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利汇可以提供一种除尘除废气装置专利检索,专利查询,专利分析的服务。并且本 发明 按双路并行方式分别地设计了两支由相同的干法去除粗尘环节与湿法去除细尘和除废气环节构成的除尘除废气通道。具体做法是每一支通道的关键环节都是通过捕集系统的选用、在线连续自动除滤渣的除尘 过滤器 和在线连续排尘的除尘输气的 除尘器 中选用且与除尘与废气槽组合而成的。管状的高速除粗尘、输气永不堵管的除粗尘输气装置与具有自动补 水 、补药、回收生成物功能的多级逆流除尘除废气槽可依废 气化 学性质选用对应化学性质的槽液来除废气联用,彻底解决现有同类技术的过滤工作面结渣堵滤,运行能耗大,除尘不除废气除废气不除尘,除净度低,处理速度低,不稳定,泥渣量大,劳动强度大,二次污染严重,设备短命等顽症,适用于种种气态污染源,能高除净度地有效截收二噁英。,下面是一种除尘除废气装置专利的具体信息内容。
1.一种含有降温系统(2)、电动螺旋排灰器(33.0.16)、补水器(6)和补药器(7)的除尘除废气装置,其特征是所配置的集烟系统是10集烟系统(1.0),它是由吸气罩(1.1)、
12抽风系统(1.2)、止回联动装置(1.3)和吸气罩旋转活节(1.4)连通而成,其中吸气罩(1.1)由罩体(1.1.1)、均压隔板(1.1.2)、止回板(1.1.3)、档风板(1.1.4)组成,其罩体(1.1.1)为半柱面体,其轴线由地面向上地安置,罩体(1.1.1)吸气工作面的相反面设有出气口,罩体(1.1.1)内部设置了均压隔板(1.1.2),均压隔板(1.1.2)为按流体力学压力分配规律的要求安装在罩体(1.1.1)内腔的一组条形薄板,每两个均压隔板(1.1.2)之间所构成的气流通道都对着12抽风系统(1.2)的旋翼(1.2.2),档风板1.1.4分两片分别贴装在罩体1.1.1吸气工作面的相反面的两边,12抽风系统(1.2)的旋翼(1.2.2)由电机(1.2.1)驱动,电机(1.2.1)运行的启动与终止由止回联动装置(1.3)控制;止回联动装置(1.3)由百页窗式按重力作用而下垂的止风板(1.3.1)、电机(1.2.1)的开关(1.3.2)构成,止风板(1.3.1)的条形板由活页连接于罩体1.1.1内侧,其条形板面可由重力作用而自然转向下垂状态,开关(1.3.2)也安装在罩体(1.1.1)内侧与止风板(1.3.1)相触压的位置上,止风板(1.3.1)在气流的作用下由下垂状态变成非下垂状态时松开开关(1.3.2)的控制触头而接通电机(1.2.1)的电路,在无气流的作用时回到下垂状态即压紧开关(1.3.2)的控制触头而断开电机(1.2.1)的电路;罩体(1.1.1)的出气口通过管道(GD)与吸气罩旋转活节(1.4)的进气口连通;吸气罩旋转活节(1.4)由排灰管(1.4.0)、三通(1.4.1)、下弹子档(1.4.2)、弹子(1.4.3)、固定螺钉(1.4.4)、活节套(1.4.5)、盘根绒(1.4.6)、上弹子档(1.4.7)、螺母(1.4.8)、阀门(FM)所构成,其中三通(1.4.1)的中间设有法兰盘的端口为进气口,它安装方向向下的一个端口,担任排灰管(1.4.0)且阀门(FM)连通,阀门(FM)的出口是出灰口,另一个管外设有螺纹的端口为出气口;另外,它的活节套(1.4.5)的套两端内壁处均设有上弹子位和下弹子位,并在其一端设有法兰盘;组装吸气罩旋转活节(1.4)时,先用固定螺钉(1.4.4)紧固安装在三通(1.4.1)向上段管外的下弹子档(1.4.2),装上弹子(1.4.3),套上管内壁装填了密封材料盘根绒(1.4.6)的且将设有法兰盘的一端置于上方的活节套(1.4.5),在活节套(1.4.5)上端口处的上弹子位上安装弹子(1.4.3),再安装上弹子档(1.4.7)将弹子(1.4.3)压上,最后用螺母(1.4.8)将上弹子档(1.4.7)紧固,其出气口通过管道