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备

阅读:101发布:2020-11-09

专利汇可以提供设备专利检索,专利查询,专利分析的服务。并且本实用新型为一种潜 水 设备,包括:一充气装置,具有第一进气孔及一出气孔及内部空间;一进气装置,具有一供电单元及第一供气单元,该供电单元电性连接该第一供气单元;第一 导管 ,其一端是连接该第一供气单元,另一端连接该充气装置的第一进气孔;以及一出气装置,连接该充气装置的出气孔,通过该第一供气单元提供供气气体至充气装置,并由该出气装置将排放气体由该出气孔排出,让使用者在水面下能如同在地面上正常呼吸,而随意并长时间于水中活动。,下面是设备专利的具体信息内容。

1.一种潜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
一充气装置,具有第一进气孔及一出气孔及内部空间;
一进气装置,具有一供电单元及第一供气单元,该供电单元电性连接该第一供气单元;
第一导管,其一端连接该第一供气单元,另一端连接该充气装置的第一进气孔;以及一出气装置,连接该充气装置的出气孔。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潜水设备,其特征在于,其中该充气装置包括一罩体部与一衣体部,该第一进气孔设于该罩体部,该出气孔设于该衣体部。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潜水设备,其特征在于,其中该充气装置于该罩体部还设有一结合端,于该衣体部还设有一相对应结合端,且该结合端与该相对应结合端是以扣接、链接或黏接方式互相接合。
4.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潜水设备,其特征在于,其中该充气装置还设有第三导管,其一端连通该罩体部,另一端连接该衣体部的出气孔。
5.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潜水设备,其特征在于,其中该衣体部设有第二进气孔与一充气空间,且该充气空间连通该第二进气孔,而该进气装置包括第二供气单元,该第二供气单元一端与该供电单元电性连接,另一端以第二导管与该第二进气孔相连接,以将供气气体灌进或抽出该充气空间,使该充气空间膨胀或收缩。
6.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潜水设备,其特征在于,其中该衣体部还设有一发热单元,并与该供电单元电性连接,且该发热单元通过该供电单元所供给的电进行发热。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潜水设备,其特征在于,其中该充气装置为一橡胶充气装置。
8.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潜水设备,其特征在于,其中该第一供气单元 与该第二供气单元为一空气、一扇或一气瓶。
9.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潜水设备,其特征在于,其中该供电单元为太阳能电池、充电电池或发电机
10.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潜水设备,其特征在于,其中该出气装置为排气、抽气机或风扇。
11.如权利要求1或5所述的潜水设备,其特征在于,其中该进气装置为一浮体。
1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潜水设备,其特征在于,还包括一推进装置,与该充气装置连接。
13.如权利要求12所述的潜水设备,其特征在于,其中该推进装置包括至少一螺旋桨。
1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潜水设备,其特征在于,其中该充气装置具有一操作单元。
1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潜水设备,其特征在于,其中该进气装置还包括至少一定位单元与至少一驱动单元,皆与该供电单元电性连接。
1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潜水设备,其特征在于,其中该充气装置设有至少一袋体。
1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潜水设备,其特征在于,其中该供电单元还设有一电缆与该充气装置连接,由该电缆将该供电单元的电力传送至该充气装置。
18.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潜水设备,其特征在于,其中该充气装置还设有一无线通信单元。

