烯基芳族单体或与苯乙烯混用的乙烯基芳族单体,还可以使用在芳香环和/或C=C双键上用C1-20的烃基或卤素原子取代的乙烯基芳族单体。
[0039] 烯基芳族单体的例子有:苯乙烯、对甲基苯乙烯、α-甲基苯乙烯、乙基苯乙烯、叔丁基苯乙烯、乙烯基甲苯、1,2-二苯基乙烯、1,1-二苯基乙烯、乙烯基二甲苯、乙烯基甲苯、乙烯基、二乙烯基苯、溴代苯乙烯、氯代苯乙烯及其组合。苯乙烯、对甲基苯乙烯、α-甲基苯乙烯和乙烯基萘是优选的。
[0040] 可能作为二烯单体的例子有:1,3-丁二烯、2-甲基-1,3-丁二烯、2,3-二甲基-1,3-丁二烯、1,3-戊二烯、1,3-己二烯、异戊二烯、氯丁二烯和间戊二烯。优选1,3-丁二烯和异戊二烯,特别是1,3-丁二烯(下文中简称丁二烯)。
[0041] 优选使用苯乙烯作为烯基芳族单体,使用丁二烯作为二烯单体,也就是说,优选苯乙烯-丁二烯嵌段共聚物。嵌段共聚物一般以已知方式通过阴离子聚合制备。
[0042] 另外,除了苯乙烯与丁二烯外,还可以使用其他共聚单体。共聚单体的含量基于所使用单体的总量优选为0至50wt%,特别优选0至30wt%,特别为0至15wt%。合适的共聚单体例如丙烯酸酯,特别是丙烯酸Cl-12烷基酯,例如丙烯酸正丁酯或丙烯酸2-乙基己基酯,和对应的甲基丙烯酸酯,特别是甲基丙烯酸C1-12烷基酯,例如甲基丙烯酸甲酯(MMA)。另一些可能的共聚单体是(甲基)丙烯腈、(甲基)丙烯酸缩甘油酯、乙烯基甲基醚、二烯丙基醚和二乙烯醚的双官能团醇,二乙烯基苯和乙酸乙烯酯。
[0043] 除了共轭二烯外,组分(A2)的氢化嵌段共聚物任选地还包含一定比例的低级烃,例如乙烯、丙烯、1-丁烯、二环戊二烯或非共轭二烯。氢化嵌段共聚物中,未还原的脂肪族不饱和键(来自嵌段B)的含量低于50%、优选低于25%,特别低于10%。来自嵌段A的芳族含量至多被降低为25%。氢化嵌段共聚物苯乙烯-(乙烯-丁烯)二嵌段共聚物和苯乙烯-(乙烯-丁烯)-苯乙烯三嵌段共聚物通过氢化苯乙烯-丁二烯共聚物和苯乙烯-丁二烯-苯乙烯共聚物得到。所述嵌段共聚物优选由20至90wt%的嵌段A,特别是50至85wt%的嵌段A构成。二烯可以1,2-取向或1,4-取向引入到嵌段B中。
[0044] 未氢化嵌段共聚物的实例为:聚苯乙烯-聚丁二烯、聚苯乙烯-聚(乙烯-丙烯)、聚苯乙烯-聚异戊二烯、聚(α-甲基苯乙烯)-聚丁二烯、聚苯乙烯-聚丁二烯-聚苯乙烯(SBS)、聚苯乙烯-聚(乙烯-丙烯)-聚苯乙烯、聚苯乙烯-聚异戊二烯-聚苯乙烯和聚(α-甲基苯乙烯)-聚丁二烯-聚(α-甲基苯乙烯)及其组合。
[0045] 可市购的合适的未氢化嵌段共聚物是具有以下商品名的多种产品:(Phillips)、 (Shell)、 (Dexco)和
(Kuraray)。
[0046] 根据另一优选实施方案,根据本发明的模塑复合物的特征在于:组分(A2_2)包含聚烯烃均聚物或乙烯-α-烯烃共聚物,特别优选的是EP和/或EPDM弹性体(分别为乙丙橡胶或乙丙二烯橡胶)。因此,例如其可以是基于具有20至96wt%、优选25至85wt%乙烯的乙烯-C3-12-α-烯烃共聚物的弹性体,其中C3-12-α-烯烃特别优选选自以下的烯烃:丙烯、1-丁烯、1-戊烯、1-己烯、1-辛烯、1-癸烯和/或1-十二烯,组分C特别优选乙丙橡胶和/或LLDPE和/或VLDPE。
[0047] 可选择地或另外(例如在混合物中),(A2)可包含基于具有非共轭二烯的乙烯-C3-12-α-烯烃三元共聚物,其中这优选包含25至85wt%乙烯和至多约10wt%的非共轭二烯,其中C3-12-α-烯烃特别优选选自以下的烯烃:丙烯、1-丁烯、1-戊烯、1-己烯、1-辛烯、1-癸烯和/或1-十二烯,和/或其中非共轭二烯优选自二环[2.2.1]庚二烯、1,4-己二烯、二环戊二烯和/或特别优选5-亚乙基降片烯。
[0048] 乙烯丙烯酸共聚物也可作为组分(A2_2)的成分。组分(A2_2)的成分的其他可能形式是乙烯-丁烯共聚物或包含这些体系的混合物(共混物)。
[0049] 组分(A2_2)优选具有包含酸酐基团的成分,其通过主链聚合物与不饱和二羧酸酐、不饱和二羧酸或不饱和二羧酸单烷基酯在足以与聚酰胺良好结合的浓度下的热或自由基反应引入,其中优选使用为此选自以下的试剂:马来酸、马来酸酐、马来酸单丁酯、富马酸、乌头酸和/或衣康酸酐。
[0050] 优选地,将0.1至4.0wt%的不饱和酸酐接枝到抗冲击组分上作为(A2_2)的成分,或将不饱和二羧酸酐或其前体与另外的不饱和单体一起接枝。接枝度一般优选为0.1-1.0%,特别优选为0.3-0.7%。具有0.3-0.7%马来酸酐接枝度(MAH接枝度)的乙烯-丙烯共聚物与乙烯-丁烯共聚物的混合物也可作为组分(A2_2)的成分。用于所述组分的上述可能体系也可以混合物方式使用。
[0051] 另外,组分(A2_2)可包含具有如下官能团的成分,所述官能团例如羧基、酯基、环氧基、噁唑啉基、碳化二亚胺基、异氰酸酯基、硅烷醇基和羧酸酯基,或包含两种或更多种所述官能团的组合。携带这些官能团的单体可通过共聚或接枝与弹性体聚烯烃结合。另外,基于烯烃聚合物的IM也可以通过接枝如下不饱和硅烷化合物进行改性:例如乙烯基三甲氧基硅烷、乙烯基三乙氧基硅烷、乙烯基三乙酰基硅烷、甲基丙烯酰氧丙基三甲氧基硅烷或丙烯基三甲氧基硅烷。
[0052] 弹性体聚烯烃是无规、交替或嵌段共聚物,具有直链、支化或核壳结构,并且包含官能团,所述官能团可与聚酰胺的端基反应,因此使聚酰胺与IM之间具有足够的相容性。
[0053] 因此,用作组分(A2_2)的IM包括烯烃(例如乙烯、丙烯、丁烯-1)的均聚物或共聚物,或烯烃与可共聚单体(例如,乙酸乙烯酯、(甲基)丙烯酸酯和甲基己二烯)的共聚物。
[0054] 特别优选如下烯烃聚合物:低密度、中密度和高密度聚乙烯、聚丙烯、聚丁二烯、聚-4-甲基戊烯、乙烯-丙烯嵌段或无规共聚物、乙烯-甲基己二烯共聚物、丙烯-甲基己二烯共聚物、乙烯-丙烯-丁烯共聚物、乙烯-丙烯-己烯共聚物、乙烯-丙烯-甲基己二烯共聚物、聚(乙烯-乙酸乙烯酯)(EVA)、聚(乙烯-丙烯酸乙酯)(EEA)、乙烯-辛烯共聚物、乙烯-丁烯共聚物、乙烯-己烯共聚物、乙烯-丙烯-二烯三元共聚物和所述聚合物的组合。特别地,优选这些烯烃聚合物用酸酐基团官能化。
[0055] 可用作组分(A2_2)的部分成分的市售抗冲击改性剂的实例为:来自Mitsui Chemicals的TAFMER MC201、TAFMER MH5010、TAFMER MH7010或TAFMER MH7020;EXXELOR VA1801、EXXELOR VA1803、EXXELOR VA1810或EXXELOR MDEX 94-11,Exxon Mobile Chemical;FUSABOND MN493D或FUSABOND A EB560D;ELVALOY,DuPont。
[0056] 组分(A2)范围内的离聚物也是优选的,其中与聚合物结合的羧基通过金属离子完全或部分地结合在一起。
[0057] 特别优选通过接枝马来酸酐官能化的丁二烯与苯乙烯的混合聚合物、非极性或极性烯烃均聚物和共聚物(其通过接枝马来酸酐形成),以及羧酸官能化共聚物,例如聚(乙烯-共聚-(甲基)丙烯酸)或聚(乙烯-共聚-1-烯烃-共聚-(甲基)丙烯酸),其中酸基被金属离子部分地中和。
