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专利库 / 医疗设备 / 血液管路 / 血液灌流器及体外血液循环管路系统

血液灌流器及体外血液循环管路系统

阅读:83发布:2020-05-11

专利汇可以提供血液灌流器及体外血液循环管路系统专利检索,专利查询,专利分析的服务。并且本 发明 公开了一种血液灌流器及体外血液循环管路系统,该管路系统包括动脉管、静脉管和连接在动脉管与静脉管之间的灌流模 块 ,灌流模块具有模块入口、模块出口和位于模块入口与模块出口之间的血液灌流器,模块入口连接至所述动脉管而模块出口连接至静脉管,血液灌流器在其动脉端和静脉端分别设置有动脉端滤网和静脉端滤网,动脉端滤网与静脉端滤网之间容纳有 吸附 剂,灌流模块还包括与血液灌流器并联的第一旁路和第二旁路。本发明的体外血液循环管路系统可以在不拆卸管路的情况下完成血液灌流同其它 治疗 模式的组合治疗,可以避免治疗过程因管路内部与外界环境 接触 而造成患者感染,而且整个过程只需要一人操作,节省人 力 。,下面是血液灌流器及体外血液循环管路系统专利的具体信息内容。

1.血液灌流器,包括具有动脉端和静脉端的灌流器本体,所述灌流器本体在其动脉端和静脉端分别设置有动脉端滤网和静脉端滤网,所述动脉端滤网与静脉端滤网之间容纳有吸附剂,其特征在于:所述动脉端滤网的孔径大于所述静脉端滤网的孔径;当进行预冲时,所述静脉端作为液体输入端,所述动脉端作为液体输出端;当进行治疗时,所述动脉端作为液体输入端,所述静脉端作为液体输出端。
2.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血液灌流器,其特征在于:所述血液灌流器为中性大孔树脂吸附器、阴离子树脂吸附器、活性炭吸附器、DNA免疫吸附器、内毒素吸附器中的任意一种;
所述动脉端滤网的孔径为100-300μm,所述静脉端滤网的孔径为20-200μm。
3. 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血液灌流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动脉端滤网的孔径为
200-300μm,静脉端滤网的孔径为60-120μm。
4. 体外血液循环管路系统,包括动脉管、静脉管和连接在所述动脉管与静脉管之间的灌流模,所述灌流模块具有模块入口、模块出口和位于所述模块入口与模块出口之间的血液灌流器,所述模块入口连接至所述动脉管而所述模块出口连接至所述静脉管,所述血液灌流器在其动脉端和静脉端分别设置有动脉端滤网和静脉端滤网,所述动脉端滤网与静脉端滤网之间容纳有吸附剂,其特征在于:所述灌流模块还包括与所述血液灌流器并联的第一旁路和第二旁路,当进行预冲和治疗时,所述血液灌流器中液体的流动方向正好相反。
5. 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体外血液循环管路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动脉端滤网的孔径大于所述静脉端滤网的孔径。
6. 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体外血液循环管路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动脉端滤网的孔径为100-300μm,所述静脉端滤网的孔径为20-200μm。
7. 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体外血液循环管路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动脉端滤网的孔径为200-300μm,静脉端滤网的孔径为60-120μm。
8. 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体外血液循环管路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灌流模块还包括四根中间管和四个三通接头,第一个三通接头将所述模块入口与所述第一旁路及第一中间管连接,所述第一中间管通过第二个三通接头与第二中间管及所述第二旁路连接,所述第二中间管与所述血液灌流器的静脉端连接;所述血液灌流器的动脉端连接第三中间管,所述第三中间管通过第三个三通接头与所述第一旁路及第四中间管连接,第四个三通接头将所述模块出口与所述第四中间管及所述第二旁路连接;所述四根中间管以及所述第一旁路和第二旁路上均设有管夹。
9. 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体外血液循环管路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中间管和第四中间管上的管夹具有第一颜色,所述第一旁路和第二旁路上的管夹具有第二颜色,所述第一颜色与所述第二颜色不相同。
10.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体外血液循环管路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灌流模块还包括第一中间管、第二中间管以及第一个四通接头、第二个四通接头;所述第一中间管与所述血液灌流器的静脉端连接,所述第二中间管与所述血液灌流器的动脉端连接;所述第一旁路、第一中间管及第二旁路与所述第一个四通接头连接,所述第一旁路、第二中间管及第二旁路与所述第二个四通接头连接;当所述第一个四通接头处于第一工作状态时,所述模块入口与所述第一旁路连通且所述第一中间管与所述第二旁路连通,当所述第一个四通接头处于第二工作状态时,所述模块入口与所述第一中间管连通;当所述第二个四通接头处于第一工作状态时,所述第一旁路与所述第二中间管连通且所述第二旁路与所述模块出口连通,当所述第二个四通接头处于第二工作状态时,所述模块出口与所述第二中间管连通,当所述第二个四通接头处于第三工作状态时,所述第一旁路与所述模块出口连通且所述第二旁路与所述第二中间管连通。
11.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体外血液循环管路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灌流模块还包括第一中间管、第二中间管、第三中间管以及控制所述第一旁路、第二旁路、第二中间管和第三中间管通断的管路通断装置,所述第一中间管与所述血液灌流器的静脉端及动脉端中的一个连接,所述第二中间管与所述血液灌流器的静脉端及动脉端中的另一个连接;所述第一旁路、第一中间管及第二旁路与一个四通接头连接,所述第一旁路与所述第二中间管及第三中间管通过第一个三通接头连接,第二个三通接头将所述模块出口与所述第二旁路及所述第三中间管连接;当所述四通接头处于第一工作状态时,所述模块入口与所述第一旁路连通且所述第一中间管与所述第二旁路连通,当所述四通接头处于第二工作状态时,所述模块入口与所述第一中间管连通。
12.根据权利要求8至11任一项所述的体外血液循环管路系统,其特征在于:该管路系统还包括串联在所述动脉管与所述灌流模块之间的透析模块,所述透析模块包括并联设置的透析主路、透析旁路以及连接在所述透析主路上的透析器,所述透析主路和透析旁路上分别设有管夹。
13.根据权利要求8至11任一项所述的体外血液循环管路系统,其特征在于:该管路系统还包括血浆分离器,其中所述动脉管与所述血浆分离器的入血口连接,所述血浆分离器的血浆出口与所述灌流模块的模块入口连接,所述血浆分离器的浓缩血液出口与所述灌流模块的模块出口经由管路汇集后而与所述静脉管连接。
14.根据权利要求13所述的体外血液循环管路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灌流模块包括相互串联的第一组灌流模块和第二组灌流模块,其中所述第一组灌流模块当中的血液灌流器为胆红素吸附灌流器,所述第二组灌流模块当中的血液灌流器为中性大孔树脂吸附灌流器。
15.根据权利要求13所述的体外血液循环管路系统,其特征在于:该管路系统还包括串联在所述动脉管或静脉管上的另一组所述灌流模块。

