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专利库 / 驱动系统 / 机油泵齿轮 / 一种后翻自卸自带动力机举升装置

一种后翻自卸自带动机举升装置

阅读:984发布:2021-03-13

专利汇可以提供一种后翻自卸自带动机举升装置专利检索,专利查询,专利分析的服务。并且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后翻自卸自带动 力 机举升装置,涉及 汽车 制造技术领域,其包括车架总成、底架总成和车厢总成,所述车厢总成安装在底架总成上,且底架总成与车架总成的后端铰接,所述车架总成的前端设置有动力机头、取力器和油缸,且取力器分别与动力机头、油缸连接;所述油缸用于驱动车厢总成翻转;所述车架总成的中部设置有稳定架总成和安全 支撑 总成。本实用新型不需要配备专用车头就能够实现车厢的举升,提高了灵活性。(ESM)同样的 发明 创造已同日 申请 发明 专利,下面是一种后翻自卸自带动机举升装置专利的具体信息内容。

1.一种后翻自卸自带动机举升装置,包括车架总成(1)、底架总成(2)和车厢总成(3),所述车厢总成(3)安装在底架总成(2)上,且底架总成(2)与车架总成(1)的后端铰接,其特征在于:所述车架总成(1)的前端设置有动力机头(4)、取力器(5)和油缸(6),且取力器(5)分别与动力机头(4)、油缸(6)连接;所述油缸(6)用于驱动车厢总成(3)翻转;所述车架总成(1)的中部设置有稳定架总成(7)和安全支撑总成(8)。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后翻自卸自带动力机举升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车架总成(1)包括两纵梁(10),两纵梁(10)的外侧设置有导向装置(18),两纵梁(10)的后端外侧设置有后转轴加强盒(17);两纵梁(10)的中部之间设置有第一支撑横梁(11),两纵梁(10)的后部之间设置有第一叉形梁(15),第一支撑横梁(11)和第一叉形梁(15)之间设置有第二支撑横梁(13);所述第一支撑横梁(11)设置有与稳定架总成(7)连接的第一下支座(12),所述第二支撑横梁(13)设置有与安全支撑总成(8)连接的第二下支座(14),所述第一叉形梁(15)上设置有第一加强板(16)。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后翻自卸自带动力机举升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底架总成(2)的底部设置有与稳定架总成(7)连接的第一上支座(20)和与后转轴加强盒(17)相配合的翻转支座(21)。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后翻自卸自带动力机举升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车厢总成(3)的前挡板(30)设置有用于连接油缸(6)的安装座(31)。
5.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后翻自卸自带动力机举升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稳定架总成(7)包括相互铰接的上支撑和下支撑,其中,
下支撑包括下框架本体(70),该下框架本体(70)内设置有第二叉形梁(72),且第二叉形梁(72)上设置有第二加强板(73);下框架本体(70)的一端与第一下支座(12)铰接,下框架本体(70)的另一端设置有连接座(71);
上支撑包括上框架本体(74),该上框架本体(74)内设置有第三叉形梁(75),且第三叉形梁(75)上设置有第三加强板(76);上框架本体(74)的一端与连接座(71)铰接,下框架本体(70)的另一端与第一上支座(20)铰接。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后翻自卸自带动力机举升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安全支撑总成(8)整体呈型结构,包括连接杆(81)和设置在连接杆(81)两端的两支撑杆(80)。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后翻自卸自带动力机举升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动力机头(4)包括机壳(45)和设置在机壳(45)内的曲柄连杆机构(40)、配气机构(41)、排气系统(42)、进气系统(43)、喷油(44)、调速机构(46)、起动机构(47)、平衡机构(48)、机油泵(49);其中,所述配气机构(41)包括自下而上依次设置的壳体(410)、气缸盖(415)和罩体(417);
所述壳体(410)内平设置有凸轮轴(412),该凸轮轴(412)的一端穿出壳体(410)后与第一齿轮(411)连接;凸轮轴(412)位于壳体(410)内的部分套装有两挺柱(413),所述挺柱(413)的端部连接有推杆(414);
所述气缸盖(415)内设置有与推杆(414)相对应的进排气门(416);
所述罩体(417)的一侧设置有减压机构(418),罩体(417)内设置有与进排气门(416)连接的弹簧座(419)。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后翻自卸自带动力机举升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调速机构(46)包括主轴(460)和调速臂(467),所述主轴(460)上依次套装有调速齿轮(466)、保持架(465)、调速圆盘(462),且调速齿轮(466)朝向保持架(465)的一面设置有与调速圆盘(462)相对应的调速支架(464),所述保持架(465)的端部设置有球(463);所述主轴(460)的端部设置有调速杠杆(461);所述调速臂(467)的一端与调速杠杆(461)连接,调速臂(467)的另一端通过调速弹簧(468)与调速连接杆(81)(469)连接。
9.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后翻自卸自带动力机举升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曲柄连杆机构(40)包括气缸体(400),所述气缸体(400)内靠近底部的位置水平设置有曲轴(401),该曲轴(401)的两端穿出气缸体(400)后分别与第二齿轮(402)、皮带轮(408)连接;气缸体(400)内靠近顶部的位置设置有缸套(403),缸套(403)内设置有连杆(405),连杆(405)的上端设置有活塞(404),连杆(405)的下端通过油塞(406)与曲轴(401)连接;气缸体(400)内靠近皮带轮(408)的一侧设置有飞轮电机(407)。
10.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后翻自卸自带动力机举升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车架总成(1)底部设置有车轮和支撑腿(9)。

