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专利库 / 医疗服务 / 支气管肺泡灌洗 / 双肺上叶支气管肺泡灌洗用的球囊导管

上叶支气管肺泡灌洗用的球囊导管

阅读:684发布:2020-05-19

专利汇可以提供上叶支气管肺泡灌洗用的球囊导管专利检索,专利查询,专利分析的服务。并且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双 肺 上叶 支气管肺泡灌洗 用的球囊 导管 ,内管包括依次连接的内弹性软管段及内管身段,外管两端密封固定连接在内管上,内管与外管之间空隙形成进气通道,外管包括依次连接的外弹性软管段及外管身段,外管的前部设置有球囊,球囊 覆盖 外管的外弹性软管段的部分或全部,进气通道内设置有 牵引丝 ,牵引丝的后端连接弯曲操作装置,弯曲操作装置拽拉牵引丝,实现外管的外弹性软管段及内管的内弹性软管段弯曲。本实用新型是设计一个针对双肺上叶 疾病 设计的具有可向上弯曲的带球囊的导管,可以通过 支气管镜 送入双肺上叶的支气管,辅助于双肺上叶行支气管肺泡灌洗术或应对双肺上叶出血时紧急救助,弥补了目前此类 球囊导管 的不足。,下面是上叶支气管肺泡灌洗用的球囊导管专利的具体信息内容。

1.一种双上叶支气管肺泡灌洗用的球囊导管,其特征在于:包括导管及球囊(1),所述的导管包括内管(2)及外管(3),内管(2)套装在外管(3)内,内管(2)长度大于外管(3)长度,内管(2)两端贯通,所述的内管(2)为中空管状结构,包括依次连接的内弹性软管段(21)及内管身段(22),内弹性软管段(21)位于内管身段(22)的前部,所述的外管(3)两端密封固定连接在内管(2)上,内管(2)与外管(3)之间空隙形成进气通道(4),所述的外管(3)包括依次连接的外弹性软管段(31)及外管身段(32),外弹性软管段(31)位于外管身段(32)的前部,所述的外管(3)的前部设置有球囊(1),所述的球囊(1)覆盖外管(3)的外弹性软管段(31)的部分或全部,所述的外管(3)的被球囊(1)覆盖区域的管壁上设置有透气孔(5),透气孔(5)连通球囊(1)与进气通道(4),所述的外管(3)上设置有进气分管(6),进气分管(6)连通进气通道(4),所述的进气通道(4)内设置有牵引丝(7),牵引丝(7)能够沿进气通道(4)滑动,所述的牵引丝(7)的前端与外管(3)的外弹性软管段(31)的前端固定连接,所述的牵引丝(7)的后端连接弯曲操作装置(8),所述的弯曲操作装置(8)设置在外管(3)的外管身段(32)的后部,弯曲操作装置(8)拽拉牵引丝(7),实现外管(3)的外弹性软管段(31)及内管(2)的内弹性软管段(21)弯曲。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双肺上叶支气管肺泡灌洗用的球囊导管,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内管(2)包括依次连通的内端头部(23)、内弹性软管段(21)及内管身段(22),所述的外管(3)包括依次连接的外端头部(33)、外弹性软管段(31)及外管身段(32),外弹性软管段(31)的长度与内弹性软管段(21)的长度相同位置对应,所述的外管(3)的外端头部(33)上设置有球囊(1),所述的外端头部(33)上设置有透气孔(5),透气孔(5)连通球囊(1)与进气通道(4)。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双肺上叶支气管肺泡灌洗用的球囊导管,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球囊(1)的长度为1 2cm。
~
4.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双肺上叶支气管肺泡灌洗用的球囊导管,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进气分管(6)为软管,进气分管(6)上设置有夹子(9)。
5.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双肺上叶支气管肺泡灌洗用的球囊导管,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进气通道(4)的前部、与外弹性软管段(31)及内弹性软管段(21)相对应的部分设置有复位弹簧(10)。
6.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双肺上叶支气管肺泡灌洗用的球囊导管,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外弹性软管段(31)及内弹性软管段(21)均为柔软段,外弹性软管段(31)的长度与内弹性软管段(21)的长度相同。
7.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双肺上叶支气管肺泡灌洗用的球囊导管,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弯曲操作装置(8)包括滑(81)、滑槽(82)及钩板(83),所述的滑块(81)沿滑槽(82)移动,所述的钩板(83)的中部与滑块(81)铰接,钩板(83)的一端设置有卡钩,所述的滑块(81)与滑槽(82)铰接的铰接轴上设置有扭簧,所述的滑槽(82)的两侧设置有锯齿形卡槽(84),所述的钩板(83)上的卡钩钩卡在卡槽(84)内,所述的滑块(81)与牵引丝(7)的后端连接。
8.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双肺上叶支气管肺泡灌洗用的球囊导管,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弯曲操作装置(8)包括螺套(85)、滑轨(86)及螺纹滑块(87),所述的滑轨(86)与外管(3)固定连接,所述的螺纹滑块(87)的中部卡装在滑轨(86)上,且能够沿滑轨(86)移动,螺纹滑块(87)的两侧设置有外螺纹,所述的滑轨(86)及螺纹滑块(87)套装在螺套(85)内,螺套(85)内设置有内螺纹,螺套(85)与螺纹滑块(87)螺纹连接,所述的牵引丝(7)的后端与螺纹滑块(87)连接。

