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专利库 / 扣件 / 吸盘 / 吸盘

吸盘

阅读:190发布:2020-05-11

专利汇可以提供吸盘专利检索,专利查询,专利分析的服务。并且这里公开了一种 吸盘 ,包括:吸盘本体,其由弹性材料形成并且沿其厚度方向的一侧表面为凹形吸着面;作为所述吸盘本体的一部分而提供的弹性构件,该弹性构件具有遵循所述吸着面的凹形形状,并且能够弹性 变形 以便在所述吸着面与一待 吸附 表面进行吸着 接触 的情况下对所述吸着面的一中央部远离所述待吸附表面地施 力 。,下面是吸盘专利的具体信息内容。

1.一种吸盘,包括:
由弹性材料形成的吸盘本体,所述吸盘本体具有作为凹形吸着面 的沿着它的厚度方向的一侧表面;和
作为所述吸盘本体的一部分而提供的弹性构件,所述弹性构件具 有遵循所述吸着面的凹形形状,并且能够弹性变形以便在所述吸着面 与一待吸附表面进行吸着接触的情况下对所述吸着面的一中央部远离 所述待吸附表面地施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吸盘,
其特征在于,所述弹性构件具有:
定位于所述吸盘本体的所述中央部处的一中心部,和
定位于所述吸盘本体的除所述中央部之外的一环形部处的环状 部。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吸盘,
其特征在于,所述弹性构件定位在所述吸盘本体的除中央部之外 的环形部处。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吸盘,
其特征在于,所述弹性构件的构造为其中一弹性细棒材被制作成 具有与所述吸着面相对应的凹形形状的网状形式。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吸盘,
其特征在于,所述弹性构件的构造为其中一弹性细棒材被螺旋地 缠绕成与所述吸着面相对应的形状。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吸盘,
其特征在于,所述弹性构件具有:
一片体,所述片体包括:
一弹性薄板元件并且遵循与所述吸着面相对应的凹形形状 延伸;和
所述片体具有多个开口和作为所述开口的边缘的窄条带。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吸盘,
其特征在于,所述弹性构件包括:
多个彼此分离的片体,每个所述片体具有:
一弹性薄板元件并且从所述吸盘本体的一中央部朝着所述 吸盘本体的周边径向地延伸。
8.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吸盘,
其特征在于,所述弹性构件嵌入在所述吸盘本体内。
9.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吸盘,
其特征在于,沿所述吸盘本体厚度方向的另一侧表面是凸形背面; 和
所述弹性构件被附着至所述背面。
10.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吸盘,
其特征在于,沿所述吸盘本体厚度方向的另一侧表面是凸形背面; 和
由硬的合成树脂或金属形成的一中心轴沿着所述吸着面的中心轴 线远离所述背面地从所述吸盘本体的所述背面的中央部延伸。
11.如权利要求10所述的吸盘,
其特征在于,所述中心轴的底端被固定成嵌入在所述吸盘本体内 的状态;
所述弹性构件被布置成嵌入在所述吸盘本体内的状态;和
所述中心轴的底端和所述弹性构件彼此相连接。
12.如权利要求10所述的吸盘,
其特征在于,所述中心轴的底端被固定成嵌入在所述吸盘本体内 的状态;和
所述弹性构件包括:
多个彼此分离的片体,每个片体具有
弹性薄板元件并且从所述吸盘本体的中央部朝着所述 吸盘本体的周边径向地延伸。
13.如权利要求10所述的吸盘,
其特征在于,所述中心轴的底端和所述弹性构件彼此相连接;和
所述中心轴的底端和所述弹性构件被附接至所述吸盘本体的所述 背面。
14.如权利要求10所述的吸盘,
其特征在于,所述中心轴和所述吸盘本体由相同的材料整体成型。
1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吸盘,
其特征在于,所述弹性构件由金属、材料或纤维增强塑料形成。
1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吸盘,
其特征在于,所述吸盘本体由透明弹性材料形成。
17.如权利要求16所述的吸盘,
其特征在于,所述弹性构件是有颜色的。
18.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吸盘,
其特征在于,所述吸盘本体包括:
凝胶层;和
所述凝胶层由凝胶形成并且附着至所述吸盘本体以便构成所述吸 着面。
19.如权利要求10所述的吸盘,
其特征在于,所述弹性构件由金属、碳材料或纤维增强塑料形成。

