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专利库 / 泉水 / 螺旋弹簧 / 绕簧 / 一种照相机透镜驱动机构用簧片

一种照相机透镜驱动机构用簧片

阅读:3发布:2020-07-24

专利汇可以提供一种照相机透镜驱动机构用簧片专利检索,专利查询,专利分析的服务。并且本 发明 涉及一种 照相机 透镜驱动机构用 簧片 ,整体成薄片状,簧片由呈环状的外廓及位于外廓内的呈环状的内廓组成,且外廓的内壁和内廓的外壁之间具有间距,外廓和内廓之间至少有二组间隔设置的连接簧丝组,其特征在于:每组连接簧丝组包括两个镜像布置的S形连接簧丝,正S形连接簧丝的上边与反S形连接簧丝的上边相连,正正S形连接簧丝的下边与所述外廓的内壁相连,同时,反S形连接簧丝的下边与所述内廓的外壁相连。通过S形连接簧丝的盘绕作用能提高抗 变形 的能 力 ,且连接簧丝的弹性效果好、整体 刚度 、耐冲击性均能得到有效提升,确保使用该簧片的透镜驱动结构良好成像 质量 。,下面是一种照相机透镜驱动机构用簧片专利的具体信息内容。

1、一种照相机透镜驱动机构用簧片,该簧片(1;2)整体成薄片状,所述的簧片( 1;2)由呈环状的外廓(11;21)及位于外廓(11;21)内的呈环状的内廓(12;22)组成,且 外廓(11;21)的内壁和内廓(12;22)的外壁之间具有间距,所述的外廓(11;21)和内廓 (12;22)之间至少有二组间隔设置的连接簧丝组(3;4),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每组连接 簧丝组(3;4)包括两个镜像布置的S形连接簧丝(31、32;42、41),正S形连接簧丝( 31;41)的上边(311;411)与反S形连接簧丝(32;42)的上边(321;421)相连,正S形连接 簧丝的下边(312;412)与所述外廓(11;21)的内壁相连,同时,反S形连接簧丝的下边 (321;421)与所述内廓(12;22)的外壁相连。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照相机透镜驱动机构用簧片,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外廓 (11;21)呈正方形或长方形,所述的内廓(12;22)呈圆形,所述的连接簧丝组(3;4)布 置在外廓(11;21)内的边处。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照相机透镜驱动机构用簧片,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连接 簧丝组(3;4)有四组,分别布置在外廓(11;21)内的四个边角处。
4、根据权利要求1、2或3所述的照相机透镜驱动机构用簧片,其特征在于:所述 的外廓(11)和内廓(12)均为一体件,所述外廓(11)的外壁间隔设有多个外弧形口(111), 对应,所述内廓(12)的内壁间隔设有多个与所述的外弧形口(111)相应的内弧形口( 121),所述的外弧形口(111)和内弧形口(121)相对间隔设置而形成定位孔(5)。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照相机透镜驱动机构用簧片,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外廓 (11)的四个外边角处各设有一开口朝外且呈L型的胶接开口(112)。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照相机透镜驱动机构用簧片,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内廓 (12)的内壁间隔设有多个开口朝内的胶合开口(122)。
7、根据权利要求1、2或3所述的照相机透镜驱动机构用簧片,其特征在于:所述 的外廓(21)由左半外廓(21a)和右半外廓(21b)间隔拼接而成,所述的内廓(22)由左半内廓 (22a)和右半内廓(22b)间隔拼接而成,所述的左半外廓(21a)的外壁具有向外延伸的正极 引脚(213),所述的右半外廓(21b)的外壁具有向外延伸的负极引脚(214)。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照相机透镜驱动机构用簧片,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左半 外廓(21a)的上边角处设有一开口朝外且呈L型的胶接开口(211),所述的右半外廓(21b) 的下边角处设有一开口朝外且呈L型的胶接开口(212)。
9、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照相机透镜驱动机构用簧片,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左半 外廓(21a)和右半外廓(21b)上下边分别通过一上连接片(15)和下连接片(16)相连。
10、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照相机透镜驱动机构用簧片,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左半 内廓(22a)的内壁上沿其圆周面至少设有一个左周向定位槽(221);所述的右半内廓(22b) 的内壁上沿其圆周面至少设有一个右周向定位槽(222)。

说明书全文

技术领域

发明属于照相机透镜驱动装置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透镜驱动过程中保持其运 动均衡性与稳定性的照相机透镜驱动机构用簧片。本发明主要应用在具有自动对焦功 能的微型照相机的透镜驱动机构中,并与微型化、高画质的传感器相配合,尤其适宜 于在手机、电脑、汽车以及机器人中配套应用。

