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专利库 / 泉水 / 螺旋弹簧 / 扭簧 / 扭杆弹簧 / 有靠背的汽车座椅和有这种汽车座椅的座席装置

有靠背的汽车座椅和有这种汽车座椅的座席装置

阅读:889发布:2020-11-12

专利汇可以提供有靠背的汽车座椅和有这种汽车座椅的座席装置专利检索,专利查询,专利分析的服务。并且本 发明 涉及一种 汽车 座椅(4),包括靠背(28),靠背可以从基本上直立的使用 位置 回转到基本上 水 平的非使用位置,其中,靠背(28)有靠背侧翼(36、38),它在靠背(28)的非使用位置,可以绕回 转轴 (48)从一个基本上与靠背(28)的靠背中部(34)平行的 扶手 非使用位置,回转到扶手使用位置而构成扶手,以及包括一个可 锁 定在两个位置上的锁止装置(100、200、300),靠背侧翼(36、38)可通过它不仅锁定在扶手使用位置,也可以锁定在扶手非使用位置。,下面是有靠背的汽车座椅和有这种汽车座椅的座席装置专利的具体信息内容。

1.一种有靠背(28)的汽车座椅(4),该靠背可以从基本上直立的使用位置 回转到基本上平的非使用位置,其中,所述靠背(28)有至少一个靠背侧翼 (36、38),后者在靠背(28)的非使用位置,能够绕回转轴(48)从基本上与靠背 (28)的靠背中部(34)平行的扶手非使用位置,回转到扶手使用位置,从而构 成扶手,其特征在于具有可定在两个位置上的锁止装置(100、200、300), 所述靠背侧翼(36、38)可通过该锁止装置(100、200、300)不仅锁定在扶手使 用位置,也可以锁定在扶手非使用位置。
2.按照权利要求1所述的汽车座椅(4),其特征为,所述锁止装置有至 少一个第一旋转插销锁(100),用于将靠背侧翼(36、38)锁定在扶手使用位置 与扶手非使用位置中的一个位置上。
3.按照权利要求2所述的汽车座椅(4),其特征为,所述锁止装置有至 少一个第二旋转插销锁(200),用于将靠背侧翼(36、38)锁定在扶手使用位置 与扶手非使用位置中的另一个位置上。
4.按照权利要求2所述的汽车座椅(4),其特征为,所述靠背侧翼沿回 转轴(48)的方向可轴向移动地支承在靠背(28)的靠背中部(34)上,使得处于扶 手使用位置与扶手非使用位置中所述另一个位置的靠背侧翼能够形状闭合 地锁定在靠背中部(34)上。
5.按照权利要求2至4之一所述的汽车座椅(4),其特征为,旋转插销 锁(100、200)的插销(101、201)基本上平行于或正交于回转轴(48)设置。
6.按照权利要求1所述的汽车座椅(4),其特征为,所述锁止装置有至 少一个销栓锁(300),用于将所述靠背侧翼(36、38)锁定在扶手使用位置和扶 手非使用位置。
7.按照权利要求6所述的汽车座椅(4),其特征为,所述销栓锁有一个 旋转固定在靠背中部(34)和靠背侧翼之一中、带有至少一个可径向运动的凸 (302)的销栓(301),在扶手使用位置,该凸块插入在靠背中部(34)和靠背侧 翼(36)中另一个内的第一槽(303)中,以及在扶手非使用位置,所述凸块插入 在靠背中部(34)和靠背侧翼(36)中另一个内的第二槽(304)中。
8.按照权利要求7所述的汽车座椅(4),其特征为,所述至少一个沿径 向伸出的凸块(302)有圆锥形或削的尖顶。
9.按照权利要求1至8之一所述的汽车座椅(4),其特征为,所述锁止 装置被弹簧加载地锁定在扶手使用位置与扶手非使用位置中的至少一个位 置上。
10.按照权利要求1至9之一所述的汽车座椅(4),其特征为,所述靠背 侧翼(36、38)被弹性地,尤其通过至少一个扭杆弹簧和/或蝶形弹簧预紧在扶 手使用位置、扶手非使用位置或中间位置。
11.按照权利要求1至10之一所述的汽车座椅(4),其特征在于有一个 缓冲器用于靠背侧翼回转运动的缓冲。
12.按照权利要求1至11之一所述的汽车座椅(4),其特征在于有一个 去锁操纵装置,尤其是一个按钮、旋钮或手柄,用于所述锁止装置的去锁。
13.按照权利要求12所述的汽车座椅(4),其特征为,所述去锁操纵装 置设在靠背中部(34)和/或靠背侧翼(36)上,尤其是设在头部区内。
14.按照权利要求1至13之一所述的汽车座椅(4),其特征为,所述汽 车座椅(4)有另一个靠背侧翼(36、38),后者与所述第一靠背侧翼(36)运动耦 合,使其可通过所述第一靠背侧翼(36)在扶手非使用位置与扶手非使用位置 之间回转,以及通过所述锁止装置不仅可以锁定在扶手使用位置,也可以锁 定在扶手非使用位置。
15.一种包括一个按照权利要求1至14之一所述第一汽车座椅(4)和至 少一个第二汽车座椅(6)的座席装置,所述第一和第二汽车座椅在一个座排 (10)中并排设置,其中,所述靠背侧翼(36)设在所述第一汽车座椅(4)面朝第 二汽车座椅(6)那一侧。
16.按照权利要求15所述的座席装置,其特征为,在所述座排(10)内还 设有第三汽车座椅(8),其中,所述第二和/或第三汽车座椅(6、8)可以沿横向 (12、14)向里移动,使它们至少部分延伸到通过靠背侧翼(36、38)从扶手非 使用位置回转到扶手使用位置形成的空隙(54、56)中。

