缓冲器

阅读:693发布:2020-05-11

专利汇可以提供缓冲器专利检索,专利查询,专利分析的服务。并且本 发明 涉及 缓冲器 ,其包括: 外壳 ,形成有能够填充 工作 流体 的 活塞 空间和配置空间;活塞,可移动地配置于所述活塞空间;以及 活塞杆 ,与所述活塞相连接,露出于所述外壳的外部,能够进行移动,在所述活塞空间的周围,沿着所述外壳的长度方向形成有第一外壳流路和第二外壳流路,在所述活塞的外周部的一部分,沿着长度方向形成有第一活塞流路和 第二活塞 流路,在所述活塞的外周部,沿着圆周方向形成有用于连接所述第一外壳流路和所述第一活塞流路的第一流量调节流路及用于连接所述第二外壳流路和所述第二活塞流路的第二流量调节流路。,下面是缓冲器专利的具体信息内容。

1.一种缓冲器,其中,包括:
外壳,形成有能够填充工作流体活塞空间和配置空间;
活塞,可移动地配置于所述活塞空间;以及
活塞杆,与所述活塞相连接,露出于所述外壳的外部,能够进行移动,在所述活塞空间的周围,沿着所述外壳的长度方向形成有彼此隔开的第一外壳流路和第二外壳流路,
在所述活塞的外周部的一部分,沿着长度方向形成有第一活塞流路和第二活塞流路,在所述活塞的外周部,沿着圆周方向形成有用于连接所述第一外壳流路和所述第一活塞流路的第一流量调节流路及用于连接所述第二外壳流路和所述第二活塞流路的第二流量调节流路。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缓冲器,其中,
所述第一流量调节流路的一端与所述第一活塞流路相连接,所述第一流量调节流路的截面积从一端朝向另一端逐渐变化,
所述第二流量调节流路的一端与所述第二活塞流路相连接,所述第二流量调节流路的截面积从一端朝向另一端逐渐变化。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缓冲器,其中,
以所述活塞的虚拟垂直中心线为基准时,所述第一流量调节流路形成于所述活塞的一侧,所述第二流量调节流路形成于所述活塞的另一侧。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缓冲器,其中,
所述第一外壳流路和所述第二外壳流路的一部分重叠,
所述活塞的长度小于,去除所述第一外壳流路和所述第二外壳流路的重叠部分的长度的状态下的所述第一外壳流路和第二外壳流路的长度之和。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缓冲器,其中,
所述第一活塞流路及所述第二活塞流路从所述活塞的一侧朝向另一侧方向形成,所述第一活塞流路及所述第二活塞流路的另一侧与连接在所述活塞的另一侧表面的活塞空间相连接,而所述第一活塞流路及所述第二活塞流路的一侧被堵住。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缓冲器,其中,
所述活塞的一侧工作流体通过所述第一活塞流路、所述第一流量调节流路及所述第一外壳流路向所述活塞的另一侧进行第一次流动,
当所述第一流量调节流路脱离所述第一外壳流路时,所述活塞的一侧工作流体通过所述第二活塞流路、所述第二流量调节流路及所述第二外壳流路向所述活塞的另一侧进行第二次流动。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缓冲器,其中,
所述第一流量调节流路及所述第二流量调节流路按所述活塞的长度方向排列。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缓冲器,其中,
在所排列的多个所述第一流量调节流路中,从所述第一活塞流路的入口最远的最后一个第一流量调节流路的截面积大于其他第一流量调节流路的截面积。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缓冲器,其中,
当所述最后一个第一流量调节流路脱离所述第一外壳流路时,所述第二外壳流路与连接在所述活塞的另一侧的活塞空间相连接。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缓冲器,其中,
还包括弹性部件,所述弹性部件配置于所述活塞空间并与所述活塞相连接,用于向所述活塞施加弹和旋转力。
11.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缓冲器,其中,
还包括旋盖,所述旋盖可旋转地结合于所述外壳,并与所述弹性部件相连接。

