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专利库 / 诊断设备和程序 / 磁共振弹性成像 / 用于改善二尖瓣功能的方法和装置

用于改善二尖瓣功能的方法和装置

阅读:377发布:2020-10-03

专利汇可以提供用于改善二尖瓣功能的方法和装置专利检索,专利查询,专利分析的服务。并且本文提供了一种用于减少二尖瓣回流的方法和装置。这种装置插入到病人二尖瓣的后部小叶附近的冠状窦中,所述装置适合于使二尖瓣后部小叶附近的至少一部分冠状窦的固有 曲率 变直,以便使后部环体向前移动,从而改善小叶接合并减少二尖瓣回流。,下面是用于改善二尖瓣功能的方法和装置专利的具体信息内容。

1.一种用于减少二尖瓣回流的方法,包括:
将装置插入到病人二尖瓣的后部小叶附近的冠状窦中,所述装置 适合于使二尖瓣后部小叶附近的至少一部分冠状窦的固有曲率变 直,以便使后部环体向前移动,从而改善小叶接合;
所述装置包括细长本体,在将所述细长本体插入到冠状窦中之 前,其在无应状态下具有比冠状窦的曲率度数更小的曲率度数,并 且所述装置的刚性高于处在装置和二尖瓣之间的解剖组织,使得所述 装置在冠状窦中的布置将使后部环体向前移动,并且改善小叶接合。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细长本体在 无应力状态下是大致平直的。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细长本体在 无应力状态下是至少部分弯曲的。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细长本体在 插入到冠状窦中之后是大致平直的。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细长本体在 插入到冠状窦中之后是大致弯曲的。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细长本体包 括由中间部分连接在一起的第一和第二末端部分,并且所述第一和第 二末端部分在所述细长本体插入到冠状窦中之后是大致弯曲的,并且 所述中间部分在所述细长本体插入到冠状窦中之后是大致平直的。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细长本体包 括由中间部分连接在一起的第一和第二末端部分,并且所述中间部分 包括由中央区域连接在一起的第一和第二区域,所述中央区域和所述 第一及第二末端部分在所述细长本体插入到冠状窦中之后是大致弯 曲的,并且所述第一及第二区域在所述细长本体插入到冠状窦中之后 是大致平直的。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中央区域、 所述第一和第二末端部分以及所述第一和第二区域具有一定的长 度,使得所述细长本体对大致邻近二尖瓣后部小叶的冠状窦的壁施加 向前的作用力,并对大致邻近二尖瓣连合的冠状窦的壁施加向后的作 用力。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细长本体至 少部分地由弹性材料形成。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细长本体可 在较长时期内以连续的方式实现二尖瓣重塑。
11.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细长本体 至少部分地由超弹性材料形成。
1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装置包括结 合在所述细长本体上的稳定支架
13.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细长本 体插入到冠状窦中之前将所述稳定支架插入到所述冠状窦中。
14.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细长本 体插入到冠状窦中的同时将所述稳定支架插入到所述冠状窦中。
15.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细长本体 是与所述稳定支架分开的。
16.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细长本体 与所述稳定支架选择性地相连。
17.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稳定支架 与所述细长本体形成一体。
18.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稳定支架 包括其中具有开孔的圆柱形框架
19.根据权利要求18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稳定支架 包括连接到所述圆柱形框架上以用于在其中接受所述细长本体的导 轨。
20.根据权利要求18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稳定支架 包括多个肋。
21.根据权利要求18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肋连接在 所述细长本体上。
22.根据权利要求18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肋连接在 脊状件上。
23.根据权利要求2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脊状件包 括尺寸适于在其中接受所述细长本体的腔管。
24.一种用于减少二尖瓣回流的方法,包括:
将装置插入到病人二尖瓣的后部小叶附近的冠状窦中,所述装置 适合于使二尖瓣后部小叶附近的至少一部分冠状窦向前移动,以便使 后部环体向前移动,从而改善小叶接合;
所述装置包括细长本体,在将所述细长本体插入到冠状窦中之 前,其在无应力状态下具有比冠状窦更平直的结构,并且所述装置的 刚性高于处在装置和二尖瓣之间的解剖组织,使得所述装置在冠状窦 中的布置将使后部环体向前移动,并且改善小叶接合。
25.根据权利要求24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装置包括 连接到所述细长本体上的稳定支架。
26.一种用于减少二尖瓣回流的方法,包括:
将装置插入到病人二尖瓣的后部小叶附近的冠状窦中,所述装置 适合于减小二尖瓣后部小叶附近的至少一部分冠状窦的固有曲率度 数,以便使后部环体向前移动,从而改善小叶接合;所述装置包括在 无应力状态下具有相对平直结构的细长本体,并且所述装置的刚性高 于处在装置和二尖瓣之间的解剖组织,使得所述装置在冠状窦中的布 置将使后部环体向前移动,并且改善小叶接合。
27.根据权利要求26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装置包括 连接到所述细长本体上的稳定支架。
28.一种用于减少二尖瓣回流的方法,包括:
将装置插入到病人二尖瓣的后部小叶附近的冠状窦中,所述装置 适合于增大二尖瓣后部小叶附近的至少一部分冠状窦的固有曲率半 径,以便使后部环体向前移动,从而改善小叶接合;
所述装置包括在无应力状态下具有相对平直结构的细长本体,并 且所述装置的刚性高于处在装置和二尖瓣之间的解剖组织,使得所述 装置在冠状窦中的布置将使后部环体向前移动,并且改善小叶接合。
29.根据权利要求28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装置包括 连接到所述细长本体上的稳定支架。
30.一种用于减少二尖瓣回流的方法,包括:
将装置插入到病人二尖瓣的后部小叶附近的冠状窦中,所述装置 具有远端、近端和中间部分,所述装置构造成当装置定位在二尖瓣的 后部小叶附近的冠状窦中时,所述远端和近端将对冠状窦的壁施加向 后的作用力,而所述中间部分对所述冠状窦的壁施加向前的作用力, 以便使后部环体向前移动,从而改善小叶接合;
所述装置包括在无应力状态下具有相对平直结构的细长本体,并 且所述装置的刚性高于处在装置和二尖瓣之间的解剖组织,使得所述 装置在冠状窦中的布置将使后部环体向前移动,并且改善小叶接合。
31.根据权利要求30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装置包括 连接到所述细长本体上的稳定支架。
32.一种用于减少二尖瓣回流的方法,包括:
将大致平直的细长本体插入到病人二尖瓣的后部小叶附近的冠 状窦中,所述大致平直的细长本体的长度相对于二尖瓣的后部小叶附 近的冠状窦的固有曲率来定制,使得当所述大致平直的细长本体定位 在冠状窦中时,其将导致至少一部分冠状窦在二尖瓣的后部小叶附近 呈现出大致平直的结构,以便增加二尖瓣环体的曲率半径,从而改善 小叶接合;
所述大致平直的细长本体包括在无应力状态下具有相对平直结 构的细长本体,并且所述装置的刚性高于处在装置和二尖瓣之间的解 剖组织,使得所述装置在冠状窦中的布置将使后部环体向前移动,并 且改善小叶接合。
33.根据权利要求3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大致平直 的细长本体在插入到病人中之前是大致平直,并且在插入到病人中之 后是大致弯曲的。
34.根据权利要求3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装置包括 连接到所述杆件上的稳定支架。
35.一种用于减少二尖瓣回流的方法,包括:
将大致刚性的细长本体插入到位于病人二尖瓣的后部小叶附近 的冠状窦中,所述大致刚性的细长本体相对于所述二尖瓣的后部小叶 附近的冠状窦的固有曲率来构造,使得当所述大致刚性的细长本体定 位在冠状窦中时,其将导致至少一部分冠状窦在二尖瓣的后部小叶附 近形成不同的结构,以便使后部环体向前移动,从而改善小叶接合;
所述大致平直的细长本体包括在无应力状态下具有相对平直结 构的杆件,并且所述装置的刚性高于处在装置和二尖瓣之间的解剖组 织,使得所述装置在冠状窦中的布置将使后部环体向前移动,并且改 善小叶接合。
36.根据权利要求35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大致刚性 的细长本体的刚性高于处在所述装置和二尖瓣之间的解剖组织,但仍 然是可弯曲的。
37.根据权利要求35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装置包括 连接到所述杆件上的稳定支架。
38.一种用于减少二尖瓣回流的方法,包括:
将大致平直且大致刚性的细长本体插入到病人二尖瓣的后部小 叶附近的冠状窦中,所述大致平直且大致刚性的细长本体的长度相对 于二尖瓣后部小叶附近的冠状窦的固有曲率来定制,使得当所述大致 平直且大致刚性的细长本体定位在冠状窦中时,其将导致至少一部分 冠状窦在二尖瓣的后部小叶附近呈现出大致平直的结构,以便增加二 尖瓣环体的曲率半径,从而改善小叶接合;
所述大致平直且大致刚性的细长本体包括在无应力状态下具有 相对平直结构的杆件,并且所述装置的刚性高于处在装置和二尖瓣之 间的解剖组织,使得所述装置在冠状窦中的布置将使后部环体向前移 动,并且改善小叶接合。
