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专利库 / 泉水 / 弹簧 / 螺旋弹簧 / 拉伸弹簧 / 拉链组装装置

拉链组装装置

阅读:850发布:2023-02-04

专利汇可以提供拉链组装装置专利检索,专利查询,专利分析的服务。并且一种 拉链 组装装置,可将拉链的第一拉链拉头侧闭合且可削减拉链的制造成本及制造时间,包括:第一夹持器,移送连续拉链链条;切断装置,将由第一夹持器移送的连续拉链链条切割为规定长度的拉链链条;第二夹持器,从第一夹持器接收并移送拉链链条;第一拉链拉头安装装置及第二拉链拉头安装装置,在由第二夹持器移送的拉链链条上安装第一拉链拉头及第二拉链拉头;止动部安装装置,在由第二夹持器移送的拉链链条上安装止动部;以及拉链拉头移动装置,使安装于拉链链条的第一拉链拉头朝向使拉链链条的一对链齿排咬合而闭合的方向移动。,下面是拉链组装装置专利的具体信息内容。

1.一种拉链组装装置(10),其包括:
夹持器(20),移送连续拉链链条(C1);
切断装置(30),将由所述夹持器(20)移送的所述连续拉链链条(C1)切割为规定长度的拉链链条(C2);
第一拉链拉头安装装置(50A)及第二拉链拉头安装装置(50B),在由所述夹持器(20)移送的所述拉链链条(C2)上安装第一拉链拉头(S1)及第二拉链拉头(S2);以及止动部安装装置(60),在由所述夹持器(20)移送的所述拉链链条(C2)上安装止动部(P1),所述拉链组装装置(10)的特征在于包括:
拉链拉头移动装置(55),所述拉链拉头移动装置(55)使安装于所述拉链链条(C2)的所述第一拉链拉头(S1)向使所述拉链链条(C2)的一对链齿排(E)咬合而闭合的方向移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拉链组装装置(10),其特征在于:
所述拉链拉头移动装置(55)对所述第一拉链拉头(S1)进行保持,由此使所述第一拉链拉头(S1)向使所述拉链链条(C2)的所述一对链齿排(E)咬合而闭合的方向移动。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拉链组装装置(10),其特征在于:
所述拉链拉头移动装置(55)包括:基座部(56),配置得比所述拉链链条(C2)的移送线(L)靠下方;拉链拉头保持部(57),设置于所述基座部(56)的上端部,且对所述第一拉链拉头(S1)进行保持;以及保持部返回部(58),使解除了所述第一拉链拉头(S1)的保持的所述拉链拉头保持部(57)返回到原来的位置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拉链组装装置(10),其特征在于:
所述拉链拉头保持部(57)经由支撑销(57a)而以向所述拉链链条(C2)的移送方向的下游侧且下方侧摆动的方式安装于所述基座部(56)的支撑孔(56a)中,
所述拉链拉头保持部(57)包括:滑动销(57b),插通到所述基座部(56)的长孔(56b)中;
以及载置销(57c),载置于所述基座部(56)的上表面(56c)上,对所述拉链拉头保持部(57)的摆动进行限制。
5.根据权利要求3或4所述的拉链组装装置(10),其特征在于:
在所述拉链拉头保持部(57)与所述基座部(56)之间设置着拉伸弹簧(57d),所述拉伸弹簧(57d)将所述拉链拉头保持部(57)一直向所述拉链链条(C2)的移送方向上游侧施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拉链组装装置(10),其特征在于:
移送中的所述拉链链条(C2)的止动部(P2、P3)与保持于所述拉链拉头保持部(57)的所述第一拉链拉头(S1)接触,把所述拉伸弹簧(57d)所施加的力以上的朝向下游侧移送所述拉链链条(C2)的力作用于所述第一拉链拉头(S1),由此所述拉链拉头保持部(57)向所述拉链链条(C2)的移送方向的下游侧且下方侧摆动,将所述拉链拉头保持部(57)的所述第一拉链拉头(S1)的保持解除。
