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专利库 / 医疗设备 / 镊子 / 电动镊子

电动镊子

阅读:1000发布:2020-05-13

专利汇可以提供电动镊子专利检索,专利查询,专利分析的服务。并且本 发明 的电动 镊子 (1)具有: 外壳 部(60),其收容 电动机 (52);指部(13),其一端部连接固定在外壳部(60)上,另一端部(13g)根据往复的平移位移量放大前端的开闭量,同时放开及夹持对象物; 开关 (57),其使电动机(52)旋转及停止;以及变换机构(30),其被收容于外壳部(60)中,与电动机(52)的轴(52a)连接,并且将电动机(52)的一个方向的旋转变换成相对于另一端部(13g),在规定的往复方向的平移位移量。,下面是电动镊子专利的具体信息内容。

1.一种电动镊子,其特征在于,具有:
电动机,其具有轴;
变换机构,其与上述轴连接并且具有移动部,通过将上述轴的 一个方向的旋转变换成相对于上述轴在规定的往复方向的平移位移, 使该移动部移动;
外壳部,其收容该变换机构及上述电动机;
夹持部件,其一端部被连接固定在该外壳部上,另一端部与上 述移动部连接,根据上述移动部的平移位移量放大前端的开闭量,同 时放开及夹持对象物;
开关单元,其使上述电动机旋转及停止;
调整部件,其一端面与上述夹持部件的上述一端部或上述另一 端部连接,并且另一端面与上述移动部或外壳部连接而弹性变形;以 及
推压单元,其以规定量推压该调整部件,以调整上述一端部与 上述另一端部的上述平移位移方向的距离。
2.一种电动镊子,其特征在于,具有:
电动机,其具有轴;
变换机构,其与上述轴连接并且具有移动部,通过将上述轴的 一个方向的旋转变换成相对于上述轴在规定的往复方向的平移位移, 而使该移动部移动;
外壳部,其收容该变换机构,并且具有至少被分成两部分的第 一外壳和第二外壳,该第一外壳形成螺纹,该第二外壳与该第一外壳 螺合;
夹持部件,其一端部被连接固定在上述第一外壳上,上述另一 端部与上述变换机构的上述移动部连接,根据上述移动部的平移位移 量放大前端的开闭量,同时放开及夹持对象物;
开关单元,其使上述电动机旋转及停止;以及
第一弹性部件,其被夹在上述第一外壳和上述第二外壳之间而 弹性变形,并且具有中空部。
3.一种电动镊子,其特征在于,具有:
电动机,其具有轴;
外壳部,其收容该电动机;
夹持部件,其一端部被连接固定在该外壳部上,另一端部根据 往复的平移位移量放大前端的开闭量,同时放开及夹持对象物;
开关单元,其使上述电动机旋转及停止;
变换机构,其与上述轴连接,并且在移动部的端部具有螺纹孔, 该变换机构将上述轴的一个方向的旋转变换成相对于上述轴在规定 的往复方向的平移位移,而使该移动部移动;
螺栓部件,其与上述螺纹孔螺合;以及
第二弹性部件,其夹在上述螺栓部件和上述移动部之间而弹性 变形,并且具有中空部。
4.根据权利要求2或3所述的电动镊子,其特征在于,上述 变换机构具有:
凸轮,其与上述轴连接,并且具有行程部;
凸轮从动件,其与上述夹持部件的另一端部连接,将上述凸 轮的一个方向的旋转变换成相对于上述另一端部,规定的往复方 向的平移位移量,并且具有抵接部,该抵接部与上述行程部抵接; 以及推压部件,其被收容于上述外壳中,并且通过推压上述凸轮 或上述凸轮从动件,使上述行程部与上述抵接部接触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电动镊子,其特征在于,
上述第二外壳收容上述推压部件及上述凸轮从动件,
上述第一外壳固定上述夹持部件的上述一端部。
6.一种电动镊子,其特征在于,具有:
电动机,其具有轴;
变换机构,其与上述轴连接并且具有移动部,通过将上述轴的 一个方向的旋转变换成相对于上述轴在规定的往复方向的平移位移, 而使该移动部移动;
夹持部件,其具有一端部,另一端部与上述移动部连接,根据 上述移动部的平移位移量放大前端的开闭量,并且放开及夹持对象 物;
底座部件,其具有卡合部,该卡合部使该夹持部件的另一端部 卡合;
支架部件,其具有孔,并具有装拆自如地与该底座部件卡合的 凹部,在该凹部的内侧面设置螺纹;
开关单元,其使上述电动机旋转及停止;
变换机构,其与上述轴连接,并且将上述电动机的一个方向的 旋转变换成相对于上述夹持部件的共有部,在规定的往复方向的平移 位移量;
第三弹性部件,其夹在上述底座部件与上述支架部件之间,并 且具有孔;以及
螺母部件,其设置与上述螺纹螺合的螺纹。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电动镊子,其特征在于,上述变换机 构具有:
凸轮,其与上述轴连接,并且具有行程部;
凸轮从动件,其与上述夹持部件的另一端部连接,将上述凸 轮的一个方向的旋转变换成相对于上述另一端部,在规定的往复 方向的平移位移量,并且具有抵接部,该抵接部与上述行程部抵 接;以及推压部件,其被收容于上述外壳部中,并且通过推压上述凸轮 或上述凸轮从动件,使上述行程部与上述抵接部接触。

