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专利库 / 金工 / 坯段 / 一种变形TiAl合金组织性能精确控制方法

一种变形TiAl合金组织性能精确控制方法

阅读:151发布:2023-01-18

专利汇可以提供一种变形TiAl合金组织性能精确控制方法专利检索,专利查询,专利分析的服务。并且本 发明 属于高温结构材料热加工制备技术领域,涉及一种 变形 TiAl 合金 组织性能精确控制方法。本发明直接将TiAl合金坯料加热至不同的变形 温度 ,保温一段时间后进行热变形加工;通过控制热变形温度,得到近γ、双态、近 片层 和全片层四种典型TiAl合金显微组织,进而获得不同 力 学性能的TiAl合金变形件。利用本方法,组织及性能在热变形制备加工过程中得到控制,省掉了之后的 热处理 环节,减少了工序。同时,所制备的近片层和全片层组织细小均匀,兼具强度和塑形优势,突破了变形TiAl合金后续热处理方法难以获得细小全片层组织的技术 瓶颈 ,是一种短流程、高性能的TiAl合金热加工方法,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下面是一种变形TiAl合金组织性能精确控制方法专利的具体信息内容。

1.一种变形TiAl合金组织性能精确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直接将TiAl合金坯料加热至不同的变形温度,保温一段时间后进行热变形加工;通过控制热变形温度,得到近γ、双态、近片层和全片层四种典型TiAl合金显微组织,进而获得不同学性能的TiAl合金变形件;
具体的步骤为:在α+γ两相区下端热变形,Te≤变形温度<Te+1/3(Tα-Te),热变形后获得近γ组织;在α+γ两相区中段热变形,Te+1/3(Tα-Te)≤变形温度<Te+2/3(Tα-Te),获得由γ晶粒和α2/γ片层组成的双态组织;在α+γ两相区上段热变形,Te+2/3(Tα-Te)≤变形温度<Tα,获得α2/γ片层和少量等轴γ晶粒组成的NL组织;在α转变温度以上热变形,Tα≤变形温度<Tα+(30~50)℃,获得α2/γ全片层组织;其中Te为α→α2+γ的共析温度,Tα为进入α单相区的温度;
控制方法适用于利用冶金铸锭法,精确控制热加工过程中TiAl合金组织性能,同时也适用于利用粉末冶金法,精确控制热加工过程中TiAl合金组织性能;其中热加工方法包括锻造挤压轧制过程。
2.如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变形TiAl合金组织性能精确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TiAl合金为Beta凝固型TiAl合金和Alpha凝固型TiAl合金; Beta凝固型TiAl合金原子百分比为: Ti-(43-45)Al-(2-9)Nb-(0-6)(Mn, Cr, Mo, V)-(0-0.4)(B, C);Alpha凝固型TiAl合金原子百分比为: Ti-(45-48)Al-(0-7)Nb-(0-4)(Cr, Mn)-(0-0.4)(B, C)。

