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专利库 / 合金类 / 片层 / 多层吸附片

多层吸附

阅读:521发布:2020-05-13

专利汇可以提供多层吸附专利检索,专利查询,专利分析的服务。并且提供一种即使在具有弯曲部的环境中长期使用也不产生褶皱、打卷的 吸附 片。本 发明 的吸附片(10),其特征在于,其具有由 丙烯酸 系发泡 树脂 构成的厚度为50μm~500μm的发泡树脂层(12)、和 层压 在发泡树脂层(12)的背面的至少1层的PET膜基材层(11),PET膜基材层(11)的厚度为5μm~250μm,且整体的厚度为800μm以下。,下面是多层吸附专利的具体信息内容。

1.一种多层吸附片,其特征在于,其具有:
丙烯酸系发泡树脂构成的厚度为50μm~500μm的发泡树脂层、
层压在所述发泡树脂层的一面的至少1层的PET膜基材层、
层压在所述PET膜基材层的与所述发泡树脂层相反侧的面的由丙烯酸系粘接剂构成的粘接层、和
层压在所述粘接层的与所述PET膜基材层相反侧的面的由PET膜构成的层压层,所述PET膜基材层的厚度为5μm~250μm,且整体的厚度为800μm以下。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层吸附片,其特征在于,其进一步具有交替层压在所述层压层的与所述粘接层相反侧的面上的、n层由丙烯酸系粘接剂构成的粘接层和n层由PET膜构成的层压层,其中n为1以上的整数。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层吸附片,其特征在于,其进一步具有交替层压在所述层压层的与所述粘接层相反侧的面上的、m层由丙烯酸系粘接剂构成的粘接层和m-1层由PET膜构成的层压层,其中m为1以上的整数。

说明书全文

多层吸附

技术领域

[0001] 本发明涉及吸附并保持膜、片和极薄面板等轻量物的多层吸附片。

背景技术

[0002] 一直以来,在将偏光膜贴合到液晶面板的贴合装置中,为了搬送作为搬送对象物的偏光膜至贴合位置而使用吸附片。如图1如所示,贴合装置1具有:被驱动辊2和多个从动辊3撑起的环状的循环传送带8;设置在循环传送带8的外表面的吸附片10’;将供给的带有保护片S1、S2的偏光膜F挤压至吸附片10’的表面的挤压辊5;从偏光膜F剥离保护片S2的剥离辊6和夹紧辊7;以及旋转轴位置能够沿着上下往复移动的压接辊4。
[0003] 该贴合装置1中,通过边使循环传送带8变形边使压接辊4移动至下方,从而剥离掉保护片S2而露出的偏光膜F的贴合面Fa被贴合至液晶面板P的面板表面Pa(参照图1的(B)、(C))。
[0004] 此外,如图2所示,另一贴合装置20具有:圆筒状的转鼓21;设置于转鼓21的外表面的吸附片10’;挤压带有保护片S的偏光膜F并供给至吸附片10’的表面的膜供给部件22;在转鼓21顺时针旋转约90°的位置由偏光膜F剥离保护片S的剥离部件23;以及在转鼓21再旋转约90°的位置供给液晶面板P的面板供给部件24。
[0005] 该贴合装置20中,通过吸附保持液晶面板P的载物台25移动至下方,从而剥离掉保护片S而露出的偏光膜F的贴合面Fa被贴合至液晶面板P。
[0006] 作为能够用于贴合装置1、20的现有的吸附片10’,已知例如专利文献1中记载的吸附片。该现有的吸附片10’具有作为中间层的基材层、设置在基材层的背面的粘接层、和设置在基材层的表面的发泡树脂层这样的3层结构,粘接层贴合在循环传送带8或转鼓21的外表面。因此,在贴合装置1、20中,吸附片10’的发泡树脂层吸附并保持偏光膜F(保护片S1)。
[0007] 现有技术文献
[0008] 专利文献
[0009] 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10-70740号公报

