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专利库 / 封条 / 垫圈 / 弹簧垫圈 / 波形垫圈 / 铣钻床主轴箱

铣钻床主轴

阅读:402发布:2021-06-15

专利汇可以提供铣钻床主轴专利检索,专利查询,专利分析的服务。并且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铣钻床 主轴 箱,包括由 箱体 和箱盖组成的密封腔体,在密封腔体内安装有 输入轴 部件、 传动轴 部件和 输出轴 部件,其特征在于:所述输入轴部件包括 齿轮 轴(42)和主轴 电机 (58),齿轮轴(42)可转动地安装密封腔体内,主轴电机(58)安装在密封腔体上,主轴电机(58)的输出轴与齿轮轴(42)连接;所述传动轴部件包括传动轴(55)、高低档齿轮组和换挡驱动机构,传动轴(55)可转动地安装在密封腔体内,高低档齿轮组滑动装配在传动轴(55)上,并可通过换挡驱动机构带动在传动轴(55)上滑动;高低档齿轮组包括小传动齿轮(37)和大传动齿轮(39),其中的大传动齿轮(39)始终与输入轴部件中的齿轮轴(42)相 啮合 。本实用新型结构巧妙合理,可兼容主轴 铣削 加工的高输出 扭矩 与钻削加工的高输出转速需求,能有效满足零部件铣钻复合加工的需求,明显提高工作效率,保障加工 精度 。,下面是铣钻床主轴专利的具体信息内容。

