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专利库 / 医疗服务 / 心肺复苏 / 一种心肺复苏辅助装置

一种复苏辅助装置

阅读:632发布:2020-05-17

专利汇可以提供一种复苏辅助装置专利检索,专利查询,专利分析的服务。并且本 发明 提供一种 心 肺 复苏 辅助装置,包括 支撑 板、举升缸、支撑座、固定脚、心脏复苏机构以及自动输 氧 机构,所述支撑板固定在举升缸上端面上,所述举升缸安装在支撑座内中部 位置 ,所述固定脚安装在支撑座下表面上,所述心脏复苏机构设置在支撑板下端面中部位置,所述心脏复苏机构包括 箱体 、 驱动轴 、 连接杆 、顶杆、复位 弹簧 、导向槽、 滑轮 、伸缩杆、压 块 、开口槽、承载杆以及导套,所述自动输氧机构包括放置槽、氧气袋、回 力 弹簧、 压板 、呼吸面罩、输氧管、 外壳 、 转轴 、 凸轮 、传动轮一、 同步带 以及传动轮二,与 现有技术 相比,本发明具有如下的有益效果:实现了病患心肺自动按压功能,还实现了自动输氧功能。,下面是一种复苏辅助装置专利的具体信息内容。

1.一种复苏辅助装置,包括支撑板、举升缸、支撑座、固定脚、心脏复苏机构以及自动输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板固定在举升缸上端面上,所述举升缸安装在支撑座内中部位置,所述固定脚安装在支撑座下表面上,所述心脏复苏机构设置在支撑板下端面中部位置,所述心脏复苏机构包括箱体驱动轴连接杆、顶杆、复位弹簧、导向槽、滑轮、伸缩杆、压、开口槽、承载杆以及导套,所述自动输氧机构包括放置槽、氧气袋、回弹簧、压板、呼吸面罩、输氧管、外壳转轴凸轮、传动轮一、同步带以及传动轮二。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心肺复苏辅助装置,其特征在于:在所述心脏复苏机构中,所述箱体安装在支撑板下端面中部位置,所述驱动轴安装在箱体内左侧位置,所述连接杆安装在驱动轴环形侧面上,所述顶杆安装在连接杆下表面上,所述复位弹簧安装在导套内顶部位置,所述导向槽开设在导套内环形侧面右部位置,所述滑轮固定在伸缩杆环形侧面右部,且滑轮装配在导向槽内,所述伸缩杆固定在回力弹簧下端,且伸缩杆延伸至箱体下端面外,所述压块固定在伸缩杆下端面上,所述开口槽开设在导套环形侧面左部位置,所述承载杆固定在伸缩杆环形侧面左部,且承载杆延伸至开口槽外,所述导套设置在箱体内右部位置。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心肺复苏辅助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杆与顶杆均设有四组以上,四组以上所述连接杆呈环形等距排布在驱动轴上,所述顶杆与连接杆呈90°夹进行布置,所述箱体后端面安装有电机,且电机通过减速器与驱动轴相连接,在实际使用时,首先将压块与病患心脏位置紧密贴合,运行电机,电机带动驱动轴转动,驱动轴转动带动连接杆转动,连接杆转动带动顶杆转动,顶杆转动挤压承载杆,进而承载杆在开口槽内向下移动,承载杆向下移动带动伸缩杆在导套内向下移动,伸缩杆向下移动拉伸回力弹簧发生弹性变形,同时伸缩杆向下移动带动压块向下移动,压块向下移动对病患胸腔进行挤压,当顶杆与承载杆分离后,复位弹簧恢复原始形状,进而回力弹簧带动伸缩杆向上移动,伸缩杆向上移动带动压块向上移动,当顶杆再次与承载杆相接触时,伸缩杆再次向下移动,进而使压块上下往复移动,压块上下往复移动对病患心脏进行按压,从而实现了自动进行病患心脏复苏作业的功能。