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专利库 / 医疗服务 / / 一种电动艾灸椅

一种电动灸椅

阅读:699发布:2020-05-13

专利汇可以提供一种电动灸椅专利检索,专利查询,专利分析的服务。并且本 发明 公开了一种电动 艾 灸椅,包括靠椅、与靠椅一体连接的灸座以及灸凳,所述靠椅沿其 中轴 线开设有轴对称的督脉灸孔,所述督脉灸孔的下部固定有多个灸管;沿所述灸座的中轴线开设有轴对称的会阴灸孔,所述会阴灸孔的下部固设有多个灸管。本发明所述的电动 艾灸 椅,待 治疗 人员躺靠在所述电动艾灸椅上,自其头部的百会穴开始向下延伸的督脉恰及其会阴穴恰好位于多个插有点燃艾条的所述灸管的上部,同时自动灸烤病人的百会穴以及督脉和会阴穴,起到疏通体内脉结,促进阴阳气的交接与循环的作用,所述电动艾灸椅可以根据病人的实际情况调整所述灸杆与病人的距离,并能够根据病人情况设置所述灸杆上的灸管个数,调节过程灵活方便,省时省 力 。,下面是一种电动灸椅专利的具体信息内容。

1.一种电动灸椅,包括靠椅、与靠椅一体连接的灸座以及灸凳,其特征在于,所述靠椅沿其中轴线开设有轴对称的督脉灸孔,所述督脉灸孔的下部固定有多个灸管;沿所述灸座的中轴线开设有轴对称的根部灸孔,所述根部灸孔的下部固设有多个灸管。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动艾灸椅,其特征在于,所述靠椅的背部固定有方形的第一固定支架,所述督脉灸孔位于所述固定支架内部,所述第一固定支架的左支架及右支架之间连接有多个第一灸杆,多个第一灸杆沿所述督脉灸孔自上而下等间距设置在所述第一固定支架上,多个所述第一灸杆朝向所述督脉灸孔的部分分别固定有多个灸管。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电动艾灸椅,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灸杆沿督脉灸孔自上而下等间距设置为12个。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电动艾灸椅,其特征在于,所述根部灸孔的下部固定有方形的第二固定支架,所述第二固定支架的前支架与后支架之间固定有多个朝向所述根部灸孔的第二灸杆,多个朝向所述根部灸孔的第二灸杆上分别固设有多个灸管。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电动艾灸椅,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灸杆的数目为3个,沿所述根部灸孔从左到右等间距固定在所述第二固定支架上,位于两侧的所述第二灸杆上分别固定多个灸管,中部的所述第二灸杆上不固定有灸管。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电动艾灸椅,其特征在于,所述灸管包括中空圆柱体状的管本体,所述管本体的中空腔能够插接圆柱形灸条,所述管本体的下部固定有拱形管架,所述灸管通过管本体下部的拱形管架卡接在所述第一灸杆或第二灸杆上面。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电动艾灸椅,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固定支架的四个拐处分别设置有一个滑杆,所述滑杆的一端固定在所述靠椅上,所述滑杆的另一端向四周垂直延伸设置有防脱落凸;所述滑杆上可滑动地串接有中空柱体状的第一滑片,所述第一滑片的圆柱面与所述固定支架焊接在一起,所述第一滑片的圆柱面上还焊接有第一螺母,所述第一螺母与第一螺杆的一端相连接,所述第一螺杆的另一端连接有第一调节旋钮。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电动艾灸椅,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固定支架的前支架的外侧与连接杆的一端固定连接,所述连接杆的另一端与中空圆柱体状的第二滑片的圆柱面的一侧固定连接,所述第二滑片的圆柱面的另一侧上固定有第二螺母,所述第二螺母与第二螺杆的一端相连接,所述第二螺杆的另一端连接有第二调节旋钮,所述第二滑片可上下滑动地串接在支撑杆上,所述支撑杆的上端固定在灸座的后底部,所述支撑杆的下端固定在灸座下部的底座上。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电动艾灸椅,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上固定有能够调节所述靠椅相对所述灸座转动的调节装置,所述灸座的一侧面上设置有自动/手动调节开关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电动艾灸椅,其特征在于,所述调节装置为气缸,所述灸座的两侧设置有扶手,所述自动/手动调节开关为红外调节开关,所述红外调节开关配备有红外调节器。

