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专利库 / 假肢 / 接骨板 / 股骨近端接骨板

股骨近端接骨板

阅读:489发布:2020-05-15

专利汇可以提供股骨近端接骨板专利检索,专利查询,专利分析的服务。并且本 发明 公开了一种股骨近端 接骨板 ,其包括 支撑 板,所述支撑板的至少部分沿其长度方向弯曲,所述支撑板的凸向一侧经配置与股骨近端的内侧面贴合;所述接骨板还包括 锁 定板,所述锁定板自所述支撑板的长边一侧向所述支撑板沿其长度方向弯曲的凸向一侧延伸,所述锁定板经配置与股骨近端的前面贴合。本发明提供的股骨近端接骨板,在不违背骨折端滑动加压固定原理的前提下,可提高股骨颈骨折和股骨粗隆间骨折等股骨近端骨折的 治疗 效果,增加保髋治疗的成功率。,下面是股骨近端接骨板专利的具体信息内容。

1.一种股骨近端接骨板,其特征在于,包括支撑板,所述支撑板的至少部分沿其长度方向弯曲,所述支撑板的凸向一侧经配置与股骨近端的内侧面贴合;所述接骨板还包括定板,所述锁定板自所述支撑板的长边一侧向所述支撑板沿其长度方向弯曲的凸向一侧延伸,所述锁定板经配置与股骨近端的前面贴合。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股骨近端接骨板,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板沿其长度方向弯曲,该弯曲的曲率半径沿其长度方向渐变,渐变的曲率半径渐变的起始点和终点落在0.3-
125cm范围内。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股骨近端接骨板,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板包括近端部分和远端部分,所述近端部分沿所述支撑板的长度方向弯曲的曲率半径为0.3-8cm,所述远端部分沿所述支撑板的长度方向弯曲的曲率半径为8-35cm,所述近端部分和所述远端部分沿所述支撑板的长度方向光滑连接;所述锁定板自所述远端部分的长边一侧向所述远端部分的凸向一侧延伸。
4.根据权利要求2或3所述的股骨近端接骨板,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板的至少部分沿其宽度方向弯曲,沿宽度方向的弯曲方向与沿长度方向的弯曲方向相反;所述支撑板上沿其宽度方向弯曲的面为光滑曲面;所述支撑板沿其宽度方向的弯曲的曲率半径在0.7-
4.3cm范围内。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股骨近端接骨板,其特征在于,所述远端部分上远离所述近端部分的至少部分,沿所述支撑板的宽度方向保持平直或大体上平直。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股骨近端接骨板,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板的长度为4-13cm,宽度为0.5-3cm,厚度为0.5-8mm。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股骨近端接骨板,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板上贯穿有至少一个第一通孔,所述第一通孔沿所述支撑板的厚度方向延伸。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股骨近端接骨板,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通孔的径向截面为圆形、椭圆形或“8”字形;所述第一通孔的径向尺寸为0.5-4.5mm,数量为1-7个。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股骨近端接骨板,其特征在于,所述锁定板上贯穿有至少两个第二通孔,所述第二通孔沿所述锁定板的厚度方向延伸。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股骨近端接骨板,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通孔包括至少一个径向尺寸为2.5-5mm的通孔,所述径向尺寸为2.5-5mm的通孔的数量为2-5个;所述第二通孔还包括至少一个径向尺寸为0.5-3mm的通孔,所述径向尺寸为0.5-3mm的通孔的数量为1-6个。
11.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股骨近端接骨板,其特征在于,所述锁定板与所述支撑板的夹为70-140°;所述锁定板的长度为1-6cm,宽度为0.5-5cm,厚度为0.5-8mm。
1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股骨近端接骨板,其特征在于,所述锁定板的尺寸满足将所述锁定板贴合在所述股骨近端的前面时,所述锁定板的覆盖区域不包括用于固定骨折端的钉子所在的区域。

说明书全文

股骨近端接骨板

技术领域

[0001] 本发明涉及医疗器械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用于支撑股骨近端内侧的接骨板。