说明书全文

技术领域

发明涉及吸盘(吸附器)。

背景技术

用于将物品附着至例如房间墙壁或者车辆仪表板的吸盘是已知 的。
通常,这种吸盘包括由橡胶、聚氯乙烯等形成的单个弹性构件, 并且沿其厚度方向的一侧表面形成为将要与待吸附表面进行吸着接触 的吸着面,而其另一侧表面形成为背面。
在使用吸盘时,使吸着面面对待吸附表面,将吸着面的中央部压 靠在待吸附表面上,藉此在吸盘的吸着面和所述待吸附表面之间产生 基本上真空状态,并且通过吸盘的弹维持这种真空状态,从而使吸 盘保持与待吸附表面的吸着接触(参见作为专利文献1的日本专利申 请特开No.平11-193811)。

发明内容

同时,根据相关技术的吸盘的机械强度较弱,因为它们每个都由 单种弹性材料(比如橡胶和聚氯乙烯)形成。因此,当吸盘保持长时 间处于吸着接触状态或者用于高温环境下时,吸盘的形状可能会变形 或者失去弹性,从而导致其吸附力下降。
因而,需要一种在改进其机械强度方面有利的吸盘。
为了满足上述需要,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吸盘, 其包括:吸盘本体,其由弹性材料形成,并且沿其厚度方向一侧的表 面作为凹形吸着面;作为吸盘本体的一部分而提供的弹性构件,其具 有遵循所述吸着面的凹形形状,并且能够弹性变形以便在所述吸着面 与一待吸附表面进行吸着接触的情况下对所述吸着面的一中央部远离 所述待吸附表面地施力。
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吸盘本体设有弹性构件,因此在吸盘的吸 着面与待吸附表面进行吸着接触的情形下,除了吸盘本体自身的弹力 之外,弹性构件的弹力也作用在吸盘本体上。因此,趋于迫使吸盘本 体的中央部离开待吸附表面的力就增大了,藉此提高了吸盘与待吸附 表面的吸附(吸着接触)程度,并且附件等通过吸盘被稳定地附着至 待吸附表面上。
附图说明
图1A是根据本发明第一实施例的吸盘10的透视图,并且图1B 是吸盘10的剖视图;
图2A是弹性构件16的透视图,并且图2B是弹性构件16的剖视 图;
图3A是根据本发明第二实施例的弹性构件16的透视图,图3B 是根据本发明第三实施例的弹性构件16的透视图,并且图3C是根据 本发明第四实施例的弹性构件16的透视图;
图4A是根据本发明第五实施例的吸盘10的透视图,图4B是根 据第五实施例的弹性构件16的透视图,并且图4C是根据第五实施例 的弹性构件16的平面图;
图5A是根据本发明第六实施例的吸盘10的透视图,图5B是根 据第六实施例的弹性构件16的透视图,并且图5C是根据第六实施例 的弹性构件16的平面图;
图6A和6B是根据本发明第七实施例的吸盘10的透视图;
图7A是根据本发明第八实施例的吸盘10的透视图,并且图7B 是根据第八实施例的吸盘10的剖视平面图;
图8A是根据本发明第九实施例的吸盘10的透视图,并且图8B 是根据第九实施例的弹性构件16的透视图;
图9A是根据本发明第十实施例的吸盘10的透视图,并且图9B 是根据第十一实施例的吸盘10的透视图;和
图10是其中凝胶层22接合至吸盘本体12的吸盘的剖视平面图。