说明书全文

缓冲器

技术领域

[0001] 本发明涉及一种缓冲器。

背景技术

[0002] 缓冲器通过在内部收容具有粘性的工作流体来对施加于活塞杆的冲击进行缓冲。在对冲击进行缓冲之后,借助弹性部件的弹性反弹来使与活塞杆相连接的活塞移动到原位置,从而可对随后的冲击进行缓冲。
[0003] 如图10所示,如上所述的缓冲器1包括:外壳2,在内部可收容工作流体;活塞3,可移动地配置于外壳2的内部;活塞杆4,与活塞3相连接,露出于外壳2的外部;以及弹性部件5,位于外壳2,向活塞3施加弹力,以使活塞杆4向外壳2的外部引出。被施加冲击的活塞杆4将向外壳2的内部移动,在此情况下,活塞3受到工作流体的压力而对施加于活塞杆4的冲击进行缓冲。
[0004] 另一方面,外壳2包括:内侧管21,在内部配置有活塞3;以及外侧管22,用于包围内侧管21。在内侧管21与外侧管22之间形成有用于使工作流体流动的外壳流路23。与活塞3的一侧相连接的第一活塞空间31通过形成于内侧管21的多个节流孔21a来与外壳流路23相连接,与活塞3的另一侧相连接的第二活塞空间32通过形成于内侧管21的返回孔21b来与外壳流路23相连接。
[0005] 在活塞3位于内侧管21的另一侧并在活塞杆4向外壳2的外部引出的状态下,当向活塞杆4施加冲击时,活塞杆4和活塞3从内侧管21的另一侧向一侧方向移动。收容于第一活塞空间31的工作流体受到来自活塞3的压力,通过节流孔21a沿着外壳流路23流动后,通过返回孔21b流动到第二活塞空间32。根据多个节流孔21a的间隔及直径,控制工作流体的流量,并且根据通过节流孔21a的工作流体的流量来控制缓冲力。
[0006] 但是,由于在外侧管22的内部配置有内侧管21,因此需使活塞140的直径减少到内侧管21的厚度程度。
[0007] 为此,提出了如下缓冲器,为了扩大活塞3的直径,去掉内侧管21并在外侧管22的内部周围沿着长度方向以预设长度形成外壳流路且在内侧管21处直接配置活塞3的缓冲器。
[0008] 但是,由于活塞3的冲程与外壳流路的长度成比例,因而活塞3的冲程受限。为了增加活塞3的冲程,应增加外壳流路及活塞的长度,由此,还需增加外壳的长度。
[0009] 现有技术文献
[0010] 专利文献
[0011] 专利文献0001:韩国授权专利公报第10-877613号(2008年12月30日)[0012] 专利文献0002:韩国授权实用新型公报第20-310305号(2003年03月31日)发明内容
[0013] 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
[0014]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与缓冲器的外壳内部所形成的流路的长度相比,使活塞冲程倍增的技术。
[0015] 解决技术问题的方案
[0016] 根据本发明一实施例的缓冲器,包括:外壳,形成有能够填充工作流体的活塞空间和配置空间;活塞,可移动地配置于所述活塞空间;以及活塞杆,与所述活塞相连接,露出于所述外壳的外部,能够进行移动,在所述活塞空间的周围,沿着所述外壳的长度方向形成有彼此隔开的第一外壳流路和第二外壳流路,在所述活塞的外周部的一部分,沿着长度方向形成有第一活塞流路和第二活塞流路,在所述活塞的外周部,沿着圆周方向形成有用于连接所述第一外壳流路和所述第一活塞流路的第一流量调节流路及用于连接所述第二外壳流路和所述第二活塞流路的第二流量调节流路。
[0017] 所述第一流量调节流路的一端可与所述第一活塞流路相连接,所述第一流量调节流路的截面积可从一端朝向另一端逐渐变化,所述第二流量调节流路的一端可与所述第二活塞流路相连接,所述第二流量调节流路的截面积可从一端朝向另一端逐渐变化。
[0018] 以所述活塞的虚拟垂直中心线为基准时,所述第一流量调节流路可形成于所述活塞的一侧,所述第二流量调节流路可形成于所述活塞的另一侧。
[0019] 所述第一外壳流路和所述第二外壳流路的一部分可重叠,所述活塞的长度可小于去除所述第一外壳流路和所述第二外壳流路的重叠部分的长度的状态下的所述第一外壳流路的长度和第二外壳流路的长度之和。
[0020] 所述缓冲器还可包括弹性部件,所述弹性部件配置于所述活塞空间并与所述活塞相连接,用于向所述活塞施加弹力和旋转力。
[0021] 所述缓冲器还可包括旋盖(dial cap),所述旋盖可旋转地结合于所述外壳,并与所述弹性部件相连接。
[0022] 所述第一活塞流路及所述第二活塞流路可从所述活塞的一侧朝向另一侧方向形成,所述第一活塞流路及所述第二活塞流路的另一侧可与连接在所述活塞的另一侧表面的活塞空间相连接,而所述第一活塞流路及所述第二活塞流路的一侧可被堵住。