39.根据权利要求38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大致平直 的细长本体在插入到病人中之前是大致平直的,在插入到病人中之后 是大致弯曲的。
40.根据权利要求38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大致刚性 的细长本体的刚性高于处在装置和二尖瓣之间的解剖组织,但仍然是 可弯曲的。
41.根据权利要求38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装置包括 连接到所述杆件上的稳定支架。
42.根据权利要求38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平直且大 致刚性的细长本体经皮式地插入到冠状窦中。
43.根据权利要求4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通过将所述平 直且大致刚性的细长本体引入病人的颈静脉,向下穿过上腔静脉,经 过右心房且之后传送至冠状窦中,从而将所述平直且大致刚性的细长 本体插入到冠状窦中。
44.根据权利要求4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通过将所述平 直且大致刚性的细长本体引入病人的左骨下静脉,向下穿过上腔静 脉,经过右心房且之后传送至冠状窦中,从而将所述平直且大致刚性 的细长本体插入到冠状窦中。
45.根据权利要求38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平直且大 致刚性的细长本体通过病人心脏中的切口而插入到所述冠状窦中。
46.根据权利要求38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通过使所述平 直且大致刚性的细长本体穿过预定位的输送导管而将其引入到合适 的位置
47.根据权利要求46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通过将导线插 入到冠状窦中,在所述导线上传送输送导管而进入冠状窦,并且去除 所述导线,然后沿所述输送导管向下传送所述平直且大致刚性的细长 本体,从而将所述平直且大致刚性的细长本体引入到合适的位置。
48.根据权利要求38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通过使所述平 直且大致刚性的细长本体在预定位的导线上传送而将其引入到合适 的位置。
49.根据权利要求48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通过将导线插 入到冠状窦中,然后沿所述导线向下传送所述平直且大致刚性的细长 本体,从而将所述平直且大致刚性的细长本体引入到合适的位置。
50.根据权利要求38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还包 括从冠状窦中去除所述平直且大致刚性的细长本体的后续步骤。
51.根据权利要求38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平直且大 致刚性的细长本体在可视化的情形下进行插入。
52.根据权利要求5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可视化通 过利用选自荧光透视法、声波心动描记术、血管内超声波、血管镜 和实时磁共振成像中的手术过程来实现。
53.根据权利要求38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包括 评估手术效果的额外步骤。
54.根据权利要求38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可在不使用导 管和导线的条件下将所述平直且大致刚性的细长本体引入到合适的 位置。
55.一种用于减少二尖瓣回流的装置,包括:
具有远端、近端和中间部分的本体,所述本体构造成当所述本体 定位在二尖瓣的后部小叶附近的冠状窦中时,所述远端和近端将对冠 状窦的壁施加向后的作用力,而所述中间部分将对冠状窦的壁施加向 前的作用力,以便使所述二尖瓣的后部环体向前移动,从而改善小叶 接合;
所述本体包括在无应力状态下具有相对平直结构的杆件,并且所 述装置的刚性高于处在装置和二尖瓣之间的解剖组织,使得所述装置 在冠状窦中的布置将使后部环体向前移动,并且改善小叶接合。
56.根据权利要求55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装置还包 括与所述杆件相连的稳定支架。
57.一种用于减少二尖瓣回流的装置,包括:
适合于插入到病人二尖瓣的后部小叶附近的冠状窦中的大致平 直的细长本体,所述大致平直的细长本体的长度相对于二尖瓣后部小 叶附近的冠状窦的固有曲率来定制,使得当所述大致平直的细长本体 定位在冠状窦中时,其将导致至少一部分冠状窦在二尖瓣的后部小叶 附近呈现出大致平直的结构,以便增加二尖瓣环体的曲率半径,使其 向前移动,从而改善小叶接合;
所述本体包括在无应力状态下具有大致平直结构的杆件,并且所 述装置的刚性高于处在装置和二尖瓣之间的解剖组织,使得所述装置 在冠状窦中的布置将使后部环体向前移动,并且改善小叶接合。
58.根据权利要求57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大致平直 的细长本体在插入到病人中之前是大致平直的,并在插入到病人中之 后因与解剖结构之间的被动式弹性相互作用而是大致弯曲的。
59.根据权利要求57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装置包括 连接到所述杆件上的稳定支架。
60.一种用于减少二尖瓣回流的装置,包括:
适合于插入到病人二尖瓣的后部小叶附近的冠状窦中的大致刚 性的细长本体,所述大致刚性的细长本体相对于二尖瓣后部小叶附近 的冠状窦的固有曲率来构造,使得当所述大致刚性的细长本体定位在 冠状窦中时,其将导致至少一部分冠状窦在二尖瓣的后部小叶附近呈 现出不同的结构,以便使后部环体向前移动,从而改善小叶接合;
所述本体包括在无应力状态下具有大致平直结构的杆件,并且所 述装置的刚性高于处在装置和二尖瓣之间的解剖组织,使得所述装置 在冠状窦中的布置将使后部环体向前移动,并且改善小叶接合。
61.根据权利要求60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大致刚性 的细长本体的刚性高于处在装置和二尖瓣之间的解剖组织,但仍然是 可弯曲的。
62.根据权利要求60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装置包括 连接到所述杆件上的稳定支架。
63.一种用于减少二尖瓣回流的装置,包括:
适合于插入到病人二尖瓣的后部小叶附近的冠状窦中的大致平 直且大致刚性的细长本体,所述大致平直且大致刚性的细长本体的长 度相对于所述二尖瓣后部小叶附近的冠状窦的固有曲率来定制,使得 当所述大致平直且大致刚性的细长本体定位在冠状窦中时,其将导致 至少一部分冠状窦在二尖瓣的后部小叶附近呈现出大致平直的结 构,以便增加二尖瓣环体的曲率半径,使其向前移动,从而改善小叶 接合;
所述本体包括在无应力状态下具有大致平直结构的杆件,并且所 述装置的刚性高于处在装置和二尖瓣之间的解剖组织,使得所述装置 在冠状窦中的布置将使后部环体向前移动,并且改善小叶接合。
64.根据权利要求63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大致平直 的细长本体在插入到病人中之前是大致平直的,而在插入到病人中之 后是大致弯曲的。
65.根据权利要求63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大致刚性 的细长本体的刚性高于处在装置和二尖瓣之间的解剖结构,但仍然是 可弯曲的。
66.根据权利要求63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装置包括 连接到所述杆件上的稳定支架。
67.根据权利要求63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装置还包 括适合于定位在病人冠状窦中的输送导管,所述柔性输送导管由柔性 材料形成,使其将大致呈现出冠状窦的结构,所述输送导管适合于在 其中接受所述平直且大致刚性的细长本体。
68.根据权利要求67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平直且大 致刚性的细长本体安装在杆件上,所述杆件由柔性材料形成,使得所 述杆件将呈现出冠状窦的结构,并且所述杆件的尺寸适合于安装在所 述输送导管内。
69.根据权利要求63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装置还包 括用于将所述输送导管定位在冠状窦中的可去除导线。
70.根据权利要求63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装置还包 括适合于定位在冠状窦中的导线,所述导线由柔性材料形成,使其将 大致呈现出冠状窦的结构,并且所述平直且大致刚性的细长本体是中 空的,以便套在所述导线上。
71.根据权利要求63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平直且大 致刚性的细长本体的远端和近端中的至少一个包括柔性部分,用于在 所述平直且大致刚性的细长本体设置在冠状窦中时减轻施加在冠状 窦上的应力。
72.根据权利要求63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平直且大 致刚性的细长本体的远端和近端中的至少一个呈锥形,用于在所述平 直且大致刚性的细长本体设置在冠状窦中时减轻施加在冠状窦上的 应力。
73.根据权利要求63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平直且大 致刚性的细长本体具有不超过处于冠状动脉口和AIV之间的冠状窦 部分的长度。
74.根据权利要求67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装置还包 括支撑导管,用于在所述平直且大致刚性的细长本体穿过所述输送导 管时防止所述输送导管转向到下腔静脉。
75.一种用于减少二尖瓣回流的方法,包括:
将装置插入到病人二尖瓣的后部小叶附近的冠状窦中,所述装置 适合于转化二尖瓣后部小叶附近的至少一部分冠状窦的固有曲率,以 便使所述后部环体向前移动,从而改善小叶接合,其中所述装置包括 杆件和与所述杆件相连的稳定支架。
76.一种用于减少二尖瓣回流的装置,包括:
适合于插入到病人二尖瓣后部小叶附近的冠状窦中的细长本 体,所述装置适合于转化二尖瓣后部小叶附近的至少一部分冠状窦的 固有曲率,以便使所述后部环体向前移动,从而改善小叶接合,其中 所述装置包括杆件和与所述杆件相连的稳定支架。

