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专利库 / 疗法 / 经颅磁刺激 / 磁场发生线圈

磁场发生线圈

阅读:472发布:2020-09-10

专利汇可以提供磁场发生线圈专利检索,专利查询,专利分析的服务。并且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 磁场 发生线圈,其包括由 导线 绕制而成的圆形或近似圆形的线圈、用于收容所述线圈的 外壳 、用于连接外部磁刺激仪的接线 端子 、自所述线圈向所述外壳 外延 伸至与所述接线端子连接的引出线和固定于所述外壳及所述线圈与所述引出线连接处的 手柄 ,所述外壳与所述线圈的形状相一致,且所述线圈表面还包覆有密封绝缘层。与相关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磁场发生线圈用于与磁刺激仪配套使用,替代现有的一次性医疗 电极 片,能够重复使用,既可以降低 治疗 成本,又节约资源。,下面是磁场发生线圈专利的具体信息内容。

1.一种磁场发生线圈,其特征在于,包括由导线绕制而成的圆形或近似圆形的线圈、用于收容所述线圈的外壳、用于连接外部磁刺激仪的接线端子、自所述线圈向所述外壳外延伸至与所述接线端子连接的引出线和固定于所述外壳及所述线圈与所述引出线连接处的手柄,所述外壳与所述线圈的形状相一致,且所述线圈表面还包覆有密封绝缘层。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磁场发生线圈,其特征在于,所述线圈的电感值为16μH~20μH。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磁场发生线圈,其特征在于,所述外壳由耐高温塑料制成。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磁场发生线圈,其特征在于,所述线圈由单根导线绕制而成,所述导线为纱包线,所述纱包铜线套设热缩管后再绕制形成所述线圈。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磁场发生线圈,其特征在于,所述手柄呈T字形结构,其包括套设于所述外壳的第一管体和套设于所述引出线并与所述第一管体连接的第二管体。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磁场发生线圈,其特征在于,所述磁场发生线圈还包括套设于所述引出线外侧的软管。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磁场发生线圈,其特征在于,所述引出线设有两根,对应的,所述接线端子设有两个,用于与外部磁刺激仪的不同接口连接。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磁场发生线圈,其特征在于,所述外部磁刺激仪为经颅刺激仪。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磁场发生线圈,其特征在于,所述线圈的直径为25~32cm。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磁场发生线圈,其特征在于,所述密封绝缘层通过浇筑方式成型于所述线圈表面。