[0023] 所述活塞的一侧工作流体可通过所述第一活塞流路、所述第一流量调节流路及所述第一外壳流路向所述活塞的另一侧进行第一次流动,当所述第一流量调节流路脱离所述第一外壳流路时,所述活塞的一侧工作流体可通过所述第二活塞流路、所述第二流量调节流路及所述第二外壳流路向所述活塞的另一侧进行第二次流动。
[0024] 所述第一流量调节流路及所述第二流量调节流路可按所述活塞的长度方向排列。
[0025] 在所排列的多个所述第一流量调节流路中,从所述第一活塞流路的入口最远的最后一个第一流量调节流路的截面积可大于其他第一流量调节流路的截面积。
[0026] 当所述最后一个第一流量调节流路脱离所述第一外壳流路时,所述第二外壳流路可与连接在所述活塞的另一侧的活塞空间相连接。
[0027] 发明效果
[0028] 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活塞可移动的长度可达到彼此隔开的第一外壳流路及第二外壳流路的长度之和。因此,即使使活塞的长度相当于第一外壳流路的长度,活塞的冲程也会倍增。由于最大限度地减小活塞的长度,同时可以使冲程倍增,因而可减少制造活塞所产生的费用
[0029] 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由于最后一个第一流量调节流路的截面积大于其他第一流量调节流路的截面积,因而第二外壳流路可从第一外壳流路续接到第一流动空间。因此,第二流动空间的工作流体可在第一外壳流路之后通过第二外壳流路连续地向第一流动空间流动。
[0030] 根据本发明,旋盖和活塞通过弹性部件相连接,可使旋盖的旋转力通过弹性部件向活塞传递,弹性部件也在缓冲器吸收冲击时被压缩之后,解除冲击时膨胀,以使活塞移动(复位),因而可提高缓冲器的可操作性。附图说明
[0031] 图1为示出本发明一实施例的缓冲器的内部的立体图。
[0032] 图2为图1的分解立体图。
[0033] 图3为沿着Ⅲ-Ⅲ线切割图1的剖视图。
[0034] 图4为沿着Ⅳ-Ⅳ线切割图1的剖视图。
[0035] 图5为用于说明图4中的外壳流路和活塞流路的连接状态的活塞展开图。
[0036] 图6为示出图2中的活塞、弹性部件及旋盖的连接状态的分解立体图。
[0037] 图7及图8为图1中的缓冲器的工作状态图。
[0038] 图9为示出图3中的弹性部件被压缩的状态的简图。
[0039] 图10为示出现有的缓冲器的简图。
[0040] 附图标记:
[0041] 100:缓冲器                      110:外壳
[0042] 110c:虚拟外壳垂直中心线         111:配置空间
[0043] 112:活塞空间                    112a:第一流动空间
[0044] 112b:第二流动空间               113:第一外壳流路
[0045] 114:第二外壳流路                113i:重叠
[0046] 115:内部台阶部                  120:活塞杆外罩
[0047] 121:储液器                      122:气密部件
[0048] 130:活塞杆                      131:气密部件
[0049] 140:活塞                        140c:活塞虚拟垂直中心线[0050] 141:第一活塞流路                142:第二活塞流路
[0051] 143a、143b…143n:第一流量调节流路
[0052] 144a、144b…144n:第二流量调节流路
[0053] 145:流入槽                      146:插入槽
[0054] 146a:固定孔                     147:连接孔
[0055] 147a:台阶部                     150:止回球
[0056] 160:旋盖                        161:固定孔
[0057] 162:注入孔                      163:塞子
[0058] 164:卡止部                      165:无头螺栓
[0059] 166:气密部件                    167:盖子
[0060] 170:弹性部件                    171:一端
[0061] 172:另一端