[0058] 根据本发明的模塑复合物优选由21%至81wt%的热塑性混合物(A)构成,所述热塑性混合物(A)由聚酰胺(A1)及基于非聚酰胺的的热塑性材料(A2)构成,其中基于混合物A的(A2)的浓度占据至多45wt%。此处组分A1优选由50-100wt%的部分芳族、部分结晶聚酰胺构成。特别地,组分(A1)为部分芳族、部分结晶聚酰胺(组分A1_1)及无定形部分芳族聚酰胺(组分A1_2)和/或脂肪族聚酰胺(A1_3)的混合物,其中所述部分芳族、部分结晶聚酰胺A1_1的含量为至少50wt%,优选至少60wt%,特别优选至少65wt%。组分(A1_2)或(A1_3)的浓度,或组分(A1_2)与(A1_3)的总和,在此在于5-50wt%范围内,优选在10-40wt%范围内,特别优选在10-35wt%范围内。
[0059] 聚酰胺A1_1、A1_2或A1_3优选具有1.4到3.0的溶液粘度ηrel(在间甲酚中测定,0.5wt%,20℃),优选在1.5到2.7范围内,特别在1.5到2.4范围内。
[0060] 组分(A1_1)为优选具有90到140℃的玻璃化转变温度的部分结晶、部分芳族聚酰胺,所述温度优选110到140℃范围内,特别在115到135℃范围内。所述聚酰胺(A1_1)的熔点在于255到330℃范围内,优选在270到325℃范围内,特别在280到320℃范围内。组分(A1)的部分结晶、部分芳族聚酰胺优选熔融(依照ISO标准11357-11-2利用DSC测定)在25到80J/g范围内,优选在30到70J/g范围内。
[0061] 此处,部分芳族、部分结晶聚酰胺优选由以下原料制备:
[0062] a)基于二羧酸的总量,30到100mol%、特别是50到100mol%的对苯二甲酸和/或萘二羧酸,以及0到70mol%、特别是0到50mol%的至少一种6到12个碳原子的脂肪族二羧酸,和/或0到70mol%、特别是0到50mol%的至少一种8到20个碳原子的脂环族二羧酸,和/或0到50mol%的间苯二甲酸,
[0063] b)基于二胺的总量,80到100mol%的至少一种4到18个碳原子、优选6到12个碳原子的脂肪族二胺,以及0到20mol%的至少一种优选6到20个碳原子的脂环族二胺(例如PACM、MACM及IPDA)和/或0到20mol%的至少一种芳脂族二胺,例如MXDA和PXDA;以及任选地[0064] c)6到12个碳原子的氨基羧酸和/或内酰胺。
[0065] 根据优选的实施方案,组分(A1_1)的部分芳族聚酰胺基于:至少55mol%、特别是至少65mol%的对苯二甲酸以及至少80mol%、优选至少90mol%、特别是至少95mol%的4到18个碳原子的脂肪族二胺,优选6到12个碳原子,以及任选地额外的脂肪族、脂环族、芳族二羧酸及内酰胺和/或氨基羧酸。作为额外的芳族二羧酸,还可以使用对苯二甲酸、间苯二甲酸及萘二羧酸。可与对苯二甲酸共同使用的适当的脂肪族和脂环族二羧酸具备6到36个碳原子,基于二羧酸的总量,使用比例为至多70mol%,特别是以至多50mol%的比例。
[0066] 另外,组分(A1_1)的部分芳族聚酰胺的所述芳族二羧酸优选选自:对苯二甲酸、间苯二甲酸及其混合物。
[0067] 根据另外的优选实施方案,组分(A1_1)的部分芳族聚酰胺的所述例如脂肪族二羧酸(可与对苯二甲酸共同使用)选自:己二酸、辛二酸、壬二酸、癸二酸、十一烷二酸、十二烷二酸、十三烷二酸、十四烷二酸、十五烷二酸、十六烷二酸、十八烷二酸、二聚脂肪酸(C36)。特别优选己二酸、癸二酸和十二烷二酸。因此,优选与对苯二甲酸共同使用的二羧酸为:间苯二甲酸、己二酸、癸二酸和十二烷二酸,或这些二羧酸的混合物。特别优选仅仅基于作为二羧酸的对苯二甲酸的聚酰胺A1_1。
[0068] 根据另外的优选实施方案,组分(A1_1)的部分芳族聚酰胺的所述脂肪族二胺选自:1,4-丁二胺、1,5-戊二胺、1,6-己二胺、1,7-庚二胺、1,8-辛二胺、1,9-壬二胺、甲基-1,8-辛二胺、1,10-癸二胺、1,11-十一烷二胺、1,12-十二烷二胺或这些二胺的混合物,其中1,
6-己二胺、1,10-癸二胺、1,12-十二烷二胺、或这些二胺的混合物是优选的,其中1,6-己二胺和1,10-癸二胺是特别优选的。除了脂肪族二胺,脂环族二胺和/或芳脂族二胺可基于二胺的总量以0到20mol%的浓度使用。特别优选地,高熔点聚酰胺由以下组分形成:
[0069] a)(A1_1a)二羧酸:基于所存在二羧酸的总含量,50到100mol%的芳族对苯二甲酸和/或萘二羧酸,0到50mol%、优选6到12个碳原子的脂肪族二羧酸,和/或优选具有8到20个碳原子的脂环族二羧酸,和/或间苯二甲酸;
[0070] b)(A1_1b)二胺:基于所存在二胺的总含量,80到100mol%的至少一种4到18个碳原子、优选6到12个碳原子的脂肪族二胺,0到20mol%的优选具有6到20个碳原子的脂环族二胺(例如PACM、MACM、IP-DA)和/或芳脂族二胺,例如MXDA和PXDA,其中二羧酸在高熔点聚酰胺中的摩尔百分含量等于100%,二胺的摩尔百分含量等于100%;以及任选地来自:
[0071] c)(A1_1c)氨基羧酸和/或内酰胺,包含优选6到12个碳原子的内酰胺,和/或优选6到12个碳原子的氨基羧酸。
[0072] 当组分(A1_1a)和(A1_1b)基本以等摩尔的方式使用时,组分(A1_1c)的浓度优选最高20wt%,优选最高15wt%,特别是最高12wt%,分别都基于(A1_1a)到(A1_1c)的总量。
[0073] 除了基本以等摩尔的方式使用的组分(A1_1a)和(A1_1b)之外,二羧酸(A1_1a)或二胺(A1_1b)还可用于调控分子量或补偿聚合物生产过程中的单体损失,从而可使一种组分(A1_1a)或(A1_1b)的整体浓度占主导。
[0074] 适当的脂环族二羧酸为顺式和/或反式环己烷-1,4-二羧酸和/或顺式和/或反式环己烷-1,3-二羧酸(CHDA)。
[0075] 通常所使用的上述脂肪族二胺可被以基于二胺的总量不高于20mol%、优选不高于15mol%、特别不高于10mol%的较低量的其他二胺替代。作为脂环族二胺,可提及例如:环己二胺、1,3-双-(氨甲基)-环己烷(BAC)、异佛尔酮二胺、降莰烷二甲胺、4,4’-二氨基二环己基甲烷(PACM)、2,2-(4,4’-二氨基二环己基)丙烷(PACP)及3,3’-二甲基-4,4’-二氨基-二环己基甲烷(MACM)。作为芳脂族二胺,可提及间苯二甲胺(MXDA)及对苯二甲胺(PXDA)。
[0076] 除了所述二羧酸和二胺之外,内酰胺和/或氨基羧酸也可被用作聚酰胺形成组分(组分(A1_1c))。适当的化合物例如:己内酰胺(CL)、α,ω-氨基己酸、α,ω-氨基壬酸、α,ω-氨基十一酸(AUA)、十二内酰胺(LL)和α,ω-氨基十二酸(ADA)。与组分(A1_1a)和(A1_1b)一同使用的氨基羧酸和/或内酰胺的浓度为最多20wt%,优选最多15wt%,特别优选最多12wt%,基于组分(A1_1a)到(A1_1c)的总量。特别优选具有4、6、7、8、11或12个碳原子的内酰胺或α,ω-氨基酸。这些为内酰胺类的吡咯烷-2-酮(4个碳原子)、ε-己内酰胺(6个碳原子)、庚内酰胺(7个碳原子)、辛内酰胺(8个碳原子)、十二烷内酰胺(12个碳原子),以及α,ω-氨基酸类的1,4-氨基丁酸、1,6-氨基己酸、1,7-氨基庚酸、1,8-氨基辛酸、1,11-氨基十一酸及1,12-氨基十二酸。特别优选的实施方案中,组分A1_1不含己内酰胺或氨基己酸。
