线性压缩机

阅读:892发布:2020-05-14

专利汇可以提供线性压缩机专利检索,专利查询,专利分析的服务。并且本 发明 涉及线性 压缩机 。本发明的 实施例 的 线性压缩机 包括:壳体:其形成有用于吸入制冷剂的吸入部, 气缸 ,其设置在所述壳体的内部, 活塞 ,其在所述气缸的内部进行往复运动,吸入消声器,其能够与所述活塞一起移动,并且形成有制冷剂流路,吸入引导装置,其设置在所述活塞的一侧,将通过所述吸入部吸入的制冷剂引导至所述吸入消声器,后盖,其与所述吸入引导装置相结合;所述后盖包括:盖主体,其形成有用于插入所述吸入引导装置的插入孔,压入部,其从所述盖主体延伸,所述吸入引导装置的至少一部分强制压入于该压入部内。,下面是线性压缩机专利的具体信息内容。

1.一种线性压缩机,其特征在于,
包括:
壳体:其形成有用于吸入制冷剂的吸入部,
气缸,其设置在所述壳体的内部,
活塞,其在所述气缸的内部进行往复运动,
吸入消声器,其能够与所述活塞一起移动,并且形成有制冷剂流路,
吸入引导装置,其设置在所述活塞的一侧,将通过所述吸入部吸入的制冷剂引导至所述吸入消声器,
后盖,其与所述吸入引导装置相结合;
所述后盖包括:
盖主体,其形成有用于插入所述吸入引导装置的插入孔,
压入部,其从所述盖主体延伸,所述吸入引导装置的至少一部分强制压入于该压入部内。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线性压缩机,其特征在于,
所述吸入引导装置包括圆筒形状的引导主体;
所述引导主体包括压入对应部,该压入对应部形成所述引导主体的外周面中的至少一部分,并且该压入对应部被所述压入部按压。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线性压缩机,其特征在于,
所述压入部向所述盖主体的形成有所述吸入部的一侧延伸;
所述吸入引导装置还包括卡合部,该卡合部设置于所述压入对应部的形成有所述吸入部的一侧,并且与所述压入部相卡合。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线性压缩机,其特征在于,
在所述吸入引导装置和所述后盖相结合的状态下,所述卡合部从所述压入部的端部向形成有所述吸入部的一侧突出。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线性压缩机,其特征在于,
所述吸入引导装置还包括挡止部,该挡止部设置在所述引导主体的外周面上,用于限制所述引导主体通过所述插入孔插入的距离。
6.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线性压缩机,其特征在于,
所述压入对应部形成在所述引导主体的外周面中的所述卡合部和挡止部的之间的区域内。
7.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线性压缩机,其特征在于,
在所述吸入引导装置和所述后盖相结合的状态下,
相对于将所述引导主体的外周面延伸的虚拟的线,
所述压入对应部向所述引导主体的内部半径方向变形
所述卡合部向所述引导主体的外部半径方向延伸。
8.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线性压缩机,其特征在于,
所述压入对应部形成有弯曲的曲面。
9.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线性压缩机,其特征在于,
所述引导主体还包括以切掉所述压入对应部的方式线性地延伸而成的变形部,在所述压入对应部被所述压入部按压时,该变形部提供用于使所述压入对应部发生变形的空间。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线性压缩机,其特征在于,
所述变形部相互分隔来设置有多个。
11.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线性压缩机,其特征在于,
所述吸入引导装置还包括:
突出引导部,其从所述引导主体向所述吸入部方向延伸,用于容置通过所述吸入部吸入的制冷剂;
前面部,其与所述突出引导部相结合,形成有使通过所述突出引导部的制冷剂通过的流入孔;
所述流入孔的直径小于所述突出引导部的直径。
12.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线性压缩机,其特征在于,
所述吸入引导装置还包括流动引导部,该流动引导部从所述流入孔朝向所述吸入消声器延伸,并且在该流动引导部的内部形成有制冷剂流路,
在所述活塞和吸入消声器进行往复运动的过程中,所述流动引导部接近所述吸入消声器或者远离所述吸入消声器。
1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线性压缩机,其特征在于,
还包括:
线性达,其对所述活塞提供动
马达盖,其支撑在所述线性马达的一侧;
所述后盖与所述马达盖相结合。
14.根据权利要求13所述的线性压缩机,其特征在于,
包括:
支架,其与所述活塞的一侧相结合,与所述活塞一起移动;
弹簧,其在所述支架和后盖之间与所述支架、后盖相结合,用于提供复原力。
1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线性压缩机,其特征在于,
所述吸入引导装置由PBT树脂和玻璃纤维混合而成。