说明书全文

血液灌流器及体外血液循环管路系统

技术领域

[0001] 本发明涉及血液净化领域,具体来说,涉及一种血液灌流器以及体外血液循环管路系统。

背景技术

[0002] 现有技术中血液灌流器存在排气困难的问题,使灌流器的预冲操作复杂,预冲时间长。另一方面,由于机器的兼容性问题,在使用过程中需要拆卸和重新组装治疗循环管路,从而使灌流器直接暴露于空气环境中,增加灌流器受污染的概率,增加医疗的安全隐患;且操作复杂,对医护人员的要求高,增加医护人员的人成本。

发明内容

[0003]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一个技术问题在于提供一种血液灌流器,不仅可以有效阻止吸附剂进入循环血路,而且可以有效阻止血液中的微粒进入循环血路,避免血液污染,提高治疗效果,同时有利于排出灌流器内部的气泡,提高患者治疗时的安全性。
[0004]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另一个技术问题在于提供一种体外血液循环管路系统,使预冲时灌流器中的气泡易于快速排净,且预冲时和治疗时无需拆卸和重新组装管路,简化操作,且避免灌流器在治疗过程中与大气环境接触而受污染,从而保证治疗过程的安全性。
[0005] 为解决上述第一个技术问题,本发明提供了一种血液灌流器,包括具有动脉端和静脉端的灌流器本体,所述灌流器本体在其动脉端和静脉端分别设置有动脉端滤网和静脉端滤网,所述动脉端滤网与静脉端滤网之间容纳有吸附剂,所述动脉端滤网的孔径大于所述静脉端滤网的孔径;当进行预冲时,所述静脉端作为液体输入端,所述动脉端作为液体输出端;当进行治疗时,所述动脉端作为液体输入端,所述静脉端作为液体输出端。。
[0006] 所述血液灌流器可以为中性大孔树脂吸附器、阴离子树脂吸附器、活性炭吸附器、DNA免疫吸附器、内毒素吸附器中的任意一种;优选地,所述动脉端滤网的孔径为100-300μm,所述静脉端滤网的孔径为20-200μm。更优地,所述动脉端滤网的孔径为
200-300μm,静脉端滤网的孔径为60-120μm。
[0007] 由上述方案可见,本发明的血液灌流器将两端的滤网设置成孔径不一样的滤网,其中动脉端滤网的孔径大于静脉端滤网的孔径,这样的血液灌流器可实现反向预冲和正向治疗,不仅可以有效阻止吸附剂进入循环血路,而且可以有效阻止血液中的微粒进入循环血路,避免血液污染,提高了治疗效果,同时有利于排出灌流器内部的气泡,提高了患者治疗时的安全性。
[0008] 为解决上述第二个技术问题,本发明提供了一种体外血液循环管路系统,包括动脉管、静脉管和连接在所述动脉管与静脉管之间的灌流模,所述灌流模块具有模块入口、模块出口和位于所述模块入口与模块出口之间的血液灌流器,所述模块入口连接至所述动脉管而所述模块出口连接至所述静脉管,所述血液灌流器在其动脉端和静脉端分别设置有动脉端滤网和静脉端滤网,所述动脉端滤网与静脉端滤网之间容纳有吸附剂,所述灌流模块还包括与所述血液灌流器并联的第一旁路和第二旁路;当进行预冲和治疗时,所述血液灌流器中液体的流动方向正好相反。
[0009] 由上述方案可见,本发明提供的体外血液循环管路系统可以在不拆卸管路的情况下完成血液灌流同其它治疗模式的组合治疗,可以避免治疗过程因管路内部与外界环境接触而造成患者感染,而且整个过程只需要一人操作,节省人力。
[0010] 进一步地,所述动脉端滤网的孔径大于所述静脉端滤网的孔径。
[0011] 优选地,所述动脉端滤网的孔径为100-300μm,所述静脉端滤网的孔径为20-200μm。更优地,所述动脉端滤网的孔径为200-300μm,静脉端滤网的孔径为60-120μm。
[0012] 在一种实施方式中,所述灌流模块还包括四根中间管和四个三通接头,第一个三通接头将所述模块入口与所述第一旁路及第一中间管连接,所述第一中间管通过第二个三通接头与第二中间管及所述第二旁路连接,所述第二中间管与所述血液灌流器的静脉端连接;所述血液灌流器的动脉端连接第三中间管,所述第三中间管通过第三个三通接头与所述第一旁路及第四中间管连接,第四个三通接头将所述模块出口与所述第四中间管及所述第二旁路连接;所述四根中间管以及所述第一旁路和第二旁路上均设有管夹。
[0013] 优选地,所述第一中间管和第四中间管上的管夹具有第一颜色,所述第一旁路和第二旁路上的管夹具有第二颜色,所述第一颜色与所述第二颜色不相同。