[0077] 为了调控分子质量、相对粘度或流动性或MVR,可将单羧酸或单胺形式的调节剂加入生产批次和/或预缩合物中(在最终缩合之前)。适用作为调节剂的脂肪族、脂环族或芳族单羧酸或单胺特别为:乙酸、丙酸、丁酸、戊酸、己酸、月桂酸、硬脂酸、2-乙基己酸、环己酸、苯甲酸、3-(3,5-二-叔丁基-4-羟基苯基)丙酸,3,5-二-叔丁基-4-羟基苯甲酸、3-(3-叔丁基-4-羟基-5-甲基苯基)丙酸、2-(3,5-二-叔丁基-4-羟基苄硫基)乙酸、3,3-双(3-叔丁基-4-羟基-苯基)丁酸、丁胺、戊胺、己胺、2-乙基己胺、正辛胺、正十二胺、正十四胺、正十六胺、硬脂酰胺、环己胺、3-(环己胺基)丙胺、甲基环己胺、二甲基环己胺、苄基胺、2-苯基乙胺、2,
2,6,6-四甲基哌啶-4-胺、1,2,2,6,6-五甲基哌啶-4-胺、4-氨基-2,6-二-叔丁基苯酚。所述调节剂可单独使用或组合使用。其他可与氨基或羧基反应的单官能化合物,例如酸酐、异氰酸酯、酰卤或酯,也可用作调节剂。所述调节剂的一般用量基于每kg聚合物为10到200mmol。
[0078] 可通过本身已知的方法生产部分芳族聚酰胺(A1_1)。合适的方法已在各种来源进行描述,在专利文献中讨论的部分可能的方法将为如下所述,以下所述专利文件的公开内容涉及本发明的组分(A1_1)的聚酰胺的生产方法,被明确并入本申请的公开内容:DE-A-195 13 940、EP-A-0 976 774、EP-A-0129 195、EP-A-0 129 196、EP-A-0 299 444、US 4,
831,106、US 4,607,073、DE-A-14 95 393和US 3,454,536。
[0079] 根据本发明的聚酰胺(A1_1)的具体代表物为:PA 4T/4I、PA 4T/6I、PA 5T/5I、PA 6T/6、PA 6T/6I、PA 6T/6I/6、PA 6T/66、6T/610、6T/612、PA 6T/10T、PA 6T/10I、PA 9T、PA 
10T、PA 12T、PA 10T/10I、PA10T/106、PA10T/12、PA10T/11、PA 6T/9T、PA 6T/12T、PA 6T/
10T/6I、PA 6T/6I/6、PA 6T/6I/12及其混合物,特别优选的组分(A1_1)的部分芳族聚酰胺选自:PA 6T/6I、PA 6T/10T、PA 6T/10T/6I及其混合物。优选包含6T单元、特别是至少
10wt%的6T单元的聚酰胺(A1_1)。
[0080] 因此,根据本发明,如下部分芳族共聚酰胺作为高熔点聚酰胺(A1_1)是特别优选的:
[0081] ●部分结晶聚酰胺6T/6I,包含55到75mol%的六亚甲基对苯二甲酰胺单元及25到45mol%的六亚甲基间苯二甲酰胺单元;
[0082] ●部分结晶聚酰胺6T/6I,包含62到73mol%的六亚甲基对苯二甲酰胺单元及25到38mol%的六亚甲基间苯二甲酰胺单元;
[0083] ●部分结晶聚酰胺6T/6I,包含70mol%的六亚甲基对苯二甲酰胺单元及30mol%的六亚甲基间苯二甲酰胺单元;
[0084] ●由至少50mol%对苯二甲酸和至多50mol%间苯二甲酸、特别是100mol%对苯二甲酸,以及至少两种选自如下的二胺的混合物制备的部分结晶聚酰胺:己二胺、壬二胺、甲基辛二胺及癸二胺;
[0085] ●由70-100mol%对苯二甲酸和0-30mol%间苯二甲酸、以及己二胺和十二烷二胺的混合物制备的部分结晶聚酰胺;
[0086] ●由至少50mol%对苯二甲酸和至多50mol%十二烷二酸,以及至少两种选自如下的二胺的混合物制备的部分结晶聚酰胺:己二胺、壬二胺、甲基辛二胺及癸二胺;
[0087] ●部分结晶聚酰胺6T/10T,包含10到60mol%、优选10到40mol%的六亚甲基对苯二甲酰胺(6T)单元及40到90mol%、优选60到90mol%的十亚甲基间苯二甲酰胺(10T)单元;
[0088] ●部分结晶聚酰胺6T/10T/6I,包含50到90mol%、优选50到70mol%的六亚甲基对苯二甲酰胺(6T)单元,以及5到45mol%、优选10到30mol%的六亚甲基间苯二甲酰胺(6I)单元及5到45mol%、优选20到40mol%的十亚甲基间苯二甲酰胺(10T)单元;
[0089] ●部分结晶聚酰胺6T/10T/6,包含60到85mol%的六亚甲基对苯二甲酰胺(6T)单元及15到40mol%的六亚甲基间苯二甲酰胺(6I)单元,其还额外包含5-15wt%的己内酰胺。
[0090] 部分芳族、部分结晶聚酰胺(A1_1)具有最高2.6、优选最高2.3、特别是最高2.0的溶液粘度ηrel(根据DIN EN ISO 307在0.5wt%间甲酚中20℃下测定)。在1.45到2.3范围内、特别地1.5到2.0或1.5到1.8的聚酰胺(A1)的溶液粘度ηrel是优选的。
[0091] 可在普通的缩聚反应工厂通过依次进行的预缩合和最终缩合工艺生产根据本发明的聚酰胺(A1_1)。对于缩聚反应,前述链调节剂优选被用于调节粘度。另外,可通过使用过量的二胺或二羧酸来调节粘度。
[0092] 对于聚酰胺(A1_2),优选共聚酰胺6I/6T、10I/10T、12/6T、MXD6/MXDI。6T或10T单元含量低于50mol%的无定形共聚酰胺6I/6T、10I/10T及12/6T是特别优选的。PA 6I/6T及PA 10I/10T是特别优选的,优选组成范围T∶I在20∶80到45∶55。至于共聚酰胺MXD6/MXDI,富含MXD6的组合物是优选的,特别是MXD6含量大于80mol%,特别优选在82到95mol%范围内。无定形部分芳族聚酰胺(A1_2)优选具有1.3到2.0的溶液粘度ηrel(在间甲酚中测定,
0.5wt%,20℃),优选在1.4到1.8范围内,更优选在1.45到1.75范围内。利用DSC测定的无定形组分A1_2的熔融焓为最高4J/g,优选低于2J/g,特别是不可测出。
[0093] 作为脂肪族聚酰胺(A1_3),优选:聚酰胺46、聚酰胺6、聚酰胺66、聚酰胺11、聚酰胺12、聚酰胺1212、聚酰胺1010、聚酰胺1012、聚酰胺1112、聚酰胺610、聚酰胺612、聚酰胺69、聚酰胺810或其混合物、共混物或合金。特别优选的是PA 66、PA 1010及PA 12。所述脂肪族聚酰胺(A1_3)优选具有1.3到2.3的溶液粘度ηrel(在间甲酚中测定,0.5wt%,20℃),优选在1.35到2.0范围内,更优选在1.40到1.90范围内。