说明书全文

磁场发生线圈

【技术领域】

[0001] 本实用新型涉及医疗器械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用于经颅刺激仪的磁场发生线圈。【背景技术】
[0002] 迷走神经,属于副交感神经系统,包含躯体感觉纤维、内脏感觉纤维、躯体运动纤维和内脏运动纤维,其与交感神经系统拮抗性地调整人体的心率、呼吸、腺体分泌及肝、肾上腺等重要器官的血流量分布等。在静息状态,较高的迷走神经张可以抑制心率、保存能量和维持机体内部稳态。提高迷走神经的张力可以避免交感神经引起机体过度激活,使机体处于平静状态,进而有利于睡眠等,相反,较低的迷走神经张力则与睡眠不良和疲劳有直接关系。最近研究发现,刺激迷走神经可以用于治疗慢性炎症,慢性炎症会导致各种问题,比如高血压、偏头痛、消化不良等健康等。研究表明,通过经颅磁刺激仪(Transcranial magnetic stimulation TMS)产生感应电流可以刺激迷走神经,能够有效的提高迷走神经的张力。
[0003] 对神经损伤修复时,普遍采用的是通过药物来辅助修复,由于药物治疗副作用多,治疗过程缓慢,逐渐开始采用物理的方法对损伤神经进行治疗修复,常用的是神经损伤治疗仪。神经损伤治疗仪在使用时需要配合医疗电极片进行使用,现有电极片不能进行消毒处理,目前都采用一次性的医疗电极片,造成了一定的浪费,导致治疗成本和康复成本高。
[0004] 因此,有必要提供一种可替代医疗电极片的神经损伤治疗方法,通过设计一种特殊的磁场发生线圈,配合磁刺激仪器达到刺激迷走神经。【实用新型内容】
[0005] 针对现有技术中神经损伤治疗中电极片不能消毒及重复使用导致治疗成本和康复成本高的缺陷,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磁场发生线圈,其包括由导线绕制而成的圆形或近似圆形的线圈、用于收容所述线圈的外壳、用于连接外部磁刺激仪的接线端子、自所述线圈向所述外壳外延伸至与所述接线端子连接的引出线,和固定于所述外壳及所述线圈与所述引出线连接处的手柄,所述外壳与所述线圈的形状相一致,且所述线圈表面还包覆有密封绝缘层。
[0006] 优选的,所述线圈的电感值为16μH~20μH。
[0007] 优选的,所述外壳由耐高温塑料制成。
[0008] 优选的,所述线圈由单根导线绕制而成,所述导线为纱包线,所述纱包铜线套设热缩管后再绕制形成所述线圈。
[0009] 优选的,所述手柄呈T字形结构,其包括套设于所述外壳的第一管体和套设于所述引出线并与所述第一管体连接的第二管体。
[0010] 优选的,所述磁场发生线圈还包括套设于所述引出线外侧的软管。
[0011] 优选的,所述引出线设有两根,对应的,所述接线端子设有两个,用于与外部磁刺激仪的不同接口连接。
[0012] 优选的,所述外部磁刺激仪为经颅磁刺激仪。
[0013] 优选的,所述线圈的直径为25~32cm。
[0014] 优选的,所述密封绝缘层通过浇筑方式成型于所述线圈表面。
[0015] 与相关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磁场发生线圈用于与磁刺激仪配套使用,替代现有的一次性医疗电极片,能够重复使用,既可以降低治疗成本,又使用方便。【附图说明】
[0016]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它的附图,其中:
[0017] 图1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磁场发生线圈的结构示意图;
[0018] 图2为图1所示线圈的剖面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
[0019]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它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0020] 请结合参阅图1和图2,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磁场发生线圈100,其包括由导线10绕制而成的圆形或近似圆形的线圈1、用于收容所述线圈1的外壳2、用于连接外部磁刺激仪的接线端子3、自所述线圈1向所述外壳2外延伸至与所述接线端子3连接的引出线4和固定于所述外壳2及所述线圈1与所述引出线4连接处的手柄5。所述线圈1表面还包覆有密封绝缘层12。
[0021] 具体地,所述线圈1可以由单根或多根导线10绕制而成,所述导线10可以是任意能够导电的材料,优选的,所述导线10为纱包铜线,在本实施方式中,所述线圈1由单根纱包铜线绕制而成,所述纱包铜线套设热缩管11后再绕制形成所述线圈1,然后在所述线圈1表面浇筑环胶形成所述密封绝缘层12,最后再将所述线圈1安装到所述外壳2内并将所述导线10的两端延伸出所述外壳2作为所述引出线4,当然,也可以从所述线圈1另外连接其他导线作为所述引出线4。所述线圈1绕制过程中,还可以在所述热缩管11表面缠绕黄色玛拉胶带定型,绕制完成后再浇筑环氧胶形成所述密封绝缘层12,所述线圈1安装到所述外壳2之前,还可以在所述绝缘密封层12表面缠绕一层电工胶带,如此,所述线圈1可以经受很高的电压和电流负载。
[0022] 所述线圈1的直径大约为25~32cm,以人体头部能穿过为宜。
[0023] 所述外壳2通常由耐高温塑料制成,其形状与所述线圈1的形状相一致。
[0024] 所述手柄5呈T字形结构,其包括套设于所述外壳2的第一管体51和套设于所述引出线4并与所述第一管体51连接的第二管体52。所述手柄5可以通过螺钉与所述外壳2固定,可以理解的是,所述手柄5即可以方便医务人员手持所述线圈1操作,又可以保护所述线圈1与所述引出线4的接头处。进一步地,所述引出线4外侧还可以套设软管6,以保护所述引出线4。
[0025] 在本实施方式中,所述引出线4设有两根,对应的,所述接线端子3设有两个,用于与外部磁刺激仪的不同接口连接。所述外部磁刺激仪优选为TMS磁刺激仪。
[0026] 本实用新型的磁场发生线圈100与外部磁刺激仪配套使用。使用时,将所述线圈1套设于人体的颈部上,所述接线端子3连接外部磁刺激仪,强有力的电流传递给与头部平行的所述线圈1,所述线圈1产生磁场,诱发电流通过脑部,然后医务人员通过外部磁刺激仪的探针来检测迷走神经的相连接的各个部位的神经元的电压阈值、传导时间和神经的兴奋强度,例如,在相同的周期间隔内,采用多点刺激法和控制变量法来先后刺激迷走神经相关的咽、喉、软腭等电位,从而判断这些部位的兴奋程度,以达到恢复或好转的目的。
[0027] 优选地,所述线圈1的电感值为16μH~20μH,在其他实施方式中,所述线圈1的电感值还可以根据实际使用者的需求进行调整。
[0028] 与相关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磁场发生线圈100用于与磁刺激仪配套使用,替代现有的一次性医疗电极片,能够重复使用,既可以降低治疗成本,又节约资源。
[0029] 以上所述的仅是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在此应当指出,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创造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改进,但这些均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高效检索全球专利

专利汇是专利免费检索,专利查询,专利分析-国家发明专利查询检索分析平台,是提供专利分析,专利查询,专利检索等数据服务功能的知识产权数据服务商。

我们的产品包含105个国家的1.26亿组数据,免费查、免费专利分析。

申请试用

分析报告

专利汇分析报告产品可以对行业情报数据进行梳理分析,涉及维度包括行业专利基本状况分析、地域分析、技术分析、发明人分析、申请人分析、专利权人分析、失效分析、核心专利分析、法律分析、研发重点分析、企业专利处境分析、技术处境分析、专利寿命分析、企业定位分析、引证分析等超过60个分析角度,系统通过AI智能系统对图表进行解读,只需1分钟,一键生成行业专利分析报告。

申请试用

QQ群二维码
意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