背景技术

现有国内外微型照相机中所采用的类似透镜驱动装置结构较为普遍的如中国发明 专利号为200410017724.3一种《透镜驱动装置》中所公开的方案,它包括一安装在底 座上的筒状磁轭环,该磁轭环内安置有磁石和线圈,该线圈内周侧设置有带一透镜支 撑体的透镜;所述磁石和线圈安置在该磁轭环内部,该线圈固定在该磁轭环内周侧的 透镜支撑体的外周上,该透镜支撑体伸入所述筒状磁轭环内并可在该磁轭环中移动; 所述透镜驱动装置还包括环形的前侧簧片和后侧簧片,它们的外周侧端部与所述磁轭 环的前侧固定连接,还有一小帽,该小帽将所述前侧簧片内周侧端部固定在所述透镜 支撑体前侧上,还有一框架,该框架将所述前侧簧片外周侧端部固定在所述磁轭环的 前侧上。
上述透镜驱动装置利用磁石的电磁感应作用,使安置在磁轭环中间的透镜支撑体 受到平行的电磁作用产生位移,同时安置在透镜支撑体的前侧簧片与后侧簧片产生 反作用力,当作用在透镜支撑体上的电磁力和簧片弹力达到平衡时,该透镜支撑体保 持在一定的位置上;即所述线圈通电后所产生的电磁力相抗于所述前侧簧片与后侧簧 片的作用力,驱使所述透镜支撑体向光轴方向移动。
采用上述中国专利号为200410017724.3《透镜驱动装置》虽然通过其前后两侧限 制透镜支撑体移动,使之具有耐颠簸与冲击性能并具良好的画面质量
然而,它的不足之处之一是上述前、后簧片中的环形外廓和环形内廓之间仅仅通 过多个大致呈直线状的簧丝相连,因此,整个前、后簧片的整体刚度、耐冲击性及抗 变形能力上比较差,当这样的前、后簧片在受力后,其上的簧丝极易变形,这样会导 致使用该簧片的透镜驱动结构中透镜在光轴方向位移时产生偏差,影响相机的成像质 量。
其次,是所述前、后侧簧片形状呈环形同方向错位配置,因此在该簧片前后位移 发生形变时,同时会产生同方向的旋转力,容易引起透镜支撑体发生旋转偏移。
再次,是所述的前侧簧片与后侧簧片与所述透镜支撑体之间的连接定位装置工序 繁多,且前侧簧片与后侧簧片的定位依赖于外部框体和底座的内缘以及前侧簧片与后 侧簧片的外缘配合定位,一旦上述各部件其中之一配合公差出现问题,极易造成被支 撑的透镜支撑体形成极大的同心度和光轴度偏差,使得成像质量降低。由此造成影响 成品合格率的重要因素之一。