[0094] 所述聚酰胺(A1_3)可由以下二羧酸制备:己二酸、辛二酸、壬二酸、癸二酸、十一烷二酸、十二烷二酸、十三烷二酸、十四烷二酸、十五烷二酸、十六烷二酸、十七烷二酸、十八烷二酸、C36-二聚脂肪酸及其混合物。如下单体为可能的二胺:1,4-丁二胺、1,5-戊二胺、2-甲基-1,5-戊二胺、2-丁基-2-乙基-1,5-戊二胺、1,6-己二胺、2,2,4-三甲基己二胺、2,4,4-三甲基己二胺、1,8-辛二胺、2-甲基-1,8-辛二胺、1,9-壬二胺、1,10-癸二胺、1,11-十一烷二胺、1,12-十二烷二胺、1,13-十三烷二胺、1,14-十四烷二胺、1,15-十五烷二胺、1,16-十六烷二胺及1,18-1,14-十八烷二胺。
[0095] 另外,聚酰胺还可由内酰胺或氨基羧酸制得,特别是包含6至12个碳原子的α,ω-氨基酸或内酰胺,其中以举例的方式提到以下选择:己内酰胺(CL)、ω-氨基己酸、ω-氨基庚酸、ω-氨基辛酸、ω-氨基壬酸、ω-氨基癸酸、ω-氨基十一酸(AUA)、十二内酰胺(LL)和ω-氨基十二酸(ADA)。己内酰胺、氨基己酸、十二内酰胺和氨基十二酸是特别优选的。
[0096] 对于包含聚酰胺组分A1_1和A1_2的聚合物混合物,优选以下组成:
[0097] (A1_1):PA 6T/10T
[0098] (A1_2):PA 6I/6T,其中摩尔比为65∶35至75∶25,或特别为67∶33。
[0099] (A1_1):PA 6T/10T/6I;
[0100] (A1_2):PA 6I/6T,其中摩尔比为65∶35至75∶25,或特别为67∶33。
[0101] (A1_1):PA 6T/6I,其中摩尔比为60∶40至75∶25;
[0102] (A1_2):PA 6I/6T,其中摩尔比为65∶35至75∶25,或特别为67∶33。
[0103] (A1_1):PA 6T/10T
[0104] (A1_2):PA MXD6/MXDI,其中在共聚酰胺中摩尔比为70∶30至90∶10,或特别为88∶12。
[0105] 在这里,组分(A1_1)的含量在每种情况下优选为50至90wt%,特别为60至85wt%,组分(A1_2)的含量优选为10至50wt%,特别为15至40wt%,均基于组分(A1)。
[0106] 在一个具体实施方案中,聚合物混合物(聚酰胺基质)优选以下组成:
[0107] (A1_1):55-95wt%PA 6T/10T,其中摩尔比为10∶90至40∶60;
[0108] (A1_2):5-45wt%PA 6I/6T,其中6I含量为62-72mol%。
[0109] 另外,所述模塑复合物还包含玻璃纤维(B)形式的10到70wt%的组分(B),其以(例如)所谓短纤维(例如长度0.2-20mm的短切玻璃)或连续纤维(粗纱)的形式使用。玻璃纤维(B)可具有不同的截面,优选具有圆形截面(圆形纤维)和非圆形截面(扁平纤维)的玻璃纤维。
[0110] 具有圆形截面的玻璃纤维(即圆形玻璃纤维)的直径为5-20μm、优选为5-13μm,特别为优选6-10μm。其优选地用作短玻璃纤维(长0.2至20mm、优选2-12mm的短切玻璃)。
[0111] 在扁平玻璃纤维(即具有非圆形截面的玻璃纤维)的情况下,优选使用其主截面轴同与之垂直的副截面轴的尺寸比大于2.5,优选2.5至6,更优选3至5的那些玻璃纤维。这些所谓扁平玻璃纤维具有卵形、椭圆形、收缩的椭圆形(其称作茧纤维(cocoon fibre))、多边形、矩形或近似矩形的截面。所使用的扁平纤维的另一特性在于主截面轴的长度优选为6至40μm,特别是15至30μm,副截面轴的长度优选为3至20μm,特别是4至10μm。同时,扁平玻璃纤维具有尽可能高的堆积密度,也就是说玻璃纤维的截面以尽可能精确地方式填充玻璃纤维截面周围的虚拟矩形至至少70%的程度,优选至少80%的程度,特别是优选85%的程度。
[0112] 为了加强根据本发明的模塑复合物,还可以使用具有圆形或非圆形截面的玻璃纤维的混合物,其中扁平玻璃纤维的含量优选地占主导,也就是说其占据大于纤维总质量的50%。
[0113] 组分(B)优选选自:E玻璃纤维(根据ASTM D578-00,这些由52-62%二氧化硅、12-16%氧化、16-25%氧化、0-10%砂、0-5%氧化镁、0-2%碱金属氧化物、0-1.5%二氧化钛和0-0.3%氧化构成;优选具有密度2.58±0.04g/cm3、拉伸弹性模量70-75Gpa、拉伸强度3000-3500MPa和断裂伸长率4.5-4.8%)、A玻璃纤维(63-72%二氧化硅、6-10%氧化钙、14-16%氧化钠和氧化、0-6%氧化铝、0-6%氧化硼、0-4%氧化镁)、C玻璃纤维(64-
68%二氧化硅、11-15%氧化钙、7-10%氧化钠和氧化钾、3-5%氧化铝、4-6%氧化硼、2-4%氧化镁)、D玻璃纤维(72-75%二氧化硅、0-1%氧化钙、0-4%氧化钠和氧化钾、0-1%氧化铝、21-24%氧化硼)、玄武岩纤维(大致组成如下的矿物纤维:52%SiO2、17%Al2O3、9%CaO、
5%MgO、5%Na2O、5%氧化铁和其他金属氧化物)、AR玻璃纤维(55-75%二氧化硅、1-10%氧化钙、11-21%氧化钠和氧化钾、0-5%氧化铝、0-8%氧化硼、0-12%二氧化钛、1-18%氧化锆和0-5%氧化铁)及其混合物。
[0114] 组分(B)的优选实施方案是基于如下体系的高强度玻璃纤维:二氧化硅-氧化铝-氧化镁三元体系或二氧化硅-氧化铝-氧化镁-氧化钙四元体系,其中二氧化硅、氧化铝和氧化镁的总含量基于全部玻璃组成为至少78wt%,优选至少87wt%,特别是优选至少92wt%。
[0115] 特别地,优选使用以下组成:58-70wt%二氧化硅(SiO2)、15-30wt%氧化铝(Al2O3)、5-15wt%氧化镁(MgO)、0-10wt%氧化钙(CaO)和0-2wt%另外的氧化物,例如二氧化锆(ZrO2)、氧化硼(B2O3)、二氧化钛(TiO2)或氧化锂(Li2O)。在另一实施方案中,高强度玻璃具有如下组成:60-67wt%二氧化硅(SiO2)、20-28wt%氧化铝(Al2O3)、7-12wt%氧化镁(MgO)、0-9wt%氧化钙(CaO)和0-1.5wt%另外的氧化物,例如二氧化锆(ZrO2)、氧化硼(B2O3)、二氧化钛(TiO2)和氧化锂(Li2O)。
[0116] 如果高强度玻璃纤维具有以下组成则是特别优选的:62-66wt%二氧化硅(SiO2)、22-27wt%氧化铝(Al2O3)、8-12wt%氧化镁(MgO)、0-5wt%氧化钙(CaO)和0-1wt%另外的氧化物,例如二氧化锆(ZrO2)、氧化硼(B2O3、二氧化钛(TiO2)和氧化锂(Li2O)。
[0117] 高强度玻璃纤维的拉伸强度大于或等于3700MPa,优选至少3800或4000MPa,断裂伸长率为至少4.8%,优选至少4.9或5.0%,拉伸弹性模量大于75GPa、优选大于78或80GPa,其中这些玻璃性能在23℃和50%相对湿度下在直径10μm和长度12.7mm的单个纤维上(原始单丝)测定。组分(B1)的这些高强度玻璃纤维的具体实例是来自Owens Corning的995号S玻璃纤维,Nittobo的T玻璃纤维,3B的HiPertex,Sinoma Jinjing Fiberglass的HS4玻璃纤维,Vetrotex的R玻璃纤维和AGY的S-1和S-2玻璃纤维。