说明书全文

技术领域

发明涉及一种有靠背的汽车座椅,该靠背可以从基本上直立的使用位 置回转到基本上平的非使用位置,其中,靠背有至少一个靠背侧翼,它在 靠背的非使用位置,可以从在下方的扶手非使用位置,回转到在上部的扶手 使用位置,以构成扶手,以及涉及一种有这种汽车座椅的座席装置。

背景技术

由EP0943482B1已知有靠背的汽车座椅,其中靠背可以从使用位置向 前回转到非使用位置。靠背有设在靠背中部侧面的靠背侧翼,当靠背处于非 使用位置时,它们可以绕沿座椅方向延伸的回转轴从一个在下方的扶手非使 用位置回转到在上部的扶手使用位置。在上部的扶手使用位置,靠背侧翼用 作同一座排内相邻车座的扶手。
在所述的扶手使用位置,靠背侧翼通过将一个回转时在滑槽中导引的插 销下降到滑槽的一个孔内来锁止,并因而防止转回扶手非使用位置。与之 相应,为了转回必须提升靠背侧翼,这损害可操作性。靠背侧翼在扶手非使 用位置也没有锁止,而仅在一侧将其杠杆臂支持在靠背中部上。
已知的汽车座椅已证实是适用的。然而存在的缺点是,在没有锁定的扶 手非使用位置,会发生靠背侧翼无意中回转。此外这种在扶手使用位置锁定 的方案比较复杂。