说明书全文

线性压缩机

技术领域

[0001] 本发明涉及线性压缩机

背景技术

[0002] 通常压缩机(Compressor)是接受来自电动达或涡轮机等动产生装置的动力,对空气、制冷剂或者其它多种工作气体进行压缩来提高压力的机械装置,广泛应用于箱、空调等电器或者整个产业中。
[0003] 这样的压缩机大致分为:往复式压缩机(Reciprocating compressor),在活塞(Piston)和气缸(Cylinder)之间形成有用于吸入、排出工作气体的压缩空间,使活塞在气缸内部进行直线往复运动来压缩制冷剂;旋转式压缩机(Rotary compressor),在进行偏心旋转的辊(Roller)和气缸之间形成有用于吸入、排出工作气体的压缩空间,使辊沿着气缸内壁进行偏心旋转来压缩制冷剂;涡旋式压缩机(Scroll compressor),在绕动涡卷(Orbiting scroll)和固定涡卷(Fixed scroll)之间形成有用于吸入、排出工作气体的压缩空间,使所述绕动涡卷沿着固定涡卷旋转来压缩制冷剂。
[0004] 最近,在所述往复式压缩机中,尤其开发了很多如下的线性压缩机,即,活塞与进行往复直线运动的驱动马达直接连接,从而没有因运动转换而引起的机械损失,能够提高压缩的效率,并且具有简单的结构。
[0005] 一般,线性压缩机以如下的方式构成,即,在封闭的壳体内部,活塞借助线性马达而在气缸内部进行往复直线运动,从而吸入制冷剂来进行压缩之后排出。
[0006] 在所述线性马达中,永磁位于内定子和外定子之间,永磁铁以借助永磁铁和内(或者外)定子之间的相互电磁体来进行直线往复运动的方式被驱动。而且,随着所述永磁铁以与活塞相连接的状态被驱动,活塞在气缸内部进行往复直线运动,从而吸入制冷剂来进行压缩之后排出。
[0007] 而且,线性压缩机包括:消声器(muffler),其形成使制冷剂通过的制冷剂流路来降低噪声;吸入管,其将引导制冷剂向所述消声器流入;后盖,其用于支撑所述吸入管。
[0008] 关于这样的以往的线性压缩机,本申请人进行了专利申请(下面,称为以往申请)(公开号:10-2006-0081291)。
[0009] 所述以往申请的线性压缩机包括:后盖22,其形成有吸入管20;消声器37,其将通过吸入管20吸入的流体引导至活塞30的内部流路81,并且降低噪声。
[0010] 而且,所述后盖22与第二弹簧36相结合,并且所述第二弹簧36弹性支撑所述后盖22,该第二弹簧36位于所述后盖22和凸缘部34之间。在驱动所述线性压缩机的过程中,因所述第二弹簧36所引起的弹力或者线性马达的振动等,对所述后盖22产生大的负荷。
[0011] 另一方面,根据以往技术,所述吸入管20通过紧固构件与所述后盖22相连接,或者通过粘接剂附着于所述后盖22。在该情况下,存在如下的问题,即,所述吸入管20因来自所述后盖22的负荷而破损,或者与所述后盖22分离。
[0012] 而且,所述吸入管20和后盖22由相互不同的材质形成,作为一例,所述吸入管20由轻的塑料材料形成,所述后盖22由重的磁性体形成,因此在通过紧固构件来连接所述吸入管20和后盖22的情况下,存在因紧固力而导致所述吸入管20破损的问题。

