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专利库 / 假肢 / 助听器 / 人工耳蜗植入 / 神经刺激电极、植入体、硅胶封装方法以及硅胶封装设备

神经刺激电极、植入体、胶封装方法以及硅胶封装设备

阅读:701发布:2020-08-30

专利汇可以提供神经刺激电极、植入体、胶封装方法以及硅胶封装设备专利检索,专利查询,专利分析的服务。并且本 申请 公开一种神经刺激 电极 、植入体、 硅 胶封装方法以及硅胶封装设备,其中,所述神经刺激电极包括电极头;所述电极头设有能与目标神经区域相 接触 的刺激部;所述硅胶封装方法包括在所述电极头外以露出至少部分所述刺激部的方式 注塑成型 一硅胶套。本申请所提供的神经刺激电极、植入体、硅胶封装方法以及硅胶封装设备能够对神经刺激 电极形成 有效保护,且并不干扰神经刺激电极的刺激功能。,下面是神经刺激电极、植入体、胶封装方法以及硅胶封装设备专利的具体信息内容。

1.一种神经刺激电极胶封装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神经刺激电极包括电极头;所述电极头设有能与目标神经区域相接触的刺激部;所述硅胶封装方法包括在所述电极头外以露出至少部分所述刺激部的方式注塑成型一硅胶套。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硅胶封装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极头设有相背对的第一表面和第二表面;所述刺激部包括分别设置于所述第一表面和第二表面上的两个电极刺激区域;
所述电极刺激区域设有多个电极点;
相应的,所述硅胶封装方法包括:
在所述电极头外以露出至少一个所述电极刺激区域的方式注塑成型一硅胶套。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硅胶封装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硅胶封装方法包括:
将所述电极头放置于第一模具的第一凹槽中;其中,所述第一凹槽与所述电极头形状相匹配;
将第二模具盖合在所述第一模具上;所述第二模具上的第二凹槽与所述第一凹槽形成容纳所述电极头的型腔;所述第一凹槽和所述第二凹槽中的至少一个设有面对所述刺激部凸出凹槽底面的突台;所述突台将所述电极刺激区域覆盖遮挡;所述突台的面积不小于所述电极刺激区域的面积;
通过所述第二模具上的注胶孔向所述型腔中注入胶液形成硅胶套。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硅胶封装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凹槽的凹槽底面设有所述突台;所述第二凹槽的凹槽底面未设有所述突台;
所述硅胶封装方法包括:
所述电极头位于所述型腔内时,所述电极刺激区域与所述突台相对齐;相应的,在所述电极头外以露出一个所述电极刺激区域的方式注塑成型一硅胶套。
5.如权利要求3所述硅胶封装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凹槽和所述第二凹槽的凹槽底面设有所述突台;
所述硅胶封装方法包括:
所述电极头位于所述型腔内时,所述电极刺激区域与所述突台相对齐;相应的,在所述电极头外以露出两个所述电极刺激区域的方式注塑成型一硅胶套。
6.如权利要求4或5所述硅胶封装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突台设有沿与所述突台凸出方向相反方向凹陷的凹陷部;所述突台在所述凹陷部的周侧形成挡壁;
所述硅胶封装方法包括:
所述电极头位于所述型腔时,所述电极头的电极刺激区域与所述凹陷部相对齐;所述挡壁围构在所述电极刺激区域周侧并与电极头的表面相贴合。
7.如权利要求3所述硅胶封装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凹槽设有定位凸起;所述电极头设有用于将所述神经刺激电极定位于眼球上的定位孔;
所述硅胶封装方法包括:
将所述电极头放置于第一模具的第一凹槽中时,所述定位凸起插入所述定位孔中。
8.如权利要求3所述硅胶封装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通过所述第二模具上的注胶孔向所述型腔中注入胶液形成硅胶套步骤中:在注胶压达到预定压力时停止注胶。
9.如权利要求3所述硅胶封装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通过所述第二模具上的注胶孔向所述型腔中注入胶液形成硅胶套步骤中:在所述注胶孔溢出胶液时停止注胶。
10.如权利要求3所述硅胶封装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模具、第二模具的材质为塑料或硅胶。
11.如权利要求1所述硅胶封装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神经刺激电极应用于以下植入体之一:心脏起搏器、人造视网膜、人工蜗、除颤器迷走神经刺激器、脊髓刺激器、颈动脉窦电刺激器、膀胱刺激器、肠胃刺激器和深脑刺激器。
12.一种神经刺激电极,其特征在于,应用于上述权利要求1-11任一所述的硅胶封装方法制造。
13.一种人造视网膜植入体,其特征在于,包括如权利要求12所述的神经刺激电极。
14.一种神经刺激电极的硅胶封装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神经刺激电极包括电极头;
所述电极头设有能与目标神经区域相接触的刺激部;所述硅胶封装设备包括:具有型腔的模具,所述型腔用于容纳所述神经刺激电极的电极头;所述模具被设置为在所述电极头外以露出至少部分所述刺激部的方式注塑成型一硅胶套。