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心肺复苏辅助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导向槽开设在导套内环形侧面右部位置,所述滑轮固定在伸缩杆环形侧面右部,且滑轮装配在导向槽内,在实际使用时,运行电机,电机带动驱动轴转动,驱动轴转动带动连接杆转动,连接杆转动带动顶杆转动,顶杆转动挤压承载杆,进而承载杆在开口槽内向下移动,承载杆向下移动带动伸缩杆在导套内向下移动,伸缩杆向下移动带动滑轮在导向槽内向下移动,从而提高了伸缩杆移动时稳定性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心肺复苏辅助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顶杆下端面上安装有导向轮,在实际使用时,运行电机,电机带动驱动轴转动,驱动轴转动带动连接杆转动,连接杆转动带动顶杆转动,当顶杆与承载杆接触时,导向轮在摩擦力作用下进行转动,并随着顶杆转动挤压承载杆向下移动,从而使顶杆与承载杆之间的滑动摩擦转换成滚动摩擦,避免了顶杆与承载杆之间的磨损,延长了顶杆与承载杆的使用寿命。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心肺复苏辅助装置,其特征在于:在所述自动输氧机构中,所述放置槽开设在外壳内下表面中部位置,所述氧气袋设置在放置槽内,所述回力弹簧安装在外壳内下端面上,所述压板固定在回力弹簧上端,所述呼吸面罩安装在输氧管前端面上,所述输氧管后端与氧气袋相连接,所述输氧管前端延伸至箱体前端面外,所述外壳设置在箱体内上端面后部位置,所述转轴设置在外壳内中部位置,所述凸轮安装在转轴中部,所述传动轮一安装在转轴后部,且传动轮一通过同步带与传动轮二相连接,所述传动轮二安装在驱动轴后部。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心肺复苏辅助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氧气袋设置在放置槽内,所述回力弹簧安装在外壳内下端面上,所述压板固定在回力弹簧上端,所述呼吸面罩安装在输氧管前端面上,所述输氧管后端与氧气袋相连接,所述输氧管前端延伸至箱体前端面外,所述转轴设置在外壳内中部位置,所述凸轮安装在转轴中部,所述传动轮一安装在转轴后部,且传动轮一通过同步带与传动轮二相连接,所述传动轮二安装在驱动轴后部,在实际使用时,首先将呼吸面罩固定在病患口鼻处,运行电机,电机带动驱动轴转动,驱动轴转动带动连接杆以及传动轮二同时转动,传动轮二通过同步带带动传动轮一转动,传动轮一转动带动转轴转动,转轴转动带动凸轮转动,凸轮转动挤压压板向下移动,压板向下移动压迫回力弹簧发生弹性变形,同时压板挤压氧气袋,氧气袋内的氧气输送至输氧管,输氧管将氧气输送至呼吸面罩,从而实现了自动输氧功能。
8.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心肺复苏辅助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压板为一种聚酯弹性垫板,在实际使用时,先将呼吸面罩固定在病患口鼻处,运行电机,电机带动驱动轴转动,驱动轴转动带动连接杆以及传动轮二同时转动,传动轮二通过同步带带动传动轮一转动,传动轮一转动带动转轴转动,转轴转动带动凸轮转动,凸轮转动挤压压板向下移动,压板向下移动压迫回力弹簧发生弹性变形,同时压板挤压氧气袋,由于聚酯弹性垫板具有高弹性,从而避免了压板损坏氧气袋的情况发生。

说明书全文

一种复苏辅助装置

技术领域

[0001] 本发明是一种心肺复苏辅助装置,属于医疗器械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0002] 心搏骤停是指各种原因引起的、在未能预计的情况和时间内心脏突然停止搏动,从而导致有效心功能和有效循环突然中止,引起全身组织细胞严重缺血、缺和代谢障碍,如不及时抢救即可立刻失去生命。心搏骤停不同于任何慢性病终末期的心脏停搏,若及时采取正确有效的复苏措施,病人有可能被挽回生命并得到康复。
[0003] 心搏骤停一旦发生,如得不到即刻及时地抢救复苏,4~6min后会造成患者脑和其他人体重要器官组织的不可逆的损害,因此心搏骤停后的心肺复苏必须在现场立即进行,为进一步抢救直至挽回心搏骤停伤病员的生命而赢得最宝贵的时间。
[0004] 现有技术中的心肺复苏装置结构简单,操作不便,且使用效果不佳;现有技术中的心肺复苏装置无法在心肺按压的同时进行输氧,功能性不足,所以急需要一种心肺复苏辅助装置来解决上述出现的问题。