1. 铣钻床主轴箱,包括由箱体(49)和箱盖(50)组成的密封腔体,在密封腔体内安装有输入轴部件、传动轴部件和输出轴部件,其特征在于:
所述输入轴部件包括齿轮轴(42)和主轴电机(58),齿轮轴(42)可转动地安装密封腔体内,主轴电机(58)安装在密封腔体上,主轴电机(58)的输出轴与齿轮轴(42)连接;
所述传动轴部件包括传动轴(55)、高低档齿轮组和换挡驱动机构,传动轴(55)可转动地安装在密封腔体内,高低档齿轮组滑动装配在传动轴(55)上,并可通过换挡驱动机构带动在传动轴(55)上滑动;高低档齿轮组包括小传动齿轮(37)和大传动齿轮(39),其中的大传动齿轮(39)始终与输入轴部件中的齿轮轴(42)相啮合
所述输出轴部件包括主轴(33)和主轴拉松刀,主轴(33)可转动地安装在密封腔体内,主轴(33)上通过平键(18)安装有大输出齿轮(19)和小输出齿轮(17),其中的大输出齿轮(19)可与传动轴部件中的小传动齿轮(37)啮合或脱开,其中的小输出齿轮(17)可与传动轴部件中的大传动齿轮(39)啮合或脱开;所述主轴(33)为内部中空的结构,主轴拉松刀设置在主轴(33)内,主轴拉松刀用于抓紧刀具。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铣钻床轴箱,其特征在于:所述齿轮轴(42)下端通过下轴承(41)支承安装在箱体(49)上的轴承安装孔内,该轴承安装孔内同时安装有取出垫(40),用于拆卸下轴承(41)时使用;所述齿轮轴(42)上端通过上轴承(48)支承安装在箱盖(50)上的轴承安装孔内;主轴电机(58)通过箱盖(50)上的定位止口定位安装,并与箱盖(50)紧固连接,主轴电机(58)的输出轴与齿轮轴(42)通过平键(53)连接。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铣钻床主轴箱,其特征在于:所述上轴承(48)上依次安装有波形弹簧圈(51)、隔圈(52)并最后安装孔用挡圈,通过波形弹簧圈(51)的变形为上轴承(48)提供预紧,并为齿轮轴(42)在发热变形后留有伸长空间。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铣钻床主轴箱,其特征在于:所述传动轴(55)下端通过下轴承(36)支承安装在箱体(49)上的轴承安装孔内,该轴承安装孔内同时安装有取出垫(35),用于拆卸下轴承(36)时使用;所述传动轴(55)上端通过上轴承(56)支承安装在箱盖(50)上的轴承安装孔内,压盖(57)与箱盖(50)采用过盈配合,压盖(57)与上轴承(56)外圈间隙配合;所述小传动齿轮(37)通过平键(59)安装在传动轴(55)上,大传动齿轮(39)通过平键(38)与小传动齿轮(37)连接,大传动齿轮(39)上依次安装隔圈(43)、轴承(45)和垫(46),在通过螺母(54)紧后安装止动垫圈(65)防止螺母(54)松动;所述换挡驱动机构包括拨叉(44)和高低档气缸(61),所述轴承(45)的外钢圈部分安装在拔叉(44)内,并安装压盖(47)压紧,拔叉(44)上开有气缸轴安装孔与定位键槽,高低档气缸(61)的气缸轴安装在气缸轴安装孔内,气缸轴也上开有定位键槽,键(64)通过螺钉与高低档气缸(61)的气缸轴连接,并固定气缸轴在拔叉(44)中的位置;在箱体(49)上设计有安装键(64)所用开口,在键(64)安装完成后,安装盖板(60)。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铣钻床主轴箱,其特征在于:所述高低档气缸(61)上安装有支架(62),支架(62)上安装有用于检测并反馈高低档气缸(61)状态的发信开关(63)。