具体实施方式

<第一实施例>
现在,下面将参照附图描述本发明的第一实施例。
图1A是根据本发明第一实施例的吸盘10的透视图,图1B是其 剖视图,图2A是弹性构件16的透视图,并且图2B是弹性构件16的 剖视图。
图1A所示的吸盘10用于支撑例如汽车导航单元的显示板或者汽 车车厢仪表板上的电视单元,或者用于支撑附件,比如用于各种车载 装置的远程控制的控制器
如图1A和1B所示,根据第一实施例的吸盘10包括吸盘本体12、 中心轴14和弹性构件16。
如图1A和1B所示,在本实施例中吸盘本体12为板形形状,具 体地说,为圆盘形形状,并且沿其厚度方向的一侧表面为凹形吸着面 18,而另一侧表面为凸形背面20。
吸盘本体12由弹性合成树脂材料形成。对于材料,能使用用于形 成吸盘10的各种已知材料,例如,基于聚酯、苯乙烯或有机树脂 的那些材料。
顺便提及,尽管附图中省略了,但是在吸盘本体12的周缘处设有 沿吸盘本体12的径向方向向外延伸的用于拆卸操作的零件。
另外,吸着面18可具有各种已知构造中的任一种。
例如,如图10所示,构成吸着面18的凝胶层22可结合至构成背 面20的圆盘形吸盘本体12。
在此情况下,凝胶层22由凝胶形成,凹形附着面1202形成在吸 盘本体12的与背面20一侧相对的侧面上,凝胶层22结合至附着面 1202以便覆盖附着面1202,并且吸着面18由凝胶层22的表面所构成。
这里可使用的凝胶的例子包括基于聚乙烯、苯乙烯、有机硅树脂 等的合成树脂凝胶。基于聚乙烯的凝胶的例子是可从市场上购得的 Cosmo Instruments有限公司生产的产品“COSMO GEL”。基于苯乙 烯的凝胶的例子是可从市场上购得的Inoac公司生产的产品 “NAGFLEX”。基于有机硅的凝胶的例子是可从市场上购得的Geltec 有限公司生产的产品“αGEL”(α凝胶)。
另外,凝胶层22与附着面1202的结合可例如用双色成型、用粘 合剂粘结或类似方法来实施。
当吸着面18通过使用凝胶层22来构造时,吸着面18可根据待吸 附目标表面的凹凸不平度而变形,即使在待吸附表面形成为粒状表面、 轻微不平表面或粗糙表面的情况下也是如此。因此,吸着面18能与崎 岖的或粗糙的表面紧密接触,而不会在吸着面自身与所述崎岖的或粗 糙的表面之间留下间隙。因此,吸盘10能确实地与崎岖的或粗糙的表 面进行吸着接触,这对于将各种物品可靠地附着至待吸附表面(比如 仪表板的粒状表面)来说是有利的。
如图1B所示,中心轴14从吸盘本体12的背面20的中央部沿着 吸着面18的中心轴线14并远离背面20地伸出。
中心轴14由金属或硬的合成树脂形成。中心轴14在其下端设有 凸缘1402,并且凸缘1402嵌在吸盘本体12的中央部中。
中心轴14用于支撑例如汽车导航单元的显示板或者汽车车厢仪 表板上的电视单元,或者用于支撑例如用于各种车载装置的远程控制 的控制器。
弹性构件16具有遵循吸着面18的凹形形状、可弹性变形、并且 用于在吸着面18与待吸附表面进行吸着接触的情况下对所述吸着面 18的中央部远离所述待吸附表面地施力。
如图2A和2B所示,弹性构件16包括位于吸盘本体12的中央部 处的中心部1602,以及位于吸盘本体12的除了中央部之外的环形部 处的环状部1604。
在这个实施例中,弹性构件16包括网状构件,其构造为其中弹性 细棒材被制作为具有与吸着面18相对应的凹形形状的网状形式。
弹性构件16被嵌入到吸盘本体12内,并且中心轴14的凸缘1402 和弹性构件16彼此相连接。
在这个实施例中,中空筒形壁1406预先形成于凸缘1 402的下表 面处,并且弹性构件16预先在其中心设有供插入中空筒形壁1406的 孔1606。接着,如图2B所示,中空筒形壁1406被插入孔1606。此 后,如图1B所示,中空筒形壁1406被堵缝以便将中心轴14的下端 与弹性构件16的中心部相连接。
能用于形成弹性构件16的棒材的材料的例子包括诸如不锈等 金属。或者,可选地,棒材可由诸如材料和纤维增强塑料等非金属 材料形成。
现在,下面将描述这个实施例的操作和效果。