背景技术

[0002] 随着动髋螺钉(DHS)、空心钉、髓内钉和髋关节假体等新材料和新技术的广泛应用,股骨近端骨折,例如股骨颈骨折、股骨粗隆间骨折等的内固定选择也越来越丰富。对于年龄大于65岁的股骨颈骨折通常采用人工髋关节置换治疗,但随着人口老龄化加速,需要二次翻修的病人也越来越多,因此,保髋治疗已成为治疗股骨颈骨折的新趋势。
[0003] 以股骨颈骨折为例,根据骨折线与平方向的成大小,分为Pauwels I型(≤30°)、II型(30°-50°)、III型(≥50°)(参见图1)。其中,对于Pauwels I型、II型股骨颈骨折,股骨颈骨折的保髋治疗主要采用三枚半螺纹空心钉倒三角平行固定方式(治疗方法参见:
《AO Principles of Fracture Management-3rd edition》Richard E Buckley,Christopher G Moran,Theerachai Apivatthakakul.;Maurer SG,Wright KE,Kummer FJ,Zuckerman JD,Koval KJ.Two or three screws for fixation of femoral neck fractures?American journal of orthopedics(Belle Mead,N.J.).2003;32(9):438.;
Hawks MA,Kim H,Strauss JE,Oliphant BW,Golden RD,Hsieh AH,et al.Does a trochanteric lag screw improve fixation of vertically oriented femoral neck fractures?A  biomechanical analysis in cadaveric  bone.Clinical Biomechanics.2013;28(8):886-891.;Lindequist S.Cortical screw support in femoral neck fractures:A radiographic analysis of 87fractures with a new mensuration technique.Acta Orthopaedica.1993;64(3):289-293.),基于骨折端滑动加压固定原理,促进股骨颈骨折患者达到骨性愈合。对于Pauwels III型股骨颈骨折或伴有股骨近端内侧壁缺损、严重骨质疏松的患者,采用上述三枚半螺纹空心钉倒三角平行固定方式的治疗效果不确切,并发症多,故目前治疗上尚无统一的“金标准”。尤其对于Pauwels III型股骨颈骨折患者,因其高度垂直向(≥50°)的骨折线造成的剪切力S,导致空心钉固定后面临较高的并发症,如股骨头坏死、骨不连、股骨颈短缩、髋内翻畸形等,给病人和社会都带来了沉重的负担。