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铣钻床主轴箱,其特征在于:所述主轴(33)前端通过主轴轴承组支承安装在箱体(49)上,主轴轴承组包括隔套(24)、第一轴承组(25)、外隔套(27)、内隔套(28)、第二轴承组(29)、外隔圈(30)、内隔圈(31)和法兰盖(34),第一轴承组(25)安装在主轴(33)前端靠后的位置处,隔套(24)安装在第一轴承组(25)外侧,隔套(24)通过前锁紧螺母组锁紧并压紧第一轴承组(25)内钢圈;外隔套(27)、内隔套(28)设置在第一轴承组(25)和第二轴承组(29)之间,并分别压紧第一轴承组(25)和第二轴承组(29)的外钢圈、内钢圈;第二轴承组(29)安装在主轴(33)最前端位置处,第二轴承组(29)外侧通过由外隔圈(30)和内隔圈(31)组成的迷宫密封机构密封,该迷宫密封机构通过法兰盖(34)锁紧封装;所述主轴(33)后端通过支撑轴承组(13)支承安装在箱盖(50)上,在支撑轴承组(13)外侧安装有隔套(10),隔套(10)通过后锁紧螺母组锁紧并压紧支撑轴承组(13)的内钢圈,在隔套(10)外安装有密封盖(11),密封盖(11)通过螺钉安装在箱盖(50)上;在支撑轴承组(13)内侧安装有隔套(16),隔套(16)一端压紧支撑轴承组(13)的内钢圈,隔套(16)另一端压紧所述的小输出齿轮(17);所述主轴轴承组与大输出齿轮(19)之间装配有隔套(20),隔套(20)上设有用于甩油的斜面结构,所述隔套(16)上同样设有用于甩油的斜面结构。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铣钻床主轴箱,其特征在于:所述前锁紧螺母组包括前内螺母
(22)与前外螺母(21),前内螺母(22)和前外螺母(21)顺次螺纹连接在主轴(33)上,前内螺母(22)压紧隔套(24),前外螺母(21)通过螺钉与前内螺母(22)连接,前内螺母(22)与前外螺母(21)之间留有一定的间隙;所述后锁紧螺母组包括后内螺母(9)和后外螺母(8),其装配方式与前锁紧螺母组装配方式相同。
8.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铣钻床主轴箱,其特征在于:所述主轴(33)前端整体安装在套(26)中,水套(26)与箱体(49)连接,水套(26)外壁上开有螺纹槽作为冷却油通路,在箱体(49)上对应水套(26)外壁上螺纹槽的起始与终止位置均设计有冷却油管路,作为冷却油循环通路;在水套(26)后端布置有隔套(25),隔套(25)靠紧第一轴承组(25)外钢圈;在水套(26)前端布置有与水套(26)连接的法兰盖(34),法兰盖(34)靠紧外隔圈(30),同时靠紧第二轴承组(29)外钢圈,从而保证主轴(33)与水套(26)的连接。
9.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铣钻床主轴箱,其特征在于:所述主轴松拉刀包括增压缸(1)、压套(2)、增压气缸座(3)、盖(5)、拉杆(6)、半圆形隔套(7)、蝶形弹簧组(16)和卡爪(32),增压气缸座(3)通过螺钉连接在箱盖(50)上,增压缸(1)安装在增压气缸座(3)上,压套(2)布置在增压气缸座(3)内部,并通过螺钉与增压缸(1)连接;拉杆(6)装在主轴(33)内,拉杆(6)的后端与拉杆螺母(12)螺纹连接,并通过螺纹力压缩安装在拉杆(6)上的蝶形弹簧组(16);拉杆(6)的后端还安装有两个半圆形隔套(7),两个半圆形隔套(7)与盖(5)组成防松结构,盖(5)通过螺钉与拉杆螺母(12)连接;卡爪(32)安装在拉杆(6)的前端,用于抓紧刀具。
10.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铣钻床主轴箱,其特征在于:所述盖(5)上方的压套(2)内部空间中安装有旋转接头(4),旋转接头(4)可连接冷却水