(GD)与降温系统(2)的进气口连通,灰渣装运袋口与排灰管(1.4.0)下方连通的阀门(FM)之出灰口对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除尘除废气装置,其特征是所配置的除尘系统是在线连续自动清灰除尘系统(3.0),它由过滤系统(3.0)和管内过滤布带自净系统(3.1~3.4)构成,其中过滤系统(3.0)由内部结构相同的过滤系统(3.0A)和过滤系统(3.0B)构成并列双路的结构形式,管内过滤布带自净系统(3.1~3.4)由内部结构相同的管内过滤布带自净系统(3.1A~3.4A)和管内过滤布带自净系统(3.1B~3.4B)构成并列双路的结构形式,因在线连续自动清灰除尘系统(3.0A)和在线连续自动清灰除尘系统(3.0B)的结构一样,故只需表述其中任意一个系统即可,且不必在这段表述中再用“A或B”加以区别;过滤系统(3.0)由风压机(3.0.0)、过滤布带(3.0.1)、过滤布带驱动(3.0.2)、过滤布带传动轮(3.0.3)、过滤布带密封压轮(3.0.4)、过滤布带密封轮支架(3.0.5)、过滤器上槽盖(3.0.6)、过滤布带支撑轮板(3.0.7)、管内清渣喷水管及传动轮支架(3.0.8)、管内过滤布带张紧轮(3.0.9)、过滤器下槽体(3.0.10)、密封母槽(3.0.11)、前过滤孔框(3.0.12.1)、后过滤孔框(3.0.12.2)和管内清渣喷水系统(3.1.1)所构成,而其中管内过滤布带自净系统(3.1~3.4)由管内清渣过滤布装置(3.1)、滤渣沉淀斗(3.2)、渣水过滤塔(3.3)和排渣斗(3.4)所组成,其中,风压机(3.0.0)的进气口通过管道(GD)与阀门(FM)与降温系统(2)的出气口连通;其出气口通过管道(GD)与过滤系统(3.0)的进气口对应连通;过滤布带(3.0.1)在过滤布带驱动(3.0.2)驱动下,绕着一组过滤布带传动轮(3.0.3)行进且在行进过程中滑过过滤布带支撑轮板(3.0.7);除尘系统(3)所含过滤布带(3.0.1)、管内清洗过滤布装置(3.1)安装在由过滤器上槽盖(3.0.6)与过滤器下槽体(3.0.10)活动插合而构成的腔内,过滤布带支撑轮板(3.0.7)安装过滤器上槽盖(3.0.6)内侧面并其方向向下,且置于过滤布带(3.0.1)迎风面的反面;着管内过滤布带张紧轮(3.0.9)安装在管内清渣喷水管及传动轮支架(3.0.8)的下端部,其上端部安装在过滤器上槽盖(3.0.6)内面且指向下方,管内过滤布带张紧轮(3.0.9)安装于其下端,管内清渣喷水系统(3.1.1)且置于过滤布带(3.0.1)传动磨擦面一侧,安装在过滤器上槽盖(3.0.6)内面向下,且置于过滤布带(3.0.1)迎风面的反面;过滤孔框(3.0.12)安装在过滤器下槽体(3.0.10)且置于过滤布带(3.0.1)迎风面一侧;管内清渣喷水系统(3.1.1)通过水管分别与上清水泵(3.3.1.1)和上清水泵(3.3.2.1)的出水口连通;过滤布带(3.0.1)穿过过滤器上槽盖(3.0.6)处要受到安装在过滤布带密封轮支架(3.0.5)上对应的一组过滤布带密封压轮(3.0.4)所构成的狭缝转动挤压密封装置;过滤布带(3.0.1)穿出过滤器上槽盖(3.0.6)之后被过滤布带传动轮(3.0.3)传动到管外清洗过滤布带装置(4.1)上去了;在过滤器上槽盖(3.0.6)的上方设置了一个密封罩(MF.0);密封罩(MF.0)的边缘设有密封公齿(MF.0.1)正好与过滤器上槽盖(3.0.6)上带盘根和密封母槽(3.0.11)活动插合;过滤器下槽体(3.0.10)下方呈方锥形,锥顶向下,锥顶为开口且各自分别连接一个阀门(FM),这两个阀门(FM)的出口分别与对应的滤渣沉淀斗(3.2.1)和滤渣沉淀斗(3.2.2)连通,滤渣沉淀斗(3.2.1)和滤渣沉淀斗(3.2.2)再分别通过阀门(FM)分别与渣水过滤塔(3.3.1)和渣水过滤塔(3.3.2