发明内容

[0013] 发明所要解决的问题
[0014] 本发明是为了解决这样的问题而提出的,其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能够使后盖和吸入引导装置牢固地结合的线性压缩机。
[0015] 用于解决问题的手段
[0016] 本发明的实施例的线性压缩机包括:壳体:其形成有用于吸入制冷剂的吸入部,气缸,其设置在所述壳体的内部,活塞,其在所述气缸的内部进行往复运动,吸入消声器,其能够与所述活塞一起移动,并且形成有制冷剂流路,吸入引导装置,其设置在所述活塞的一侧,将通过所述吸入部吸入的制冷剂引导至所述吸入消声器,后盖,其与所述吸入引导装置相结合;所述后盖包括:盖主体,其形成有用于插入所述吸入引导装置的插入孔,压入部,其从所述盖主体延伸,所述吸入引导装置的至少一部分强制压入于该压入部内。
[0017] 发明的效果
[0018] 根据这样的本发明,能够将吸入引导装置强制压入于后盖内,因此具有如下的优点,即,能够使所述后盖和吸入引导装置牢固地结合。
[0019] 尤其,根据强制压入的程度,在所述吸入引导装置上发生变形,所述后盖和吸入引导装置自然地进行卡合,因此能够使所述后盖和吸入引导装置牢固地结合。
[0020] 而且,所述吸入引导装置的一侧被挡止部支撑,而另一侧被在压入过程中发生变形的卡合部支撑,因此能够防止所述吸入引导装置与所述后盖分离的现象。
[0021] 另外,由于所述后盖和吸入引导装置牢固地结合,因此能够防止如下的现象,即,在驱动线性压缩机的过程中,所述后盖和吸入引导装置松动而相互产生摩擦,由此导致所述吸入引导装置破损。附图说明
[0022] 图1是示出本发明的实施例的线性压缩机的内部结构的剖视图。
[0023] 图2是示出本发明的实施例的后盖组件的结构的立体图。
[0024] 图3是本发明的实施例的后盖和吸入引导装置的分解图。
[0025] 图4是示出本发明的实施例的后盖和吸入引导装置相结合的样子的图。
[0026] 图5是沿着图4的I-I'线剖切的剖视图。
[0027] 图6是将图5的“A”部分放大的剖视图。
[0028] 图7是示出在本发明的实施例的活塞处于第一位置时的吸入消声器和吸入引导装置的相对位置的剖视图。
[0029] 图8是示出在本发明的实施例的活塞处于第二位置时的吸入消声器和吸入引导装置的相对位置的剖视图。
[0030] 其中,附图标记说明如下:
[0031] 10:线性压缩机
[0032] 100:壳体
[0033] 110:框架
[0034] 120:气缸
[0035] 130:活塞
[0036] 135:支架
[0037] 138:连接构件
[0038] 151、155:第一弹簧、第二弹簧
[0039] 200:马达组件
[0040] 230:永磁铁
[0041] 240:定子盖
[0042] 270:吸入消声器
[0043] 300:后盖组件
[0044] 400:后盖
[0045] 410:盖主体
[0046] 414:结合部
[0047] 420:弹簧支撑部
[0048] 430:压入部
[0049] 435:干涉部
[0050] 500:吸入引导装置
[0051] 503:挡止部
[0052] 510:突出引导部
[0053] 520:压入对应部
[0054] 522:卡合部
[0055] 530:流动引导部