7.根据权利要求1至4中任一项所述的拉链组装装置(10),其特征在于包括:
排出夹持器(70),从所述夹持器(20)接收安装着所述止动部(P1)且得到精加工的拉链(SF),并将所述拉链(SF)移送到排出部。
8.一种拉链组装装置(10),其包括:
第一夹持器(20),移送连续拉链链条(C1);
切断装置(30),将由所述第一夹持器(20)移送的所述连续拉链链条(C1)切割为规定长度的拉链链条(C2);
第二夹持器(40),从所述第一夹持器(20)接收并移送所述拉链链条(C2);
第一拉链拉头安装装置(50A)及第二拉链拉头安装装置(50B),在由所述第二夹持器(40)移送的所述拉链链条(C2)安装第一拉链拉头(S1)及第二拉链拉头(S2);以及止动部安装装置(60),在由所述第二夹持器(40)移送的所述拉链链条(C2)上安装止动部(P1),所述拉链组装装置(10)的特征在于包括:
拉链拉头移动装置(55),所述拉链拉头移动装置(55)使安装于所述拉链链条(C2)的所述第一拉链拉头(S1)向使所述拉链链条(C2)的一对链齿排(E)咬合而闭合的方向移动。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拉链组装装置(10),其特征在于:
所述拉链拉头移动装置(55)对所述第一拉链拉头(S1)进行保持,由此使所述第一拉链拉头(S1)向使所述拉链链条(C2)的所述一对链齿排(E)咬合而闭合的方向移动。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拉链组装装置(10),其特征在于:
所述拉链拉头移动装置(55)包括:基座部(56),配置得比所述拉链链条(C2)的移送线(L)靠下方;拉链拉头保持部(57),设置于所述基座部(56)的上端部,且对所述第一拉链拉头(S1)进行保持;以及保持部返回部(58),使解除了所述第一拉链拉头(S1)的保持的所述拉链拉头保持部(57)返回到原来的位置。
11.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拉链组装装置(10),其特征在于:
所述拉链拉头保持部(57)经由支撑销(57a)而以向所述拉链链条(C2)的移送方向的下游侧且下方侧摆动的方式安装于所述基座部(56)的支撑孔(56a)中,
所述拉链拉头保持部(57)包括:滑动销(57b),插通到所述基座部(56)的长孔(56b)中;
以及载置销(57c),载置于所述基座部(56)的上表面(56c)上,对所述拉链拉头保持部(57)的摆动进行限制。
12.根据权利要求10或11所述的拉链组装装置(10),其特征在于:
在所述拉链拉头保持部(57)与所述基座部(56)之间设置着拉伸弹簧(57d),所述拉伸弹簧(57d)将所述拉链拉头保持部(57)一直向所述拉链链条(C2)的移送方向上游侧施力。
13.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拉链组装装置(10),其特征在于:
移送中的所述拉链链条(C2)的止动部(P2、P3)与保持于所述拉链拉头保持部(57)的所述第一拉链拉头(S1)接触,把所述拉伸弹簧(57d)所施加的力以上的朝向下游侧移送所述拉链链条(C2)的力作用于所述第一拉链拉头(S1),由此所述拉链拉头保持部(57)向所述拉链链条(C2)的移送方向的下游侧且下方侧摆动,将所述拉链拉头保持部(57)的所述第一拉链拉头(S1)的保持解除。
14.根据权利要求8至11中任一项所述的拉链组装装置(10),其特征在于包括:
排出夹持器(70),从所述第二夹持器(40)接收安装着所述止动部(P1)且得到精加工的拉链(SF),并将所述拉链(SF)移送到排出部。