说明书全文

技术领域

发明涉及夹持微小部件的镊子的改进,详细地说,涉及具有 位移放大机构的简易的电动镊子

背景技术

发明人以前在国际公开号WO99/30877号公报中提出了由非常 简单的机构构成的夹钳。该夹钳具有以下特征,即,通过将长柱的纵 向弯曲现象应用于指部(夹持部件)中,而不用特别的位移放大机构, 使微小的平移位移量在指部前端变换成放大了10几倍的弯曲位移 量。
由这样的夹钳,可以轻柔地夹持微小部件,由于小而轻,所以 适合用于机器人手。
发明人反复认真研究、研讨后的结果,发现以下技术上的问题, 并提出了解决此问题的电动镊子的申请。即,如果要使上述夹钳适用 于按照规定的放开·关闭(夹持)动作夹持对象物的用途中,则必须 将夹持部件的放开量和关闭量设定成适当的值。因此,有以下的麻烦, 即必须调整电动机的正方向的旋转度、反方向的旋转角度,以使夹 持部件的另一端部上的往复的平移位移量为规定值。提出了减轻这种 麻烦程度的电动镊子的申请(国际申请号PCT/JP01/10324)。
但是,由于微小的平移位移量在指部前端被变换成放大了10几 倍的弯曲位移量,所以要将指部的一端部连接固定在外壳上,将另一 端部连接固定在平移移动部上,必然要进行微小的调整工作。此外, 也产生了因对象物而调整了夹持部件的开闭量的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是为解决上述课题进行的发明,其目的是提供一种电动 镊子,其使具有平移位移量的放大功能的夹持部件的安装调整容易进 行,并且可以简单地调整该夹持部件的开闭量。
本发明涉及的电动镊子的特征在于,具有:电动机,其具有轴; 变换机构,其与上述轴连接并且具有移动部,通过将上述轴的一个方 向的旋转变换成相对于上述轴在规定的往复方向的平移位移,而使该 移动部移动;外壳部,其收容该变换机构及上述电动机;夹持部件, 其一端部被连接固定在该外壳部上,另一端部与上述移动部连接,根 据上述移动部的平移位移量放大前端的开闭量,同时放开及夹持对象 物;开关单元,其使上述电动机旋转及停止;调整部件,其一端面与 上述夹持部件的上述一端部或上述另一端部连接,并且另一端面与上 述移动部或外壳部连接而弹性变形;以及推压单元,其以规定量推压 该调整部件,以调整上述一端部与上述另一端部的上述平移位移方向 的距离。
由这样的电动镊子,起到以下的第一个作用,即,变换机构将 电动机的一个方向的旋转变换成相对于夹持部件的另一端部,在规定 的往复平移位移量,开关单元使电动机旋转·停止。也就是说,变换 机构使夹持部件的另一端部的平移位移量为规定的值,以使夹持部件 的开闭量恒定。因此,具有第一效果,即,可以容易地得到使例如固 定的对象物关闭(夹持)及放开的电动镊子。
而且,推压单元以规定量推压弹性部件,调整夹持部件的一端 部与另一端部的电动机轴方向的距离、即移动部的平移位移方向的距 离。因此,具有以下效果,即,可以简单地调整夹持部件的开闭量, 同时可以简化夹持部件的安装调整。
另外的发明涉及的电动镊子的特征在于,具有:电动机,其具 有轴;变换机构,其与上述轴连接并且具有移动部,通过将上述轴的 一个方向的旋转变换成相对于上述轴在规定的往复方向的平移位移, 而使该移动部移动;外壳部,其收容该变换机构,并且具有至少被分 成两部分的第一外壳和第二外壳,该第二外壳与该第一外壳螺合;夹 持部件,其一端部被连接固定在上述第一外壳上,上述另一端部与上 述移动部连接,根据上述移动部的平移位移量放大前端的开闭量,同 时放开及夹持对象物;开关单元,其使上述电动机旋转及停止;以及 第一弹性部件,其被夹在上述第一外壳和上述第二外壳之间而弹性变 形,并且具有中空部。