首先,通过握持附件和中心轴14,使吸盘本体12的吸着面18面 对待吸附表面。然后,将吸盘10压靠至待吸附表面,在吸着面18和 待吸附表面之间形成基本上真空状态,手从附件上移开。
当手从附件上移开时,留下吸盘本体12与待吸附表面进行吸着接 触。在这种情况下,吸盘本体12的中央部由于其弹性而倾向于与待吸 附表面分离,从而增强了吸盘10与待吸附表面的吸附(紧密接触)程 度,并且被附件可靠地附着至待吸附表面。
在这个实施例中,吸盘本体12中设有弹性构件16,除了吸盘本 体12自身的弹力之外,弹性构件16的弹性也作用在吸盘本体12上。 因此,在吸着面18与待吸附表面进行吸着接触的情况下,倾向于迫使 吸盘本体12的中央部离开待吸附表面的力就增大了,从而提高了吸盘 10与待吸附表面的吸附(紧密接触)程度,并且附件被稳定地附着至 待吸附表面。
与如同相关技术中那样吸盘由比如橡胶和聚氯乙烯之类的单种弹 性材料形成的情况相比,这种构造在提高吸盘的机械强度方面是有利 的。于是,这种构造在长时间地保持吸盘形状和维持附着力(吸着接 触力)方面是有利的,即使在吸盘长时间处于吸着接触状态或者使用 于高温环境中也是如此。
<第二实施例>
现在,下面将描述本发明的第二实施例。
图3A是根据第二实施例的弹性构件16的透视图。
如图3A所示,根据第二实施例的弹性构件16的构造为其中弹性 细棒材24遵循与吸着面18相对应的凹形形状螺旋地缠绕。形成棒材 24的材料与上述第一实施例相同。
使用弹性构件16的方法与第一实施例相同。弹性构件16的中心 部1602连接至设在中心轴14下端的凸缘1402,并且与中心轴14的 下端一起嵌在吸盘本体12内。
根据使用如此构造的第二实施例的弹性构件16的吸盘10,也获 得了与第一实施例相同的效果。
<第三实施例>
现在,下面将描述本发明的第三实施例。
图3B是根据第三实施例的弹性构件16的透视图。
如图3B所示,根据第三实施例的弹性构件16的构造为其中弹性 的细的棒材24遵循与吸着面18相对应的凹形形状螺旋地缠绕,并且 部分棒材24由多个沿径向从弹性构件16的中心部1602延伸的细棒材 26所连接。
使用弹性构件16的方法与上述第一实施例相同。弹性构件16的 中心部和棒材24的内端连接至设在中心轴14下端的凸缘1402,并且 弹性构件16与中心轴14的下端一起嵌在吸盘本体12内。
根据使用如此构造的第三实施例的弹性构件16的吸盘10,也获 得了与第一实施例相同的效果。
<第四实施例>
现在,下面将描述本发明的第四实施例。
图3C是根据第四实施例的弹性构件16的透视图。
如图3C所示,第四实施例中的弹性构件16包括多个相互分离的 片体28,这些片体28由弹性薄板元件形成并且从吸盘本体12的中央 部朝着吸盘本体12的周边径向地延伸。
构成弹性板元件的材料的例子包括比如不锈钢之类的金属。或者, 可选地,弹性薄板元件可由比如碳材料和纤维增强塑料之类的非金属 材料形成。
多个片体28中定位在吸盘本体12的中央部处的那些部分连接至 设在中心轴14下端处的凸缘1402。
使用弹性构件16的方法与上述第一实施例相同。弹性构件16与 中心轴14的下端一起嵌在吸盘本体12内。
根据使用如此构造的第四实施例的弹性构件16的吸盘10,也获 得了与第一实施例相同的效果。
<第五实施例>
现在,下面将描述本发明的第五实施例。
图4A是根据第五实施例的吸盘10的透视图,图4B是根据第五 实施例的弹性构件16的透视图,并且图4C是根据第五实施例的弹性 构件16的平面图。
弹性构件16具有由弹性薄板元件形成并且以遵循吸着面18形状 的凹形形状延伸的片体30。构成板元件的材料与上述第四实施例相 同。
片体30包括多个开口3002以及作为开口3002边缘的窄条带 3004。在平面图中片体30的整体形状如同成形为花。
片体30中定位在吸盘本体12的中央部处的那些部分连接至设在 中心轴14下端处的凸缘1402。
使用弹性构件16的方法与第一实施例相同。弹性构件16与中心 轴14的下端一起嵌在吸盘本体12内。
