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专利库 / 泵和压缩机 / 活塞式压缩机 / 活塞式压缩机

活塞压缩机

阅读:244发布:2020-05-12

专利汇可以提供活塞压缩机专利检索,专利查询,专利分析的服务。并且本 发明 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有效地进行轴的旋转引起的离心分离作用,不设置繁杂的油分离机构,就能够有效地降低油向 压缩机 外流出的 活塞 式压缩机。在从吸入口(30)吸入的 工作 流体 被活塞(17)压缩后从排出口排出的 活塞式压缩机 中,设置有在轴(12)内沿轴向设置的轴孔(32a)、和与轴孔(32a)连通并向 曲轴 箱(7)开口的侧孔(32b),该活塞式压缩机设置有:将从吸入口(30)流入的工作流体经由曲 轴箱 (7)导向侧孔(32b)及轴孔(32a)的第一吸入路径、和使从吸入口(30)流入的工作流体不经由 曲轴箱 (7)地与导入到第一吸入路径的工作流体合流的第二吸入路径。而且,从第一工作流体与第二工作流体的合流区域向缸膛内吸入工作流体。,下面是活塞压缩机专利的具体信息内容。

1.一种活塞压缩机,具有:壳体;在形成于前述壳体的缸膛内 往复滑动的活塞;贯通在前述壳体内形成的曲轴箱,被旋转自如地支 承于前述壳体的轴;被收容在前述曲轴箱,基于前述轴的旋转而旋转, 使前述活塞往复运动的斜盘;和形成于前述壳体,吸入工作流体的吸 入口及排出工作流体的排出口;将从前述吸入口吸入的工作流体导入 到前述缸膛内,利用前述活塞压缩后使其从前述排出口排出,其特征 在于,
活塞式压缩机至少具有:在前述轴内沿轴向设置的轴孔;和与 该轴孔连通,设置在前述轴的径向,向前述曲轴箱开口的侧孔;
该活塞式压缩机具有:将从前述吸入口流入的工作流体经由曲轴 箱导向前述侧孔及轴孔的第一吸入路径、和使从前述吸入口流入的工 作流体不经由前述曲轴箱地与导入到前述第一吸入路径的工作流体合 流的第二吸入路径,
从前述第一工作流体与前述第二工作流体的合流区域向前述缸膛 内吸入前述工作流体。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活塞式压缩机,其特征在于,
前述合流区域是设置于前述壳体的吸入室,前述第一吸入路径使 从前述吸入口流入的工作流体通过曲轴箱依次经由前述侧孔及前述轴 孔导向前述吸入室,前述第二吸入路径使从前述吸入口流入的工作流 体不经由前述曲轴箱地导向前述吸入室。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活塞式压缩机,其特征在于,
前述合流区域是设置于前述轴的轴孔,前述第一吸入路径使从前 述吸入口流入的工作流体从曲轴箱经由前述侧孔导向前述轴孔,前述 第二吸入路径使从前述吸入口流入的工作流体不经由前述曲轴箱地导 向前述轴的轴孔。
4、根据权利要求1~3中任意一项所述的活塞式压缩机,其特征 在于,
设置有用于将流经前述第一吸入路径的工作流体量限制为少于流 经前述第二吸入路径的工作流体量的节流机构。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活塞式压缩机,其特征在于,
前述节流机构由设置于前述第一吸入路径的节流部分构成,该节 流部分形成为被设定在不超过近似相当φ7孔的范围的通路截面或与 不超过近似相当φ7孔的通路截面呈等同节流效果的构造。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活塞式压缩机,其特征在于,
前述节流机构将流经前述第一吸入路径的流量限制为不超过压缩 机吸入的全部吸入流量的近似30%。
7、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活塞式压缩机,其特征在于,
前述节流机构设置在前述第一吸入路径的、前述曲轴箱的上游。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活塞式压缩机,其特征在于,
前述壳体具有划分出前述曲轴箱的多个壳体部件,前述节流机构 形成在前述壳体部件的接合部分。
9、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活塞式压缩机,其特征在于,
前述壳体具有划分出前述曲轴箱的多个壳体部件,前述节流机构 通过削除夹设在前述壳体部件之间的垫圈的一部分而形成。
10、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活塞式压缩机,其特征在于,
前述节流机构通过收缩前述侧孔及轴孔的至少一方而构成。

说明书全文

技术领域

发明涉及具备能够将在压缩机内的工作流体路径上混入到工作 流体中的油分离的构造的活塞式压缩机,尤其涉及一种具备将从吸入 口吸入的工作流体经由曲轴箱导向吸入室,在由活塞压缩之后经由排 出室从排出口排出的工作流体路径的压缩机。