具体实施方式

[0056] 下面,参照附图,说明本发明的具体的实施例。但是,本发明的思想并不限定于提出的实施例,理解本发明的思想的本领域的技术人员能够在相同的思想的范围内容易地提出其它实施例。
[0057] 图1是示出本发明的实施例的线性压缩机的内部结构的剖视图。
[0058] 参照图1,本发明的实施例的线性压缩机10包括:气缸120,其设置在壳体100的内部;活塞130,其在所述气缸120的内部进行往复直线运动;马达组件200,其向所述活塞130赋予驱动力。所述壳体100是由上部壳体以及下部壳体结合而成的。所述马达组件200可称为“线性马达”
[0059] 所述气缸120可由作为非磁性体的材料(铝或者铝合金)形成。
[0060] 通过由铝材料形成所述气缸120,能够防止所述马达组件200所产生的磁通量传递至所述气缸120并向所述气缸120的外部泄漏的现象。而且,可通过挤压棒加工方法来形成所述气缸120。
[0061] 所述活塞130可由作为非磁性体的铝材料(铝或者铝合金)形成。通过由铝材料形成所述活塞130,能够防止马达组件200所产生的磁通量传递至所述活塞130并向所述活塞130的外部泄漏的现象。而且,可通过锻造方法来形成所述活塞130。
[0062] 而且,所述气缸120和活塞130的材料构成比即种类以及成分比可相同。所述活塞130和气缸120由相同的材料(铝)形成,由此热膨胀系数相互相同。在线性压缩机10运行的期间,在所述壳体100的内部形成高温(大致100℃)的环境,而由于所述活塞130和气缸120的热膨胀系数相同,因此所述活塞130和气缸120发生相同的量的热变形。
[0063] 结果,能够防止活塞130和气缸120以相互不同的大小或者向不同的方向发生热变形而活塞130在运动的期间与所述气缸120发生干涉的现象。
[0064] 所述壳体100包括:吸入部101,其用于使制冷剂流入;排出部105,其用于排出在所述气缸120的内部压缩的制冷剂。通过所述吸入部101吸入的制冷剂经由吸入消声器270向所述活塞130的内部流动。在制冷剂经过所述吸入消声器270的过程中,能够降低具有多种频率的噪声。
[0065] 在所述气缸120的内部形成有通过所述活塞130来压缩制冷剂的压缩空间P。而且,在所述活塞130上形成有用于使制冷剂流入所述压缩空间P的吸入孔131a,并且在所述吸入孔131a的一侧设置有用于选择性地开放所述吸入孔131a的吸入132。
[0066] 在所述压缩空间P的一侧设置有排出阀组件170、172、174,该排出阀组件170、172、174用于排出在所述压缩空间P内压缩的制冷剂。即,所述压缩空间P可以理解为形成在所述活塞130的一侧端部和排出阀组件170、172、174之间的空间。
[0067] 所述排出阀组件170、172、174包括:排出盖172,其形成制冷剂的排出空间;排出阀170,在所述压缩空间P的压力为排出压力以上时,该排出阀170开放来使制冷剂流入于所述排出空间;阀弹簧174,其设置在所述排出阀170和排出盖172之间,在轴方向上赋予弹力。在此,所述“轴方向”可以理解为,所述活塞130进行往复运动的方向,即图1中的横向。
[0068] 所述吸入阀132形成在所述压缩空间P的一侧,所述排出阀170形成在所述压缩空间P的另一侧,即所述排出阀170设置在与所述吸入阀132一侧相反的一侧。
[0069] 在所述活塞130在所述气缸120的内部进行往复直线运动的过程中,在所述压缩空间P的压力比所述排出压力低且为吸入压力以下时,所述吸入阀132开放,从而将制冷剂吸入至所述压缩空间P。另一方面,在所述压缩空间P的压力为所述吸入压力以上时,在关闭所述吸入阀132的状态下,压缩所述压缩空间P的制冷剂。
[0070] 另一方面,在所述压缩空间P的压力为所述排出压力以上时,所述阀弹簧174发生变形来使所述排出阀170开放,从而使制冷剂从所述压缩空间P排出并向排出盖172的排出空间排出。
[0071] 而且,所述排出空间的制冷剂经由所述排出消声器176流入于循环管178。所述排出消声器176能够降低被压缩的制冷剂的流动噪声,所述循环管178将被压缩的制冷剂引导至所述排出部105。所述循环管178与所述排出消声器176结合,并且弯曲地延伸,并与所述排出部105结合。
[0072] 所述线性压缩机10还包括框架110。所述框架110是用于固定所述气缸120的结构,所述框架110与所述气缸120形成为一体或者通过另外的紧固构件来结合在一起。而且,所述排出盖172以及排出消声器176可与所述框架110相结合。
[0073] 所述马达组件200包括:外定子210,其固定在所述框架110上,并且包围所述气缸120;内定子220,其配置在所述外定子210的内侧,并且与所述外定子210分隔;永磁铁230,其位于所述外定子210和内定子220之间的空间内。