发明内容

[0010] 发明所要解决的问题
[0011] 然而,图1所示的贴合装置1,由于在吸附片10’的搬送路径中存在多个弯曲部,吸附片10’在通过弯曲部时承受拉伸。此外,图2所示的贴合装置20由于吸附片10’的搬送路径全部是弯曲的,因此吸附片10’总是承受拉伸力。
[0012] 该拉伸力在靠近弯曲中心(转鼓21的旋转中心)的粘接层(基材层)中较小,在远离弯曲中心的发泡树脂层中较大,因此在吸附片10’内,拉伸力产生不平衡。此外,现有的吸附片10’的发泡树脂层的优选厚度被设为2~8mm,且由于使用较厚的布、织物、无纺布作为基材层而具有适度的韧性的强度,故而对弯曲部的追随性优异,但另一方面,吸附片10’整体厚度达数mm~10数mm以上,非常厚,因此上述拉伸力的不平衡相当大。
[0013] 因此,当在贴合装置1、20中持续使用现有的吸附片10’时,存在如下可能:在承受拉伸力最大的发泡树脂层上留有拉伸痕迹而在表面产生褶皱;或者吸附片10’从循环传送带8或转鼓21卷起,而对偏光膜F的吸附和传送带来阻碍的可能。因此当产生这些问题时,需要暂时停止贴合装置1、20并将吸附片10’换成新的,需要进行麻烦的交换操作。
[0014] 本发明是鉴于上述情况作出的,其课题在于,提供即使在具有弯曲部的环境中长期使用也不产生褶皱、打卷的多层吸附片。
[0015] 用于解决问题的方法
[0016] 为了解决上述课题,本发明的多层吸附片,其特征在于,具有:由丙烯酸系发泡树脂构成的厚度为50μm~500μm的发泡树脂层、和层压在发泡树脂层的背面的至少1层PET膜基材层,PET膜基材层的厚度为5μm~250μm,且整体的厚度为800μm以下。
[0017] 根据该构成,通过将整体的厚度设为800μm以下而薄型化,能够将弯曲部处PET膜基材层所承受的拉伸力和发泡树脂层所承受的拉伸力的不平衡抑制为最小。即,能够实现不易产生褶皱、打卷的多层吸附片。
[0018] 上述多层吸附片还可以进一步具有层压在PET膜基材层的与发泡树脂层相反侧的面的由丙烯酸系粘接剂构成的粘接层。
[0019] 根据该构成,可以利用粘接层的粘接力,简单且牢固地保持在循环传送带或转鼓等上。
[0020] 上述多层吸附片还可以进一步具有层压在粘接层的与PET膜基材层相反侧的面的由PET膜构成的层压层。
[0021] 通常,就(带保护膜的)偏光膜这类搬送对象物而言,根据种类、等级和附加性能而存在膜构成、材质或片厚不同的多个制品,因此在贴合装置方面,也需要调整多层吸附片整体的厚度、韧性的强度等而优化对各制品的吸附力、吸附压和搬送性等。但是,当仅使用PET膜基材层调节多层吸附片整体的厚度时,由于受PET膜的特性中的刚性影响,多层吸附片自身韧性过大,结果使对弯曲部的追随性受损。
[0022] 就该点而言,根据上述构成,由于进一步层压由PET膜构成的层压层且在PET膜基材层和层压层之间夹持较柔软、具有粘弹性的粘接层,能够同时调节整体的厚度和韧性的强度。即,根据上述构成,能够获得抑制褶皱、打卷的产生的同时对弯曲部的追随性也优异的多层吸附片。
[0023] 上述多层吸附片还可以进一步具有交替层压在层压层的与粘接层相反侧的面上的、n层(其中,n为1以上的整数)由丙烯酸系粘接剂构成的粘接层和n层由PET膜构成的层压层,此外,还可以进一步具有交替层压在层压层的与粘接层相反侧的面上的、m层(其中,m为1以上的整数)由丙烯酸系粘接剂构成的粘接层和m-1层由PET膜构成的层压层。
[0024] 根据该构成,能够通过调节层压数n、m来调整整体的厚度和韧性,因此能够获得对弯曲部的追随性更优异的多层吸附片。
[0025] 发明效果
[0026] 根据本发明,能够提供即使在具有弯曲部的环境中长期使用也不易产生褶皱、打卷的多层吸附片。附图说明
[0027] 图1是贴合装置的一例,(A)是整体侧剖面图、(B)和(C)是表示依次进行的贴合工序的样子的部分侧剖面图。
[0028] 图2是表示贴合装置其它例子的侧剖面图。
[0029] 图3是本发明的多层吸附片的侧剖面图。
[0030] 图4是从表面侧观察本发明的变形例的多层吸附片的平面图。
[0031] 图5是本发明的其它变形例的多层吸附片的侧剖面图。
[0032] 附图标记说明
[0033] 1 贴合装置
[0034] 2 驱动辊
[0035] 3 从动辊
[0036] 4 压接辊
[0037] 5 挤压辊
[0038] 6 剥离辊
[0039] 7 夹紧辊
[0040] 8 循环传送带
[0041] F 偏光膜
[0042] P 液晶面板
[0043] 10 多层吸附片
[0044] 11 PET膜基材层
[0045] 12 发泡树脂层
[0046] 13 粘接层
[0047] 14 印刷层
[0048] 15 层压层
[0049] 20 贴合装置
[0050] 21 转鼓
[0051] 22 膜供给部件
[0052] 23 剥离部件
[0053] 24 面板供给部件
[0054] 25 载物台