)依次连通,渣水过滤塔(3.3.1)和渣水过滤塔(3.3.2)分别与上清水泵(3.3.1.1)和上清水泵(3.3.2.1)连通,上清水泵(3.3.1.1)和上清水泵(3.3.2.1)通过各自所配水管分别与各自对应的管内清渣喷水系统(3.1.1)的喷嘴连接;滤渣沉淀斗(3.2.1)和滤渣沉淀斗(3.2.2)的下方均为方锥形,锥顶收口为圆形开口且连通各自对应的阀门(FM),所连接的这些阀门(FM)的出口就是排渣口;将管道(GD)与阀门(FM)串接之后,再用它们去将渣水过滤塔(3.3.1)和渣水过滤塔(3.3.2)连通起来,即将两塔串通成可调可控的水位平衡系统;滤渣沉淀斗(3.2)的内部设有沉淀隔板(3.2G);渣水过滤塔(3.3)的渣水进入口处内侧设有通道板(3.3Q)且在通道板(3.3Q)的出口端外设有导流板(3.3R),在渣水进入口通道上方设有渣水过滤架(3.3M),渣水过滤架(3.3M)固接在渣水过滤塔(3.3)的内壁上且由通道与非通道两部分构成,过滤填料(3.3N)由连接杆(3.3P)串接成多层锥形结构且锥顶向下活动地置于渣水过滤架(3.3M)的通道上。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除尘除废气装置,其特征是其烟道外过滤布带自净系统(4)由管外清洗过滤布装置(4.1)、滤渣沉淀斗(4.2)、渣水过滤塔(4.3)和排渣斗(4.4)所组成,其中管外清洗过滤布装置(4.1)又由管外清渣喷水系统(4.1.1)、管外滤渣喷水管及传动轮支架(4.1.2)、管外过滤布带张紧轮(4.1.3)所组成,管外滤渣喷水管及传动轮支架(4.1.2)的支架座安装在过滤器上槽盖(3.0.6)上,支架头安装着管外过滤布带张紧轮(4.1.3);在管外滤渣喷水管及传动轮支架(4.1.2)上还安装了一组多头的管外清渣喷水系统(4.1.1),喷水头分别安装在过滤布带的两侧,其喷水方向对着过滤布面;管外清洗过滤布带装置(4.1)下方呈方锥形,锥顶向下并为开口且分别固接着对应的阀门(FM),这些阀门(FM)的出口端连通于滤渣沉淀斗(4.2)的上部,滤渣沉淀斗(4.2)下部再通过阀门(FM)与渣水过滤塔(4.3)下部连通,在渣水过滤塔(4.3)上方配置一个上清水泵(4.3.1);
上清水泵(4.3.1)通过水管与管外清渣喷水系统(4.1.1)连接;滤渣沉淀斗(4.2)的下部也为方锥形,锥顶收口为圆形开口且分别连通各自对应的阀门(FM),所连接的这些阀门(FM)的出口就是排渣口;将管道(GD)与各自对应的阀门(FM)串接后,再用它们分别将渣水过滤塔(3.3.1)、渣水过滤塔(3.3.2)和渣水过滤塔(4.3)的下部全部连通起来,即在三者之间形成自控人控可调的水位平衡系统。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除尘除废气装置,其特征是其多级逆流浸入式除尘除废气系统(5)由多级逆流浸入式除尘除废气系统(5A)和多级逆流浸入式除尘除废气系统(5B)构成并列双路的结构形式,因多级逆流浸入式除尘除废气系统(5A)与多级逆流浸入式除尘除废气系统(5B)的结构一样,故只需表述其中任意一个系统即可,且不必在这段表述中再用“A或B”加以区别,它们各自均由多级逆流浸入式除尘除废气反应槽(5.0)、补水器(6)、补药器(7)、级间风压机(5.1)、排渣斗(5.2)和净化气烟囱(5.3)构成,其中多级逆流浸入式除废气反应槽(5.0)由1号槽盖(5.4.1)、2号槽盖(5.4.2)和1号槽体(5.4.3.1)、2号槽体(5.4.3.2)活动插合而构成两个独立的密封腔体,对应两级除尘除废气过程,在两个腔体上方所设一个级间风压机(5.1)将两个腔体的气道连通了,另外,根据现场实情在两个腔体之间相隔的隔板上合适的高度处开一个通孔(5.5),将两个腔体之间的水道连通了;
