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专利库 / 车轮和轮胎 / 橡胶 / 海绵橡胶 / 防地灾海绵坡地生态结构及生态防护方法

防地灾海绵坡地生态结构及生态防护方法

阅读:1发布:2021-11-11

专利汇可以提供防地灾海绵坡地生态结构及生态防护方法专利检索,专利查询,专利分析的服务。并且本 发明 涉及一种防地灾海绵坡地结构,包括呈阶梯状的坡地,所述坡地的台阶面上铺设有第一防护层,在上一台阶面与下一台阶面的纵向连接面上设置有第二防护层;本发明还涉及一种利用防地灾海绵坡地生态结构的生态防护方法。本发明不仅结构设计合理,而且方法易于实施,成本较低,建立平衡的 生态系统 与食物链,进行 生物 疏导,从源头上避免地灾。,下面是防地灾海绵坡地生态结构及生态防护方法专利的具体信息内容。

1.一种防地灾海绵坡地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呈阶梯状的坡地,所述坡地的台阶面上铺设有第一防护层,在上一台阶面与下一台阶面的纵向连接面上设置有第二防护层。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防地灾海绵坡地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防护层包含若干横向间隔设置的第一固定环,任意两相邻所述第一固定环之间填充有土石,所述第一固定环内也填充有土石,所述第一固定环内种植有至少两种以上不同品种的树木。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防地灾海绵坡地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防护层包含若干排自下而上相叠的第二固定环排列组件,所述第二固定环排列组件由一排内装有土石的第二固定环组成,上一排第二固定环排列组件与下一排第二固定环排列组件交错设置。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防地灾海绵坡地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固定环的上侧面或下侧面环向设置有至少四个卡槽,下一行任意两相邻第二固定环与上一行第二固定环之间经卡槽相互卡接,上一行任意两相邻第二固定环与下一行第二固定环之间也经卡槽相互卡接。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防地灾海绵坡地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固定环的底部设置有环形底板,所述第二固定环与环形底板同心设置。
6.一种利用防地灾海绵坡地生态结构的生态防护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权利要求1~5所述的防地灾海绵坡地结构,包含以下步骤:
(1)将坡地改造成梯田状,所述坡地的台阶面上铺设有第一防护层,在上一台阶面与下一台阶面的纵向连接面上设置有第二防护层;所述第一防护层包含若干横向间隔设置的第一固定环,任意两相邻所述第一固定环之间填充有土石,所述第一固定环内也填充有土石,所述第一固定环内种植有至少两种以上不同品种的树木;所述第二防护层包含若干排自下而上相叠的第二固定环排列组件,所述第二固定环排列组件由一排内装有土石的第二固定环组成,上一排第二固定环排列组件与下一排第二固定环排列组件交错设置;
(2)对所述步骤(1)中的树木进行修剪,只修剪树木朝向坡面外侧的一侧;
(3)对所述步骤(1)中的树木施加有机肥料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利用防地灾海绵坡地生态结构的生态防护方法,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固定环与第二固定环均由橡胶制成。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利用防地灾海绵坡地生态结构的生态防护方法,其特征在于:
所述树木为深根果树。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利用防地灾海绵坡地生态结构的生态防护方法,其特征在于:
所述有机肥料由以下重量份原料制成:膨润土6-8份、鹅管石5-6份、草木灰3-5份、葛仙米8-
10份、稻秆6-10份、鱼内脏6-8份、山竹壳3-6份、莼菜3-5份、椰壳2-6份、酵母菌菌粉0.01-
0.02份、放线菌菌粉0.01-0.02份。