由这样的电动镊子,起上述第一个作用、效果,并且,利用调 整第一外壳部和第二外壳部的螺合量使第一弹性部件变形,相对于夹 持部件另一端部,调整夹持部件的一端部的平移位移方向的距离,由 此,可以简单地调整夹持部件的开闭量。也就是说,如果通过调整第 一外壳部和第二外壳部的螺合量,使第一弹性部件收缩,则夹持部件 上的前端的放开量扩大,相反如果第一弹性部件伸长,则夹持部件上 的前端的放开量变窄。因此,具有以下效果,即,可以简单地调整夹 持部件的开闭量,并且可以简化夹持部件的安装调整。
另外的发明涉及的电动镊子的特征在于,具有:电动机,其具 有轴;外壳部,其收容该电动机;夹持部件,其一端部被连接固定在 该外壳部上,另一端部根据往复的平移位移量放大前端的开闭量,同 时放开及夹持对象物;开关单元,其使上述电动机旋转及停止;变换 机构,其与上述轴连接,并且在移动部的端部具有螺纹孔,该变换机 构将上述轴的一个方向的旋转变换成相对于上述轴在规定的往复方 向的平移位移,而使该移动部移动;螺栓部件,其与上述螺纹孔螺合; 以及第二弹性部件,其夹在上述螺栓部件和上述移动部之间而弹性变 形,并且具有中空部。
由这样的电动镊子,起上述第一个作用、效果,并且,如果通 过将螺栓部件与螺栓孔螺合而旋入,使第二弹性部件收缩,则夹持部 件上的前端的放开量变窄,相反如果使第二弹性部件伸长,则夹持部 件上的前端的放开量变宽。因此,具有以下效果,即,可以简单地调 整夹持部件的开闭量,并且可以简化夹持部件的安装调整。
另外的发明涉及的电动镊子的特征在于,变换机构具有:凸轮, 其与轴连接,并且具有行程部;凸轮从动件,其与夹持部件的另一端 部连接,将上述凸轮的一个方向的旋转变换成相对于上述另一端部, 在规定的往复方向的平移位移量,并且具有抵接部,该抵接部与上述 行程部抵接;以及推压部件,其被收容于外壳中,并且通过推压上述 凸轮或上述凸轮从动件,使上述行程部与上述抵接部接触
由这样的电动镊子,因为可以得到利用简单的结构,将电动机 的一个方向的旋转变换成相对于上述夹持部件的另一端部,在规定的 往复方向的平移位移的变换机构,并且通过推压部件推压凸轮和凸轮 从动件,所以具有以下效果,即,可以可靠地将电动机旋转引起的凸 轮的动作传递给凸轮从动件。
另外的发明涉及的电动镊子的特征在于,第二外壳收容推压部 件及凸轮从动件,第一外壳固定夹持部件的一端部。
由这样的电动镊子,可以得到第一弹性部件的变形不影响到推 压部件的收缩·伸长,一边调整夹持部件的开闭量,一边使夹持部件 的夹持保持恒定的电动镊子。
另外的发明涉及的电动镊子的特征在于,具有:电动机,其具 有轴;变换机构,其与上述轴连接并且具有移动部,通过将上述轴的 一个方向的旋转变换成相对于上述轴在规定的往复方向的平移位移, 而使该移动部移动;夹持部件,其具有一端部,另一端部与上述移动 部连接,根据上述移动部的平移位移量放大前端的开闭量,并且放开 及夹持对象物;底座部件,其具有卡合部,该卡合部使该夹持部件的 另一端部卡合;支架部件,其具有孔,并具有装拆自如地与该底座部 件卡合的凹部,在该凹部的内侧面设置螺纹;开关单元,其使上述电 动机旋转及停止;变换机构,其与上述轴连接,并且将上述电动机的 一个方向的旋转相对于上述夹持部件的共有部,变换成规定的往复方 向的平移位移量;第三弹性部件,其夹在上述底座部件与上述支架部 件之间,并且具有孔;以及螺母部件,其设置与上述螺纹螺合的螺纹。
由这样的电动镊子,起上述第一个作用、效果,并且,如果通 过将螺母部件与螺纹孔螺合而旋入,使第三弹性部件收缩,则夹持部 件上的前端的放开量变窄,相反,如果第三弹性部件伸长,则夹持部 件上的前端放开量变宽。因此,具有以下效果,即,可以简单地调整 夹持部件的开闭量,并且可以简化夹持部件的安装调整。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的电动镊子的整体剖面图。