说明书全文

铣钻床主轴

技术领域

[0001]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特别适用于数控铣钻机床中使用的铣钻床主传动箱,属于机械结构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0002] 随着大型装备制造业的发展,市场上对大型数控机床的性能要求越来越高,只具备单一加工生产功能的机床设备越来越不能满足复杂零部件的加工需求,取而代之的是复合加工机床。复合加工机床就是在一台加工设备上复合两种或两种以上的加工功能,通过一台加工设备完成以前需要通过两种或两种以上的加工机床才能完成的生产加工工序,可大大提高加工效率。
[0003] 机床的铣削加工主要是依靠主轴的输出扭矩,而钻削加工中对主轴的转速要求较高,因此铣钻床的主传动箱设计不能采用单一的铣床主传动箱或者钻床主传动箱,需要设计一种既能满足铣削加工的高扭矩输出,同时也能满足钻削加工的高转速输出的主传动箱。发明内容
[0004]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不足,提供一种特别适用于数控铣钻机床中使用的铣钻床主传动箱,其结构巧妙合理,可兼容主轴铣削加工的高输出扭矩与钻削加工的高输出转速需求,能有效满足零部件铣钻复合加工的需求,明显提高工作效率,保障加工精度
[0005] 按照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技术方案:铣钻床轴箱,包括由箱体和箱盖组成的密封腔体,在密封腔体内安装有输入轴部件、传动轴部件和输出轴部件,其特征在于:所述输入轴部件包括齿轮轴和主轴电机,齿轮轴可转动地安装密封腔体内,主轴电机安装在密封腔体上,主轴电机的输出轴与齿轮轴连接;所述传动轴部件包括传动轴、高低档齿轮组和换挡驱动机构,传动轴可转动地安装在密封腔体内,高低档齿轮组滑动装配在传动轴上,并可通过换挡驱动机构带动在传动轴上滑动;高低档齿轮组包括小传动齿轮和大传动齿轮,其中的大传动齿轮始终与输入轴部件中的齿轮轴相啮合;所述输出轴部件包括主轴和主轴拉松刀,主轴可转动地安装在密封腔体内,主轴上通过平键安装有大输出齿轮和小输出齿轮,其中的大输出齿轮可与传动轴部件中的小传动齿轮啮合或脱开,其中的小输出齿轮可与传动轴部件中的大传动齿轮啮合或脱开;所述主轴为内部中空的结构,主轴拉松刀设置在主轴内,主轴拉松刀用于抓紧刀具。
[0006]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齿轮轴下端通过下轴承支承安装在箱体上的轴承安装孔内,该轴承安装孔内同时安装有取出垫,用于拆卸下轴承时使用;所述齿轮轴上端通过上轴承支承安装在箱盖上的轴承安装孔内;主轴电机通过箱盖上的定位止口定位安装,并与箱盖紧固连接,主轴电机的输出轴与齿轮轴通过平键连接。
[0007]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上轴承上依次安装有波形弹簧圈、隔圈并最后安装孔用挡圈,通过波形弹簧圈的变形为上轴承提供预紧,并为齿轮轴在发热变形后留有伸长空间。
[0008]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传动轴下端通过下轴承支承安装在箱体上的轴承安装孔内,该轴承安装孔内同时安装有取出垫,用于拆卸下轴承时使用;所述传动轴上端通过上轴承支承安装在箱盖上的轴承安装孔内,压盖与箱盖采用过盈配合,压盖与上轴承外圈间隙配合;所述小传动齿轮通过平键安装在传动轴上,大传动齿轮通过平键与小传动齿轮连接,大传动齿轮上依次安装隔圈、轴承和垫,在通过螺母紧后安装止动垫圈防止螺母松动;所述换挡驱动机构包括拨叉和高低档气缸,所述轴承的外钢圈部分安装在拔叉内,并安装压盖压紧,拔叉上开有气缸轴安装孔与定位键槽,高低档气缸的气缸轴安装在气缸轴安装孔内,气缸轴也上开有定位键槽,键通过螺钉与高低档气缸的气缸轴连接,并固定气缸轴在拔叉中的位置;在箱体上设计有安装键所用开口,在键安装完成后,安装盖板。
[0009]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高低档气缸上安装有支架,支架上安装有用于检测并反馈高低档气缸状态的发信开关