发明内容

[0005]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发明目的是提供一种心肺复苏辅助装置,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0006]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是通过如下的技术方案来实现:一种心肺复苏辅助装置,包括支撑板、举升缸、支撑座、固定脚、心脏复苏机构以及自动输氧机构,所述支撑板固定在举升缸上端面上,所述举升缸安装在支撑座内中部位置,所述固定脚安装在支撑座下表面上,所述心脏复苏机构设置在支撑板下端面中部位置,所述心脏复苏机构包括箱体驱动轴连接杆、顶杆、复位弹簧、导向槽、滑轮、伸缩杆、压、开口槽、承载杆以及导套,所述自动输氧机构包括放置槽、氧气袋、回弹簧、压板、呼吸面罩、输氧管、外壳转轴凸轮、传动轮一、同步带以及传动轮二。
[0007] 进一步地,在所述心脏复苏机构中,所述箱体安装在支撑板下端面中部位置,所述驱动轴安装在箱体内左侧位置,所述连接杆安装在驱动轴环形侧面上,所述顶杆安装在连接杆下表面上,所述复位弹簧安装在导套内顶部位置,所述导向槽开设在导套内环形侧面右部位置,所述滑轮固定在伸缩杆环形侧面右部,且滑轮装配在导向槽内,所述伸缩杆固定在回力弹簧下端,且伸缩杆延伸至箱体下端面外,所述压块固定在伸缩杆下端面上,所述开口槽开设在导套环形侧面左部位置,所述承载杆固定在伸缩杆环形侧面左部,且承载杆延伸至开口槽外,所述导套设置在箱体内右部位置。
[0008] 进一步地,所述连接杆与顶杆均设有四组以上,四组以上所述连接杆呈环形等距排布在驱动轴上,所述顶杆与连接杆呈90°夹进行布置,所述箱体后端面安装有电机,且电机通过减速器与驱动轴相连接,在实际使用时,首先将压块与病患心脏位置紧密贴合,运行电机,电机带动驱动轴转动,驱动轴转动带动连接杆转动,连接杆转动带动顶杆转动,顶杆转动挤压承载杆,进而承载杆在开口槽内向下移动,承载杆向下移动带动伸缩杆在导套内向下移动,伸缩杆向下移动拉伸回力弹簧发生弹性变形,同时伸缩杆向下移动带动压块向下移动,压块向下移动对病患胸腔进行挤压,当顶杆与承载杆分离后,复位弹簧恢复原始形状,进而回力弹簧带动伸缩杆向上移动,伸缩杆向上移动带动压块向上移动,当顶杆再次与承载杆相接触时,伸缩杆再次向下移动,进而使压块上下往复移动,压块上下往复移动对病患心脏进行按压,从而实现了自动进行病患心脏复苏作业的功能。
[0009] 进一步地,所述导向槽开设在导套内环形侧面右部位置,所述滑轮固定在伸缩杆环形侧面右部,且滑轮装配在导向槽内,在实际使用时,运行电机,电机带动驱动轴转动,驱动轴转动带动连接杆转动,连接杆转动带动顶杆转动,顶杆转动挤压承载杆,进而承载杆在开口槽内向下移动,承载杆向下移动带动伸缩杆在导套内向下移动,伸缩杆向下移动带动滑轮在导向槽内向下移动,从而提高了伸缩杆移动时稳定性
[0010] 进一步地,所述顶杆下端面上安装有导向轮,在实际使用时,运行电机,电机带动驱动轴转动,驱动轴转动带动连接杆转动,连接杆转动带动顶杆转动,当顶杆与承载杆接触时,导向轮在摩擦力作用下进行转动,并随着顶杆转动挤压承载杆向下移动,从而使顶杆与承载杆之间的滑动摩擦转换成滚动摩擦,避免了顶杆与承载杆之间的磨损,延长了顶杆与承载杆的使用寿命。