具体实施方式

[0062] 以下,参照附图来详细说明本发明的实施例,以便于本发明所属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能够实施本发明。但是,本发明可通过多种不同实施方式来实现,并不限定于在本说明书中说明的实施例。在说明书全文中,对于相似的结构要素赋予了相同的附图标记。
[0063] 接着,参照图1至图6,说明本发明一实施例的缓冲器。
[0064] 图1为示出本发明一实施例的缓冲器的内部的立体图,图2为图1的分解立体图,图3为沿着Ⅲ-Ⅲ线切割图1的剖视图,图4为沿着Ⅳ-Ⅳ线切割图1的剖视图,图5为用于说明图4中的外壳流路和活塞流路的连接状态的活塞展开图,图6为示出图2中的活塞、弹性部件及旋盖的连接状态的分解立体图。
[0065] 参照图1至图6,本实施例的缓冲器100包括外壳110、活塞杆130、活塞140。
[0066] 外壳110具有预设的长度,在外周部形成有与至少一个螺母(未图示)相结合的螺丝。缓冲器100可通过螺母的结合来与设置对象相结合。
[0067] 在外壳110的内部形成有用于填充工作流体的配置空间111及活塞空间112。配置空间111和活塞空间112在外壳110内部的预设的地点被划分,配置空间111和活塞空间112相连接,分别具有预设的长度。配置空间111朝向外壳110的一侧开放,活塞空间112朝向外壳110的另一侧开放。
[0068] 在配置空间111配置有包括储液器121的活塞杆外罩120,在活塞杆外罩120的外周部与配置空间111周围之间配置有用于防止工作流体的泄漏的气密部件122。储液器121可通过与活塞空间112相连接来使工作流体流入并储藏。
[0069] 活塞140可移动(旋转及直线移动)地配置于活塞空间112。在活塞空间112的周围,沿着外壳110的长度方向形成有预设长度的第一外壳流路113及第二外壳流路114。
[0070] 以外壳110的总长度的虚拟垂直中心线110c为基准时,第一外壳流路113形成于虚拟垂直中心线110c的一侧,第二外壳流路114形成于虚拟垂直中心线110c的另一侧。第一外壳流路113的后端部的一部分和第二外壳流路114的前端部一部分在虚拟垂直中心线110c周边部分重叠113i(参照图3)。除第一外壳流路113和第二外壳流路114的重叠113i的部分之外的部分的长度之和为活塞140的冲程。
[0071] 活塞杆130具有预设长度,一侧位于外壳110的外部,另一侧贯通活塞杆外罩120并且位于活塞空间112。当活塞杆130在一侧受到冲击时,可向外壳110的内部进行直线移动。在活塞杆130与活塞杆外罩120之间配置有用于防止工作流体泄漏的气密部件131。
[0072] 活塞140的外周部与活塞空间112的周围相接触。其中,活塞空间112被划分为与活塞140的一侧表面相连接的第一流动空间112a及与活塞140的另一侧表面相连接的第二流动空间112b。
[0073] 活塞140在活塞空间112中与活塞杆130的另一侧相连接。当活塞杆130向外壳110的内部移动时,活塞140可从活塞空间112的一侧向另一侧直线移动。移动的活塞140可向第二流动空间112b的工作流体施加压力。另外,当活塞140从另一侧向一侧直线移动时,活塞140可向第一流动空间112a的工作流体施加压力。
[0074] 在活塞140的外周部的一部分,沿着从另一侧朝向一侧的方向形成有与第二流动空间112b相连接的第一活塞流路141及第二活塞流路142。在活塞140的外周部,第一活塞流路141及第二活塞流路142沿着圆周方向隔着间隔形成。因此,第一活塞流路141及第二活塞流路142没有与第一流动空间112a相连接。
[0075] 在活塞140的外周部,沿着圆周方向形成有截面积发生变化的第一流量调节流路143a及第二流量调节流路144a。第一流量调节流路143a与第一活塞流路141相连接,第二流量调节流路144a与第二活塞流路142相连接。其中,以活塞的虚拟垂直中心线140c为基准时,第一流量调节流路143a形成于活塞140的一侧,第二流量调节流路144a形成于活塞140的另一侧。第一流量调节流路143a和第二流量调节流路144a并未连接。