说明书全文

发明领域

本发明大体上涉及外科方法和装置,更具体地涉及用于改善二 尖瓣功能的外科方法和装置。

发明背景

二尖瓣修复是医治所有病原性二尖瓣回流的手术选择。利用当 前的外科技术,可以修复70%到95%之间的回流二尖瓣。目前已经 很好地证明了二尖瓣修复比二尖瓣更换更具优势。这些优势包括能 更好地保护心脏功能,并减少与抗凝剂相关的出血、血栓栓塞和心 内膜炎的险。
在当前的实践中,二尖瓣手术需要进行极具侵害性的处理,其 包括切开胸壁、心旁路、心肺停搏以及切开心脏本身,以便能够 接触到二尖瓣。这种手术与高发病率和死亡率联系在一起。由于与 这种手术相关的风险,许多身体很弱的病人无法享受到二尖瓣回流 的外科医治的潜在好处。另外,无法在早期对具有中度症状的二尖 瓣回流病人进行干预,并且只能在心脏的官能不良发展到一定程度 之后才能进行外科医治。
二尖瓣回流通常发生在心衰病人身上,并且是这些病人的发病 率和死亡率的重要原因。在心衰的病人身上发生二尖瓣回流是由左 心室、乳头肌和二尖瓣环体的几何构型变化造成的。这些几何构型 的变化导致二尖瓣小叶在心脏收缩时不能完全接合。在这种情况下, 只通过缝线或通过缝线与支撑环的组合来使二尖瓣环体形成褶皱, 便可医治二尖瓣回流,从而减少扩张环体的圆周,并且恢复二尖瓣 环体的原始几何构型。
更具体地说,目前用于二尖瓣修复的外科实践通常要求通过外 科手术打开左心房,然后将缝线或更普遍地将缝线与支撑环的组合 固定在环体的内表面上,从而减小二尖瓣环体的半径;这种结构用 于以荷包口缝合的方式将环体系紧至较小的半径,从而通过改善小 叶的接合而减少二尖瓣回流。
二尖瓣的这种修复方法通常称为“瓣环成形术”,其有效地减 少了心衰病人的二尖瓣回流。这又缓解了心衰症状,改善了生命质 量并提高了寿命。然而遗憾的是,二尖瓣手术的侵害性和所伴随的 风险导致大多数心衰病人只有少数可进行外科手术。因此,可提高 小叶接合性并因此减少心衰病人中的二尖瓣回流的更少侵害性的方 法可以使这种疗法适用于绝大多数病人。
二尖瓣回流还发生在约20%的身患急性心肌梗塞的病人身上。 另外,在急性心肌梗塞的复原中,在约10%的发展成严重血液动 不稳定的病人中,二尖瓣回流是心原性休克的主要原因。患有二尖 瓣回流和心原性休克的病人具有约50%的医院死亡率。消除这些病 人中的二尖瓣回流极有好处。然而遗憾的是,患有严重二尖瓣回流 并有急性心肌梗塞作为并发症的病人是特别高危的外科手术对象, 因而不是传统瓣环成形术的良好手术对象。因此,在这些极其病弱 的病人身上实现二尖瓣回流的暂时性减少或消除的无创式方法可为 其提供从心肌梗塞或其它严重威胁生命的病症中康复的时间,并使 其成为更佳的医疗、干预疗法或外科疗法的手术对象。
发明概要
因此,本发明的一个目的是提供一种用于减少二尖瓣回流的改 善的方法和装置。
本发明的另一目的是提供一种用于减少二尖瓣回流的无创式方 法和装置。
本发明的另一目的是提供一种用于减少二尖瓣回流的方法和装 置,它们可以永久性地(例如用于心衰病人)或临时性地(例如用 于患有二尖瓣回流和急性心肌梗塞的病人)配置使用。
通过本发明可实现这些及其它的目的,其包含一种用于减少二 尖瓣回流的改善的方法和装置。
在本发明的一种形式中,提供了一种用于减少二尖瓣回流的方 法,其包括:
将装置插入到病人二尖瓣的后部小叶附近的冠状窦中,该装置 适合于使二尖瓣后部小叶附近的至少一部分冠状窦的固有曲率变 直,以便使后部环体向前移动,从而改善小叶接合。
在本发明的另一形式中,提供了一种用于减少二尖瓣回流的方 法,其包括:
将装置插入到病人二尖瓣的后部小叶附近的冠状窦中,该装置 适合于使二尖瓣后部小叶附近的至少一部分冠状窦向前移动,以便 使后部环体向前移动,从而改善小叶接合。
在本发明的另一形式中,提供了一种用于减少二尖瓣回流的方 法,其包括:
将装置插入到病人二尖瓣的后部小叶附近的冠状窦中,该装置 适合于减小二尖瓣后部小叶附近的至少一部分冠状窦的固有曲率的 度数,以便使后部环体向前移动,从而改善小叶接合。
在本发明的另一形式中,提供了一种用于减少二尖瓣回流的方 法,其包括:
将装置插入到病人二尖瓣的后部小叶附近的冠状窦中,该装置 适合于增加二尖瓣后部小叶附近的至少一部分冠状窦的固有曲率半 径,以便使后部环体向前移动,从而改善小叶接合。
在本发明的另一形式中,提供了一种用于减少二尖瓣回流的方 法,其包括:
将装置插入到病人二尖瓣的后部小叶附近的冠状窦中,该装置 具有远端、近端和中间部分,该装置构造成当装置定位在二尖瓣的 后部小叶附近的冠状窦中时,远端和近端将对冠状窦的壁施加向后 的作用力,而中间部分将对冠状窦的壁施加向前的作用力,以便使 后部环体向前移动,从而改善小叶接合。
在本发明的另一形式中,提供了一种用于减少二尖瓣回流的方 法,其包括:
将大致平直的细长本体插入到病人二尖瓣的后部小叶附近的冠 状窦中,该大致平直的细长本体的长度相对于二尖瓣后部小叶附近 的冠状窦的固有曲率来定制尺寸,使得当该大致平直的细长本体定 位在冠状窦中时,其将导致至少一部分冠状窦在二尖瓣的后部小叶 附近呈现出大致平直的结构,以便增加二尖瓣环体的曲率半径,从 而改善小叶接合。
在本发明的另一形式中,提供了一种用于减少二尖瓣回流的方 法,其包括:
将大致刚性的细长本体插入到病人二尖瓣的后部小叶附近的冠 状窦中,该大致刚性的细长本体相对于二尖瓣的后部小叶附近的冠 状窦的固有曲率来设置,使得当该大致刚性的细长本体定位在冠状 窦中时,其将导致至少一部分冠状窦在二尖瓣的后部小叶附近呈现 出不同的结构,以便使后部环体向前移动,从而改善小叶接合。
在本发明的另一形式中,提供了一种用于减少二尖瓣回流的方 法,其包括:
将大致平直且大致刚性的细长本体插入到病人二尖瓣的后部小 叶附近的冠状窦中,该大致平直且大致刚性的细长本体的长度相对 于二尖瓣的后部小叶附近的冠状窦的固有曲率来定制尺寸,使得当 该大致平直且大致刚性的细长本体定位在冠状窦中时,其将导致至 少一部分冠状窦在二尖瓣的后部小叶附近呈现出大致平直的结构, 以便增加二尖瓣环体的曲率半径,从而改善小叶接合。
在本发明的另一形式中,提供了一种用于减少二尖瓣回流的装 置,其包括:
具有远端、近端和中间部分的本体,该本体构造成当本体定位 在二尖瓣的后部小叶附近的冠状窦中时,远端和近端将对冠状窦的 壁施加向后的作用力,而中间部分将对冠状窦的壁施加向前的作用 力,以便向前移动二尖瓣的后部环体,从而改善小叶接合。
在本发明的另一形式中,提供了一种用于减少二尖瓣回流的装 置,其包括:
大致平直的细长本体,其适合于插入到病人二尖瓣的后部小叶 附近的冠状窦中,该大致平直的细长本体的长度相对于二尖瓣的后 部小叶附近的冠状窦的固有曲率来定制,使得当将该大致平直的细 长本体定位在冠状窦中时,其将导致至少一部分冠状窦在二尖瓣的 后部小叶附近呈现出大致平直的结构,以便增加二尖瓣环体的曲率 半径,使其向前移动,从而改善小叶接合。
在本发明的另一形式中,提供了一种用于减少二尖瓣回流的装 置,其包括:
大致刚性的细长本体,其适合于插入到病人二尖瓣的后部小叶 附近的冠状窦中,该大致刚性的细长本体相对于二尖瓣的后部小叶 附近的冠状窦的固有曲率来构造,使得当该大致刚性的细长本体定 位在冠状窦中时,其将导致至少一部分冠状窦在二尖瓣的后部小叶 附近呈现出不同的结构,以便使后部环体向前移动,从而改善小叶 接合。
在本发明的另一形式中,提供了一种用于减少二尖瓣回流的装 置,其包括:
大致平直且大致刚性的细长本体,其适合于插入到病人二尖瓣 的后部小叶附近的冠状窦中,该大致平直且大致刚性的细长本体的 长度相对于二尖瓣的后部小叶附近的冠状窦的固有曲率来定制,使 得当该大致平直且大致刚性的细长本体定位在冠状窦中时,其将导 致至少一部分冠状窦在二尖瓣的后部小叶附近呈现出大致平直的结 构,以便增加二尖瓣环体的曲率半径,使其向前移动,从而改善小 叶接合。
在本发明的另一形式中,提供了一种用于减少二尖瓣回流的方 法,其包括:
将装置插入到病人二尖瓣的后部小叶附近的冠状窦中,该装置 适合于使二尖瓣后部小叶附近的至少一部分冠状窦的固有曲率变 直,以便使后部环体向前移动,从而改善小叶接合;
该装置包括细长本体,在将细长本体插入到冠状窦中之前,其 在无应力状态下具有比冠状窦的曲率度数更小的曲率度数,并且该 装置的刚性高于处在装置和二尖瓣之间的解剖组织,使得装置在冠 状窦中的布置将使后部环体向前移动,并且改善小叶接合。
在本发明的另一形式中,提供了一种用于减少二尖瓣回流的方 法,其包括:
将装置插入到病人二尖瓣的后部小叶附近的冠状窦中,该装置 适合于使二尖瓣后部小叶附近的至少一部分冠状窦向前移动,以便 使后部环体向前移动,从而改善小叶接合;
该装置包括细长本体,在将细长本体插入到冠状窦中之前,其 在无应力状态下具有比冠状窦更平直的结构,并且该装置的刚性高 于处在装置和二尖瓣之间的解剖组织,使得装置在冠状窦中的布置 将使后部环体向前移动,并且改善小叶接合。
在本发明的另一形式中,提供了一种用于减少二尖瓣回流的方 法,其包括:
将装置插入到病人二尖瓣的后部小叶附近的冠状窦中,该装置 适合于减小二尖瓣后部小叶附近的至少一部分冠状窦的固有曲率度 数,以便使后部环体向前移动,从而改善小叶接合;该装置包括在 无应力状态下具有相对较平直结构的细长本体,并且该装置的刚性 高于处在装置和二尖瓣之间的解剖组织,使得装置在冠状窦中的布 置将使后部环体向前移动,并且改善小叶接合。
在本发明的另一形式中,提供了一种用于减少二尖瓣回流的方 法,其包括:
将装置插入到病人二尖瓣的后部小叶附近的冠状窦中,该装置 适合于增大二尖瓣后部小叶附近的至少一部分冠状窦的固有曲率半 径,以便使后部环体向前移动,从而改善小叶接合;