[0014] 在另一种实施方式中,所述灌流模块还包括第一中间管、第二中间管以及第一个四通接头、第二个四通接头;所述第一中间管与所述血液灌流器的静脉端连接,所述第二中间管与所述血液灌流器的动脉端连接;所述第一旁路、第一中间管及第二旁路与所述第一个四通接头连接,所述第一旁路、第二中间管及第二旁路与所述第二个四通接头连接;当所述第一个四通接头处于第一工作状态时,所述模块入口与所述第一旁路连通且所述第一中间管与所述第二旁路连通,当所述第一个四通接头处于第二工作状态时,所述模块入口与所述第一中间管连通;当所述第二个四通接头处于第一工作状态时,所述第一旁路与所述第二中间管连通且所述第二旁路与所述模块出口连通,当所述第二个四通接头处于第二工作状态时,所述模块出口与所述第二中间管连通,当所述第二个四通接头处于第三工作状态时,所述第一旁路与所述模块出口连通且所述第二旁路与所述第二中间管连通。
[0015] 在另一种实施方式中,所述灌流模块还包括第一中间管、第二中间管、第三中间管以及控制所述第一旁路、第二旁路、第二中间管和第三中间管通断的管路通断装置,所述第一中间管与所述血液灌流器的静脉端及动脉端中的一个连接,所述第二中间管与所述血液灌流器的静脉端及动脉端中的另一个连接;所述第一旁路、第一中间管及第二旁路与一个四通接头连接,所述第一旁路与所述第二中间管及第三中间管通过第一个三通接头连接,第二个三通接头将所述模块出口与所述第二旁路及所述第三中间管连接;当所述四通接头处于第一工作状态时,所述模块入口与所述第一旁路连通且所述第一中间管与所述第二旁路连通,当所述四通接头处于第二工作状态时,所述模块入口与所述第一中间管连通。
[0016] 进一步地,该管路系统还包括串联在所述动脉管与所述灌流模块之间的透析模块,所述透析模块包括并联设置的透析主路、透析旁路以及连接在所述透析主路上的透析器,所述透析主路和透析旁路上分别设有管夹。
[0017] 进一步地,该管路系统还包括血浆分离器,其中所述动脉管与所述血浆分离器的入血口连接,所述血浆分离器的血浆出口与所述灌流模块的模块入口连接,所述血浆分离器的浓缩血液出口与所述灌流模块的模块出口经由管路汇集后而与所述静脉管连接。
[0018] 进一步地,所述灌流模块包括相互串联的第一组灌流模块和第二组灌流模块,其中所述第一组灌流模块当中的血液灌流器为胆红素吸附灌流器,所述第二组灌流模块当中的血液灌流器为中性大孔树脂吸附灌流器。
[0019] 进一步地,该管路系统还包括串联在所述动脉管或静脉管上的另一组所述灌流模块。附图说明
[0020] 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1的结构示意图。
[0021] 图2A至图2C为本发明实施例2的结构示意图。
[0022] 图3为本发明实施例3的结构示意图。
[0023] 图4为本发明实施例4的结构示意图。
[0024] 图5为本发明实施例5的结构示意图。
[0025] 图6为本发明实施例6的结构示意图。
[0026] 图7为本发明实施例7的结构示意图。
[0027] 图8为本发明实施例8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28] 下面将详细描述本发明的各种实施方式,其中的实施例结合附图进行说明并在下文中描述。尽管本发明将结合示例性实施方式进行说明,应当理解本发明不限于这些示例性实施方式。相反,本发明不仅包括这些实施方式,而且还包括各种变形、改进。
[0029] 本发明提供的一种血液灌流器包括具有动脉端和静脉端的灌流器本体,灌流器本体在其动脉端和静脉端分别设置有动脉端滤网和静脉端滤网,动脉端滤网与静脉端滤网之间容纳有吸附剂,所述动脉端滤网的孔径大于所述静脉端滤网的孔径,其中动脉端滤网的孔径为100-300μm,静脉端滤网的孔径为20-200μ,优选地,动脉端滤网的孔径为200-300μm,例如为250μm,静脉端滤网的孔径为60-120μm,例如为80μm。上述结构的血液灌流器可应用在本发明的体外循环管路系统当中,此外,本发明的体外循环管路系统还可以应用任何结构和类型的血液灌流器。
[0030] 实施例1如图1所示的体外循环管路系统包括动脉管1、静脉管2和连接在动脉管1与静脉管
2之间的灌流模块,动脉管1连接至灌流模块的模块入口,静脉管2连接至灌流模块的模块出口。灌流模块包括血液灌流器(以下简称“灌流器”)3、第一个三通接头11、第二个三通接头12、第三个三通接头13、第四个三通接头14、第一旁路21、第二旁路22、第一管夹31、第二管夹32、第三管夹33、第四管夹34、第五管夹35、第六管夹36、第一中间管41、第二中间管42、第三中间管43和第四中间管44。
[0031] 动脉管1一端连接穿刺针,另一端与第一个三通接头11一端连接,第一个三通接头11其它两端分别连接第一旁路21和第一中间管41,第一中间管41的另一端与第二个三通接头12连接,第二个三通接头12的其它两端分别与第二中间管42和第二旁路22连接,第二中间管42另一端连接灌流器3的静脉端,灌流器3的动脉端连接第三中间管43,第三中间管43另一端与第三个三通接头13一端连接,第三个三通接头13另外两端分别连接第一旁路21和第四中间管44一端,第四中间管44另一端与第四个三通接头14一端连接,第四个三通接头14的其它两端分别与第二旁路22一端和静脉管2一端连接,静脉管2的另一端与穿刺针连接。其中第一旁路21和第二旁路22可为一段管路,也可为多段管路通过多通接头连接起来的管路。
