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专利库 / 泵和压缩机 / 容积式泵 / 活塞泵 / 轴向柱塞泵 / 柱塞滑靴 / 一种双层竖井施工作业平台

一种双层竖井施工作业平台

阅读:679发布:2021-03-02

专利汇可以提供一种双层竖井施工作业平台专利检索,专利查询,专利分析的服务。并且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双层竖井施工作业平台,包括上平台、下平台和连接上平台与下平台的平台连接立柱,上平台的四周设有可与竖井的井壁相抵的伸缩顶撑。本实用新型采用双层结构,有效避免了传统单作业平台在井底钻孔和井壁支护施工工序转换时往复吊运井底钻孔作业设备、工器具和井壁支护工器具,提高了工作效率,并能实现井底钻孔作业和井壁支护作业同时进行,提高了施工效率,同时上平台配备的伸缩顶撑,可有效确保作业过程中平台的稳定,提高施工 质量 ,降低安全 风 险。,下面是一种双层竖井施工作业平台专利的具体信息内容。

1.一种双层竖井施工作业平台,其特征在于:包括上平台(1)、下平台(3)和连接上平台(1)与下平台(3)的平台连接立柱(2),所述上平台(1)的四周设有可与竖井(4)的井壁相抵的伸缩顶撑(5)。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双层竖井施工作业平台,其特征在于:所述伸缩顶撑(5)包括油缸(51)和撑靴(52),所述油缸(51)的缸体固定在上平台(1)的底部,所述撑靴(52)套在油缸(51)的活塞杆上。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双层竖井施工作业平台,其特征在于:所述上平台(1)和下平台(3)的四周设有防护围栏(6)。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双层竖井施工作业平台,其特征在于:所述防护围栏(6)包括固定围栏(61)与围栏小(62),所述围栏小门(62)铰接在固定围栏(61)上。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双层竖井施工作业平台,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围栏(61)包括立杆(611)、横杆(612)和设于立杆(611)与横杆(612)之间的圈封(613),所述围栏小门(62)一侧通过合页(63)与固定围栏(61)连接,另一侧通过门闩(64)紧在固定围栏(61)上。
6.根据权利要求1至5任意一项所述的双层竖井施工作业平台,其特征在于:所述上平台(1)包括平台骨架(11)、安装在平台骨架(11)上的防滑板(12)和安装在平台骨架(11)上的层门(13),所述防滑钢板(12)位于层门(13)的外周。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双层竖井施工作业平台,其特征在于:所述平台骨架(11)由四根呈井字形分布的主杆(111)构成,每个主杆(111)的两端对应设有伸缩顶撑(5)。
8.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双层竖井施工作业平台,其特征在于:所述下平台(3)包括平台骨架(11)、安装在平台骨架(11)上的防滑钢板(12)和安装在平台骨架(11)上的层门(13),所述防滑钢板(12)位于层门(13)的外周,所述平台骨架(11)由四根呈井字形分布的主杆(111)构成。
9.根据权利要求1至5任意一项所述的双层竖井施工作业平台,其特征在于:所述上平台(1)的四周设有吊(7)。

说明书全文

一种双层竖井施工作业平台

技术领域

[0001] 本实用新型涉及竖井施工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双层竖井施工作业平台。

背景技术

[0002] 传统的竖井施工时,井下施工作业采用单层施工作业平台,井底钻孔和井壁支护作业只能分开交替进行,同时井底钻孔和装药完成后为了确保爆破时施工设备和工器具安全,需要利用平台将钻孔设备和工器具吊出竖井或吊放至井身上方相距较远的平台,吊运时间长,同时在井壁支护时又需要将支护作业设备和工器具吊至工作面,作业完成后再吊出,两个工序转换和交替需要频繁装卸钻孔作业设备、工器具和支护作业设备、工器具和材料,吊运次数多、时间长,施工作业效率低,而且井底钻孔和井壁支护作业必须依次进行,这必然会影响施工进度,尤其在深度超过300m的深竖井施工中,对施工进度和成本影响尤为突出。实用新型内容
[0003]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能实现井底钻孔作业和井壁支护作业同时进行,提高了施工效率,同时上平台配备的伸缩顶撑,可有效确保作业过程中平台的稳定,提高施工质量,降低安全险的双层竖井施工作业平台。
[0004]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0005] 一种双层竖井施工作业平台,包括上平台、下平台和连接上平台与下平台的平台连接立柱,所述上平台的四周设有可与竖井的井壁相抵的伸缩顶撑。
[0006]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
[0007] 所述伸缩顶撑包括油缸和撑靴,所述油缸的缸体固定在上平台的底部,所述撑靴套在油缸的活塞杆上。
[0008] 所述上平台和下平台的四周设有防护围栏
[0009] 所述防护围栏包括固定围栏与围栏小,所述围栏小门铰接在固定围栏上。
[0010] 所述固定围栏包括立杆、横杆和设于立杆与横杆之间的圈封,所述围栏小门一侧通过合页与固定围栏连接,另一侧通过门闩紧在固定围栏上。
[0011] 所述上平台包括平台骨架、安装在平台骨架上的防滑板和安装在平台骨架上的层门,所述防滑钢板位于层门的外周。
[0012] 所述平台骨架由四根呈井字形分布的主杆构成,每个主杆的两端对应设有伸缩顶撑。
[0013] 所述下平台包括平台骨架、安装在平台骨架上的防滑钢板和安装在平台骨架上的层门,所述防滑钢板位于层门的外周,所述平台骨架由四根呈井字形分布的主杆构成。
[0014] 所述上平台的四周设有吊
[0015]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在于:
[0016] 本实用新型的竖井施工作业平台,采用双层结构,有效避免了传统单作业平台在井底钻孔和井壁支护施工工序转换时往复吊运井底钻孔作业设备、工器具和井壁支护工器具,提高了工作效率,并能实现井底钻孔作业和井壁支护作业同时进行,提高了施工效率,同时上平台配备的伸缩顶撑,可有效确保作业过程中平台的稳定,提高施工质量,降低安全风险。附图说明
[0017] 图1是本实用新型双层竖井施工作业平台的结构示意图。
[0018] 图2是图1的A处放大图。
[0019] 图3是本实用新型中上平台的俯视结构示意图。
[0020] 图4是本实用新型中防护围栏的结构示意图。
[0021] 图5是本实用新型双层竖井施工作业平台在竖井内工作示意图。
[0022] 图中各标号表示:
[0023] 1、上平台;11、平台骨架;111、主杆;12、防滑钢板;13、层门;2、平台连接立柱;3、下平台;4、竖井;5、伸缩顶撑;51、油缸;52、撑靴;6、防护围栏;61、固定围栏;611、立杆;612、横杆;613、圈封;62、围栏小门;63、合页;64、门闩;7、吊耳。