[0076] 随着分别远离第一活塞流路141和第二活塞流路142,第一流量调节流路143a和第二流量调节流路144a的截面积逐渐减小。沿着活塞140的长度方向,以留有间隔的方式形成有多个第一流量调节流路143a和第二流量调节流路144a。在图2、图5中,多个第一流量调节流路143a、143b……143n和多个第二流量调节流路144a、144b……144n以等间距排列,但可不规则排列。在图5中,虽然示出了4个第一流量调节流路、3个第二流量调节流路,但是该数量可根据缓冲器的规格而不同。
[0077] 在多个第一流量调节流路143a、143b……143n中,离活塞140的另一侧表面最远的最后一个第一流量调节流路143n的截面积比其他第一流量调节流路143a、143b……的截面积大。最后一个第一流量调节流路143n的截面积可根据第二流量调节流路144a、144b……144n的截面积而不同。
[0078] 另一方面,当活塞140从一侧向另一侧移动时,第一外壳流路113与第一流动空间112a第一次连接,当活塞140从第一外壳流路113脱离时,第二外壳流路114与第一流动空间
112a第二次连接。
[0079] 因此,第二流动空间112b的工作流体可通过第一活塞流路141、多个第一流量调节流路143a、143b……143n及第一外壳流路113而向第一流动空间112a第一次流动,当多个第一流量调节流路143a、143b……143n脱离第一外壳流路113时,第二外壳流路114与第一流动空间112a相连接,可使第二流动空间112b的工作流体通过第二活塞流路142、多个第二流量调节流路144a、144b……144n及第二外壳流路114向第一流动空间112a第二次流动。
[0080] 由于最后一个第一流量调节流路143n的截面积大于多个其他第一流量调节流路143a、143b……的截面积,因而当最后一个第一流量调节流路143n脱离第一外壳流路113时,第二外壳流路114与第一流动空间112a相连接,因而第二流动空间112b的工作流体可连续地向第二流动空间112b移动。
[0081] 另一方面,在活塞140的一侧表面形成有与活塞杆130的另一侧相接触并与第一流动空间112a相连接的多个流入槽145。在活塞140的另一侧表面形成有插入槽146,在插入槽146的内部表面形成有固定孔146a。
[0082] 在活塞140的内部形成有用于连接流入槽145和插入槽146的连接孔147。连接孔147通过流入槽145与第一流动空间112a相连接,并通过固定孔146a与第二流动空间112b相连接。因此,第一流动空间112a和第二流动空间112b通过连接孔147来相连接。连接孔147的周围以多级的形态形成,在连接孔147形成有台阶部147a。在连接孔147沿着活塞140的移动方向配置有与台阶部147a相接触或远离的止回球150。当止回球150与台阶部147a相接触时,第一流动空间112a和第二流动空间112b的连接被阻隔,当止回球150从台阶部147a相离时,第一流动空间112a和第二流动空间112b相连接并可使工作流体流动。
[0083] 本实施例的缓冲器100还可包括旋盖150。
[0084] 旋盖150位于外壳110的另一侧,可旋转地配置于第二流动空间112b。旋盖150的一侧表面与活塞140的另一侧表面对置,另一侧表面露出于外壳110的外部。可利用另一侧表面来使旋盖150旋转。
[0085] 在旋盖150的一侧表面形成有固定孔161。在旋盖150的内部形成有沿着长度方向贯通的注入孔162,可通过注入孔162向活塞空间112注入工作流体。注入孔162与用于限制工作流体的塞子163螺纹结合。
[0086] 在旋盖150的一侧形成有被卡定于外壳110的内部台阶部115的卡止部164。通过卡止部164的卡定,旋盖150没有向外壳110的另一侧脱离。另外,旋盖150借助与外壳110的另一侧相结合的无头螺栓165来固定以防旋盖150向外壳110的内部移动。因此,旋盖150无法进行直线移动,只能旋转。
[0087] 在旋盖150与外壳110之间结合有用于防止工作流体的泄漏的气密部件166。而且,在外壳110的另一侧表面结合有用于防止旋盖150与外部物体相接触并旋转的盖子167。
[0088] 本实施例的缓冲器100还可包括弹性部件170。
[0089] 弹性部件170可由螺旋弹簧构成,配置于第二流动空间112b。弹性部件170的一端171插入于插入槽146而被卡定于活塞的固定孔146a,另一端172被卡定于旋盖的固定孔
161。弹性部件170的一端位于活塞的固定孔146a并通过连接孔147的一部分。止回球150由于弹性部件170的一端而没有从连接孔147脱离。
