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专利库 / 牙科学 / 牙冠 / 牙齿+牙周软组织支持式正畸引导/治疗矫治器

牙齿+牙周软组织支持式正畸引导/治疗矫治器

阅读:330发布:2020-05-11

专利汇可以提供牙齿+牙周软组织支持式正畸引导/治疗矫治器专利检索,专利查询,专利分析的服务。并且本 申请 公开了一种 牙齿 +牙周软组织支持式正畸引导/ 治疗 矫治器,包括矫治器主体和增强夹持部,矫治器主体和增强夹持部固定连接,矫治器主体具有空腔,空腔用于包裹 牙冠 ,增强夹持部用于固定在牙周软组织上以增强矫治器整体的加持 力 。系统包括两副以上具有不同几何形状的正畸引导/治疗矫治器,分别具有基于患者正畸 治疗方案 的初始,目标及中间过程的牙列形态的几何形状的空腔,将患者牙齿从原始牙齿状态逐次引导,矫正到目标牙齿状态。该系统适用于青少年错颌畸形患者因牙冠萌出不全,过短等原因造成的不适合隐形矫治的情况,同时适合于青少年患者错颌畸形早期介入引导和阻断治疗,以及解决成年患者因牙冠过短无法进行隐形正畸矫治的情况。,下面是牙齿+牙周软组织支持式正畸引导/治疗矫治器专利的具体信息内容。

1.一种牙齿+牙周软组织支持式正畸引导/治疗矫治器,其特征在于,包括矫治器主体和增强夹持部,所述矫治器主体和所述增强夹持部固定连接,所述矫治器主体具有空腔,所述空腔用于包裹牙冠,所述增强夹持部用于固定在所述牙冠以下的牙周软组织上以增强矫治器整体的加持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牙齿+牙周软组织支持式正畸引导/治疗矫治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空腔的形状与所述牙冠的形状相适配,所述牙冠类型包括:
青少年未萌出、萌出不全、尺寸过短及成年人尺寸过短的牙冠。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牙齿+牙周软组织支持式正畸引导/治疗矫治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空腔与所述牙冠部分或全部紧密贴合。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牙齿+牙周软组织支持式正畸引导/治疗矫治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矫治器主体和所述增强夹持部为分体制作后再连接为一体。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牙齿+牙周软组织支持式正畸引导/治疗矫治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矫治器主体和所述增强夹持部为一体成型。
6.根据权利要求1或5所述的牙齿+牙周软组织支持式正畸引导/治疗矫治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矫治器主体和所述增强夹持部采用热压成型工艺制成。
7.根据权利要求1或5所述的牙齿+牙周软组织支持式正畸引导/治疗矫治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矫治器主体和所述增强夹持部采用3D或4D打印制成。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牙齿+牙周软组织支持式正畸引导/治疗矫治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矫治器主体和所述增强夹持部由透明的和/或有黏弹性的聚合物材料制成。

说明书全文

牙齿+牙周软组织支持式正畸引导/治疗矫治器

技术领域

[0001] 本实用新型属于口腔临床正畸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牙齿+牙周软组织支持式正畸引导/治疗矫治器。

