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专利库 / 驱动系统 / 转轴 / 联动式摩擦转轴铰链和移动电子产品终端

联动式摩擦转轴铰链和移动电子产品终端

阅读:748发布:2021-10-18

专利汇可以提供联动式摩擦转轴铰链和移动电子产品终端专利检索,专利查询,专利分析的服务。并且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联动式摩擦 转轴 铰链 ,包括第一轴及套在第一轴外的摩擦套、与第一轴具有共同轴线的第二轴;第二轴连接由 扭簧 驱动的驱动机构,所述第一轴和第二轴之间设置离合机构。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实现了初始自动功能和传统摩擦铰链所具有的自由停靠功能相结合的特殊体验感,能够使摩擦铰链具有弹出自动打开的功能,既打开操作方便又能够实现任意 角 度打开的功能;且自动打开角度可以根据客户需求而方便地改变。,下面是联动式摩擦转轴铰链和移动电子产品终端专利的具体信息内容。

1.联动式摩擦转轴铰链,包括第一轴及套在第一轴外的摩擦套,其特征在于,所述摩擦转轴铰链还包括与第一轴具有共同轴线的第二轴;
所述第二轴连接由扭簧驱动的驱动机构且在联动式摩擦转轴铰链关闭后扭簧处于蓄能状态在打开时释放所蓄的能量,在扭簧释放能量时,所述驱动机构驱动第二轴转动;所述第一轴和第二轴之间设置离合机构,联动式摩擦转轴铰链具有第一工作配合状态和第二工作配合状态,在第一工作配合状态时,离合机构将第一轴和第二轴之间断开,在第二工作配合状态,所述离合机构将第一轴和第二轴连接起来一起转动;第一工作配合状态为所述铰链在打开过程的初始阶段及关闭过程的结束阶段所处的状态,所述第二工作状态为所述铰链在打开过程的初始阶段到关闭过程的结束阶段之间阶段所处的状态。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联动式摩擦转轴铰链,其特征在于,所述离合机构包括中间凸轮、结合件,所述结合件与第一轴一起转动并能够轴向移动,中间凸轮被定位而不能转动但能轴向运动;所述摩擦转轴铰链设置与中间凸轮配合的控制配合结构及和结合件配合的结合结构,所述控制配合结构和结合结构均和第二轴一起转动;所述联动式摩擦转轴铰链设置有弹簧,所述弹簧将结合件向着所述结合结构的方向压紧,并通过结合件也将中间凸轮向着所述控制配合结构方向压紧。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联动式摩擦转轴铰链,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机构上设置和第二轴一起转动的第二凸轮,所述控制配合结构及结合结构设置在第二凸轮上。
4.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联动式摩擦转轴铰链,其特征在于,所述中间凸轮套在不能转的第三轴上,第三轴和第一轴、第二轴具有共同的轴线,第一轴为空心轴,第三轴穿过第一轴的中心孔而与联动式摩擦转轴铰链的外壳连接固定。
5.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联动式摩擦转轴铰链,其特征在于,其设置有操作所述中间凸轮的压杆,第二轴中空,压杆穿过第二轴的中心孔作用于中间凸轮。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联动式摩擦转轴铰链,其特征在于,其设置有外壳和转动轮,所述转动轮处在外壳外且与第二轴一起转动,所述摩擦套被外壳固定。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联动式摩擦转轴铰链,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轴上套有与外壳处于静止状态的固定圈,所述扭簧连接在固定圈和转动轮之间。
8.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联动式摩擦转轴铰链,其特征在于,所述结合件和结合结构为可离合的齿轮啮合配合。
9.一种移动电子产品终端,其特征在于它设置有权利要求1所述的联动式摩擦转轴铰链。
10.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移动电子产品终端,其特征在于其中与联动式摩擦转轴铰链连接的分别是移动电子产品终端主体和盖;或者,其中与联动式摩擦转轴铰链连接的分别是移动电子产品终端主体和支架