说明书全文

上叶支气管肺泡灌洗用的球囊导管

[0001] 技术领域:
[0002] 本实用新型属于医疗辅助器械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支气管镜介入诊疗时针对双肺上叶进行支气管肺泡灌洗用的可弯曲的球囊导管
[0003] 背景技术:
[0004] 支气管肺泡灌洗术是通过支气管镜对支气管以下肺段或亚肺段平,注入无菌生理盐水、并随即抽吸,收集肺泡表面衬液,检查其细胞成分和可溶性物质的一种方法。支气管肺泡灌洗能直接获取肺内炎症免疫效应细胞,是探讨肺局部免疫病理过程的一种比较安全和有用的检查方法,主要用于有关疾病的临床诊断领域。
[0005] 目前,支气管肺泡灌洗术及对肺脓肿等肺脓腔疾病的支气管镜介入治疗术两者操作中的关键均在于将支气管镜顶端紧密楔入段或亚段支气管开口处,两者均是经支气管镜工作孔通过胶管快速注入适量37℃灭菌生理盐水,随后两者均是退出硅胶管后立即负压吸引回收灌洗液。
[0006] 然而,在长期的临床实际操作中发现,两者在操作过程中,注入的生理盐水常常会从患侧肺叶区的支气管溢出并流向临近的健侧肺叶区支气管,从而导致病灶向健侧肺叶扩散;同时,前者回收的支气管肺泡灌洗液标本常会受到大气道分泌物及血迹混入、灌洗量、回收量等诸多因素的影响,导致检测结果不准确,影响医护人员对患者病变的诊断,增加患者负担;而后者在局部注药治疗时,注入的药液也常常会从患侧肺叶区的支气管溢出,当患者咳嗽时溢出的量会增多,导致局部注药治疗的效果降低。
[0007] 针对上述问题,本领域技术人员研发新的球囊导管,如专利号为“2016205103719”专利名称为“支气管肺泡灌洗及肺脓腔灌洗注药用球囊导管”的中国实用新型专利,该球囊导管能够封堵患者病灶区支气管,避免了注入的生理盐水外溢于别处引起病灶扩散,随后通过导管回收灌洗液,精准的留取病灶区支气管肺泡灌洗液标本,但是,而双肺上叶支气管位于肺叶的上部,目前的球囊导管因不具备向上弯曲的功能,因此,现有的球囊导管不发对双肺上叶的进行支气管肺泡灌洗。不能较好的精准辅助双肺上叶行支气管肺泡灌洗术用或应对双肺上叶出血时的紧急救助,从而限制了支气管镜诊疗技术对双肺上叶疾病诊治作用。
[0008] 实用新型内容:
[0009] 综上所述,为了克服现有技术问题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双肺上叶支气管肺泡灌洗用的球囊导管,它是设计一个针对双肺上叶疾病设计的具有可向上弯曲的带球囊的导管,可以通过支气管镜送入双肺上叶的支气管,辅助于双肺上叶行支气管肺泡灌洗术或应对双肺上叶出血时紧急救助,弥补了目前此类球囊导管的不足。
[0010]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为:
[0011] 一种双肺上叶支气管肺泡灌洗用的球囊导管,其中:包括导管及球囊,所述的导管包括内管及外管,内管套装在外管内,内管长度大于外管长度,内管两端贯通,所述的内管为中空管状结构,包括依次连接的内弹性软管段及内管身段,内弹性软管段位于内管身段的前部,所述的外管两端密封固定连接在内管上,内管与外管之间空隙形成进气通道,所述的外管包括依次连接的外弹性软管段及外管身段,外弹性软管段位于外管身段的前部,所述的外管的前部设置有球囊,所述的球囊覆盖外管的外弹性软管段的部分或全部,所述的外管的被球囊覆盖区域的管壁上设置有透气孔,透气孔连通球囊与进气通道,所述的外管上设置有进气分管,进气分管连通进气通道,所述的进气通道内设置有牵引丝,牵引丝能够沿进气通道滑动,所述的牵引丝的前端与外管的外弹性软管段的前端固定连接,所述的牵引丝的后端连接弯曲操作装置,所述的弯曲操作装置设置在外管的外管身段的后部,弯曲操作装置拽拉牵引丝,实现外管的外弹性软管段及内管的内弹性软管段弯曲。
