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专利库 / 医疗设备 / 套管针 / 一种医用骨穿刺针

一种医用骨穿刺针

阅读:681发布:2023-03-08

专利汇可以提供一种医用骨穿刺针专利检索,专利查询,专利分析的服务。并且一种医用骨穿刺针,由带 手柄 的内芯管与外 套管 及 导向管 组成,长方体外套管手柄中部有横向通槽,通槽底面设有垂直通孔,平面两 侧壁 有内凹通槽,通孔内嵌入导向管,导向管内插入外套管;长方体内芯管手柄中部底面上有圆凸台,凸台两侧向下有两个对称外钩凸起,凸台中心向上有垂直通孔,内芯管紧配合插入通孔内,外套管手柄及内芯管手柄长度两侧端均设有开口方向相反的对称上下阶梯槽;内芯管动配合插入导向管 螺纹 端口内,导向管螺纹端头伸入内芯管圆凸台与中心孔壁之间的环形间隙内,上下阶梯槽相互贴紧 定位 。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使用方便,能在一次透视下操作完成经皮椎体成形术,缩短手术时间,降低手术的难度并减少X线的暴露。,下面是一种医用骨穿刺针专利的具体信息内容。

1.一种医用骨穿刺针,由内芯管(1)、内芯管手柄(2)、外套管手柄(3)、导向管(4)及外套管(5)组成,其特征在于:长方体塑料外套管手柄(3)的中部设有与长度方向交叉的横向通槽,通槽底平面上中心设有垂直通孔,通孔内紧配合嵌入塑料导向管(4),导向管(4)的导向外螺纹端(10)低于横向通槽的上平面,导向管(4)内紧配合插入细长的不锈制外套管(5),通槽底平面向两侧壁延伸有内凹贯通凹槽(9),外套管手柄(3)长度方向两侧端上部设有对称且开口方向相反的上阶梯槽(8);长方体塑料内芯管手柄(2)的中部底面上设有圆凸台(6),凸台(6)两侧向下对称设有两个外钩形凸起(7),沿内芯管手柄(2)中部中心设有垂直通孔,通孔中心线处于两个外钩形凸起(7)的中心,直径为三段阶梯状的细长内芯管(1)插入垂直通孔内,直径粗的顶端一段与垂直通孔紧配合固定,且端头高于内芯管手柄(2)上平面,直径渐细的中段与内芯管手柄(2)底面上圆凸台(6)的中心孔壁有环形间隙,直径最细的一段底端为针尖(12),内芯管手柄(2)长度方向两侧端下部设有对称且开口方向相反的下阶梯槽(11);将所述内芯管(1)的针尖(12)一端滑动配合插入导向管(4)的螺纹端(10)的端口内,转动内芯管手柄(2)将两个对称的外钩形凸起(7)卡入外套管手柄(3)通槽底平面两侧上的贯通凹槽(9)内固定,导向管(4)的螺纹端(10)伸入内芯管手柄(2)上圆凸台(6)与中心孔壁之间的环形间隙内,外套管手柄(3)与内芯管手柄(2)上的上、下阶梯槽(8、11)相互贴紧定位,内芯管(1)的针尖(12)一端长于外套管(5)的自由端底端,从而构成一种医用骨穿刺针。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医用骨穿刺针,其特征在于:所述组合后的内芯管(1)的针尖(12)端长于外套管(5)自由端底端。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医用骨穿刺针,其特征在于:所述内芯管手柄(2)及外套管手柄(3)为一次性注塑成型,棱处均圆滑过渡。

