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专利库 / 驱动系统 / 活塞行程 / 双活塞行程感应式阻力变化阻尼结构

活塞行程感应式阻变化阻尼结构

阅读:647发布:2020-05-12

专利汇可以提供活塞行程感应式阻变化阻尼结构专利检索,专利查询,专利分析的服务。并且本 发明 公开了一种双 活塞 行程 感应式阻 力 变化阻尼结构,包括缸体,所述的缸体内部设置上活塞和下活塞,所述的上活塞和下活塞之间设置内筒,所述的内筒外部套设外筒,所述的内筒与外筒活动连接,所述的内筒上设置阻尼内孔,所述的外筒上设置阻尼外孔,所述的阻尼内孔或阻尼内孔为宽度或高度变化的通孔。本发明由于阻尼外孔或阻尼内孔为宽度或高度变化的通孔,在上活塞与下活塞的相对 位置 发生变化时,带动内筒和外筒相对位置发生变化,在阻尼外孔与阻尼内孔共同作用下,使阻尼外孔与阻尼内孔重叠的通孔大小发生变化,从而使阻尼力发生变化,实现阻尼变化。,下面是活塞行程感应式阻变化阻尼结构专利的具体信息内容。

1.一种双活塞行程感应式阻变化阻尼结构,其特征是,包括缸体,所述的缸体内部设置上活塞和下活塞,所述的上活塞和下活塞之间设置内筒,所述的内筒外部套设外筒,所述的内筒与外筒活动连接,所述的内筒上设置阻尼内孔,所述的外筒上设置阻尼外孔,所述的阻尼外孔或阻尼内孔为宽度或高度变化的通孔。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双活塞行程感应式阻力变化阻尼结构,其特征是,所述的内筒与下活塞固定连接,所述的外筒与上活塞固定连接,所述的下活塞上设置过孔。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双活塞行程感应式阻力变化阻尼结构,其特征是,所述的内筒与外筒之间轴向固定连接,所述的外筒上设置驱动筒,所述的驱动筒与外筒活动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双活塞行程感应式阻力变化阻尼结构,其特征是,所述的驱动筒上设置导向杆,所述的导向杆与驱动筒固定连接,所述的外筒上设置驱动槽,所述的驱动槽与导向杆相对应。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双活塞行程感应式阻力变化阻尼结构,其特征是,所述的外筒与下活塞固定连接,所述的内筒与外筒轴向固定连接,所述的缸体上方设置橡胶囊,所述的橡胶囊与缸体固定连接,所述的橡胶囊内设置驱动装置,所述的驱动装置与橡胶囊固定连接,所述的驱动装置与内筒周向固定连接。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双活塞行程感应式阻力变化阻尼结构,其特征是,所述的驱动装置包括内圈外圈,所述的内圈与外圈之间设置驱动杆,所述的驱动杆两端分别与内圈和外圈固定连接。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双活塞行程感应式阻力变化阻尼结构,其特征是,所述的外圈包括若干驱动片,所述的驱动片等距离分布在橡胶囊内。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双活塞行程感应式阻力变化阻尼结构,其特征是,所述的内筒与上活塞固定连接,所述的外筒与内筒轴向固定连接。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双活塞行程感应式阻力变化阻尼结构,其特征是,所述的下活塞上设置活塞杆,所述的活塞杆与下活塞固定连接,所述的外筒上设置转动筒,所述的活塞杆与转动筒活动连接。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双活塞行程感应式阻力变化阻尼结构,其特征是,所述的转动筒上设置驱动槽,所述的活塞杆上设置导向杆,所述的导向杆与驱动槽相对应。

说明书全文

活塞行程感应式阻变化阻尼结构

技术领域

[0001] 本发明涉及液压减震阻尼领域,更具体的说,本发明涉及一种双活塞行程感应式阻力变化阻尼结构。

背景技术

[0002] 传统液压阻尼结构中,阻尼力量的产生基本是由固定阻尼油孔和泄压这两者来实现:固定阻尼油孔限制液压油流量,实现阻尼效果;压力过大时泄压阀开启,加大流量减少阻尼力度。这是单纯的压力感应式阻尼结构,阻尼力度只能随着压力增大而递减。在需要阻尼力量递增,或者增减动态变化的场合都无法胜任。目前实现类似阻尼力量可控变化的方案有:1、加入电子控制系统,比如用步进电机动态调整阻尼油孔的孔径,随时改变阻尼力度;2、加入液压,动态调整液体压力,从而实现阻尼控制。这两种解决方案成本高,结构复杂,体积庞大,调试维护困难,故障率高,因而使用范围受到很大限制。
[0003] 本专利提出了一种全新的阻尼结构:行程感应式阻力变化阻尼结构。利用阻尼油在活塞两端的往复流动来带动机械结构,改变阻尼油孔的孔径,其阻尼力度可以随着阻尼行程变化而任意增大或减少,实现如程序控制般的效果,体积小,纯机械结构,简单可靠,无需外部动力,填补目前各种应用的空白,在市场上有广大的实用空间。