发明内容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针对上述现有技术现状而提供一种弹性效果好、整 体刚度、耐冲击性及抗变形能力好的照相机透镜驱动机构用簧片。
本发明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为:一种照相机透镜驱动机构用簧 片,该簧片整体成薄片状,所述的簧片由呈环状的外廓及位于外廓内的呈环状的内廓 组成,且外廓的内壁和内廓的外壁之间具有间距,所述的外廓和内廓之间至少有二组 间隔设置的连接簧丝组,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每组连接簧丝组包括两个镜像布置的S形 连接簧丝,正S形连接簧丝的上边与反S形连接簧丝的上边相连,正S形连接簧丝的下边 与所述外廓的内壁相连,同时,反S形连接簧丝的下边与所述内廓的外壁相连。
为防止簧片在使用时产生绕其自身的旋转力,从而导致透镜支撑体发生旋转偏 移,影响相机的成像质量,上述的外廓呈正方形或长方形,所述的内廓呈圆形,所述 的连接簧丝组布置在外廓内的边处。由于外廓呈正方形或长方形,因此该外廓被定 位不会绕其自身的旋转力,因此支撑其上的透镜支撑体不会旋转偏移,确保可获得良 好的画面质量,也有利于控制成品的合格率,降低产品成本。
为确保簧片的弹性,上述的连接簧丝组以有四组为佳,分别布置在外廓内的四个 边角处。
上述的外廓和内廓均为一体件,这样的簧片适合作为照相机透镜驱动机构中的前 簧片使用;所述外廓的外壁间隔设有多个外弧形口,对应,所述内廓的内壁间隔设有 多个与所述的外弧形口相应的内弧形口,所述的外弧形口和内弧形口相对间隔设置而 形成定位孔。装配时,该定位孔与所述的透镜支撑体的定位孔相对应,依次套在专用 夹具的定位针上,确保该簧片的定位准确,装配后保证簧片与相应的透镜支撑体之间 具有很好的同轴度,并简化前簧片与所述透镜支撑体之间的连接定位的装配工艺,有 利于控制成品合格率,并降低产品成本。
上述的外廓的四个外边角处各设有一开口朝外且呈L型的胶接开口。该胶接开口 起到定位的作用,进一步防止簧片的旋转,还起到增强胶合强度,使胶液朝该胶接开 口处流动,防止胶液向四周溢流。
上述的内廓的内壁间隔设有多个开口朝内的胶合开口。该胶合开口可设置成圆形 或半圆形或方形。
其中,上述的外廓由左半外廓和右半外廓间隔拼接而成,所述的内廓由左半内廓 和右半内廓间隔拼接而成。该结构的簧片适合作为照相机透镜驱动机构中的后簧片使 用,由于后簧片要与外部驱动电源的正负极相连,因此需要该簧片分成间隔设置的左 右两部分。
上述的左半外廓的上边角处设有一开口朝外且呈L型的胶接开口,所述的右半外 廓的下边角处设有一开口朝外且呈L型的胶接开口;胶接开口起到定位的作用,进一步 防止后簧片的旋转,还起到增强胶合强度,使胶液朝该胶接开口处流动,防止胶液向 四周溢流,为使该后簧片便于与电源的正负极相连,左半外廓的下外边角处具有外延 的正极引脚,右半外廓的上外边角处具有外延的负极引脚。
为防止左半外廓和右半外廓相对位置发生偏移,上述的左半外廓和右半外廓上下 边分别通过一上连接片和下连接片相连。
上述的左半内廓的内壁上沿其圆周面至少设有一个左周向定位槽;所述的右半内 廓的内壁上沿其圆周面至少设有一个右周向定位槽。装配时,该周向定位槽与所述的 透镜支撑体的定位槽相对应,依次套在专用夹具的定位针上,确保该后簧片的定位准 确,并简化后簧片与所述透镜支撑体之间的连接定位的装配工艺,避免该簧片装配时 发生方位错误,有利于控制成品合格率。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优点在于:每组连接簧丝组由两个镜像布置的S形连接 簧丝,其中,正S形连接簧丝的上边与反S形连接簧丝的上边相连,正S形连接簧丝的 下边与所述外廓的内壁相连,同时,反S形连接簧丝的下边与所述内廓的外壁相连。通 过S形连接簧丝的盘绕作用能提高抗变形的能力,且连接簧丝的弹性效果好、整体刚 度、耐冲击性均能得到有效的提升,还有利于连接簧丝沿光轴方向变形时所产生的切 向作用力被互相抵消的功能,避免透镜支撑体发生旋转偏移,确保使用该簧片的透镜 驱动结构良好的成像质量。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中前簧片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实施例中后簧片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实施例中前、后簧片在透镜驱动机构中的俯视图;
图4为图3的A-A向剖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详细描述。
如图1~4所示,为本发明的一个优选实施例。
一种照相机透镜驱动机构用簧片,一般照相机透镜驱动机构中的簧片有二种,分 别为前簧片1和后簧片2,所述的前、后簧片1、2整体成薄片状。
