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专利库 / 泵和压缩机 / / 衬里自吸泵

衬里自吸

阅读:28发布:2021-06-09

专利汇可以提供衬里自吸专利检索,专利查询,专利分析的服务。并且衬里自吸 泵 ,是一种耐 腐蚀 的 离心泵 ,适用于化工、轻工、 冶炼 等工业输送腐蚀性介质,属于工业用泵技术领域。该泵的技术要点在于 泵壳 内设有蜗壳,蜗壳与泵壳之间构成储液腔, 叶轮 与泵轴采用 螺纹 连接,泵的所有与介质相 接触 的过流部位衬有一层氟塑料或氟塑料 合金 ,衬里 自吸泵 起动工作时,首先将储液腔和叶轮室内的液体排出,使蜗壳内形成 负压 ,液体在负压的作用下被吸入进 水 管、蜗壳,达到自吸运行的目的。,下面是衬里自吸专利的具体信息内容。

1、一种由壳、叶轮、后盖、密封、泵轴、支架底板等构成的衬里自吸泵,其特征在于自吸泵设有蜗壳(2)、储液腔(9),蜗壳2的蜗形流道的径向壁为双头有梯度的螺旋面,螺壳(2)设在泵壳(1)内,蜗壳与泵壳之间有储液腔(9),叶轮(3)以螺纹安装连接在泵轴(6)上,泵的所有与过流介质相接触的部位衬有一层氟塑料或氟塑料合金,蜗壳(2)以氟塑料或氟塑料合金制成。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自吸泵,其特征在于所说的泵壳(1)上设有带密封盖的排液孔(12)。

说明书全文

本实用新型涉及化工、轻工、冶炼等工业用的防腐蚀,属于工业用泵技术领域。

一般用于输送腐蚀性介质的工业用泵,采用普通耐腐蚀离心泵。一般的耐腐蚀离心泵由泵壳叶轮、后盖、密封、泵轴、支架底板等构成,每次开机前,必须引液,使泵壳内灌满,才能开机运行。为了达到自吸的目的,曾有人试制过一种自吸泵,即提高泵的吸入管,在吸入管口加一直径大于吸入口的小球,构成一个简单的自动球,停机后,小球将吸入口堵住,不让泵壳内的水倒流。但由于小球密封无压支撑,时间一长,泵壳内的液体全部漏掉,仍需引液开机。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就是针对现有离心泵的不足,提供一种自吸可靠的耐腐蚀的衬里自吸泵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这样实现的:衬里自吸泵由泵壳、叶轮、后盖、密封、泵轴、支架、底板等构成,其特征在于自吸泵中设有蜗壳2和储液腔9,蜗壳2的蜗形流道的径向壁为双头有梯度的螺旋面,蜗壳2设在泵壳1内,蜗壳与泵壳之间构成储液腔9,蜗壳上设有管道11,把储液腔9与叶轮室10(蜗壳内腔)相通;衬里自吸泵的 进水管道中心线高于泵轴中心线;泵轴6与叶轮3采用螺纹连接;蜗壳2以氟塑料或氟塑料合金制成,泵的所有与介质相接触的过流部位衬有一层氟塑料或氟塑料合金。为了便于泵的拆卸检修,泵壳1上设有带密封盖的排液孔12与储液腔9相通。衬里自吸泵起动工作时,叶轮的旋转,首先将叶轮室10与储液腔9内液体排出,使蜗壳内形成负压,进水管内的空气填补蜗壳、储液腔,液体在负压的作用下被吸入进水管,进入叶轮室,达到自吸运行的目的。

本实用新型结构合理、工艺简单,成本低,自吸性能好,开机前不需引液灌泵,使用方便,降低劳动强度,提高工作效率。过流介质不与金属件直接接触,增强了泵的防腐性能,延长泵的使用寿命。

附图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图中1泵壳、2蜗壳、3叶轮、4后盖、5密封、6泵轴、7支架、8底板、9储液腔、10叶轮室、11管道、12排液孔、13进水管、14出水管。

下面结合附图叙述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案例。

支架7安装固定在底板8上,泵轴6通过轴承安装在支架7上,叶轮3与泵轴6采用顺时针旋向螺纹安装连接,泵壳1、蜗壳2分别与后盖4安装固定在一起,蜗壳2在泵壳1内。蜗壳2与泵壳1之间构成储液腔9,蜗壳上设有管 道11把储液腔9与叶轮室10(蜗壳2与后盖4构成的蜗壳内腔)连通。泵壳1上设带密封盖的排液孔12。进水管13的中心线高于泵轴6的中心线。蜗壳采用氟塑料或氟塑料合金加工制成。泵的所有与介质相接触的后盖4、叶轮3、泵壳1、进水管13、出水管14等过流部位衬制一层氟塑料或氟塑料合金。

相关专利内容
标题 发布/更新时间 阅读量
一种泵 2020-05-13 304
多级泵泵壳及其多级泵 2020-05-12 167
泵组件 2020-05-13 749
泡沫泵 2020-05-12 726
转子泵 2020-05-12 78
离心泵泵盖 2020-05-11 399
一种水泵 2020-05-13 726
一种水泵 2020-05-13 864
2020-05-11 752
2020-05-11 675
高效检索全球专利

专利汇是专利免费检索,专利查询,专利分析-国家发明专利查询检索分析平台,是提供专利分析,专利查询,专利检索等数据服务功能的知识产权数据服务商。

我们的产品包含105个国家的1.26亿组数据,免费查、免费专利分析。

申请试用

分析报告

专利汇分析报告产品可以对行业情报数据进行梳理分析,涉及维度包括行业专利基本状况分析、地域分析、技术分析、发明人分析、申请人分析、专利权人分析、失效分析、核心专利分析、法律分析、研发重点分析、企业专利处境分析、技术处境分析、专利寿命分析、企业定位分析、引证分析等超过60个分析角度,系统通过AI智能系统对图表进行解读,只需1分钟,一键生成行业专利分析报告。

申请试用

QQ群二维码
意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