说明书全文

拉链组装装置

技术领域

[0001] 本发明涉及一种对连续拉链链条依次施加加工而精加工成拉链的拉链组装装置。

背景技术

[0002] 众所周知,在现有的拉链组装装置中包括:将连续拉链链条以规定长度移送的移送夹持器(gripper);对被移送的连续拉链链条进行切割的切断装置;在被切割的拉链链条上安装第一拉链拉头及第二拉链拉头的第一拉链拉头安装装置及第二拉链拉头安装装置;在经切割的拉链链条上安装上止动部的上止动部安装装置;以及将精加工的拉链排出的排出装置(例如参照专利文献1、专利文献2)。
[0003] 现有技术文献
[0004] 专利文献
[0005] 专利文献1:日本专利特开2004-329677号公报
[0006] 专利文献2:日本专利特开昭63-125203号公报

发明内容

[0007] [发明所要解决的问题]
[0008] 然而,所述专利文献1、专利文献2记载的拉链组装装置中,并无使安装于拉链链条的第一拉链拉头向拉链链条闭合的方向移动的机构,因而第一拉链拉头侧未闭合的拉链得到精加工。因此,后续工序中,需要利用手动作业或其他装置将第一拉链拉头侧闭合,因而制造成本及制造时间增加。
[0009] 本发明鉴于所述课题而完成,其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可将拉链的第一拉链拉头侧闭合且可削减拉链的制造成本及制造时间的拉链组装装置。
[0010] [解决问题的手段]
[0011] 本发明的目的由下述构成而达成。
[0012] (1)一种拉链组装装置,其包括:
[0013] 夹持器,移送连续拉链链条;切断装置,将由夹持器移送的连续拉链链条切割为规定长度的拉链链条;第一拉链拉头安装装置及第二拉链拉头安装装置,在由夹持器移送的拉链链条上安装第一拉链拉头及第二拉链拉头;以及止动部安装装置,在由夹持器移送的拉链链条上安装止动部,所述拉链组装装置的特征在于:包括拉链拉头移动装置,所述拉链拉头移动装置使安装于拉链链条的第一拉链拉头向使拉链链条的一对链齿排咬合而闭合的方向移动。
[0014] (2)一种拉链组装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0015] 第一夹持器,移送连续拉链链条;切断装置,将由第一夹持器移送的连续拉链链条切割为规定长度的拉链链条;第二夹持器,从第一夹持器接收并移送拉链链条;第一拉链拉头安装装置及第二拉链拉头安装装置,在由第二夹持器移送的拉链链条上安装第一拉链拉头及第二拉链拉头;以及止动部安装装置,在由第二夹持器移送的拉链链条上安装止动部,所述拉链组装装置的特征在于:包括拉链拉头移动装置,所述拉链拉头移动装置使安装于拉链链条的第一拉链拉头向使拉链链条的一对链齿排咬合而闭合的方向移动。
[0016] (3)根据(1)或(2)所述的拉链组装装置,其特征在于:拉链拉头移动装置对第一拉链拉头进行保持,由此使第一拉链拉头向使拉链链条的一对链齿排咬合而闭合的方向移动。
[0017] (4)根据(3)所述的拉链组装装置,其特征在于:拉链拉头移动装置包括:基座部,配置得比拉链链条的移送线靠下方;拉链拉头保持部,设置于基座部的上端部,且对第一拉链拉头进行保持;以及保持部返回部,使解除了第一拉链拉头的保持的拉链拉头保持部返回到原来的位置
[0018] (5)根据(4)所述的拉链组装装置,其特征在于:拉链拉头保持部经由支撑销而以向拉链链条的移送方向的下游侧且下方侧摆动的方式安装于基座部的支撑孔中,拉链拉头保持部包括:滑动销,插通到基座部的长孔中;以及载置销,载置于基座部的上表面上,对拉链拉头保持部的摆动进行限制。
[0019] (6)根据(4)或(5)所述的拉链组装装置,其特征在于:在拉链拉头保持部与基座部之间设置着拉伸弹簧,所述拉伸弹簧将拉链拉头保持部一直向拉链链条的移送方向上游侧施