图2为图1所示的电动镊子中使用的指部单元的斜视图。
图3为图1所示的凸轮机构,凸轮从动件的正视图(a)、凸轮 从动件的右侧视图(b)、凸轮的左侧视图(c)、凸轮的正视图(d)。
图4为图1所示的电动镊子中使用的指部支架的左侧视图(a)、 正视图(b)、右侧视图(c)。
图5为本发明的其他实施例的电动镊子中使用的指部支架的左 侧视图(a)、正视图(b)。
图6为本发明的其他实施例的电动镊子中使用的凸轮从动件支 架的左侧视图(a)、正视图(b)。
图7为图5所示的指部支架和图6所示的凸轮从动件支架的组 装剖面图。
图8为在本发明的其他实施例中,电动镊子的夹持指部的开闭 量调整机构的分解斜视图。
图9为组装图8所示的止动螺栓和弹性垫圈的正视图(a)、右 侧视图(b)。
图10为在本发明的其他实施例中,电动镊子的夹持指部的开闭 量调整机构的分解斜视图。
图11为图10所示的指部支架的左侧视图(a)、正视图(b)、 右侧视图(c)。
图12为图10所示的指部底座的平视图。
图13为图11所示的指部支架和图12所示的指部底座等的组装 剖面图。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1.
用图1至图4说明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的电动镊子。图1为本 发明的一个实施例的电动镊子的整体剖面图,图2为图1所示的电动 镊子中使用的指部单元的斜视图,图3为图1所示的凸轮机构,凸轮 从动件的正视图(a)、凸轮从动件的右侧视图(b)、凸轮的左侧视 图(c)、凸轮的正视图(d),图4为图1所示的电动镊子中使用的 指部支架的左侧视图(a)、正视图(b)、右侧视图(c)。
在图1中,电动镊子1由以下部分构成:指部单元10,其具有 作为夹持部件的夹持指部13,该夹持指部13具有一端部和另一端部; 驱动部50,其与夹持指部13的共有部(另一端部)13g连接,并且 具有使该共有部13g平移位移的电动机52;变换机构30,其将电动 机52的轴52a上的一个方向、即正转或反转中任一个的固定方向的 旋转,变换成相对于夹持指部13的共有部13g,在规定的往复方向 的平移位移,使去路和回路的平移位移量变换为相同的大小;止动螺 栓15,其将夹持指部13的共有部13g固定在变换机构30的端部上; 以及外壳部60,其收容驱动部50、变换机构30,同时固定指部单元 10,并且具有调整夹持指部13的开闭量的功能。
指部单元10的结构为,如图2所示,由作为夹持部件的夹持指 部13和作为底座部件的指部底座11构成,夹持指部13的形成方式 为,在中央部具有作为另一端部的共有部13g,该共有部13g在中央 具有孔13e,夹持指部13具有2个大致V形状的V字片13v,夹持 指部13在V字片13v的外侧片上,中央具有狭缝13s,该V字片13v 利用根据平移位移共有部13g被拉伸或返回,前端13x(向图1的 平方向)放大位移而进行开闭动作,利用V字片13v对对象物进行 夹持或放开。
指部底座11为平垫圈状,具有在中央穿透设置的孔11e,在外 周设置两个凸起片11t,并设置两个缺口11c,该缺口11c夹持并卡 合夹持指部13的V字片13v的端部、即夹持指部13的一端部。在 凸起片11t上设置狭缝11s,当利用与该狭缝11s连续的圆弧状的狭 缝11g,凸起片11t的侧面被推压夹持时,向打开狭缝11s的方向作 用复原弹簧力。因此以以下方式形成,夹持凸起片11t的侧面,插入 指部支架62的槽中后,通过放开上述夹持,利用弹簧力凸起片11t 复原而与该槽卡合。
此外,狭缝11g以狭缝11s的左右圆周状按规定长度形成,但 只要对凸起片11t作用推压复原弹簧力,则仅是任一个也可以。