与多级逆流浸入式除尘除废气反应槽(5.0)的第一级连通的补水器(6)和补药器(7)分别根据首级槽内水位与槽液的PH值来控制补水量和补药量;风压机(5.0.0)通过管道(GD)将烟道外过滤布带自净系统(4)的出气口与多级逆流浸入式除尘除废气反应槽(5.0)的槽液流向的最后一级槽的1号布气均压管(5.0.1)连通,1号布气均压管(5.0.1)与一组3号布气器(5.0.3)连通,连通的1号布气均压管(5.0.1)和一组3号布气器(5.0.3)安装在多级逆流浸入式除尘除废气反应槽(5.0)的1号槽盖(5.4.1)的内侧面且向下;2号布气均压管(5.0.2)与一组4号布气器(5.0.4)连通,连通的2号布气均压管(5.0.2)和一组
4号布气器(5.0.4)安装在多级逆流浸入式除尘除废气反应槽(5.0)的2号槽盖(5.4.2)的内侧面且向下;3号布气器(5.0.3)和4号布气器(5.0.4)中的布气管上均密布通气孔;
净化气烟囱(5.3)与多级逆流浸入式除尘除废气反应槽(5.0)的槽液流动的第一级槽的端部连通且开口向上;在多级逆流浸入式除尘除废气反应槽(5.0)的下部设有阀门(FM),阀门(FM)的出口就是排渣口。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除尘除废气装置,另一种配置的除尘除废气装置之特征是它采用管式输送排灰除尘系统(33.0),它由排灰器(33.0.1)、输气管转向接头(33.0.2)、管式输送排灰除尘器(33.0.3)的竖直段(33.0.3Z)和水平段(33.0.3P)依次连通所组成;其输气管转向接头(33.0.2)由横向“T”字形的输气管转向接头活动套管(33.0.2.0)套入输气管转向接头上定套管(33.0.2.2)和下定套管(33.0.2.1)所构成,输气管转向接头下定套管(33.0.2.1)的下端通过阀门(FM)与排灰器(33.0.1)连通,其输气管转向接头上定套管(33.0.2.2)上端置于管式输送排灰除尘器(33.0.3)之竖直段(33.0.3Z)之中,竖直段(33.0.3Z)的竖直管体(33.0.3T)下部作斜切面方式向下圆形收口后通过阀门(FM)与排灰器(33.0.1)连通;以管式输送排灰除尘器(33.0.3)之竖直段(33.0.3Z)的轴线为基准线,根据输气距离相隔间距地依次重复安装蘑菇形的回风档板(33.0.4)和草帽形的集风罩(33.0.5),管式输送排灰除尘器(33.0.3)竖直段(33.0.3Z)的竖直管体(33.0.3T)之内管壁周边设置了静流降尘斜片组(33.0.6);管式输送排灰除尘器(33.0.3)之竖直段(33.0.3Z)上端的连接弯头(33.0.7)另一端与管式输送排灰除尘器(33.0.3)之水平段(33.0.3P)的进气口连通;连接弯头(33.0.7)的上方设有清理孔(33.0.8);管式输送排灰除尘器(33.0.3)之水平段(33.0.3P)由下挠流凸(33.0.9)、上挠流凸(33.0.10)、灰斗(33.0.11)、静流降尘管板组(33.0.12)、上阀门(33.0.13F)、下阀门(33.0.14F)、出气口(33.0.15)所组成的,其中下挠流凸(33.0.9)与上挠流凸(33.0.10)的轴线垂直于烟气流线,它们的横截面之几何形状为半圆形,它们的半圆圆顶均凸向烟气流动通道的中心流线,但它们两者的侧面过半圆圆心的垂线不在一条线上,过下挠流凸(33.0.9)半圆圆心的垂线与过上挠流凸(33.0.10)半圆圆心连线的垂线构成一个水平方向上的距差,从而下挠流凸(33.0.9)与上挠流凸(33.0.10)所构成的气道迫使气流流向灰斗(33.0.11)内的静流降尘管板组(33.0.12),静流降尘管板组(33.0.12)由截面为几何形状、大、小与灰斗(33.0.11)内腔的一致的薄板向下立式安装,并彼此隔有一定距离地插入其斗内,灰斗(33.0.11)的外部下端固接上阀门(33.0.13F)且通过一段管道(GD)与下阀门(33.0.14F)连通,下阀门(33.0.14F)的出口端与电动螺旋排灰器(33.0.16)连通,含尘气体经管式输送排灰除尘器(33.0.3)之出气(33.0.15)流出;灰斗(33.0.11)下端所集积的灰尘通过上阀门(33.0.13F)和下阀门(33.0.14F)后下落到电动螺旋排灰器(33.0.16)中,由其排灰口(33.0.17)排出。