说明书全文

一种后翻自卸自带动机举升装置

技术领域

[0001] 本实用新型涉及汽车制造技术领域,具体来讲是一种后翻自卸自带动力机举升装置。

背景技术

[0002] 参见图1所示,现有的后翻自卸车都需要配备专用车头才能实现车厢的举升,对于普通车头来说就无法实现车厢的举升,导致其灵活性较差。
实用新型内容
[0003] 针对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缺陷,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后翻自卸自带动力机举升装置,不需要配备专用车头就能够实现车厢的举升,提高了灵活性。
[0004] 为达到以上目的,本实用新型采取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后翻自卸自带动力机举升装置,包括车架总成、底架总成和车厢总成,所述车厢总成安装在底架总成上,且底架总成
与车架总成的后端铰接,所述车架总成的前端设置有动力机头、取力器和油缸,且取力器分
别与动力机头、油缸连接;所述油缸用于驱动车厢总成翻转;所述车架总成的中部设置有稳
定架总成和安全支撑总成。
[0005] 在上述技术方案的基础上,所述车架总成包括两纵梁,两纵梁的外侧设置有导向装置,两纵梁的后端外侧设置有后转轴加强盒;两纵梁的中部之间设置有第一支撑横梁,两
纵梁的后部之间设置有第一叉形梁,第一支撑横梁和第一叉形梁之间设置有第二支撑横
梁;所述第一支撑横梁设置有与稳定架总成连接的第一下支座,所述第二支撑横梁设置有
与安全支撑总成连接的第二下支座,所述第一叉形梁上设置有第一加强板。
[0006] 在上述技术方案的基础上,所述底架总成的底部设置有与稳定架总成连接的第一上支座和与后转轴加强盒相配合的翻转支座。
[0007] 在上述技术方案的基础上,所述车厢总成的前挡板设置有用于连接油缸的安装座。
[0008] 在上述技术方案的基础上,所述稳定架总成包括相互铰接的上支撑和下支撑,其中,下支撑包括下框架本体,该下框架本体内设置有第二叉形梁,且第二叉形梁上设置有第
二加强板;下框架本体的一端与第一下支座铰接,下框架本体的另一端设置有连接座;上支
撑包括上框架本体,该上框架本体内设置有第三叉形梁,且第三叉形梁上设置有第三加强
板;上框架本体的一端与连接座铰接,下框架本体的另一端与第一上支座铰接。
[0009] 在上述技术方案的基础上,所述安全支撑总成整体呈型结构,包括连接杆和设置在连接杆两端的两支撑杆。
[0010] 在上述技术方案的基础上,所述动力机头包括机壳和设置在机壳内的曲柄连杆机构、配气机构、排气系统、进气系统、喷油、调速机构、起动机构、平衡机构、机油泵;其中,
所述配气机构包括自下而上依次设置的壳体、气缸盖和罩体;所述壳体内平设置有凸轮
轴,该凸轮轴的一端穿出壳体后与第一齿轮连接;凸轮轴位于壳体内的部分套装有两挺柱,
所述挺柱的端部连接有推杆;所述气缸盖内设置有与推杆相对应的进排气门;所述罩体的
一侧设置有减压机构,罩体内设置有与进排气门连接的弹簧座。
[0011] 在上述技术方案的基础上,所述调速机构包括主轴和调速臂,所述主轴上依次套装有调速齿轮、保持架、调速圆盘,且调速齿轮朝向保持架的一面设置有与调速圆盘相对应
的调速支架,所述保持架的端部设置有球;所述主轴的端部设置有调速杠杆;所述调速臂
的一端与调速杠杆连接,调速臂的另一端通过调速弹簧与调速连接杆连接。
[0012] 在上述技术方案的基础上,所述曲柄连杆机构包括气缸体,所述气缸体内靠近底部的位置水平设置有曲轴,该曲轴的两端穿出气缸体后分别与第二齿轮、皮带轮连接;气缸
体内靠近顶部的位置设置有缸套,缸套内设置有连杆,连杆的上端设置有活塞,连杆的下端
通过油塞与曲轴连接;气缸体内靠近皮带轮的一侧设置有飞轮电机
[0013] 在上述技术方案的基础上,所述车架总成底部设置有车轮和支撑腿。
[0014]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
[0015] 本实用新型通过车架总成、底架总成、车厢总成、动力机头、取力器、油缸、稳定架总成和安全支撑总成的结构设计,不需要配备专用车头就能够实现车厢的举升,提高了灵
活性。
附图说明
[0016] 图1为现有技术中后翻自卸车的结构示意图;