具体实施方式

[0024] 以下结合说明书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0025] 如图1至图4所示,本实施例的双层竖井施工作业平台,包括上平台1、下平台3和连接上平台1与下平台3的平台连接立柱2,上平台1的四周设有可与竖井4的井壁相抵的伸缩顶撑5。使用过程中通过提升机构将作业平台吊起放入竖井4内,悬空的作业平台会出现摇晃,通过向外伸出伸缩顶撑5顶紧在竖井4的井壁上,将作业平台固定,可防止平台晃动,确保作业过程中平台的稳定。上平台1主要用于井壁支护作业,下平台3主要用于井底钻孔作业。
[0026] 该竖井施工作业平台采用双层结构,有效避免了传统单作业平台在井底钻孔和井壁支护施工工序转换时往复吊运井底钻孔作业设备、工器具和井壁支护工器具,提高了工作效率,并能实现井底钻孔作业和井壁支护作业同时进行,提高了施工效率,同时上平台配备的伸缩顶撑5,可有效确保作业过程中平台的稳定,提高施工质量,降低安全风险。
[0027] 本实施例中,上平台1的四周设有用于起吊的吊耳7。上平台1包括平台骨架11、安装在平台骨架11上的防滑钢板12和安装在平台骨架11上的层门13,防滑钢板12位于层门13的外周。
[0028] 平台骨架11由四根呈井字形分布的主杆111构成,每个主杆111的两端对应设有伸缩顶撑5。伸缩顶撑5包括油缸51和撑靴52,油缸51的缸体固定在上平台1的底部,撑靴52套在油缸51的活塞杆上。
[0029] 本实施例中,下平台3包括平台骨架11、安装在平台骨架11上的防滑钢板12和安装在平台骨架11上的层门13,防滑钢板12位于层门13的外周。
[0030] 本实施例中,上平台1和下平台3的四周设有防护围栏6,用于对设备、工器具及材料防护,防止人员和工器具掉落。防护围栏6包括由固定围栏61与围栏小门62,围栏小门62铰接在固定围栏61上,主要用于两层平台上作业人员的进出。
[0031] 固定围栏61包括立杆611、横杆612和设于立杆611与横杆612之间的圈封613,围栏小门62一侧通过合页63与固定围栏61连接,另一侧通过门闩64锁紧在固定围栏61上。
[0032] 工作原理:
[0033] 如图5所示,当进行井底钻孔作业时,作业人员、钻孔施工设备、工器具等装放在下平台3上,通过井上提升机构将作业平台下放到井底作业面,通过围栏小门62将钻孔施工设备、工器具搬运至掌子面进行钻孔作业。钻孔完毕并完成装药后,将钻孔施工设备和工器具搬运至下平台3上,并将施工作业平台提升离开爆破作业面进行避炮,爆破作业待排烟结束后,将下平台3下放到井底作业面进行出渣作业。当进行井壁支护作业时,作业人员、支护施工设备、工器具装放在上平台1上,通过提升机构将作业平台下放到井壁支护作业面进行支护作业。在进行井底钻孔作业(图5中a处)的同时可以进行井壁支护作业(图5中b处),缩短了工序之间的衔接时间,解决了交叉作业的安全防护问题,提高了施工进度,确保了竖井施工的安全,适用于所有采用正井法的竖井施工。
[0034] 虽然本实用新型已以较佳实施例揭露如上,然而并非用以限定本实用新型。任何熟悉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范围的情况下,都可利用上述揭示的技术内容对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做出许多可能的变动和修饰,或修改为等同变化的等效实施例。因此,凡是未脱离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内容,依据本实用新型技术实质对以上实施例所做的任何简单修改、等同变化及修饰,均应落在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保护的范围内。
高效检索全球专利

专利汇是专利免费检索,专利查询,专利分析-国家发明专利查询检索分析平台,是提供专利分析,专利查询,专利检索等数据服务功能的知识产权数据服务商。

我们的产品包含105个国家的1.26亿组数据,免费查、免费专利分析。

申请试用

分析报告

专利汇分析报告产品可以对行业情报数据进行梳理分析,涉及维度包括行业专利基本状况分析、地域分析、技术分析、发明人分析、申请人分析、专利权人分析、失效分析、核心专利分析、法律分析、研发重点分析、企业专利处境分析、技术处境分析、专利寿命分析、企业定位分析、引证分析等超过60个分析角度,系统通过AI智能系统对图表进行解读,只需1分钟,一键生成行业专利分析报告。

申请试用

QQ群二维码
意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