变换机构30与电动机52的轴52a连接,并且由凸轮33和作为 移动部的凸轮从动件35构成。凸轮33如图3所示,在阶梯轴的端面 上形成凸轮轮廓33r,在轴心部形成旋转止动孔33w,该旋转止动孔 33w使电动机52的轴52a嵌入而被固定,并与该轴52a形状相同。 凸轮轮廓33r由两个平面构成的作为行程部的最大行程部33s、最小 行程部33t、以及连接这些区域的变化区域33u、33v构成。
另一方面,凸轮从动件35由三个阶梯圆柱部35a、35b、35c构 成,在圆柱部35a上形成一部分横穿另一端面的贯通的孔35d。平行 销37嵌入该孔35d中,其前端部及侧面的一部分从孔35d凸出。于 是,平行销37与凸轮35的凸轮轮廓33r(行程部)抵接的部位成为 抵接部37y。平行销37的前端部插入指部支架62的槽62u中。在作 为端部的圆柱部35c中形成利用螺栓与夹持指部13的共有部13g结 合的螺纹孔35e。
第一、第二螺旋弹簧21、22被嵌入凸轮33和凸轮从动件35的 外周。第二螺旋弹簧22以压缩状态安装在凸轮33的阶梯部和电动机 外壳66之间,此外作为推压部件的第一螺旋弹簧21以压缩状态安装 在凸轮从动件35的圆柱部35a和指部支架62的圆筒状中空部62a 端之间。以第一螺旋弹簧21的压缩力比第二螺旋弹簧22大的方式构 成。这是为了使凸轮33和凸轮从动件35可靠地接触。
驱动部50由电动机52和成为其驱动源的电池53构成。电动机 52是带有行星齿轮机构的减速机的电动机,使用该带有减速机的电 动机,第一是为了使旋转速度减速到适当的值,以调整夹持指部13 的共有部13g上的平移位移量的移动速度,使夹持指部13的开闭速 度适当。第二是为了在夹持指部13夹持着对象物的状态下,即使用 开关57切断电动机52的电源,也通过使电动机52的旋转保持在停 止状态,防止夹持指部13从关闭状态放开。
作为开关单元的开关57的构成方式为,被固定在外壳部60上, 并且利用将直流电源的电池53与电动机52连接及断开,使电动机 52旋转及停止,在电动机52上电池53的极性保持相同,使电动机 52向固定方向旋转及停止。
外壳部60具有:作为第一外壳的指部支架62,其收容变换机构 30,同时固定指部单元10的指部底座11;作为第二外壳的电动机外 壳66,其固定电动机52的端部,同时固定指部支架62的端部;驱 动外壳64,其收容电动机52、电池53;以及作为弹性部件、调整部 件的环70,其由橡胶构成,夹在指部支架62和电动机外壳66之间, 具有中空部。
也就是说,环70的一个端面与夹持指部13连接,并且另一个 端面与电动机外壳66连接。此外,在指部支架62上,在外周形成外 螺纹62n,在电动机外壳66上,沿端部的内侧面形成与该外螺纹62n 相配合的内螺纹,使指部支架62和电动机外壳66螺合(螺纹连接)。
在这里,通过调整指部支架62和电动机外壳66的螺纹旋入量 而起到作为推压单元的功能,被推压的环70的弹性变形量产生变化, 从而夹持指部13的一端部的平移位移位置产生变化。由此,以以下 方式形成,因为夹持指部13的一端部与另一端部的平移位移方向的 距离变短,所以可以调整夹持指部13的开闭量。
在图4中,指部支架62穿透设置圆柱状的中空部62a,在中央 穿透设置孔62e,其使凸轮从动件35的圆柱部35c插入,在中空部 62a中,沿凸轮从动件35的平移位移方向,形成比平移位移量长的 半圆状的槽62u,槽62u使凸轮从动件35的平行销37滑动。在这里, 凸轮从动件35的平行销37在指部支架62的槽62u中边滑动边移动, 是为了防止因凸轮33的旋转引起凸轮从动件35的旋转。另一方面, 在指部支架62的前端圆筒部上,在直径方向上形成六个、即三组狭 缝67。在这里,设置多个狭缝是为了对应于开关57的位置而选择狭 缝。