说明书全文

神经刺激电极、植入体、胶封装方法以及硅胶封装设备

技术领域

[0001] 本申请涉及医疗器械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神经刺激电极、植入体、硅胶封装方法以及硅胶封装设备。

背景技术

[0002] 植入式神经刺激器在医学上有着广泛的应用,如人工蜗、人工视网膜、神脑部电刺激系统等。微电极作为揭示神经系统工作机理、治疗神经疾病等的重要工具,越来越受到人们广泛的关注,已成为当前重要的研究方向。
[0003] 有源植入医疗设备在植入的过程中,都需要神经刺激电极对相应的神经细胞进行电刺激。以人造视网膜为例,人造视网膜产品通过替代因视网膜色素变性和老年黄斑变性所造成的视网膜损伤的感光细胞的功能,例如通过利用刺激电极产生刺激信号来对视网膜神经节细胞或者双极细胞进行刺激,并且利用其他保留完好的视觉通路,也能够在大脑皮层产生光感,从而能够部分恢复病人的视觉。刺激电极产生的刺激信号就直接决定了病人在大脑皮层产生的光感强弱。
[0004] 在有源植入医疗设备在植入后,其电子器件对体液的汽和气特别敏感,为保证电子器件的性能和使用寿命,需要进行封装,而封装时需要将电极刺激点暴露出来,以便电极刺激点接触神经细胞,产生刺激信号,但是现有的封装工艺复杂,封装后不易于植入。另外,现有的有源植入医疗设备机械强度低,十分影响使用寿命。
发明内容
[0005] 本申请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神经刺激电极、硅胶封装方法以及硅胶封装设备,以能够对神经刺激电极形成有效保护,且并不干扰神经刺激电极的刺激功能。
[0006] 本申请的技术方案如下:
[0007] 一种神经刺激电极的硅胶封装方法,所述神经刺激电极包括电极头;所述电极头设有能与目标神经区域相接触的刺激部;所述硅胶封装方法包括在所述电极头外以露出至少部分所述刺激部的方式注塑成型一硅胶套。
[0008] 作为一种优选的实施方式,所述电极头设有相背对的第一表面和第二表面;所述刺激部包括分别设置于所述第一表面和第二表面上的两个电极刺激区域;所述电极刺激区域设有多个电极点;
[0009] 相应的,所述硅胶封装方法包括:
[0010] 在所述电极头外以露出至少一个所述电极刺激区域的方式注塑成型一硅胶套。
[0011] 作为一种优选的实施方式,所述硅胶封装方法包括:
[0012] 将所述电极头放置于第一模具的第一凹槽中;其中,所述第一凹槽与所述电极头形状相匹配;
[0013] 将第二模具盖合在所述第一模具上;所述第二模具上的第二凹槽与所述第一凹槽形成容纳所述电极头的型腔;所述第一凹槽和所述第二凹槽中的至少一个设有面对所述刺激部凸出凹槽底面的突台;所述突台将所述电极刺激区域覆盖遮挡;所述突台的面积不小于所述电极刺激区域的面积;
[0014] 通过所述第二模具上的注胶孔向所述型腔中注入胶液形成硅胶套。
[0015] 作为一种优选的实施方式,所述第一凹槽的凹槽底面设有所述突台;所述第二凹槽的凹槽底面未设有所述突台;
[0016] 所述硅胶封装方法包括:
[0017] 所述电极头位于所述型腔内时,所述电极刺激区域与所述突台相对齐;相应的,在所述电极头外以露出一个所述电极刺激区域的方式注塑成型一硅胶套。