说明书全文

一种变形TiAl合金组织性能精确控制方法

技术领域

[0001] 本发明属于高温结构材料热加工制备技术领域,特别是提供了TiAl合金热加工变形过程中组织性能的控制方法。
[0002] 研究背景
[0003] 航空航天领域的飞速发展,对材料的性能要求也越来越高。特别对高温结构材料,一方面要求其耐热温度越来越高,另一方面需要减轻其重量。目前所使用的高温合金,耐热温度有限。而镍基高温合金密度较大,不能满足减重需求,因此,研究新型轻质高温结构材料迫在眉睫。
[0004] TiAl合金具有密度低、高温强度高、抗蠕变和抗化能优异的特点,被认为是在650~900℃替代镍基高温合金的理想材料。目前在航空、航天发动机的隔板和壳体、航天飞机的热区蒙皮上广泛使用的镍基高温合金,普遍存在密度偏大、比强度不足等缺点,限制了高性能飞行器的发展。TiAl合金作为一种轻质高温结构材料,应用前景广阔。但由于TiAl合金属于金属间化合物,室温和高温可加工性都比较差,严重制约了TiAl合金的广泛应用。
[0005] 当前TiAl合金热加工成形技术呈现多元化发展趋势,主要方法仍是冶金铸锭法和粉末冶金法。采用冶金铸锭法制备加工TiAl合金,需要先熔炼制备出TiAl合金铸锭,随后采用热等静压和均匀化退火处理消除铸锭中的微观孔洞、疏松和成分偏析等组织缺陷,然后在一定温度区间((α+γ)两相区)和一定应变速率(<10-2s-1)条件下,采用一次或多次锻造来细化铸造组织。通常锻造的总体变形量达到80%以上。在随后的轧制过程中,板材的轧制温度区间一般选择在(α+γ)两相区。轧制时要充分考虑轧制速度和道次变形量两个工艺参数。轧制速度太快,道次变形量过大,板材易发生开裂现象,导致轧制失败。若轧制速度太慢,温度散失又太快,从而使得TiAl合金材料的变形抗力提高,板材也容易发生开裂现象。采用粉末冶金法制备TiAl合金板材,与冶金铸锭法相比,增加了锻造之前的粉末制备,以及粉末包套封焊后热等静压处理环节,之后的锻造和轧制也在(α+γ)两相区进行。在(α+γ)两相区热机械处理后,TiAl合金组织一般为双态组织,根据应用需求会进行相应的热处理
TiAl合金通过热处理,可以得到四种典型的显微组织:近γ(NG)、双态(DP)、近片层(NFL)和全片层(FL)组织。
[0006] 在高于共析温度的α+γ两相区退火并随后缓慢冷却至室温可形成近γ组织,冷却后它由γ等轴晶和少量分布在γ相晶界的α2相组成。当在合金α+γ两相区热处理,α和γ相体积分数大致相等时,冷却后形成由γ晶粒和α2/γ片层组成的双态组织。当退火温度达到α转变温度以下10℃左右时,经冷却后形成近片层组织,这时组织中γ晶粒体积分数很少,为α2+γ片层和少量分布于片层团间的等轴γ晶粒组成的NL组织。在α转变温度以上,即α单相区进行热处理并缓慢冷却可形成全片层组织。由于在α单相区热处理时温度较高,且没有第二相的钉扎作用,α相会迅速长大,最终得到完全由α2+γ片层构成的FL组织,同时由于片层团尺寸较大,其塑性变得很差。
[0007] 在这几种典型组织中,双态组织由于晶粒细小,具有较高的强度和室温塑性,但是断裂韧性很低;近γ组织的抗拉强度和塑性低于双态组织;全片层和近片层组织由于片层团尺寸较大,其抗拉强度和塑性均较低,而均匀细小的全片层组织具有较好的塑性和断裂韧性,综合力学性能最好。因此,获得均匀细小的全片层组织是目前研究的热点与目标。
[0008] 目前TiAl合金热加工温度一般在(α+γ)两相区,热加工后获得双态组织。之后需要进行近片层或全片层热处理,从而提高TiAl合金的断裂韧性以及抗蠕变能力。