说明书全文

一种电动灸椅

技术领域

[0001] 本发明属于中医艾灸器具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电动艾灸椅。

背景技术

[0002] 艾灸,也称艾灸疗法,是用艾叶制成的艾柱或艾条产生的艾热刺激体表穴位或特定部位,通过激发经气的活动来调整人体紊乱的生理生化功能,从而达到防病治病目的的一种治疗方法。《本草从新》中说“........以艾之火,能透诸经,而治百病”。艾灸的医疗理论主要是在温度上,其治疗效果已为无数临床实践所证实。艾灸作为我国传统医疗疗法之一,中医治疗通常将点燃的艾柱放在人体穴位附近或手持艾柱或手持装有已燃艾绒的多孔金属筒对人体穴位进行熏灼或熨烫,具有去湿、解毒和活血通络的作用,达到防治百病和保健目的。在实践操作中,此疗法操作麻烦,不易掌控,费时费,同时直接燃烧艾绒,产生气味较大烟气呛人,影响治疗效果。
[0003] 局部刺激作用艾灸疗法是一种在人体基本特定部位通过局部刺激作用以艾火刺激达到防病治病目的的治疗方法,其机制首先与局部火的温热刺激有关,正是这种温热刺激,使局部皮肤充血,毛细血管扩张,增强局部的血液循环与淋巴循环,缓解和消除平滑肌痉挛,使皮肤的局部组织代谢能力加强,促进炎症、粘连、渗出血、血肿等病理产物消散吸收,还可以引起大脑皮质抑制性物质的扩散,降低神经系统的兴奋性,发挥镇静镇痛作用,同时,温热作用还能促进药物的吸收。
[0004] 人体的会阴穴与人体头顶的百会穴为一直线,是人体精气神的通道。百会为阳接天气,会阴为阴收地气,二者互相依存,相似相应,统摄着真气在任督二脉上的正常运行,维持体内阴阳气血的平衡,针对会阴穴进行艾灸,可打通任督二脉、能疏通体内脉结、促进阴阳气的交接与循环调和阴阳、激发人体自身免疫能力。公布号为CN104721037A的中国发明专利申请公开了一种艾灸床,虽然其能实现对人体脊椎以及下肢体的艾灸,但是不能实现对人体会阴穴的艾灸,同样,现有的大多数艾灸椅结构设计简单,没有专针对会阴穴、以及督脉艾灸的结构设计,导致艾灸上述穴位过程不能自动实现,操作过程复杂。