6.根据权利要求1至5之一所述除尘除废气装置,另一种配置的除尘除废气装置所采用的集烟系统是15集烟系统(1.5),其特征是它由轨道(1.5.0)、高度调节系统(1.5.1)、前后调节系统(1.5.2)、左右调节系统(1.5.3)、15抽风系统(1.5.4)、加料系统(1.5.5)、加料控制器(1.5.5.0)组成,其轨道(1.5.0)与15吸尘头(1.5.4.5)方向的一端设有限位桩(1.5.0.0);其高度调节系统(1.5.1)由带电动刹车(1.5.1.0)的轮(1.5.1.1)安装在两边各两根中心交叉活动连接成“X”字型承力杆(1.5.1.3)近地端头,八根对称的横连接杆(1.5.1.2)分别连接承力杆(1.5.1.3),高低调节手柄(1.5.1.4)固接在高低调节丝杆(1.5.1.5)的外端头,高低调节丝母座(1.5.1.6)连接在“X”字型承力杆(1.5.1.3)中心处,两边各两根端部活动连接成“V”字型高低调节支杆(1.5.1.7)固接高低调节丝套座(1.5.1.8),高低调节丝杆(1.5.1.5)安装在其中,两边各两个转动活接(1.5.1.9)活动连接在承力杆(1.5.1.3)中部,高度调节平台(1.5.1.10)的无手柄操作端的两边各固定一个活动连接承力杆座(1.5.1.11)分别与两个承力杆(1.5.1.3)的端头活动连接,另外两个承力杆(1.5.1.3)的端头分别安装着轮(1.5.1.1)且与高度调节平台(1.5.1.10)下面导轨槽里滚动接触所组成;其前后调节系统(1.5.2)由端部带手柄的前后调节丝杆(1.5.2.1)套入前后调节丝母座(1.5.2.2)且安装在前后调节平台(1.5.2.3)中部的前后调节丝母座(1.5.2.4)中,前后调节平台(1.5.2.3)安装在高度调节平台(1.5.1.10)的钩槽中滑动连接所组成;其左右调节系统(1.5.3)由端部带手柄的左右调节丝杆丝母部件(1.5.3.2)安装左右调节平台(1.5.3.1)的中部,左右调节平台(1.5.3.1)与高度调节平台(1.5.1.10)上面导轨槽里滚动接触所组成;其15抽风系统(1.5.4)由15电动机(1.5.4.1)与15抽风机(1.5.4.2)转轴联轴器固接,15抽风机(1.5.4.2)的进风口与15吸尘头(1.5.4.5)法兰盘紧固连接后被紧固支架(1.5.4.3)紧固在左右调节平台(1.5.3.1)上,左右调节平台(1.5.3.1)安装在前后调节平台(1.5.2.3)的钩槽中滑动连接所组成,15抽风机(1.5.4.2)的出风口(1.5.4.6)以法兰盘的方式与同口径的管道(GD)连接;其加料系统(1.5.5)由紧固支架(1.5.4.3)的上端与料斗(1.5.5.3)底外中部下方用铰链(1.5.4.4)活动链接,在紧固支架(1.5.4.3)的上端另一处安装加料控制器(1.5.5.0)的转轴座(1.5.5.1),其中活动安装料斗仰俯板手(1.5.5.4),在料斗仰俯板手(1.5.5.4)曲轴上固接着顶轮(1.5.5.2)与料斗(1.5.5.3)底外下方滚动接触,在料斗(1.5.5.3)上安装着振动电动机(1.5.5.5);