[0020] (7)根据(6)所述的拉链组装装置,其特征在于:移送中的拉链链条的止动部与保持于拉链拉头保持部的第一拉链拉头接触,拉伸弹簧所施加的力以上的朝向下游侧移送拉链链条的力作用于第一拉链拉头,由此拉链拉头保持部向拉链链条的移送方向的下游侧且下方侧摆动,将拉链拉头保持部的第一拉链拉头的保持解除。
[0021] (8)根据(1)至(7)中任一项所述的拉链组装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排出夹持器,从夹持器接收安装着止动部且得到精加工的拉链,并将所述拉链移送到排出部。
[0022] [发明的效果]
[0023] 根据本发明,包括拉链拉头移动装置,该拉链拉头移动装置使安装于拉链链条的第一拉链拉头向使拉链链条的一对链齿排咬合而闭合的方向移动,因而可将拉链的第一拉链拉头侧闭合。由此,后续工序中,无需利用手动作业或其他装置将第一拉链拉头侧闭合,因而可削减拉链的制造成本及制造时间。附图说明
[0024] 图1是说明本发明的拉链组装装置的一实施方式的概略侧视图。
[0025] 图2是图1所示的拉链组装装置的概略俯视图。
[0026] 图3是说明拉链的一例的表面图。
[0027] 图4是说明第一夹持器握持住连续拉链链条的状态的侧视图。
[0028] 图5是说明第一夹持器移送连续拉链链条的工序的侧视图。
[0029] 图6是说明第一辊装置移送连续拉链链条的工序的侧视图。
[0030] 图7是说明切断装置对连续拉链链条进行切割的工序的侧视图。
[0031] 图8是说明第二夹持器从第一夹持器接收拉链链条的工序的侧视图。
[0032] 图9是说明第二夹持器移送拉链链条并利用第一拉链拉头安装装置在拉链链条上安装第一拉链拉头的工序的侧视图。
[0033] 图10是说明第二夹持器移送拉链链条并利用第二拉链拉头安装装置在拉链链条上安装第二拉链拉头的工序的侧视图。
[0034] 图11是说明利用拉链拉头移动装置将安装于拉链链条的第一拉链拉头加以保持的状态的侧视图。
[0035] 图12是说明解除拉链拉头移动装置对第一拉链拉头的保持的状态的侧视图。
[0036] 图13是说明利用保持部返回装置使拉链拉头移动装置的拉链拉头保持部返回到原来的位置的状态的侧视图。
[0037] 图14是说明第二夹持器将拉链链条移送到上止动部安装装置的工序的侧视图。
[0038] 图15是说明上止动部安装装置在拉链链条上安装上止动部的工序、第二辊装置移送拉链链条的工序、及排出夹持器从第二夹持器接收精加工的拉链的工序的侧视图。
[0039] 图16是说明排出夹持器将精加工的拉链排出的工序的侧视图。
[0040] 附图标记:
[0041] 10:拉链组装装置
[0042] 20:第一夹持器
[0043] 30:切断装置
[0044] 40:第二夹持器
[0045] 50A:第一拉链拉头安装装置
[0046] 50B:第二拉链拉头安装装置
[0047] 55:拉链拉头移动装置
[0048] 56:基座部
[0049] 56a:支撑孔
[0050] 56b:长孔
[0051] 56c:支撑面(上表面)
[0052] 57:拉链拉头保持部
[0053] 57a:支撑销
[0054] 57b:滑动销
[0055] 57c:载置销
[0056] 57d:拉伸弹簧
[0057] 58:保持部返回部
[0058] 60:上止动部安装装置(止动部安装装置)
[0059] 70:排出夹持器
[0060] 80:第一辊装置
[0061] 90:第一链条储存部
[0062] 100:第二辊装置
[0063] 110:第二链条储存部
[0064] C1:连续拉链链条
[0065] C2:拉链链条
[0066] SF:拉链
[0067] P1:上止动部(止动部)
[0068] P2:插管(止动部)
[0069] P3:座管(止动部)
[0070] S1:第一拉链拉头
[0071] S2:第二拉链拉头
[0072] L:移送线