背景技术

在冷冻循环所使用的压缩机中,如果从压缩机向外部循环流出油, 则不仅会导致压缩机内的油不足,而且,油会与制冷剂一同循环,发 生冷冻效率降低的不良情况。
为了避免这样的不良情况,以往提出了各种构造。
例如,提出了一种在压缩机的排出侧设置与排出室连通的油分离 室,在该油分离室中配置油分离筒,通过使混入到压缩后的制冷剂中 的油在油分离筒的周围回旋,来将其分离的构造(专利文献1)。
另外,提出了一种形成有从吸入口经由曲轴箱(斜盘室)向吸入 室引导工作流体(制冷剂)的工作流体路径的压缩机,其构成为,在 曲轴箱(斜盘室)中设置油分离板,通过使从吸入口流入到曲轴箱的 工作流体与油分离板碰撞,来分离捕集工作流体中混入的油(专利文 献2)。
申请人先前也提出了一种从吸入口经由曲轴箱向吸入室引导工 作流体的压缩机,其构成为,在贯通曲轴箱的轴内至少设置沿着轴的 轴向延伸的轴孔;和与该轴孔连通,设置在轴的径向,并向曲轴箱开 口的侧孔;流入到曲轴箱的工作流体至少依次经由该侧孔及轴孔,向 吸入室引导,利用基于轴的旋转产生的离心分离作用,将要从曲轴箱 向吸入室流动的工作流体中的油,在流经向曲轴箱开口的侧孔之际使 其分离。
专利文献1:特开2005-23847号公报
专利文献2:特开2000-45938号公报
在由形成于轴的侧孔与轴孔构成工作流体路径的一部分,通过基 于轴的旋转产生的离心分离作用,在工作流体流经侧孔时使工作流体 中混入的油分离的压缩机中,不需要在压缩机中另外设置油分离机构, 具有能够削减部件数量、压缩机的组装作业性简化等优点,但根据本 申请人的进一步研究,发现了以下的不良情况。
即,确认了以下的不良情况:如果使从吸入口流入的工作流体的 全部量,通过形成于轴的侧孔与轴孔,将其导向吸入室,则在轴的侧 孔入口处工作流体的流速变快,导致不能有效地发挥离心分离作用, 混入在工作流体中的油被吸出到吸入室,结果,无法充分抑制向压缩 机外的油流出量。
尤其在具备双头活塞的压缩机中,虽然曲轴箱的容积变小,但相 对于工作流体的吸入流量,如果曲轴箱的大小较小,则活塞和轴的间 隙以及活塞间的间隙变窄,难以抑制侧孔附近的流速,而且,根据形 成于轴的孔的形状,通路阻容易增大。作为其对策,可以考虑将曲 轴箱的容积变大、或将形成于轴的孔(轴孔与侧孔)的形状形成为阻 力小的形状,但这将导致压缩机尺寸增大。