该装置包括在无应力状态下具有相对较平直结构的细长本体, 并且该装置的刚性高于处在装置和二尖瓣之间的解剖组织,使得装 置在冠状窦中的布置将使后部环体向前移动,并且改善小叶接合。
在本发明的另一形式中,提供了一种用于减少二尖瓣回流的方 法,其包括:
将装置插入到位于病人二尖瓣的后部小叶附近的冠状窦中,装 置具有远端、近端和中间部分,该装置构造成当其定位在二尖瓣后 部小叶附近的冠状窦中时,远端和近端将对冠状窦的壁施加向后的 作用力,而中间部分将对冠状窦的壁施加向前的作用力,以便使后 部环体向前移动,从而改善小叶接合;
该装置包括在无应力状态下具有相对较平直结构的细长本体, 并且该装置的刚性高于处在装置和二尖瓣之间的解剖组织,使得装 置在冠状窦中的布置将使后部环体向前移动,并且改善小叶接合。
在本发明的另一形式中,提供了一种用于减少二尖瓣回流的方 法,其包括:
将大致平直的细长本体插入到病人二尖瓣后部小叶附近的冠状 窦中,这种大致平直的细长本体的长度相对于二尖瓣后部小叶附近 的冠状窦的固有曲率来定制,使得当该大致平直的细长本体定位在 冠状窦中时,其将导致至少一部分冠状窦在二尖瓣的后部小叶附近 呈现出大致平直的结构,以便增加二尖瓣环体的曲率半径,从而改 善小叶接合;
该大致平直的细长本体包括在无应力状态下具有大致平直结构 的杆件,并且该装置的刚性高于处在装置和二尖瓣之间的解剖组织, 使得装置在冠状窦中的布置将使后部环体向前移动,并且改善小叶 接合。
在本发明的另一形式中,提供了一种用于减少二尖瓣回流的方 法,其包括:
将大致刚性的细长本体插入到病人二尖瓣后部小叶附近的冠状 窦中,该大致刚性的细长本体相对于二尖瓣后部小叶附近的冠状窦 的固有曲率来构造,使得当这种大致刚性的细长本体定位在冠状窦 中时,其将导致至少一部分冠状窦在二尖瓣的后部小叶附近呈现出 不同的结构,以便使后部环体向前移动,从而改善小叶接合;
该大致刚性的细长本体包括在无应力状态下具有相对较平直结 构的杆件,并且该装置的刚性高于处在装置和二尖瓣之间的解剖组 织,使得装置在冠状窦中的布置将使后部环体向前移动,并且改善 小叶接合。
在本发明的另一形式中,提供了一种用于减少二尖瓣回流的方 法,其包括:
将大致平直且大致刚性的细长本体插入到病人二尖瓣的后部小 叶附近的冠状窦中,该大致平直且大致刚性的细长本体的长度相对 于二尖瓣后部小叶附近的冠状窦的固有曲率来定制,使得当这种大 致平直且大致刚性的细长本体定位在冠状窦中时,其将导致至少一 部分冠状窦在二尖瓣的后部小叶附近呈现出大致平直的结构,以便 增加二尖瓣环体的曲率半径,从而改善小叶接合;
该大致平直且大致刚性的细长本体包括在无应力状态下具有大 致平直结构的杆件,并且该装置的刚性高于处在装置和二尖瓣之间 的解剖组织,使得装置在冠状窦中的布置将使后部环体向前移动, 并且改善小叶接合。
在本发明的另一形式中,提供了一种用于减少二尖瓣回流的装 置,其包括:
具有远端、近端和中间部分的本体,该本体构造成当本体定位 在二尖瓣后部小叶附近的冠状窦中时,远端和近端将对冠状窦的壁 施加向后的作用力,并且中间部分将对冠状窦的壁施加向前的作用 力,以便使二尖瓣的后部环体向前移动,从而改善小叶接合;
该本体包括在无应力状态下具有相对较平直结构的杆件,并且 该装置的刚性高于处在装置和二尖瓣之间的解剖组织,使得装置在 冠状窦中的布置将使后部环体向前移动,并且改善小叶接合。
在本发明的另一形式中,提供了一种用于减少二尖瓣回流的装 置,其包括:
大致平直的细长本体,其适合于插入到病人二尖瓣后部小叶附 近的冠状窦中,该大致平直的细长本体的长度相对于二尖瓣后部小 叶附近的冠状窦的固有曲率来定制,使得当该大致平直的细长本体 定位在冠状窦中时,其将导致至少一部分冠状窦在二尖瓣的后部小 叶附近呈现出大致平直的结构,以便增加二尖瓣环体的曲率半径, 使其向前移动,从而改善小叶接合;
该本体包括在无应力状态下具有大致平直结构的杆件,并且该 装置的刚性高于处在装置和二尖瓣之间的解剖组织,使得装置在冠 状窦中的布置将使后部环体向前移动,并且改善小叶接合。
在本发明的另一形式中,提供了一种用于减少二尖瓣回流的装 置,其包括:
大致刚性的细长本体,其适合于插入到病人二尖瓣后部小叶附 近的冠状窦中,该大致刚性的细长本体相对于二尖瓣后部小叶附近 的冠状窦的固有曲率来构造,使得当该大致刚性的细长本体定位在 冠状窦中,其将导致至少一部分冠状窦在二尖瓣的后部小叶附近呈 现出不同的结构,以便使后部环体向前移动,从而改善小叶接合;
该本体包括在无应力状态下具有大致平直结构的杆件,并且该 装置的刚性高于处在装置和二尖瓣之间的解剖组织,使得装置在冠 状窦中的布置将使后部环体向前移动,并且改善小叶接合。
在本发明的另一形式中,提供了一种用于减少二尖瓣回流的装 置,其包括:
大致平直且大致刚性的细长本体,其适合于插入到病人二尖瓣 后部小叶附近的冠状窦中,该大致平直且大致刚性的细长本体的长 度相对于二尖瓣后部小叶附近的冠状窦的固有曲率来定制,使得当 这种大致平直且大致刚性的细长本体定位在冠状窦中时,其将导致 至少一部分冠状窦在二尖瓣的后部小叶附近呈现出大致平直的结 构,以便增加二尖瓣环体的曲率半径,使其向前移动,从而改善小 叶接合;
该本体包括在无应力状态下具有大致平直结构的杆件,并且该 装置的刚性高于处在装置和二尖瓣之间的解剖组织,使得装置在冠 状窦中的布置将使后部环体向前移动,并且改善小叶接合。
在本发明的另一形式中,提供了一种用于减少二尖瓣回流的方 法,其包括:
将装置插入到病人二尖瓣后部小叶附近的冠状窦中,该装置适 合于将二尖瓣后部小叶附近的至少一部分冠状窦的固有曲率进行转 化,以便使后部环体向前移动,从而改善小叶接合,其中所述装置 包括杆件以及与所述杆件相连的稳定支架
在本发明的另一形式中,提供了一种用于减少二尖瓣回流的装 置,其包括:
细长本体,其适合于插入到病人二尖瓣后部小叶附近的冠状窦 中,该装置适合于将二尖瓣后部小叶附近的至少一部分冠状窦的固 有曲率进行转化,以便使后部环体向前移动,从而改善小叶接合, 其中所述装置包括杆件以及与所述杆件相连的稳定支架。
重要的是,可通过无创的方式永久性地或临时性地来实施本发 明,以便减少二尖瓣回流。
附图简介
通过以下结合附图来考虑的本发明优选实施例的详细描述,更 完整地公开或披露了本发明的这些及其它目的和特征,在附图中采 用相同的标号来表示相同的零部件,其中:
图1是人体血管系统的一部分的示意图;
图2是人体心脏的一部分的示意图;
图3是根据本发明来形成的优选系统的示意图;
图4-7是显示了采用图3所示系统来减少二尖瓣回流的一组图;
图8显示了输送导管的一种备选形式;
图9显示了柔性推杆的一种备选形式;
图10显示了本发明的另一备选形式;
图11显示了本发明的另一备选形式;
图12-14显示了构成本发明的一种形式的细长本体的备选构造;
图15显示了根据本发明而形成的备选系统;
图16显示了在配置使用系统的细长本体的期间图15所示系统 的构造;
图17-19是细长本体的其它备选实施例的侧视图;
图20是作用在本发明组件的操作部分上的作用力的示意图;
图21是本发明的另一备选形式的示意图;
图22是显示了配置在冠状窦中的图21所示结构的示意图;
图23是本发明的另一备选形式的示意图;
图24是显示了配置在冠状窦中的图23所示结构的示意图;
图25是正常二尖瓣的示意图;
图26是回流二尖瓣的示意图;
图27和28是显示了插入到冠状窦中的细长本体的示意图,其 中该细长本体包括大致平直且大致刚性的中央部分;
图29和30是显示了插入到冠状窦中的另一细长本体的示意图, 其中该细长本体包括弹性的中央部分和末端部分;
图31和32是显示了插入到冠状窦中的另一细长本体的示意图, 其中该细长本体具有沿其长度为可变的弹性。
图33是显示用于两种材料即镍合金和不锈的作用力变形曲 线的示意图;
图34和35是细长本体的其它备选实施例的侧视图;
图36是细长本体的另一备选实施例的示意图;
图37是显示了与稳定支架协同式接合的图35所示细长本体的 示意性侧视图;
图38是配置在图37所示的稳定支架中的台阶的示意性剖视图;
图39是显示为处于冠状窦中的图37所示细长本体和稳定支架 的示意图;
图40是本发明的另一形式的示意图;
图41是沿着图40中的线41-41的剖视图;
图42是本发明的另一形式的示意图;
图43是沿着图42中的线43-43的剖视图;
图44是本发明的另一形式的示意图;
图45是沿着图44中的线44-44的剖视图;
图46是显示了配置在冠状窦中的图40-45所示构造的示意图;
图47是本发明的另一形式的示意图;
图48-51显示了用于将细长本体和稳定支架相结合的备选构造;
图52是图51所示的细长本体和稳定支架的组合的示意性透视 图;
图53是具有从中伸出的肋的细长本体的透视图;
图54是图53所示细长本体和肋组件的顶平面视图;
图55是细长本体和稳定支架的另一组合的示意性透视图;
图56是细长本体和稳定支架的组合的示意透视图,其中稳定支 架的结构包括多个细长本体部件;
图57是完全由稳定支架构件构成的细长本体的示意性侧视图;
图58是显示了根据本发明而形成的细长本体和稳定支架的另一 组合的示意性侧视图;
图59是显示了配置在病人冠状窦中的图57所示稳定支架的示 意性侧视图;
图60是显示了配置在病人冠状窦中的图57所示细长本体和稳 定支架的组合的示意性侧视图;
图61是显示了根据本发明而形成的细长本体和稳定支架的另一 组合的示意性侧视图;
图62是显示了配置在病人冠状窦中的图60所示稳定支架的示 意性侧视图;和
图63是显示了配置在病人冠状窦中的图60所示细长本体和稳 定支架的组合的示意性侧视图。