[0090] 弹性部件170可在活塞140从一侧向另一侧移动时被压缩。被压缩的弹性部件170赋予弹力,以使活塞140从另一侧向一侧移动。
[0091] 另一方面,由于弹性部件170的两端部被卡定于固定孔146a、161,从而可通过弹性部件170向活塞140传递旋盖150的旋转力。由此,当旋转旋盖150时,可使活塞140旋转。可根据活塞140的旋转方向来改变多个第一流量调节流路143a、143b……143n与第一外壳流路113之间的连接部分以及多个第二流量调节流路144a、144b……144n与第二外壳流路114之间的连接部分。可根据多个第一流量调节流路143a、143b……143n与第一外壳流路113之间的连接部分以及多个第二流量调节流路144a、144b……144n与第二外壳流路114之间的连接部分来改变工作流体的流量。由此,可通过旋盖150的旋转来调节从第二流动空间112b向第一流动空间112a流动的工作流体的流量。
[0092] 接着,参照图3、图7及图9来说明以上所说明的缓冲器的作用。
[0093] 图7的(a)示出活塞与活塞杆外罩相接触的状态,图7的(b)示出第二流动空间的工作流体通过第一活塞流路、第一流量调节流路及第一外壳流路向第一流动空间流动的状态。图8的(a)示出第一流量调节流路从第一外壳流路脱离且第二外壳流路与第一流动空间相连接的状态,图8的(b)示出活塞完全移动到活塞空间的另一侧的状态。
[0094] 首先,参照图3及图4,在没有向活塞杆130施加冲击的状态下,借助弹性部件170的弹力来使活塞140的一侧表面与活塞杆外罩120相接触。而且,多个第一流量调节流路143a、143b……143n的一部分和第一外壳流路113相连接。通过利用旋盖150来使活塞140旋转,以对多个第一流量调节流路143a、143b……143n与第一外壳流路113之间的连接部分以及多个第二流量调节流路144a、144b……144n与第二外壳流路114之间的连接部分进行设定,从而可调节流量。根据流量的调节,可控制活塞140的移动速度。
[0095] 参照图7的(a),受到冲击的活塞杆130向外壳110的内部移动,活塞杆130使活塞140从一侧向另一侧移动。当活塞140移动时,第二流动空间112b的工作流体受到压力,并向第一活塞流路141、多个第一流量调节流路143a、143b……143n及第一外壳流路113流动。由于活塞140从活塞杆外罩120离开,因而第一外壳流路113的工作流体可向活塞140与活塞杆外罩120之间(第一流动空间112a)流动。
[0096] 从一侧向另一侧移动的活塞140以可从第一外壳流路113脱离的方式与第二外壳流路114重叠,多个第二流量调节流路144a、144b……144n与第二外壳流路114相连接。第二流动空间112b的工作流体可向第二活塞流路142、多个第二流量调节流路144a、144b……144n及第二外壳流路114流动。由于第二外壳流路114没有与第一流动空间112a连接,因此第二外壳流路114的工作流体没有向第一流动空间112a流动。
[0097] 参照图7的(b)及图8的(a),当随着活塞140从一侧向另一侧移动而使最后一个第一流量调节流路143n从第一外壳流路113脱离时,第二外壳流路114与第一流动空间112a相连接。由此,第二外壳流路114的工作流体通过第二外壳流路114向第一流动空间112a流动。当最后一个第一流量调节流路143n完全脱离第一外壳流路113时,最后一个第一流量调节流路143n的工作流体无法向第一流动空间112a流动。
[0098] 参照图8的(b),第二流动空间112b的工作流体通过第二外壳流路114向第一流动空间112a流动,因而第二流动空间112b的工作流体可在经过第一外壳流路113之后通过第二外壳流路114向第一流动空间112a流动。随着活塞140的移动,多个第二流量调节流路144a、144b……144n可逐渐从第二外壳流路114脱离。
[0099] 另一方面,当活塞140从一侧向另一侧移动时,止回球150受到第二流动空间112b的工作流体的压力与台阶部147a相接触。通过止回球150来阻断第一流动空间112a与第二流动空间112b之间的连接。由此,第二流动空间112b的工作流体无法通过连接孔147向第一流动空间112a流动。
[0100] 而且,参照图9,当活塞140从一侧向另一侧移动时,弹性部件170被压缩,当解除向活塞杆130施加的冲击时,弹性部件170膨胀,并以使活塞140从另一侧向一侧移动的方式赋予弹力。