[0012] 进一步,所述的内管为中空管状结构,包括依次连通的内端头部、内弹性软管段及内管身段,所述的外管两端密封固定连接在内管上,内管与外管之间空隙形成进气通道,所述的外管包括依次连接的外端头部、外弹性软管段及外管身段,外弹性软管段的长度与内弹性软管段的长度相同位置对应,所述的外管的外端头部上设置有球囊,所述的外端头部上设置有透气孔,透气孔连通球囊与进气通道。
[0013] 进一步,所述的球囊的长度为1 2cm。~
[0014] 进一步,所述的进气分管为软管,进气分管上设置有夹子。
[0015] 进一步,所述的进气通道的前部、与外弹性软管段及内弹性软管段相对应的部分设置有复位弹簧
[0016] 进一步,所述的外弹性软管段及内弹性软管段均为柔软段,外弹性软管段的长度与内弹性软管段的长度相同。
[0017] 进一步,所述的弯曲操作装置包括滑、滑槽及钩板,所述的滑块沿滑槽移动,所述的钩板的中部与滑块铰接,钩板的一端设置有卡钩,所述的滑块与滑槽铰接的铰接轴上设置有扭簧,所述的滑槽的两侧设置有锯齿形卡槽,所述的钩板上的卡钩钩卡在卡槽内,所述的滑块与牵引丝的后端连接。
[0018] 进一步,所述的弯曲操作装置包括螺套、滑轨及螺纹滑块,所述的滑轨与外管固定连接,所述的螺纹滑块的中部卡装在滑轨上,且能够沿滑轨移动,螺纹滑块的两侧设置有外螺纹,所述的滑轨及螺纹滑块套装在螺套内,螺套内设置有内螺纹,螺套与螺纹滑块螺纹连接,所述的牵引丝的后端与螺纹滑块连接。
[0019]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为:
[0020] 1、本实用新型是设计一个针对双肺上叶疾病设计的具有可向上弯曲的带球囊的导管,可以通过支气管镜送入双肺上叶的支气管,辅助于双肺上叶行支气管肺泡灌洗术或应对双肺上叶出血时紧急救助,弥补了目前此类球囊导管的不足。
[0021] 2、本实用新型的导管为双层结构,由内管及外管组成,内管外管之间的间隙形成进气通道,针对双肺上叶疾病进行支气管灌洗,通过弯曲操作装置拽拉牵引丝,实现外弹性软管段及内弹性软管段向上弯曲,从而改变导管前端的方向,使导管前端进入肺部上叶,然后通过进气分管及进气通道向求能吹气,使球囊膨胀,膨胀球囊封堵患者肺部上叶病灶区支气管,从而防止灌洗液外溢于别处引起病灶扩散,然后在支气管镜直视下反复对肺部上叶病变区进行局部灌洗和注药,充分、彻底引流脓液,促进炎症消退和脓腔闭合,提高治愈率,缩短患者治疗时间。
[0022] 3、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使用方便、造价成本低,行支气管肺泡灌洗术时,能够有效的保证支气管肺泡灌洗术的真实性及准确性;对于双肺上叶疾病的支气管镜介入诊治上,①可在支气管镜直视下可以紧急封堵出血,并通过引流管注入止血药物,同时还可以通过引流管监测止血效果,确保患者生命安全;②可反复对肺脓腔病变区进行局部灌洗和注药,并通过引流管充分引流脓液,促进炎症消退和脓腔闭合,提高治愈率,缩短患者治疗时间,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0023] 附图说明:
[0024]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结构示意图;
[0025]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又一种结构示意图;
[0026]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另一种结构示意图。