[0074] 所述永磁铁230能够借助与所述外定子210以及内定子220之间的相互电磁力来进行直线往复运动。并且,所述永磁铁230可由具有一个极的单一磁铁形成,或者由具有3个极的多个磁铁结合而成。
[0075] 而且,所述永磁铁230可由相对低廉的铁体材料形成。
[0076] 所述永磁铁230可通过连接构件138与所述活塞130相结合。所述连接构件138可从所述活塞130的一侧端部朝向所述永磁铁130延伸。随着所述永磁铁230进行直线移动,所述活塞130可与所述永磁铁230一起在轴方向上进行直线往复运动。
[0077] 所述外定子210包括线圈绕体213、215以及定子磁芯211。
[0078] 所述线圈绕体包括绕线管(bobbin)213以及在所述绕线管213的圆周方向上缠绕的线圈215。所述线圈215的截面可以呈多边形形状,作为一例,可以呈六边形形状。
[0079] 所述定子磁芯211是多个薄板(lamination)在圆周方向上层叠而成,并且所述定子磁芯211包围所述线圈绕体。
[0080] 当向所述马达组件200施加电流时,在所述线圈215中流动电流,由于流动在所述线圈215的电流,在所述线圈215周边形成磁通(flux),所述磁通沿着所述外定子210以及内定子220形成闭合回路来流动。
[0081] 沿着所述外定子210和内定子220流动的磁通和所述永磁铁230的磁通相互发生作用,从而产生使所述永磁铁230移动的力。
[0082] 在所述外定子210的一侧设置有定子盖240。所述外定子210的一侧端部可被所述框架110支撑,另一侧端部可被所述定子盖240支撑。可将所述定子盖240称为“马达盖”。
[0083] 所述内定子220固定在所述气缸120的外周上。而且,所述内定子220是多个薄板在所述气缸120的外侧沿着圆周方向层叠而成的。
[0084] 所述线性压缩机10还包括:支架135,其用于支撑所述活塞130;后盖400,其设置在所述支架135的前方,且与所述定子盖240相结合。
[0085] 所述支架135与所述连接构件138的外侧相结合。而且,所述后盖400覆盖所述吸入消声器270的至少一部分。
[0086] 所述线性压缩机10还包括与所述后盖400相结合的吸入引导装置500。所述吸入引导装置500可以理解为,将通过所述吸入部101吸入的制冷剂引导至所述吸入消声器270的装置。
[0087] 所述吸入引导装置500与所述后盖400相结合并向后方延伸,在所述活塞130以及吸入消声器270进行往复直线运动的过程中,所述吸入引导装置500能够接近所述吸入消声器270或者远离所述吸入消声器270(参照7、8)。
[0088] 所述线性压缩机10包括作为弹性构件的多个弹簧,多个弹簧的各固有振动数被调节,以便所述活塞130能够进行共振运动。
[0089] 所述多个弹簧包括:第一弹簧151,其支撑在所述支架135和定子盖240之间;第二弹簧155,其支撑在所述支架135和后盖400之间。所述第一弹簧151以及第二弹簧155的弹性系数可相同。
[0090] 所述第一弹簧151可以在所述气缸120或者活塞130的上侧以及下侧设置有多个,所述第二弹簧155可以在所述气缸120或者活塞130的前方设置有多个。
[0091] 在此,所述“前方”可以理解为,从所述活塞130朝向所述吸入部101的方向。即,从所述吸入部101朝向所述排出阀组件170、172、174的方向可以理解为“后方”。即,可将制冷剂的流动方向作为基准来规定前方(或者上游)以及后方(或者下游)。
[0092] 并且,半径方向可以理解为,与所述前方以及后方垂直的方向。这些用语在下面的说明中也能够同样使用。
[0093] 在所述壳体100的内部底面可存储规定的油。而且,在所述壳体100的下部可设置用于抽吸油的供油装置160。所述供油装置160借助随着所述活塞130进行往复直线运动而产生的振动来工作,由此向上方抽吸油。
[0094] 所述线性压缩机10还包括供油管165,该供油管165从所述供油装置160引导油流动。所述供油管165可从所述供油装置160延伸至所述气缸120和活塞130之间的空间。
[0095] 从所述供油装置160抽吸的油经由所述供油管165供给至所述气缸120和活塞130之间的空间,从而执行冷却以及润滑的作用。
[0096] 图2是示出本发明的实施例的后盖组件的结构的立体图,图3是本发明的实施例的后盖和吸入引导装置的分解图,图4是示出本发明的实施例的后盖和吸入引导装置相结合的样子的图。
[0097] 参照图2至图4,本发明的实施例的后盖组件300包括后盖400以及吸入引导装置500。