发明内容

[0004] 本发明的目的是为了克服现有技术中的不足,提供一种可提高股骨近端骨折的治疗效果的接骨板。
[0005] 为实现以上目的,本发明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
[0006] 一种股骨近端接骨板,包括支撑板,所述支撑板的至少部分沿其长度方向弯曲,所述支撑板的凸向一侧经配置与股骨近端的内侧面贴合;所述接骨板还包括定板,所述锁定板自所述支撑板的长边一侧向所述支撑板沿其长度方向弯曲的凸向一侧延伸,所述锁定板经配置与股骨近端的前面贴合。
[0007] 优选地是,所述支撑板沿其长度方向弯曲,该弯曲的曲率半径沿其长度方向渐变,渐变的曲率半径渐变的起始点和终点落在0.3-125cm范围内。
[0008] 优选地是,所述支撑板包括近端部分和远端部分,所述近端部分沿所述支撑板的长度方向弯曲的曲率半径为0.3-8cm,所述远端部分沿所述支撑板的长度方向弯曲的曲率半径为8-35cm,所述近端部分和所述远端部分沿所述支撑板的长度方向光滑连接;所述锁定板自所述远端部分的长边一侧向所述远端部分的凸向一侧延伸。
[0009] 优选地是,所述支撑板的至少部分沿其宽度方向弯曲,沿宽度方向的弯曲方向与沿长度方向的弯曲方向相反;所述支撑板上沿其宽度方向弯曲的面为光滑曲面;所述支撑板沿其宽度方向的弯曲的曲率半径在0.7-4.3cm范围内。
[0010] 优选地是,所述远端部分上远离所述近端部分的至少部分,沿所述支撑板的宽度方向保持平直或大体上平直。
[0011] 优选地是,所述支撑板的长度为4-13cm,宽度为0.5-3cm,厚度为0.5-8mm。
[0012] 优选地是,所述支撑板上贯穿有至少一个第一通孔,所述第一通孔沿所述支撑板的厚度方向延伸。
[0013] 优选地是,所述第一通孔的径向截面为圆形、椭圆形或“8”字形;所述第一通孔的径向尺寸为0.5-4.5mm,数量为1-7个。
[0014] 优选地是,所述锁定板上贯穿有至少两个第二通孔,所述第二通孔沿所述锁定板的厚度方向延伸。
[0015] 优选地是,所述第二通孔包括至少一个径向尺寸为2.5-5mm的通孔,所述径向尺寸为2.5-5mm的通孔的数量为2-5个;所述第二通孔还包括至少一个径向尺寸为0.5-3mm的通孔,所述径向尺寸为0.5-3mm的通孔的数量为1-6个。
[0016] 优选地是,所述锁定板与所述支撑板的夹角为70-140°;所述锁定板的长度为1-6cm,宽度为0.5-5cm,厚度为0.5-8mm。
[0017] 优选地是,所述锁定板的尺寸满足将所述锁定板贴合在所述股骨近端的前面时,所述锁定板的覆盖区域不包括用于固定骨折端的钉子所在的区域。
[0018] 本发明提供的股骨近端接骨板,在不违背骨折端滑动加压固定原理的前提下,解决了股骨近端内侧有效支撑和股骨近端内侧置入螺钉固定困难等问题,可协助骨折部位解剖复位,抵抗骨折端剪切力,将剪切力转化为压应力,提高股骨颈骨折和股骨粗隆间骨折等股骨近端骨折的治疗效果,增加保髋治疗的成功率。附图说明
[0019] 图1为股骨颈骨折示意图;
[0020] 图2为本发明中的股骨近端接骨板的结构主视图;
[0021] 图3为图2所示结构的另一角度示意图;
[0022] 图4为图2所示结构的另一角度示意图;
[0023] 图5为本发明中的股骨近端接骨板安装在股骨颈骨折上的示意图;
[0024] 图6为本发明中的股骨近端接骨板安装在股骨粗隆间骨折上的示意图[0025] 图7为将空心钉置入股骨的示意图;
[0026] 图8为仅将支撑板安装在股骨上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27]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进行详细的描述:
[0028] 如图2-4所示,股骨近端接骨板10包括支撑板12和锁定板14。其中,支撑板12的至少部分沿其长度方向L弯曲,锁定板14自支撑板12的长边121一侧向支撑板12沿其长度方向L弯曲的凸向一侧E延伸。
[0029] 具体的,支撑板12的长度为4-13cm,宽度为0.5-3cm,厚度为0.5-8mm。支撑板沿其长度方向弯曲,该弯曲的曲率半径沿其长度方向渐变,渐变的曲率半径渐变的起始点和终点落在0.3-125cm范围内。
[0030] 支撑板12可以包括近端部分123和远端部分125,近端部分123沿支撑板12的长度方向L弯曲的曲率半径为0.3-8cm,远端部分125沿支撑板12的长度方向L弯曲的曲率半径为8-35cm,近端部分123和远端部分125沿支撑板12的长度方向L光滑连接。
[0031] 支撑板12的至少部分沿其宽度方向M弯曲,沿宽度方向M的弯曲方向与沿长度方向L的弯曲方向相反。支撑板12上沿其宽度方向弯曲的面为光滑曲面,支撑板12沿其宽度方向M的弯曲的曲率半径在0.7-4.3cm范围内,该曲率半径呈渐变势态。远端部分125上远离近端部分123的至少部分,沿支撑板12的宽度方向M保持平直或大体上平直。