具体实施方式

[0073] 以下,根据附图对本发明的拉链组装装置的一实施方式进行详细说明。另外,以后的说明中,关于拉链组装装置,上侧为相对于图1的纸面的上侧,下侧为相对于图1的纸面的下侧,前侧为相对于图1的纸面的左侧,后侧为相对于图1的纸面的右侧,左侧为相对于图1的纸面的内侧,右侧为相对于图1的纸面的近前侧。而且,拉链组装装置的前侧是指上游侧,后侧是指下游侧。而且,拉链组装装置的左右方向是指宽度方向。关于拉链,表侧为相对于图3的纸面的近前侧,背侧为相对于图3的纸面的内侧,上侧为相对于图3的纸面的上侧,下侧为相对于图3的纸面的下侧,左侧为相对于图3的纸面的左侧,右侧为相对于图3的纸面的右侧。而且,拉链的左右方向也是指宽度方向。而且,拉链的上下方向也是指长度方向。
[0074] 本实施方式的拉链组装装置10如图1及图2所示,包括:第一夹持器20,移送连续拉链链条C1;切断装置30,将由第一夹持器20移送的连续拉链链条C1切割为规定长度的拉链链条C2;第二夹持器40,从第一夹持器20接收并移送拉链链条C2;第一拉链拉头安装装置50A及第二拉链拉头安装装置50B,在由第二夹持器40移送的拉链链条C2上安装第一拉链拉头S1及第二拉链拉头S2;上止动部安装装置60,在由第二夹持器40移送的拉链链条C2上安装上止动部P1;以及排出夹持器70,从第二夹持器40接收安装着上止动部P1且得到精加工的拉链SF,并将所述拉链SF移送到未图示的排出部。另外,图中的符号L为移送连续拉链链条C1、拉链链条C2、及拉链SF的移送线。
[0075] 此处,对由本实施方式的拉链组装装置10组装的拉链SF进行说明。该拉链SF如图3所示为可正开及反开的拉链,且包括:左右一对链带T;左右一对链齿排E,分别设置于左右一对链带T的相向的带侧缘部;第一拉链拉头S1及第二拉链拉头S2,使左右一对链齿排E咬合·分离;上止动部(止动部)P1,分别设置于左右一对链齿排E的上端部;插管P2,设置于左侧的链齿排E的下端部;以及座管P3,设置于右侧的链齿排E的下端部。
[0076] 另外,链齿排E在本实施方式中为线圈状的链齿排,但并不限定于此,也可为锯齿状的链齿排、包含合成树脂的射出成形的链齿排及金属制的链齿排。
[0077] 而且,连续拉链链条C1是将预先安装着插管P2及座管P3的拉链链条C2连结许多个而成。而且,连续拉链链条C1以插管P2及座管P3为上游侧的方式,且以左右一对链齿排E为下侧的方式供给到拉链组装装置10。而且,拉链链条C2包含左右一对链带T及左右一对链齿排E,且左右一对链齿排E咬合。
[0078] 而且,本实施方式的拉链组装装置10如图1及图2所示,包括:第一辊装置80,配置于切断装置30与第一拉链拉头安装装置50A之间,将由第一夹持器20移送的连续拉链链条C1以规定长度移送;第一链条储存部90,收容由第一辊装置80移送的连续拉链链条C1;第二辊装置100,配置于第二拉链拉头安装装置50B与上止动部安装装置60之间,将由第二夹持器40移送的拉链链条C2以规定长度移送;以及第二链条储存部110,收容由第二辊装置100移送的拉链链条C2。
[0079] 第一夹持器20握持连续拉链链条C1的下游侧端部,将连续拉链链条C1的下游侧端部移送到比第一辊装置80靠下游侧的规定位置(参照图4及图5),且包括:分别握持连续拉链链条C1的左右的链带T的一对夹持器21,以及将一对夹持器21向上游方向及下游方向移动的未图示的移动装置。而且,一对夹持器21构成为从宽度方向外侧握持左右的链带T。
[0080] 切断装置30包括:配置得比移送线L靠上方的刃部31,以及配置得比移送线L靠下方的基部32。而且,刃部31及基部32利用未图示的气缸而分别上下地驱动。而且,通过基部32向上移动,刃部31向下移动,而将连续拉链链条C1切断。
[0081] 第二夹持器40握持规定长度的拉链链条C2的下游侧端部,为了在拉链链条C2上安装第一拉链拉头S1、第二拉链拉头S2及上止动部P1,而将拉链链条C2的下游侧端部移送到上止动部安装装置60的规定位置(参照图7~图14),且包括:分别握持拉链链条C2的左右的链带T的一对夹持器41,以及将一对夹持器41向上游方向及下游方向移动的未图示的移动装置。而且,一对夹持器41构成为从宽度方向外侧握持左右的链带T。