[0098] 所述吸入引导装置500可由塑料材料和玻璃纤维的混合材质形成。作为一例,所述塑料材料包括PBT树脂(Polybutylene Terephtalate resin)。而且,所述后盖400可由作为磁性体的金属材料形成。
[0099] 所述后盖400包括:盖主体410,所述吸入引导装置500插入该盖主体410;延伸部412,其从所述盖主体410的两侧向后方延伸;结合部414,其从所述延伸部412向半径方向外侧延伸,并与所述定子盖240相结合。
[0100] 在所述结合部414上形成有至少一个以上的连接孔416,与所述定子盖240相连接的紧固构件(未图示)贯通该连接孔416。
[0101] 所述盖主体410上设置有用于支撑所述第二弹簧155的多个弹簧支撑部420。所述弹簧支撑部420从所述盖主体410朝向后方突出,作为一例,以能够与所述第二弹簧155的一侧端部相结合的方式呈圆锥形形状。
[0102] 所述后盖400包括从所述盖主体410朝向前方突出的压入部430。所述压入部430呈大致中空的圆筒形状,在内部形成有用于插入所述吸入引导装置500的插入空间432。
[0103] 所述吸入引导装置500包括:引导主体501,其呈中空的大致圆筒形状;突出引导部510,其从所述引导主体501朝向前方突出,用于将通过所述吸入部101吸入的制冷剂引导至所述吸入消声器270;挡止部503(stopper),其从所述引导主体501的外周面突出规定长度。
[0104] 所述突出引导部510呈大致中空的圆筒形形状,所述突出引导部510以接近所述吸入部101的方式设置,将通过所述吸入部101吸入的制冷剂引导至所述突出引导部510的内部空间。所述突出引导部510从所述引导主体501朝向所述吸入部101方向延伸,并且能够容置制冷剂。
[0105] 所述突出引导部510与形成有流入孔515的前面部513相结合。所述前面部513从所述突出引导部510的后端部向半径内侧方向延伸,并且呈大致圆盘形状。而且,所述流入孔515是在前后方向上贯通所述前面部513的中心部区域而成的。
[0106] 通过所述吸入部101吸入的制冷剂被引导至所述突出引导部510的内部空间,并经过所述流入孔515,朝向所述吸入消声器270向后方流动。此时,所述流入孔515的直径小于所述突出引导部510的直径,因此在制冷剂从所述流入孔515向所述突出引导部510流动时,制冷剂的流速变高。
[0107] 将所述引导主体501的长度方向(前后方向)作为基准,所述挡止部503设置在大致中央部,并且包围所述引导主体501的外周面。在所述吸入引导装置500与所述后盖400相结合时,所述挡止部503能够限制所述吸入引导装置500的插入距离。
[0108] 将所述吸入引导装置500强制压入于所述后盖400,从而使所述吸入引导装置500与所述后盖400相结合。
[0109] 详细地说,所述吸入引导装置500包括:压入对应部520,其插入于所述压入部430并被所述压入部430按压;变形部525,其以切掉所述压入对应部的方式线性地延伸而成,在所述压入对应部520插入于所述压入部430来发生变形的过程中,该变形部525能够确保变形空间。
[0110] 从呈圆筒形状的引导主体501的中心部到所述变形部525为止的距离比从呈圆筒形状的引导主体501的中心部到所述压入对应部520为止的距离短。因此,所述变形部525可以理解为,不被所述压入部430按压的部分。
[0111] 所述压入对应部520形成在所述引导主体501的前方部,并具有规定的曲率半径。可以理解为,所述压入对应部520构成所述引导主体501的至少一部分。而且,所述变形部
525以相互分隔的方式设置有多个。
[0112] 所述变形部525设置在压入对应部520之间,并且以直面形状线性地延伸。所述变形部525可以理解为,将所述引导主体501的外周面线性地剖切一定部分而成的。而且,所述变形部525设置有多个,所述变形部525的两端分别与所述压入对应部520相结合。
[0113] 所述引导主体501还包括卡合部522,该卡合部522从所述压入对应部520向前方延伸,并且与所述压入部430的外侧相卡合。所述卡合部522可设置在所述引导主体501的端部侧。
[0114] 即,可以理解为,所述压入对应部520是,在所述吸入引导装置500与所述后盖400相结合时插入于所述压入部430的部分,而所述卡合部522是所述吸入引导装置500的向所述压入部430的外侧突出的部分。
[0115] 参照图3以及图4,对于所述吸入引导装置500和后盖400的结合作用进行简单说明。
[0116] 所述吸入引导装置500从所述盖主体410的后方向前方移动,从而使所述突出引导部510插入于所述压入部430的内部。