[0032] 具体的,本实施例的优选方案,近端部分123自其端部1231沿支撑板12的长度方向L延伸不低于三分之二的近端部分123的部分,沿支撑板12的宽度方向M弯曲,该部分沿支撑板12的宽度方向M弯曲的曲率半径为0.7-4.3cm。远端部分125自其端部1251沿支撑板12的长度方向L延伸不低于三分之一的远端部分的部分,沿支撑板12的宽度方向M保持平直或大体上平直。
[0033] 支撑板12上贯穿有至少一个第一通孔127,第一通孔127沿支撑板12的厚度方向N延伸。第一通孔127的径向截面为圆形、椭圆形或“8”字形,径向截面的径向尺寸,即圆形的直径、椭圆的长轴和短轴、或“8”字形的圆形直径,为0.5-4.5mm,第一通孔127的数量为1-7个。第一通孔127为用于供克氏针或临时螺钉贯穿后将支撑板12固定在股骨近端上的孔,或是用于分散应力的孔。其中,临时螺钉同克氏针的用途相同,均用于在手术中临时将股骨近端接骨板10稳固在股骨上,待接骨板10被螺钉(普通的螺钉或特殊的螺钉,其中特殊的螺钉可以为本领域常用的锁定螺钉)固定后,再将其取出。
[0034] 锁定板14为平直或大体上平直的板,长度为1-5cm,宽度为0.5-5cm,厚度为0.5-8mm。锁定板14自远端部分125的长边1253一侧向远端部分125沿支撑板12的长度方向L弯曲的凸向一侧E延伸。锁定板14与远端部分125之间的夹角α可根据股骨的内侧面25向前面26的过渡区域的角度设定,以股骨颈骨折为例,锁定板14与远端部分125之间的夹角α可设定为70-140°,以确保锁定板14贴合股骨近端的前面26。
[0035] 锁定板14上贯穿有第二通孔,第二通孔沿锁定板14的厚度方向H延伸。第二通孔至少包括一种尺寸,即径向尺寸,例如圆形切面的直径为2.5-5mm的通孔143,以供螺钉贯穿后将锁定板14固定在股骨上,数量为2-5个。第二通孔还可包括另一种尺寸,例如圆形切面的直径为0.5-3mm的通孔141,以供克氏针贯穿并刺入股骨内,数量为0-6个。
[0036] 上述支撑板的曲率半径、长度、宽度等取值,可根据接受手术的病人的股骨的实际的尺寸进行调整,符合人体工程学原理。
[0037] 股骨近端接骨板10可采用可吸收的生物合成材料或者不可吸收的不锈、医用纯、钛合金等制作。
[0038] 如图5所示,股骨近端20具有股骨头21、股骨颈22、大粗隆23和小粗隆24。其中,股骨近端20弯曲的凹向一侧的表面为内侧面25,内侧面25位于人体的大腿内侧;股骨近端20的前面26位于人体的大腿前侧。将股骨近端接骨板10安装配置在股骨近端20上时,以股骨颈骨折为例(如图5所示),支撑板12的凸向一侧E与股骨近端20的内侧面25贴合,以从内侧面25一侧托住股骨颈22处的骨折线201处,锁定板14与股骨近端20的前面26贴合,锁定板14的靠近股骨颈22一侧的边缘145紧贴股骨粗隆间线27的靠近小粗隆24的一端;以股骨粗隆间骨折为例(如图6所示),支撑板12的凸向一侧E与股骨近端20的内侧面25贴合,以从内侧面25一侧托住股骨粗隆间线202处,锁定板14与股骨近端20的前面26贴合,锁定板14的靠近股骨颈22一侧的边缘145紧贴股骨粗隆间线27的靠近小粗隆24的一端。
[0039] 如图7所示,传统的仅通过三枚平行空心钉31的方式固定股骨颈骨折的股骨近端,虽然满足骨折端可滑动加压的原理,即股骨头21沿空心钉31轴向施压以帮助愈合,但对于股骨颈骨折患者,尤其是Pauwels III型股骨颈骨折患者,很难克服其高度垂直向(≥50°)的骨折线造成的剪切力S,会使空心钉31沿剪切力S的方向移位,导致错位,从而引发如股骨头坏死、骨不连、股骨颈短缩、髋内翻畸形、空心钉31穿出等并发症。
[0040] 相比之下,采用股骨近端接骨板10来辅助治疗股骨近端骨折,在置入三枚平行空心钉31的基础上,即在不违背骨折端滑动加压原理的前提下,通过股骨近端接骨板10的支撑板12在骨折线处对骨折处进行支撑,以对抗沿骨折线方向的剪切力S,减小或消除由剪切力S存在所带来的沿骨折线方向的位移,并通过将锁定板14固定在股骨近端20上的位于骨折线远离股骨头21的一侧,以将股骨近端接骨板10固定在股骨近端20上,从而避免错位引发的并发症,提高术后愈合效果。
[0041] 如图8所示,若股骨近端接骨板10仅具有支撑板12部分,则需要通过从支撑板12处置入螺钉32以将股骨近端接骨板10固定在股骨近端20上。由于支撑板12与股骨近端20的内侧面25贴合,螺钉32的置入方向是人体的大腿内侧,术中患者的腿需要摆成4字型,而且该处有很多肌肉、神经、血管和韧带,因此,通过在支撑板12处置入螺钉32以固定股骨近端接骨板10需要克服很多困难,置入难度较大,对手术的要求较高。另一方面,从支撑板12处置入的螺钉32必然限制了股骨头21沿空心钉31轴向的移动,不再符合骨折端滑动加压原理,使骨折端无法愈合,最后引起内固定物失效。