[0118] 根据本发明所使用的玻璃纤维(连续纤维,例如用作粗纱)的直径(用于圆形玻璃纤维)以及副截面轴(用于扁平玻璃纤维)为8-20μm、优选12-18μm,其中玻璃纤维的截面可以为圆形、卵形、椭圆形、收缩的椭圆形、多边形、矩形或接近矩形。特别优选的是截面轴比(主截面轴与副截面轴之比)为2.5至5的所谓扁平形玻璃纤维。所述连续纤维可利用上述类型的玻璃制造,优选基于E玻璃及各种高强度玻璃的连续纤维。将这些连续纤维通过用于制造长纤维强化颗粒的已知方法,特别是通过拉挤成型加工结合到根据本发明的聚酰胺模塑复合物中,其中连续的纤维束(粗纱)用聚合物熔体完全浸渍,然后进行冷却和切割。以此方式获得的长纤维强化颗粒,其颗粒长度优选为3-25mm、特别为4-12mm,可以用常规加工方法(例如注射模塑和压缩模塑)进一步加工以形成模塑制品。
[0119] 作为组分(B),优选为:E玻璃的玻璃纤维,具有非圆形截面(扁平纤维),主截面轴与副截面轴的轴比至少2.5;和/或具有圆形或非圆形截面的高强度玻璃纤维,其玻璃组成基本基于组分二氧化硅、氧化铝及氧化镁,其中氧化镁(MgO)含量为5-15wt%,优选氧化钙含量为0-10wt%。
[0120] 作为扁平E玻璃纤维的组分(B)玻璃纤维优选具有密度2.54-2.62g/cm3、拉伸弹性模量70-75GPa、拉伸强度3000-3500MPa和断裂伸长率4.5-4.8%,其中机械性能在23℃和50%相对湿度下在直径10μm、长12.7mm的单个纤维上测定。
[0121] 根据本发明的玻璃纤维可以适用于热塑性塑料,特别适用于聚酰胺的大小提供,其包含基于氨基或环氧硅烷化合物的偶联剂
[0122] 组分(C)的含量优选为0.5-8wt%,特别为1-6wt%,并且特别优选0.5-4.5wt%。
[0123] 组分(C)优选为对于UV、VIS或IR辐射的吸收系数不为零的LDS添加剂,其在电磁辐射(特别是激光辐射形式)的作用下形成金属核,所述金属核在化学金属化工艺中有助于和/或使得能够进行和/或提高金属层沉积,以便在模塑制品表面被辐射处产生导体轨道,其中LDS添加剂在可见光和红外线辐射范围具有吸收能力,其吸收系数为至少0.05、优选至少0.1、特别为至少0.2,和/或其中设置有将辐射能量转移给LDS添加剂的吸收剂。
[0124] 组分(C)优选地是平均粒径(D50)为50-20000纳米、优选200至15000、特别优选300至5000纳米,和/或纵横比为至多10,特别是至多5的LDS添加剂。被称为粒径的量度的D50值,是平均粒径的量度,其中50体积%的样品比D50值(中值)细,另外50%样品比D50值粗。
[0125] 在优选实施方案中,组分(C)为选自如下金属氧化物的LDS(激光直接成型)添加剂,特别是具有如下化学通式的所谓尖晶石
[0126] AB2O4
[0127] 其中,A表示2价金属离子,其中A优选选自:镁、铜、钴、锌、锡、铁、锰和镍及其组合;
[0128] B表示3价金属阳离子,其中B优选选自:锰、镍、铜、钴、锡、钛、铁、铝和铬及其组合,[0129] 其中特别优选LDS添加剂为铜铁尖晶石、含铜镁铝氧化物、铜-铬-锰混合氧化物、铜-锰-铁混合氧化物,任选每种添加剂都有氧缺陷部位,或者为铜的盐和氧化物,特别例如氧化铜(I)、氧化铜(II)、碱性磷酸铜、碱式磷酸铜、硫酸铜,以及金属络合物,特别是铜、锡、镍、钴、及钯的螯合络合物或这些体系的混合物,和/或特别选自如下:铜-铬-锰混合氧化物、铜-锰-铁混合氧化物、铜-铬氧化物、锌-铁氧化物、钴-铬氧化物、钴-铝氧化物、镁-铝氧化物及其混合物和/或表面处理形式和/或具有氧缺陷部位的形式。这样的系统例如描述于WO-A-2000/35259或例如可能于Plastics 92(2002)11,2-7中。
[0130] 另外,组分(C)优选选自:铜(Cu)、锡(Sn)和/或铁(Fe)的磷酸盐、缩聚磷酸盐、膦酸盐、次磷酸盐及混合的氢氧化-磷酸氧阴离子盐;特别是三锡磷酸盐(CAS 15578-32-3)、三铜磷酸盐(CAS 7798-23-4)、二磷酸铜(CAS 10102-90-6)、碱式磷酸铜(CAS 12158-74-6)及其混合物。
[0131] 还优选地,作为组分(C)的LDS(激光直接成型)添加剂选自:基于锡的金属氧化物、混合金属氧化物、碱式金属氧化物、金属硫化物氧化物。特别优选的是氧化锡及掺杂的氧化锡,其中可掺杂如下元素:锑、铋、钼、铝、钛、硅、铁、铜、银、钯和钴。特别优选的是掺杂锑、钛或铜的氧化锡。另外,优选氧化锡与至少一种其他氧化物(特别是氧化锑)的混合物作为LDS添加剂。作为在此使用的其他金属氧化物,不仅使用高折射系数的无色金属氧化物,例如二氧化钛、氧化锑(III)、氧化锌、氧化锡和/或二氧化锆,还使用有色金属氧化物,例如氧化铬、氧化镍、氧化铜、氧化钴,特别是氧化铁(Fe2O3、Fe3O4)。特别优选使用的是氧化锡和氧化锑(III)的混合物。
[0132] 掺杂的氧化锡或金属氧化物的混合物或氧化锡优选以层状形成于片状基底上,更特别的是层状硅酸盐上,例如合成或天然母、滑石、高岭土、玻璃片或二氧化硅片。作为用于金属氧化物的基底,特别优选的为:云母或云母片。另外,还可被用作基底的有:片状金属氧化物,例如片状氧化铁、氧化铝、二氧化钛、二氧化硅、LCP(液晶聚合物)、全息颜料或涂覆的石墨片。
[0133] 特别优选的为基于云母的LDS添加剂,其中所述云母表面涂覆有金属掺杂的氧化锡。特别优选的是锑掺杂的氧化锡。根据本发明的市售LDS添加剂的例子如下:来自Merck的Lazerflair LS820、LS825、LS830及Minatec 230A-IR,来自Keeling&Walker的Stanostat CP40W、Stanostat CP15G或Stanostat CP5C。
[0134] 因此,基于铜和/或锡的LDS添加剂优选作为组分(C)。优选地,组分(C)选自:氧化锡;金属或金属氧化物掺杂的氧化锡;锑掺杂的氧化锡;金属氧化物涂覆的云母;用锑掺杂的氧化锡涂覆的云母;氧化锡与氧化锑及任选的其他金属氧化物的混合物;尖晶石;铜铬氧化物;氧化铜;氢氧化铜;碱式磷酸铜;磷酸铜;碱性磷酸铜;或其混合物及其组合。
[0135] 特别优选的是如下LDS添加剂(由于与无卤阻燃剂及玻璃纤维增强组合,这样得到的模塑复合物具备非常好的机械性能):碱性磷酸铜、碱式磷酸铜、铜-锡磷酸盐、碱性铜-锡磷酸盐、磷酸锡、碱性磷酸锡和锑掺杂的氧化锡,其中后者优选与云母组合。通过将基于尖晶石的LDS添加剂(例如亚铬酸铜)替换为这些特别优选的LDS添加剂,在其他相同的模塑复合物中机械性能得到显著提高。因此,断裂伸长率及耐撕裂性升高了10到20%,抗冲击性及缺口抗冲击性提高了40%,HDT A提高了10%。这些特别优选的模塑复合物的HDT B值还比类似的基于尖晶石的模塑复合物高至少5℃。
[0136] 根据本发明的模塑复合物包含8到18wt%、优选9到16wt%、特别优选10到15wt%的无卤阻燃剂(组分(D))。组分(D)优选由以下组分构成:60-100wt%、优选70-98wt%、特别优选80-96wt%的含磷阻燃剂,优选膦腈、次磷酸盐和/或二次磷酸盐(组分D1)及分别为0-40wt%、或2-30wt%、或4-20wt%的含氮增效剂和/或含氮和/或含磷的阻燃剂(组分D2),其中后者优选选自:三聚氰胺或三聚氰胺的缩合产物,例如特别是蜜勒胺、蜜白胺、氰尿酰胺,或三聚氰胺与聚磷酸的反应产物,或三聚氰胺的缩合产物与聚磷酸的反应产物,或其混合物,特别是三聚氰胺聚磷酸盐。