[0117] 所述突出引导部510的外径小于所述压入部430的内径,因此所述突出引导部510能够通过所述压入部430并向所述压入部430的前方移动。
[0118] 所述引导主体501的外径稍稍小于所述压入部430的内径。因此,所述引导主体501在插入于所述压入部430的过程中,与所述压入部430发生干涉,能够施加规定大小以上的力来将所述引导主体501硬塞(强制压入)于所述压入部430内。
[0119] 详细地说,所述压入对应部520可在通过所述压入部430的内部的过程中发生变形,即,可向大小缩小的方向发生变形,所述变形部525确保用于使所述压入对应部520发生变形的备用空间。
[0120] 所述吸入引导装置500能够移动至所述挡止部503被所述后盖400干涉为止。在所述挡止部503被所述后盖400干涉时,限制所述吸入引导装置500进一步插入。
[0121] 当所述吸入引导装置500和后盖400之间完全结合时,所述压入对应部520以变形的状态位于所述压入部430的内侧。而且,所述卡合部522向所述压入部430的外侧突出,并且与所述压入部430的端部相卡合。
[0122] 下面,对于吸入引导装置500和后盖400的压入结构进行更详细的说明。
[0123] 图5是沿着图4的I-I'线剖切的剖视图,图6是将图5的“A”部分放大的剖视图。
[0124] 参照图5以及图6,本发明的实施例的吸入引导装置500的引导主体501插入于后盖400的插入孔405内。所述后盖400的压入部430从所述插入孔405向前方延伸。
[0125] 所述吸入引导装置500包括压入对应部520,该压入对应部520将设置于所述压入部430的内侧,并且被所述压入部430按压。所述压入对应部520通过所述插入孔405被强制压入于所述压入部430的内部,因此可能发生变形。
[0126] 此时,就所述压入对应部520的变形而言,向所述引导主体501的内部半径方向发生t1的变形量。
[0127] 所述引导主体501包括卡合部522,该卡合部522形成在所述压入对应部520的前侧,并且与所述压入部430的端部相卡合。所述卡合部522形成在所述引导主体501的外周面中的与所述前面部513的厚度W1相对应的区域。
[0128] 在所述引导主体501压入于所述压入部430的过程中,所述卡合部522被所述压入部430按压而发生变形,但是在向所述压入部430的前方移动的状态下,因复原力而呈向半径方向突出的形状。
[0129] 形成有所述卡合部522的引导主体501的端部在半径方向上被所述前面部513支撑,因此引导主体501的端部的强度高。另一方面,形成有所述压入对应部520的引导主体501的一部分被所述引导主体501的自身的厚度支撑,因此强度低。
[0130] 因此,在所述引导主体501完全插入于所述压入部430的状态下,所述压入对应部520向内部半径方向发生变形t1,所述卡合部522向外部半径方向发生变形t2,从而与所述压入部430相卡合。
[0131] 所述t1理解为,相对于将所述引导主体501的外周面延伸的虚拟的线(l1),所述压入对应部520被按压的距离。而且,所述t2理解为,相对于所述虚拟的线(l1),所述卡合部522向外部半径方向复原的距离。
[0132] 而且,所述挡止部503可与盖主体410的干涉部435相卡合。在此,所述干涉部435可理解为,形成在所述插入孔405的外缘侧的盖主体410的一部分。
[0133] 综上所述,所述压入对应部520是设置在所述前面部513的背面513a和所述挡止部503之间的引导主体501的一部分,前后方向的长度为C1。
[0134] 根据这样的结构,所述引导主体501的卡合部522以及挡止部503与所述压入部430的两端相卡合,因此具有能够使所述吸入引导装置500牢固地与所述后盖400结合的优点。
[0135] 而且,由于所述吸入引导装置500能够牢固地与所述后盖400相结合,因此能够防止如下的现象,即,在线性压缩机工作的期间,所述吸入引导装置500与所述后盖400分离,或者所述吸入引导装置500被所述后盖400干涉而破损。
[0136] 另一方面,所述吸入引导装置500还包括流动引导部530,该流动引导部530从所述流入孔515朝向所述吸入消声器270向后方延伸。在所述流动引导部530的内部形成有用于使制冷剂流动的制冷剂流路535。
[0137] 下面,对于制冷剂在线性压缩机内部流动的情况进行说明。
[0138] 图7是示出在本发明的实施例的活塞处于第一位置时的吸入消声器和吸入引导装置的相对位置的剖视图,图8是示出在本发明的实施例的活塞处于第二位置时的吸入消声器和吸入引导装置的相对位置的剖视图。