发明内容

本发明鉴于上述情况而做出,其主要课题在于,提供一种可有效 地进行基于轴的旋转而产生的离心分离作用,在不设置繁杂的油分离 机构的情况下,能够有效地降低油向压缩机外流出的活塞式压缩机
为了解决上述课题,本发明者们得出了下述见解而完成本发明, 即:为了有效进行基于轴的旋转而产生的离心分离作用,如果能够降 低从曲轴箱流入到轴内的工作流体的流量,则当工作流体通过向曲轴 箱开口的侧孔时,容易将工作流体中的油分离。
即,本发明的活塞式压缩机具有:壳体;在形成于前述壳体的缸 膛内往复滑动的活塞;贯通在前述壳体内形成的曲轴箱,被旋转自如 地支承于前述壳体的轴;被收容在前述曲轴箱,基于前述轴的旋转而 旋转,使前述活塞往复运动的斜盘;和形成于前述壳体,吸入工作流 体的吸入口及排出工作流体的排出口;将从前述吸入口吸入的工作流 体导入到前述缸膛内,利用前述活塞压缩后使其从前述排出口排出, 其特征在于,在上述构成中,该活塞式压缩机至少具有:在前述轴内 沿轴向设置的轴孔;和与该轴孔连通,设置在前述轴的径向,向前述 曲轴箱开口的侧孔;该活塞式压缩机具有:将从前述吸入口流入的工 作流体经由曲轴箱导向前述侧孔及轴孔的第一吸入路径;和使从前述 吸入口流入的工作流体不经由前述曲轴箱地与导入到前述第一吸入路 径的工作流体合流的第二吸入路径;从前述第一工作流体与前述第二 工作流体的合流区域向前述缸膛内吸入前述工作流体。
因此,由于与将工作流体从吸入口导向曲轴箱、并从该曲轴箱导 向轴的轴孔的第一吸入路径不同地设置了使工作流体从吸入口不经由 曲轴箱地与导入到第一吸入路径的工作流体合流的第二吸入路径,所 以,被导入到曲轴箱的工作流体量相对减少,能够降低在形成于轴的 侧孔中通过的工作流体的流速。因此,轴的旋转引起的离心分离作用 将有效地发挥功能,使得工作流体中的雾状油被分离而残留在曲轴箱 内,不从曲轴箱被吸出。
这里,作为从第一工作流体与第二工作流体的合流区域向缸膛内 吸入工作流体的方式,可以想定簧片式的压缩机,将前述合流区域 作为设置于壳体的吸入室,将前述第一吸入路径构成为使从前述吸入 口流入的工作流体通过曲轴箱依次经由前述侧孔及前述轴孔导向前述 吸入室的路径,将前述第二吸入路径构成为使从前述吸入口流入的工 作流体不经由前述曲轴箱地导向前述吸入室的路径;而且,还可以想 定所谓旋转阀式压缩机,将前述合流区域作为设于轴的轴孔,将前述 第一吸入路径构成为使从前述吸入口流入的工作流体从曲轴箱经由前 述侧孔导向前述轴孔的路径,将前述第二吸入路径构成为使从前述吸 入口流入的工作流体不经由前述曲轴箱地导向前述轴的轴孔的路径。
即,前者的构成是下述活塞式压缩机,具有:壳体;在形成于前 述壳体的缸膛内往复滑动的活塞;在前述壳体内形成的曲轴箱、吸入 室及排出室;贯通前述曲轴箱,被旋转自如地支承于前述壳体的轴; 被收容在前述曲轴箱,基于前述轴的旋转而旋转,使前述活塞往复运 动的斜盘;和形成于前述壳体,吸入工作流体的吸入口及排出工作流 体的排出口;将从前述吸入口吸入的工作流体导向前述吸入室,利用 前述活塞压缩后经由前述排出室从前述排出口排出,其特征在于,该 活塞式压缩机至少具有:在前述轴内沿轴向设置的轴孔;和与该轴孔 连通,设置在前述轴的径向,向前述曲轴箱开口的侧孔;该活塞式压 缩机具有:使流入到前述曲轴箱的工作流体依次经由前述侧孔及前述 轴孔导向前述吸入室的第一吸入路径、和使从前述吸入口流入的工作 流体不经由前述曲轴箱地导向前述吸入室的第二吸入路径,从吸入室 向缸膛内吸入工作流体。
因此,由于与将工作流体从吸入口导向曲轴箱、并从该曲轴箱通 过轴导向吸入室的第一吸入路径不同地设置了使工作流体从吸入口不 经由曲轴箱地直接导向吸入室的第二吸入路径,所以,被导入到曲轴 箱的工作流体量相对减少,能够降低在形成于轴的侧孔中通过的工作 流体的流速。因此,轴的旋转引起的离心分离作用将有效地发挥功能, 使得工作流体中的雾状油被分离而残留在曲轴箱内,不从曲轴箱被吸 出。