说明书全文

设备

技术领域

[0001] 本实用新型是关于一种潜水设备,特别是指一种让使用者在水面下能正常呼吸,而可进行长时间水中活动的潜水设备。

背景技术

[0002] 现今人们越来越注重休闲活动,举凡是登山、骑自行车、泛舟、潜水、浮潜等上山下海的活动都有,是为了寻求身心的放松及纾压。其中潜水与浮潜都是许多人喜欢从事的海上休闲活动,去探索海平面下的美丽世界,看着形形色色的珊瑚礁及悠游自在穿梭的鱼儿。
[0003] 但是,这两种活动方式各有优劣,像潜水虽然能够潜到较深处,可是需要有整组的潜水装备,不论是租借或购买都所费不赀,而且装备又相当笨重携带不便。相对而言,浮潜的装备较简单,仅需一支由呼吸管所组成的换气装置即可,但由于呼吸管的长度有所限制,进而局限了下潜的深度,又,普遍已知的呼吸管相当容易进水,导致在吸气时常常会因为吸到海水而呛到,而造成不适。
[0004] 此外,以上方式普遍都是利用嘴巴进行呼吸,对于无法利用嘴巴呼吸或不熟谙的使用者而言,都是一种心理上的障碍,大幅增加活动中意外发生的可能性。
[0005] 缘是,上述现有方式仍有诸多缺点,实非一良善的设计,而亟待加以改良。实用新型内容
[0006]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由充气装置、进气装置与出气装置搭配而成的潜水设备,相较于已知的潜水设备更为轻巧、使用上更容易,让使用者在水面下可如同在陆地般自在的呼吸,亦不必担心呼吸时被水呛到的问题,可大幅降低下水时的恐惧感。
[0007] 因此,为达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为一种潜水设备,包括:一充气装置,具有第一进气孔及一出气孔及内部空间;一进气装置,具有一供电单元及第一供气单元,该供电单元电性连接该第一供气单元;第一导管,其一端是连接该第一供气单元,另一端连接该充气装置的第一进气孔;以及一出气装置,连接该充气装置的出气孔。
[0008] 承上所述的潜水设备,其中该充气装置包括一罩体部与一衣体部,该第一进气孔设于该罩体部,该出气孔设于该衣体部。
[0009] 承上所述的潜水设备,其中该充气装置于该罩体部还设有一结合端,于该衣体部还设有一相对应结合端,且该结合端与该相对应结合端是以扣接、链接或黏接方式互相紧密接合。
[0010] 承上所述的潜水设备,其中该充气装置还设有第三导管,其一端连通该罩体部,另一端连接该衣体部的出气孔。
[0011] 承上所述的潜水设备,其中该衣体部设有第二进气孔与一充气空间,且该充气空间连通该第二进气孔,该进气装置包括第二供气单元,该第二供气单元是与该供电单元电性连接,且该第二供气单元是以第二导管与该第二进气孔相连接,以将供气气体灌进或抽出该充气空间,使该充气空间膨胀或收缩。
[0012] 承上所述的潜水设备,其中该衣体部还设有一发热单元,并与该供电单元电性连接,且该发热单元是通过该供电单元所供给的电进行发热。
[0013] 承上所述的潜水设备,其中该充气装置是为一橡胶充气装置。
[0014] 承上所述的潜水设备,其中该第一供气单元与该第二供气单元是为一空气、一扇或一气瓶。
[0015] 承上所述的潜水设备,其中该供电单元是为太阳能电池或充电电池。
[0016] 承上所述的潜水设备,其中该出气装置是为排气、抽气机或风扇。
[0017] 承上所述的潜水设备,该进气装置是为一浮体。
[0018] 承上所述的潜水设备,还包括一推进装置,是与该充气装置连接。
[0019] 承上所述的潜水设备,其中该推进装置包括至少一螺旋桨。
[0020] 承上所述的潜水设备,其中该充气装置具有一操作单元。
[0021] 承上所述的潜水设备,其中该进气装置还包括至少一定位单元与至少一驱动单元,皆与该供电单元电性连接。
[0022] 承上所述的潜水设备,其中该充气装置设有至少一袋体。
[0023] 承上所述的潜水设备,其中该供电单元还设有一电缆与该充气装置连接,藉该电缆将该供电单元的电力传送至该充气装置。
[0024] 承上所述的潜水设备,其中该充气装置还设有一无线通信单元。
[0025]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通过该第一供气单元提供供气气体至充气装置,并由该出气装置将排放气体由该出气孔排出,让使用者在从事水中活动时,能如同在地面上正常呼吸。
[0026] 综上所述,本案不但在空间型态上确属创新,并能较现有物品增进上述功效,应已充分符合新颖性及进步性的法定新型专利条件,故依法提出申请附图说明
[0027] 为进一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内容,以下结合实施例及附图详细说明如后,其中:
[0028]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潜水设备的第一方图。
[0029]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潜水设备的第一实施例图。
[0030]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潜水设备的第二方块图。
[0031] 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潜水设备的第二实施例图。
[0032] 图5为本实用新型的潜水设备的使用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33] 请参阅图1至图2所示,本实用新型为一种潜水设备1,包括:一充气装置20,具有第一进气孔211、一出气孔221及一内部空间,用户是将充气装置20微幅撑开,令使用者进入内部空间;一进气装置10,具有一供电单元11是为太阳能电池、充电电池或发电机,以供给进气装置10所需的电力,及第一供气单元12是为一空气泵、一风扇或一氧气瓶,供电单元11是电性连接第一供气单元12;第一导管13,其一端是连接第一供气单元12,另一端连接第一进气孔211,第一供气单元12经由第一导管13,将供气气体从第一进气孔211供应至充气装置20内;以及一出气装置30是为排气阀、抽气机或风扇,连接出气孔221,并将排放气体由出气孔221排出至充气装置20外。