背景技术

[0002] 在儿童恒牙萌出后(未萌出,萌出不全但满足托槽粘贴),通过在患者口内粘贴固定托槽和添加弓丝进行正畸矫治的最佳时间是在患者10-12岁以后,此时错颌畸形已经成型但仍有借助生长趋势进行调整的可能。
[0003] 现有的隐形矫治技术包括以下操作步骤:1.将患者的模型进行数字化;2. 在软件中进行牙齿排齐;3.打印牙齿移动引导分布模型;4.压制矫治器(仅包裹牙冠);5.患者佩戴矫治器。
[0004] 存在的问题:1.固定矫治需患者恒牙全部或部分萌出,但必须满足托槽粘贴需求,方可进行正畸矫治;2.固定矫治托槽对儿童口腔黏膜产生刺激,容易造成儿童口腔不适(溃疡),影响患儿进食,进而影响患者的生长发育;3.患者由于年龄较小,依从性较差;4.固定矫治较难进行口腔卫生清洁,容易造成患者龋齿或牙齿脱矿等问题;5.隐形矫治,由于患者年龄较小,牙齿的高度较短,包裹面积小,容易造成矫治器加持不够,易脱落,正畸引导效率低等问题。实用新型内容
[0005]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牙齿+牙周软组织支持式正畸引导/治疗矫治器,对患者的错颌进行早期干预性,引导性治疗,最大程度的降低患者随着年龄增长造成的错颌畸形持续发展。
[0006]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所采用技术方案是:
[0007] 一种牙齿+牙周软组织支持式正畸引导/治疗矫治器,包括矫治器主体和增强夹持部,所述矫治器主体和所述增强夹持部固定连接,所述矫治器主体具有空腔,所述空腔用于包裹患者牙冠,所述增强夹持部用于固定在所述牙冠以下的牙周软组织上以增加矫治器整体的加持力。
[0008] 优选的,所述空腔的形状与所述牙冠的形状相适配,所述牙冠类型包括:青少年萌出不全、尺寸过短及成年人尺寸过短的牙冠。
[0009] 优选的,所述空腔与所述牙冠部分或全部紧密贴合。
[0010] 优选的,所述矫治器主体和所述增强夹持部为分体制作后再连接为一体。
[0011] 优选的,所述矫治器主体和所述增强夹持部为一体成型。
[0012] 优选的,所述矫治器主体和所述增强夹持部采用热压成型工艺制成。
[0013] 优选的,所述矫治器主体和所述增强夹持部采用3D或4D打印制成。
[0014] 优选的,所述矫治器主体和所述增强夹持部由透明的和/或有黏弹性的聚合物材料制成。
[0015] 优选的,所述矫治器主体采用偏硬材料,所述增强夹持部采用偏软材料。
[0016]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0017] 本实用新型通过对患者(患儿年龄可放宽至:恒牙部分萌出阶段)错颌畸形的诊断,预测患者错颌畸形的发展趋势,通过建立牙齿+牙周软组织支持式正畸引导/治疗矫治器及系统,对青少年患者的错颌进行早期干预性,引导性治疗,最大程度的降低患者随着年龄增长造成的错颌畸形持续发展,其优势包括:a,有效解决固定矫治对青少年患者造成的口内不适;b,解决容易造成龋齿或牙齿脱矿的问题;c,解决隐形矫治器加持力不足,容易脱落的问题;d,有效提升儿童正畸引导的有效性,最大限度的降低阻断错颌畸形的发展,进行错颌畸形的早期介入引导和阻断治疗。
[0018] 当然,实施本实用新型的任一产品并不一定需要同时达到以上所述的所有优点。附图说明
[0019]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正畸引导/治疗矫治器矫正单颗倾斜牙齿的示意图;
[0020]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正畸引导/治疗矫治器矫正单颗扭转牙齿的示意图;
[0021]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矫治器主体的示意图;
[0022] 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正畸引导/治疗矫治器的示意图;