发明内容

因此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改进按此类型的汽车座椅或有这种汽 车座椅的座席装置。
上述技术问题通过一种有靠背的汽车座椅来解决,该靠背可以从基本上 直立的使用位置回转到基本上水平的非使用位置,其中,所述靠背有一靠背 侧翼,后者在靠背的非使用位置,可以绕回转轴从一个基本上与靠背的靠背 中部平行的扶手非使用位置,回转到扶手使用位置构成扶手,按照本发明, 所述汽车座椅有一个可锁定在两个位置上的锁止装置,所述靠背侧翼可通过 该锁止装置不仅锁定在扶手使用位置,也可以锁定在扶手非使用位置。
因此,按本发明的汽车座椅包括一个靠背,靠背可以从基本上直立的使 用位置回转到基本上水平的非使用位置。靠背有至少一个,优选地两个靠背 侧翼,它们在靠背的非使用位置,可以绕回转轴从一个它们基本上与靠背的 靠背中部平行设置的扶手非使用位置,回转到扶手使用位置,此时它们构成 扶手。
此外,按本发明的汽车座椅还包括一个可锁定在至少两个位置上的锁止 装置,所述至少一个靠背侧翼借助它,不仅可以锁定在扶手使用位置,而且 可以锁定在扶手非使用位置。在这里,尤其旋转限制器也称为锁止装置,它 不仅将从扶手使用位置或扶手非使用位置的进一步回转,而且将从这些位置 的转回,限制为一个预定的优选微小的间隙。
因此与EP0943482B1公开的只能锁定在扶手使用位置的靠背侧翼相反, 可以在两个规定的静止位置防止无意中回转。
特别有利的是,靠背侧翼弹性地,例如通过一个或多个扭杆弹簧和/或 蝶形弹簧,绕回转轴预紧在一个中间位置上,这一中间位置处于扶手使用位 置与扶手非使用位置之间,它例如基本上平分在这两个位置之间的回转行 程。由此有利地缩短要回转到这两个静止位置,亦即扶手使用位置及扶手非 使用位置之一时应主动完成的回转路程。
按另一种优选的实施形式,靠背侧翼可以相同的方式也弹性地预紧在扶 手使用位置或扶手非使用位置,因为按本发明它可以锁定在这两个静止位置 上,所以锁止装置一方面克服预紧,以及另一方面防止无意中从未预紧的 静止位置回转。在这里,预紧在扶手非使用位置使靠背更易于回转到使用位 置,而预紧在扶手使用位置则便于进入非使用位置。
按本发明第一种实施形式,锁止装置有至少一个或多个第一旋转插销锁 (Drehfallenschloss),用于将靠背侧翼锁定在扶手使用位置与扶手非使用位置 之一上,以及有一个或多个第二旋转插销锁,用于将靠背侧翼锁定在扶手使 用位置与扶手非使用位置之另一个上。
在这里,旋转插销锁通常包括一个插销,它与靠背侧翼和靠背中部之一 连接,以及包括一个用至少一个锁钩保险的槽,它设在靠背侧翼和靠背中部 之另一个上。为了锁止,插销沿一个锁定方向经过此时已转开的锁钩导入槽 中,直至锁钩回卡,倒扣住插销,并因而作为止挡防止逆着锁定方向回动。 所述的槽另一方面作为止挡,限制插销沿锁定方向进一步运动。
一个或多个这种插销可例如基本上正交于回转轴设置。然而优选地一个 或多个插销基本上平行于靠背侧翼的回转轴设置,从而可以实施特别有利的 插入运动和允许有小的结构尺寸。
旋转插销锁的锁钩可以弹簧加载,从而它借助经过的插销克服弹簧预紧 力转开,以及通过这种弹簧预紧力回动到倒扣住插销的锁定位置。这种弹簧 加载地锁定的旋转插销锁可以方便而可靠地锁紧。
按本发明第二种实施形式,为了锁定在扶手使用位置和扶手非使用位置 之另一个上,令沿回转轴的方向可轴向移动地安装在靠背的靠背中部上的靠 背侧翼,这样来沿轴向移动到扶手使用位置和扶手非使用位置之另一个上, 即,使它形状闭合地锁定在靠背中部上,尤其将一个或多个轴向和/或槽 与靠背中部中相应的槽或凸块啮合
靠背侧翼在这里优选地轴向弹簧加载,从而通过弹簧预紧力迫使它与靠 背中部形状闭合啮合,只要靠背侧翼到达扶手使用位置和扶手非使用位置之 另一个上,并必须首先克服此预紧力轴向移动,以便从所述另一个位置转开。 这种弹簧加载地锁定的锁止装置也可以方便而可靠地锁紧。
按本发明第三种实施形式,锁止装置有一个或多个销栓锁,用于将靠背 侧翼锁定在扶手使用位置和扶手非使用位置上。
在这里,销栓锁通常包括一个设计为与靠背中部和靠背侧翼中之一旋转 固定的销栓,它有至少一个凸块,凸块可以在一个此时它沿径向超过销栓外 圆周伸出的位置,与一个此时它与所述外圆周齐平或沿径向相对于此外圆周 向内错移的位置之间调整。在沿径向伸出的位置,凸块可以插入在靠背中部 和靠背侧翼中另一个内的相应槽中,并因而使靠背中部和靠背侧翼互相抗扭 地连接。