发明内容

[0009] 本发明提出一种变形TiAl合金的组织性能控制方法,即通过控制热加工变形过程中的变形温度,精确控制变形后合金的显微组织,得到近γ、双态、近片层和全片层组织。TiAl合金组织和性能在热变形过程中加以控制,省掉了热变形后的热处理环节,减少了工序。同时,所制备的变形组织细小均匀,兼具强度和塑形优势,是一种短流程、高性能的TiAl合金热加工制备方法,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0010] 一种变形TiAl合金组织性能精确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直接将TiAl合金坯料加热至不同的变形温度,保温一段时间后进行热变形加工;通过控制热变形温度,得到近γ、双态、近片层和全片层四种典型TiAl合金显微组织,进而获得不同力学性能的TiAl合金变形件。具体的,在α+γ两相区下端热变形(Te≤变形温度<Te+1/3(Tα-Te)),热变形后获得近γ组织;在α+γ两相区中段热变形(Te+1/3(Tα-Te)≤变形温度<Te+2/3(Tα-Te)),获得由γ晶粒和α2/γ片层组成的双态组织;在α+γ两相区上段热变形(Te+2/3(Tα-Te)≤变形温度<Tα),获得α2/γ片层和少量等轴γ晶粒组成的NL组织;在α转变温度以上热变形(Tα≤变形温度<Tα+(30~50)℃),获得α2/γ全片层组织;其中Te为α→α2+γ的共析温度,Tα为进入α单相区的温度。
[0011] 本发明控制方法适用于利用冶金铸锭法,精确控制热加工过程中TiAl合金组织性能,同时也适用于利用粉末冶金法,精确控制热加工过程中TiAl合金组织性能;其中热加工方法包括锻造、挤压、轧制过程。
[0012] 所述的TiAl合金为Beta凝固型TiAl合金和Alpha凝固型TiAl合金;Beta凝固型TiAl合金包括:Ti-(43-45)Al-(2-9)Nb-(0-6)(Mn,Cr,Mo,V)-(0-0.4)(B,C);Alpha凝固型TiAl合金包括:Ti-(45-48)Al-(0-7)Nb-(0-4)(Cr,Mn)-(0-0.4)(B,C)。
[0013] 这些TiAl合金,一般选择在(α+γ)双相区中间段进行热加工,获得双态组织,然后进行近片层或全片层热处理。
[0014] 本发明的优点在于:
[0015] 1.通过控制热变形温度从而精确控制TiAl合金的组织和性能。通过这种方法可以获得之前通过热处理才能获得的典型的TiAl合金组织,即近γ、双态、近片层和全片层组织。坯料在变形过程中,组织性能精确控制,省去了变形TiAl合金的后续热处理后续,简化了流程。
[0016] 2.通过热变形过程中在线控制TiAl合金组织的方法,可以获得均匀细小的组织,同时提高板材的强度和塑形。这种均匀细小的组织包括近γ、双态、近片层和全片层组织。特别对于细小的近片层和全片层组织而言,此方法突破了变形TiAl合金后续热处理方法难以获得细小全片层组织的技术瓶颈
[0017] 3.本方法适用于变形TiAl合金,特别是基于热处理调控可获得四种典型组织的TiAl合金,包括利用冶金铸锭法热变形加工TiAl合金,也包括利用粉末冶金法热变形加工TiAl合金。由于简化了流程,控制方法简单易行,适用于规模化生产。附图说明
[0018] 图1TiAl合金热变形组织控制示意图,温度区间1表示在α+γ两相区下段热变形(Te≤变形温度<Te+1/3(Tα-Te)),2表示在α+γ两相区中段热变形(Te+1/3(Tα-Te)≤变形温度<Te+2/3(Tα-Te)),3表示在α+γ两相区上段热变形(Te+2/3(Tα-Te)≤变形温度<Tα),4表示在α转变温度以上热变形(Tα≤变形温度<Tα+(30~50)℃),在这四个温度区间热变形后获得的变形组织分别对应近γ、双态、近片层和全片层组织。
[0019] 图2TiAl合金不同温度区间热变形所获得的典型的显微组织:(a)近γ、(b)双态、(c)近片层、(d)全片层
[0020] 图3TiAl合金薄板典型室温力学性能(As-Cast:铸态,NFL:近片层组织,DP:双态组织,NG:近γ组织)。