[0010]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主轴前端通过主轴轴承组支承安装在箱体上,主轴轴承组包括隔套、第一轴承组、外隔套、内隔套、第二轴承组、外隔圈、内隔圈和法兰盖,第一轴承组安装在主轴前端靠后的位置处,隔套安装在第一轴承组外侧,隔套通过前锁紧螺母组锁紧并压紧第一轴承组内钢圈;外隔套、内隔套设置在第一轴承组和第二轴承组之间,并分别压紧第一轴承组和第二轴承组的外钢圈、内钢圈;第二轴承组安装在主轴最前端位置处,第二轴承组外侧通过由外隔圈和内隔圈组成的迷宫密封机构密封,该迷宫密封机构通过法兰盖锁紧封装;所述主轴后端通过支撑轴承组支承安装在箱盖上,在支撑轴承组外侧安装有隔套,隔套通过后锁紧螺母组锁紧并压紧支撑轴承组的内钢圈,在隔套外安装有密封盖,密封盖通过螺钉安装在箱盖上;在支撑轴承组内侧安装有隔套,隔套一端压紧支撑轴承组的内钢圈,隔套另一端压紧所述的小输出齿轮;所述主轴轴承组与大输出齿轮之间装配有隔套,隔套上设有用于甩油的斜面结构,所述隔套上同样设有用于甩油的斜面结构。
[0011]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前锁紧螺母组包括前内螺母与前外螺母,前内螺母和前外螺母顺次螺纹连接在主轴上,前内螺母压紧隔套,前外螺母通过螺钉与前内螺母连接,前内螺母与前外螺母之间留有一定的间隙;所述后锁紧螺母组包括后内螺母和后外螺母,其装配方式与前锁紧螺母组装配方式相同。
[0012]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主轴前端整体安装在套中,水套与箱体连接,水套外壁上开有螺纹槽作为冷却油通路,在箱体上对应水套外壁上螺纹槽的起始与终止位置均设计有冷却油管路,作为冷却油循环通路;在水套后端布置有隔套,隔套靠紧第一轴承组外钢圈;在水套前端布置有与水套连接的法兰盖,法兰盖靠紧外隔圈,同时靠紧第二轴承组外钢圈,从而保证主轴与水套的连接。
[0013]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主轴松拉刀包括增压缸、压套、增压气缸座、盖、拉杆、半圆形隔套、蝶形弹簧组和卡爪,增压气缸座通过螺钉连接在箱盖上,增压缸安装在增压气缸座上,压套布置在增压气缸座内部,并通过螺钉与增压缸连接;拉杆装在主轴内,拉杆的后端与拉杆螺母螺纹连接,并通过螺纹力压缩安装在拉杆上的蝶形弹簧组;拉杆的后端还安装有两个半圆形隔套,两个半圆形隔套与盖组成防松结构,盖通过螺钉与拉杆螺母连接;卡爪安装在拉杆的前端,用于抓紧刀具。
[0014]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盖上方的压套内部空间中安装有旋转接头,旋转接头可连接冷却水
[0015] 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优点在于:本实用新型结构巧妙合理,可兼容主轴铣削加工的高输出扭矩与钻削加工的高输出转速需求,能有效满足零部件铣钻复合加工的需求,明显提高工作效率,保障加工精度。本实用新型的铣钻床主传动箱的主轴设计采用铣轴形式,并采用水套结构对主轴进行冷却,以此降低主轴铣削加工时的主轴温度,中心水冷的结构保证了主轴可以使用中空刀具,在钻削加工中,特别是深孔的钻削加工中,不仅可以降低刀具的温度,同时也可带出部分屑,保证加工的进行。附图说明
[0016]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总装示意图。
[0017]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高低档换挡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18] 下面结合具体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0019] 如图所示:本实用新型主要由增压缸1、压套2、增压气缸座3、旋转接头4、盖5、拉杆6、隔套7、后外螺母8、后内螺母9、隔套10、密封盖11、拉杆螺母12、支撑轴承组13、轴承盖14、隔套15、蝶形弹簧组16、小输出齿轮17、平键18、大输出齿轮19、隔套20、前外螺母21、前内螺母22、隔套23、隔套24、第一轴承组25、水套26、外隔套27、内隔套28、第二轴承组29、外隔圈30、内隔圈31、卡爪32、主轴33、法兰盖34、取出垫35、下轴承36、小传动齿轮