[0101] 当活塞140从一侧向另一侧移动时,活塞140的一侧表面向第一流动空间112a的工作流体施加压力。第一流动空间112a的工作流体通过流入槽145向连接孔147流入,向止回球150施加压力,止回球150将从台阶部147a被推开。止回球150被卡定在位于活塞的固定孔146a的弹性部件170的端部,止回球150不会从连接孔147内脱离。
[0102] 止回球150离开台阶部147a,第一流动空间112a和第二流动空间112b通过流入槽145及连接孔147相连接,第一流动空间112a的工作流体可通过流入槽146及连接孔147从第一流动空间112a向第二流动空间112b流动。
[0103] 并且,当活塞140从另一侧向一侧移动时,第一流动空间112a的工作流体可通过第二外壳流路114、多个第二流量调节流路144a、144b……144n及第二活塞流路142向第二流动空间112b流动,当第一外壳流路113与多个第一流量调节流路143a、143b……143n相接触时,可通过第一外壳流路113、多个第一流量调节流路143a、143b……143n及第一活塞流路141向第二流动空间112b流动。由此,与活塞140从一侧向另一侧流动时相比,当活塞140从另一侧向一侧流动时的工作流体的流量更多,从而可使活塞140和活塞杆130迅速复位。
[0104] 根据本发明,活塞140的移动距离可达到彼此隔开的第一外壳流路113的长度及第二外壳流路114的长度之和。由此,即使使活塞140的长度达到第一外壳流路113的长度,活塞140的冲程也可倍增。由此,可使活塞140的长度最小化,可减少活塞140的制造费用。
[0105] 根据本发明,最后一个第一流量调节流路143n的截面积大于其他多个第二流量调节流路144a、144b……144n的截面积,因而第二外壳流路114可继第一外壳流路113之后连接到第一流动空间112a,可使第二流动空间112b的工作流体连续地向第一流动空间112a流动。
[0106] 根据本发明,在外壳110的内部周围形成有第一外壳流路113及第二外壳流路114,在与外壳110的内部周围相接触的活塞140的外周部,沿着长度方向形成有第一活塞流路141及第二活塞流路142,在活塞140的外周部,沿着圆周方向形成用于连接外壳流路和活塞流路的多个第一流量调节流路143a、143b……143n及多个第二流量调节流路144a、
144b……144n,从而可扩大活塞140的截面积。随着活塞140的截面积增加,具有可增加能量吸收容量的效果。
[0107] 根据本发明,旋盖和活塞借助弹性部件相连接,使旋盖的旋转力通过弹性部件传递至活塞,从而使活塞可随着旋盖旋转。通过活塞的旋转来调节工作流体的流量,从而可根据缓冲器的设置来控制活塞和活塞杆的移动速度。并且,弹性部件在缓冲器吸收冲击时被压缩之后,解除冲击时膨胀,以使活塞移动,因而可提高缓冲器的可操作性。
[0108] 以上,详细说明了本发明优选实施例,但本发明的权利范围并不限定于此,利用在下面的权利要求书中定义的本发明的基本概念的本领域技术人员所实施的多种变形及改良形态也属于本发明的权利范围。
相关专利内容
标题 发布/更新时间 阅读量
缓冲器 2020-05-11 80
缓冲器 2020-05-11 575
缓冲器 2020-05-11 137
缓冲器 2020-05-12 219
缓冲器 2020-05-12 396
一种直列缓冲器 2020-05-11 654
缓冲器 2020-05-11 289
缓冲器 2020-05-12 702
缓冲器 2020-05-13 189
缓冲器 2020-05-12 156
高效检索全球专利

专利汇是专利免费检索,专利查询,专利分析-国家发明专利查询检索分析平台,是提供专利分析,专利查询,专利检索等数据服务功能的知识产权数据服务商。

我们的产品包含105个国家的1.26亿组数据,免费查、免费专利分析。

申请试用

分析报告

专利汇分析报告产品可以对行业情报数据进行梳理分析,涉及维度包括行业专利基本状况分析、地域分析、技术分析、发明人分析、申请人分析、专利权人分析、失效分析、核心专利分析、法律分析、研发重点分析、企业专利处境分析、技术处境分析、专利寿命分析、企业定位分析、引证分析等超过60个分析角度,系统通过AI智能系统对图表进行解读,只需1分钟,一键生成行业专利分析报告。

申请试用

QQ群二维码
意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