[0137] 作为组分(D2),特别优选三聚氰胺聚磷酸盐。这样的阻燃剂是现有技术中已知的。关于此,参考DE 103 46 3261,该文献公开的这方面的内容明确并入本文中。
[0138] 优选作为组分(D1)的是次磷酸盐和/或二次磷酸和/或其聚合物的金属盐,其中金属离子来自周期表第2或第3主族或过渡族元素,并且有机残基优选C1-C10烷基、直链或支链,和/或芳基、亚烷基、亚芳基、烷基亚芳基或芳基亚烷基。作为金属离子,特别优选铝、钙、钡和锌。
[0139] 与阻燃剂组分(D1)和(D2)组合,可任选额外加入基于组分(D)的0.5到10wt%、优选0.5到5wt%的含氧、氮或硫的金属化合物,作为所谓“阻燃剂稳定剂”(组分(D3))。此处优选的金属为铝、钙、镁和锌。适当的化合物选自:氧化物、氢氧化物、碳酸盐、硅酸盐、硼酸盐、磷酸盐、锡酸盐及这些化合物的组合或混合物,例如氧化物-氢氧化物或氧化物-氢氧化物-碳酸盐。例子有:氧化镁、氧化钙、氧化铝、氧化锌、氢氧化镁、氢氧化铝、勃姆石、二水滑石(dihydrotalcite)、水铝钙石(hydrocalumite)、氢氧化钙、氧化锡水合物、氢氧化锌、硼酸锌、硫化锌、磷酸锌、碳酸锌、碳酸钙、磷酸钙、碳酸镁、碱性硅酸锌、锡酸锌、硬脂酸钙、硬脂酸锌、硬脂酸镁、硬脂酸钡、棕榈酸钾及山嵛酸镁。因此,对于本发明的塑料模塑复合物及由其制造的模塑制品,必须进一步强调的是:与上文所述的优异性能结合,实现了优良的阻燃性。根据UL分级,所述模塑复合物对于0.8到3.2mm厚的试样(UL-94,根据the Underwriters Laboratories(U.L.)标准的试验,参见www.ulstandards.com)为V0级。
[0140] 根据本发明的共聚酰胺实现了“V0”级的阻燃性能,即使不添加增效剂(D2)。因此,阻燃性优选是仅由组分D1和D3提供的。特别优选作为阻燃剂的是基于整个模塑复合物的浓度为11到16wt%的二乙基亚膦酸铝,特别优选的是与0.2到1.0wt%的三聚氰胺聚磷酸盐联合使用,其中每种情况下的量信息都是基于整个模塑复合物(A到F的总和)。
[0141] 优选地,组分(E)的含量为0-25wt%,优选0-15wt%、特别优选2-15wt%或3-10wt%。滑石、白垩或碳酸钙例如可便于产生金属核或增加基底上导电轨道的粘着力。
[0142] 本领域技术人员已知的全部填料都可作为组分(E)的粒状填料。这些特别包括选自以下的粒状填料:滑石(硅酸镁)、云母、硅酸盐、石英、硅灰石、高岭土、硅酸、碳酸镁、氢氧化镁、白垩、研磨或沉淀碳酸钙、石灰、长石,无机颜料(例如氧化铁、铁锰氧化物,或特别地白色颜料,例如硫酸钡、氧化锌、硫化锌、锌钡白及二氧化钛(金红石、锐钛矿),永磁性或可磁化金属或合金、中空球状硅酸盐填料、氧化铝、氮化硼、碳化硼、氮化铝、氟化钙及其混合物。填料还可经表面处理。
[0143] 关于组分(E),根据本发明的模塑复合物任选地包含1到10wt%、优选1到8wt%、特别优选1.5到6wt%(基于整个模塑复合物)的无机白色颜料。组分(E)还可优选仅由无机白色颜料构成,所述无机白色颜料选自:硫酸钡、氧化锌、硫化锌、锌钡白及二氧化钛(金红石、锐钛矿),其中所述白色颜料优选平均粒径(D50)在0.1-40μm,优选0.1-20μm,特别是0.1-10μm。硫化锌是特别优选的。用作组分(E)的金属氧化物不同于组分(C)和(D)。
[0144] 所述填料(组分E)优选的平均粒径(D50)为0.1-40μm,优选0.2-20μm,特别是0.3-10μm。颗粒填料的形式优选长宽比L/b1和L/b2两者都为最高10、特别为最高5,其中长宽比描述为颗粒的最大长度L与其平均宽度b1或b2的商。在这里,b1和b2,其彼此以垂直方向排布在与长度L垂直的平面内。
[0145] 当然,关于组分(F),根据本发明的热塑性聚酰胺模塑复合物还可以添加剂(F)的形式包含本领域技术人员公知的常规添加剂,其优选地选自:偶联剂、稳定剂、抗老化剂、抗氧化剂、抗臭氧剂、光稳定剂、UV稳定剂、UV吸收剂、UV阻滞剂、无机热稳定剂(特别是基于卤化铜和碱金属卤化物)、有机热稳定剂、导电性添加剂、碳黑、增光剂、加工助剂、成核剂、结晶促进剂、结晶阻滞剂、助流剂、润滑剂脱模剂增塑剂、颜料(特别是有机颜料)、不同于组分(D)的染料、标记物及其混合物。
[0146] 此外,本发明涉及组件(模塑制品),特别是基于上述模塑复合物的具有导电轨道的组件。MID技术的应用领域包括:汽车制造、工业自动化、医疗技术、家用电器工业、消费者电子产品、通信技术、计量和分析技术、工程和航空航天。因此本发明还间接涉及制品,特别是互联装置,其包含根据由根据本发明的模塑复合物生产的模塑制品。在一个实施方案中,所述互联装置被用于制造天线。
[0147] 这样的模塑件包括例如:便携式电子装置例如PDA、移动电话和其他电信装置的外壳或外壳部件,个人电脑、笔记本电脑、医疗装置例如助听器传感器技术或RFID(射频识别)应答器的外壳或外壳部件,或汽车行业如气囊模和多功能方向盘的部件。
[0148] 基于利用塑形注射模塑进行广泛设计的可能性,可生产三维互联装置。另外,可集成典型的机械功能如支架、导向器、按钮、电插头和其他连接组件。用于E/E和燃料系统的连接器也是可能的。
[0149] 另一些实施方案详述于以下发明内容中。
[0150] 1.一种热塑性模塑复合物,包含以下组分:
[0151] (A)21-81.9wt%的热塑性材料,包含以下组分:
[0152] (A1)55-100wt%的聚酰胺,包含至少50wt%的部分芳族部分结晶聚酰胺;
[0153] (A2)0-45wt%的基于非聚酰胺的热塑性材料,
[0154] 其中(A1)和(A2)合计为100wt%的组分(A);
[0155] (B)10-70wt%的玻璃纤维;
[0156] (C)0.1-10wt%的LDS添加剂或LDS添加剂的混合物;
[0157] (D)8-18wt%的无卤阻燃剂;
[0158] (E)0-40wt%的不同于(C)的粒状填料;
[0159] (F)0-2wt%的其他不同的添加剂;
[0160] 其中(A)-(F)的总量为100wt%。
[0161] 2.根据前述任一项中所述的模塑复合物,其中所述组分(A2)选自:聚碳酸酯、聚亚苯醚、聚苯醚、聚苯乙烯、聚甲基丙烯酸甲酯、丙烯腈-丁二烯-苯乙烯共聚物、丙烯腈-苯乙烯共聚物、聚烯烃、聚甲醛、聚酯、聚砜、聚苯硫醚、液晶聚合物、聚醚酮、聚醚醚酮、聚酰亚胺、聚酰胺酰亚胺、聚酯酰亚胺、聚氨酯、聚硅氧烷、聚丙烯酸酯、聚甲基丙烯酸酯,和基于这些体系的混合物或共聚物。
[0162] 3.根据前述任一项中所述的模塑复合物,其中所述组分(A1)由部分结晶部分芳族聚酰胺(A1_1)及无定形部分芳族聚酰胺(A1_2)和/或脂肪族聚酰胺(A1_3)的混合物构成,或者由部分结晶部分芳族聚酰胺(A1_1)及无定形部分芳族聚酰胺(A1_2)和脂肪族聚酰胺(A1_3)的混合物构成,或者由部分结晶部分芳族聚酰胺(A1_1)和脂肪族聚酰胺(A1_3)的混合物构成。