根据使用如此构造的第五实施例的弹性构件16的吸盘10,也获 得了与第一实施例相同的效果。
而且,在这个实施例中,当吸盘本体12由透明的弹性材料形成时, 弹性构件16的形状能在视觉上识别,这在提高吸盘10的美观方面是 有利的。在此情况下,使弹性构件16具有例如红色、黄色、绿色等颜 色在提高吸盘10的美观性方面是更加有利的。
<第六实施例>
现在,下面将描述本发明的第六实施例。
图5A是根据第六实施例的吸盘10的透视图,图5B是根据第六 实施例的弹性构件的透视图,并且图5C是根据第六实施例的弹性构 件16的平面图。
弹性构件16具有由弹性薄板元件形成并且以遵循吸着面18形状 的凹形形状延伸的片体30。构成板元件的材料与上述第四实施例相 同。
片体30包括多个开口3002以及作为开口3002的边缘的窄条带 3004。在平面图中片体30的整体形状如同成形为几何图案。
片体30中定位在吸盘本体12的中央部处的那些部分连接至设在 中心轴14下端处的凸缘1402。
使用弹性构件16的方法与上述第一实施例相同。弹性构件16与 中心轴14的下端一起嵌在吸盘本体12内。
根据使用如此构造的第六实施例的弹性构件16的吸盘10,也获 得了与第一实施例相同的效果。
而且,同样在这个实施例中,类似于上述第五实施例,当吸盘本 体12由透明的弹性材料形成时,弹性构件16在视觉上能被识别,这 在提高吸盘10的美观性方面是有利的。在此情况下,使弹性构件16 具有例如红色、黄色、绿色等颜色在提高吸盘10的美观性方面是更加 有利的。
<第七实施例>
现在,下面将描述本发明的第七实施例。
图6A和6B是根据第七实施例的吸盘10的透视图。
图6A所示的弹性构件16具有与上述第一实施例相同的构造。具 体地,设在中心轴14下端处的凸缘1402和包括网状元件的弹性构件 16被附着至吸盘本体12的背面20。
根据使用如此构造的第七实施例的弹性构件16的吸盘10,也获 得了与上述第一实施例相同的效果。
类似于第一实施例,图6B所示的弹性构件16包括网状元件,该 网状元件通过将弹性的细棒材制作为具有与吸着面18相对应的凹形 形状的网状形式而获得。棒材的材料与第一实施例相同。
弹性构件16在其中心部设有孔1610,孔1610的尺寸比中心轴14 的直径要大,并且因此弹性构件16定位在吸盘本体12的除中央部之 外的环形部处。
弹性构件16被附着至吸盘本体12的背面20,形成于中心轴14 下端处的凸缘1402嵌在吸盘本体12的中央部中,并且中心轴14穿过 弹性构件16的孔1610,以从吸盘本体12的背面20伸出。
根据使用如此构造的第七实施例的弹性构件16的吸盘10,也获 得了与上述第一实施例相同的效果。
<第八实施例>
现在,下面将描述本发明的第八实施例。
图7A是根据本发明第八实施例的吸盘10的透视图,并且图7B 是根据第八实施例的吸盘10的剖视正视图。
如下所述,第八至第十一实施例与上述第一至第七实施例的不同 之处在于,中心轴14与吸盘本体12形成为一体。
更具体地,中心轴14从吸盘本体12的背面20的中央部沿着吸着 面18的中心轴线并背离背面20地伸出。
中心轴14和吸盘本体12由相同的材料整体成型。
中心轴14中设有孔1410,并且例如,各种物品可通过穿过孔1410 的条带等来支撑。
类似于第七实施例,本实施例中的弹性构件16包括网状元件,该 网状元件通过将弹性的细棒材制作为具有与吸着面18相对应的凹形 形状的网状形式而获得。
弹性构件16在其中心部设有孔1612,孔1612的尺寸比中心轴14 的直径要大,使得弹性构件16定位在吸盘本体12的除中央部之外的 环形部处。
弹性构件16嵌在吸盘本体12内。
根据使用如此构造的第八实施例的弹性构件16的吸盘10,也获 得了与上述第一实施例相同的效果。
<第九实施例>
现在,下面将描述本发明的第九实施例。
图8A是根据第九实施例的吸盘10的透视图,并且图8B是根据 第九实施例的弹性构件16的透视图。
吸盘本体12的构造与上述第八实施例相同,但是弹性构件16的 构造与第八实施例不同。