现阐述前簧片1和后簧片2的具体结构。
所述的前簧片1由呈环状的外廓11及呈环状的内廓12组成,所述的外廓11和内廓12 均为一体件。
其中,所述的外廓11呈正方形状,外廓11的四个外边角处各设有一开口朝外且呈 L型的胶接开口112。
所述的内廓12呈圆形,且内廓12位于所述的外廓11内,且外廓11内壁和内廓12外 壁之间有间距,所述的外廓11和内廓12之间间隔设置的连接簧丝组3相连,所述的连接 簧丝组3有四组,分别布置在外廓11内的四个边角处,且每组连接簧丝组3由两盘镜像 布置的S形连接簧丝,分别为正S形连接簧丝31、反S形连接簧丝32,其中,正S形连接 簧丝31的上边311与反S形连接簧丝32的上边321相连,正S形连接簧丝31的下边312与所 述外廓11的内壁相连,同时,反S形连接簧丝32的下边322与所述内廓12的外壁相连。
所述外廓11的外壁间隔设有四个外弧形口111,对应,所述内廓12的内壁间隔设有 四个与所述的外弧形口111相应的内弧形口121,所述的外弧形口111和内弧形口121相 对间隔设置而形成定位孔5。所述的内廓12的内壁间隔设有四对开口朝内的胶合开口 122。
所述的后簧片2由呈环状的外廓21及呈环状的内廓22组成,所述的外廓21由左半外 廓21a和右半外廓21b间隔拼接而成,所述的内廓22由左半内廓22a和右半内廓22b间隔 拼接而成,所述的左半外廓21a和右半外廓21b上下边分别通过一上连接片和下连接片 相连。
所述的内廓22位于外廓21内,且外廓21和内廓22之间有间距,所述的外廓21和内 廓22之间设有连接簧丝组4相连,所述的连接簧丝组4有四组,分别布置在外廓21内的 四个边角处,且每组连接簧丝组4由两盘镜像布置的S形连接簧丝,分别为正S形连接簧 丝41、反S形连接簧丝42,其中,正S形连接簧丝41的上边411与反S形连接簧丝42的上 边421相连,正S形连接簧丝41的下边412与所述外廓11的内壁相连,同时,反S形连接 簧丝42的下边422均与所述内廓22的外壁相连。
所述的左半外廓21a的上外边角处设有一开口朝外且呈L型的胶接开口211,左半外 廓21b的下外边角处具有外延的正极引脚213;所述的右半外廓21b的下外边角处设有一 开口朝外且呈L型的胶接开口212,所述的左半外廓21a的外壁具有向外延伸的正极引脚 213,所述的右半外廓21b的外壁具有向外延伸的负极引脚214。所述的电机引脚213、 214也可以设置在所述外廓外周边上的任何位置。
所述的左半内廓21a的内壁上沿其圆周面设有二个左周向定位槽221;所述的右半 内廓21b的内壁上沿其圆周面设有二个右周向定位槽222。
它们在透镜驱动机构中的安装方式及位置大致如下:
如图3所示,一安置在底座6上的磁轭环7,该磁轭环7内腔设置有带透镜的透镜支 撑体8,该磁轭环7内位于透镜支撑体8一侧安置有前侧垫片9、前簧片1,该磁轭环7内 位于透镜支撑体另一侧安置有后侧垫片10与后簧片2,所述的透镜支撑体8安置在磁轭 环7内腔中并由前簧片1和后簧片2支撑,磁轭环7内部设置一线圈13,该线圈13固定在 透镜支撑体9的外周上,线圈13的外侧围有磁石14,该透镜支撑体8可在所述磁轭环7内 前后移动。
所述前簧片1设置在磁轭环7内腔中的前侧垫片9与磁石14之间;后簧片2设置在一 后侧垫片10与底座6之间,该底座6用以定位后簧片2、前簧片1、透镜载支撑体8之间的 轴向位置。
本透镜驱动装置上的后簧片2作为导电端子与线圈13的引出线焊接在一起,驱动电 源通过后簧片2的引脚213、214与线圈13内构成电气回路。当线圈13内通过电流时,在 磁石14和磁轭环7内部构成的磁场里感应出电磁力,在电磁力的推动下使透镜支撑体8 在光轴方向上前移或后移,当透镜支撑体8发生位移时,前簧片1和后簧片2产生反作用 阻尼力,当该反作用阻尼力与所述电磁力平衡时,透镜支撑体8就能保持在一定的位置 上,达到照相机自动对焦的目的。
使用时,一般外廓相对固定,当外廓和内廓相对位移时,连接簧丝组对内廓起到 一拉力作用,以驱动与内廓接触的部件移动,这种前、后簧片1、2在透镜驱动机构中 的位置及工作原理为常规技术,可参考现有技术。
高效检索全球专利

专利汇是专利免费检索,专利查询,专利分析-国家发明专利查询检索分析平台,是提供专利分析,专利查询,专利检索等数据服务功能的知识产权数据服务商。

我们的产品包含105个国家的1.26亿组数据,免费查、免费专利分析。

申请试用

分析报告

专利汇分析报告产品可以对行业情报数据进行梳理分析,涉及维度包括行业专利基本状况分析、地域分析、技术分析、发明人分析、申请人分析、专利权人分析、失效分析、核心专利分析、法律分析、研发重点分析、企业专利处境分析、技术处境分析、专利寿命分析、企业定位分析、引证分析等超过60个分析角度,系统通过AI智能系统对图表进行解读,只需1分钟,一键生成行业专利分析报告。

申请试用

QQ群二维码
意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