具体实施方式

[0055] 下面参照附图说明本发明的多层吸附片的优选实施方式。此外,以下说明图1所示的贴合装置1中使用的多层吸附片,但本发明的多层吸附片也能够在贴合装置1以外的各种环境、例如贴合装置20中使用。
[0056] 如图3所示,本发明的多层吸附片10具有PET膜基材层11、设置在PET膜基材层11的表面(偏光膜F侧)的发泡树脂层12、和设置在PET膜基材层11的背面(循环传送带8侧)的粘接层13。
[0057] PET膜基材层11由白色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膜(以下记为PET膜)、透明PET膜或发泡PET膜构成。本实施方式中的PET膜基材层11的厚度为约50μm,但其厚度也可以适当改变。但是,当PET膜基材层11过薄时,多层吸附片10缺乏韧性而变得难以处理。此外,当PET膜基材层11过厚时,多层吸附片10整体的厚度增大,多层吸附片10内的拉伸力的不平衡变大。考虑到这些方面,本发明中优选将PET膜基材层11的厚度设为5μm~
250μm。
[0058] 发泡树脂层12由丙烯酸系发泡树脂构成。本实施方式中的发泡树脂层12的厚度为约100μm,其厚度也可以适当改变。但是,当发泡树脂层12过薄时,冲击吸收性变弱,在吸附和保持偏光膜F时,存在会损伤保护片S1的可能。此外,当发泡树脂层12过厚时,多层吸附片10整体的厚度增大,多层吸附片10内的拉伸力的不平衡变大。考虑到这些方面,本发明中优选将发泡树脂层12的厚度设为50μm~500μm。
[0059] 发泡树脂层12例如可以通过在PET膜基材层11上均匀地涂布利用机械发泡等发泡的丙烯酸系树脂,将其干燥而形成。发泡树脂层12的发泡倍率可以考虑前述冲击吸收力和对偏光膜F的吸附力而决定。
[0060] 粘接层13由丙烯酸系粘接剂构成。本实施方式中的粘接层13的厚度为约25μm,可以考虑粘接力、多层吸附片10整体的厚度而在10μm~50μm的范围内适当改变。此外,为了容易更换多层吸附片10,粘接层13优选具有再剥离性。
[0061] 层压上述PET膜基材层11、发泡树脂层12和粘接层13而成的本实施方式的多层吸附片10,整体的厚度为65μm~800μm,与现有的吸附片(厚度:数mm)相比构成得很薄。因此,根据本实施方式的多层吸附片10,能够减少片内的拉伸力的不平衡,不易产生弯曲部所致的褶皱、打卷。
[0062] 以上说明了本发明的多层吸附片的优选实施方式,但本发明并不限于这些构成。
[0063] 例如,在使用已有的发泡树脂层12时等无法通过改变发泡倍率、厚度来调整发泡树脂层12的吸附力的情况下,如图4所示,例如可以在发泡树脂层12的表面(偏光膜F侧)通过印刷等设置条纹状的印刷层14。通过印刷层14限制有助于吸附的发泡树脂层12的表面积,从而可以容易地调整吸附力。此外,印刷层14可以变成网状等任意图案。