另外,后者的构成是下述活塞式压缩机,具有:壳体;在形成于 前述壳体的缸膛内往复滑动的活塞;在前述壳体内形成的曲轴箱、吸 入室及排出室;贯通前述曲轴箱,被旋转自如地支承于前述壳体的轴; 被收容在前述曲轴箱,基于前述轴的旋转而旋转,使前述活塞往复运 动的斜盘;和形成于前述壳体,吸入工作流体的吸入口及排出工作流 体的排出口;将从前述吸入口吸入的工作流体通过前述活塞压缩后经 由前述排出室从前述排出口排出,其特征在于,该活塞式压缩机至少 具有:在前述轴内沿轴向设置的轴孔;和与该轴孔连通,设置在前述 轴的径向,向前述曲轴箱开口的侧孔;该活塞式压缩机具有:使从前 述吸入口流入的工作流体流入到前述曲轴箱之后,经由前述侧孔导向 前述轴孔的第一吸入路径、和使从前述吸入口流入的工作流体不经由 前述曲轴箱地通过前述吸入室导向前述轴孔的第二吸入路径,从轴孔 向缸膛内吸入工作流体。
因此,由于与将工作流体从吸入口导向曲轴箱、并从该曲轴箱导 向轴的轴孔的第一吸入路径不同地设置了使工作流体从吸入口不经由 曲轴箱地通过吸入室导向轴的轴孔的第二吸入路径,所以,被导入到 曲轴箱的工作流体量相对减少,能够降低在形成于轴的侧孔中通过的 工作流体的流速。因此,轴的旋转引起的离心分离作用将有效地发挥 功能,使得工作流体中的雾状油被分离而残留在曲轴箱内,不从曲轴 箱被吸出。
这里,由于通过设置第二吸入路径,可以抑制向曲轴箱流入的工 作流体量,所以,能够降低流经轴的侧孔的工作流体的速度,但为了 实现足够的速度降低,得到轴的旋转引起的离心分离作用所实现的油 分离效果,可设置用于将流经第一吸入路径的工作流体量限制为少于 流经第二吸入路径的工作流体量的节流机构。
尤其是,更优选由设置于前述第一吸入路径的节流部分构成前述 节流机构,将该节流部分形成为被设定在不超过近似相当φ7孔的范围 的通路截面或与不超过近似相当φ7孔的通路截面呈等同节流效果的 构造,例如,串连设置多个相当φ8的节流部位,使其具有与相当φ7 的通路截面同样的节流效果。另外,可以将前述节流机构设为,将流 经第一吸入路径的流量限制为不超过压缩机吸入的全部吸入流量的近 似30%。
另外,为了避免曲轴箱的雾状油从曲轴箱的入口流出的不良情况, 可以将前述节流机构设置在第一吸入路径的前述曲轴箱的上游。对于 这样的构成而言,尤其是在壳体具有划分出曲轴箱的多个壳体部件而 构成的情况下,可以将节流机构形成在壳体部件的接合部分,也可以 通过削除夹设在壳体部件之间的垫圈的一部分而形成。
此外,节流机构可以通过收缩前述侧孔及轴孔的至少一方而构成。
如以上所述那样,根据本发明,在从吸入口经由曲轴箱流入工作 流体的压缩机中,由于由使流入到曲轴箱的工作流体导向形成于轴的 侧孔及轴孔的第一吸入路径、和使从吸入口流入的工作流体不经由前 述曲轴箱地与导入到第一吸入路径的工作流体合流的第二吸入路径构 成吸入路径,所以,能够使流经轴的向曲轴箱开口的侧孔的工作流体 的流速相对降低,促进轴的旋转引起的离心分离作用所实现的油分离。 因此,不需设置繁杂的油分离机构即可有效地降低油向压缩机外的流 出。而且,由于第二吸入路径将工作流体不经由曲轴箱地直接导向吸 入室,所以,不会出现曲轴箱内的雾状油通过第二吸入通路被吸出的 不良情况。
尤其是,只要设置用于将流经第一吸入路径的工作流体量限制为 少于流经第二吸入路径的工作流体量的节流机构,作为该节流机构, 例如将设置于第一吸入路径的节流部分形成为设定在不超过近似相当 φ7的范围的通路截面、或做成与不超过近似相当φ7的通路截面呈等 同节流效果的构造,或者将节流机构做成将流经第一吸入路径的流量 限制为不超过整体吸入流量的近似30%的结构,就可使流经轴的向曲 轴箱开口的侧孔部分的工作流体的速度充分降低,能够有效得到轴的 旋转引起的离心分离作用所实现的油分离。
而且,只要通过在划分出曲轴箱的多个壳体部件的接合部分形成 节流机构,或削除夹设在壳体部件之间的垫圈的一部分来形成节流机 构,而将节流机构设置在第一吸入路径的曲轴箱的上游,就可以避免 曲轴箱的雾状油从曲轴箱的入口流出的不良情况。尤其在这样的构成 中,由于仅对构成壳体的壳体部件进行组装即可构成节流机构,所以, 不需要节流机构特殊的组装作业。
并且,只要通过收缩轴的侧孔及轴孔的至少一方来构成节流机构, 就能够相对减小轴的外径。
附图说明
图1是表示本发明涉及的活塞式压缩机的构成例的剖视图。
图2是从缸体(cylinder block)侧观察本发明涉及的活塞式压 缩机的前盖(front head)和后盖(rear head)的图。
图3是表示对节流部的构成例进行说明的后侧缸体的图,(a)是 表示后侧缸体和托架(bracket)的分解立体图,(b)是从前侧缸体 侧观察后侧缸体的图。
图4是表示在以往的类型和本发明的构成中使节流器的大小变化, 来调查曲轴箱内的油存留量与压缩机的转速的关系的结果的特性线 图。