为了锁定,一个或多个这种凸块在扶手使用位置插入靠背中部和靠背侧 翼中之另一个内的第一槽中,在扶手非使用位置则插入第二槽内。在这里, 同一个凸块既可以插入第一槽也可以插入第二槽,其结果是有利地减少了锁 止装置的制造成本和结构空间。不过这并不是强制性地要求的,也可以将第 一凸块插入第一槽,而另一个第二凸块插入第二槽,在这种情况下没有插入 的那个凸块总是设在沿其径向向内错移的位置上。
可沿径向运动的凸块也可以有利地弹簧加载,因此在到达扶手使用位置 或扶手非使用位置时,通过弹簧预紧力被迫进入第一或第二槽中。这种弹簧 加载锁定的锁止装置仍能方便而可靠地锁紧。
为了更易于锁定并尤其补偿某些位置公差,优选地,所述沿径向伸出的 凸块有圆锥形或削的尖顶。
与弹性预紧在扶手使用位置、扶手非使用位置或中间位置不同或除此之 外附加地,可以设缓冲器用于缓冲靠背侧翼的回转运动,它有利地减小了作 用在限制回转运动的锁止装置上的负荷,以及基于减缓的回转速度提高了操 纵安全性。
锁止装置优选地只能主动去锁,例如通过主动转开旋转插销锁的锁钩, 或将销栓锁的凸块主动拉回到其沿径向向内错移的位置。主动去锁通常设计 为,使锁止装置的去锁只有在锁止装置上施加一个力,例如手动施加的拉力 或压力时才能去锁,以及在取消这种力时重新锁紧,这例如可以借助一个在 锁定状态预紧的弹簧实现。以此方式避免出现不确定的状态以及使锁止装置 在没有作用操纵力时始终处于锁紧状态。
尤其为了这种锁止装置的去锁可以设去锁操纵装置,借助它在锁止装置 上,例如在旋转插销锁的锁钩或销栓锁的凸块上施加拉力或压力,或可以调 整这种构件。这种去锁操纵装置可例如包括一个按钮、旋钮或手柄,它通过 相应的机械装置,例如鲍登线(Bowdenzug;亦即丝索)、杠杆机构、传动装 置之类,或借助相应的电动机或电磁电动地操纵锁止装置。
优选地这种去锁操纵装置设在靠背中部和/或靠背侧翼上,尤其设在靠 背中部或靠背侧翼的头部区内,因为它在那里能非常方便地触及。
如前面已说明的那样,汽车座椅优选地有另一个靠背侧翼,它同样可以 在扶手非使用位置与扶手使用位置之间回转。它可以与前面详细阐述的靠背 侧翼运动耦合,使所述另一个靠背侧翼可通过该靠背侧翼在扶手非使用位置 与扶手非使用位置之间回转而被回转。这种强制耦合可尤其是机械式的,例 如通过鲍登线、多重铰链和/或滑槽导引装置实现。基于这种强制耦合,有利 的是,当锁止装置在扶手使用位置或扶手非使用位置锁紧时,所述另一个靠 背侧翼也被锁定在扶手使用位置或扶手非使用位置。
按本发明的座席装置包括一个按本发明的上述类型的汽车座椅和至少 一个第二汽车座椅,它们在一个座排中并排设置,其中,一个靠背侧翼设在 面朝第二汽车座椅那一侧。因此靠背侧翼可以用来构成第二汽车座椅的扶 手。此外,在靠背侧翼回转到扶手使用位置后,第二汽车座椅可以进一步向 里移动,以减小座排的总宽度。
此外,按本发明座席装置的一种优选的实施形式,在座排中还设第三汽 车座椅,在这里,上述类型的按本发明的汽车座椅安排在第二与第三汽车座 椅之间。因此一个靠背侧翼可以用来构成第二汽车座椅的扶手,以及另一个 靠背侧翼可用来构成第三汽车座椅的扶手。
为了创造一种能特别灵活地适应的座席装置,按本发明座席装置的一种 特别优选的实施形式,第二和/或第三汽车座椅可以沿横向向里移动,使它们 至少部分延伸到通过靠背侧翼从扶手非使用位置回转到扶手使用位置形成 的空隙中。如前言已说明的那样,由此可以减小座排的总宽度,从而即使在 汽车车厢的宽度向后减小的情况下,座椅仍然可以向后移到一个所谓的休息 位置。
按本发明的座席装置的一种特别优选的实施形式,所述座席装置的这些 汽车座椅可以彼此独立地沿座椅方向移动。
附图说明
由下面对优选的实施形式的说明中提供本发明其他有利的设计。附图部 分示意地表示,附图中:
图1示意表示有按本发明一种实施形式的汽车座椅的座席装置和处于 使用位置的靠背侧翼前视图;
图2表示图1所示座席装置和处于非使用位置的靠背侧翼;
图3表示图2所示座席装置和处于扶手使用位置的靠背侧翼;
图4表示图3所示座席装置和沿横向向里移动的第二和第三汽车座椅;
图5A、B表示图3所示汽车座椅按本发明第一种实施形式的锁止装置 局部,处于扶手非使用位置(图5A)或扶手使用位置(图5B);
图6A、B表示图3所示汽车座椅按本发明第二种实施形式的锁止装置 局部,处于扶手非使用位置(图6A)或扶手使用位置(图6B);
图7A、B表示图6所示锁止装置从上方看的俯视图;以及
图8A、B表示图3所示汽车座椅按本发明第三种实施形式的锁止装置 局部,处于扶手非使用位置(图8A)或扶手使用位置(图8B)。