[0032] 第一中间管41上设有第一管夹31,第二中间管42上设有第二管夹32、第三中间管43上设有第三管夹33、第四中间管44上设有第四管夹34、第一旁路21上设有第五管夹35、第二旁路22上设有第六管夹36。其中第一管夹31和第四管夹34颜色相同,如白色;
第五管夹35和第六管夹36颜色相同,但与第一管夹的颜色不同,如绿色。动脉管1包括管(未示出),泵管部分嵌合在动力泵中,动脉泵为整个循环管路中的液体如血液或者预冲液等提供流动的动力。
[0033] 连接好管路系统后,进行预冲前通过血液净化设备或者人工操作翻转灌流器3,使灌流器3的动脉端朝上。当进行预冲时,先关闭第二管夹32和第三管夹33,打开其它所有管夹。预冲液从动脉管1进入管路系统,将第一旁路21、第二旁路22、第一中间管41和第四中间管44中的气体排出后,打开第二管夹32和第三管夹33,然后关闭第五管夹35和第六管夹36,预冲液从动脉管1依次流经第一中间管41、第二中间管42、灌流器3、第三中间管43、第四中间管44和静脉管2。由于灌流器3的动脉端滤网为孔径较大的滤网,滤网相对于液体的表面张力较小,所以气体易于从动脉端滤网排出,排气时间短,预冲操作简便,且灌流器3中由于运输等原因而引起的树脂碎片也易于冲出。同时由于灌流器3动脉端朝上,所以有助于排尽灌流器中的气体,使管路系统中不具有气体,从而避免由于气体通过管路系统进入人体而引起的安全隐患。
[0034] 当预冲结束后,关闭第一管夹31和第四管夹34,打开第五管夹35和第六管夹36,进行血液灌流治疗,血液由人体依次经动脉管1、第一旁路21、第三中间管43、灌流器3、第二中间管42、第二旁路22和静脉管2而流回入人体中。由于灌流器3中静脉端的滤网为孔径较小的滤网,能有效地阻挡灌流器中的吸附剂,避免灌流器3中的吸附剂进入人体中,提高了治疗过程的安全性。
[0035] 由于第一管夹31和第四管夹34为相同颜色,如白色;第五管夹35和第六管夹36为相同颜色,其与第一管夹31和第四管夹34的颜色不同,如绿色;进行预冲操作或者灌流治疗时,打开或者关闭相同颜色的管夹,管夹的识别性高,可操作性强。
[0036] 本发明中的灌流器3可根据治疗时的需要将动脉端朝上放置,或者将灌流器翻转使其静脉端朝上放置,但不改变管路的连接。
[0037] 本发明中的血液灌流器通过动脉端和静脉端的滤网孔径不同,使预冲时灌流器中的气体易于快速排尽,而治疗时能有效阻挡灌流器中的吸附剂进入人体中,从而提高预冲的操作方便性和治疗时的安全性。同时在预冲和治疗过程中,灌流器连接于管路中无需拆开和重新进行灌流器与循环管路之间的连接,保持了灌流器与管路组成的循环系统始终处于密闭式的环境中,从而避免灌流器及循环管路与大气环境接触,避免灌流器及循环管路受二次污染,保证治疗过程的安全性。
[0038] 本实施体外血液循环管路系统中的三通接头也可换成现有技术中可控制管路流量的特殊三通接头,若三通接头为可控制灌流流量的特殊三通接头,则各管路上的管夹也可取消。
[0039] 本实施例体外血液循环管路系统中的灌流器也可为两端滤网孔径相同的普通灌流器,所述的体外血液循环管路系统可实现在不需拆卸和重新组装管路与灌流器的情况下完成预冲与治疗的方向相反,兼容市面上需要反向预冲正向治疗的血液净化机等血液净化设备。
[0040] 实施例2如图2A至图2C所示的体外循环管路系统包括动脉管101、静脉管102、灌流器103、第一个四通接头111、第二个四通接头112、第一旁路121、第二旁路122、第一中间管131和第二中间管132。动脉管101一端连接穿刺针,另一端连接于第一个四通接头111的一端,第一个四通接头111其它的三个端口按逆时针方向依次连接第一旁路121、第一中间管131和第二旁路122。第一中间管131的另一端与灌流器103的静脉端连接,灌流器103的动脉端与第二中间管132一端连接,第二中间管132的另一端与第二个四通接头112的一端连接,第二个四通接头112的其它三个端口按逆时针方向依次与第一旁路121的另一端、静脉管
102一端、第二旁路122另一端连接。静脉管102的另一端连接穿刺针。