图5是表示对节流部的其他构成例进行说明的后侧缸体的图,(a) 是表示后侧缸体和托架(bracket)的分解立体图,(b)是从前侧缸 体侧观察后侧缸体的图,是以阴影线表示了与垫圈抵接的部分的图。
图6是表示对节流部的其他构成例进行说明的活塞式压缩机的构 成例的剖视图。
图7是表示对节流部的又一构成例进行说明的活塞式压缩机的构 成例的剖视图。
图8是表示本发明涉及的活塞式压缩机的其他构成例的剖视图。
附图标记说明
1 前侧缸体
2 后侧缸体
4   前盖
6   后盖
7   曲轴箱
12  轴
15  缸膛
17  活塞
20  斜盘
27a、27b  吸入室
28a、28b  排出室
30  吸入口
31  排出口
32a 轴孔
32b 流入侧侧孔
32c 流出侧侧孔
40  节流部
41  垫圈
50  旋转阀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参照附图,对本发明的最佳实施方式进行说明。
在图1中,表示了以制冷剂为工作流体的冷冻循环中所使用的被 称为固定容量斜盘式往复运动型的活塞式压缩机。
该压缩机具有:前侧缸体1、组装于该前侧缸体1的后侧缸体2、 借助阀板3组装于前侧缸体1的前侧(图中左侧)的前盖4、和借助阀 板5组装于后侧缸体2的后侧(图中右侧)的后盖6。而且,这些前盖 4、前侧缸体1、后侧缸体2及后盖6通过紧固螺栓被在轴向紧固,构 成了压缩机整体的壳体。
在前侧缸体1与后侧缸体2的内部,设置有通过组装各自的缸体 而被划分成的曲轴箱7。在该曲轴箱7中配置有轴12,所述轴12借助 轴承10、11被旋转自如地支承于形成在前侧缸体1及后侧缸体2的轴 支承孔8、9,且一端从前盖4突出。轴承10、11被安装在不妨碍后述 轴内通路的侧孔的开口的位置。而且,在轴12的前端部与前盖4之间 配置有用于防止制冷剂泄露的密封部件13,在从前盖4突出的轴12的 前端安装电磁离合器14。
在各个缸体1、2中形成有相对轴支承孔8、9平行,且等间隔配 置在以轴为中心的圆周上的多个缸膛15。而且,在各个缸膛15内能够 往复滑动地插入两端具有头部的双头活塞17,在该双头活塞17与阀板 3、5之间划分出压缩室18。
在轴12上,与轴12一体地形成有被收容于曲轴箱7且与该轴12 一同旋转的斜盘20。
该斜盘20借助推力轴承21、22相对前侧缸体1及后侧缸体2被 支承为旋转自如,周缘部分借助被设置成夹持前后的一对半球状滑靴 23a、23b,被卡留在形成于双头活塞17的中央部的卡留凹部17a。因 此,如果轴12旋转,使得斜盘20旋转,则该旋转运动通过滑靴23a、 23b被变换为双头活塞17的往复运动,使得压缩室18的容积发生变化。
在各个阀板3、5上,对应各个缸膛形成有通过由设置在缸体侧端 面的簧片阀构成的吸入阀进行开闭的吸入孔3a、5a、和通过由设置在 缸盖侧端面的簧片阀构成的排出阀进行开闭的排出孔3b、5b。而且, 在双头活塞17的顶部,在与阀板3、5的排出孔3b、5b对应的位置形 成有能够插入到该排出孔3b、5b的突部17b。并且,在前盖4与后盖 6中分别形成有用于收容向压缩室18供给的制冷剂的吸入室27a、27b 和用于收容从压缩室18排出的制冷剂的排出室28a、28b。在该实例中, 吸入室27a、27b形成在各个盖4、6的近似中央,排出室28a、28b形 成在吸入室27a、27b的周围。
另外,在构成壳体的后侧缸体2上形成有用于从外部循环吸入制 冷剂的吸入口30;和与排出室28a、28b连通,用于排出压缩后的制冷 剂的排出口31。
在本构成例中,从吸入口30到吸入室27a、27b的吸入路径具有: 经由与吸入口30连通的曲轴箱7、在贯通曲轴箱7的轴12中形成的轴 内通路32,到达前盖4及后盖6的各自吸入室27a、27b的第一吸入路 径;和从吸入口30流入的制冷剂不经由前述曲轴箱7,而直接导向吸 入室27a、27b的第二吸入路径。
更具体而言,在曲轴箱7的外侧形成与吸入口30连接的沿着轴向 延伸设置的轴向通路33,第一吸入路径在该轴向通路33的途中设置了 与曲轴箱7连通的通孔34,而且,在轴12内,形成有从后侧前端向前 侧沿轴向穿设且后侧的开口端向设置于后盖6的吸入室27b开口的轴 孔32a;与该轴孔32a连通,设置在轴12的径向,向曲轴箱7开口的 流入侧侧孔32b;和与轴孔32a连通,设置在轴12的径向,向形成于 前盖4的吸入室27a开口的流出侧侧孔32c;通过这些通孔34与构成 轴内通路32的轴孔32a、流入侧侧孔32b、流出侧侧孔32c,使从吸入 口30吸入的制冷剂的一部分经由通孔34流入到曲轴箱7,然后,经由 轴12导向压缩机前后的吸入室27a、27b。