优选实施例的详细描述

冠状窦是人体心脏中的最大静脉。在其进入房室沟内的大部分 过程中,冠状窦通常延伸到心脏左心房附近的约5到10厘米距离之 处。重要的是,冠状窦的一部分长度、例如通常约为7-9厘米的一部 分大致延伸到二尖瓣环体的后部周界的附近。本发明利用了这一事 实。更具体地说,通过将一种新颖装置配置在二尖瓣后部小叶附近 的冠状窦中,就可对二尖瓣后部小叶附近的冠状窦的固有曲率进行 修改,以便使后部环体向前移动,以便改善小叶接合,从而减少二 尖瓣回流。
在本发明的一个优选实施例中,这种新颖装置包括具有大致平 直结构的细长本体,该细长本体的长度制成为当细长本体定位在二 尖瓣后部小叶附近的冠状窦中时,细长本体将导致至少一部分冠状 窦在二尖瓣的后部小叶附近呈现出比较平直的结构,以便使后部环 体向前移动,从而改善小叶接合。
在本发明的一个优选实施例中,可以经皮式地接触到冠状窦, 例如,可通过颈静脉或通过左骨下静脉而将细长本体引入病人的 血管系统内,向下传送到上腔静脉,穿过右心房,之后进入冠状窦 并设置在那里。或者,可通过在心脏上切开小切口或者经由某些其 它切入到病人血管系统中的切口而将细长本体引入到冠状窦中。
在本发明的一个优选实施例中,通过以下方式将细长本体导入 到冠状窦中的合适位置:(i)将其穿过预定位的导管,和/或(ii)在预定 位的导线上传送细长本体,和/或(iii)以无引导的方式(例如在可操纵 输送工具的末端上)将其传送到外科手术部位处。
一旦配置好,该新型装置便可永久性地留在合适位置(例如在 身患与心衰有关的二尖瓣回流的病人的情况下),或者只是临时性 地将这种新型装置留在合适位置(例如在身患与急性心肌梗塞有关 的二尖瓣回流的病人的情况下)。
可通过荧光透视法、声波心动描记术、血管内超声波、血管 显微镜、实时磁共振成像等来实现手术过程的可视化。可通过超声 波心动描记术来确定手术过程的疗效,然而其它成像方式也是适用 的。
现在来看图1,其显示了病人心血管系统3的各方面。更具体地 说,心血管系统3大体上包括心脏6、上腔静脉9、右锁骨下静脉12、 左锁骨下静脉15、颈静脉18和下腔静脉21。上腔静脉9和下腔静 脉21与心脏右心房24连通。冠状动脉口27通向冠状窦30。在冠状 窦30的远端31(图2)处,脉管结构通向垂直下降的前室间静脉(AIV)32 (参见图1和2)。对于本发明的目的而言,通常可以方便地认为用 语“冠状窦”指在冠状动脉口27和AIV 32之间延伸的脉管结构。
如图2所示,在冠状动脉口27和AIV 32之间,冠状窦30大致 延伸到二尖瓣36的环体33的后部周界附近。二尖瓣36包括后部小 叶39和前部小叶42。在二尖瓣产生回流的情况下,后部小叶39和 前部小叶42在心脏收缩时通常将无法正确地接合,从而留下允许发 生不利回流的中间间隙45。
接着参见图3,图中显示了包括本发明一个优选实施例的系统 100。更具体地说,系统100大体上包括导线103、输送导管106和 推杆109。
导线103包括具有远端115和近端118的柔性本体112。导线103 的远端115优选包括弹性顶部121,例如当导线103穿过病人的血管 系统时,其允许导线103的远端无创式地穿过脉管结构。
输送导管106包括具有远端127和近端130的柔性本体124,并 且优选连接有可调133。中央腔管136从远端127延长到近端130。 在某些情况下可以提供紧固机构,用于将输送导管106的远端127 固定在脉管结构内。作为示例而非限制性意义,将可膨胀的气囊139 定位在柔性本体124外部的周围,刚好靠近远端127,并且使膨胀腔 管142在气囊139和膨胀接头145之间延伸。
推杆109包括具有远端151和近端154的柔性本体148。在柔性 本体148上靠近远端151之处形成了具有各种不同长度的大致平直 且大致刚性的细长本体157。在细长本体157和近端154之间设有可 动的近端加劲杆(或手柄)160,以便促进手工地夹住柔性本体148 以实现推进或收回目的。
系统100可如下所述地使用以减少二尖瓣回流。
首先将导线103的远端115向下穿过病人的颈静脉18(或左锁 骨下静脉15),下至上腔静脉9,穿过心脏的右心房24,之后沿冠 状窦30延伸。参见图4。应当理解,随着柔性导线103向下传送至 冠状窦30中,由于导线的柔性,导线将倾向于呈现出冠状窦的自然 弯曲形状。当操纵导线103就位时,导线的不会引发创伤的弹性顶 部121将有助于保证对脉管结构造成的创伤最小。
接着将输送导管106的远端127定位在导线103的近端118之 上,并沿着导线向下传递,直到输送导管106的远端127定位在冠 状窦30中。参见图5。还应当理解,随着柔性输送导管106向下传 递到冠状窦中时,由于输送导管的柔性,导管将倾向于呈现出冠状 窦的自然弯曲形状。
一旦将输送导管106定位在冠状窦中,就除去导线103。参见图 6。在去除导线103之前或之后可使气囊139膨胀,以便将输送导管 106的远端127固定在冠状窦30中。
接着将推杆109向下传送至输送导管106的中央腔管136中。 随着推杆的大致平直且大致刚性的细长本体157穿过输送导管106 的中央腔管136时,该大致平直且大致刚性的细长本体157将迫使 输送导管106在大致平直且大致刚性的细长本体157当前所处的位 置处呈现出大致平直的结构(图7)。随着推杆109沿着输送导管106 向下推动,气囊139将起作用,从而将输送导管106的远端127固 定在冠状窦30中。
可根据需要利用近端手柄160来将推杆109沿输送导管106向 下推动(图3),直到该大致平直且大致刚性的细长本体157定位在 二尖瓣36的后部环体33附近。参见图7。在发生这种情况时,输送 导管106中的大致平直且大致刚性的细长本体157的存在将导致至 少一部分冠状窦30在这点上呈现出大致平直的结构,使得二尖瓣36 的后部环体33被向前挤压。这将导致二尖瓣的后部小叶39也向前 移动,从而改善二尖瓣的小叶接合,并因此减少(或完全消除)二 尖瓣回流。关于这一点应当理解,后部环体可向前移动,从而实现 或试图达到解剖学上可能的小叶-小叶接合或小叶-环体接合的程度 (例如在左心室畸变而束缚住小叶的情况下)。在本文中使用用语 “改善的小叶接合”和/或“增强的小叶接合”等来涵括这两类接合 或目标接合。使用标准的可视化手段(如超声波心动描记术和/或荧 光透视法)可调整该大致平直且大致刚性的细长本体157的确切位 置,从而减少(或完全消除)二尖瓣36中的回流。
在这方面应当理解,大致平直且大致刚性的细长本体157的尺 寸优选加工成比位于冠状动脉口27和AIV 32之间的冠状窦的长度 略小。然而在某些情况下,需要将大致平直且大致刚性的细长本体157 的尺寸加工成使其延伸到冠状窦30之外并进入右心房24。
此外还应当理解,系统在配置期间为用户提供了一定程度的触 觉反馈。更具体地说,当大致平直且大致刚性的细长本体157被推 出右心房24而进入冠状窦30时,通常将遇到相当大的阻力;之后 阻力将通常随着本体157移动穿过冠状窦而下降;并且之后随着推 杆109的远端151(图3)和/或本体157的前末端接近冠状窦的远端 31,阻力通常将再次显著增大。这样,当大致平直且大致刚性的细 长本体157定位在冠状动脉口27和AIV 32之间的冠状窦中时,就 存在某些触觉“有效点”,该触觉“有效点”有助于用户将大致平 直且大致刚性的细长本体157正确地定位在冠状窦30中。
在手术过程中的此刻,例如通过关闭导管的可调阀133(图3) 便可将大致平直且大致刚性的细长本体157锁定住,并且使气囊139 放气。
系统100(无导线103,其已经被除去)保留在这个位置上,直 到其不再需要时为止。在某些情况(例如在身患与急性心肌梗塞相 关的二尖瓣回流的病人的情况)下,这可能意味着系统100将在此 位置中保留几小时、几天或几星期的时间。在其它情况(例如在身 患与心衰相关的二尖瓣回流的病人的情况)下,系统100基本上是 永久性的。如果要去除系统100,则从输送导管106中取出推杆109, 然后从病人身上取出输送导管106。
因此可以看到,利用本发明,大致平直且大致刚性的细长本体157 大致通过压配合进入到二尖瓣后部小叶附近的冠状窦的通常弯曲的 部分内。通过将大致平直且大致刚性的细长本体157的长度相对于 病人解剖结构的固有曲率进行正确的尺寸加工,并且通过将大致平 直且大致刚性的细长本体157正确地定位在病人的冠状窦中,该大 致平直且大致刚性的细长本体将导致至少一部分冠状窦在二尖瓣36 的后部小叶39附近呈现出大致平直的结构。这种作用又会使二尖瓣 的后部环体向前移动,从而改善小叶接合,并因此减少二尖瓣回流。 因此,通过将大致平直且大致刚性的细长本体157插入到二尖瓣36 的后部小叶39附近的冠状窦30中,可对二尖瓣的环体33进行有效 的操作,使其呈现出增大的半径曲率。
如上所述,通过将大致平直且大致刚性的细长本体157的长度 相对于病人解剖结构的固有曲率进行正确的尺寸加工,并且通过将 大致平直且大致刚性的细长本体157正确地定位在病人的冠状窦中, 该大致平直且大致刚性的细长本体157将导致至少一部分冠状窦在 二尖瓣36的后部小叶39附近呈现出大致平直的结构,由此驱动二 尖瓣的后部环体向前移动,从而改善小叶接合,并因此减少二尖瓣 回流。为此,推杆109优选作为成套工具的一部分来提供,该成套 工具具有多个不同的推杆109,每一推杆对应于不同尺寸的细长本体 157,这样,医生可为特定的病人解剖结构选择和设置尺寸合适的细 长本体157。此外,如果在设置时发现(例如通过超声波心动描记术 和/或荧光透视法)需要不同尺寸的细长本体157,那么可用具有所 需尺寸的细长本体157的第二推杆109来替换第一推杆109。
在本发明的一种优选形式中,为了一开始就确定适用于特定的 病人解剖结构的细长本体157的恰当长度,可以首先将诊断用推杆109 插入到病人的冠状窦中;同样,为了确定细长本体157的优选尺寸, 可将一系列不同尺寸的诊断用推杆109顺序地插入到病人的冠状窦 中。之后,可将合适尺寸的治疗用推杆109插入到冠状窦中,以便 改善小叶接合,从而减少二尖瓣回流。
此外,在将诊断用推杆109插入到病人的冠状窦中之前,医生 可以对冠状窦的尺寸进行初步评估,从而确定诊断用推杆109的细 长本体157的初始估计长度。这可在荧光透视法中利用具有不透射 线标志的导线103、或者通过使用具有不透射线标志的输送导管106、 或者将具有不透射线标志的另一装置(如柔性元件)插入到冠状窦 中、或者利用本领域中的技术人员所知的其它方式来完成。利用不 透射线标志,医生可对冠状窦的尺寸进行初步评估,以便确定诊断 用推杆109的细长本体157的初始估计长度;之后根据需要交换诊 断用推杆109,直到确定细长本体157的合适长度为止,此时用治疗 用推杆109来替换该合适尺寸的诊断用推杆。
还已发现,通过将大致平直且大致刚性的细长本体157插入到 二尖瓣的后部小叶附近的冠状窦中,还可以重塑(remodeling)病人的 左心室,从而有助于缓解充血性心衰。
尤其要注意的是,根据本发明,该大致平直且大致刚性的细长 本体157的远端和近端会在冠状窦30的壁上施加向后的作用力(例 如图7中箭头P所示),而该大致平直且大致刚性的细长本体157 的中间部分会在冠状窦30的壁上施加向前的作用力(例如图7中箭 头A所示)。