[0017] 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后翻自卸自带动力机举升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0018] 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后翻自卸自带动力机举升装置的举升示意图;
[0019] 图4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车架总成的结构示意图;
[0020] 图5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底架总成的结构示意图;
[0021] 图6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底架总成的仰视图;
[0022] 图7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第一上支座的结构示意图;
[0023] 图8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车厢总成的结构示意图;
[0024] 图9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动力机头的结构示意图;
[0025] 图10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配气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0026] 图1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调速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0027] 图1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调速机构另一视的结构示意图;
[0028] 图1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曲柄连杆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0029] 图14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稳定架总成下支撑的结构示意图;
[0030] 图15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稳定架总成上支撑的结构示意图。
[0031] 图16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安全支撑总成的结构示意图。
[0032] 附图标记:
[0033] 1-车架总成;10-纵梁;11-第一支撑横梁;12-第一下支座;13-第二支撑横梁;14-第二下支座;15-第一叉形梁;16-第一加强板;17-后转轴加强盒;18-导向装置;
[0034] 2-底架总成;20-第一上支座;21-翻转支座;
[0035] 3-车厢总成;30-前挡板;31-安装座;
[0036] 4-动力机头;
[0037] 40-曲柄连杆机构;400-气缸体;401-曲轴;402-第二齿轮;403-缸套;404-活塞;405-连杆;406-油塞;407-飞轮发电机;408-皮带轮;
[0038] 41-配气机构;410-壳体;411-第一齿轮;412-凸轮轴;413-挺柱;414-推杆;415-气缸盖;416-进排气门;417-罩体;418-减压机构;419-弹簧座;
[0039] 42-排气系统;43-进气系统;44-喷油泵;45-机壳;
[0040] 46-调速机构;460-主轴;461-调速杠杆;462-调速圆盘;463-钢球;464-调速支架;465-保持架;466-调速齿轮;467-调速臂;468-调速弹簧;469-调速连接杆(81);
[0041] 47-起动机构;48-平衡机构;49-机油泵;
[0042] 5-取力器;
[0043] 6-油缸;
[0044] 7-稳定架总成;70-下框架本体;71-连接座;72-第二叉形梁;73-第二加强板;74-上框架本体;75-第三叉形梁;76-第三加强板;
[0045] 8-安全支撑总成;80-支撑杆;81-连接杆;
[0046] 9-支撑腿。