另外,第二吸入路径将在曲轴箱7的外侧形成的前述轴向通路33 延伸设置直到前盖4及后盖6,而使其经由形成于阀板3、5的通孔3c、 5c与形成于前盖4和后盖6的导入室38a、38b连通,而且,在前盖4 及后盖6分别形成径向通路36a、36b,所述径向通路36a、36b按照不 与排出室28a、28b干涉的方式从径向外侧被穿设,并且开口端被闭塞 部件35a、35b闭塞,通过该径向通路36a、36b将导入室38a、38b与 吸入室27a、27b连接,将从吸入口30吸入的制冷剂的一部分不经由 曲轴箱7而导向压缩机前后的吸入室27a、27b,与经由第一吸入路径 导入的制冷剂合流。这里,第二吸入路径的通路截面相当于φ10孔以 上,较大地形成为压力损失在性能上能够容许的程度。
如此形成的吸入路径中,在第一吸入路径中设置有将流经此处的 制冷剂量限制为少于流经第二吸入路径的制冷剂量的节流部40。在该 实例中,节流部40设置在第一吸入路径的曲轴箱7的上游部分,例如 形成在构成壳体的前侧缸盖1与后侧缸盖2的对接部分。
更具体而言,在前侧缸盖1与后侧缸盖2的接合面的至少一方、 即划分出与吸入口30连接的轴向通路33的壁部的接合面的至少一方 (在该例中,如图3中也示出的那样,是后侧缸盖2的划分出轴向通 路33的壁部的接合面),设置U字状的切口34a,构成为,在借助垫 圈41组装了前侧缸盖1与后侧缸盖2的情况下,形成通孔34,将该通 孔34的大小形成为流经第一吸入路径的制冷剂量少于流经第二吸入路 径的制冷剂量的大小。
因此,由于在第一吸入路径中设置有由通孔34构成的节流部40, 所以,流入到曲轴箱7的制冷剂量变少,抑制制冷剂通过轴12的流入 侧侧孔32b时的流速,使流入到曲轴箱7中的混有油的制冷剂能够通 过轴12的旋转引起的离心分离作用将油分离。并且,由于将节流部40 的大小形成为流经第一吸入路径的制冷剂量少于流经第二吸入路径的 制冷剂量的大小,所以,能够使上述的离心分离作用更加可靠。
另外,由于节流部40设置在第一吸入路径的曲轴箱7的上游部位, 所以,在曲柄箱入口部分处制冷剂的流速相对变快,能够抑制在曲柄 箱内被搅拌的油从该曲轴箱7的入口部分流出。并且,由于节流部40 形成在前侧缸体1与后侧缸体2的对接部分(形成在后侧缸体2的对 接端面),所以,仅通过经由垫圈41组装前侧缸体1和后侧缸体2便 能够形成节流部40,不需要节流机构特殊的组装作业。
与之相对,借助第二吸入路径从吸入口30不经由曲轴箱7地直接 被吸入到吸入室27a、27b的制冷剂,以含有油的状态被压缩,保持该 状态被排出到外部冷冻循环,但在进行冷冻循环而再次被吸入到压缩 机之际,由于其一部分被分配到第一吸入路径而进行油分离,所以, 在该过程连续进行的期间中,在冷冻回路中循环的油被可靠地分离, 保持在曲轴箱内。
此外,在上述的构成中,由于在活塞17的顶部,在与阀板3、5 的排出孔3b、5b对应的部位形成有能够向该排出孔3b、5b突出的突 部17b,所以,可减少阀板3、5的排出孔3b、5b处的死容量(dead volume)(活塞17位于上死点时未被排出的在压缩室内残留的容积), 还能够抑制伴随压缩气体的再次膨胀的性能降低。
不过,根据发明者的研究得知:通过将第一吸入路径的构成节流 部40的通孔34设定为通路截面不超过近似相当φ7孔的范围,将流经 第一吸入路径的流量限制为不超过从吸入口30流入的全部吸入流量 (压缩机吸入的全部吸入流量)的近似30%,可避免轴12的流入侧侧 孔32b的流速过快而使油分离能力降低的事态,从而能够将油良好地 保持在曲轴箱7内。
根据发明者们的估算可知,在汽车空调装置所使用的压缩机中, 为了将压缩机吸入的全部吸入流量的近似相当30%的制冷剂量分配给 第一吸入路径,只要在第一吸入路径中设置近似相当φ7孔的节流器即 可,为了将压缩机吸入的全部吸入流量的近似相当20%的制冷剂量分 配给第一吸入路径,只要在第一吸入路径中设置近似相当φ5孔的节流 器即可,此外,为了将压缩机吸入的全部吸入流量的近似相当10%的 制冷剂量分配给第一吸入路径,只要在第一吸入路径中设置近似相当 φ3孔的节流器即可。并且,根据本发明者的计算也得知,在第一吸入 路径中形成了近似相当φ12孔的节流器的情况下,第一吸入路径与第 二吸入路径的流量大致相等。