说明书全文

防地灾海绵坡地生态结构及生态防护方法

技术领域

[0001] 本发明涉及一种防地灾海绵坡地生态结构及生态防护方法。

背景技术

[0002] 地质灾害对人类生命财产、环境造成破坏和损失,特别是崩塌、滑坡、泥石流以及土流失。崩塌是较陡斜坡上的岩土体在重作用下突然脱离母体崩落、滚动、堆积在坡脚(或沟谷)的地质现象。滑坡是指斜坡上的土体或者岩体,受河流冲刷、地下水活动、雨水浸泡、地震及人工切坡等因素影响,在重力作用下,沿着一定的软弱面或者软弱带,整体地或者分散地顺坡向下滑动的自然现象。泥石流是指在山区或者其他沟谷深壑,地形险峻的地区,因为暴雨、暴或其他自然灾害引发的山体滑坡并携带有大量泥沙以及石的特殊洪流。泥石流具有突然性以及流速快,流量大,物质容量大和破坏力强等特点。发生泥石流常常会冲毁公路路等交通设施甚至村镇等,造成巨大损失。通常泥石流爆发突然、来势凶猛,可携带巨大的石块。因其高速前进,具有强大的能量,因而破坏性极大。水土流失是指在水力、力、重力及冻融等自然营力和人类活动作用下,水土资源和土地生产力的破坏和损失,包括土地表层侵蚀及水的损失。
[0003] 现有的防护结构与防护方法结构设计不合理,自然生态破坏严重,通常采用混凝土结构,建造时间长,建造难度大,建造成本与后期维护费用较大,难以从源头上避免崩塌、滑坡、泥石流以及水土流失等问题,具有较大的局限性。

发明内容

[0004] 鉴于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防地灾海绵坡地结构,不仅结构设计合理,而且高效便捷。
[0005]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是:一种防地灾海绵坡地结构,包括呈阶梯状的坡地,所述坡地的台阶面上铺设有第一防护层,在上一台阶面与下一台阶面的纵向连接面上设置有第二防护层。
[0006] 优选的,所述第一防护层包含若干横向间隔设置的第一固定环,任意两相邻所述第一固定环之间填充有土石,所述第一固定环内也填充有土石,所述第一固定环内种植有至少两种以上不同品种的树木。
[0007] 优选的,所述第二防护层包含若干排自下而上相叠的第二固定环排列组件,所述第二固定环排列组件由一排内装有土石的第二固定环组成,上一排第二固定环排列组件与下一排第二固定环排列组件交错设置。
[0008] 优选的,所述第二固定环的上侧面或下侧面环向设置有至少四个卡槽,下一行任意两相邻第二固定环与上一行第二固定环之间经卡槽相互卡接,上一行任意两相邻第二固定环与下一行第二固定环之间也经卡槽相互卡接。
[0009] 优选的,所述第二固定环的底部设置有环形底板,所述第二固定环与环形底板同心设置。