说明书全文

联动式摩擦转轴铰链和移动电子产品终端

技术领域

[0001] 本实用新型涉及摩擦转轴铰链和移动电子产品终端,所述移动电子产品终端、可以是笔记本电脑、pad、手机、平板电脑游戏机等电子产品终端。

背景技术

[0002] 目前,对于诸如笔记本电脑、pad等移动电子产品终端,其厚度越来越薄,不仅如此,对其盖、支架等转动部件的打开和关闭操作性能的要求也越来越高,比如打开盖时比较轻松关闭时需更用,或相反,此外还有各种各样的开合手感要求,这样,对铰链的结构提出了更高要求。然而,薄型化设计意味着对铰链结构有更多的限制,这又往往成为改进结构最大的障碍。发明内容
[0003]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联动式摩擦转轴铰链,实现了初始自动功能和传统摩擦铰链所具有的随意停止功能相结合的特殊体验感,进一步丰富摩擦铰链的操作手感和功能。为此,本实用新型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0004] 联动式摩擦转轴铰链,包括第一轴及套在第一轴外的摩擦套,其特征在于,所述摩擦转轴铰链还包括与第一轴具有共同轴线的第二轴;
[0005] 所述第二轴连接由扭簧驱动的驱动机构且在联动式摩擦转轴铰链关闭后扭簧处于蓄能状态在打开时释放所蓄的能量,在扭簧释放能量时,所述驱动机构驱动第二轴转动;所述第一轴和第二轴之间设置离合机构,联动式摩擦转轴铰链具有第一工作配合状态和第二工作配合状态,在第一工作配合状态时,离合机构将第一轴和第二轴之间断开,在第二工作配合状态,所述离合机构将第一轴和第二轴连接起来一起转动;第一工作配合状态为所述铰链在打开过程的初始阶段及关闭过程的结束阶段所处的状态,所述第二工作状态为所述铰链在打开过程的初始阶段到关闭过程的结束阶段之间阶段所处的状态。
[0006] 在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的基础上,本实用新型还可采用以下进一步的技术方案:
[0007] 所述离合机构包括中间凸轮、结合件,所述结合件与第一轴一起转动并能够轴向移动,中间凸轮被定位而不能转动但能轴向运动;所述摩擦转轴铰链设置与中间凸轮配合的控制配合结构及和结合件配合的结合结构,所述控制配合结构和结合结构均和第二轴一起转动;所述联动式摩擦转轴铰链设置有弹簧,所述弹簧将结合件向着所述结合结构的方向压紧,并通过结合件也将中间凸轮向着所述控制配合结构方向压紧。
[0008] 所述驱动机构上设置和第二轴一起转动的第二凸轮,所述控制配合结构及结合结构设置在第二凸轮上。
[0009] 所述中间凸轮套在不能转的第三轴上,第三轴和第一轴、第二轴具有共同的轴线,第一轴为空心轴,第三轴穿过第一轴的中心孔而与联动式摩擦转轴铰链的外壳连接固定。
[0010] 所述联动式摩擦转轴铰链设置有操作所述中间凸轮的压杆,第二轴中空,压杆穿过第二轴的中心孔作用于中间凸轮。
[0011] 所述联动式摩擦转轴铰链设置有外壳和转动轮,所述转动轮处在外壳外且与第二轴一起转动,所述摩擦套被外壳固定。
[0012] 所述第二轴上套有与外壳处于静止状态的固定圈,所述扭簧连接在固定圈和转动轮之间。
[0013] 所述结合件和结合结构为可离合的齿轮啮合配合。
[0014] 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了一种设置有上述联动式摩擦转轴铰链的移动电子产品终端。
[0015] 其中与联动式摩擦转轴铰链连接的分别是移动电子产品终端主体和盖。
[0016] 其中与联动式摩擦转轴铰链连接的分别是移动电子产品终端主体和支架。