在某些情况下,可利用标准病人护理方法如胶带、荷包口缝合 线、缝皮钉等将输送导管106的近端130(图3)固定在病人的外皮 上。在其它情况下,输送导管106的近端130可包括缝线套,从而 可通过缝合将输送导管固定在病人的组织上。例如参见图8,图中显 示了缝线套166连接在输送导管106的近端130上。如果需要的话, 可在可调阀133的附近提供元件169,以便使柔性推杆109在不使用 可调阀133(图3)的条件下快速传送至输送导管106。作为示例, 元件169包括可将柔性推杆109固定在输送导管106上的可卷曲元 件,例如利用缝线套166可将输送导管106固定在病人身上。如果 需要的话,例如在永久性植入的情况下,可将组件的近端埋设在病 人的皮肤之下。
如上所述,在将推杆109推入到输送导管中之前,将输送导管106 的远端锚固在冠状窦中是有帮助的。当大致平直且大致刚性的细长 本体157在右心房内翻转并进入冠状窦中时,这种设置将使输送导 管保持在合适位置。在未进行这种锚固时,推杆可能驱使输送导管 下滑到下腔静脉21中。更具体地说,当大致平直且大致刚性的细长 本体157遇到初始阻力而在冠状窦中翻转时,通过将输送导管106 的远端固定在冠状窦30的壁上,便可使导管稳定下来而不会转向到 下腔静脉21中。气囊139是实现这种锚固的一种方式。然而,还可 以利用其它类型的紧固机构如弹簧夹、肋等来将输送导管106的远 端127锚固在冠状窦30中的合适位置。
如果需要,推杆109的远端151本身可设有末端锚固器,例如 图9所示的末端锚固器172。推杆109上的这种末端锚固器有助于将 大致平直且大致刚性的细长本体157保持在冠状窦30中的适当位置 处。
在没有将输送导管106的远端锚固在冠状窦的壁上的条件下, 也可以防止输送导管106向下转到下腔静脉21中。更具体地说,现 在参见图10,图中显示了一种由比输送导管106的柔性本体124更 刚硬的材料形成的支撑导管173。支撑导管173构造成当推杆109向 下穿过输送导管106时,可使其远端174定位在冠状动脉口27中, 之后其侧壁174A可将输送导管106支撑在下腔静脉21的附近,以 便防止输送导管106向下转到下腔静脉21中。图10还显示了位于 颈静脉18的入口处的插入导管174B。
在上面讨论的系统100中,推杆109描述成可通过输送导管106 而推进到外科手术部位处,并在外科手术处保留在输送导管106中, 并且当要取出推杆109时,可先取出推杆109,然后取出输送导管 106。然而如果需要的话,一旦将推杆109配置在外科手术部位处, 就可取出输送导管106,在外科手术部位只留下推杆109。例如参见 图11。
还可将推杆109直接推进到外科手术部位,而不必通过导管进 行传送;在这种情况下,推杆109可通过室间脉管结构自行前进, 直到配置在冠状窦30中时为止。
如上所述,当推杆109推进到二尖瓣的后部环体附近的区域中 时,大致平直且大致刚性的细长本体157将使冠状窦的固有结构变 形,使其呈现出大致平直的结构。虽然这种作用可诱发所需的二尖 瓣重塑,但是其也可能在冠状窦的壁上、尤其是在大致平直且大致 刚性的细长本体157的远端和近端处引发极大的应力,在这些地方 将产生应力集中(参见图7中的箭头P)。为此,可对该大致平直且 大致刚性的细长本体157的构造进行修改,使这些应力能够更好地 分布。
更具体地说,接下来参看图12,大致平直且大致刚性的细长本 体157的远端和近端包括相对柔性的部分175,其有助于施加在冠状 窦的壁上的应力更好地分布。作为附加和/或另选,应用于大致平直 且大致刚性的细长本体157的远端和近端上的任何锥体可以是细长 的,如图13中的标号178所示,从而使所施加的应力更好地分布在 冠状窦的壁上。在本发明的一种优选形式中,现在参见图14,该大 致平直且大致刚性的细长本体157包括具有相对细长锥体178的相 对较长且相对柔性的部分175。如果需要的话,各个包括相对细长锥 体178的相对较长且相对柔性的部分175可与细长本体157的大致 平直且大致刚性的中间部分一样长,或者更长一些。
接着来看图15,图中显示了包括本发明的另一优选实施例的系 统181。更具体地说,系统181通常包括导线103、大致平直且大致 刚性的细长本体184以及推压套管187。
导线103如上文所述。
以各种不同长度提供的大致平直且大致刚性的细长本体184包 括远端188和近端190。中央腔管193在远端188和近端190之间延 伸。中央腔管193可容纳导线103。
推压套管187包括远端194和近端196。中央腔管199在远端194 和近端196之间延伸。中央腔管199可容纳导线103。
系统181以下述方式使用以便减少二尖瓣回流。
首先将导线103的远端115穿过病人的颈静脉18(或左锁骨下 静脉15),向下至上腔静脉9,穿过心脏的右心房24,并沿冠状窦 30延伸。应当理解,当柔性导线103穿过冠状窦30时,由于导线的 柔性,导线将趋向于呈现出冠状窦的自然弯曲形状。导线的无创式 弹性顶部121将有助于最大限度地减小随着导线前进到恰当位置时 对脉管结构所造成的损伤。
接下来将大致平直且大致刚性的细长本体184的远端188定位 在导线103的近端118上,并沿导线向下传递一段较短距离。然后 将推压套管187的远端194定位在导线103的近端118上,之后沿 着导线向下推进推压套管187。随着推压套管187沿着导线推进,其 远端194推挤位于其前方的大致平直且大致刚性的细长本体184。参 见图16。
随着将大致平直且大致刚性的细长本体184传递至冠状窦中, 其将迫使冠状窦在大致平直且大致刚性的细长本体184当前所处的 位置处呈现出大致平直的结构。可根据需要沿着导线向下推动推压 套管187,直到大致平直且大致刚性的细长本体184定位于二尖瓣的 后部环体附近时为止。当这种情况发生时,该大致平直且大致刚性 的细长本体184在冠状窦中的存在将导致冠状窦在该点处呈现出大 致平直的结构,从而使二尖瓣的后部环体受到向前压迫。这将导致 二尖瓣的后部小叶也向前移动,从而改善小叶接合,并因此减少(或 完全消除)二尖瓣回流。利用标准可视化手段(如超声波心动描记 术和/或荧光透视法)可调整该大致平直且大致刚性的细长本体的确 切位置,从而减少(或完全消除)二尖瓣中的回流。
如果需要的话,推压套管187可设有可释放的连接接口(例如 抓紧器),从而使其可释放地对大致平直且大致刚性的细长本体184 的近端190进行固定。这种特征将允许为了定位或取出的目的而将 该大致平直且大致刚性的细长本体拉回到冠状窦中。
因此可以看到,根据本发明,大致平直且大致刚性的细长本体184 基本上通过压配合进入到二尖瓣后部小叶附近的冠状窦的通常弯曲 的部分内。通过相对于病人解剖结构的固有曲率来正确地加工大致 平直且大致刚性的细长本体184的长度,并且通过将大致平直且大 致刚性的细长本体184正确地定位在病人的冠状窦中,这种大致平 直且大致刚性的细长本体184就将导致至少一部分冠状窦在二尖瓣36 的后部小叶39附近呈现出大致平直的结构。这种作用又使二尖瓣的 后部环体向前移动,从而改善小叶接合,并因此减少二尖瓣回流。 这样,通过将大致平直且大致刚性的细长本体184插入到二尖瓣36 的后部小叶39附近的冠状窦30中,可对二尖瓣的环体33进行有效 的操作,使其呈现出增大的半径曲率。
如上所述,通过相对于病人解剖结构的固有曲率来正确地加工 大致平直且大致刚性的细长本体184的长度,并且通过将大致平直 且大致刚性的细长本体184正确地定位在病人的冠状窦中,这种大 致平直且大致刚性的细长本体184就将导致至少一部分冠状窦在二 尖瓣36的后部小叶39附近呈现出大致平直的结构,这又会驱使二 尖瓣的后部环体向前移动,从而改善小叶接合,并因此减少二尖瓣 回流。为此,该大致平直且大致刚性的细长本体184优选作为成套 工具的一部分来提供,该成套工具包括多个不同的大致平直且大致 刚性的细长本体184,它们均带有不同尺寸的细长本体184,这样, 医生可为特定的病人解剖结构选择和配置尺寸合适的细长本体184。 此外,如果在配置时发现(例如通过超声波心动描记术和/或荧光透 视法)需要不同尺寸的细长本体184,那么可用具有所需尺寸的第二 细长本体184来替换第一细长本体184,从而达到所需的治疗效果。
在本发明的一种优选形式中,为了一开始便确定适用于特定的 病人解剖结构的细长本体184的恰当长度,可以首先将诊断细长本 体184插入到病人的冠状窦中;同样,为了确定治疗细长本体184 的优选尺寸,可将一系列不同尺寸的诊断细长本体顺序地插入到病 人的冠状窦中。之后,可将合适尺寸的治疗用细长本体184插入到 冠状窦中,以便改善小叶接合,从而减少二尖瓣回流。
此外,在将诊断用细长本体184插入到病人的冠状窦中之前, 医生可以对冠状窦的尺寸进行初步评估,从而确定诊断用细长本体 184的初始估计长度。这可在荧光透视法中利用具有不透射线标志的 导线103、或者将具有不透射线标志的另一装置(如柔性元件)插入 到冠状窦中、或者利用本领域中的技术人员所知的其它方式来完成。 利用不透射线的标志,医生可对冠状窦的尺寸进行初步评估,以便 确定诊断用细长本体184的初始估计长度;之后根据需要交换诊断 用细长本体184,直到确定诊断用细长本体184的合适长度为止,此 时用治疗用细长本体184来替换该合适尺寸的诊断用细长本体184。
同样如上所述,当该大致平直且大致刚性的细长本体184推进 到二尖瓣后部环体附近的区域中时,该大致平直且大致刚性的细长 本体184将使冠状窦的固有结构变形,使其呈现出大致平直的结构。 虽然这种作用可诱发所需的二尖瓣重塑,但是其也可能在冠状窦的 壁上、尤其是在大致平直且大致刚性的细长本体184的远端和近端 处引发极大的应力,在这些地方将产生应力集中(参见图7中的箭 头P)。为此,可对该大致平直且大致刚性的细长本体184的构造进 行修改,使这些应力能够更好地分布。
更具体地说,接下来参看图17,大致平直且大致刚性的细长本 体184的远端和近端可包括相对柔性的部分188A,190A,其有助于施 加在冠状窦的壁上的应力更好地分布。作为附加和/或另选,应用于 大致平直且大致刚性的细长本体184的远端和近端上的任何锥体可 以是细长的,如图18中的标号188B,190B所示,从而使所施加的应 力更好地分布在冠状窦的壁上。在本发明的一种优选形式中,现在 参见图19,该大致平直且大致刚性的细长本体184包括具有相对细 长锥体188B,190B的相对较长且相对柔性的部分188A,190A。如果 需要的话,各个包括相对细长锥体188B,190B的相对较长且相对柔 性的部分188A,190A可与细长本体184的大致平直且大致刚性的中 间部分一样长,或者更长一些。
在先前的讨论中,细长本体157(或184)通常描述成是大致平 直且大致刚性的,带有或不带有相对柔性的部分175(图12)(或 188A,190A,图17)和/或锥体178(图13)(或188B,190B,图18) 和/或伸长的相对柔性的锥体部分175,178(图14)(188A,188B,190A, 190B,图19)。然而应当理解,用语“大致平直”、“大致刚性”、 “相对柔性”等应在涉及解剖组织的上下文中进行理解,而不应在 绝对意义上进行理解。