[0027] 具体实施方式:
[0028] 下面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
[0029] 实施例一
[0030] 如图1所示,一种双肺上叶支气管肺泡灌洗用的球囊导管,一种双肺上叶支气管肺泡灌洗用的球囊导管,包括导管及球囊1,所述的导管包括内管2及外管3,内管2套装在外管3内,内管2长度大于外管3长度,内管2两端贯通,所述的内管2为中空管状结构,包括依次连通的内端头部23、内弹性软管段21及内管身段22,所述的外管3两端密封固定连接在内管2上,内管2与外管3之间空隙形成进气通道4,所述的外管3包括依次连接的外端头部33、外弹性软管段31及外管身段32,外弹性软管段31的长度与内弹性软管段21的长度相同位置对应,所述的外管3的外端头部33上设置有球囊1,球囊1的长度为1cm。所述的外端头部33上设置有透气孔5,所述的球囊1覆盖透气孔5,透气孔5连通球囊1与进气通道4,所述的外管3上设置有进气分管6,进气分管6连通进气通道4,进气分管6为软管,进气分管6上设置有夹子
9,所述的进气通道4内设置有牵引丝7,牵引丝7能够沿进气通道4滑动,所述的牵引丝7的前端与外管3的外端头部33的前端固定连接,所述的牵引丝7的后端连接弯曲操作装置8,所述的弯曲操作装置8设置在外管3的外管身段32的后部,弯曲操作装置8拽拉牵引丝7,实现外管3的外弹性软管段31及内管2的内弹性软管段21弯曲。弯曲操作装置8包括滑块81、滑槽82及钩板83,所述的滑块81沿滑槽82移动,所述的钩板83的中部与滑块81铰接,钩板83的一端设置有卡钩,所述的滑块81与滑槽82铰接的铰接轴上设置有扭簧,所述的滑槽82的两侧设置有锯齿形卡槽84,所述的钩板83上的卡钩钩卡在卡槽84内,所述的滑块81与牵引丝7的后端连接。本实施例中内弹性软管段21、外弹性软管段31设置在球囊1的后部,在需要弯曲操作时,球囊1不会产生弯曲。
[0031] 所述的进气通道4的前部,与外弹性软管段31及内弹性软管段21相对应的部分设置有复位弹簧10。
[0032] 使用时,将本实用新型经支气管镜活检孔道送入患者肺部上叶与气管连接区域,然后推动滑块81,使滑块81沿滑槽82移动,滑块81拽拉牵引丝7,使导管的外弹性软管段31及内弹性软管段21向上弯曲,从而使导管前端管口进入肺部上叶病灶区,然后,进气分管6连通供气设备,供气设备向进气通道4内吹气,气体经过进气通道4,再经透气孔5将球囊1吹气,使球囊1膨胀,将肺部上叶病灶区的支气管封堵,然后,夹紧夹子9,夹子9夹紧进气分管6,防止气体泄漏,保证球囊1的膨胀状态,膨胀球囊1封堵患者肺部上叶病灶区支气管。然后,将进液注射器连接内管2,通过进液注射器向内管2注射灌洗液,并回收灌洗液,完成对患者肺部病灶区域的支气管肺泡灌洗术。
[0033] 支气管肺泡灌洗术完成之后,打开进气分管6上的夹子9,使球囊1内的气体排出,然后,松开钩板83,使滑块81滑动,从而放松牵引丝7,在复位弹簧10的作用下,外弹性软管段31及内弹性软管段21从新伸直。然后将本实用新型经支气管镜工作孔道取出即可。
[0034] 实施例二
[0035] 如图2所示,重复实施例一,有以下不同点,一种双肺上叶支气管肺泡灌洗用的球囊导管,包括导管及球囊1,所述的导管包括内管2及外管3,内管2套装在外管3内,内管2长度大于外管3长度,内管2两端贯通,所述的内管2为中空管状结构,包括位于前部的内弹性软管段21及内管身段22,所述的外管3两端密封固定连接在内管2上,内管2与外管3之间空隙形成进气通道4,所述的外管3的前部为外弹性软管段31及外管身段32,外弹性软管段31的长度与内弹性软管段21的长度相同位置对应,所述的外管3的前部设置有球囊1,球囊1的长度为1cm。