具体实施方式

图1表示按本发明的座席装置2前视图。按本发明的座席装置2包括一 个按本发明的中央或第一汽车座椅4、一个第二汽车座椅6和一个第三汽车 座椅8,它们在一个座排10中并排。在这里第二汽车座椅6沿第一横向12 设在第一汽车座椅4旁,而第三汽车座椅8则沿反向的第二横向14设在第 一汽车座椅4旁。座椅方向16对于所有的汽车座椅4、6、8是一致的,它 在图1中相应于图纸的垂直方向。此外,座席装置2或汽车座椅4、6、8的 高度方向18借助图1中用虚线画的竖轴表示。全部三个汽车座椅4、6、8 可彼此独立地沿座椅方向16或逆座椅方向16移动。
第一汽车座椅4是按本发明汽车座椅的一种实施形式,而汽车座椅6、 8可涉及传统的汽车座椅。但与之不同的是,第二和第三汽车座椅6、8也可 按第一汽车座椅4的方式设计。所有的汽车座椅4、6、8分别包括一个座面 部分20、22、24和一个可绕第一回转轴26回转地装在各自座面部分20、22、 24上的靠背28、30、32。靠背28、30、32可彼此独立地绕回转轴26回转。
第一汽车座椅4的靠背28主要由一个靠背中部34和两个在旁侧与之固 定的靠背侧翼36、36组成。靠背侧翼36沿横向12设在靠背中部34的旁侧 并因而面朝第二汽车座椅6,而靠背侧翼38则沿横向14设在靠背中部34 的旁侧并因而面朝第三汽车座椅8。
第一汽车座椅4的靠背28可以从一个如图1中表示的基本上直立的使 用位置,绕第一回转轴26沿座椅方向16向前回转到一个在图2中表示的基 本上水平的非使用位置。由图2可以看出,在靠背28绕回转轴26回转运动 时,第一汽车座椅4的座面部分20沿高度方向18向下沉降到,直至座面部 分20的上侧低于第二和第三汽车座椅6、8座面部分22、24下侧所在的高 度或同处于此高度上。
由图2还可看出,靠背侧翼36、38分别由板状支承件40和衬垫42组 成。相应地,靠背中部34也有板状支承件44和装在它上面的衬垫46。靠背 侧翼36、38的支承件40可绕第二回转轴48回转地装在靠背中部34的板状 支承件44上。在这里,支承件40各有一个后侧50,它在靠背28的使用位 置(图1)和非使用位置(图2)与靠背中部34支承件44的后侧52共同构成靠 背28的后侧。
在图2中,靠背侧翼36、38处于在下部的扶手非使用位置,此时靠背 侧翼36、38基本上平行于靠背中部34设置。在扶手非使用位置,靠背侧翼 36、38或靠背中部34的后侧50、52处于一个平面内。此外,靠背侧翼36、 38可解脱地锁定在扶手非使用位置,使它们不能绕第二回转轴48回转。下 面详细说明用于将靠背侧翼36、38锁定在扶手非使用位置上的锁紧机构。
如图3所示,从在下方的扶手非使用位置出发(图2),靠背侧翼36、38 可以绕沿座椅方向16延伸的回转轴48回转到在上部的扶手使用位置。在这 里靠背侧翼36、38从扶手非使用位置回转180°到图3所示的扶手使用位置。 在上部的扶手使用位置,靠背侧翼36、38的衬垫42分别构成第二汽车座椅 6或第三汽车座椅8的扶手。在回转180°后,靠背侧翼38、38支承件40的 后侧50支撑在靠背中部34支承件44的后侧52上。
通过回转运动,图2中表示的靠背28的原始宽度B1,减小到在图3中 表示的宽度B2。因此B2<B1。如前面已提及的那样,座面部分20通过靠背 28绕第一回转轴26的回转运动,沿高度方向18向下错移,从而沿横向12 或14在靠背中部34的旁侧形成空隙54或56。因为这两个汽车座椅6、8 可以沿横向12和14移动,所以现在有可能将第二汽车座椅6沿横向14以 及将第三汽车座椅8沿横向12向里移动到,使它们的座面部分22或24延 伸到各自的空隙54或56内,图4表示了这种情况。以此方式可以使汽车座 椅6、8设置在相关的扶手附近,从而在总体上减小座排10的宽度。