[0018] 作为一种优选的实施方式,所述第一凹槽和所述第二凹槽的凹槽底面设有所述突台;
[0019] 所述硅胶封装方法包括:
[0020] 所述电极头位于所述型腔内时,所述电极刺激区域与所述突台相对齐;相应的,在所述电极头外以露出两个所述电极刺激区域的方式注塑成型一硅胶套。
[0021] 作为一种优选的实施方式,所述突台设有沿与所述突台凸出方向相反方向凹陷的凹陷部;所述突台在所述凹陷部的周侧形成挡壁;
[0022] 所述硅胶封装方法包括:
[0023] 所述电极头位于所述型腔时,所述电极头的电极刺激区域与所述凹陷部相对齐;所述挡壁围构在所述电极刺激区域周侧并与电极头的表面相贴合。
[0024] 作为一种优选的实施方式,所述第一凹槽设有定位凸起;所述电极头设有用于将所述神经刺激电极定位于眼球上的定位孔;
[0025] 所述硅胶封装方法包括:
[0026] 将所述电极头放置于第一模具的第一凹槽中时,所述定位凸起插入所述定位孔中。
[0027] 作为一种优选的实施方式,在所述通过所述第二模具上的注胶孔向所述型腔中注入胶液形成硅胶套步骤中:在注胶压达到预定压力时停止注胶。
[0028] 作为一种优选的实施方式,在所述通过所述第二模具上的注胶孔向所述型腔中注入胶液形成硅胶套步骤中:在所述注胶孔溢出胶液时停止注胶。
[0029] 作为一种优选的实施方式,所述第一模具、第二模具的材质为塑料或硅胶。
[0030] 作为一种优选的实施方式,所述神经刺激电极应用于以下植入体之一:心脏起搏器、人造视网膜、人工耳蜗、除颤器迷走神经刺激器、脊髓刺激器、颈动脉窦电刺激器、膀胱刺激器、肠胃刺激器和深脑刺激器。
[0031] 一种神经刺激电极,应用于上述任一实施方式所述的硅胶封装方法制造。
[0032] 一种人造视网膜植入体,包括如上所述的神经刺激电极。
[0033] 一种神经刺激电极的硅胶封装设备,所述神经刺激电极包括电极头;所述电极头设有能与目标神经区域相接触的刺激部;所述硅胶封装设备包括:具有型腔的模具,所述型腔用于容纳所述神经刺激电极的电极头;所述模具被设置为在所述电极头外以露出至少部分所述刺激部的方式注塑成型一硅胶套。
[0034] 有益效果:
[0035] 本实施方式中的硅胶封装方法通过在神经刺激电极的电极头注塑成型一硅胶套,能够提高神经刺激电极的机械强度,防止在植入过程中产生机械损伤,并且,在植入体内,硅胶套也可以对神经刺激电极起到很好的保护作用,提升神经刺激电极的使用寿命;同时,该硅胶套可以将电极头上的刺激部暴露出来,便于刺激部对神经细胞进行电刺激,并不影响神经刺激电极的正常刺激功能。
[0036] 参照后文的说明和附图,详细公开了本发明的特定实施方式,指明了本发明的原理可以被采用的方式。应该理解,本发明的实施方式在范围上并不因而受到限制。在所附权利要求的精神和条款的范围内,本发明的实施方式包括许多改变、修改和等同。
[0037] 针对一种实施方式描述和/或示出的特征可以以相同或类似的方式在一个或更多个其它实施方式中使用,与其它实施方式中的特征相组合,或替代其它实施方式中的特征。
[0038] 应该强调,术语“包括/包含”在本文使用时指特征、整件、步骤或组件的存在,但并不排除一个或更多个其它特征、整件、步骤或组件的存在或附加。