[0041] 连接好灌流器103和循环管路后,进行预冲前使灌流器103的动脉端朝上。当进行预冲时,调节第一个四通接头111和第二个四通接头112,如图2A所示,动脉管101连接预冲液,使预冲沿着动脉管101、第一旁路121、第二中间管132、灌流器103、第一中间管131、第二旁路122、静脉管102将循环管路中的气体排净,然后如图2B所示,调整第一个四通接头111和第二个四通接头112,使预冲液从动脉管101依次流经第一中间管131、灌流器103、第二中间管132和静脉管102。预冲时,预冲液从灌流器103的静脉端进入灌流器
103,从灌流器103的动脉端流出,由于灌流器103的动脉端滤网的孔径较大,相对于预冲液的表面张力相对较小,从而使灌流器103中的气泡易于快速排出,而且灌流器103中的吸附剂碎片易于排净,操作简单。
[0042] 当预冲结束后,调整第一个四通接头111和第二个四通接头112,如图2A所示,使血液依次流经动脉管101、第一旁路121、第二中间管132、灌流器103、第一中间管131、第二旁路122、静脉管102而回人体。由于血液灌流器103中静脉端的滤网为孔径较小的滤网,能有效的阻挡灌流器中的吸附剂,避免灌流器中的吸附剂进入人体中,提高了治疗过程的安全性。
[0043] 如使用过程中灌流器103出现故障,则可如图2C所示调整第一个四通接头111和第二个四通接头112,将动脉管101、第一旁路121和静脉管102连通,从而使灌流器103短路,便于对灌流器103进行维护。第一中间管131和第二中间管132上均设有管夹,当需要对灌流器103进行更换时,则先关闭第一中间管131和第二中间管132上的管夹,然后再进行更换。
[0044] 本实施例体外循环管路系统也可在连接好灌流器103和循环管路后,调整第一个四通接头111和第二个四通接头112至图2B所示的管路连接模式后进行预冲,当预冲结束之前再次调整第一个四通接头111和第二个四通接头112至图2A所示的管路连接方法,使预冲液将第一旁路121和第二旁路122中的气体排出,然后再根据图2A所示管路进行灌流治疗。
[0045] 本发明中的血液灌流器103可根据治疗时的需要将动脉端朝上放置,或者将灌流器翻转,使其静脉端朝上放置,但不改变管路的连接。
[0046] 本发明中的血液灌流器通过动脉端和静脉端的滤网孔径不同,使预冲时灌流器中的气体易于快速排尽,而治疗时能有效阻挡灌流器中的吸附剂进入人体中,从而提高预冲的操作方便性和治疗时的安全性,同时在预冲和治疗过程中,灌流器连接于管路中无需拆开和重新连接灌流器与循环之间的连接,保持了灌流器与管路组成的循环系统始终处于密闭式的环境中,从而避免灌流器及循环管路中与大气环境接触,避免灌流器及循环管路受二次污染,保证治疗过程的安全性。
[0047] 实施例3如图3所示,本实施例中的血液灌流器与透析器共同串联于循环管路中的治疗模式,即现有技术中的组合型人工肾治疗模式。
[0048] 该管路系统包括动脉管201、静脉管202、透析模块和灌流模块,透析模块与灌流模块串联。其中透析模块包括透析器204、第三旁路223、第五个三通接头215、第六个三通接头216、第六中间管246、第七中间管247、第七管夹237、第八管夹238。动脉管201与第五个三通接头215一端连接,第五个三通接头215的其它两端分别于第三旁路213和第六中间管246连接,第六中间管246的另一端与透析器204的动脉端连接;透析器204的静脉端与第七中间管247连接;第七中间管247的另一端与第六个三通接头216一端连接,第六个三通接头216的其它两端分别与第一旁路223及第五中间管245连接。第三旁路223上设有第七管夹237,第六中间管246上设有第八管夹238,第七中间管247上设有第九管夹239。
[0049] 灌流模块包括灌流器203、第一个三通接头211、第二个三通接头212、第三个三通接头213、第四个三通接头214、第一旁路221、第二旁路222、第一管夹231、第二管夹232、第三管夹233、第四管夹234、第五管夹235、第六管夹236、第一中间管241、第二中间管242、第三中间管243和第四中间管244。
[0050] 第五中间管245另一端与第一个三通接头211一端连接,第一个三通接头211其它两端分别连接第一旁路221和第一中间管241,第一中间管241的另一端与第二个三通接头212连接,第二个三通接头212的其它两端分别与第二中间管242和第二旁路222连接,第二中间管242另一端连接灌流器203的静脉端,灌流器203的动脉端连接第三中间管243,第三中间管243另一端与第三个三通接头213一端连接,第三个三通接头213另外两端分别连接第一旁路221和第四中间管244一端,第四中间管244另一端与第四个三通接头214一端连接,第四个三通接头214的其它两端分别与第二旁路222一端和静脉管202一端连接,静脉管202的另一端与穿刺针连接。其中第一旁路221和第二旁路222、第三旁路223可为一段管路,也可为多段管路通过多通接头连接起来的管路。