说明书全文

一种医用骨穿刺针

技术领域

[0001] 本实用新型涉及医疗器械技术领域,具体说是涉及到一种医用骨穿刺针。

背景技术

[0002] 目前,随着中国加速进入老龄社会,骨质疏松症成为日益严重的健康问题,由此引发的的骨质疏松性椎体骨折的发生率逐年提高,而经皮椎体成形术是治疗这一骨折最常用的方法。一般的的手术方法是在X线透视引导下,先经皮通过传统的套管针找到骨折椎体上的最佳,继而在局部注入局麻药,然后取出套管针,再重新在透视引导下,使用骨穿刺针找到之前刚刚注射过局麻药的穿刺点,进行穿刺,并注入骨泥。这种两次透视操作方式的缺点主要有3个:第一,增加了医生和患者的X线暴露;第二,延长了手术时间;第三,要使前后两次穿刺操作都在骨折椎体的同一部位进行,手术难度比较大。因此,研发一种能够在一次透视下就能操作完成经皮椎体成形术的医用骨穿刺针,是本技术领域当前需要完成的任务。发明内容
[0003]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结构简单,使用方便、能在一次透视下操作完成经皮椎体成形术的医用骨穿刺针。
[0004]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性新型采用以下结构原理:一种医用骨穿刺针,由内芯管、内芯管手柄、外套管手柄、导向管及外套管组成,其特点是:长方体塑料外套管手柄的中部设有与长度方向交叉的横向通槽,通槽底平面上中心设有垂直通孔,通孔内紧配合嵌入塑料导向管,导向管的导向外螺纹端低于横向通槽的上平面,导向管内紧配合插入细长的不锈制外套管,通槽底平面向两侧壁延伸有内凹贯通凹槽,外套管手柄长度方向两侧端上部设有对称且开口方向相反的上阶梯槽;长方体塑料内芯管手柄的中部底面上设有圆凸台,凸台两侧向下对称设有两个外钩形凸起,沿内芯管手柄中部中心设有垂直通孔,通孔中心线处于两个外钩形凸起中心,直径为三段阶梯状的细长内芯管插入垂直通孔内,直径粗的顶端一段与垂直通孔紧配合固定,且端头高于内芯管手柄上平面,直径渐细的中段与内芯管手柄底面上圆凸台的中心孔壁有环形间隙,直径最细的一段底端为针尖,内芯管手柄长度方向两侧端下部设有对称且开口方向相反的下阶梯槽;将所述内芯管的针尖一端滑动配合插入导向管的螺纹端的端口内,转动内芯管手柄两个对称的外钩形凸起卡入外套管手柄通槽底平面两侧上的贯通凹槽内固定,导向管螺纹端伸入内芯管底面圆凸台与中心孔壁之间的环形间隙内,外套管手柄与内芯管手柄上的上下阶梯槽相互贴紧定位,内芯管针尖端长于外套管自由端底端,从而构成一种医用骨穿刺针。
[0005] 所述组合后的内芯管针尖端长于外套管自由端底端。
[0006] 所述内芯管手柄及外套管手柄为一次性注塑成型,棱处均圆滑过渡。
[0007] 本实用新型采用内芯管插入外套管的组合结构,能够在一次透视下就能操作完成经皮椎体成形术,使用时,在X线透视引导下,找到骨折椎体上的最佳穿刺点后,将组合为一体的医用骨穿刺针底端通过针尖扎入患者皮肤内,将注射器插入内芯管手柄上外露的内芯管端头内,注入麻醉剂,转动内芯管手柄将内芯管整体从外套管内拔出,然后通过外套管上引导管外螺纹端口注入骨水泥,完成经皮椎体成形术。内芯管插入外套管时,外套管上引导管端口的外螺纹导向进入内芯管手柄底面上的环形间隙,并配合外套管手柄与内芯管手柄上阶梯槽的互相贴紧,实现精准定位,使得内芯管与外套管纵向中心线高度重合。
[0008] 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组合及分离方便,能在一次透视下操作完成经皮椎体成形术,缩短手术时间,减少X线的暴露并降低了手术的难度,达到了发明目的。附图说明
[0009]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0010]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内芯管与外套管组装示意图
[0011] 图3为图1的右视图
[0012] 图4为本实用新型内芯管的局部剖视放大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13] 下面结合附图详述本实用新型,从图1至图4可看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原理:一种医用骨穿刺针,由内芯管1、内芯管手柄2、外套管手柄3、导向管4 及外套管5组成,其特点是:长方体塑料外套管手柄3的中部设有与长度方向交叉的横向通槽,通槽底平面上中心设有垂直通孔,通孔内紧配合嵌入塑料导向管4,导向管4的导向外螺纹端10低于横向通槽的上平面,导向管4内紧配合插入细长的不锈钢制外套管5,通槽底平面向两侧壁延伸有内凹贯通凹槽9,外套管手柄3长度方向两侧端上部设有对称且开口方向相反的上阶梯槽8;长方体塑料内芯管手柄2的中部底面上设有圆凸台6,凸台6两侧向下对称设有两个外钩形凸起7,沿内芯管手柄2中部中心设有垂直通孔,通孔中心线处于两个外钩形凸起7的中心,直径为三段阶梯状的细长内芯管1插入垂直通孔内,直径粗的顶端一段与垂直通孔紧配合固定,且端头高于内芯管手柄2上平面,直径渐细的中段与内芯管手柄2底面上圆凸台6的中心孔壁有环形间隙,直径最细的一段底端为针尖12,内芯管手柄2长度方向两侧端下部设有对称且开口方向相反的下阶梯槽11;将所述内芯管1的针尖12一端滑动配合插入导向管 4的螺纹端10的端口内,转动内芯管手柄2将两个对称的外钩形凸起7卡入外套管手柄3通槽底平面两侧上的贯通凹槽9内固定,导向管4的螺纹端10伸入内芯管手柄2上圆凸台6与中心孔壁之间的环形间隙内,外套管手柄3与内芯管手柄2上的上、下阶梯槽8、11相互贴紧定位,内芯管1的针尖12一端长于外套管5自由端底端,从而构成一种医用骨穿刺针。
[0014] 上述内芯管手柄及外套管手柄为一次性注塑成型,棱角处均圆滑过渡。
相关专利内容
标题 发布/更新时间 阅读量
手术用套管针 2020-05-13 794
套管针组件 2020-05-12 710
针灸针及其套管 2020-05-13 966
光学套管针系统 2020-05-13 982
套管针支撑件 2020-05-13 655
活检套管针 2020-05-12 337
套管针装置 2020-05-12 909
手术用套管针 2020-05-12 632
受防护的针套管 2020-05-13 983
穿孔套管针 2020-05-11 465
高效检索全球专利

专利汇是专利免费检索,专利查询,专利分析-国家发明专利查询检索分析平台,是提供专利分析,专利查询,专利检索等数据服务功能的知识产权数据服务商。

我们的产品包含105个国家的1.26亿组数据,免费查、免费专利分析。

申请试用

分析报告

专利汇分析报告产品可以对行业情报数据进行梳理分析,涉及维度包括行业专利基本状况分析、地域分析、技术分析、发明人分析、申请人分析、专利权人分析、失效分析、核心专利分析、法律分析、研发重点分析、企业专利处境分析、技术处境分析、专利寿命分析、企业定位分析、引证分析等超过60个分析角度,系统通过AI智能系统对图表进行解读,只需1分钟,一键生成行业专利分析报告。

申请试用

QQ群二维码
意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