附图说明

[0039]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实施例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性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0040] 图1是本申请一种实施方式提供的神经刺激电极的部分结构示意图;
[0041] 图2是对图1封装的模具;
[0042] 图3是图2第二模具示意图;
[0043] 图4是图3的局部放大图;
[0044] 图5是图2的第一模具示意图;
[0045] 图6是图5的局部放大图;
[0046] 图7是本申请一种实施例对电极头双侧封装的状态示意图;
[0047] 图8是本申请一种实施例提供的模具型腔示意图;
[0048] 图9是图8对电极头双侧封装的状态示意图;
[0049] 图10是本申请一种实施例所提供的人造视网膜植入体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50] 为了使本技术领域的人员更好地理解本发明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应当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0051] 需要说明的是,当元件被称为“设置于”另一个元件,它可以直接在另一个元件上或者也可以存在居中的另一个元件。当一个元件被认为是“连接”另一个元件,它可以是直接连接到另一个元件或者可能同时存在居中另一个元件。本文所使用的术语“垂直的”、“水平的”、“左”、“右”以及类似的表述只是为了说明的目的,并不表示是唯一的实施方式。
[0052] 除非另有定义,本文所使用的所有的技术和科学术语与属于本发明的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通常理解的含义相同。本文中在本发明的说明书中所使用的术语只是为了描述具体的实施方式的目的,不是旨在于限制本发明。本文所使用的术语“和/或”包括一个或多个相关的所列项目的任意的和所有的组合。
[0053] 请参阅图1至图10。本申请实施方式中提供一种神经刺激电极100的硅胶封装方法。其中,所述神经刺激电极100应用于以下植入体之一:心脏起搏器、人造视网膜、人工耳蜗、除颤器、迷走神经刺激器、脊髓刺激器、颈动脉窦电刺激器、膀胱刺激器、肠胃刺激器和深脑刺激器。
[0054] 如图1所示。所述神经刺激电极100包括电极头102。所述电极头102设有能与目标神经区域相接触的刺激部。在神经刺激电极100应用于人造视网膜植入体时,刺激部能与眼球相接触。
[0055] 所述硅胶封装方法包括:在所述电极头102外以露出至少部分所述刺激部的方式注塑成型一硅胶套103。
[0056] 本实施方式中的硅胶封装方法通过在神经刺激电极100的电极头102注塑成型一硅胶套103,能够提高神经刺激电极100的机械强度,防止在植入过程中产生机械损伤,并且,在植入体内,硅胶套103也可以对神经刺激电极100起到很好的保护作用,延长神经刺激电极100的使用寿命;同时,该硅胶套103可以将电极头102上的刺激部暴露出来,便于刺激部对神经细胞进行电刺激,并不影响神经刺激电极100的正常刺激功能。
[0057] 本实施方式中的硅胶封装方法利用硅胶套103将电极头102封装,避免神经刺激电极100的电极板与体液接触,将电极板和体液相隔离,保护神经刺激电极100的正常工作,延长使用寿命。
[0058] 在本申请实施方式中,硅胶套103采用具有生物兼容性能的硅胶制成。相应的,注塑后的神经刺激电极100具有生物兼容性,可以长期植入。测试结果如下表1所示:
[0059] 表1细胞相对增值率(RGR)及毒性反应分级结果
[0060]
[0061] 在本实施例中,神经刺激电极100包括电极板。电极板的一端设有多个电极点形成电极头102。相应的,电极板的自由端形成电极头102。电极板连接的电极头102的传输段101宽度可以小于电极头102的宽度(在读者面对图1时的左右方向的长度即为宽度)。为对神经刺激电极100进行完整保护,传输段101也可以封装有硅胶套,本申请并不作特别的限制。