大体上说,细长本体157(或184)构造成使得(1)其中间部分在 冠状窦的壁上施加了向前的作用力(例如图7中的箭头A所示), 以及(2)其远端和近端在冠状窦的壁上施加了向后的作用力(例如图7 中的箭头P所示)。相反,通过二尖瓣环体在细长本体157(或184) 的中间部分上施加了较高的中心载荷L1(图20),而冠状窦的后部 部分在细长本体157(或184)的远端和近端上施加较小的末端载荷 L2(图20)。
通过使用细长本体157(或184)尤其可以产生这种影响,其中, (1)与二尖瓣环体的后部小叶附近的冠状窦部分的固有曲率相比,细 长本体157(或184)更平直(但不必完全平直),(2)与由所配置的 细长本体157(或184)移动的解剖组织相比,细长本体157(或184) 更具刚性(但不必为完全刚性)。
如上所述,为了使载荷更好地分布在冠状窦的近端部分上,细 长本体157(或184)的远端和近端具有相对柔性的部分175(图12) (或188A,190A,图17)和/或锥体178(图13)(或188B,190B, 图18)和/或细长的相对柔性的锥体部分175,178(图14)(188A,188B, 190A,190B,图19)。此外,这些部分175(188A,190A),178(188B,190B) 和/或175,178(188A,188B,190A,190B)的柔性可沿其长度而变化;因 而,细长的相对柔性的锥体部分175,178(图14)(188A,188B,190A, 190B,图19)随着其朝向其外端延伸而变得更具柔性。
的确,在本发明中并不要求细长本体157(或184)的中间部分 是绝对刚性的;实际上,只要其基本上对二尖瓣环体所施加的较高 中心载荷L1(图20)有一定抗性,即可起到令人满意的作用。通过 使细长本体157(或184)的远端和近端对由冠状窦的后壁所引导的 较小末端载荷L2(图20)形成较小的阻力,还可进一步改善设计。 这样,利用一种沿着其长度具有刚度梯度的装置便可实现令人满意 的设计,其中最高刚度位于或靠近中心,而较低刚度位于或靠近其 两端(或者相反,该装置具有沿其长度的柔性梯度,其中最低柔性 位于或靠近中心,而较高柔性位于或靠近其两端)。这可通过使细 长本体逐渐变细;和/或通过改变其成分和/或材料属性;和/或通过本 领域中的技术人员根据本公开而清楚的其它技术来实现。或者,可 利用一种沿其整个长度具有一定程度的柔性的装置来实现令人满意 的设计;这种柔性可随着长度而变化,或者沿细长本体157(或184) 的整个长度都是大致恒定的。
因此,如上所述,利用细长本体157(或184)可以实现令人满 意的设计,其中,(1)与二尖瓣环体的后部小叶附近的冠状窦部分的 固有曲率相比,细长本体157(或184)更平直(但不必完全平直), 以及,(2)与由所配置的细长本体157(或184)移动的解剖组织相比, 细长本体157(或184)更具刚性(但不必为完全刚性)。
在其它备选的实施例中,细长本体157,184可由两个或多个大致 平直且大致刚性的部分R组成,这些大致平直且大致刚性的部分R 由一个或更多柔性部分F连接在一起。例如参见图21和22,其显示 了这种构造。通过改变部分R和F的相对长度,并通过改变大致刚 性部分R相对刚度和改变柔性部分F的相对柔性,便可实现良好的 环体移动,从而更好地减少二尖瓣回流。
图23和24显示了另一种优选构造,其中大致平直且大致刚性 的细长本体157,184包括多个部分S1,S2和S3,其中部分S1构造成具 有所选程度的柔性,部分S2构造成具有比部分S1更低程度的柔性, 而部分S3构造成具有比部分S1更高程度的柔性。部分S1,S2和S3可 相互形成一体,或者通过接头连接在一起。由于这种构造,部分S1 将承载重构二尖瓣环体的载荷,部分S2将该载荷向外侧转移到部分 S3,而部分S3将该载荷向外侧扩散到冠状窦的侧壁上。在本发明的 一种优选形式中,部分S1构造成具有一定程度的柔性,这种柔性可 支撑二尖瓣环体的重塑,同时允许部分S1在接合点处与二尖瓣环体 的曲率弧线大致相符;部分S2构造成具有足够低程度的柔性,使得 基本上所有由二尖瓣环体的重塑引起的载荷将被传递到部分S3上; 并且部分S2具有足够长的长度,以便使作用在冠状窦的壁上的向后 作用力(例如图7中的箭头P所示)基本上施加在瓣膜连合的近端 和远端上。通过这种方式,纯粹拉直的作用产生向外的压力,其使 心脏基底的纤维状连续部分张紧,而非在其中这种作用力会引起回 流的瓣膜连合之间张紧。其中,这种构造成形成为使自身在后部小 叶周围的区域中自然地对中,并且与后部小叶的曲率自然地相符。 如果需要的话,这种“五区域式”的细长本体可由一种材料形成, 其中利用不同的直径来形成不同的本体区域。
因此可以看到,在各种备选实施例中,细长本体157和/或184 至少沿其一部分长度是柔性的。区域性的柔性和区域性的刚性可使 冠状窦的所选位置变直,并且对应于后部二尖瓣环体的位置。这可 导致二尖瓣环体的区域向前移动,从而在小叶接合中形成区域性改 善。另外,细长本体可由细丝连接在一起的两个端部形成:通过相 对于解剖结构来锚固这两个端部并拉紧细丝,可将冠状窦的自然弯 曲的壁调直,以便使后部二尖瓣环体向前移动,从而减少二尖瓣回 流。
通过改变细长本体157,184的刚性,可对二尖瓣带来一定范围的 解剖结构上的变化。更具体地说,图25显示了小叶39,42充分接合 的正常二尖瓣36,而图26显示了小叶39,42未充分接合的产生了回 流的二尖瓣36。
在细长本体157,184的中央部分相对于解剖结构而言较大且明显 更具绝对刚性,并且细长本体157,184的两端终止于相对柔性的部分 (例如图14和19所示的构造)的情况下,解剖结构的移动基本上 如图27和28中所示。
在细长本体157,184具有在其中心S1和其两端S3处具有一定柔 性而在连接部分S2处相对来说不可弯曲的杆件(例如图23和24中 所示的结构)的情况下,可将其制成可提供用于支撑环体并与冠状 窦的壁形成轻微接合的柔性吊带,例如图29和30所示。在本发明 的一种优选形式中,细长本体157,184具有沿其长度定制的柔性,使 其可与自然环体的几何形状紧密相符,以便使后部环体(以及后部 小叶)朝向前部小叶移动,同时保持后部环体处于其固有曲率下, 如图31和32中所示。
在一种优选构造中,细长本体157,184具有定制的几何形状和柔 性,使得作用在冠状窦的壁上的向后作用力(例如图7中箭头P所 示)将分别主要应用于前、后连合的远端和近端的位置上。例如参 见图30和32,其显示了所示构造如何将其作用力施加到病人的解剖 结构上,即中间部分在冠状窦的壁上施加向前的作用力(如箭头A 所示),而远端和近端在冠状窦的壁上施加向后的作用力(如箭头P 所示)。通过将向后作用力P施加在瓣膜连合的区域中,就可最大 限度地减少连合区域中的侧边喷射,并获得性能良好的小叶接合。
除前述之外,应当理解,作用于二尖瓣环体上的作用力总量是 细长本体157,184的尺寸和几何形状以及其柔性的函数。在本发明的 一种优选形式中,细长本体157,184的尺寸、几何形状和弹性优选使 得有较高的作用力(如约2-5磅的作用力)施加在二尖瓣环体的中央 部分上,由此当将细长本体157,184插入到冠状窦中时,通常将立刻 实现基本上完全的二尖瓣重塑。在本发明的另一优选形式中,细长 本体157,184的尺寸、几何形状和弹性优选使得有明显更小的作用力 (如约1-3磅的压力)施加在二尖瓣环体上,由此当将细长本体157,184 插入到冠状窦中时,通常将只立刻实现部分的二尖瓣重塑;然而, 通过由足够柔性或优选超弹性的材料如镍钛合金形成细长本体 157,184,那么即使在解剖结构响应于载荷而开始动作的情况下,细 长本体也将之后持续对二尖瓣环体施加重塑作用力,从而逐渐实现 所需的完全重塑。
在细长本体157,184由弹性材料形成并且所需的二尖瓣重塑将随 时间逐步实现的后一种情况下,经常需要使细长本体157,184所施加 的作用力随时间保持相对恒定。为此,某些材料可能会比其它材料 更好。更具体地说,接下来参见图33,其显示了用于两种材料即镍 钛合金和不锈钢的作用力变形曲线的示意图。如图33所示,当镍钛 合金在最初植入期间发生变形然后在随后的组织重塑期间弛豫时, 其对组织施加了相对恒定的作用力;然而,当不锈钢变形然后弛豫 时,其对组织施加了变化很大的作用力。因此,细长本体157,184通 常需要至少部分地由镍钛合金或其它超弹性的材料形成。
除前述以外,细长本体157和/或184可具有各种沿其长度为非 平直的形状。例如,细长本体可以是波浪形、螺旋形、或沿其整个 或部分长度为弯曲的形状。作为示例,细长本体157和/或184可具 有一种能够转换冠状窦的固有曲率的弯曲结构,即,使其朝向前部 环体弯曲。或者,细长本体具有沿其长度的复合形状,例如,其可 具有一种“w”形状,其中“w”的中心指向前部环体。任何这些或 其它备选形状都可实现后部环体的向前移动,这便导致了二尖瓣回 流的减少。
接下来参见图34-36,可以看到,细长本体157和/或184设有 从细长本体157,184径向向外延伸的环形肋200(图34和35)。肋 200与输送导管106的壁相接合,或者在不使用输送导管106或已经 取出输送导管106的情况下与冠状窦30的壁相接合,以便减轻细长 本体157,184随时间的位移。肋200还由细长本体157,184中的环形 凹槽202(图36)限定,在这种情况下,肋200的周向面204与本 体周向面205重合。肋200设有大致平直的周边206(图34和36) 或大致截头锥形结构的周边207(图35)。在后一种情况下,优选 某些肋200的边缘207的斜面208朝向近端方向,而其余肋的斜面208 朝向远端方向(图35)。在细长本体157,184包括柔性部分175(图 12)(或188A,190A,图17)和/或锥体178(图13)或(188B,190B, 图18)和/或细长的相对柔性的锥体部分175,178(图14)(或188A,188B, 190A,190B,图19)的情况下,也可在这些结构上形成肋200。
在图37中显示了结合图34中所示细长本体157,184来一起使用 稳定支架210的备选实施例。在该实施例中,稳定支架210包括放 置在与之相接合的冠状窦中的大致圆柱形梁架,并且牢固地锚固在 冠状窦的壁上,之后将细长本体157,184(和其上的肋200)放在稳 定支架210中。细长本体157,184的肋200与稳定支架210的一些部 分相接合,使得细长本体牢固地锚固在冠状窦30中的合适位置上。 例如,在稳定支架210包括处于其框架梁之间的开孔的情况下,肋200 可与框架梁和开孔相互作用,以便帮助将细长本体157,184锁定在稳 定支架210上。
更具体地说,利用本发明的这种形式,可将稳定支架210牢固 地锚固在冠状窦的壁上(例如通过向外膨胀,和/或通过渗透到支架 孔中的组织,和/或通过支架所携带的倒钩等),并且将细长本体 157,184(与其上的肋200)牢固地锚固在稳定支架210上(例如通 过肋-支架的接合),从而(1)帮助固定细长本体157,184以免纵向移 动,以便提供可维持的二尖瓣回流减少,和/或(2)帮助在最大载荷L1 (图20)作用于冠状窦的点处支撑冠状窦30,和/或(3)帮助将细长本 体157,184的集中末端载荷L2(图20)分布在冠状窦的较大区域上, 以便最大限度地减小对宿主血管造成的损伤,和/或(4)有助于限制血 管断面响应于作用在血管内面上的载荷而发生的形态变化,以便保 证可靠的血液流动并最大限度地减小血管损伤。在这方面应当理解, 冠状窦沿其长度通常具有不同的特征(例如,直径、壁的坚固性等), 并且可相应地将稳定支架210设计成沿其自身长度呈现出不同的特 征。作为一个非限制性的示例,稳定支架210可具在其远端处具有 较小的直径而在其近端处具有较大的直径,以便对应于冠状窦的典 型几何形状。作为另一非限制性的示例,可将稳定支架210设计成 在冠状窦的近端(此处静脉总是相对较软)处提供较大的支撑,而 在冠状窦的远端(此处静脉总是相对较坚固)处提供较少的支撑。