具体实施方式

[0021] 实施例1
[0022] 以高Nb-TiAl合金为例,合金名义成分为Ti-45Al-8.5Nb(原子百分比),经等离子冷床炉熔炼制成合金锭。从合金锭中切取坯料,进行等温锻造后切取热轧坯料。切取的热轧坯料,用304不锈作为包套,采用三明治结构包裹后进行焊接
[0023] 热轧温度选择α+γ两相区下段,如附图1温度区间1。本实施例选取1230℃,保温1h后开轧。每道次轧制后回炉加热,回炉保温时间20~30min,每道次压下量20~30%,应变速率控制在1~5s-1,轧制5道次后回炉冷至900℃,保温1h后空冷至室温。利用机加工方法去除包套材料,得到TiAl合金轧制板材。表面质量良好,无开裂。其显微组织为均匀细小的近γ组织,如附图2(a)所示。板材具有较高的室温强度和良好的室温塑性,如附图3所示。在950~1100℃,应变速率2×10-4~5×10-4s-1条件下板材具有良好的超塑性变形能力。
[0024] 实施例2
[0025] 以高Nb-TiAl合金为例,合金名义成分为Ti-45Al-8.5Nb(原子百分比),经等离子冷床炉熔炼制成合金锭。从合金锭中切取坯料,进行等温锻造后切取热轧坯料。切取的热轧坯料,用304不锈钢作为包套,采用三明治结构包裹后进行焊接。
[0026] 热轧温度选择α+γ两相区中段,如附图1温度区间2。本实施例选取1250℃,保温1h后开轧。每道次轧制后回炉加热,回炉保温时间20~30min,每道次压下量20~30%,应变速率控制在1~5s-1,轧制5道次后回炉冷至900℃,保温1h后空冷至室温。利用机加工方法去除包套材料,得到TiAl合金轧制板材。表面质量良好,无开裂。其显微组织为均匀细小的双态组织,如附图2(b)所示。板材具有较高的室温强度和良好的室温塑性,如附图3所示。在950~1100℃,应变速率2×10-4~5×10-4s-1条件下板材具有良好的超塑性变形能力。
[0027] 实施例3
[0028] 以高Nb-TiAl合金为例,合金名义成分为Ti-45Al-8.5Nb(原子百分比),经等离子冷床炉熔炼制成合金锭。直接从合金锭中切取热轧坯料。切取的热轧坯料,用304不锈钢作为包套,采用三明治结构包裹后进行焊接。
[0029] 热轧温度选择α+γ两相区上段,如附图1温度区间3。本实施例选取1300℃,保温1h后开轧。每道次轧制后回炉加热,回炉保温时间20~30min,每道次压下量20~30%,应变速率控制在1~5s-1,轧制5道次后回炉冷至900℃,保温1h后空冷至室温。利用机加工方法去除包套材料得到TiAl合金轧制板材,表面质量良好,无开裂。其显微组织为均匀细小的近片层组织,如附图2(c)所示。板材具有较高的室温强度和良好的室温塑性,如附图3所示。板材具有优异的高温强度,800℃时抗拉强度超过850MPa。
[0030] 实施例4
[0031] 以高Nb-TiAl合金为例,合金名义成分为Ti-45Al-8.5Nb(原子百分比),经等离子冷床炉熔炼制成合金锭。直接从合金铸锭中切取热轧坯料。切取的热轧坯料,用304不锈钢作为包套,采用三明治结构包裹后进行焊接。
[0032] 热轧温度选择在α转变温度以上,如附图1温度区间4。本实施例选取1320℃,保温1h后开轧。每道次轧制后回炉加热,回炉保温时间20~30min,每道次压下量20~30%,应变-1
速率控制在1~5s ,轧制5道次后回炉冷至900℃,保温1h后空冷至室温。利用机加工方法去除包套材料,得到TiAl合金轧制板材,表面质量良好,无开裂。其显微组织为均匀细小的全片层组织,片层团平均尺寸小于100μm,如附图2(d)所示。板材具有优异的高温强度,800℃时抗拉强度超过850MPa。
高效检索全球专利

专利汇是专利免费检索,专利查询,专利分析-国家发明专利查询检索分析平台,是提供专利分析,专利查询,专利检索等数据服务功能的知识产权数据服务商。

我们的产品包含105个国家的1.26亿组数据,免费查、免费专利分析。

申请试用

分析报告

专利汇分析报告产品可以对行业情报数据进行梳理分析,涉及维度包括行业专利基本状况分析、地域分析、技术分析、发明人分析、申请人分析、专利权人分析、失效分析、核心专利分析、法律分析、研发重点分析、企业专利处境分析、技术处境分析、专利寿命分析、企业定位分析、引证分析等超过60个分析角度,系统通过AI智能系统对图表进行解读,只需1分钟,一键生成行业专利分析报告。

申请试用

QQ群二维码
意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