[0062] 在目标神经区域位于眼球上时,为使得电极头102与眼球具有较佳的贴合度,以具有较佳的神经刺激效果,电极头102可以为弧形结构。具体的,电极头102的弧形半径为13mm-15mm。如此使得电极头102紧密的密封贴合于眼球上,使得位于硅胶套103的凹槽内的电极点密封于硅胶套103和眼球之间并与视网膜直接接触,延长使用寿命。
[0063] 在本申请实施方式中,所述电极头102设有相背对的第一表面和第二表面。所述刺激部包括分别设置于所述第一表面和第二表面上的两个电极刺激区域104。所述电极刺激区域104设有多个电极点。电极刺激区域104与第一表面或第二表面基本持平,形成大致的平面结构。
[0064] 相应的,所述硅胶封装方法包括:在所述电极头102外以露出至少一个所述电极刺激区域104的方式注塑成型一硅胶套103。
[0065] 电极刺激区域104的电极点可以呈阵列排布。通过该硅胶封装方法所形成的硅胶套103具有凹槽区域,电极刺激区域104位于该凹槽区域中,暴露出来,方便与目标神经进行刺激。
[0066] 为方便对电极头102进行注塑封装,本申请实施方式中提供一种模具400。其中,该模具400具有型腔401。所述型腔401用于容纳所述神经刺激电极100的电极头102。所述模具被设置为在所述电极头102外以露出至少部分所述刺激部的方式注塑成型一硅胶套103。
[0067] 如图2至图6所示。该模具400包括第一模具300和第二模具200。第一模具300和第二模具200相对接形成容纳电极头102的型腔401。第一模具300的对接表面上设有第一凹槽301,第二模具200的对接表面上设有第二凹槽201。第一凹槽301和第二凹槽201相面对对齐形成型腔401。第一凹槽301和第二凹槽201的形状可以和电极头102的形状相匹配,相应的,第一凹槽301和第二凹槽201的轮廓与电极头102的轮廓相匹配。如图9所示,在电极头102位于型腔401中时,电极头102与型腔401的内壁之间具有填充空间410以充入胶液,形成硅胶套103。
[0068] 第二模具200上设有注胶孔202。注胶孔202将第二模具200贯通。第一模具300的对接表面上设有进胶槽302。进胶槽302并未将第二模具200贯通。第一模具300和第一凹槽301之间设有输液槽303。在第二模具200盖合在第一模具300上时,将输液槽303盖合形成输液通道。第二模具200和第二模具200压合时,注胶孔202与进胶槽302相对齐。注胶孔202注入的胶液进入进胶槽302,再通过输液通道(输液槽303)进入型腔401中。
[0069] 在本申请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一模具300、第二模具200的材质为塑料或硅胶。如图2所示,第一模具300和第二模具200为长方体结构,二者均可以为硬质塑料材质也可以为软质硅胶材质。第一模具300和第二模具200可以通过螺栓连接,通过螺栓的旋紧程度控制第一模具300和第二模具200之间的压合程度。第一模具300和第二模具200在边位置设有相应的螺栓孔203、305,以插入螺栓进行连接。
[0070] 为使的第一模具300和第二模具200贴合紧密,方便第一模具300和第二模具200准确对准,避免对电极点形成破坏,第一模具300和第二模具200的对接表面具有弧面区域。其中,第一模具300的弧面区域304为凹面结构,第二模具200的弧面区域为凸面结构。第一凹槽301位于凹面结构的弧面区域304,第二凹槽201位于凸面结构的弧面区域。
[0071] 具体的,所述第一凹槽301与所述电极头102形状相匹配。所述第二模具200上的第二凹槽201与所述第一凹槽301形成容纳所述电极头102的型腔401。所述第一凹槽301和所述第二凹槽201中的至少一个设有面对所述刺激部凸出凹槽底面的突台420。突台420能与电极头102的表面贴合。所述突台420能将至少部分所述刺激部覆盖遮挡。优选的,所述突台420的面积不小于所述电极刺激区域104的面积。在第一模具300和第二模具200相对接时,突台420能与电极头102的表面相压合,避免胶液进入。
[0072] 在型腔401中,在突台420外形成填充空间410。突台420的侧壁421将胶液阻挡,从而胶液无法在电极刺激区域104形成硅胶层,以此将电极刺激区域104暴露。相应的,硅胶套103对应电极刺激区域104形成凹槽。该神经刺激电极100植入体内时,硅胶套103与目标神经区域贴合,硅胶套103上的凹槽形成密闭区域,从而避免体液进入,降低对电极刺激区域
104的电极点的影响,延长使用寿命,保证神经刺激电极100的正常工作。