[0051] 第一中间管241上设有第一管夹231,第二中间管242上设有第二管夹232、第三中间管243上设有第三管夹233、第四中间管244上设有第四管夹234、第一旁路221上设有第五管夹235、第二旁路222上设有第六管夹236。其中第一管夹231和第四管夹234颜色相同,如白色;第五管夹235和第六管夹236颜色相同,但与第一管夹的颜色不同,如绿色。动脉管上设有泵管(未示出),泵管部分嵌合在在动力泵中,动脉泵为整个循环管路中的液体如血液或者预冲液等提供流动的动力,其中动脉管上还设有动脉壶,静脉管上设有静脉壶(未示出)。
[0052] 连接好管路后,进行预冲前使灌流器3的动脉端朝上。当进行预冲时,先关闭第二管夹232、第三管夹233、第八管夹238和第九管夹239,打开其它所有管夹。预冲液从动脉管进入循环管路,将第一旁路221、第二旁路222、第三旁路223、第一中间管241、第四中间管244和第五中间管245中的气体排出后,打开第二管夹232、第三管夹233、第八管夹238和第九管夹239,然后关闭第五管夹235、第六管夹236和第七管夹237,预冲液从动脉管201依次流经第六中间管246、透析器204、第七中间管247、第五中间管245、第一中间管241、第二中间管242、灌流器203、第三中间管243、第四中间管244和静脉管202。由于灌流器
203动脉端上的滤网为孔径较大的滤网,滤网相对于液体的表面张力较小,所以气体易于从动脉端滤网排出,排气时间短,预冲操作简便,且灌流器203中由于运输等原因而引起的树脂碎片也易于冲出。同时由于灌流器203动脉端朝上,所以有助于排尽灌流器中的气体,使循环管路中无气体,从而避免由于气体通过循环管路而进入人体而引起的安全隐患。
[0053] 本实施例的体外循环管路还可实现透析器和灌流器的单独预冲,避免预冲过透析器的预冲液再次预冲灌流器而污染灌流器。当需要对透析器和灌流器单独进行预冲时,可通过控制部分管夹的开闭状态而实现。如单独预冲透析器时,关闭第一安全夹231、第三安全夹233、第六安全夹236和第七安全夹237,打开第四安全夹234、第五安全夹235、第八安全夹和第九安全夹,使预冲液沿动脉管201、第六中间管246、透析器204、第七中间管247、第五中间管245、第一旁路221、第四中间管234、静脉管202,实现对透析器204的单独预冲。或者将第一中间管241、第二旁路222上的管夹打开,而关闭第一旁路221、第二中间管232、第四中间管234上的管夹,从而使预冲液沿着通路的管路对透析器204进行预冲。
[0054] 当需要单独预冲灌流器203时,关闭第五管夹235、第六管夹236、第八管夹238、第九管夹239,打开第一管夹231、第二管夹232、第三管夹233、第四管夹234和第七管夹237,使预冲液沿着动脉管201、第三旁路223、第五中间管245、第一中间管241、第二中间管
242、灌流器203、第三中间管243、第四中间管244、静脉管202,从而实现对灌流203的单独预冲。
[0055] 当预冲结束后,关闭第一管夹231和第四管夹234,打开第五管夹235和第六管夹236,进行血液灌流治疗,血液由人体依次经动脉管201、第六中间管246、透析器204、第七中间管247、第五中间管245、第一旁路221、第三中间管243、灌流器203、第二中间管242、第二旁路222和静脉管202而回入人体中。由于血液灌流器203中静脉端的滤网为孔径较小的滤网,能有效地阻挡灌流器中的吸附剂,避免灌流器中的吸附剂进入人体中,提高了治疗过程的安全性。
[0056] 本实施例中,也可通过三通接头等连接接头在第三中间管243及灌流器203之间上接入回血液体输入管,回血液体输入管上设有管夹,其在预冲和治疗时均为关闭状态,待需要进行回血时再打开。由于灌流模块与透析模块的治疗时间不同,一般是灌流模块的治疗时间短于透析模块的治疗时间,结束灌流模块时,需将灌流模块中的血液回流入人体,避免待透析模块治疗结束时,血液在体外滞留时间太长而引起血液凝固而浪费。当灌流模块停止治疗时,关闭第三管夹233,打开第四管夹234和回血液体输入管上的管夹,通过回血液体输入管注入回血液体,使第三中间管243、灌流器203、第二中间管242、第二旁路222上的血液回流入静脉管202,进而会流入人体,当血液通过第六管夹236时,关闭回血液体输入管上的管夹和第六管夹236,完成血液回流操作。
[0057] 本实施例的血液灌流器通过动脉端和静脉端的滤网孔径不同,使预冲时灌流器中的气体易于快速排尽,而治疗时能有效阻挡灌流器中的吸附剂进入人体中,从而提高预冲的操作方便性和治疗时的安全性,同时在预冲和治疗过程中,灌流器连接于管路中无需拆开和重新连接灌流器与循环之间的连接,保持了灌流器与管路组成的循环系统始终处于密闭式的环境中,从而避免灌流器及循环管路中与大气环境接触,避免灌流器及循环管路受二次污染,保证治疗过程的安全性。