[0011] 进一步地,在所述自动输氧机构中,所述放置槽开设在外壳内下表面中部位置,所述氧气袋设置在放置槽内,所述回力弹簧安装在外壳内下端面上,所述压板固定在回力弹簧上端,所述呼吸面罩安装在输氧管前端面上,所述输氧管后端与氧气袋相连接,所述输氧管前端延伸至箱体前端面外,所述外壳设置在箱体内上端面后部位置,所述转轴设置在外壳内中部位置,所述凸轮安装在转轴中部,所述传动轮一安装在转轴后部,且传动轮一通过同步带与传动轮二相连接,所述传动轮二安装在驱动轴后部。
[0012] 进一步地,所述氧气袋设置在放置槽内,所述回力弹簧安装在外壳内下端面上,所述压板固定在回力弹簧上端,所述呼吸面罩安装在输氧管前端面上,所述输氧管后端与氧气袋相连接,所述输氧管前端延伸至箱体前端面外,所述转轴设置在外壳内中部位置,所述凸轮安装在转轴中部,所述传动轮一安装在转轴后部,且传动轮一通过同步带与传动轮二相连接,所述传动轮二安装在驱动轴后部,在实际使用时,首先将呼吸面罩固定在病患口鼻处,运行电机,电机带动驱动轴转动,驱动轴转动带动连接杆以及传动轮二同时转动,传动轮二通过同步带带动传动轮一转动,传动轮一转动带动转轴转动,转轴转动带动凸轮转动,凸轮转动挤压压板向下移动,压板向下移动压迫回力弹簧发生弹性变形,同时压板挤压氧气袋,氧气袋内的氧气输送至输氧管,输氧管将氧气输送至呼吸面罩,从而实现了自动输氧功能。
[0013] 进一步地,所述压板为一种聚酯弹性垫板,在实际使用时,先将呼吸面罩固定在病患口鼻处,运行电机,电机带动驱动轴转动,驱动轴转动带动连接杆以及传动轮二同时转动,传动轮二通过同步带带动传动轮一转动,传动轮一转动带动转轴转动,转轴转动带动凸轮转动,凸轮转动挤压压板向下移动,压板向下移动压迫回力弹簧发生弹性变形,同时压板挤压氧气袋,由于聚酯弹性垫板具有高弹性,从而避免了压板损坏氧气袋的情况发生。
[0014]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本发明的一种心肺复苏辅助装置,因本发明添加了箱体、驱动轴、连接杆、顶杆、复位弹簧、导向槽、滑轮、伸缩杆、压块、开口槽、承载杆以及导套,实现了病患心肺自动按压功能。
[0015] 因本发明添加了放置槽、氧气袋、回力弹簧、压板、呼吸面罩、输氧管、外壳、转轴、凸轮、传动轮一、同步带以及传动轮二,实现了自动输氧功能。附图说明
[0016] 通过阅读参照以下附图对非限制性实施例所作的详细描述,本发明的其它特征、目的和优点将会变得更明显:图1为本发明一种心肺复苏辅助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一种心肺复苏辅助装置中心脏复苏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一种心肺复苏辅助装置中自动输氧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心脏复苏机构、2-自动输氧机构、3-支撑板、4-举升缸、5-支撑座、6-固定脚、
101-箱体、102-驱动轴、103-连接杆、104-顶杆、105-复位弹簧、106-导向槽、107-滑轮、108-伸缩杆、109-压块、110-开口槽、111-承载杆、112-导套、201-放置槽、202-氧气袋、203-回力弹簧、204-压板、205-呼吸面罩、206-输氧管、207-外壳、208-转轴、209-凸轮、210-传动轮一、211-同步带、212-传动轮二。