[0073] 在本申请实施方式中,突台420的形状与电极刺激区域104的形状相匹配。如图1、图6所示,电极刺激区域104呈矩形形状,分布有阵列排布的多个电极点。突台420同样呈矩形,突台420的面积稍大于电极刺激区域104的面积。图7所示突台420压合在电极头102的状态,突台420外的填充空间410进入胶液形成包裹在电极头102上的硅胶套103。
[0074] 在第二模具200盖合在第一模具300上时,突台420盖合在电极刺激区域104的上方,突台420的边缘可以与电极刺激区域104周侧的电极头102表面相接触压合,形成密封,避免胶液进入。如此,胶液凝固形成硅胶套103后,在电极刺激区域104形成一凹槽,电极点暴露在该凹槽中。
[0075] 在一个具体的实施例中,所述硅胶封装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0076] S100、将所述电极头102放置于第一模具300的第一凹槽301中;
[0077] S200、将第二模具200盖合在所述第一模具300上;
[0078] S300、通过所述第二模具200上的注胶孔202向所述型腔401中注入胶液形成硅胶套103。
[0079] 为方便将电极头102定位在模具中,所述第一凹槽301设有定位凸起306。所述电极头102设有用于将所述神经刺激电极100定位于眼球上的定位孔105。定位凸起306可以为圆柱形结构,可以插入电极头102的定位孔105中。电极头102的定位孔105位于第一表面或第二表面中电极刺激区域104的其他区域。第二凹槽201中还设有对接凸起204。在第一模具300和第二模具200对接时,定位凸起306和对接凸起204相对接,以在硅胶套103上形成相应的贯通孔。
[0080] 在步骤S100中,将所述电极头102放置于第一模具300的第一凹槽301中时,所述定位凸起306插入所述定位孔105中。具体的,在放置电极头102时将定位凸起306与定位孔105相对齐,施力将定位凸起306穿过定位孔105,实现电极头102的初定位,再将第二模具200盖合在第一模具300上。
[0081] 在步骤S300中,为避免对神经刺激电极100形成破坏,在注胶压力达到预定压力时停止注胶。预定压力可以根据电极头102的承受压力确定,本申请并不作具体限定。其他实施例中,可以在所述注胶孔202溢出胶液时停止注胶。
[0082] 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凹槽301的凹槽底面设有所述突台420。所述第二凹槽201的凹槽底面未设有所述突台420。突台420的侧壁421能对胶液形成阻挡。在本申请实施方式所提供的硅胶封装方法中,所述电极头102位于所述型腔401内时,所述电极刺激区域
104与所述突台420相对齐。相应的,在所述电极头102外以露出一个所述电极刺激区域104的方式注塑成型一硅胶套103。在该实施例中,电极头102另一侧的电极刺激区域104覆盖有硅胶套103,只暴露出一侧的电极刺激区域104,对目标神经进行刺激。
[0083] 优选的,为防止对电极点上的纳米结构形成破坏,保护电极点,所述突台420设有沿与所述突台420凸出方向相反方向凹陷的凹陷部425。所述突台420在所述凹陷部425的周侧形成挡壁426。
[0084] 所述硅胶封装方法包括:所述电极头102位于所述型腔401时,所述电极头102的电极刺激区域104与所述凹陷部425相对齐。所述挡壁426围构在所述电极刺激区域104周侧并与电极头102的表面相贴合并与电极头102的表面相贴合。电极刺激区域104位于凹陷部425中,挡壁426围绕在电极刺激区域104周围。在本实施例中,突台420的侧壁421能对胶液形成阻挡,避免胶液将电极刺激区域104覆盖。
[0085] 在另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凹槽301和所述第二凹槽201的凹槽底面设有所述突台420。相应的,所述硅胶封装方法包括:所述电极头102位于所述型腔401内时,所述电极刺激区域104与所述突台420相对齐;相应的,在所述电极头102外以露出两个所述电极刺激区域104的方式注塑成型一硅胶套103。
[0086] 在该实施例中,电极头102两侧的电极刺激区域104均被暴露出来,以对目标神经进行刺激。如此可以暴露出更多的电极点,形成更广泛的电极刺激。