[0034] 其中,充气装置20还包括一罩体部21与一衣体部22皆具有内部空间,以供使用者进入,是分别包覆于使用者的头部与身体部,且罩体部21留有令使用者可呼吸的空间,第一进气孔211设于罩体部21,出气孔221设于衣体部22,并于罩体部21设有一结合端,于衣体部还设有一相对应结合端,且结合端与相对应结合端是以扣接、链接或黏接等方式紧密连接。另于衣体部22设有一发热单元(图未示),并通过供电单元11所供给的电力进行发热,用户是可通过操作单元222控制该发热单元,以维持用户的体温,避免使用者在水中因失温而发生危险。而充气装置20还设有一无线通信单元225,是具有水下无线通信功能的单元,令用户于水中可通过无线通信单元225与远程进行联系,如图1所示,无线通信单元225是设于衣体部22,但不以此为限,亦可设于罩体部21。
[0035] 另,于本实用新型的另一实施例中,充气装置20是为橡胶结构,是具有弹性的材质,故可为一体成型。而于罩体部21与衣体部22之间设有第三导管23,一端连通罩体部21,另一端连接衣体部22的出气孔221,是将罩体部21内的排放气体通过第三导管23输送至出气孔221,便于出气装置30将排放气体由出气孔221排出至充气装置20外。
[0036] 充气装置20的操作单元222,是控制供电单元11、出气装置30的开关,以及控制第一供气单元12的供气气体流量。当用户通过操作单元222将供电单元11的电源开启,供电单元11是将电力供给第一供气单元12,再通过操作单元222控制第一供气单元12所输出的供气气体流量,并通过第一导管13将供气气体输送至第一进气孔211,令使用者在水面下通过罩体部21获取的供气气体进行呼吸,但进行呼吸作用时,使用者会呼出废气(如二氧化),为了将其废气排出,故用户是将出气装置30启动,将罩体部21内混有废气的排放气体通过第三导管23输送至出气孔221并通过出气装置30排出至充气装置20外。
[0037] 进一步说明,供电单元11还设有一电缆40与充气装置20连接,由电缆40将供电单元11的电力输送至充气装置20,以提供设于充气装置20上的操作单元222、无线通信单元225及发热单元所需要的电力,另亦提供电力予出气装置30。
[0038] 此外,进气装置10还包括至少一定位单元16与至少一驱动单元17,皆与供电单元11电性连接,供电单元11提供定位单元16与驱动单元17所需的电力,且定位单元16是为一声纳,驱动单元17是为一推进装置,定位单元16是侦测用户的位置,以达到定位的目的,再将定位的信号传送至驱动单元17,令驱动单元17驱使进气装置10朝向用户的所在位置方向移动。定位单元16及驱动单元17皆可通过操作单元222进行控制。
[0039] 再请参阅图3至图4所示,衣体部22还设有第二进气孔223与一充气空间224,且充气空间224连接第二进气孔223,而进气装置10还包括第二供气单元14,是为一空气泵、一风扇或一氧气瓶,并与供电单元11电性连接,以取得第二供气单元14所需的电力,且该第二供气单元14是以第二导管15与该第二进气孔223相连接,以令供气气体通过第二进气孔223灌进或抽出该充气空间224,进而使充气空间224膨胀或收缩。
[0040] 再者,充气装置20的操作单元222,亦可控制第二供气单元14所输出的供气气体流量。当用户通过操作单元222将供电单元11的电源开启,供电单元11可将电力供给第二供气单元14,再由操作单元222控制第二供气单元14灌进的供气气体流量,并通过第二导管15将供气气体输送至第二进气孔223,使充气空间224膨胀,而充气空间224膨胀至一定体积,使用者即可通过浮力的影响由水面下向上浮起;反之,当用户通过操作单元222控制第二供气单元14将充气空间224的供气气体抽出,令充气空间224收缩后,使用者因浮力的影响减弱,故易沉于水面下。
[0041] 另外,潜水设备1的进气装置10是为一浮体,以令供电单元11、第一供气单元12或第二供气单元14能飘浮于水面上或水中且具有防水功能,是能减轻用户身上的负重且活动的范围也不会受到局限。
[0042] 最后,请参阅图5所示,本实用新型的潜水设备1还包括一推进装置50,其中推进装置50包括至少一螺旋桨,充气装置20的操作单元222,更能控制推进装置50的开关,且供电单元11的电力是通过充气装置20传输至推进装置50,令用户在水中是通过操作单元222将推进装置50启动,即能犹如潜艇般前进,以达到省力的功效。另,于衣体部22设有至少一袋体60,该袋体60是用于容置至少一重量件61,以利使用者下潜于水中,克服向上的浮力。
[0043] 故本实用新型确实提供一种由充气装置、进气装置与出气装置搭配而成的潜水设备,让使用者在水面下可正常呼吸,不必担心因呼吸时被水呛到的问题,着实可大幅降低下水时的恐惧感。
[0044] 综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可行实施例,非因此即局限本实用新型的专利范围,凡是运用本实用新型说明书及附图内容所为的等效结构变化,均理同包含于本实用新型的权利要求范围内。
高效检索全球专利

专利汇是专利免费检索,专利查询,专利分析-国家发明专利查询检索分析平台,是提供专利分析,专利查询,专利检索等数据服务功能的知识产权数据服务商。

我们的产品包含105个国家的1.26亿组数据,免费查、免费专利分析。

申请试用

分析报告

专利汇分析报告产品可以对行业情报数据进行梳理分析,涉及维度包括行业专利基本状况分析、地域分析、技术分析、发明人分析、申请人分析、专利权人分析、失效分析、核心专利分析、法律分析、研发重点分析、企业专利处境分析、技术处境分析、专利寿命分析、企业定位分析、引证分析等超过60个分析角度,系统通过AI智能系统对图表进行解读,只需1分钟,一键生成行业专利分析报告。

申请试用

QQ群二维码
意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