发明内容

[0004]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解决现有上述的问题,提供了一种双活塞行程感应式阻力变化阻尼结构。
[0005] 为实现以上目的,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双活塞行程感应式阻力变化阻尼结构,包括缸体,所述的缸体内部设置上活塞和下活塞,所述的上活塞和下活塞之间设置内筒,所述的内筒外部套设外筒,所述的内筒与外筒活动连接,所述的内筒上设置阻尼内孔,所述的外筒上设置阻尼外孔,所述的阻尼内孔或阻尼外孔为宽度或高度变化的通孔。由于阻尼外孔或阻尼内孔为宽度或高度变化的通孔,在上活塞与下活塞的相对位置发生变化时,带动内筒和外筒相对位置发生变化,在阻尼外孔与阻尼内孔共同作用下,使阻尼外孔与阻尼内孔重叠的通孔大小发生变化,从而使液压油流量发生变化,实现阻尼力度变化。根据需求调整阻尼外孔和阻尼内孔,就可以使阻尼外孔与阻尼内孔重叠的通孔的孔径按照预期变大或变小,从而使阻尼力度在工作时按照我们的需求增大或者减少。
[0006] 可选的,所述的内筒与下活塞固定连接,所述的外筒与上活塞固定连接,所述的下活塞上设置过孔。这样上活塞带动外筒运动,下活塞带动内筒运动,过孔用于液压油的通过。
[0007] 可选的,所述的内筒与外筒之间轴向固定连接,所述的外筒上设置驱动筒,所述的驱动筒与外筒活动连接。内筒与外筒轴向固定连接即内筒与外筒之间可以旋转,但不可以沿着轴向相互运动,驱动筒用于驱动外筒转动。
[0008] 可选的,所述的驱动筒上设置导向杆,所述的导向杆与驱动筒固定连接,所述的外筒上设置驱动槽,所述的驱动槽与导向杆相对应。驱动槽为斜的驱动槽,外筒的旋转上通过驱动筒上的导向杆在驱动槽内滑动,从而带动外筒旋转。
[0009] 可选的,所述的外筒与下活塞固定连接,所述的内筒与外筒轴向固定连接,所述的缸体上方设置橡胶囊,所述的橡胶囊与缸体固定连接,所述的橡胶囊内设置驱动装置,所述的驱动装置与橡胶囊固定连接,所述的驱动装置与内筒周向固定连接。
[0010] 可选的,所述的驱动装置包括内圈外圈,所述的内圈与外圈之间设置驱动杆,所述的驱动杆两端分别与内圈和外圈固定连接。
[0011] 橡胶囊能起到缓冲的作用,橡胶囊的外径发生变化,带动外圈运动,再通过驱动杆带动内圈转动,内圈转动带动下活塞或者阻尼缸转动,从而实现阻尼变化。
[0012] 可选的,所述的外圈包括若干驱动片,所述的驱动片等距离分布在橡胶囊内。驱动片等距离分布在橡胶囊内,使内圈受力均匀,转动平稳,提高了阻尼的稳定性
[0013] 可选的,所述的内筒与上活塞固定连接,所述的外筒与内筒轴向固定连接。
[0014] 可选的,所述的下活塞上设置活塞杆,所述的活塞杆与下活塞固定连接,所述的外筒上设置转动筒,所述的活塞杆与转动筒活动连接。
[0015] 下活塞运动,带动活塞杆运动,活塞杆带动转动筒转动,转动筒转动,带动外筒转动,从而实现外筒与内筒的相互转动,引起阻尼油孔孔径改变,使液压油流量发生变化,最终实现阻尼力度变化。
[0016] 可选的,所述的转动筒上设置驱动槽,所述的活塞杆上设置导向杆,所述的导向杆与驱动槽相对应。驱动槽为斜的驱动槽,外筒的旋转上通过驱动筒上的导向杆在驱动槽内滑动,从而带动外筒旋转。
[0017] 本发明具有以下有益效果:由于阻尼外孔或阻尼内孔为宽度或高度变化的通孔,在上活塞与下活塞的相对位置发生变化时,带动内筒和外筒相对位置发生变化,在阻尼外孔与阻尼内孔共同作用下,使阻尼外孔与阻尼内孔重叠的通孔大小发生变化,从而使液压油流量发生变化,实现阻尼力度变化。附图说明
[0018] 图1是实施例一的一种结构示意图;
[0019] 图2是实施例二的一种结构示意图;
[0020] 图3是实施例三的一种结构示意图;
[0021] 图4是驱动装置的一种结构示意图;
[0022] 图5是实施例四的一种结构示意图;
[0023] 图6是转动原理的一种结构示意图。
[0024] 1、缸体,2、上活塞,3、下活塞,4、外筒,5、内筒,6、阻尼内孔,7、阻尼外孔,8、过孔,9、驱动装置,10、橡胶囊,11、导向杆,12、驱动槽,31、活塞杆,41、驱动筒,42、转动筒,91、外圈,92、内圈,93、驱动杆,94、驱动片。