[0058] 实施例4如图4所示,本实施例为血液灌流器与透析器共同串联于循环管路中的治疗模式,循环管路,包括动脉管301、静脉管302、灌流模块303、透析模块304和中间管305,其中透析模块304与实施例3中的透析模块相同,灌流模块303与实施例2相同,灌流模块303与透析模块304通过中间管305串联起来,连接于动脉管的穿刺针取消。此处不再对透析模块和灌流模块进行累赘介绍。
[0059] 实施例5如图5所示的体外循环管路系统包括动脉管401、静脉管402、灌流器403、四通接头
411、第一个三通接头412、第二个三通接头413、第一旁路421、第二旁路422、第一管夹431、第二管夹432、第三管夹433、第四管夹434、第一中间管441、第二中间管442、第三中间管
443。其中动脉管401连接四通接头411一端,四通接头411的其它三端口按逆时针方向依次与第一旁路421、第一中间管441、第二旁路422连接;第一中间管441另一端与灌流器静脉端连接;灌流器动脉端与第二中间管442一端连接;第二中间管442另一端与第一个三通接头412一端连接,第一个三通接头412的其他两端分别与第一旁路421另一端和第三中间管443一端连接;第三中间管443的另一端与第二个三通接头413一端连接,第二个三通接头413的其它两个端口分别于第二旁路422和静脉管402连接。动脉管401远离四通接头411一端设有穿刺针,且动脉管401上设有泵管(未示出),泵管嵌于血液净化设备上的血泵上,从而通过血泵,提供循环管路上液体流动的动力。
[0060] 接好管路后,关闭第一管夹431,打开第二管夹432、第三管夹433和第四管夹434,调整四通接头411,使预冲液从动脉管401依次流经第一旁路421,、第二中间管442、灌流器403、第一中间管441、第二旁路422、静脉管402,从而将管路中的气泡排出,然后调整四通接头411,关闭第三管夹433和第四管夹434、打开第一管夹431使预冲液依次沿着动脉管
401、第一中间管441、灌流器403、第二中间管442、第三中间管443和静脉管402,从而实现对灌流器的预冲。由于灌流器403的动脉端滤网的孔径较大,滤网表面张力相对较小,进行预冲时,预冲液从静脉端进入灌流器403,再从动脉端流出,灌流器403中的气泡在较小外力作用下便可快速从动脉端滤网排出,从而使预冲时间缩短,操作简便,简化医护人员的操作难度,提高灌流器的使用方便性。
[0061] 当预冲结束后,调整四通接头411,关闭第一管夹431、打开第三管夹433和第四管夹434,动脉管401一端接人体动脉,使血液依次流经动脉管401、第一旁路421、第二中间管442、灌流器403、第一中间管441、第二旁路422、静脉管402而流回人人体。由于血液从灌流器403的动脉端进入灌流器403,从灌流器403的静脉端流出,而静脉端的滤网孔径较小,从而有效阻挡灌流器中的吸附剂颗粒,从而保证治疗过程的安全性。
[0062] 在上述实施例中,还可以将灌流器403的静脉端与第二中间管442,动脉端则与第一中间管441连接。在对灌流器403进行预冲时,使预冲液依次流经动脉管401、第一旁路421、第二中间管442、灌流器403、第一中间管441、第二旁路422和静脉管402;利用灌流器
403进行治疗时,使血液依次流经动脉管401、第一中间管441、灌流器403、第二中间管442、第三中间管443和静脉管402。
[0063] 本实施例中的灌流模块可作为一个整体模块而替换实施例4中的灌流模块,预冲时和治疗时在灌流模块中液体的流动方向与上述相同,故不再累赘描述。本实施例体外血液循环管路系统可通过对管夹及四通接头的控制,而实现对灌流器和透析器的单独预冲,避免预冲过透析器的透析液再次预冲灌流器而污染灌流器。单独预冲时,利用旁路对透析器或者灌流器的短路作用,而使预冲液避开透析器或者灌流器,从而实现对透析器和灌流器的单独预冲。
[0064] 当本实施例中灌流模块作为一个模块而运用,并与其它模块的治疗时间不同,需要先停止治疗时,可在第二中间管442和灌流器403动脉端之间通过三通接头和中间管等方式增加回血液体输入管,打开第一管夹431、关闭第二管夹432,从而使管路和灌流器403中的血液沿着灌流器403、第一中间管441、第二旁路422、静脉管402而回流入人体。
[0065] 实施例6如图6所示,本实施例为血液灌流器与血浆分离器共同连接于循环管路中的治疗模式,灌流模块603为实施例3中的灌流模块,动脉管601与血浆分离器602的入血口连接,血浆分离器602的血浆出口与灌流模块603的模块入口连接,血浆分离器602的浓缩血液出口与浓缩血液管路604连接,灌流模块603的模块出口通过管路与浓缩血液管路604在静脉壶605汇集,从而使灌流治疗后的血浆与浓缩血浆汇合,再通过静脉管606输回人体。