发明内容

[0005] 本发明针对现有技术缺陷提供了一种电动艾灸椅,所述电动艾灸椅能够在靠近人体会阴穴和督脉处固定设置灸管,实现自动艾灸人体穴位,所述电动艾灸椅的靠椅度可以自动调节,便于临床使用。
[0006] 本发明的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
[0007] 一种电动艾灸椅,包括靠椅、与靠椅一体连接的灸座以及灸凳,所述靠椅沿其中轴线开设有轴对称的督脉灸孔,所述督脉灸孔的下部固定有多个灸管;沿所述灸座的中轴线开设有轴对称的根部灸孔,所述根部灸孔的下部固设有多个灸管。
[0008] 进一步地,所述靠椅的背部固定有方形的第一固定支架,所述督脉灸孔位于所述固定支架内部,所述第一固定支架的左支架及右支架之间连接有多个第一灸杆,多个第一灸杆沿所述督脉灸孔自上而下等间距设置在所述第一固定支架上,多个所述第一灸杆朝向所述督脉灸孔的部分分别固定有多个灸管。
[0009]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灸杆沿督脉灸孔自上而下等间距设置为12个。
[0010] 进一步地,所述根部灸孔的下部固定有方形的第二固定支架,所述第二固定支架的前支架与后支架之间固定有多个朝向所述根部灸孔的第二灸杆,多个朝向所述根部灸孔的第二灸杆上分别固设有多个灸管。
[0011] 进一步地,所述第二灸杆的数目为3个,沿所述根部灸孔从左到右等间距固定在所述第二固定支架上,位于两侧的所述第二灸杆上分别固定多个灸管,中部的所述第二灸杆上不固定有灸管。
[0012] 进一步地,所述灸管包括中空圆柱体状的管本体,所述管本体的中空腔能够插接圆柱形灸条,所述管本体的下部固定有拱形管架,所述灸管通过管本体下部的拱形管架卡接在所述第一灸杆或第二灸杆上面。
[0013]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固定支架的四个拐角处分别设置有一个滑杆,所述滑杆的一端固定在所述靠椅上,所述滑杆的另一端向四周垂直延伸设置有防脱落凸;所述滑杆上可滑动地串接有中空柱体状的第一滑片,所述第一滑片的圆柱面与所述固定支架焊接在一起,所述第一滑片的圆柱面上还焊接有第一螺母,所述第一螺母与第一螺杆的一端相连接,所述第一螺杆的另一端连接有第一调节旋钮。
[0014] 进一步地,所述第二固定支架的前支架的外侧与连接杆的一端固定连接,所述连接杆的另一端与中空圆柱体状的第二滑片的圆柱面的一侧固定连接,所述第二滑片的圆柱面的另一侧上固定有第二螺母,所述第二螺母与第二螺杆的一端相连接,所述第二螺杆的另一端连接有第二调节旋钮,所述第二滑片可上下滑动地串接在支撑杆上,所述支撑杆的上端固定在灸座的后底部,所述支撑杆的下端固定在灸座下部的底座上。
[0015] 进一步地,所述底座上固定有能够调节所述靠椅相对所述灸座转动的调节装置,所述灸座的一侧面上设置有自动/手动调节开关
[0016] 进一步地,所述调节装置为气缸,所述灸座的两侧设置有扶手,所述自动/手动调节开关为红外调节开关,所述红外调节开关配备有红外调节器。
[0017]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至少具有以下优点:
[0018] 1、本发明所述的电动艾灸椅,待治疗人员躺靠在所述电动艾灸椅上,自其头部的百会穴开始向下延伸的督脉恰及其会阴穴恰好位于多个插有点燃艾条的所述灸管的上部,同时自动灸烤病人的百会穴以及督脉和会阴穴,起到疏通体内脉结,促进阴阳气的交接与循环的作用。
[0019] 2、本发明所述的电动艾灸椅,可以根据病人的实际情况调整所述灸杆与病人的距离,并能够根据病人情况设置所述灸杆上的灸管个数,调节过程灵活方便,省时省力。
[0020] 3、本发明所述的电动艾灸椅,所述灸座的两侧设置有扶手,所述自动/手动调节开关为红外调节开关,除了可手动调节外,所述红外调节开关配备有红外调节器。通过所述红外调节器能自动调节所述靠椅的倾斜角度,便于临床使用。附图说明
[0021] 图1为本发明所述的电动艾灸椅的结构示意图;
[0022] 图2为本发明所述的电动艾灸椅的后视图;
[0023] 图3为本发明所述的灸管的结构放大示意图;
[0024] 图4为图2中S1区域的结构示意图;
[0025] 图5为图2中S2区域的结构示意图;
[0026] 其中,1-靠椅;2-灸座;3-灸凳;4-督脉灸孔;5-会阴灸孔;6-第一灸杆;7-第二灸杆;8-灸管;9-红外调节开关;10-第一固定支架;11-气缸;12-第一滑片;13-滑杆;14-第一螺母;15-第一螺杆;16-第一调节旋钮;17-连接杆;18-第二滑片;19-第二螺杆;20-第二调节旋钮;21-第二螺母;22-支撑杆;23-第二固定支架。