[0082] 第一拉链拉头安装装置50A如图8~图10所示,包括:拉链拉头固定器51A,配置得比移送线L靠下方,且设定着第一拉链拉头S1;以及拉链拉头供给装置52A,配置得比移送线L靠上方,在拉链拉头固定器51A的上端部设定第一拉链拉头S1。拉链拉头固定器51A利用未图示的气缸而上下地驱动。而且,本实施方式中,第一拉链拉头S1以拉片安装部为下侧且引导柱为上游侧的方式设定于拉链拉头固定器51A。
[0083] 第二拉链拉头安装装置50B如图10所示,包括:拉链拉头固定器51B,配置得比移送线L靠下方,且设定着第二拉链拉头S2;以及拉链拉头供给装置52B,配置得比移送线L靠上方,在拉链拉头固定器51B的上端部设定第二拉链拉头S2。拉链拉头固定器51B利用未图示的气缸而上下地驱动。而且,本实施方式中,第二拉链拉头S2以拉片安装部为下侧且引导柱为下游侧的方式设定于拉链拉头固定器51B。
[0084] 而且,第一拉链拉头安装装置50A如图10所示,包括拉链拉头移动装置55,该拉链拉头移动装置55配置得比拉链拉头固定器51A靠下游侧,使安装于拉链链条C2的第一拉链拉头S1向使拉链链条C2的左右一对链齿排E咬合而闭合的方向移动。
[0085] 拉链拉头移动装置55对第一拉链拉头S1进行保持,该第一拉链拉头S1利用第二夹持器40而与拉链链条C2一并移送,由此使第一拉链拉头S1向使拉链链条C2的左右一对链齿排E咬合而闭合的方向移动,如图10~图13所示,包括:配置得比移送线L靠下方的基座部56,设置于基座部56的上端部且对第一拉链拉头S1进行保持的拉链拉头保持部57,以及使解除了第一拉链拉头S1的保持的拉链拉头保持部57返回到原来的位置的保持部返回部58。
[0086] 拉链拉头保持部57如图11及图12所示,经由支撑销57a而以向拉链链条C2的移送方向的下游侧且下方侧摆动的方式安装于基座部56的支撑孔56a。而且,支撑孔56a的直径设定得比支撑销57a的直径大。因此,支撑销57a可在支撑孔56a内移动。而且,拉链拉头保持部57包括插通到基座部56的长孔56b中的滑动销57b。而且,拉链拉头保持部57包括载置销57c,该载置销57c载置于作为基座部56的上表面的一部分的支撑面56c上,且对拉链拉头保持部57的摆动进行限制。
[0087] 而且,在拉链拉头保持部57与基座部56之间设置着拉伸弹簧57d,拉链拉头保持部57利用该拉伸弹簧57d而一直被朝向上游侧施力。因此,移送中的拉链链条C2的插管P2及座管P3与由拉链拉头保持部57保持的第一拉链拉头S1接触,拉伸弹簧57d所施加的力以上的朝向下游侧移送拉链链条C2的力作用于第一拉链拉头S1,由此拉链拉头保持部57的载置销
57c从基座部56的支撑面56c落下,拉链拉头保持部57向下游侧且下方侧摆动,从而将拉链拉头保持部57对第一拉链拉头S1的保持解除。
[0088] 保持部返回部58如图12及图13所示,将因所述动作而从基座部56的支撑面56c落下的拉链拉头保持部57的载置销57c上推,从而使拉链拉头保持部57的载置销57c返回到基座部56的支撑面56c上,利用未图示的气缸而上下地驱动。而且,利用保持部返回部58而返回到支撑面56c上的拉链拉头保持部57,利用拉伸弹簧57d所施加的力而将拉链拉头保持部57的滑动销57b拉回到与长孔56b的上游侧端部接触的位置为止。
[0089] 上止动部安装装置60如图14~图16所示,包括:声波焊接用的焊头(horn)61,配置得比移送线L靠上方;砧座62,配置得比焊头61靠下方,且相对于焊头61可上下滑动地设置;按压部63,配置得比砧座62靠下方,从下方按压砧座62;以及一对上止动部供给装置64(参照图2),分别配置于砧座62的宽度方向两侧,对焊头61与砧座62之间供给左右的上止动部P1。而且,焊头61、砧座62及按压部63利用未图示的气缸而分别上下地驱动。
[0090] 排出夹持器70如图15及图16所示,握持拉链SF的下游侧端部而将拉链SF移送到排出部,且包括:分别握持拉链SF的左右的链带T的一对夹持器71,以及将一对夹持器71向上游方向及下游方向移动的未图示的移动装置。而且,一对夹持器71构成为可从长度方向下游侧握持左右的链带T。
[0091] 第一辊装置80如图5及图6所示,包括:配置得比移送线L靠上方的驱动辊81,以及配置得比移送线L靠下方的引导辊82。而且,驱动辊81及引导辊82利用未图示的气缸而分别上下地驱动。而且,通过引导辊82向上移动,驱动辊81向下移动,连续拉链链条C1夹在驱动辊81及引导辊82间,通过驱动辊81旋转,而将连续拉链链条C1移送。
