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领域
[0001] 本
发明涉及缸套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缸套端部铣削装置。
背景技术
[0002] 缸套就是
气缸套的简称,它镶在缸体的缸筒内,与
活塞和缸盖共同组成
燃烧室,气缸套在加工时需要进行铣削。
[0003] 发明
申请公布号CN 105458370 A的发明
专利公开了一种缸套端部铣削装置,其通过在普通
铣床的
基础上增加特殊结构的夹持机构,来实现缸套特殊形状的铣削加工,批量化生产,可以有效降低生产成本,满足产品加工,但是其在实际使用时还存在一些去缺点,如在单个缸套加工完成后,需要操作人员手动将缸套取下,这一过程中,铣削设备就需要停机,等到操作人员将加工好的缸套取下后并重新放置上未加工的缸套后,才能继续进行加工,从而导致设备整体在加工过程中具有较高停机时间,影响加工效率。
[0004]
精度因此,发明一种缸套端部铣削装置来解决上述问题很有必要。
发明内容
[0005]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缸套端部铣削装置,通过设有第一夹持机构与第二夹持机构,即采用冗余设置,以便于在第一夹持机构中承载板上的缸套被加工时,操作人员可以在第二夹持机构中的承载板上放置一个未加工的缸套或将第二夹持机构中承载板上的已加工缸套取下并放置上一个未加工缸套,从而使得本发明在实际使用时,停机时间较短,有效提高了缸套的加工效率,设计合理,具有较高的新颖性,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0006]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缸套端部铣削装置,包括右横板和左横板,所述左横板固定设于右横板一侧,所述右横板上贯穿设有
传动轴以及底部固定设有第一传动机构,所述传动轴顶部固定设有安装
块,所述安装块一侧固定设有第一夹持机构以及另一侧设有第二夹持机构,所述第一夹持机构与第二夹持机构均包括L形杆,所述L形杆顶端固定设有承载板,所述承载板顶部固定设有第一
夹板与
固定板,所述固定板设于第一夹板一侧,所述固定板上贯穿设有螺杆,所述螺杆端部设有第二夹板以及外侧端部设有手握杆,所述第一夹板与第二夹板之间设有缸套。
[0007] 优选的,所述左横板顶部设有y轴移动机构,所述y轴移动机构顶部固定设有z轴移动机构,所述z轴移动机构侧面设有x轴移动机构。
[0008] 优选的,所述y轴移动机构包括第一L形板,所述第一L形板端部固定设有第二传动机构。
[0009] 优选的,所述第二传动机构上贯穿设有第一
丝杆,所述第一丝杆外侧套接设有第一滑块,所述z轴移动机构固定设于第一滑块顶部。
[0010] 优选的,所述z轴移动机构包括第二L形板,所述第二L形板顶部固定设有第三传动机构。
[0011] 优选的,所述第三传动机构上贯穿设有第二丝杆,所述第二丝杆外侧套接设有第二滑块,所述x轴移动机构固定设于第二滑块侧面。
[0012] 优选的,所述x轴移动机构包括第三L形板,所述第三L形板端部固定设有第四传动机构。
[0013] 优选的,所述第四传动机构上贯穿设有第三丝杆,所述第三丝杆外侧套接设有第三滑块,所述第三滑块底部固定设有
铣刀安装杆,所述铣刀安装
杆底部设有铣刀。
[0014] 优选的,所述第一传动机构、第二传动机构、第三传动机构和第四传动机构均包括安装板,所述安装板顶部设有
电机,所述电机两侧均固定设有固定架,所述固定架底端与安装板固定连接。
[0015] 本发明的技术效果和优点:1、利用y轴移动机构、z轴移动机构和x轴移动机构带动第三滑块底部铣刀安装杆上的铣刀在x轴、y轴和z轴上移动,从而利用铣刀对第一夹持机构中承载板顶部的缸套进行加工,加工完毕后,使用者可以为第一传动机构中的电机进行通电,第一传动机构中电机通电后通过传动轴带动安装块旋转,从而将铣刀安装杆上铣刀底部的已经加工完成的缸套转出,同时在第一夹持机构中承载板顶部的缸套的加工过程中,操作人员可以将一个未加工的缸套放置到第二夹持机构中的承载板顶部,当第一夹持机构中承载板顶部的已经加工完成的缸套被转出时,与其相对称的第二夹持机构中的承载板顶部的未加工的缸套被旋转入铣刀底部,此时操作人员可以通过旋转手握杆带动螺杆旋转,从而使得第二夹板由已加工的缸套的