[0087] 在本实施例中,所述突台420设有沿与所述突台420凸出方向相反方向凹陷的凹陷部425。所述突台420在所述凹陷部425的周侧形成挡壁426。所述硅胶封装方法包括:所述电极头102位于所述型腔401时,所述电极头102的电极刺激区域104与所述凹陷部425相对齐;所述挡壁426围构在所述电极刺激区域104周侧并与电极头102的表面相贴合。电极刺激区域104位于凹陷部425中,挡壁426围绕在电极刺激区域104周围。在本实施例中,突台420的侧壁421能对胶液形成阻挡,避免胶液将电极刺激区域104覆盖。
[0088] 本申请实施方式中还提供一种神经刺激电极,应用于上述任一所述的硅胶封装方法制造。该神经刺激电极可以应用于如图10示出的人造视网膜植入体中。
[0089] 如图10所示。本申请实施方式中还提供一种硅胶封装的人造视网膜植入体,其包括:线圈基体1,其包括传输线圈和与眼球形状相匹配的硅胶片套11,所述传输线圈封装于所述硅胶片套11内,所述硅胶片套11的两端由绷带4连接,所述硅胶片套11通过所述绷带4能固设于眼球;集成封装体2,其固设于所述线圈基体1上,所述集成封装体2包括硅胶筒套21和封装于所述硅胶筒套21内的筒,所述钛筒内设有基板,所述传输线圈与所述基板电连接;神经电极3,其包括硅胶弧套31和电极板32,所述电极板32设于所述硅胶弧套31内,所述硅胶弧套31的一端与所述集成封装体2的侧壁相连,所述硅胶弧套31的另一端与所述眼球的形状相匹配并设有凹槽,所述电极板32的一端伸出所述硅胶弧套31并与所述集成封装体2内的所述基板相连,所述电极板32的另一端设有能与所述眼球相接触的刺激部321,所述刺激部321位于所述凹槽311内。
[0090] 在神经电极3可以应用如上任一实施方式或实施例披露的神经刺激电极100,此处不再赘述。
[0091] 其中,该人造视网膜植入体可以参考专利申请“2017113637331”名称为“硅胶封装的人造视网膜植入体”,其内容通过援引全部结合于此,此处不再一一赘述。
[0092] 本申请实施方式中还提供一种神经刺激电极的硅胶封装设备,所述神经刺激电极包括电极头。所述电极头设有能与目标神经区域相接触的刺激部。所述硅胶封装设备包括:具有型腔的模具,所述型腔用于容纳所述神经刺激电极的电极头。所述模具被设置为在所述电极头外以露出至少部分所述刺激部的方式注塑成型一硅胶套。
[0093] 披露的所有文章和参考资料,包括专利申请和出版物,出于各种目的通过援引结合于此。描述组合的术语“基本由…构成”应该包括所确定的元件、成分、部件或步骤以及实质上没有影响该组合的基本新颖特征的其他元件、成分、部件或步骤。使用术语“包含”或“包括”来描述这里的元件、成分、部件或步骤的组合也想到了基本由这些元件、成分、部件或步骤构成的实施方式。这里通过使用术语“可以”,旨在说明“可以”包括的所描述的任何属性都是可选的。
[0094] 多个元件、成分、部件或步骤能够由单个集成元件、成分、部件或步骤来提供。另选地,单个集成元件、成分、部件或步骤可以被分成分离的多个元件、成分、部件或步骤。用来描述元件、成分、部件或步骤的公开“一”或“一个”并不说为了排除其他的元件、成分、部件或步骤。
[0095] 应该理解,以上描述是为了进行图示说明而不是为了进行限制。通过阅读上述描述,在所提供的示例之外的许多实施方式和许多应用对本领域技术人员来说都将是显而易见的。因此,本教导的范围不应该参照上述描述来确定,而是应该参照所附权利要求以及这些权利要求所拥有的等价物的全部范围来确定。出于全面之目的,所有文章和参考包括专利申请和公告的公开都通过参考结合在本文中。在前述权利要求中省略这里公开的主题的任何方面并不是为了放弃该主体内容,也不应该认为发明人没有将该主题考虑为所公开的发明主题的一部分。
高效检索全球专利

专利汇是专利免费检索,专利查询,专利分析-国家发明专利查询检索分析平台,是提供专利分析,专利查询,专利检索等数据服务功能的知识产权数据服务商。

我们的产品包含105个国家的1.26亿组数据,免费查、免费专利分析。

申请试用

分析报告

专利汇分析报告产品可以对行业情报数据进行梳理分析,涉及维度包括行业专利基本状况分析、地域分析、技术分析、发明人分析、申请人分析、专利权人分析、失效分析、核心专利分析、法律分析、研发重点分析、企业专利处境分析、技术处境分析、专利寿命分析、企业定位分析、引证分析等超过60个分析角度,系统通过AI智能系统对图表进行解读,只需1分钟,一键生成行业专利分析报告。

申请试用

QQ群二维码
意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