[0139] 图7示出在本发明的实施例的活塞130处于第一位置时的所述压缩机10内部的样子。在此,所述“第一位置”理解为,所述活塞130的下止点(Bottom Dead Center,BDC)。
[0140] 在驱动所述马达组件200而使所述永磁铁230向一个方向(图7的左侧方向或者前方)移动时,与所述永磁铁230相结合的活塞130向所述一个方向移动。而且,与所述永磁铁230相结合的吸入消声器270也向所述一个方向移动。
[0141] 随着所述永磁铁230移动,所述压缩空间P扩大而产生压力P1。此时,压力P1小于制冷剂的吸入压力。因此,制冷剂能够经过所述吸入消声器270并通过开放的吸入阀132来被吸入至所述压缩空间P。
[0142] 所述吸入消声器270包括:消声器主体271,其以能够移动的方式容置于所述吸入引导装置500的内侧;主体插入部273,其与所述消声器主体271的内部相结合,并且制冷剂的流路截面面积发生变化;活塞插入部275,其与所述消声器主体271相结合,并且向所述活塞130的内部延伸。
[0143] 而且,所述活塞插入部275包括吸入引导部276,该吸入引导部276将所述活塞插入部275所排出的制冷剂引导至所述吸入孔131a侧。
[0144] 详细地说,随着所述永磁铁230向前方移动,所述吸入消声器270向前方移动。
[0145] 随着所述吸入消声器270向前方移动,所述流动引导部530被引入于消声器主体271的内部。随着所述流动引导部530被引入,所述流动引导部530的端部和主体插入部
273的第一流入孔274位于彼此接近的位置。
[0146] 因此,通过所述流动引导部530流入的制冷剂能够通过所述第一流入孔274容易地向所述主体插入部273流动,因此能够降低制冷剂的流路损失,因此能够改进压缩效率。
[0147] 而且,流入于所述主体插入部273的制冷剂在所述活塞插入部275的内部空间流动,并被吸入至所述吸入孔131a。
[0148] 另一方面,所述活塞插入部275所排出的制冷剂中的至少一部分制冷剂存储于在所述吸入引导部276上形成的存储空间内,从而能够防止向所述吸入引导部276的前方流动。
[0149] 图8示出在本发明的实施例的活塞130处于第二位置时的所述压缩机10内部的样子。在此,所述“第二位置”理解为,所述活塞130的上止点(TopDead Center,TDC)。
[0150] 在图6的状态下,当向所述压缩空间P吸入制冷剂的动作结束时,所述永磁铁230向另一方向(图7的右侧方向或者后方)移动,因此所述活塞130以及吸入消声器270也向后方移动。在该过程中,所述活塞130对所述压缩空间P的制冷剂进行压缩,所述主体插入部273的第一流入孔274远离所述流动引导部530。
[0151] 当所述压缩空间P的制冷剂压力为排出压力以上时,所述排出阀170被开放,制冷剂通过开放的排出阀170向所述排出消声器176的内部空间流动。所述排出消声器176能够降低压缩的制冷剂的流动噪声。
[0152] 而且,制冷剂经过所述排出消声器176流入于循环管178内,并被引导至所述排出部105。
[0153] 并且,在上述实施例中,虽然说明了上述压入部430从上述盖主体410向前方突出的情况,但是,上述压入部430也可以从上述盖主体410向后方突出。
相关专利内容
标题 发布/更新时间 阅读量
线性压缩机 2020-05-11 456
线性压缩机 2020-05-11 498
线性压缩机 2020-05-11 868
线性压缩机 2020-05-13 490
线性压缩机 2020-05-13 849
线性压缩机 2020-05-13 434
线性压缩机 2020-05-14 449
线性压缩机 2020-05-14 892
线性压缩机 2020-05-15 15
线性压缩机 2020-05-14 494
高效检索全球专利

专利汇是专利免费检索,专利查询,专利分析-国家发明专利查询检索分析平台,是提供专利分析,专利查询,专利检索等数据服务功能的知识产权数据服务商。

我们的产品包含105个国家的1.26亿组数据,免费查、免费专利分析。

申请试用

分析报告

专利汇分析报告产品可以对行业情报数据进行梳理分析,涉及维度包括行业专利基本状况分析、地域分析、技术分析、发明人分析、申请人分析、专利权人分析、失效分析、核心专利分析、法律分析、研发重点分析、企业专利处境分析、技术处境分析、专利寿命分析、企业定位分析、引证分析等超过60个分析角度,系统通过AI智能系统对图表进行解读,只需1分钟,一键生成行业专利分析报告。

申请试用

QQ群二维码
意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