更具体地,弹性构件16具有片体30,该片体30包括弹性薄板元 件并且以遵循吸着面18形状的凹形形状延伸。构成板元件的材料与上 述第四实施例相同。
弹性构件16在其中心部设有孔1612,该孔1612的尺寸要比中心 轴14的直径大。
弹性构件16具有包围孔1612的环板部1614、以及连接至环板部 1614并定位在吸盘本体12的除中央部之外的环形部处的部分。
弹性构件16的定位在吸盘本体12的环形部处的所述部分包括多 个开口3002以及作为开口3002边缘的窄条带3004,并且在平面图中 所述部分的形状如同成形为花。
弹性构件16嵌在吸盘本体12内。
根据使用如此构造的第九实施例的弹性构件16的吸盘10,也获 得了与上述第一实施例相同的效果。
而且,在这个实施例中,类似于第五和第六实施例,当吸盘本体 12由透明的弹性材料形成时,弹性构件16的形状能在视觉上识别, 这在提高吸盘10的美观性方面是有利的。在此情况下,使弹性构件 16具有例如红色、黄色、绿色等在提高吸盘10的美观性方面是更加 有利的。
<第十实施例>
现在,下面将描述本发明的第十实施例。
图9A是根据第十实施例的吸盘10的透视图。
吸盘本体12的构造与上述第九实施例相同,但是弹性构件16的 构造与第九实施例不同。
弹性构件16具有多个彼此分离的片体28,这些片体28包括弹性 薄板元件并且从吸盘本体12的中央部朝着吸盘本体12的周边径向地 延伸。板元件的材料与上述第四实施例相同。
所述多个片体28嵌在吸盘本体12内。
根据使用第十实施例的弹性构件16的吸盘10,也获得了与上述 第一实施例相同的效果。
<第十一实施例>
现在,下面将描述本发明的第十一实施例。
图9B是根据第十一实施例的吸盘10的透视图。
吸盘本体12的构造与第十实施例相同,但是弹性构件16的构造 与第十实施例不同。
第十一实施例中的弹性构件16的构造为其中弹性细棒材24遵循 与吸着面18相对应的凹形形状螺旋地缠绕。弹性构件16嵌在吸盘本 体12的除中央部之外的环形部中。构成棒材24的材料与第一实施例 相同。
根据使用如此构造的第十一实施例的弹性构件16的吸盘10,也 获得了与上述第一实施例相同的效果。
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到,根据设计需要和其它因素可 以进行各种变型、组合、子组合和改变,只要它们处于所附权利要求 或其等效物的范围内。
相关申请的交叉参考
本发明包含与2006年8月28日在日本专利局申请的日本专利申 请JP2006-230435相关的主题,该日本申请的全部内容通过参考结合 于此。
相关专利内容
标题 发布/更新时间 阅读量
吸盘 2020-05-11 696
吸盘 2020-05-11 445
吸盘接头和吸盘 2020-05-12 300
吸盘 2020-05-12 380
吸盘 2020-05-11 579
吸盘 2020-05-11 69
吸盘接头和吸盘 2020-05-12 425
吸盘 2020-05-11 779
吸盘 2020-05-11 126
真空吸盘 2020-05-12 439
高效检索全球专利

专利汇是专利免费检索,专利查询,专利分析-国家发明专利查询检索分析平台,是提供专利分析,专利查询,专利检索等数据服务功能的知识产权数据服务商。

我们的产品包含105个国家的1.26亿组数据,免费查、免费专利分析。

申请试用

分析报告

专利汇分析报告产品可以对行业情报数据进行梳理分析,涉及维度包括行业专利基本状况分析、地域分析、技术分析、发明人分析、申请人分析、专利权人分析、失效分析、核心专利分析、法律分析、研发重点分析、企业专利处境分析、技术处境分析、专利寿命分析、企业定位分析、引证分析等超过60个分析角度,系统通过AI智能系统对图表进行解读,只需1分钟,一键生成行业专利分析报告。

申请试用

QQ群二维码
意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