靠背侧翼36、38预紧在图3和4所示的上部扶手使用位置。这样做的 优点是,一旦通过操作者或同车乘客取消靠背侧翼的锁止,靠背侧翼便自动 从图2所示的扶手非使用位置,绕回转轴48回转到图3和4所示的扶手使 用位置。然而,基于下面详细说明的锁止装置,它们也可以预紧在按图2的 扶手非使用位置或在这些位置之间的中间位置(未表示),例如朝扶手非使用 位置(图2)的方向沿扶手使用位置(图3)的方向回转45°、90°或135°后的位 置。
现在借助图5A、B详细说明一种锁止装置,它设在按本发明如前面参 见图1至4说明的第一种实施形式的汽车座椅中。在这里为了说明只表示锁 止装置的主要构件。与图1至4不同,靠背侧翼36、38(基于其对称性下面 只详细说明其中的靠背侧翼36)从扶手非使用位置仅回转90°到扶手使用位 置并锁紧在那里。
图5用与图3相应的局部剖面表示靠背中部34,其中为了简化,将衬 垫46和板状支承件44合并在一起。靠背侧翼36的板状支承件40可绕第二 回转轴48回转,所以除支承件40外还包括与之连接的衬垫42的靠背侧翼 36,可以在扶手非使用位置(图5A)与扶手使用位置(图5B)之间回转。
锁止装置包括第一旋转插销锁100和与之结构相同的第二旋转插销锁 200。第一旋转插销锁100有一个与支承件40固定连接的插销101,它的轴 线平行于回转轴48,以及有一个通过锁钩102保险的U形槽103,它形式上 为一个滑槽地设在靠背中部34内以及能容纳插销101。锁钩102被弹簧(未 表示)预紧在图5A所示的位置,此时它将槽103封闭。
当靠背侧翼36从扶手非使用位置(图5A)回转到扶手使用位置(图5B) 时,插销101沿锁紧方向(在图5B中从左向右)导入槽103中,并与此同时 使锁钩102克服其弹簧预紧力转开(在图5中沿逆时针方向向上)。在插销101 经过锁钩102并完全置入槽103中后,锁钩102基于弹簧预紧力重新转回图 5B中所表示的位置,此时倒扣住插销101并因而防止插销101逆锁紧方向 滑出。另一方面因为U形槽103阻止插销101朝锁紧方向进一步运动,所以 靠背侧翼36被插销101锁止在扶手使用位置上。
为了解脱这种锁止,使用者按压(这里没有表示的)第一按钮,它设在靠 背中部34顶端,头枕的旁边。按钮通过(这里没有表示的)鲍登线使锁钩102 克服其弹簧预紧力(在图5B中沿逆时针方向向上)转开,直至插销101逆锁 紧方向(在图5B中从右向左)从槽103滑出,并因而靠背侧翼36可以从其扶 手使用位置转开。若取消在第一按钮上手动施加的操纵力,则弹簧预紧力迫 使锁钩102回到将槽103堵塞的位置。
将靠背侧翼36锁止在其扶手非使用位置(图5A)或将此锁止去锁,通过 第二旋转插销锁200完全类似地进行:第二旋转插销锁200同样有一个与支 承件40固定连接的插销201,它的轴线平行于回转轴48,以及有一个通过 锁钩202保险的U形槽203,它形式上为一个滑槽地设在靠背中部34内以 及能容纳插销201。第二插销锁200的U形槽203与第一插销锁的U形槽 103垂直定向。锁钩202被弹簧(未表示)预紧在图5A所示的位置,此时它将 槽203封闭。