[0092] 而且,第一辊装置80为了利用切断装置30,将由第一夹持器20而移送到比第一辊装置80靠下游侧的规定位置的连续拉链链条C1切断为规定长度的拉链链条C2,将由第一夹持器20握持的连续拉链链条C1向下游侧移送,并且在由第一夹持器20握持的连续拉链链条C1的上游侧的切断时,以切断后为规定长度的拉链链条C2的方式将连续拉链链条C1向下游侧移送,而进行切断位置的定位。
[0093] 第一链条储存部90如图6所示,在比移送线L靠下方处,配置于第一辊装置80的下游侧,且包含上下方向延伸的筒状构件或有底的筒状构件。而且,第一链条储存部90在上下方向上收容由第一辊装置80移送的连续拉链链条C1。
[0094] 第二辊装置100如图14及图15所示,包括:配置得比移送线L靠上方的驱动辊101,以及配置得比移送线L靠下方的引导辊102。而且,驱动辊101及引导辊102利用未图示的气缸而分别上下地驱动。而且,通过引导辊102向上移动,驱动辊101向下移动,而拉链链条C2夹在驱动辊101及引导辊102间,通过驱动辊101旋转,而将拉链链条C2移送。
[0095] 而且,第二辊装置100将由第二夹持器40移送到上止动部安装装置60的规定位置的拉链链条C2的上游侧向下游侧移送,以使该拉链链条C2的上游侧不会干涉到握持连续拉链链条C1的第一夹持器20的握持动作或移送动作。
[0096] 第二链条储存部110如图15所示,在比移送线L靠下方处,配置于第二辊装置100的下游侧,且包含上下方向延伸的筒状构件或有底的筒状构件。而且,第二链条储存部110在上下方向上收容由第二辊装置100移送的拉链链条C2。
[0097] 然后,参照图4~图16,对拉链组装装置10的动作进行说明。
[0098] 首先,利用第一夹持器20握持连续拉链链条C1的下游侧端部(参照图4),利用第一夹持器20将连续拉链链条C1的下游侧端部移送到比第一辊装置80靠下游侧的规定位置(第一移送工序,参照图5)。
[0099] 然后,利用第一辊装置80将连续拉链链条C1以规定长度移送,将移送的连续拉链链条C1收容于第一链条储存部90(第二移送工序,参照图6)。而且,此时,进行连续拉链链条C1的上游侧的切断位置的定位。
[0100] 然后,利用切断装置30将连续拉链链条C1切割为规定长度的拉链链条C2(切断工序,参照图7)。
[0101] 然后,第二夹持器40握持拉链链条C2,并且第一夹持器20解除拉链链条C2的握持,由此第二夹持器40从第一夹持器20接收拉链链条C2(第一接收工序,参照图8)。而且,第一夹持器20返回到握持下一个连续拉链链条C1的下游侧端部的位置。
[0102] 然后,利用第二夹持器40将拉链链条C2向下游侧移送(第3移送工序前半段),在该移送的中途,拉链链条C2穿过第一拉链拉头S1及第二拉链拉头S2内,该第一拉链拉头S1及第二拉链拉头S2由第一拉链拉头安装装置50A的拉链拉头固定器51A及第二拉链拉头安装装置50B的拉链拉头固定器51B所保持,在拉链链条C2上安装第一拉链拉头S1及第二拉链拉头S2(拉链拉头安装工序,参照图9、图10)。另外,第二夹持器40的移送在第一拉链拉头S1及第二拉链拉头S2的安装中也不会停止。而且,在将第一拉链拉头S1及第二拉链拉头S2安装于拉链链条C2后,拉链拉头固定器51A、拉链拉头固定器51B解除第一拉链拉头S1及第二拉链拉头S2的保持。因此,第一拉链拉头S1及第二拉链拉头S2与拉链链条C2一并移送。
[0103] 而且,此时,与拉链链条C2一并移送的第一拉链拉头S1利用拉链拉头移动装置55的拉链拉头保持部57而保持,拉链链条C2与第二拉链拉头S2由第二夹持器40移送。因此,第一拉链拉头S1向使拉链链条C2的左右一对链齿排E咬合而闭合的方向移动(参照图11)。
[0104] 进而,移送中的拉链链条C2的插管P2及座管P3与保持于拉链拉头保持部57的第一拉链拉头S1接触,将拉链链条C2向下游侧移送的力作用于第一拉链拉头S1,从而将拉链拉头保持部57的第一拉链拉头S1的保持解除,第一拉链拉头S1再次与拉链链条C2一并移送(参照图12)。
[0105] 然后,利用第二夹持器40将拉链链条C2进一步向下游侧移送,拉链链条C2的下游侧端部被移送到上止动部安装装置60的焊头61及砧座62间的规定位置(第3移送工序后半段,参照图14)。