根据这些见解,在将本发明的压缩机与汽车用空调装置的冷冻循 环连接,使压缩机的转速及节流部分的相当孔的直径变化,对运转后 的曲轴箱内的油存留量进行调查时,得到了图4所示的结果。
根据该结果可知,与不设置第二吸入路径或节流部40,经由曲轴 箱7、轴内通路32将吸入气体的全部量导向吸入室27a、27b的现有结 构(以往类型)相比,在设置第二吸入路径,并且将第一吸入路径的 节流器的相当孔的直径设为φ12的情况(流经第一吸入路径的流量与 流经第二吸入路径的流量近似相等的情况)下,流入到曲轴箱7的制 冷剂流入量减少相当于通过第二吸入路径直接被导向吸入室27a、27b 的制冷剂的量,改善了基于离心分离的油分离作用,因此,具有能够 改善曲轴箱内的油存留量的效果。但是,由于经由曲轴箱7的制冷剂 量依然多,无法使流经轴12的流入侧侧孔32b的制冷剂的流速充分缓 慢,所以,在一部分的转速区域中没有看到有意义的差异。
另一方面,知晓了如果节流部40成为近似相当φ7孔的通路截面 以下,则即便是微小的通路截面的差异,曲轴箱内的油存留量也大幅 增大。其原因在于,到通路截面近似相当φ7孔为止,与以往类型相比, 曲轴箱内的油存留量没有大的差别,认为只得到了稍微的改善,但在 将节流部40设为近似相当φ7孔以下的情况下,流经轴12的流入侧侧 孔32b的制冷剂的流速充分缓慢,促进了伴随着轴的旋转的离心分离 作用所实现的油分离,看到曲轴箱内的油存留量增大。因此,优选节 流部40被设定为不超过相当φ7孔的通路截面的大小(相当φ7孔的 通路截面以下)、或将第一吸入路径的流量比例设定为不超过整体的 近似30%的范围(近似30%以下)。
而且,根据图表可知,节流部40的通路截面越小,越能够稳定地 分离保持油,但如果节流部40过小,则由于通过曲轴箱7的制冷剂量 减少,所以,不仅斜盘20与滑靴23a、23b的滑动部位的冷却效果降 低,而且在因为某种原因导致曲轴箱7的油被运出到压缩机外的情况 下,为了再次将该油回收到曲轴箱7中需要花费较长时间,因此,优 选考虑滑动部位的冷却性能与油的回收时间等来设定节流部40的大小 的下限值。
另外,在上述的构成中,形成在曲轴箱7的上游侧的节流部40, 通过将构成壳体的缸体1、2的接合面的壁部切口而形成,但向曲轴箱 7开口的通孔34也可以形成在接合面以外的壁部部位。而且,可以替 代在缸体的壁部形成通孔34,而如图5所示,通过削除夹设在前侧缸 体1与后侧缸体2之间的垫圈41的对轴向通路33和曲轴箱7之间进 行密封的部分(图中用虚线表示的部分),在前侧缸体1与后侧缸体2 之间形成间隙(在图5(b)中,垫圈抵接的部分用阴影线表示,在轴 向通路33与曲轴箱7之间形成垫圈未抵接的部分),由该间隙形成节 流部40。
另外,上述内容中表示了将第一吸入路径的节流部40形成在曲轴 箱7的上游侧的构成例,但也可以将节流部形成于轴内通路32。例如 图6所示,在向后盖6的吸入室27b开口的轴12的轴孔32a的端部, 安装形成了节流孔42的嵌合部件43,对曲轴箱7与后盖6的吸入室 27b之间进行节流,此外,收缩流出侧侧孔32c的直径,对曲轴箱7与 前盖4的吸入室27a之间进行节流。
并且,还可以如图7所示,不使轴12的轴孔32a与前盖4的吸入 室27a连通,而只与后盖6的吸入室27b连通,通过收缩轴12的轴孔 32a的直径,来对曲轴箱7与后盖6的吸入室27b之间进行节流。
另外,在任意一种构成中,都将流经第一吸入路径的制冷剂量设 定得少于流经第二吸入路径的制冷剂量,更优选将节流部40的通路截 面设定为不超过近似相当φ7孔的范围,将流经第一吸入路径的流量限 制为不超过从吸入口30流入的全部吸入流量(压缩机吸入的全部吸入 流量)的近似30%。
并且,形成于第一吸入路径的节流部40可以将节流部位设为一处, 也可以组合上述的构成,而且还可以串连设置多个相当φ8孔的节流 器,使其具有与相当φ7的节流器同样的功能。因此,上述的相当φ7 孔以下的节流器,除了将节流部分的通路截面设定为不超过近似相当 φ7孔的范围的情况之外,还包括构成为与不超过近似相当φ7孔的通 路截面呈现等同截流效果的情况。