该狭缝67的宽度做成比指部底座11的凸起片11t的宽度稍窄, 当指部底座11的凸起片11t与该狭缝67的一组卡合时,指部底座 11利用规定的弹簧力固定在狭缝67上。指部单元10在指部底座11 被安装后,夹持指部13的共有部13g利用止动螺栓15固定在凸轮从 动件35的螺纹孔35e中。
如上所述,夹持指部13的开闭量调整机构,在夹持指部13的 共有部13g利用止动螺栓15固定在凸轮从动件35的螺纹孔35e上的 状态下,由固定指部单元10的指部支架62、电动机外壳66、环70 构成。
此外,第一、第二螺旋弹簧21、22的构成方式为,通过两者的 和的压缩弹簧力向箭头A方向推压凸轮从动件35的圆柱部35a,使 凸轮33的轮廓33r与凸轮从动件35的平行销37总是接触。这是为 了可靠地将电动机52的旋转引起的凸轮33的动作传递给凸轮从动件 35。
第二螺旋弹簧22通过从构成推压部件的第一弹簧21的压缩力 中减少作用在电动机52上的推力,使施加在电动机52的轴52a上的 轴向力减小,以减轻该轴52a的负担。
利用图1来说明如上所述构成的电动镊子的夹持指部13的开闭 量的调整。首先在夹持指部13的前端为最大量放开的状态下,使指 部支架62相对于电动机外壳66旋转,选定规定的放开量。也就是说, 如果在压缩环70的方向上使指部支架62旋转,则放开量变大,如果 在反方向上旋转则变小。
在这样的情况下,夹持指部13的开闭量以放大指部支架62的 轴方向位移的数十倍而产生。在这里,为了在夹持指部13的前端得 到1.5mm的开闭量,如果设放大倍数为15,则有0.1mm的平移位移 量就可以。如果设指部支架62的螺纹的螺距为1mm,则螺纹的旋转 量为360°×0.1=36°。也就是说,通过微小的旋转,就可以调整夹持 指部1 3的开闭量,并且由于平移位移量是0.1mm就可以,所以环70 无需是弹性变形大的特殊的橡胶。
随后,如果操作人员按下开关57,则电池53的电压施加在电动 机52上,电动机52开始旋转。随之凸轮33也向同一方向旋转。凸 轮从动件35的平行销37从凸轮33的变化区域33v到达最小行程部 分33t,如果切断开关57,则夹持指部13的共有部13g被拉伸向箭 头A方向,夹持指部13进行最大关闭,夹持对象物。
此时夹持指部13利用其弹簧复原力要向放开而返回,但由于电 动机52的减速机齿轮的摩擦力,反方向旋转被阻止。其结果,夹持 指部13的V字片13v保持关闭状态,继续夹持对象物。夹持指部13 的关闭量以最大放开量为基准,根据凸轮轮廓33r的行程量确定。另 一方面,如果操作人员再次按开关57,则电动机再旋转,凸轮从动 件35的平行销37从变化区域33u与最大行程部33s卡合。因此,夹 持指部13的共有部13g向箭头B方向返回,对象物被放开。
本实施例的电动镊子1在夹持操作时,可以预先将夹持指部13 的开闭量调整到规定的大小。因此,操作人员可以从用于通过夹持指 部13夹持部件等的对象物的夹力中解脱出来,并且给于对象物最合 适的夹持力。因此,夹持脆的对象物等的工作也无须特别的技能。
此外,在本实施例中,将环70夹在指部支架62和电动机外壳 66之间,但只要是具有适当刚性的弹性体,例如防松垫圈(波形垫 圈)和橡胶垫圈等都可以。
实施例2.
使用图5至图7说明本发明的其他实施例。图5为本发明的其 他实施例的电动镊子中使用的指部支架的左侧视图(a)、正视图(b), 图6为本发明的其他实施例的电动镊子中使用的凸轮从动件支架的 左侧视图(a)、正视图(b),图7为表示图6所示的指部支架和图 6所示的凸轮从动件的组装图。
上述实施例1中的夹持指部13的开闭量调整机构,通过将指部 支架62旋入电动机外壳66中,使环70产生弹性变形,由此通过调 整夹持指部13的一端部的位置来调整夹持指部13的放开量。