37、平键38、大传动齿轮39、取出垫40、下轴承41、齿轮轴42、隔圈43、拔叉44、轴承45、垫
46、压盖47、上轴承48、箱体49、箱盖50、波形弹簧圈51、隔圈52、平键53、螺母54、传动轴
55、上轴承56、压盖57、主轴电机58、平键59、盖板60、高低档气缸61、支架62、发信开关63、键64和止动垫圈65等零部件组成。
[0020] 如图1与图2所示,本实用新型的铣钻床主传动箱包括由箱体49和箱盖50组成的密封腔体,在密封腔体内安装有输入轴部件、传动轴部件和输出轴部件;所述输入轴部件包括齿轮轴42和主轴电机58,齿轮轴42可转动地安装密封腔体内,主轴电机58安装在密封腔体上,主轴电机58的输出轴与齿轮轴42连接;所述传动轴部件包括传动轴55、高低档齿轮组和换挡驱动机构,传动轴55可转动地安装在密封腔体内,高低档齿轮组滑动装配在传动轴55上,并可通过换挡驱动机构带动在传动轴55上滑动;高低档齿轮组包括小传动齿轮37和大传动齿轮39,其中的大传动齿轮39始终与输入轴部件中的齿轮轴42上齿轮部分相啮合;所述输出轴部件包括主轴33和主轴拉松刀,主轴33可转动地安装在密封腔体内,主轴33上通过平键18安装有大输出齿轮19和小输出齿轮17,其中的大输出齿轮19可与传动轴部件中的小传动齿轮37啮合或脱开,其中的小输出齿轮17可与传动轴部件中的大传动齿轮39啮合或脱开;所述主轴33为内部中空的结构,主轴拉松刀设置在主轴33内,主轴拉松刀用于抓紧刀具。
[0021] 所述输入轴部件的装配方式具体如图1、图2所示,所述齿轮轴42下端通过下轴承41支承安装在箱体49上的轴承安装孔内,该轴承安装孔内同时安装有取出垫40,用于拆卸下轴承41时使用;所述齿轮轴42上端通过上轴承48支承安装在箱盖50上的轴承安装孔内;主轴电机58通过箱盖50上的定位止口定位安装,并通过螺钉与箱盖50紧固连接,主轴电机58的输出轴与齿轮轴42通过平键53连接。由于齿轮轴42是直接与主轴电机58连接,该齿轮轴42的转速是所有轴中最高的,发热量也是最高,如果在装配中上轴承48与下轴承41内外钢圈压紧安装,则在齿轮轴42发热变形后,极易使上轴承48与下轴承41因受力过大而损坏,所以本实用新型在上轴承48上依次安装波形弹簧圈51、隔圈52并最后安装孔用挡圈,通过波形弹簧圈51的变形为上轴承48提供预紧力,并为齿轮轴42在发热变形后留有伸长空间。
[0022] 所述传动轴部件的装配方式具体如图1、图2所示,所述传动轴55下端通过下轴承36支承安装在箱体49上的轴承安装孔内,该轴承安装孔内同时安装有取出垫35,用于拆卸下轴承36时使用;所述传动轴55上端通过上轴承56支承安装在箱盖50上的轴承安装孔内,压盖57与箱盖50采用过盈配合,压盖57与上轴承56外钢圈间隙配合,留有一定的空间保证传动轴55在受热膨胀时有伸缩空间。所述小传动齿轮37通过平键59安装在传动轴55上,大传动齿轮39通过平键38与小传动齿轮37连接,大传动齿轮39上依次安装隔圈43、轴承45和垫46,在通过螺母54锁紧后安装止动垫圈65防止螺母54松动;所述换挡驱动机构包括拨叉44和高低档气缸61,所述轴承45的外钢圈部分安装在拔叉44内,并安装压盖47压紧,拔叉44上开有气缸轴安装孔与定位键槽,高低档气缸61的气缸轴安装在气缸轴安装孔内,气缸轴也上开有定位键槽,键64通过螺钉与高低档气缸61的气缸轴连接,并固定气缸轴在拔叉44中的位置;在箱体49上设计有安装键64所用开口,在键64安装完成后,安装盖板60。所述高低档气缸61上安装有支架62,支架62上安装有用于检测并反馈高低档气缸61状态的发信开关63。
[0023] 所述输出轴轴部件的装配方式具体如图1、图2所示,所述主轴33前端通过主轴轴承组支承安装在箱体49上,主轴轴承组包括隔套24、第一轴承组25、外隔套27、内隔套28、第二轴承组29、外隔圈30、内隔圈31和法兰盖34,第一轴承组25安装在主轴33前端靠后的位置处,隔套24安装在第一轴承组25外侧,隔套24通过前锁紧螺母组锁紧并压紧第一轴承组25内钢圈;所述前锁紧螺母组主要由前内螺母22与前外螺母21组成,前内螺母22和前外螺母21顺次螺纹连接在主轴33上,前内螺母22压紧隔套24,前外螺母21通过螺钉与前内螺母22连接,前内螺母22与前外螺母21之间留有一定的间隙;前内螺母22与前外螺母21组成螺母防松结构,防止螺母在主轴33高速旋转时发生松动。外隔套27、内隔套28设置在第一轴承组25和第二轴承组29之间,并分别压紧第一轴承组25和第二轴承组