具体实施方式

[0047] 下面详细描述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所述的实施例示例在附图中示出,其中自始至终相同或类似的标号表示相同或类似的元件或具有相同或类似功能的元件。
[0048]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对于方位词,如有术语“中心”,“横向(X)”、“纵向(Y)”、“竖向(Z)”、“长度”、“宽度”、“厚度”、“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顺时针”、“逆时针”等指示方位和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叙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
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方位构造和操作,不能理解为限制本实
用新型的具体保护范围。
[0049] 此外,如有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隐含指明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包括
一个或者多个该特征,在本实用新型描述中,“数个”、“若干”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除
非另有明确具体的限定。
[0050] 下面结合说明书的附图,通过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的描述,使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及其有益效果更加清楚、明确。下面通过参考附图描述实施例是示
例性的,旨在解释本实用新型,而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0051] 参见图2和图3所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后翻自卸自带动力机举升装置,包括车架总成1、底架总成2和车厢总成3,车厢总成3安装在底架总成2上,且底架总成2
与车架总成1的后端铰接,车架总成1的前端设置有动力机头4、取力器5和油缸6,且取力器5
分别与动力机头4、油缸6连接;油缸6用于驱动车厢总成3翻转;车架总成1的中部设置有稳
定架总成7和安全支撑总成8。具体的,车架总成1底部设置有车轮和支撑腿9。本实施例中,
动力机头4为柴油机。
[0052] 参见图4所示,车架总成1包括两纵梁10,两纵梁10的外侧设置有导向装置18,两纵梁10的后端外侧设置有后转轴加强盒17;两纵梁10的中部之间设置有第一支撑横梁11,两
纵梁10的后部之间设置有第一叉形梁15,第一支撑横梁11和第一叉形梁15之间设置有第二
支撑横梁13;第一支撑横梁11设置有与稳定架总成7连接的第一下支座12,第二支撑横梁13
设置有与安全支撑总成8连接的第二下支座14,第一叉形梁15上设置有第一加强板16。
[0053] 参见图5、图6和图7所示,底架总成2的底部设置有与稳定架总成7连接的第一上支座20和与后转轴加强盒17相配合的翻转支座21。
[0054] 参见图8所示,车厢总成3的前挡板30设置有用于连接油缸6的安装座31。
[0055] 参见图14和图15所示,稳定架总成7包括相互铰接的上支撑和下支撑,其中,
[0056] 下支撑包括下框架本体70,该下框架本体70内设置有第二叉形梁72,且第二叉形梁72上设置有第二加强板73;下框架本体70的一端与第一下支座12铰接,下框架本体70的
另一端设置有连接座71;
[0057] 上支撑包括上框架本体74,该上框架本体74内设置有第三叉形梁75,且第三叉形梁75上设置有第三加强板76;上框架本体74的一端与连接座71铰接,下框架本体70的另一
端与第一上支座20铰接。
[0058] 参见图16所示,安全支撑总成8整体呈门型结构,包括连接杆81和设置在连接杆81两端的两支撑杆80。
[0059] 参见图9和图10所示,动力机头4包括机壳45和设置在机壳45内的曲柄连杆机构40、配气机构41、排气系统42、进气系统43、喷油泵44、调速机构46、起动机构47、平衡机构
48、机油泵49;其中,配气机构41包括自下而上依次设置的壳体410、气缸盖415和罩体417;
[0060] 壳体410内水平设置有凸轮轴412,该凸轮轴412的一端穿出壳体410后与第一齿轮411连接;凸轮轴412位于壳体410内的部分套装有两挺柱413,挺柱413的端部连接有推杆
414;
[0061] 气缸盖415内设置有与推杆414相对应的进排气门416;
[0062] 罩体417的一侧设置有减压机构418,罩体417内设置有与进排气门416连接的弹簧座419。
[0063] 参见图11和图12所示,调速机构46包括主轴460和调速臂467,主轴460上依次套装有调速齿轮466、保持架465、调速圆盘462,且调速齿轮466朝向保持架465的一面设置有与
调速圆盘462相对应的调速支架464,保持架465的端部设置有钢球463;主轴460的端部设置
有调速杠杆461;调速臂467的一端与调速杠杆461连接,调速臂467的另一端通过调速弹簧
468与调速连接杆81469连接。
[0064] 参见图13所示,曲柄连杆机构40包括气缸体400,气缸体400内靠近底部的位置水平设置有曲轴401,该曲轴401的两端穿出气缸体400后分别与第二齿轮402、皮带轮408连
接;气缸体400内靠近顶部的位置设置有缸套403,缸套403内设置有连杆405,连杆405的上
端设置有活塞404,连杆405的下端通过油塞406与曲轴401连接;气缸体400内靠近皮带轮
408的一侧设置有飞轮发电机407。
[0065] 在说明书的描述中,参考术语“一个实施例”、“优选地”、“示例”、“具体示例”或“一些示例”等的描述意指结合该实施例或示例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包含于本实用新型的至少一个实施例或示例中,在本说明书中对于上述术语的示意性表述不一定
指的是相同的实施例或示例。而且,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可以在任何的一
个或多个实施例或者示例中以合适方式结合。
[0066] 通过上述的结构和原理的描述,所属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应当理解,本实用新型不局限于上述的具体实施方式,在本实用新型基础上采用本领域公知技术的改进和替代均
落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应由各权利要求限定之。
高效检索全球专利

专利汇是专利免费检索,专利查询,专利分析-国家发明专利查询检索分析平台,是提供专利分析,专利查询,专利检索等数据服务功能的知识产权数据服务商。

我们的产品包含105个国家的1.26亿组数据,免费查、免费专利分析。

申请试用

分析报告

专利汇分析报告产品可以对行业情报数据进行梳理分析,涉及维度包括行业专利基本状况分析、地域分析、技术分析、发明人分析、申请人分析、专利权人分析、失效分析、核心专利分析、法律分析、研发重点分析、企业专利处境分析、技术处境分析、专利寿命分析、企业定位分析、引证分析等超过60个分析角度,系统通过AI智能系统对图表进行解读,只需1分钟,一键生成行业专利分析报告。

申请试用

QQ群二维码
意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