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专利库 / 诊断设备和程序 / 医学影像学 / 一种数字化、可视化脉图的构建

一种数字化、可视化脉图的构建

阅读:759发布:2020-08-04

专利汇可以提供一种数字化、可视化脉图的构建专利检索,专利查询,专利分析的服务。并且本 发明 公开了一种可用于医疗和教学的数字化、 可视化 脉图构建方法。本发明由三维压 力 脉图、 皮肤 、重建的三维血管图像构成。此数字化、可视化脉图可直观、形象的表示脉诊的位数形势属性。可用于中医脉诊教学和中医脉诊信息的识别。,下面是一种数字化、可视化脉图的构建专利的具体信息内容。

1.一种数字化、可视化脉图由立体的三维压脉图、皮肤、重建的三维血管图像构成。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数字化、可视化脉图,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三维压力脉图由压力传感器获得,其脉宽由血管的长径决定。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数字化、可视化脉图,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三维血管图像是通过医学影像学装置采集桡动脉横截面的影像后,通过血管截面的识别,然后三维重建渲染获得。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数字化、可视化脉图,其特征在于可用皮肤表面到血管上表面的距离,来判断脉位属性的浮、沉;用血管和压力脉图在横轴上的长度推断脉数属性的迟、数;通过血管重建的图像观测脉形属性;通过三维压力脉图结合血管口径变化率观测脉势属性。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数字化、可视化脉图,其特征在于可通过此脉图直观、形象的表述中医脉诊的脉位的浮、沉;脉数的迟、数;脉形的形态;脉势的变化。

说明书全文

一种数字化、可视化脉图的构建

技术领域

[0001] 本发明涉及一种中医脉诊信息的采集后显示方法。

背景技术

[0002] 几千年来,中医主要依靠“师承法”来传承脉诊这一临床技能,使后学者有“在心易了,指下难明”之疑惑,这限制了中医脉学的发展与交流。脉诊模型的产生使这种疑惑在一定程度上得到了解决,其通过模拟各种脉的特征,运用机械、人体和动物等多种方法复制了多种脉诊模型,运用于脉诊机理研究及教学实践中。利用现代计算机技术,构建一种直观、形象的三维脉图,有助于中医脉学的发展。

发明内容

[0003] 本发明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直观、形象的三维脉图。
[0004] 本发明数字化、可视化脉图的构建具体技术方案如下:
[0005] 数字化、可视化脉图由三维压脉图(时间轴T、压力轴P、脉宽H1)、皮肤三维重建的血管影像构成。
[0006] 三维压力脉图根据时间轴T、压力轴P、脉宽H1构建。脉宽H1依时间轴T获得的血管长径决定。
[0007] 三维重建的血管影像是通过医学影像学装置采集桡动脉横截面的影像后,通过血管截面的识别,然后三维重建、渲染获得。通过血管截面可识别是长径和短径 [0008] 数字化、可视化的脉图中,通过动脉与皮肤表面的距离体现脉位属性,通过两次以上脉动的时间轴距离体现脉数属性。脉形主要通过超声图像三维重建的血管来体现;脉势通过压力脉图和三维重建的血管脉形的时间变化率来体现。
[0009] 结合脉诊的位数形势属性升对数字化、可视化的脉图进行建构,从而实现常见脉象的辨别。附图说明
[0010]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的结构作进一步说明。
[0011] 图1.脉图数字化、可视化模型其中
①H0为皮肤表面到血管上表面的距离,通过H0来判断脉位属性的浮、沉; [0012] ②P为压力轴,代表脉动压力;
[0013] ③T为时间轴,T1为脉动周期,1为1秒时间线,通过T1与1秒时间线的距离推断脉数属性的迟、数;
[0014] ④通过血管重建的图像观测脉形属性;
[0015] ⑤通过压力脉图结合血管口径变化率观测脉势属性。
高效检索全球专利

专利汇是专利免费检索,专利查询,专利分析-国家发明专利查询检索分析平台,是提供专利分析,专利查询,专利检索等数据服务功能的知识产权数据服务商。

我们的产品包含105个国家的1.26亿组数据,免费查、免费专利分析。

申请试用

分析报告

专利汇分析报告产品可以对行业情报数据进行梳理分析,涉及维度包括行业专利基本状况分析、地域分析、技术分析、发明人分析、申请人分析、专利权人分析、失效分析、核心专利分析、法律分析、研发重点分析、企业专利处境分析、技术处境分析、专利寿命分析、企业定位分析、引证分析等超过60个分析角度,系统通过AI智能系统对图表进行解读,只需1分钟,一键生成行业专利分析报告。

申请试用

QQ群二维码
意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