29的外钢圈、内钢圈;第二轴承组29安装在主轴33最前端位置处,第二轴承组29外侧通过由外隔圈30和内隔圈31组成的迷宫密封机构密封,该迷宫密封机构通过法兰盖34锁紧封装,以保护主轴轴承组,完成主轴轴承组的安装。所述主轴33后端通过支撑轴承组13支承安装在箱盖50上,在支撑轴承组13外侧安装有隔套10,隔套10通过后锁紧螺母组锁紧并压紧支撑轴承组13的内钢圈,所述后锁紧螺母组主要由后内螺母9和后外螺母8组成,其装配方式和作用与前锁紧螺母组装配方式相同。在隔套10外安装有密封盖11,密封盖11通过螺钉安装在箱盖50上;在支撑轴承组13内侧安装有隔套15,隔套15一端压紧支撑轴承组13的内钢圈,隔套15另一端压紧所述的小输出齿轮17,从而完成支撑轴承组13的安装。所述主轴轴承组与大输出齿轮19之间装配有隔套20,为了防止主轴箱油进入主轴33,所述隔套20上设有用于甩油的斜面结构,所述隔套15上同样设有用于甩油的斜面结构,在工作状态时通过高速旋转可防止主轴箱油进入主轴33流出。
[0024] 所述主轴33前端整体安装在水套26中,水套26通过螺钉与箱体49连接,水套26外壁上开有螺纹槽作为冷却油通路,在箱体49上对应水套26外壁上螺纹槽的起始与终止位置均设计有冷却油管路,作为冷却油循环通路;在水套26后端布置有隔套23,隔套23靠紧第一轴承组25外钢圈;在水套26前端布置有与水套26连接的法兰盖34,法兰盖34靠紧外隔圈30,同时靠紧第二轴承组29外钢圈,从而保证主轴33与水套26的连接。
[0025] 所述主轴松拉刀主要由增压缸1、压套2、增压气缸座3、盖5、拉杆6、半圆形隔套7、蝶形弹簧组16和卡爪32组成,增压气缸座3通过螺钉连接在箱盖50上,增压缸1安装在增压气缸座3上,压套2布置在增压气缸座3内部,并通过螺钉与增压缸1连接;拉杆6装在主轴33内,拉杆6的后端与拉杆螺母12螺纹连接,并通过螺纹力压缩安装在拉杆6上的蝶形弹簧组16,蝶形弹簧组16受压后的回复力主要用作为拉刀力。拉杆6的后端还安装有两个半圆形隔套7,两个半圆形隔套7与盖5组成防松结构,以保证主轴松拉刀的正常工作,盖5通过螺钉与拉杆螺母12连接;卡爪32安装在拉杆6的前端,用于抓紧刀具。当需要完成松刀动作时,压套2在增压缸1的带动下,向主轴33前端方向运动,并推动盖5向主轴33前端方向运动,压缩蝶形弹簧组16并将卡爪32推至主轴33上的锥面部分位置;当需要完成拉刀动作时,压套2在增压缸1的带动下与盖5脱离,蝶形弹簧组16回复到安装状态,同时卡爪32将刀具拉至安装位置。
[0026] 如图1所示,所述盖5上方的压套2内部空间中还安装有旋转接头4,旋转接头4可连接冷却水。在主轴33加工时可通过旋转接头4、拉杆6上的中空部分经中空刀具为加工提供冷却。
[0027] 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应用情况如下:
[0028] 在低速档状态下,高低档气缸61的气缸轴处于最下端,高低档齿轮组中的大传动齿轮39与齿轮轴42啮合,小传动齿轮37与大输出齿轮19啮合,此时主轴33主要用于铣削加工。当需要转换成高速档时,在高低档气缸61的带动下,气缸轴向上端运动,带动高低档齿轮组在传动轴55上滑动,最终到达高速档位置,此时大传动齿轮39仍然与齿轮轴42啮合,但大传动齿轮39同时也与小输出齿轮17啮合,而小传动齿轮37与齿轮19脱开,此时主轴33主要用于钻削加工。
高效检索全球专利

专利汇是专利免费检索,专利查询,专利分析-国家发明专利查询检索分析平台,是提供专利分析,专利查询,专利检索等数据服务功能的知识产权数据服务商。

我们的产品包含105个国家的1.26亿组数据,免费查、免费专利分析。

申请试用

分析报告

专利汇分析报告产品可以对行业情报数据进行梳理分析,涉及维度包括行业专利基本状况分析、地域分析、技术分析、发明人分析、申请人分析、专利权人分析、失效分析、核心专利分析、法律分析、研发重点分析、企业专利处境分析、技术处境分析、专利寿命分析、企业定位分析、引证分析等超过60个分析角度,系统通过AI智能系统对图表进行解读,只需1分钟,一键生成行业专利分析报告。

申请试用

QQ群二维码
意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