[0042] 相比之下,采用股骨近端接骨板10来辅助治疗股骨近端骨折,用于将接骨板10固定在股骨近端20上的螺钉是从锁定板14处置入股骨近端20,置入方向是从患者的大腿前面,术中人体保持正常的仰卧位即可,且该处位于股骨近端20的前侧,无肌肉、神经、血管和韧带的阻挡,置入方式简化,手术难度降低。将螺钉大体上垂直于用于固定骨折端(如股骨头21)的钉子(如图5所示,用于固定股骨颈骨折的骨折端时,钉子包括三枚平行空心钉31;如图6所示,用于固定股骨粗隆间骨折的骨折端时,钉子包括螺旋刀片33和髓内钉34;采用上述钉子固定骨折端为本领域常规手段,在此不做赘述)所在面的方向置入股骨近端20,在空心钉31或螺旋刀片33的轴向不会产生位移限制,股骨头21仍可沿空心钉31或螺旋刀片33的轴向移动产生有利于骨折处愈合的压力,即满足骨折端滑动加压原理。进一步的,可通过设定锁定板14的尺寸,使其满足将锁定板14贴合在股骨近端20的前面26时,锁定板14的覆盖区域不包括空心钉31或螺旋刀片33、及髓内钉34所在的区域,有效避免螺钉与用于固定骨折端的钉子之间发生碰撞。
[0043] 采用本实施例提供的股骨近端接骨板10辅助治疗股骨颈骨折,可以使得失效所需能量增加183%,内固定后的股骨的整体强度增加35%,空心钉31辅助股骨近端接骨板10的生物力学强度最强。其中失效主要是指内固定物固定失败,内固定物包括股骨近端接骨板10和空心钉31等,比如内固定物断裂、退出等。失效的原因主要是在骨折愈合之前,内固定物发生疲劳断裂,或者内固定物固定骨折以后导致应力集中在内固定物的某一点或某些地方,引起内固定物断裂、退出等,理想情况是应力分散在股骨近端接骨板10上。
[0044] 本实施例提供的股骨近端接骨板10,①其骨折解剖复位:患者在无需牵引床的情况下,采用改良Smith-Peterson入路(又称Direct Anterior Approach,DAA)暴露股骨颈,以股骨近端接骨板10为复位模板,利用ScanZ针协助达到骨折端解剖复位;②其生物学固定:股骨近端接骨板10只需在股骨近端20前面26,即锁定板14处置入2枚用于固定接骨板10的螺钉进行4层皮质坚强固定,避免内侧面25置入螺钉需改变体位,如下肢保持4字体位,及对空心钉31或髓内钉的影响,同时通过支撑板12的内侧支撑减少或消除在骨折线处由骨折端的剪切力S带来的位移,整个设计不违背空心钉滑动加压原理或PFNA髓内固定技术原理,使骨折达到生物学固定;③其保护血供:股骨近端接骨板10置入需切开关节囊,可对股骨头21进行减压;由于旋股内侧动脉是供应股骨头的最重要血供来源,旋股内、外侧动脉之间并无交通支,采用直接前面26入路方法放置股骨近端接骨板10虽然切断旋股外侧动脉,但对股骨头21血供并无影响;股骨近端接骨板10协助骨折达到解剖复位,避免牵引床下反复牵拉,软组织激惹少;④其手术操作优势:患者全程只需在仰卧位下完成手术,减少手术步骤、缩短手术时间,减少感染机会;接骨板的使用无需特殊器械,操作简单,可重复性高,基层医院即可开展;改良Smith-Peterson入路技术成熟,利用阔筋膜张肌和缝匠肌的肌间隙进入,损伤小,恢复快。
[0045] 本发明中的实施例仅用于对本发明进行说明,并不构成对权利要求范围的限制,本领域内技术人员可以想到的其他实质上等同的替代,均在本发明保护范围内。
相关专利内容
标题 发布/更新时间 阅读量
组装接骨板 2020-05-13 69
一种多齿接骨板 2020-05-15 832
接骨板 2020-05-11 747
接骨板结构 2020-05-13 595
接骨板 2020-05-11 596
接骨钉板系统 2020-05-14 165
生长式接骨板 2020-05-14 314
锁定接骨板 2020-05-12 574
一种外踝接骨板 2020-05-14 766
一种骨科接骨板 2020-05-15 380
高效检索全球专利

专利汇是专利免费检索,专利查询,专利分析-国家发明专利查询检索分析平台,是提供专利分析,专利查询,专利检索等数据服务功能的知识产权数据服务商。

我们的产品包含105个国家的1.26亿组数据,免费查、免费专利分析。

申请试用

分析报告

专利汇分析报告产品可以对行业情报数据进行梳理分析,涉及维度包括行业专利基本状况分析、地域分析、技术分析、发明人分析、申请人分析、专利权人分析、失效分析、核心专利分析、法律分析、研发重点分析、企业专利处境分析、技术处境分析、专利寿命分析、企业定位分析、引证分析等超过60个分析角度,系统通过AI智能系统对图表进行解读,只需1分钟,一键生成行业专利分析报告。

申请试用

QQ群二维码
意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