[0163] 4.根据前述任一项中所述的模塑复合物,其中所述组分(A1)全部由部分结晶部分芳族聚酰胺构成,或由包含在100wt%的组分(A)内的至少60wt%的部分结晶部分芳族聚酰胺的聚酰胺混合物(A1)构成。
[0164] 5.根据前述任一项中所述的模塑复合物,其中组分(A)的含量基于(A)-(F)的总和为25-75.5wt%。
[0165] 6.根据前述任一项中所述的模塑复合物,其中组分(B)的含量基于(A)-(F)的总和为15-60wt%。
[0166] 7.根据前述任一项中所述的模塑复合物,其中组分(B)的所述玻璃纤维选择为根据ASTM D578-00的E-玻璃纤维,
[0167] 或者选择为高强度玻璃纤维,基于三元体系二氧化硅-氧化铝-氧化镁或基于四元体系二氧化硅-氧化铝-氧化镁-氧化钙。
[0168] 8.根据前述任一项中所述的模塑复合物,其中组分(B)的所述玻璃纤维为非圆形截面的玻璃纤维,其中主截面轴同与之垂直的副截面轴的尺寸比大于2.5。
[0169] 9.根据前述任一项中所述的模塑复合物,其中组分(C)的含量基于(A)-(F)的总和为0.5-8wt%。
[0170] 10.根据前述任一项中所述的模塑复合物,其中组分(C)包含选自如下的至少一种LDS添加剂或全部由选自如下的LDS添加剂形成:金属氧化物、金属磷酸盐。
[0171] 11.根据前述任一项中所述的模塑复合物,其中组分(D)的含量基于(A)-(F)的总和为11-17wt%。
[0172] 12.根据前述任一项中所述的模塑复合物,其中所述无卤阻燃剂(D)是磷基阻燃剂。
[0173] 13.根据前述任一项中所述的模塑复合物,其中组分(D)由以下组分构成:
[0174] (D1)60-100wt%的一种或更多种以下盐中的至少一种:次磷酸盐和/或二次磷酸盐,其中金属离子独立地选自:铝、钙、钡、锌或其组合;
[0175] (D2)0-30wt%的以下物质中的至少一种:含氮增效剂,含氮阻燃剂;
[0176] (D3)0-10wt%的阻燃性稳定剂,
[0177] 其中(D1)、(D2)和(D3)合计为100wt%的组分(D)。
[0178] 14.根据前述任一项中所述的模塑复合物,其中组分(E)的含量基于(A)-(F)的总和为0-25wt%。
[0179] 15.一种组件,所述组件基于根据前述任一项中所述的模塑复合物。
[0180] 16.根据前述任一项中所述的模塑复合物,其中所述组分(A2)选自:聚碳酸酯、聚亚苯醚、聚苯醚、聚苯乙烯、聚甲基丙烯酸甲酯、丙烯腈-丁二烯-苯乙烯共聚物、丙烯腈-苯乙烯共聚物、聚烯烃、聚甲醛,选自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和聚对苯二甲酸丁二醇酯的聚酯,选自PSU、PESU或PPSU类型的聚砜,聚苯硫醚、液晶聚合物、聚醚酮、聚醚醚酮、聚酰亚胺、聚酰胺酰亚胺、聚酯酰亚胺,选自TPU或PUR类型的聚氨酯,聚硅氧烷、聚丙烯酸酯、聚甲基丙烯酸酯,和基于这些体系的混合物或共聚物。
[0181] 17.根据前述任一项中所述的模塑复合物,其中所述100wt%的组分(A)内的所述组分(A2)的含量为5-40wt%。
[0182] 18.根据前述任一项中所述的模塑复合物,其中所述100wt%的组分(A)内的所述组分(A2)的含量为10-35wt%。
[0183] 19.根据前述任一项中所述的模塑复合物,其中所述组分(A1)全部由部分结晶部分芳族聚酰胺构成,或由包含在100wt%的组分(A)内的至少65wt%的部分结晶部分芳族聚酰胺的聚酰胺混合物(A1)构成。
[0184] 20.根据前述任一项中所述的模塑复合物,其中组分(A1)的所述部分结晶部分芳族聚酰胺通过DSC(ISO标准11357-11-2)测得的熔融焓为25到80J/g。
[0185] 21.根据前述任一项中所述的模塑复合物,其中组分(A1)的所述部分结晶部分芳族聚酰胺通过DSC(ISO标准11357-11-2)测得的熔融焓为30到70J/g。
[0186] 22.根据前述任一项中所述的模塑复合物,其中组分(A)的含量基于(A)-(F)的总和为30-71wt%。
[0187] 23.根据前述任一项中所述的模塑复合物,其中组分(B)的含量基于(A)-(F)的总和为20-45wt%。
[0188] 24.根据前述任一项中所述的模塑复合物,其中组分(B)的所述玻璃纤维选择为根据ASTM D578-00的E-玻璃纤维,具有非圆形截面,
[0189] 或者选择为高强度玻璃纤维,具有非圆形截面,基于三元体系二氧化硅-氧化铝-氧化镁或基于四元体系二氧化硅-氧化铝-氧化镁-氧化钙。
[0190] 25.根据前述任一项中所述的模塑复合物,其中组分(B)的所述玻璃纤维选择为根据ASTM D578-00的E-玻璃纤维,由52-62%二氧化硅、12-16%氧化铝、16-25%氧化钙、0-10%硼砂、0-5%氧化镁、0-2%碱金属氧化物、0-1.5%二氧化钛和0-0.3%氧化铁构成,[0191] 或者选择为高强度玻璃纤维,基于三元体系二氧化硅-氧化铝-氧化镁或基于四元体系二氧化硅-氧化铝-氧化镁-氧化钙,其中所述体系具有如下组成:58-70wt%的二氧化硅(SiO2),15-30wt%的氧化铝(Al2O3),5-15wt%的氧化镁(MgO),0-10wt%的氧化钙(CaO),和0-2wt%的另外的氧化物,包括二氧化锆(ZrO2)、氧化硼(B2O3)、二氧化钛(TiO2)或氧化锂(Li2O)或这些氧化物的组合。
[0192] 26.根据前述任一项中所述的模塑复合物,其中组分(B)的所述玻璃纤维为非圆形截面的玻璃纤维,其中主截面轴同与之垂直的副截面轴的尺寸比为3至5。
[0193] 27.根据前述任一项中所述的模塑复合物,其中组分(C)的含量基于(A)-(F)的总和为1-6wt%。
[0194] 28.根据前述任一项中所述的模塑复合物,其中组分(C)包含选自如下的至少一种LDS添加剂或全部由选自如下的LDS添加剂形成:金属氧化物、碱性金属磷酸盐、金属碱式磷酸盐,或其混合物。
[0195] 29.根据前述任一项中所述的模塑复合物,其中组分(C)包含如下至少一种LDS添加剂或全部由如下LDS添加剂形成:基于铜和/或锡的无机化合物。
[0196] 30.根据前述任一项中所述的模塑复合物,其中组分(C)包含选自如下的至少一种LDS添加剂或全部由选自如下的LDS添加剂形成:氧化锡;金属掺杂的氧化锡或金属氧化物掺杂的氧化锡;锑掺杂的氧化锡;金属氧化物涂覆的云母;用锑掺杂的氧化锡涂覆的云母;氧化锡与氧化锑及含其他金属氧化物的混合物或氧化锡与氧化锑及不含其他金属氧化物的混合物;尖晶石;铜铬氧化物;氧化铜;氢氧化铜;碱式磷酸铜;磷酸铜;碱性磷酸铜;铜-锡磷酸盐;碱性铜-锡磷酸盐;磷酸锡;碱性磷酸锡;锑掺杂的氧化锡,其与云母组合、或者不与云母组合;或其混合物及组合。
[0197] 31.根据前述任一项中所述的模塑复合物,其中组分(D)的含量基于(A)-(F)的总和为13-16wt%。
[0198] 32.根据前述任一项中所述的模塑复合物,其中所述无卤阻燃剂(D)是磷基阻燃剂,其中包含选自如下的至少一种物质:三聚氰胺与磷酸、(二)次磷酸盐及膦腈化合物的反应产物。
[0199] 33.根据前述任一项中所述的模塑复合物,其中组分(D)由以下组分构成:
[0200] (D1)60-100wt%的一种或更多种选自以下至少一种的盐:次磷酸盐、二次磷酸盐,其中金属离子独立地选自:铝、钙、钡、锌或其组合;
[0201] (D2)0-30wt%的以下至少一种的物质:含氮增效剂、含氮阻燃剂、含磷阻燃剂,选自:三聚氰胺或三聚氰胺的缩合产物,优选蜜勒胺、蜜白胺、氰尿酰胺,或三聚氰胺与聚磷酸的反应产物、或三聚氰胺的缩合产物与聚磷酸的反应产物、或其混合物;
[0202] (D3)0-10wt%的阻燃性稳定剂,包括硼酸锌或硬脂酸钡,
[0203] 其中(D1)、(D2)和(D3)合计为100wt%的组分(D)。
[0204] 34.根据前述任一项中所述的模塑复合物,其中组分(E)的含量基于(A)-(F)的总和为3-10wt%。
[0205] 35.一种具有电子导体轨道的组件,所述组件基于根据前述任一项中所述的模塑复合物,作为便携式电子装置,包括PDA、移动电话和电信装置的外壳或外壳部件,用于个人电脑、笔记本电脑、医疗装置,包括助听器、传感器技术或RFID应答器的外壳或外壳部件,或用于汽车行业,包括气囊模块或多功能方向盘的部件。

具体实施方式

[0206] 下文将利用具体的实施例(E),并且与根据现有技术的具有较低效率的体系(CE)比较来描述本发明。下述实施例用于实施本发明和证实与现有技术的差异,然而,其不应旨在限制由权利要求所定义的本发明的一般主题。
[0207] 实施例E1至E14和对比例CE1至CE5
[0208] 以规定工艺参数(表1)将表2到4中所述的组分在来自Werner and Pfleiderer的螺杆直径25mm的双螺杆挤出机中配合。其中,所述聚酰胺颗粒和添加剂按计量进入进料区,而玻璃纤维通过侧进料机3(喷嘴之前的缸单元)按计量进入聚合物熔体。通过水下造粒或水下热模具(hot die under water)实施造粒,其中将聚合物熔体加压通过孔型模头并且在离开模头后立即通过水流中的转动刀片进行造粒。在造粒和120℃干燥24小时后,测量颗粒性能和产生试样。
[0209] 使用Arburg Allrounder 320-210-750注射模塑机在区域1到4的预定料筒温度和预定的工具温度下,将所述配合物制剂注射模塑成试样(见表1)。
[0210] 表1:实施例和对比例的配合和注射模塑
[0211]
[0212] 表2:实施例E1到E7的组成及性能
[0213]
[0214]
[0215] 表3:对比例CE1到CE5的组成及性能
[0216]
[0217]
[0218] 表4:实施例E8到E14的组成及性能
[0219]
[0220]
[0221]
[0222] 关键材料:
[0223] PA 6I/6T(70∶30)  基于对苯二甲酸(30mol%)、间苯二甲酸(70mol%)和1,6-己二胺的无定形部分芳族聚酰胺,玻璃化转变温度为125℃,溶液粘度为1.54。
[0224] PA 6I/6T(30∶70)  基于对苯二甲酸(70mol%)、间苯二甲酸(30mol%)和1,6-己二胺的部分结晶、部分芳族聚酰胺,熔点为325℃,溶液粘度为1.58。
[0225] PA 6I/10T  基于1,6-己二胺(15mol%)、1,10-癸二胺(85mol%)和对苯二甲酸的部分结晶、部分芳族聚酰胺,熔点为305℃,溶液粘度为1.62。
[0226] A型PPE  Bondyram 6008,马来酸酐改性的PPE,Polyram
[0227] A型玻璃纤维  CPIC ECS 301HP,3mm长,直径10μm,CPIC,中国(圆形截面玻璃纤维)
[0228] B型玻璃纤维  CPIC ECS 301T,3mm长,24μm宽,8μm厚,截面轴的长宽比=3,CPIC,中国(扁平玻璃纤维)
[0229] C型玻璃纤维  HPXSS PAX9510-4,4mm长,直径10μm,Owens Corning Vetrotex,法国(圆形截面玻璃纤维)
[0230] LDS添加剂1  Shepherd Schwarz 30C965(Shepherd Color公司),亚铬酸铜(CuCr2O4),平均粒径为0.6μm。
[0231] LDS添加剂2  Fabulase 322S,碱式磷酸铜(II),Budenheim
[0232] LDS添加剂3  Fabulase 330,锡基金属磷酸盐,Budenheim
[0233] 白色颜料  二氧化钛KRONOS 2222,白色颜料,>92.5%的二氧化钛,金红石,涂层:Al、Si、聚硅氧烷,d500.21μm,D 4.0g/cm3。
[0234] FSM-1   OP1230,有机磷盐(Clariant ProdukteGmbH),阻燃剂
[0235] FSM-2  Melapur 200/70,三聚氰胺聚磷酸盐(BASF)
[0236] 根据以下标准对以下试样进行了测量。
[0237] (热-)机械性能:
[0238] 根据ISO 527以1mm/分钟的拉伸速度测定拉伸弹性模量,依照ISO527以50mm/分钟的拉伸速度(非增强变量)或以5mm/分钟的拉伸速度(增强变量)在温度为23℃下测定所产生的应力、耐撕裂性及断裂伸长率,其中作为试样,使用ISO拉伸哑铃,标准:ISO/CD 3167,类型Al,170×20/10×4mm。
[0239] 根据ISO 179在ISO测试棒上(标准:ISO/CD 3167,类型Bl,80×10×4mm)在温度为23℃下测量抗冲击性及Charpy缺口抗冲击性。基于ISO标准11357-11-2对于颗粒样品测定了热行为(熔化温度(Tm)、熔融焓(ΔHm))、玻璃化转变温度(Tg))。以20℃/分钟的加热速度进行了差示扫描量热法(DSC)测定。对于玻璃化转变温度(Tg),报告中期或转折点温度。
[0240] 根据DIN EN ISO 307在20℃下基于浓度0.5wt%的间甲酚溶液测定了相对粘度(ηrel)。使用颗粒作为样品。
[0241] 根据ISO 75在ISO棒(尺寸80×10×4mm)上测定了HDT A(1.8MPa)及HDT B(0.45MPa)形式的耐热变形性能。
[0242] 表明性质,光泽:
[0243] 根据ISO 2813利用Minolta Multi Gloss 268型仪器在温度为23℃下以85°在尺寸80×80×1mm的板上测定光泽。
高效检索全球专利

专利汇是专利免费检索,专利查询,专利分析-国家发明专利查询检索分析平台,是提供专利分析,专利查询,专利检索等数据服务功能的知识产权数据服务商。

我们的产品包含105个国家的1.26亿组数据,免费查、免费专利分析。

申请试用

分析报告

专利汇分析报告产品可以对行业情报数据进行梳理分析,涉及维度包括行业专利基本状况分析、地域分析、技术分析、发明人分析、申请人分析、专利权人分析、失效分析、核心专利分析、法律分析、研发重点分析、企业专利处境分析、技术处境分析、专利寿命分析、企业定位分析、引证分析等超过60个分析角度,系统通过AI智能系统对图表进行解读,只需1分钟,一键生成行业专利分析报告。

申请试用

QQ群二维码
意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