在细长本体157放置在冠状窦30中的稳定支架210内的本发明 的一种形式中,如上文所述,首先将导线103推进到冠状窦中。将 具有稳定支架210的支架配置用导管212(图38)沿导线103推进 到冠状窦中。当稳定支架210处于冠状窦中的所需位置时,跨置在 导线103上的缓冲器214与稳定支架相接合,并且将支架配置用导 管212拉回到足以配置稳定支架210的程度,之后随缓冲器214一 起撤除,留下稳定支架210和导线103处于冠状窦30中的合适位置 上。然后沿导线103传递输送导管106,直到导管的远端处在冠状窦 和稳定支架中为止。一旦将输送导管106定位在冠状窦和稳定支架 中,就可去除导线103。然后经由输送导管106的中央腔管136来传 递推杆109,直到细长本体157定位在二尖瓣36的后部环体附近并 位于稳定支架210中为止。然后撤回输送导管106,使得本体的肋200 与稳定支架相接合,如上所述,推杆109留在合适的位置,并且细 长本体157锁定在稳定支架210中。
在其中细长本体184放在冠状窦中的稳定支架210内的本发明 的另一形式中,如上文所述地将导线103推入到冠状窦中。在其内 带有稳定支架210的支架配置用导管212安装在导线103上,并推 进到冠状窦30中。之后利用缓冲器214将稳定支架210保持在合适 位置,并将支架配置用导管212拉回到足以配置稳定支架210的程 度,之后将其随缓冲器214一并撤回,而将导线103和稳定支架210 留在合适位置。然后在导线103上推动本体184和推压套管187,直 到细长本体184设置在稳定支架210中为止。之后将推压套管187 和导线103一并撤回,而将细长本体184和稳定支架210留在合适 位置,并将细长本体184锁定在稳定支架中。
参见图39,可以看到,作用在细长本体157,184和稳定支架210 上的最大载荷(L1)位于其中间部分处,这便减小了稳定支架的位移, 并因此减小了本体157,184向远端或近端的位移。
接下来参见图40和41,还可以看到,细长本体157,184可具有 比稳定支架210的直径明显更小的直径。在这种情况下,稳定支架210 可设有用于接受细长本体157,184的导轨211。作为示例,导轨211 包括形成于稳定支架210内壁上的空心管,导轨211的尺寸适合于 接受细长本体157,184,并将其相对于稳定支架210进行固定。如果 需要的话,稳定支架210可短于细长本体157,184的末端而终止,例 如图40,41中所示。作为备选,稳定支架210与细长本体157,184的 末端同步终止,例如以图42和43中的所示方式,或者,稳定支架210 可延伸到细长本体157,184的末端之外,例如以图44和45中所示的 方式。
在一种使用图40,41或图42,43或图44,45的稳定支架210和细 长本体157,184的优选方法中,首先利用支架配置用导管212和缓冲 器214来配置稳定支架210,这与图38相似,不同之处在于将导线 103修改成偏心的,以便以图46所示方式延伸穿过稳定支架的导轨 211。稳定支架210首先以上述方式进行配置,并使用导线103来将 细长本体157,184装入到冠状窦中的合适位置,包括穿过稳定支架的 导轨211。
现在参看图47,在另一构造中,当将稳定支架装入到支架配置 用导管212中时,可将细长本体157,184预装入稳定支架的导轨211 中;利用这种构造,可在冠状窦中同时配置稳定支架210和细长本 体157,184。
如图48所示,细长本体157,184可成形为稳定支架210的一部 分,该组合的稳定支架部分位于细长本体157,184的中间部分处,在 这里冠状窦施加了最大的载荷L1,它是因治疗而移动的冠状窦的载 荷。同样,稳定支架210可短于细长本体157,184末端而终止(图48), 或者稳定支架210可与细长本体157,184末端同步地终止(图49), 或者稳定支架210延伸到细长本体157,184的末端之外(图50)。
在图51和52所示的另一实施例中,细长本体157,184和稳定支 架210的组合包括两个或更多个支架部分,例如部分210A和210B, 其中部分210A设置在该组合的中间部分,而部分210B延伸穿过部 分210A并从其末端中伸出来,限定了具有更大弹性的末端部分。本 体157,184固定在位于本体157,184的中间部分内的大致圆柱形支架 部分210A上,并固定在半圆柱形的支架末端部分210B上。中间部 分210A是细长本体和稳定支架的组合中最坚固的部分,它是用来承 载最大载荷L1的那一部分。
在图53和54中显示了一个备选实施例,其中在细长本体157,184 上固定有一组两行肋形式的肋215。如图54所示,肋215的行优选 彼此偏离,使得位于细长本体157,184一侧上的肋并不与细长本体另 一侧上的肋相对。这可使肋215朝向相对侧弯曲而不会与相对的肋 接合。肋的弯曲允许肋被压缩而布置在导管中。
在图55中显示了与图54相似的一个备选构造,然而其显示出 肋215与脊状件216相连,该脊状件216是中空的,以便在其中接 受细长本体157,184。
在图56中显示了细长本体和支架组件的备选组合,其中稳定支 架210包括形式为与支架集成在一起的杆件的细长本体部分157, 184。在图56所示的实施例中,至少一个本体部分157,184从组件的 一端延伸到另一端,而另一个本体部分157,184只延伸到组件的中间 部分。因此,组件的末端部分比其中间部分的刚性更差。
参见图57可以看到,本体157,184只包括稳定支架,例如可伸 缩地设置的稳定支架210′,210″和210,这样,中间部分包括所有三 个稳定支架210′,210″和210,刚好位于中间部分外侧的部分包括稳 定支架210″和210,而末端部分只包括稳定支架210。因此,本体 157,184的中间部分对移动的抵抗性最大,而末端部分的抵抗性最小, 稳定支架210″的区域产生比中间部分更少的阻力,但其阻力大于末 端部分。
接下来参见图58-60,图中显示了细长本体和支架组件的备选组 合,其中细长本体包括图23和24所示的五区域式细长本体157,184, 而支架包括三个支撑支架,每个均如图40-47所示,即,具有用于接 受细长本体157,184的导轨211。更具体地说,该五区域式细长本体 157,184包括多个部分S1,S2和S3,其中部分S1构造成具有所选程度 的柔性,部分S2构造成具有比部分S1更低程度的柔性,而部分S3构 造成具有比部分S1更高程度的柔性。由于这种构造,部分S1将承载 重构二尖瓣环体的载荷,部分S2将该载荷向外侧转移到部分S3,而 部分S3将该载荷向外侧扩散到冠状窦的侧壁上。在本发明的一种优 选形式中,部分S1构造成具有一定程度的柔性,这种柔性可支撑二 尖瓣环体的重塑,同时允许部分S1在接合点处与二尖瓣环体的曲率 弧线大致相符;部分S2构造成具有足够低程度的柔性,使得基本上 所有由二尖瓣环体的重塑引起的载荷将被传递到部分S3上;并且部 分S2具有足够长的长度,以便使作用在冠状窦的壁上的向后作用力 (例如图7中的箭头P所示)将施加在瓣膜连合的区域中。支撑支 架210定位在冠状窦30中,使得一个支架210容纳了部分S1,一个 支架210容纳了一个部分S2,还有一个支架210容纳了另一部分S3。 细长本体157,184可与支撑支架210同时进行配置,或者在配置了支 撑支架210之后进行配置。部分S3优选能够在支架导轨211上滑动, 尤其当细长本体157,184设计成在较长时期内逐步实现组织重塑的情 况下。其中,这种构造成形为可使其自身在后部小叶周围的区域中 自然地对中,并与后部小叶的曲率良好地相符。如果需要的话,这 种“五区域式”的细长本体可由一种材料形成,其中利用不同的直 径来形成不同的本体区域。
还应当理解,支架210具有伸展式结构,或具有如图53和54 所示的肋状结构。
接着参见图61-63,图中显示了一种细长本体和支架组件的组 合,其类似于图58-60中所示,不同之处在于,导轨211在每个支架 区域之间延伸,从而形成具有三个与冠状窦的壁相接合的区域的单 个支架结构。
这样,可以提供不同的稳定支架结构以防止该大致平直且大致 刚性的细长本体产生位移,还可提供各种本体和稳定支架的组合以 类似地防止或减轻这种位移。
应当理解,本发明决不限于此处所公开和/或在图中示出的这些 具体构造,而是包括权利要求范围内的所有改型或等同构造。
来决在先专利申请的引用
本专利申请:
(1)是Daniel C.Taylor等人于02/05/02提交的题为“用于改善二 尖瓣功能的方法和装置”的未决在先美国专利申请No.10/068264(代 理人档案号No.VIA-29)的部分继续申请;
(2)是John Liddicoat等人于03/29/02提交的题为“用于改善二尖 瓣功能的方法和装置”的未决在先美国专利申请No.10/112354(代 理人档案号No.VIA-19202122)的部分继续申请;
(3)是Daniel C.Taylor等人于08/14/02提交的题为“用于改善二 尖瓣功能的方法和装置”的未决在先美国专利申请No.10/218649(代 理人档案号No.VIA-23)的部分继续申请;
(4)是William E.Cohn等人于10/25/02提交的题为“用于改善二 尖瓣功能的方法和装置”的未决在先美国专利申请No.10/280401(代 理人档案号No.VIA-30)的部分继续申请;
(5)是Daniel C.Taylor等人于01/14/03提交的题为“用于减少二 尖瓣回流的方法和装置”的未决在先美国专利申请No.10/342034(代 理人档案号No.VIA-31)的部分继续申请;和
(6)要求享有William E.Cohn等人于06/26/02提交的题为“用于 改善二尖瓣功能的方法和装置”的未决在先美国专利申请(代理人 档案号No.VIA-34PROV)No.60/391790的权益。
上述六项专利申请通过引用结合于本文中。
高效检索全球专利

专利汇是专利免费检索,专利查询,专利分析-国家发明专利查询检索分析平台,是提供专利分析,专利查询,专利检索等数据服务功能的知识产权数据服务商。

我们的产品包含105个国家的1.26亿组数据,免费查、免费专利分析。

申请试用

分析报告

专利汇分析报告产品可以对行业情报数据进行梳理分析,涉及维度包括行业专利基本状况分析、地域分析、技术分析、发明人分析、申请人分析、专利权人分析、失效分析、核心专利分析、法律分析、研发重点分析、企业专利处境分析、技术处境分析、专利寿命分析、企业定位分析、引证分析等超过60个分析角度,系统通过AI智能系统对图表进行解读,只需1分钟,一键生成行业专利分析报告。

申请试用

QQ群二维码
意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