当靠背侧翼36从扶手使用位置(图5B)回转到扶手非使用位置(图5A) 时,插销201沿锁紧方向(在图5A中从上向下)导入槽203中,并与此同时 使锁钩202克服其弹簧预紧力转开(在图5A中顺时针方向向下)。在插销201 经过锁钩202并完全置入槽203中后,锁钩202基于弹簧预紧力重新转回图 5A中所表示的位置,此时倒扣住插销201并因而防止插销201逆锁紧方向 滑出。另一方面因为U形槽203阻止插销201朝锁紧方向进一步运动,所以 靠背侧翼36被插销201锁止在扶手非使用位置上。
为了解脱这种锁止,使用者按压(这里没有表示的)第二按钮,它同样设 在靠背中部34顶端,头枕和第一按钮的旁边。按钮通过(这里没有表示的) 鲍登线使锁钩202克服其弹簧预紧力(在图5B中顺时针方向向下)转开,直 至插销201逆锁紧方向(在图5A中从下向上)从槽203滑出,并因而靠背侧 翼36可以从其扶手非使用位置转开。若取消在第二按钮上手动施加的操纵 力,则弹簧预紧力迫使锁钩202回到将槽203堵塞的位置。
因此,以易于制造、便于操纵、可靠而节约空间的方式,可以将靠背侧 翼36锁止在扶手使用位置和扶手非使用位置上,并由此防止无意中回转。
现在借助图6A、6B、7A、7B详细说明一种锁止装置,它设在按本发 明第二种实施形式的、如前面参见图1至4说明的汽车座椅中。在这里与第 一种实施形式结构相同的部分采用同一个附图标记,所以有关它们的说明可 以参见上述实施形式,下面只说明与第一种实施形式的不同点。图6A、6B 与图5A、5B对应,而图7A表示图6A所示锁止装置的俯视图,图7B相应 地表示图6B所示锁止装置的俯视图。
为了锁定在扶手非使用位置,第二种实施形式的锁止装置有上面已说明 的旋转插销锁200。不过在扶手使用位置的锁止以不同的方式进行:
为此,靠背侧翼36可沿第二回转轴48的方向轴向运动地固定在靠背中 部34上。此外,支承件40的两个臂401,不仅可旋转运动而且可轴向运动 地支承在一个与靠背中部34固定连接的轴上。
在靠背中部34中设槽402(图7A),它只有在扶手使用位置(图7B)才可 以容纳臂401。臂401通过压力弹簧(图中未表示)沿所述槽402的方向轴向 弹性预紧,所以在扶手使用位置压力弹簧迫使它们进入槽402中,并因而形 状闭合地阻止从扶手使用位置转出。
因此,为了锁止在扶手使用位置,如上面参见图5已说明的那样,首先 将旋转插销锁200去锁,以及靠背侧翼绕回转轴48回转到扶手使用位置(图 6B、7B)。在扶手使用位置压力弹簧将臂401压入槽402内,并因而将靠背 侧翼36形状闭合地锁止在扶手使用位置上。为了解脱这种锁止以及将靠背 侧翼重新回转到扶手非使用位置(靠背侧翼通过旋转插销锁200锁止在此位 置),使用者只须将靠背侧翼36沿其回转轴48轴向克服压力弹簧的弹簧力 移动到,直至达到臂401与槽402脱开啮合,并能回转到扶手非使用位置。
因此,同样以易于制造、便于操纵、可靠而节约空间的方式,可以将靠 背侧翼36锁止在扶手使用位置和扶手非使用位置上,并由此防止无意中回 转。
现在借助图8A、8B详细说明一种锁止装置,它设在按本发明第三种实 施形式的、如前面参见图1至4说明的汽车座椅中。在这里与第一或第二种 实施形式结构相同的部分采用同样的附图标记,所以有关它们的说明可以参 见上述第一和第二实施形式,下面只说明与第一和第二种实施形式的不同 点。图8A、8B与图5A、5B或6A、6B的视图对应。