具体实施方式

[0017] 为使本发明实现的技术手段、创作特征、达成目的与功效易于明白了解,下面结合具体实施方式,进一步阐述本发明。
[0018] 请参阅图1-图3,本发明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心肺复苏辅助装置,包括支撑板3、举升缸4、支撑座5、固定脚6、心脏复苏机构1以及自动输氧机构2,支撑板3固定在举升缸4上端面上,举升缸4安装在支撑座5内中部位置,固定脚6安装在支撑座5下表面上,心脏复苏机构1设置在支撑板3下端面中部位置,心脏复苏机构1包括箱体101、驱动轴102、连接杆
103、顶杆104、复位弹簧105、导向槽106、滑轮107、伸缩杆108、压块109、开口槽110、承载杆
111以及导套112,自动输氧机构2包括放置槽201、氧气袋202、回力弹簧203、压板204、呼吸面罩205、输氧管206、外壳207、转轴208、凸轮209、传动轮一210、同步带211以及传动轮二
212。
[0019] 在心脏复苏机构1中,箱体101安装在支撑板3下端面中部位置,驱动轴102安装在箱体101内左侧位置,连接杆103安装在驱动轴102环形侧面上,顶杆104安装在连接杆103下表面上,复位弹簧105安装在导套112内顶部位置,导向槽106开设在导套112内环形侧面右部位置,滑轮107固定在伸缩杆108环形侧面右部,且滑轮107装配在导向槽106内,伸缩杆108固定在回力弹簧203下端,且伸缩杆108延伸至箱体101下端面外,压块109固定在伸缩杆
108下端面上,开口槽110开设在导套112环形侧面左部位置,承载杆111固定在伸缩杆108环形侧面左部,且承载杆111延伸至开口槽110外,导套112设置在箱体101内右部位置。
[0020] 在自动输氧机构2中,放置槽201开设在外壳207内下表面中部位置,氧气袋202设置在放置槽201内,回力弹簧203安装在外壳207内下端面上,压板204固定在回力弹簧203上端,呼吸面罩205安装在输氧管206前端面上,输氧管206后端与氧气袋202相连接,输氧管206前端延伸至箱体101前端面外,外壳207设置在箱体101内上端面后部位置,转轴208设置在外壳207内中部位置,凸轮209安装在转轴208中部,传动轮一210安装在转轴208后部,且传动轮一210通过同步带211与传动轮二212相连接,传动轮二212安装在驱动轴102后部。
[0021] 作为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连接杆103与顶杆104均设有四组以上,四组以上连接杆103呈环形等距排布在驱动轴102上,顶杆104与连接杆103呈90°夹角进行布置,箱体101后端面安装有电机,且电机通过减速器与驱动轴102相连接,在实际使用时,首先将压块109与病患心脏位置紧密贴合,运行电机,电机带动驱动轴102转动,驱动轴102转动带动连接杆103转动,连接杆103转动带动顶杆104转动,顶杆104转动挤压承载杆111,进而承载杆111在开口槽110内向下移动,承载杆111向下移动带动伸缩杆108在导套112内向下移动,伸缩杆
108向下移动拉伸回力弹簧203发生弹性变形,同时伸缩杆108向下移动带动压块109向下移动,压块109向下移动对病患胸腔进行挤压,当顶杆104与承载杆111分离后,复位弹簧105恢复原始形状,进而回力弹簧203带动伸缩杆108向上移动,伸缩杆108向上移动带动压块109向上移动,当顶杆104再次与承载杆111相接触时,伸缩杆108再次向下移动,进而使压块109上下往复移动,压块109上下往复移动对病患心脏进行按压,从而实现了自动进行病患心脏复苏作业的功能。
[0022] 作为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导向槽106开设在导套112内环形侧面右部位置,滑轮107固定在伸缩杆108环形侧面右部,且滑轮107装配在导向槽106内,在实际使用时,运行电机,电机带动驱动轴102转动,驱动轴102转动带动连接杆103转动,连接杆103转动带动顶杆
104转动,顶杆104转动挤压承载杆111,进而承载杆111在开口槽110内向下移动,承载杆111向下移动带动伸缩杆108在导套112内向下移动,伸缩杆108向下移动带动滑轮107在导向槽
106内向下移动,从而提高了伸缩杆108移动时稳定性。
[0023] 作为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顶杆104下端面上安装有导向轮,在实际使用时,运行电机,电机带动驱动轴102转动,驱动轴102转动带动连接杆103转动,连接杆103转动带动顶杆104转动,当顶杆104与承载杆111接触时,导向轮在摩擦力作用下进行转动,并随着顶杆104转动挤压承载杆111向下移动,从而使顶杆104与承载杆111之间的滑动摩擦转换成滚动摩擦,避免了顶杆104与承载杆111之间的磨损,延长了顶杆104与承载杆111的使用寿命。