15吸尘头(1.5.4.5)的出气口以法兰盘的方式直接与管道(GD)连通;其加料控制器(1.5.5.0)安装在加料斗(1.5.5.3)中部下方铰链(1.5.4.4)与15吸尘头(1.5.4.5)方向的一侧,加料斗仰俯板手(1.5.5.4)运动方位通过电气开关(1.5.1.0.1)触压与否来与轮(1.5.1.1)上所带电动刹车(1.5.1.0)电气联动,当加料斗仰俯板手(1.5.5.4)的运动令料斗(1.5.5.3)的出料口(1.5.5.6)垂向地面时,加料斗仰俯板手(1.5.5.4)令其联动的电气开关(1.5.1.0.1)接通电源而令电动刹车(1.5.1.0)处于刹车状态,当加料斗仰俯板手(1.5.5.4)的运动令料斗(1.5.5.3)的出料口(1.5.5.6)扬起而远离地面时,加料斗仰俯板手(1.5.5.4)令其联动的电气开关(1.5.1.0.1)断开电源而令电动刹车(1.5.1.0)处于非刹车状态;由上向下观察,15吸尘头(1.5.4.5)的几何形状为后半部呈方形,前半部呈圆形、并在其圆心部位设有同心的上下贯通的通孔,远离方形部分的圆拱顶部设有完全断开的缝,由此呈现为叉形,15吸尘头(1.5.4.5)由转换接头(1.5.4.5.1)、吊装环(1.5.4.5.2)、均压板(1.5.4.5.3)、绝缘板(1.5.4.5.4)、支撑螺栓(1.5.4.5.5)、上腔板(1.5.4.5.6)、下腔板(1.5.4.5.7)所组成,上腔板(1.5.4.5.6)和下腔板(1.5.4.5.7)的平面几何形状一致,均为前部为小叉口的圆形孔的平薄叉状板,15吸法头(1.5.4.5)的结构是由上腔板(1.5.4.5.6)和下腔板(1.5.4.5.7)上下叠接,两块平薄板的圆形叉内通孔边缘处用支撑螺栓(1.5.4.5.5)将两板支撑开并固接起来,上下两个腔板的板外缘边由同样的薄板材料将上下两个腔板外边缘支撑并固接起来,即上下两个平面与两个侧面构成一个四面密封、叉的头部上下平面呈圆孔形、且对应的侧面与叉的尾部上下平面所对应的侧面完全通透而头尾贯通的腔体,通透的叉前圆孔形所对应的侧面成为其吸口,在上腔板(1.5.4.5.6)和下腔板(1.5.4.5.7)的外表面上分别平铺地安装几何形状相同的耐温绝缘板(1.5.4.5.4)。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除尘除废气装置,另一种配置的除尘除废气装置之特征是集烟系统(1)的吸气罩(1.1)的进气口非接触地近距对准含尘污染源,吸气罩(1.1)的出气口通过管道(GD)与风压机(5.0.0)直接与多级逆流浸入式除尘除废气反应槽(5.0)的进气口连通。
标题 | 发布/更新时间 | 阅读量 |
---|---|---|
一种流体力学沿程阻力演示实验设备 | 2020-05-12 | 267 |
氧气混合设备流体力学测试方法 | 2020-05-13 | 270 |
一种小型流体力学实验装置 | 2020-05-13 | 579 |
电流体力学传导泵 | 2020-05-11 | 657 |
基于流体力学的弧旋球发射模拟设备 | 2020-05-12 | 459 |
基于计算流体力学的风机优化方法 | 2020-05-12 | 5 |
变截面薄壁钛管流体力学成形装置 | 2020-05-13 | 633 |
用于减小诱导阻力的流体力学有效面 | 2020-05-13 | 832 |
基于流体力学的制动控制系统 | 2020-05-13 | 214 |
流体力学自控的三级混合装置 | 2020-05-11 | 285 |
高效检索全球专利专利汇是专利免费检索,专利查询,专利分析-国家发明专利查询检索分析平台,是提供专利分析,专利查询,专利检索等数据服务功能的知识产权数据服务商。
我们的产品包含105个国家的1.26亿组数据,免费查、免费专利分析。
专利汇分析报告产品可以对行业情报数据进行梳理分析,涉及维度包括行业专利基本状况分析、地域分析、技术分析、发明人分析、申请人分析、专利权人分析、失效分析、核心专利分析、法律分析、研发重点分析、企业专利处境分析、技术处境分析、专利寿命分析、企业定位分析、引证分析等超过60个分析角度,系统通过AI智能系统对图表进行解读,只需1分钟,一键生成行业专利分析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