[0106] 然后,利用上止动部安装装置60在拉链链条C2上安装上止动部P1,精加工为拉链SF(上止动部安装工序,参照图15)。此时,利用第二辊装置100将拉链链条C2以规定长度移送,所移送的拉链链条C2收容于第二链条储存部110(第4移送工序,参照图15)。而且,此时,排出夹持器70握持拉链SF,并且第二夹持器40解除拉链SF的握持,由此排出夹持器70从第二夹持器40接收拉链SF(第二接收工序,参照图15)。而且,第二夹持器40返回到握持下一个拉链链条C2的位置。
[0107] 然后,上止动部安装装置60的焊头61及砧座62向上移动后,利用排出夹持器70将拉链SF移送到排出部(排出工序,参照图16)。
[0108] 而且,本实施方式的拉链组装装置10中,利用第一夹持器20及第二夹持器40,同时地进行第一移送工序、第二移送工序、及切断工序、第3移送工序、拉链拉头安装工序、上止动部安装工序及第4移送工序。
[0109] 如以上说明般,根据本实施方式的拉链组装装置10包括拉链拉头移动装置55,该拉链拉头移动装置55使安装于拉链链条C2的第一拉链拉头S1向使拉链链条C2的左右一对链齿排E咬合而闭合的方向移动,因而可将拉链SF的第一拉链拉头S1侧闭合。由此,后续工序中,无需利用手动作业或其他装置将第一拉链拉头S1侧闭合,因而可削减拉链SF的制造成本及制造时间。
[0110] 而且,根据本实施方式的拉链组装装置10,移送中的拉链链条C2的插管P2及座管P3与由拉链拉头保持部57保持的第一拉链拉头S1接触,而拉伸弹簧57d所施加的力以上的朝向下游侧移送拉链链条C2的力作用于第一拉链拉头S1,由此拉链拉头保持部57向下游侧且下方侧摆动,从而将拉链拉头保持部57的第一拉链拉头S1的保持解除,因而无需另外准备用以解除第一拉链拉头S1的保持的装置。由此,可削减拉链组装装置10的制造成本及制造时间。
[0111] 而且,根据本实施方式的拉链组装装置10,包括从第二夹持器40接收精加工的拉链SF并移送到排出部的排出夹持器70,因而第二夹持器40无需将拉链SF移送到排出部。由此,可缩短切断装置30、第一拉链拉头安装装置50A、第二拉链拉头安装装置50B及上止动部安装装置60的待机时间,因而可缩短拉链SF的组装时间。
[0112] 另外,本发明并不限定于所述实施方式例示的内容,在不脱离本发明的主旨的范围内可适当地进行变更。
[0113] 例如,也可去除将拉链SF排出的排出夹持器70,而利用第二夹持器40将拉链SF排出。
[0114] 而且,也可代替将拉链SF排出的排出夹持器70,而利用包含驱动辊与引导辊的辊装置来将拉链SF排出。
[0115] 而且,也可去除第一辊装置80、第一链条储存部90、第二链条储存部110及第二辊装置100。
[0116] 而且,在拉链链条C2短的情况下,也可不驱动第一辊装置80的驱动辊81及第二辊装置100的驱动辊101,而仅利用第一夹持器20与第二夹持器40来移送拉链链条C2。
[0117] 而且,本实施方式中,也可去除移送拉链链条C2的第二夹持器40,而利用第一夹持器20来移送拉链链条C2。该情况下,也可去除第一辊装置80及第一链条储存部90。
[0118] 进而,该情况下,也可去除将拉链SF排出的排出夹持器70,而利用第一夹持器20来排出拉链SF。该情况下,也可去除第二辊装置100及第二链条储存部110。
[0119] 而且,拉链组装装置10也可不使用第一拉链拉头安装装置50A与拉链拉头固定器51A,而仅利用第二拉链拉头安装装置50B与拉链拉头固定器51B,而在拉链链条C2上仅安装第二拉链拉头S2。该情况下,可组装不具有插管P2与座管P3,而是具有下止动部或包含插管、座管、座体的开合件的拉链。另外,该情况下,拉链拉头固定器51A与拉链拉头移动装置
55向下移动,拉链拉头供给装置52A向上方旋转,而配置于离开移送线L的位置。
高效检索全球专利

专利汇是专利免费检索,专利查询,专利分析-国家发明专利查询检索分析平台,是提供专利分析,专利查询,专利检索等数据服务功能的知识产权数据服务商。

我们的产品包含105个国家的1.26亿组数据,免费查、免费专利分析。

申请试用

分析报告

专利汇分析报告产品可以对行业情报数据进行梳理分析,涉及维度包括行业专利基本状况分析、地域分析、技术分析、发明人分析、申请人分析、专利权人分析、失效分析、核心专利分析、法律分析、研发重点分析、企业专利处境分析、技术处境分析、专利寿命分析、企业定位分析、引证分析等超过60个分析角度,系统通过AI智能系统对图表进行解读,只需1分钟,一键生成行业专利分析报告。

申请试用

QQ群二维码
意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