侧壁上脱离,然后将已加工的缸套取下,并换上为加工的缸套,重复上述操作,本发明通过设有第一夹持机构与第二夹持机构,即采用冗余设置,以便于在第一夹持机构中承载板上的缸套被加工时,操作人员可以在第二夹持机构中的承载板上放置一个未加工的缸套或将第二夹持机构中承载板上的已加工缸套取下并放置上一个未加工缸套,从而使得本发明在实际使用时,停机时间较短,有效提高了缸套的加工效率,设计合理,具有较高的新颖性;
2、第二传动机构中的电机可以通过带动第一丝杆旋转,从而使得第一滑块前后移动,第三传动机构中的电机可以通过带动第二丝杆旋转,从而使得第二滑块上下移动,第四传动机构中的电机可以通过带动第三丝杆旋转,从而使得第三滑块左右移动,最终,移动所产生的效果作用在铣刀安装杆底部的铣刀上,从而使得本发明中的铣刀可以在x轴、y轴和z轴内任意移动,相较于
现有技术,本发明中的铣刀移动更加灵活,更加方便与加工。
附图说明
[0016] 图1为本发明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0017] 图2为本发明的夹持机构结构示意图。
[0018] 图3为本发明的夹持机构俯视结构示意图。
[0019] 图4为本发明的z轴移动机构侧视结构示意图。
[0020] 图5为本发明的右横板俯视结构示意图。
[0021] 图中:1右横板、2左横板、3传动轴、4第一传动机构、5安装块、6第一夹持机构、7第二夹持机构、8 L形杆、9承载板、10第一夹板、11固定板、12螺杆、13第二夹板、14手握杆、15缸套、16 y轴移动机构、17第一L形板、18第二传动机构、19第一丝杆、20第一滑块、21 z轴移动机构、22第二L形板、23第三传动机构、24第二丝杆、25第二滑块、26 x轴移动机构、27第三L形板、28第四传动机构、29第三丝杆、30第三滑块、31铣刀安装杆。
具体实施方式
[0022] 下面将结合本发明
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0023] 实施例1本发明提供了如图1-5所示的一种缸套端部铣削装置,包括右横板1和左横板2,所述左横板2固定设于右横板1一侧,所述右横板1上贯穿设有传动轴3以及底部固定设有第一传动机构4,所述传动轴3顶部固定设有安装块5,所述安装块5一侧固定设有第一夹持机构6以及另一侧设有第二夹持机构7,所述第一夹持机构6与第二夹持机构7均包括L形杆8,所述L形杆8顶端固定设有承载板9,所述承载板9顶部固定设有第一夹板10与固定板11,所述固定板
11设于第一夹板10一侧,所述固定板1上贯穿设有螺杆12,所述螺杆12端部设有第二夹板13以及外侧端部设有手握杆14,所述第一夹板10与第二夹板13之间设有缸套15。
[0024] 由上述实施例可知:本发明通过设有第一夹持机构6与第二夹持机构7,即采用冗余设置,以便于在第一夹持机构6中承载板9上的缸套15被加工时,操作人员可以在第二夹持机构7中的承载板9上放置一个未加工的缸套15或将第二夹持机构7中承载板9上的已加工缸套15取下并放置上一个未加工缸套15,从而使得本发明在实际使用时,停机时间较短,有效提高了缸套15的加工效率,设计合理,具有较高的新颖性。
[0025] 实施例2进一步的,在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左横板2顶部设有y轴移动机构16,所述y轴移动机构16顶部固定设有z轴移动机构21,所述z轴移动机构21侧面设有x轴移动机构26。
[0026] 进一步的,在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y轴移动机构16包括第一L形板17,所述第一L形板17端部固定设有第二传动机构18。
[0027] 进一步的,在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第二传动机构18上贯穿设有第一丝杆19,所述第一丝杆19外侧套接设有第一滑块20,所述z轴移动机构21固定设于第一滑块20顶部,第二传动机构18中的电机可以通过带动第一丝杆19旋转,从而使得第一滑块20前后移动。