[0064] 此外,当在循环传送带8或转鼓21侧具有任意的吸附部件(粘接层、负压(suction)机构等)的情况下,可以省略粘接层13。此时,由于多层吸附片10整体的厚度的最大值为750μm,因此能够获得更耐褶皱、打卷的多层吸附片。
[0065] 此外,本发明的多层吸附片还可以再具有除PET膜基材层11、发泡树脂层12、粘接层13和印刷层14以外的层。例如,图5所示的多层吸附片10进一步在粘接层13的背面(循环传送带8侧)侧具有由白色PET膜、透明PET膜或发泡PET膜构成的层压层15(厚度:5μm~250μm)和粘接层13交替层压而成的层。最靠近循环传送带8或转鼓21的层,既可以如图5的(A)所示设为粘接层13,也可以图5(B)如所示设为层压层15。但在后者的情况下,需要在循环传送带8或转鼓21侧具有任意的吸附部件(负压机构等)。此外,任一情况下,均必须按照整体的厚度为800μm以下的方式调整各层的厚度。
[0066] 根据图5所示的变形例的多层吸附片,通过进一步层压由PET膜构成的层压层15,即使不改变PET膜基材层11的厚度,也可以通过层压层15的层压数同时调整整体的厚度和韧性的强度。此外,根据图5所示的多层吸附片,由于在PET膜基材层11和层压层15之间、以及在层压层15和层压层15之间夹着比较柔软、具有粘弹性的粘接层13,因此即使整体的厚度增加也能够不损害对弯曲部的追随性。此外,PET膜基材层11和各层压层15既可以是同种PET膜,也可以是异种PET膜。
[0067] 此外,就本发明的多层吸附片而言,PET膜基材层11还可以是层压了由由同种或异种PET膜构成的多个层而成的层。但这种情况下需要将PET膜基材层11整体的厚度设定为不超过250μm。
相关专利内容
标题 发布/更新时间 阅读量
多层片材 2020-05-11 929
层叠片 2020-05-11 25
双层搅拌片 2020-05-13 432
层压片材 2020-05-12 929
多层垫片 2020-05-12 405
多层垫片 2020-05-12 427
刀片涂层 2020-05-11 471
片状叠层体 2020-05-13 963
层压薄片 2020-05-11 937
层压波片 2020-05-12 73
高效检索全球专利

专利汇是专利免费检索,专利查询,专利分析-国家发明专利查询检索分析平台,是提供专利分析,专利查询,专利检索等数据服务功能的知识产权数据服务商。

我们的产品包含105个国家的1.26亿组数据,免费查、免费专利分析。

申请试用

分析报告

专利汇分析报告产品可以对行业情报数据进行梳理分析,涉及维度包括行业专利基本状况分析、地域分析、技术分析、发明人分析、申请人分析、专利权人分析、失效分析、核心专利分析、法律分析、研发重点分析、企业专利处境分析、技术处境分析、专利寿命分析、企业定位分析、引证分析等超过60个分析角度,系统通过AI智能系统对图表进行解读,只需1分钟,一键生成行业专利分析报告。

申请试用

QQ群二维码
意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