[0010] 一种利用防地灾海绵坡地生态结构的生态防护方法,包括上述所述的防地灾海绵坡地结构,包含以下步骤:(1)将坡地改造成梯田状,所述坡地的台阶面上铺设有第一防护层,在上一台阶面与下一台阶面的纵向连接面上设置有第二防护层;所述第一防护层包含若干横向间隔设置的第一固定环,任意两相邻所述第一固定环之间填充有土石,所述第一固定环内也填充有土石,所述第一固定环内种植有至少两种以上不同品种的树木;所述第二防护层包含若干排自下而上相叠的第二固定环排列组件,所述第二固定环排列组件由一排内装有土石的第二固定环组成,上一排第二固定环排列组件与下一排第二固定环排列组件交错设置;
(2)对所述步骤(1)中的树木进行修剪,只修剪树木朝向坡面外侧的一侧;
(3)对所述步骤(1)中的树木施加有机肥料
[0011] 优选的,所述第一固定环与第二固定环均由橡胶制成。
[0012] 优选的,所述树木为深根果树。
[0013] 优选的,所述有机肥料由以下重量份原料制成:膨润土6-8份、鹅管石5-6份、草木灰3-5份、葛仙米8-10份、稻秆6-10份、鱼内脏6-8份、山竹壳3-6份、莼菜3-5份、椰壳2-6份、酵母菌菌粉0.01-0.02份、放线菌菌粉0.01-0.02份;其制备方法为:取稻秆、鱼内脏、莼菜、山竹壳、椰壳和原料量一半的葛仙米,在其中加入酵母菌菌粉和放线菌菌粉搅拌均匀,再加入与物料等重量的水,搅拌均匀后于35-40℃堆置发酵6-10天,所得肥料干燥至水分含量为20~30%后,加入膨润土、鹅管石、草木灰及剩余葛仙米拌匀即得;
所用鹅管石的规格为0.5-1.0cm。
[0014]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具有以下有益效果:(1)本发明不仅结构设计合理,而且方法易于实施,成本较低,建立平衡的生态系统,进行生物疏导,从源头上避免地灾;
(2)本发明中阶梯状的坡地如海绵般滞留雨水,所述第一防护层与第二防护层结构稳定,连接强度高,难以移动,且第一固定环与第二固定环内装有土石,有效避免第一固定环与第二固定环内的水土流失;
(3)本发明利用每个固定环内不同品种的果树深入地下,相对于现有的一树一坑的植树方法,本发明多种不同品种的树木一坑,每个坑内地下树根的量就会增加一倍或多倍,地底下生物与活动路径增加,从而避免土石膨胀,利于水土保持,涵养地下水功能大大提高,建立平衡的生态系统与食物链,同时大大提高蓄水量;
(4)本发明中第一固定环利于树木的落叶、落果以及动物排泄物的积累,避免雨水将落至地面上的树木的落叶、落果以及动物排泄物冲走,肥沃土壤,利于树木的生长;
(5)本发明提供的有机肥可从多方面促进树木根系的生长与粗壮,有效提高树木固土的能力;其中,膨润土具有强的吸湿性,其适量使用不仅可有效调节土石环境中的水分含量,有利于促进树木生长,更可有效防止因大量降水而引发滑坡、泥石流等地质灾害的发生;鹅管石具孔洞结构并富含,有利于促进侧根形成及根系粗壮;草木灰含磷、、钙等多种植物生长所需的营养成分,但其与氮肥直接接触易造成氮素损失,本发明采用具有固氮功能的葛仙米作为固氮菌,在保证氮肥供应的同时,又可利用草木灰调节土石酸性,以维持固氮菌适宜的生存环境。
[0015]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发明做进一步详细的说明。