具体实施方式

[0027]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详述,以下实施例只是描述性的,不是限定性的,不能以此限定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0028] 如图1所示,一种电动艾灸椅,包括靠椅1、与靠椅1一体连接的灸座2以及用于病人躺倒放置双腿的可移动灸凳3,沿所述靠椅中轴线开设有轴对称的督脉灸孔4,当病人的背部靠在所述靠椅1上时,所述督脉灸孔4的中轴线恰好与人体的督脉相对应。所述督脉灸孔4的下部固定有多个灸管8;沿所述灸座2的中轴线开设有轴对称的根部灸孔5,当病人的臀部坐在所述会阴灸孔5上时,病人的会阴穴恰好位于所述会阴灸孔5的中心点上,所述会阴灸孔5的下部固设有多个灸管8。病人坐在所述电动艾灸椅上,将多个所述灸管8分别插上艾条并点燃,同时灸病人的百会穴以及督脉和会阴穴,起到疏通体内脉结,促进阴阳气的交接与循环的作用。
[0029] 具体实施时,如图2所示,所述靠椅1的背部固定有方形的第一固定支架10,所述督脉灸孔4位于所述固定支架内部,所述第一固定支架10的左支架及右支架之间连接有多个第一灸杆6,多个第一灸杆6沿所述督脉灸孔4自上而下等间距设置在所述第一固定支架10上,多个所述第一灸杆6朝向所述督脉灸孔4的部分分别固定有多个灸管8。所述多个第一灸杆6的位置设置恰好保证督脉的各部位都能够被有效灸烤,灸管8的位置以及个数根据病人的具体情况来制定。
[0030] 具体实施时,所述第一灸杆6沿督脉灸孔自上而下等间距设置为12个。
[0031] 具体实施时,如图5所示,所述会阴灸孔5的下部固定有方形的第二固定支架23,所述第二固定支架23的前支架与后支架之间固定有多个朝向所述会阴灸孔5的第二灸杆7,多个朝向所述会阴灸孔5的第二灸杆7上分别固设有多个灸管8。所述多个第二灸杆7的位置设置恰好保证会阴穴能够被有效灸烤,灸管8的位置以及个数根据病人的具体情况来制定。
[0032] 具体实施时,所述第二灸杆7的数目为3个,沿所述根部灸孔5从左到右等间距固定在所述第二固定支架23上,位于两侧的所述第二灸杆7上分别固定多个灸管8,中部的所述第二灸杆7上不固定有灸管8。如此设置灸管8是本发明人多年的临床经验总结出来的,能够使得艾灸会阴穴的效果最佳同时又不至于过烫。
[0033] 具体实施时,如图3所示,所述灸管8包括能够插接灸条的中空圆柱体状的管本体,所述管本体的下部固定有拱形管架,所述灸管8通过管本体下部的拱形管架卡接在所述第一灸杆6或第二灸杆7上面。
[0034] 具体实施时,所述第一固定支架10能朝向所述督脉灸孔4前后移动,所述第二固定支架23能朝向所述会阴灸孔5上下移动。所述第一固定支架10、第二固定支架23能够移动的目的是为了在治疗过程中根据情况及时调整点燃的艾条与病人的有效距离,达到调节治疗效果或者防烫伤的作用。
[0035] 具体实施时,如图4所示,所述第一固定支架10的四个拐角处分别设置有一个滑杆13,所述滑杆13的一端固定在所述靠椅1上,所述滑杆13的另一端向四周垂直延生设置有防脱落凸耳;所述滑杆13上可滑动串接有中空柱体状的第一滑片12,所述第一滑片12的圆柱面与所述固定支架焊接在一起,所述第一滑片12的圆柱面上还焊接有第一螺母14,所述第一螺母14与第一螺杆15的一端相连接,所述第一螺杆15的另一端连接有第一调节旋钮16。
所述第一固定支架10焊接在所述滑杆13上,所述滑杆13焊接固定在所述靠椅1上,手动调节所述第一调节旋钮16,通过第一螺杆15来控制所述第一滑片12与所述滑杆13的压力大小,当压力减小时,所述第一固定支架10能够通过第一滑片12相对于所述滑杆13滑动,进而起到调节所述艾条与病人的督脉的有效距离的作用。