另外,在上述实施例中,对应用在具备双头活塞的活塞式固定容 量压缩机的情况进行了说明,但在通过相对轴的倾斜度被固定的斜 盘使单头活塞往复滑动的固定容量型压缩机中也同样适用。
而且,在上述的构成中,表示了作为向在缸膛15内被划分的压缩 室18导入制冷剂的机构,利用由簧片阀构成的吸入阀对吸入孔5a进 行开闭的活塞式压缩机,但也可以由旋转阀50构成向压缩室18导入 制冷剂的机构。
图8表示采用了旋转阀50的活塞式压缩机,下面针对该压缩机的 构成,将与前述压缩机相同的部分赋予同一附图标记并省略说明,主 要说明不同的部分。
该活塞式压缩机中采用的旋转阀50由轴12、支承其的缸体(前侧 缸体1、后侧缸体2)构成,与各个缸体1、2对应设置。轴12上沿径 向形成有与通向吸入室27a、27b的轴孔32a连通的分配孔51a、51b, 在缸体1、2上与各缸膛对应地形成有导入孔52a、52b,所述导入孔 52a、52b一端经由轴承10、11与分配孔51a、51b间歇地连通,另一 端与缸膛15连通。
对于分配孔51a、51b与导入孔52a、52b的连通,由于分配孔51a、 51b形成于轴12,所以,和活塞17的往复运动同步,能够在吸入行程 时实现。因此,当处于吸入行程的状态时,轴12的轴孔内的制冷剂经 由分配孔51a、51b及导入孔52a、52b被吸入到缸膛15的压缩室18, 在处于排出行程的状态时,分配孔51a、51b与导入孔52a、52b的连 通被切断,被吸入到压缩室18的制冷剂由活塞17压缩。另外,由吸 入阀开闭的吸入孔不形成于阀板3、5。
因此,在这样的构成中,由于由旋转阀50的分配孔51a、51b和 导入孔52a、52b构成了向在缸膛15内被划分的压缩室18导入制冷剂 用的路径,所以,到达旋转阀50的第一吸入路径由吸入口30→通孔 34→曲轴箱7→流入侧侧孔32b→轴孔32a构成,第二吸入路径由吸入 口30→导入室38a、38b→吸入室27a、27b→轴孔32a构成,经由曲轴 箱7的第一吸入路径中被导入的制冷剂和旁通(bypass)曲轴箱7的 第二吸入路径中被导入的制冷剂在轴12的轴孔32a中合流,在吸入行 程时,经由旋转阀50的分配孔51a、51b及导入孔52a、52b被导向压 缩室18。此外,其他的构成与前述构成例同样,构成为流经第一吸入 路径的制冷剂比流经第二吸入路径的制冷剂少的节流部,也能够在可 应用的范围中采用与前述的构成同样的构成。
在这样的构成中,流入到曲轴箱7的制冷剂量减少,能够抑制制 冷剂通过轴12的流入侧侧孔32b时的流速,流入到曲轴箱7的混合有 油的制冷剂可通过轴12的旋转形成的离心分离作用而将油分离。而且, 通过将节流部40的大小形成为流经第一吸入路径的制冷剂量少于流经 第二吸入路径的制冷剂量的大小,具有能够使上述的离心分离作用更 加可靠等与前述构成例同样的作用效果。
此外,表示了将制冷剂导入压缩室18的机构的前侧及后侧都由吸 入阀或旋转阀构成的例子,但也可以使前侧和后侧不同,形成一方采 用吸入阀、另一方采用旋转阀的结构。
相关专利内容
标题 发布/更新时间 阅读量
活塞式压缩机 2020-05-11 643
活塞式压缩机 2020-05-13 777
活塞式压缩机 2020-05-13 347
活塞式压缩机 2020-05-13 270
活塞式压缩机 2020-05-14 385
活塞式压缩机 2020-05-15 763
活塞式压缩机 2020-05-15 305
活塞式压缩机 2020-05-17 389
活塞式压缩机 2020-05-17 585
活塞式压缩机 2020-05-11 57
高效检索全球专利

专利汇是专利免费检索,专利查询,专利分析-国家发明专利查询检索分析平台,是提供专利分析,专利查询,专利检索等数据服务功能的知识产权数据服务商。

我们的产品包含105个国家的1.26亿组数据,免费查、免费专利分析。

申请试用

分析报告

专利汇分析报告产品可以对行业情报数据进行梳理分析,涉及维度包括行业专利基本状况分析、地域分析、技术分析、发明人分析、申请人分析、专利权人分析、失效分析、核心专利分析、法律分析、研发重点分析、企业专利处境分析、技术处境分析、专利寿命分析、企业定位分析、引证分析等超过60个分析角度,系统通过AI智能系统对图表进行解读,只需1分钟,一键生成行业专利分析报告。

申请试用

QQ群二维码
意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