[0017] 由于采用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实现了初始自动功能和传统摩擦铰链所具有的自由停靠功能相结合的特殊体验感,能够使摩擦铰链具有弹出自动打开的功能,既打开操作方便又能够实现任意度打开的功能;且自动打开角度可以根据客户需求而方便地改变。附图说明
[0018] 图1为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实施例在第一轴和第二轴脱开状态下剖开外壳后的示意图。
[0019] 图2为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实施例的剖视图。
[0020] 图3为本发明所提供的实施例在第一轴和第二轴联动状态下也即处于自由停靠阶段剖开外壳后的示意图。
[0021] 图4为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实施例的爆炸图。
[0022] 图5为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实施例的内部结构图。
[0023] 图6为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实施例的运动演示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24] 参照附图,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联动式摩擦转轴铰链包括第一轴1及套在第一轴1外的摩擦套10,摩擦套2与转轴1利用它们之间的摩擦力实现自由停靠的功能,且在输入外力而克服摩擦力后,又能继续发生相对转动。
[0025] 所述摩擦转轴铰链还包括与第一轴1具有共同轴线的第二轴2;
[0026] 所述第二轴2连接由扭簧91驱动的驱动机构且在联动式摩擦转轴铰链关闭后扭簧91处于蓄能状态在打开时释放所蓄的能量,在扭簧91释放能量时,所述驱动机构驱动第二轴2转动;所述第一轴1和第二轴2之间设置离合机构,联动式摩擦转轴铰链具有第一工作配合状态和第二工作配合状态,在第一工作配合状态时,离合机构将第一轴和第二轴之间断开,在第二工作配合状态,所述离合机构将第一轴和第二轴连接起来一起转动;第一工作配合状态为所述铰链在打开过程的初始阶段及关闭过程的结束阶段所处的状态,所述第二工作状态为所述铰链在打开过程的初始阶段到关闭过程的结束阶段之间阶段所处的状态。
[0027] 所述离合机构包括中间凸轮4、结合件5,所述结合件5与第一轴1一起转动并能够轴向移动,中间凸轮4被定位而不能转动但能轴向运动;所述摩擦转轴铰链设置与中间凸轮配合的控制配合结构61及和结合件配合的结合结构62,所述控制配合结构61和结合结构62均和第二轴一起转动;所述联动式摩擦转轴铰链设置有弹簧7,所述弹簧7套在第一轴1外,将结合件5向着所述结合结构62的方向压紧,并通过结合件5也将中间凸轮4向着所述控制配合结构61的方向压紧。
[0028] 所述驱动机构上设置和第二轴2一起转动的第二凸轮6,所述控制配合结构61及结合结构62设置在第二凸轮6上。
[0029] 所述中间凸轮6套在不能转的第三轴3上,第三轴3和第一轴1、第二轴2具有共同的轴线,第一轴1为空心轴,第三轴3穿过第一轴1的中心孔而与联动式摩擦转轴铰链的外壳7连接固定。
[0030] 所述联动式摩擦转轴铰链设置有操作所述中间凸轮的压杆8,第二轴2中空,压杆8穿过第二轴2的中心孔作用于中间凸轮4,使其被压下而脱离和控制配合结构61的配合。
[0031] 所述联动式摩擦转轴铰链设置有转动轮92,所述转动轮92处在外壳7外且与第二轴2一起转动,所述摩擦套10也被外壳7固定。
[0032] 所述第二轴2上套有与外壳7处于静止状态的固定圈93,所述扭簧91连接在固定圈93和转动轮92之间。