所述的球囊1覆盖外管3的外弹性软管段31的长度的一半,所述的外管3的被球囊1覆盖区域的管壁上设置有透气孔5,透气孔5连通球囊1与进气通道4,所述的外管3上设置有进气分管6,进气分管6连通进气通道4,进气分管6为软管,进气分管6上设置有夹子9,所述的进气通道4内设置有牵引丝7,牵引丝7能够沿进气通道4滑动,所述的牵引丝7的前端与外管3的外弹性软管段31的前端固定连接,所述的牵引丝7的后端连接弯曲操作装置8,所述的弯曲操作装置8设置在外管3的外管身段32的后部,弯曲操作装置8拽拉牵引丝7,实现外管3的外弹性软管段31及内管2的内弹性软管段21弯曲。弯曲操作装置8包括滑块81、滑槽82及钩板83,所述的滑块81沿滑槽82移动,所述的钩板83的中部与滑块81铰接,钩板83的一端设置有卡钩,所述的滑块81与滑槽82铰接的铰接轴上设置有扭簧,所述的滑槽82的两侧设置有锯齿形卡槽84,所述的钩板83上的卡钩钩卡在卡槽84内,所述的滑块81与牵引丝7的后端连接。
[0036] 本实施例中球囊1覆盖外管3的外弹性软管段31的长度的一半,在需要弯曲时,球囊1存在弯曲情况,本实施例可适用对支气管弯曲段的封堵。
[0037] 实施例三
[0038] 如图3所示,重复实施例二,有以下不同点,本实施例中,球囊1覆盖外管3的外弹性软管段31的长度的全部,所述的弯曲操作装置8包括螺套85、滑轨86及螺纹滑块87,所述的滑轨86与外管3固定连接,所述的螺纹滑块87的中部卡装在滑轨86上,且能够沿滑轨86移动,螺纹滑块87的两侧设置有外螺纹,所述的滑轨86及螺纹滑块87套装在螺套85内,螺套85内设置有内螺纹,螺套85与螺纹滑块87螺纹连接,所述的牵引丝7的后端与螺纹滑块87连接。
[0039] 使用时,通过转动螺套85,使螺纹滑块87沿滑轨86滑动,实现对牵引丝7的拽拉,从而实现外弹性软管段31及内弹性软管段21的弯曲与伸直。
[0040] 本实用新型还适用于预防支气管镜诊疗操作过程中大出血的发生,可对各种原因引起的病灶区肺叶、支气管等的大出血进行支气管镜直视下球囊1封堵或压迫止血、同时引流积血治疗;也可对肺泡蛋白沉积症患者可在支气管镜直视下于病变肺叶进行逐段、逐亚段灌洗治疗,并具有安全、简便、费用低廉、可反复进行及患者易接受、效果显著等优点。
[0041] 要说明的是,上述实施例是对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说明而非限制,所属技术领域普通技术人员的等同替换或者根据现有技术而做的其它修改,只要没超出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思路和范围,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所要求的权利范围之内。
高效检索全球专利

专利汇是专利免费检索,专利查询,专利分析-国家发明专利查询检索分析平台,是提供专利分析,专利查询,专利检索等数据服务功能的知识产权数据服务商。

我们的产品包含105个国家的1.26亿组数据,免费查、免费专利分析。

申请试用

分析报告

专利汇分析报告产品可以对行业情报数据进行梳理分析,涉及维度包括行业专利基本状况分析、地域分析、技术分析、发明人分析、申请人分析、专利权人分析、失效分析、核心专利分析、法律分析、研发重点分析、企业专利处境分析、技术处境分析、专利寿命分析、企业定位分析、引证分析等超过60个分析角度,系统通过AI智能系统对图表进行解读,只需1分钟,一键生成行业专利分析报告。

申请试用

QQ群二维码
意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