[0036] 具体实施时,所述第二固定支架23的前支架的外侧与连接杆17的一端固定连接,所述连接杆17的另一端与中空柱体状的第二滑片18的圆柱面的一侧固定连接,所述第二滑片18圆柱面的另一侧上固定有第二螺母21,所述第二螺母21与第二螺杆19的一端相连接,所述第二螺杆19的另一端连接有第二调节旋钮20,所述第二滑片18可上下滑动地串接在支撑杆22上,所述支撑杆22的上端固定在灸座2的后底部,所述支撑杆22的下端固定在灸座2下部的底座上。手动调节所述第二调节旋钮20,通过第二螺杆19来控制所述第二滑片18与所述支撑杆22的压力大小,当压力减小时,所述第二固定支架23能够通过第二滑片18相对于所述支撑杆22上下滑动,进而起到调节所述艾条与病人的会阴穴的有效距离的作用。
[0037] 具体实施时,所述底座上固定有调节装置,所述调节装置能够调节所述靠椅1相对所述灸座2转动,所述灸座2的一侧面上设置有自动/手动调节开关。所述自动/手动调节开关与所述调节装置电连接,通过手动或自动方式调节所述靠椅1的倾斜角度。
[0038] 具体实施时,所述调节装置为气缸11,所述灸座2的两侧设置有扶手,所述自动/手动调节开关为红外调节开关9,所述红外调节开关9配备有红外调节器。通过所述红外调节器来自动调节所述靠椅1的倾斜角度。
[0039] 使用本发明所述的电动艾灸椅的治疗过程如下:
[0040] 1、正确指导卧位:暴露后背,灸服裤及内裤脱至膝盖处,坐在灸椅的根部灸孔上,肩胛到骶尾部都要紧贴靠椅的督脉灸孔,双腿放在灸凳上。
[0041] 2、避保暖:为客户盖浴巾,一条浴巾横向遮盖其胸腹部,第二条浴巾在客户耻骨联合处掖至其灸服裤及内裤缘内,纵向遮盖其下肢、足部。充分保护客户皮肤、灸服以免烫伤、损坏灸服。
[0042] 3、检查:从客户背面检查其是否坐好、坐正,以保证艾条可以灸到客户督脉、膀胱经及会阴穴。
[0043] 4、调节合适的温度:根据客户皮肤热敏感度,调节第一固定支架10和第二固定支架23的高度,增加客户舒适度、满意度。
[0044] 5、询问:治疗过程中向病人询问温度情况,及时调节温度。
[0045] 以上,仅为本发明较佳的具体实施方式,但发明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发明揭露的技术范围内,可轻易想到的变化或替换,都应涵盖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因此,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应该以权利要求书的保护范围为准。
相关专利内容
标题 发布/更新时间 阅读量
智能控温艾灸仪 2020-05-12 127
一种艾灸盒 2020-05-11 173
一种无烟艾灸条 2020-05-12 744
艾蒿油提取工艺 2020-05-13 331
一种蕲艾新足贴 2020-05-13 646
一种艾灸器 2020-05-11 670
一种艾灸具 2020-05-11 207
一种电动艾灸椅 2020-05-13 699
一种艾灸机 2020-05-11 838
一种艾灸床 2020-05-11 705
高效检索全球专利

专利汇是专利免费检索,专利查询,专利分析-国家发明专利查询检索分析平台,是提供专利分析,专利查询,专利检索等数据服务功能的知识产权数据服务商。

我们的产品包含105个国家的1.26亿组数据,免费查、免费专利分析。

申请试用

分析报告

专利汇分析报告产品可以对行业情报数据进行梳理分析,涉及维度包括行业专利基本状况分析、地域分析、技术分析、发明人分析、申请人分析、专利权人分析、失效分析、核心专利分析、法律分析、研发重点分析、企业专利处境分析、技术处境分析、专利寿命分析、企业定位分析、引证分析等超过60个分析角度,系统通过AI智能系统对图表进行解读,只需1分钟,一键生成行业专利分析报告。

申请试用

QQ群二维码
意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