[0023] 图5为本实用新型的正畸引导/治疗矫治器及系统的制作流程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24] 为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各实施方式进行详细的阐述。
[0025] 图1和图2分别为正畸引导/治疗矫治器矫正单颗倾斜和扭转牙齿的示意图,用来说明牙齿的移动方式,即牙齿在初始的错颌畸形位置向合理目标位置移动过程及在移动过程中矫治器腔体的展示。
[0026] 图3为正畸引导/治疗矫治器的矫治器主体的示意图,从图中可以看出矫治器主体包裹的牙齿不止一颗,为整个牙弓,且该整个矫治器主体本身为一体成型。
[0027] 图4为包括矫治器主体1和增强夹持部4的整个正畸引导/治疗矫治器的示意图,整个正畸引导/治疗矫治器用于佩戴在患者牙颌上。
[0028] 结合图1至图4所示,一种牙齿+牙周软组织支持式正畸引导/治疗矫治器,包括矫治器主体1和增强夹持部4,矫治器主体1和增强夹持部4固定连接,矫治器主体1具有空腔,空腔用于包裹患者牙冠,增强夹持部4用于固定在牙冠以下的牙周软组织上以增加矫治器主体的加持力。该设计中,需要矫正的牙齿可以是一颗或者多颗,正畸引导/治疗矫治器一般是用于包裹多颗牙齿或者整个牙弓,其中一些牙齿可以是用来提供支抗作用,而另一些牙齿才是需要被矫正的对象;矫治器主体1对患者牙齿提供矫治力,而增强夹持部4起到增强固定矫治器主体1的作用。
[0029] 在一个实施例中,空腔的形状与牙冠的形状相适配,牙冠类型包括:青少年萌出不全、尺寸过短及成年人尺寸过短的牙冠。该设计中,空腔的形状包括适应儿童正在生长的萌出牙以及成年人牙冠尺寸过短的情况,虽然空腔的形状与牙冠的形状相适配,但每个牙冠与空腔接触的松紧程度以及点、线或面接触的程度可以不同,通过矫治器主体的厚薄程度、松紧程度以及弹性模量不同等提供牙齿不同矫治力。
[0030] 进一步地,空腔与牙冠部分或者全部紧密贴合。该设计中,空腔与牙冠全部紧密贴合可以使矫治器主体1具有更小体积,能更好地向牙齿提供矫治力。在引导未萌出牙齿时,需要有通道,即空腔留有未萌出牙齿继续生长的余量。
[0031] 在一个实施例中,矫治器主体1和增强夹持部4为分体制作后再连接为一体。该设计中,可以预先在矫治器主体1和增强夹持部4设置拼接处,在将矫治器主体1安装在患者牙齿上后,再将增强夹持部4与矫治器主体1拼接固定连接,而后还可以通过其他方式进行加固。或者,也可以将矫治器主体1和增强夹持部4扣合连接后安装到患者的牙齿上,在此不做任何限制。
[0032] 在一个实施例中,矫治器主体1和增强夹持部4为一体成型。该设计中,矫治器主体1和增强夹持部4可以借助热压成型设备,通过正压压膜技术,将由聚合物材料(具有弹性的聚合物、例如聚酸酯)构成的矫治器膜片进行压制,以形成壳体,再经过打磨修整,以得到正畸引导/治疗矫治器。但是本实用新型制造正畸引导/治疗矫治器的方法并不局限于热压成型,还可以利用其它方法,比如3D或4D打印等技术制造正畸引导/治疗矫治器。
[0033] 在一个实施例中,矫治器主体和增强夹持部由具有弹性、透明的聚合物材料制成。该设计中,患者佩戴透明的正畸引导/治疗矫治器更加美观,而弹性的增强夹持部可以自适应夹持牙颌软组织,弹性的矫治器主体可以自适应向牙齿提供矫治力进行矫正。
[0034] 进一步地,相对而言,矫治器主体采用偏硬材料,以适应牙冠的硬度要求;而增强夹持部采用偏软材料,以适应牙周软组织的舒适度要求,避免给患者口内带来不适。
[0035] 一种牙齿+牙周软组织支持式正畸引导/治疗矫治系统,包括一组以上任一实施例所述的正畸引导/治疗矫治器,一组正畸引导/治疗矫治器包括两副以上具有不同几何形状的正畸引导/治疗矫治器,两副以上具有不同几何形状的正畸引导/治疗矫治器分别具有基于患者正畸治疗方案的初始,目标及中间过程的牙列形态的几何形状的空腔,以将患者牙齿从原始牙齿状态逐次引导,矫正到目标牙齿状态。
[0036] 在一个实施例中,每副正畸引导/治疗矫治器具有两个或以上所述的正畸引导/治疗矫治器,每个正畸引导/治疗矫治器对牙齿的矫治力也不同。该设计中,每个正畸引导/治疗矫治器可以具有相同或基本相同几何形状,但它们对牙齿的矫治力不一样,矫治力较小的正畸引导/治疗矫治器被放置在患者的牙齿上一段建议的时间,当一段建议的时间结束,用矫治力较大的正畸引导/治疗矫治器来替换矫治力较小的正畸引导/治疗矫治器,并放置在患者的牙齿上再一段建议的时间。