[0066] 本实施例中,血浆分离器602的血浆出口与灌流模块603的模块入口之间可设有回血液体输入管607,从而实现对灌流模块的血浆回流入人体。
[0067] 本实施例中还可在血浆出口和灌流模块模块之间的管路与动脉管601之间设置管路并连通,从而实现血浆分离器602和灌流器的单独预冲,避免预冲过血浆分离器的预冲液再次预冲灌流器而污染灌流器。进行血浆分离器601和灌流器单独预冲时,通过控制管夹的打开和关闭而实现,具体的预冲方式和治疗方式与实施例1和实施例3相似,故此处不再累赘介绍。
[0068] 实施例7如图7所示,本实施例中的治疗模式与现有技术中的双重分子吸附血液净化系统(DPMAS)模式相同,与上述实施例6相比,灌流模块包括相互串联的第一组灌流模块701和第二组灌流模块702,其中第一组灌流模块701当中的血液灌流器703为胆红素吸附灌流器,所述第二组灌流模块702当中的血液灌流器704为中性大孔树脂吸附灌流器。
[0069] 第一组灌流模块701和第二组灌流模块702均采用实施例3中的灌流模块结构,从而实现灌流器排气快,操作容易,且预冲和治疗过程中均不需要拆卸和重新组装管路,简化医护人员的操作过程,同时确保体外血液循环管路系统在预冲和治疗过程中处于密闭环境中,避免灌流器及管路处于大气环境中而受大气环境污染,保证了治疗的安全性。
[0070] 本实施例中的双重分子吸附血液净化系统管路还可在在血浆出口和灌流模块模块之间的管路与动脉管之间设置管路并连通,从而实现血浆分离器和灌流器的单独预冲,避免预冲过的预冲液再次预冲下游侧的灌流器而污染灌流器。进行血浆分离器和灌流器单独预冲时,通过控制管夹的打开和关闭而实现,具体的预冲方式和治疗方式与实施例1和实施例3相似,故此处不再累赘介绍。
[0071] 实施例8如图8所示,本实施例中的治疗模式与实施例6基本相同,区别点为血浆分离器801分离出的血浆经包含胆红素吸附灌流器的第一组灌流模块802吸附后汇集于静脉壶803中,再经含有中性大孔吸附树脂灌流器的第二组灌流模块804进行吸附治疗。此外,还包括与血浆分离器801并联的第一血液旁路805和第二血液旁路806,所述第一血液旁路805和第二血液旁路806上分别设有管夹。
[0072] 本实施例中的第一组灌流模块802和第二组灌流模块804均采用实施例3中的灌流模块结构,此处不再累赘介绍。
[0073] 由上述实施例可见,本发明提供的血液灌流器通过动脉端和静脉端的滤网孔径不同,使预冲时灌流器中的气体易于快速排尽,而治疗时能有效阻挡灌流器中的吸附剂进入人体中,从而提高预冲的操作方便性和治疗时的安全性,同时在预冲和治疗过程中及灌流器连接于管路中无需拆开和重新进行灌流器与循环管路之间的连接,从而使体外血液循环管路系统在预冲和治疗过程中处于密闭环境中,避免灌流器及循环管路中与大气环境接触,避免灌流器及循环管路受二次污染,保证治疗过程的安全性。另一方面,上述实例中的体外血液循环管路系统若有多个模块,则可分别对各个模块进行预冲,避免预冲过上游模块的预冲液再次预冲下游侧的模块,从而导致下游侧模块受到污染,保证各模块的功能,优化治疗效果。
[0074] 本发明中,实施例1、实施例2和实施例5的模块功能相似,若灌流器相同,则管路可相互替换。
[0075] 以上所述的仅是本发明的优选实施方式,应当指出,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发明的基本发明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变形和改进,这些都属于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高效检索全球专利

专利汇是专利免费检索,专利查询,专利分析-国家发明专利查询检索分析平台,是提供专利分析,专利查询,专利检索等数据服务功能的知识产权数据服务商。

我们的产品包含105个国家的1.26亿组数据,免费查、免费专利分析。

申请试用

分析报告

专利汇分析报告产品可以对行业情报数据进行梳理分析,涉及维度包括行业专利基本状况分析、地域分析、技术分析、发明人分析、申请人分析、专利权人分析、失效分析、核心专利分析、法律分析、研发重点分析、企业专利处境分析、技术处境分析、专利寿命分析、企业定位分析、引证分析等超过60个分析角度,系统通过AI智能系统对图表进行解读,只需1分钟,一键生成行业专利分析报告。

申请试用

QQ群二维码
意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