[0033] 所述结合件5和结合结构62为可离合的齿轮啮合配合。
[0034] 本实用新型的摩擦转轴铰链尤其适于应用于平板电脑及大尺寸手机等数码产品的支撑结构,提供足够大的支撑力。
[0035] 对于应用上述联动式摩擦转轴铰链的移动电子产品终端,其主体和盖可分别和外壳8和转动轮92相连,或者,移动电子产品终端的主体和支架分别和外壳8和转动轮92相连。
[0036] 1.本实用新型在初始状态下,转动轮91和第二轴2,第二凸轮和第二轴2均通过扁位配合,组装后配合的两件之间进行焊接,在运动过程中,这三个部品可视为一体;固定圈93通过两侧的凸起和外壳7进行装配,运动过程中固定圈93和外壳7相对静止;中间凸轮4和第三轴3通过扁位进行配合,中间凸轮4只能沿第三轴3的轴向上下滑动。中间凸轮4受到结合件5传递的弹簧7的轴向的力。在此状态下,中间凸轮4压紧第二凸轮内圈凸轮面也即控制配合结构61,同时转动轮92受到扭簧91的扭力。在各个力的共同作用下,各部件处于静止状态。
[0037] 2. 自动打开(第一工作配合状态):按压压杆8,压杆8将中间凸轮4沿轴向向下推,直至中间凸轮4轮齿和控制配合结构61轮齿分离,转动轮92,第二凸轮6和第二轴2在扭簧扭力的作用下旋转Y°至预设的位置,此时扭簧91预紧力完全释放,弹簧将中间凸轮4沿轴向向上推,结合件4与控制配合结构61轮齿啮合。通过参数调节,按压压杆可将铰链(移动电子产品终端)打开至终端客户最常用的角度。
[0038] 3. Free-stop角度自由调节(第二工作配合状态):联动式摩擦转轴铰链中的第二轴2与第二凸轮6通过扁位连接。第二凸轮6和结合件4 啮合后,旋转转动轮92,力就可以通过第二轴2,第二凸轮6和中间凸轮4,传递至第一轴1;第一轴1与摩擦套10配合,两件之间有相对转动时就会有摩擦力产生;转动轮92在Z°~X°范围内转动时,均会有自由停靠功能(Free Stop)的手感。
[0039] 4、关闭过程:
[0040] 传动轮回旋至Y°时(第二工作配合状态),再继续旋转将进入关闭过程的结束阶段(第一工作配合状态)。由于中间凸轮4不转,第二凸轮6在转,当转动轮92回旋至接近Y°时(第二工作配合状态),第二凸轮6开始驱动中间凸轮4轴向后退,第二凸轮6和结合件4逐渐脱开,进入第一工作配合状态。
[0041] 继续旋转转动轮,此时摩擦套不起作用,扭簧在蓄能,关闭过程的结束阶段只需克服扭簧的反作用力,直至到关闭位(第一工作配合状态)。
相关专利内容
标题 发布/更新时间 阅读量
一种转轴 2020-05-11 487
转轴装置 2020-05-11 214
门转轴 2020-05-11 219
转轴装置 2020-05-11 483
减震转轴 2020-05-12 719
转轴机构 2020-05-12 885
转轴结构 2020-05-12 688
转轴结构 2020-05-13 235
转轴装置 2020-05-13 390
电机转轴 2020-05-11 504
高效检索全球专利

专利汇是专利免费检索,专利查询,专利分析-国家发明专利查询检索分析平台,是提供专利分析,专利查询,专利检索等数据服务功能的知识产权数据服务商。

我们的产品包含105个国家的1.26亿组数据,免费查、免费专利分析。

申请试用

分析报告

专利汇分析报告产品可以对行业情报数据进行梳理分析,涉及维度包括行业专利基本状况分析、地域分析、技术分析、发明人分析、申请人分析、专利权人分析、失效分析、核心专利分析、法律分析、研发重点分析、企业专利处境分析、技术处境分析、专利寿命分析、企业定位分析、引证分析等超过60个分析角度,系统通过AI智能系统对图表进行解读,只需1分钟,一键生成行业专利分析报告。

申请试用

QQ群二维码
意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