[0037] 进一步地,每个正畸引导/治疗矫治器的厚度或者弹性模量不同,或者采用不同材质的模,或不同的制作材料。该设计中,可以采用其中的一项或者几项的组合,以向患者牙齿提供所需的矫治力。
[0038] 图5为正畸引导/治疗矫治器及系统的制作方法,该制作方法主要包括以下步骤:
[0039] S10,获取临床患者牙颌模型数据。该步骤的具体方法可以是,用口内三维扫描仪获得患者的原始牙数据,或者预先取得患者的牙颌石膏原型,然后用激光或三维扫描仪扫描该牙颌石膏原型获取;或者对特殊病例进行CT扫描以得到患者颌骨和牙齿(包括牙根)数据;获取患者的错颌畸形CBCT(Cone beam computed tomography)牙体数据。
[0040] S20,对临床患者牙颌模型数据进行数字化处理,即原始牙颌数据的数字化处理。在原始牙颌数据的基础上通过CAD等三维设计软件,构建患者的原始牙颌的三维模型,以获取患者的牙颌模型数据。
[0041] S21,牙齿切分。通过标记点选择牙冠的轮廓区域、进行牙冠轮廓线的选择,确定单颗牙齿的牙冠区域。
[0042] S22,邻间面修复以及牙根提取。其中牙根提取是通过CBCT数据建立全颌牙根的三维模型,并通过区域选择的方式进行牙根的提取。
[0043] S23,牙冠和牙根匹配。通过CBCT数据提取的牙体数据与三维扫描获取的牙冠数据,通过最小距离计算方法进行模型的匹配,后通过模型膨胀算法进行模型的匹配融合。
[0044] S30,目标位置排齐。在软件中对患者牙齿进行排齐得到正畸后的预期牙齿位置并生成图像。
[0045] S31,牙齿引导通道设计。根据患者牙齿初始位置与目标位置的形位差异,确定牙齿在单颌或双颌治疗过程中的移动路径,以大于单步移动量的方式建立牙齿移动的引导路径,引导处于生长期的牙齿向目标位置移动和生长。
[0046] S32,牙齿引导分步。对牙齿移动的引导路径以单步移动量的方式进行分段。
[0047] S33,牙齿引导附件添加。根据牙齿由初始位置至目标位置的主移动方式确定牙齿的移动类型,并添加相对应的附件。
[0048] S40,牙齿引导模型生成。根据患者当前牙颌模型至目标牙颌模型的过程设计牙齿引导模型。
[0049] S50,模型打印,即打印牙齿引导模型。
[0050] S60,矫治器加工,即根据打印的牙齿引导模型来加工矫治器,具体可以采用热压成型的方式加工。
[0051] S61,矫治器修剪,即通过热切刀对矫治器洗净和进行圆润化处理(目前多为锐处理方式),防止矫治器边缘对口内软组织的刺激。
[0052] S70,临床佩戴正畸引导/治疗矫治器。
[0053]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较佳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揭露的技术范围内,可轻易想到的变化或替换,都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因此,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应该以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为准。
高效检索全球专利

专利汇是专利免费检索,专利查询,专利分析-国家发明专利查询检索分析平台,是提供专利分析,专利查询,专利检索等数据服务功能的知识产权数据服务商。

我们的产品包含105个国家的1.26亿组数据,免费查、免费专利分析。

申请试用

分析报告

专利汇分析报告产品可以对行业情报数据进行梳理分析,涉及维度包括行业专利基本状况分析、地域分析、技术分析、发明人分析、申请人分析、专利权人分析、失效分析、核心专利分析、法律分析、研发重点分析、企业专利处境分析、技术处境分析、专利寿命分析、企业定位分析、引证分析等超过60个分析角度,系统通过AI智能系统对图表进行解读,只需1分钟,一键生成行业专利分析报告。

申请试用

QQ群二维码
意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