但是,因为通过使环70产生弹性变形,第一螺旋弹簧21也微 小地收缩·伸长,所以夹持指部13的夹持力也有微小的变化。
所以,在本实施例中,提供一种电动镊子,其不是如上述实施 例1那样,环70的弹性变形对第一螺旋弹簧21的收缩·伸长有影响, 而是具有一边调整夹持指部13的开闭量,一边使夹持指部13的夹持 力保持恒定的开闭量调整机构。
在图5和图6中,开闭量调整机构为,将实施例1的指部支架 62分割成指部支架80(权利要求5中的第一外壳)和凸轮从动件支 架90(权利要求5中的第二外壳)这两个部件。
指部支架80具有贯穿中央的孔,在前端圆筒部,在与图4的指 部支架62相同直径方向上具有多组狭缝87,在形成该孔的内侧面上 形成与凸轮从动件支架90的前端部结合的螺纹80f,通过将指部单 元10的凸起片11t卡合固定在指部支架80的狭缝87上,而与夹持 指部13的一端部连接固定。
凸轮从动件支架90从图4的指部支架62中去除相当于指部支 架80的部分,代之圆柱中空部90a的外周形成螺纹90f,其使指部 支架80的螺栓80f旋入。在这里,通过调整指部支架80和凸轮从动 件支架90的旋入量,起到作为推压单元的功能。
在图7中,形成方式为,指部支架80隔着作为第一弹性部件、 调整部件的环71,与凸轮从动件支架90螺纹连接,在凸轮从动件支 架90中,通过收容凸轮从动件35及第一螺旋弹簧21,使得环70的 弹性变形不对第一螺旋弹簧21的收缩·伸长造成影响。
此外,环71以有一些压缩弹性变形的状态进行组装。
夹持指部13的开闭量的调整为,在夹持指部13前端被最大量 打开的状态下,使指部支架80相对于凸轮从动件支架90转动,选定 规定的放开量。也就是说,如果使指部支架80向压缩环71的方向旋 转,则放开量变大,如果向反方向旋转则变小。
此外,关于电动镊子的动作,由于与上述实施例1相同,所以 省略。
实施例3.
利用图8和图9对本发明的其他实施例进行说明。图8为其他 实施例的电动镊子的夹持指部的开闭量调整机构的分解斜视图,图9 为组装了图8所示的止动螺栓和弹性垫圈的正视图(a)、右侧视图 (b)。
在上述实施例1、2中,是调整夹持指部13的一端部的固定位 置来调整夹持指部13的开闭量,但在本实施例中,是调整夹持指部 130的共有部130g的固定位置。
在图8中,开闭量调整机构具有弹性垫圈110,其作为第二弹性 部件、调整部件,材质为丁腈橡胶、乙烯橡胶等,具有中空部并成为 平垫片,隔着弹性垫圈110,利用止动螺栓150,将夹持指部130的 中央共有部130g固定在设置于凸轮从动件35的端部上的螺纹孔35e 中。在这里,利用将止动螺栓150旋入螺纹孔35e中,起到与上述相 同的作为推压单元的功能。
止动螺栓150是螺栓部件,具有阶梯部150a,该阶梯部150a以 其长度(厚度)比夹持指部130的厚度稍大,其外径比中央共有部 130g的孔130e的内径稍小而形成。由此,夹持指部130的中央共有 部130g如图9所示,被游动插入弹性垫圈110和在止动螺栓150上 形成的阶梯部150a中。因此,即使止动螺栓150旋转,夹持指部130 的共有部也不会随着该旋转而扭动。
此外,指部单元100的指部底座11的凸起片11t与指部支架62 的狭缝67卡合的结构与实施例1的情况相同。
对如上所述构成的电动镊子中的夹持指部130的开闭量的调整 进行说明。在夹持指部130最大放开状态下,旋转止动螺栓150,选 定规定的放开量。也就是说,如果向压缩弹性垫圈110的方向旋转止 动螺栓150,则放开量变大,如果向反方向旋转则变小。
此外,关于电动镊子的动作由于与上述实施例1相同,所以省 略说明。
实施例4.