[0024] 作为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氧气袋202设置在放置槽201内,回力弹簧203安装在外壳207内下端面上,压板204固定在回力弹簧203上端,呼吸面罩205安装在输氧管206前端面上,输氧管206后端与氧气袋202相连接,输氧管206前端延伸至箱体101前端面外,转轴208设置在外壳207内中部位置,凸轮209安装在转轴208中部,传动轮一210安装在转轴208后部,且传动轮一210通过同步带211与传动轮二212相连接,传动轮二212安装在驱动轴102后部,在实际使用时,首先将呼吸面罩205固定在病患口鼻处,运行电机,电机带动驱动轴102转动,驱动轴102转动带动连接杆103以及传动轮二212同时转动,传动轮二212通过同步带211带动传动轮一210转动,传动轮一210转动带动转轴208转动,转轴208转动带动凸轮209转动,凸轮209转动挤压压板204向下移动,压板204向下移动压迫回力弹簧203发生弹性变形,同时压板204挤压氧气袋202,氧气袋202内的氧气输送至输氧管206,输氧管206将氧气输送至呼吸面罩205,从而实现了自动输氧功能。
[0025] 作为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压板204为一种聚酯弹性垫板,在实际使用时,先将呼吸面罩205固定在病患口鼻处,运行电机,电机带动驱动轴102转动,驱动轴102转动带动连接杆103以及传动轮二212同时转动,传动轮二212通过同步带211带动传动轮一210转动,传动轮一210转动带动转轴208转动,转轴208转动带动凸轮209转动,凸轮209转动挤压压板204向下移动,压板204向下移动压迫回力弹簧203发生弹性变形,同时压板204挤压氧气袋
202,由于聚酯弹性垫板具有高弹性,从而避免了压板204损坏氧气袋202的情况发生。
[0026] 以上显示和描述了本发明的基本原理和主要特征和本发明的优点,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显然本发明不限于上述示范性实施例的细节,而且在不背离本发明的精神或基本特征的情况下,能够以其他的具体形式实现本发明。因此,无论从哪一点来看,均应将实施例看作是示范性的,而且是非限制性的,本发明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而不是上述说明限定,因此旨在将落在权利要求的等同要件的含义和范围内的所有变化囊括在本发明内。
[0027] 此外,应当理解,虽然本说明书按照实施方式加以描述,但并非每个实施方式仅包含一个独立的技术方案,说明书的这种叙述方式仅仅是为清楚起见,本领域技术人员应当将说明书作为一个整体,各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也可以经适当组合,形成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的其他实施方式。
相关专利内容
标题 发布/更新时间 阅读量
便捷式人工心肺复苏机 2020-05-18 553
一种心肺复苏装置 2020-05-18 111
心肺复苏器 2020-05-11 179
心肺复苏装置 2020-05-14 467
紧急心肺复苏机 2020-05-14 649
心肺复苏装置 2020-05-14 728
负压心肺复苏器 2020-05-15 363
一种心肺复苏仪 2020-05-13 568
心肺复苏按压训练装置 2020-05-15 498
心肺复苏监护仪 2020-05-12 354
高效检索全球专利

专利汇是专利免费检索,专利查询,专利分析-国家发明专利查询检索分析平台,是提供专利分析,专利查询,专利检索等数据服务功能的知识产权数据服务商。

我们的产品包含105个国家的1.26亿组数据,免费查、免费专利分析。

申请试用

分析报告

专利汇分析报告产品可以对行业情报数据进行梳理分析,涉及维度包括行业专利基本状况分析、地域分析、技术分析、发明人分析、申请人分析、专利权人分析、失效分析、核心专利分析、法律分析、研发重点分析、企业专利处境分析、技术处境分析、专利寿命分析、企业定位分析、引证分析等超过60个分析角度,系统通过AI智能系统对图表进行解读,只需1分钟,一键生成行业专利分析报告。

申请试用

QQ群二维码
意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