附图说明

[0016] 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的构造示意图。
[0017] 图2为本发明实施例一第二防护层的部分构造第一示意图。
[0018] 图3为本发明实施例一第二防护层的部分构造第二示意图。
[0019] 图4为本发明实施例一第二固定环的构造示意图。
[0020] 图5为本发明实施例二第二防护层的部分构造第一示意图。
[0021] 图6为本发明实施例二第二防护层的部分构造第二示意图。
[0022] 图7为本发明实施例二第二固定环的构造示意图。
[0023] 图中:1-坡地,2-第一防护层,21-第一固定环,3-第二防护层,31-第二固定环,32-卡槽,33-环形底板。

具体实施方式

[0024] 为让本发明的上述特征和优点能更明显易懂,下文特举实施例,并配合附图,作详细说明如下。
[0025] 如图1~7所示,一种防地灾海绵坡地结构,包括呈阶梯状的坡地1,所述坡地1的台阶面上铺设有第一防护层2,在上一台阶面与下一台阶面的纵向连接面上设置有第二防护层3。
[0026] 在本发明实施一中,所述第一防护层2包含若干横向间隔设置的第一固定环21,任意两相邻所述第一固定环21之间填充有土石,所述第一固定环21内也填充有土石,所述第一固定环21内种植有至少两种以上不同品种的树木。
[0027] 在本发明实施一中,所述第二防护层3包含若干排自下而上相叠的第二固定环排列组件,所述第二固定环排列组件由一排内装有土石的第二固定环31组成,上一排第二固定环排列组件与下一排第二固定环排列组件交错设置。
[0028] 在本发明实施一中,所述第二固定环31的上侧面或下侧面环向设置有至少四个卡槽32,下一行任意两相邻第二固定环31与上一行第二固定环31之间经卡槽32相互卡接,上一行任意两相邻第二固定环31与下一行第二固定环31之间也经卡槽32相互卡接,结构稳定。
[0029] 如图1、5~7所示,一种防地灾海绵坡地结构,包括呈阶梯状的坡地1,所述坡地1的台阶面上铺设有第一防护层2,在上一台阶面与下一台阶面的纵向连接面上设置有第二防护层3。
[0030] 在本发明实施二中,所述第一防护层2包含若干横向间隔设置的第一固定环21,任意两相邻所述第一固定环21之间填充有土石,所述第一固定环21内也填充有土石,所述第一固定环21内种植有至少两种以上不同品种的树木。
[0031] 在本发明实施二中,所述第二防护层3包含若干排自下而上相叠的第二固定环排列组件,所述第二固定环排列组件由一排内装有土石的第二固定环组成,上一排第二固定环排列组件与下一排第二固定环排列组件交错设置。
[0032] 在本发明实施二中,所述第二固定环31的底部设置有环形底板33,所述第二固定环31与环形底板33同心设置,可以容纳更多的土石。
[0033] 在本发明实施例中,一种利用防地灾海绵坡地生态结构的生态防护方法,包括如上述所述的防地灾海绵坡地结构,包含以下步骤:(1)将坡地1改造成梯田状,所述坡地1的台阶面上铺设有第一防护层2,在上一台阶面与下一台阶面的纵向连接面上设置有第二防护层3;所述第一防护层2包含若干横向间隔设置的第一固定环21,任意两相邻所述第一固定环21之间填充有土石,所述第一固定环21内也填充有土石,所述第一固定环21内种植有至少两种以上不同品种的树木;所述第二防护层3包含若干排自下而上相叠的第二固定环排列组件,所述第二固定环排列组件由一排内装有土石的第二固定环31组成,上一排第二固定环排列组件与下一排第二固定环排列组件交错设置;
(2)对所述步骤(1)中的树木进行修剪,只修剪树木朝向坡面外侧的一侧,既有利于光照,又提高抗风、雨的能力;
(3)对所述步骤(1)中的树木施加有机肥料。
[0034] 在本发明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固定环21、第二固定环31均由橡胶制成;优选的,所述第一固定环21、第二固定环31为去除金属轮辋与上表面的轮胎,所述轮胎可以采用废弃轮胎进行加工,实现废物利用。
[0035] 在本发明实施例中,所述树木为深根果树,所述深根果树优选适应当地环境的深根树种,例如桑树、拉巴粟以及大叶榄仁树;较相同品种的树木生长在同一个第一固定环21内,不同品种的树木生长在同一个第一固定环21内可以增加一倍以上的树根,抓住土石的能力更好,防风固沙的能力更强,坡地1结构更加稳定,并形成丰富的生物链,有力防护地震、泥石流等地灾。
[0036] 在本发明实施例中,所述有机肥料由以下重量份原料制成:膨润土6-8份、鹅管石5-6份、草木灰3-5份、葛仙米8-10份、稻秆6-10份、鱼内脏6-8份、山竹壳3-6份、莼菜3-5份、椰壳2-6份、酵母菌菌粉0.01-0.02份、放线菌菌粉0.01-0.02份;
其制备方法为:取稻秆、鱼内脏、莼菜、山竹壳、椰壳和原料量一半的葛仙米,在其中加入酵母菌菌粉和放线菌菌粉搅拌均匀,再加入与物料等重量的水,搅拌均匀后于35-40℃堆置发酵6-10天,所得肥料干燥至水分含量为20~30%后,加入膨润土、鹅管石、草木灰及剩余葛仙米拌匀即得;
所用鹅管石的规格为0.5-1.0cm。
[0037] 本发明不局限于上述最佳实施方式,任何人在本发明的启示下都可以得出其他各种形式的防地灾海绵坡地生态结构及生态防护方法。凡依本发明申请专利范围所做的均等变化与修饰,皆应属本发明的涵盖范围。
高效检索全球专利

专利汇是专利免费检索,专利查询,专利分析-国家发明专利查询检索分析平台,是提供专利分析,专利查询,专利检索等数据服务功能的知识产权数据服务商。

我们的产品包含105个国家的1.26亿组数据,免费查、免费专利分析。

申请试用

分析报告

专利汇分析报告产品可以对行业情报数据进行梳理分析,涉及维度包括行业专利基本状况分析、地域分析、技术分析、发明人分析、申请人分析、专利权人分析、失效分析、核心专利分析、法律分析、研发重点分析、企业专利处境分析、技术处境分析、专利寿命分析、企业定位分析、引证分析等超过60个分析角度,系统通过AI智能系统对图表进行解读,只需1分钟,一键生成行业专利分析报告。

申请试用

QQ群二维码
意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