[0028] 进一步的,在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z轴移动机构21包括第二L形板22,所述第二L形板22顶部固定设有第三传动机构23。
[0029] 进一步的,在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第三传动机构23上贯穿设有第二丝杆24,所述第二丝杆24外侧套接设有第二滑块25,所述x轴移动机构26固定设于第二滑块25侧面,第三传动机构23中的电机可以通过带动第二丝杆24旋转,从而使得第二滑块25上下移动。
[0030] 进一步的,在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x轴移动机构26包括第三L形板27,所述第三L形板27端部固定设有第四传动机构28。
[0031] 进一步的,在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第四传动机构28上贯穿设有第三丝杆29,所述第三丝杆29外侧套接设有第三滑块30,所述第三滑块30底部固定设有铣刀安装杆31,所述铣刀安装杆31底部设有铣刀,以便于对于缸套15进行加工。
[0032] 进一步的,在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第一传动机构4、第二传动机构18、第三传动机构23和第四传动机构28均包括安装板,所述安装板顶部设有电机,所述电机两侧均固定设有固定架,所述固定架底端与安装板固定连接。
[0033] 本实用工作原理:参照
说明书附图1、附图2、附图3和附图4,工作时,利用y轴移动机构16、z轴移动机构21和x轴移动机构26带动第三滑块30底部铣刀安装杆31上的铣刀在x轴、y轴和z轴上移动,从而利用铣刀对第一夹持机构6中承载板9顶部的缸套15进行加工,加工完毕后,使用者可以为第一传动机构4中的电机进行通电,第一传动机构4中电机通电后通过传动轴3带动安装块5旋转,从而将铣刀安装杆31上铣刀底部的已经加工完成的缸套15转出,同时在第一夹持机构6中承载板9顶部的缸套15的加工过程中,操作人员可以将一个未加工的缸套15放置到第二夹持机构7中的承载板9顶部,当第一夹持机构6中承载板9顶部的已经加工完成的缸套
15被转出时,与其相对称的第二夹持机构7中的承载板9顶部的未加工的缸套15被旋转入铣刀底部,此时操作人员可以通过旋转手握杆14带动螺杆12旋转,从而使得第二夹板13由已加工的缸套15的侧壁上脱离,然后将已加工的缸套15取下,并换上为加工的缸套15,重复上述操作,本发明通过设有第一夹持机构6与第二夹持机构7,即采用冗余设置,以便于在第一夹持机构6中承载板9上的缸套15被加工时,操作人员可以在第二夹持机构7中的承载板9上放置一个未加工的缸套15或将第二夹持机构7中承载板9上的已加工缸套15取下并放置上一个未加工缸套15,从而使得本发明在实际使用时,停机时间较短,有效提高了缸套15的加工效率,设计合理,具有较高的新颖性;
参照说明书附图1与附图4,第二传动机构18中的电机可以通过带动第一丝杆19旋转,从而使得第一滑块20前后移动,第三传动机构23中的电机可以通过带动第二丝杆24旋转,从而使得第二滑块25上下移动,第四传动机构28中的电机可以通过带动第三丝杆29旋转,从而使得第三滑块30左右移动,最终,移动所产生的效果作用在铣刀安装杆31底部的铣刀上,从而使得本发明中的铣刀可以在x轴、y轴和z轴内任意移动,相较于现有技术,本发明中的铣刀移动更加灵活,更加方便与加工。
[0034] 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发明,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了详细的说明,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
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凡在本发明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