与具有两个旋转插销锁100、200或具有一个旋转插销锁200以及一个 可轴向移动的靠背侧翼36的锁止装置不同,第三种实施形式的锁止装置包 括一个销栓锁(Bolzenschloss)300,它不仅可以锁止在扶手非使用位置(图 8A),而且可以锁止在扶手使用位置(图8B),从而可以进一步降低制造成本 和减小结构空间。
为此,销栓锁300包括一个与靠背中部34固定连接的销栓301,它的 轴线与回转轴48对齐,以及它穿过靠背侧翼36支承件40的环形端部305, 从而使靠背侧翼36可回转地支承在销栓301上。
在销栓301内这样支承有一个可径向移动的凸块302,即,使它被弹簧 加载地(图中未表示)超过销栓301的外圆周伸出,以及可以克服所述弹簧预 紧力压入销栓301中沿径向向内错移的位置,从而使凸块与销栓301的外圆 周齐平。
在支承件40的环形端部305中设计有两个沿周向彼此错开90°的槽 303、304,使超过销栓301外圆周伸出的凸块302在靠背侧翼36处于其扶 手非使用位置时(图8A),用其圆锥形端顶穿过其中一个槽303,而当靠背侧 翼36处于其扶手使用位置时(图8B),则用其圆锥形端顶穿过其中另一个槽 304。
若弹簧加载的凸块302穿过槽303、304的其中一个,则凸块在这种情 况下通过环形端部305将支承件40并因而将靠背侧翼36抗扭地锁止在靠背 中部34上。为了在扶手使用位置或扶手非使用位置解脱这种锁止,使用者 按压一个如第一种实施形式已说明的那种按钮。按钮通过鲍登线(未表示)拉 动凸块302沿径向向内到销栓301外圆周之内,所以环形端部305可以在销 栓301上旋转。当取消在按钮上的操纵力时,弹簧将凸块302重新沿径向向 外压出,从而使凸块插入槽303、304的其中一个内。以此方式,只用一个 按钮,不仅扶手非使用位置而且扶手使用位置都可以主动去锁。
因此,同样以易于制造、便于操纵、可靠而节约空间的方式,可以将靠 背侧翼36锁止在扶手使用位置和扶手非使用位置上,并由此防止无意中回 转。
附图标记列表
2座席装置
4第一汽车座椅
6第二汽车座椅
8第三汽车座椅
10座排
12第一横向
14第二横向
16座椅方向
18高度方向
22、22、24座面部分
26第一回转轴
28、30、32靠背
34靠背中部
36、38靠背侧翼
40板状支承件
42衬垫
44板状支承件
46衬垫
48第二回转轴
50、52后侧
54、56空隙
100第一旋转插销锁
101插销
102锁钩
103槽
200第二旋转插销锁
201插销
202锁钩
203槽
300销栓锁
301销栓
302凸块
303、304槽
305环形端部
401臂
402槽
B1宽度
B2宽度
高效检索全球专利

专利汇是专利免费检索,专利查询,专利分析-国家发明专利查询检索分析平台,是提供专利分析,专利查询,专利检索等数据服务功能的知识产权数据服务商。

我们的产品包含105个国家的1.26亿组数据,免费查、免费专利分析。

申请试用

分析报告

专利汇分析报告产品可以对行业情报数据进行梳理分析,涉及维度包括行业专利基本状况分析、地域分析、技术分析、发明人分析、申请人分析、专利权人分析、失效分析、核心专利分析、法律分析、研发重点分析、企业专利处境分析、技术处境分析、专利寿命分析、企业定位分析、引证分析等超过60个分析角度,系统通过AI智能系统对图表进行解读,只需1分钟,一键生成行业专利分析报告。

申请试用

QQ群二维码
意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