使用图10至图13对本发明的其他实施例进行说明。图10为本 发明的其他实施例的电动镊子的夹持指部的开闭量调整机构的分解 斜视图,图11为图10所示的指部支架左侧视图(a)、正视图(b)、 右侧视图(c),图12为图10所示的指部底座的平视图,图13为图 11所示的指部支架及图12所示的指部底座等的组装图。
本实施例是表示实施例2的变形例,提供与实施例2相比结构 稍简单的电动镊子。
在图10和图11中,夹持指部13的开闭量调整机构具有:作为 支架部件的指部支架160,其隔着有孔的、作为第三弹性部件、调整 部件的环170,固定指部单元180,并且在中空部160h的内侧面具有 螺纹160i;以及作为螺母部件的推压螺母190,其在外周面设置与该 螺纹160i螺纹配合的螺纹,并且推压指部单元180,使环170产生 弹性变形,调整夹持指部13的开闭量。在这里,通过将推压螺母190 旋入指部支架160的螺纹160i中,起到作为推压单元的功能。
指部支架160在前端设置前端圆筒部160g,在前端圆筒部160g 上沿直径方向形成狭缝160j。其他的结构与图4所示的指部支架62 相同。
在图12中,指部底座181(底座部件)是平垫圈状,中央具有 穿透设置的孔181e,在外周设置两个凸起片181t,并设置两个缺口 181c,其夹持并卡合夹持指部13的V字片13v的端部。
如果利用在凸起片181t上与外周相隔规定距离设置的、并且为 圆弧状的狭缝181g,推压夹持凸起片181t的侧面,则向打开狭缝181s 的方向作用复原弹簧力。因此,形成方式为,夹持凸起片11t的侧面, 插入到指部支架160的凹部中,通过放开上述夹持,利用弹簧力,凸 起片181t复原而与该凹部卡合。
此外,在推压螺母190上设置两个孔190h。
对如上所述构成的电动镊子的夹持指部13的开闭量的调整进行 说明。首先,以夹持指部13最大放开的状态,将前端可以插入孔190h 中的棒状部件插入到推压螺母190的孔190h中,使推压螺母190旋 转,选定规定的开放量。也就是说,如果推压螺母190向使环170 压缩的方向稍微旋转,则夹持指部13的放开量变大,如果向反方向 旋转则变小。
此外,关于电动镊子的动作由于与上述实施例1相同,所以省 略。
在更换指部单元180的情况下,去除推压螺母190后,将螺丝 刀插入指部支架160的狭缝160i而推出。
工业实用性
如上所述,本发明涉及的电动镊子适用于夹持·放开对象物。
相关专利内容
标题 发布/更新时间 阅读量
四爪镊子 2020-05-12 612
镊子 2020-05-11 352
垃圾镊子 2020-05-12 45
一种镊子 2020-05-12 75
镊子 2020-05-11 917
变色镊子 2020-05-13 482
镊子 2020-05-11 318
镊子 2020-05-11 14
镊子 2020-05-11 87
镊子 2020-05-12 891
高效检索全球专利

专利汇是专利免费检索,专利查询,专利分析-国家发明专利查询检索分析平台,是提供专利分析,专利查询,专利检索等数据服务功能的知识产权数据服务商。

我们的产品包含105个国家的1.26亿组数据,免费查、免费专利分析。

申请试用

分析报告

专利汇分析报告产品可以对行业情报数据进行梳理分析,涉及维度包括行业专利基本状况分析、地域分析、技术分析、发明人分析、申请人分析、专利权人分析、失效分析、核心专利分析、法律分析、研发重点分析、企业专利处境分析、技术处境分析、专利寿命分析、企业定位分析、引证分析等超过60个分析角度,系统通过AI智能系统对图表进行解读,只需1分钟,一键生成行业专利分析报告。

申请试用

QQ群二维码
意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