具体实施方式

[0025] 下面结合具体实施例,并结合附图,对本发明的技术方案作进一步的说明:
[0026] 实施例一:双活塞行程感应式阻力变化阻尼结构(见附图1),包括缸体1,所述的缸体1内部设置上活塞2和下活塞3,所述的上活塞2和下活塞3之间设置内筒5,所述的内筒5外部套设外筒4,所述的内筒5与外筒4活动连接,所述的内筒4上设置阻尼内孔6,所述的外筒5上设置阻尼外孔7,所述的阻尼内孔6或阻尼外孔7为宽度或高度变化的通孔,所述的内筒5与下活塞3固定连接,所述的外筒4与上活塞2固定连接,所述的下活塞3上设置过孔8。
[0027] 上活塞带动外筒运动,下活塞带动内筒运动,过孔用于液压油的通过,由于阻尼外孔或阻尼内孔为宽度或高度变化的通孔,在上活塞与下活塞的相对位置发生变化时,带动内筒和外筒相对位置发生变化,在阻尼外孔与阻尼内孔共同作用下,使阻尼外孔与阻尼内孔重叠的通孔大小发生变化,使液压油流量发生变化,进而实现阻尼力度变化。
[0028] 实施例二:双活塞行程感应式阻力变化阻尼结构(见附图2、6),包括缸体1,所述的缸体1内部设置上活塞2和下活塞3,所述的上活塞2和下活塞3之间设置内筒5,所述的内筒5外部套设外筒4,所述的内筒5与外筒4活动连接,所述的内筒4上设置阻尼内孔6,所述的外筒5上设置阻尼外孔7,所述的阻尼内孔6或阻尼内孔7为宽度或高度变化的通孔,所述的内筒5与外筒4之间轴向固定连接,所述的外筒4上设置驱动筒41,所述的驱动筒41与外筒4活动连接,所述的驱动筒41上设置导向杆11,所述的导向杆11与驱动筒41固定连接,所述的外筒4上设置驱动槽12,所述的驱动槽12与导向杆11相对应。
[0029] 内筒与外筒轴向固定连接即内筒与外筒之间可以旋转,但不可以沿着轴向相互运动,驱动筒用于驱动外筒转动,驱动槽为斜的驱动槽,外筒的旋转上通过驱动筒上的导向杆在驱动槽内滑动,从而带动外筒旋转,内筒和外筒相对位置发生变化,在阻尼外孔与阻尼内孔共同作用下,使阻尼外孔与阻尼内孔重叠的通孔大小发生变化,从而使液压油流量发生变化,实现阻尼力度变化。
[0030] 实施例三:双活塞行程感应式阻力变化阻尼结构(见附图3、4),包括缸体1,所述的缸体1内部设置上活塞2和下活塞3,所述的上活塞2和下活塞3之间设置内筒5,所述的内筒5外部套设外筒4,所述的内筒5与外筒4活动连接,所述的内筒4上设置阻尼内孔6,所述的外筒5上设置阻尼外孔7,所述的阻尼内孔6或阻尼内孔7为宽度或高度变化的通孔,所述的外筒5与下活塞3固定连接,所述的内筒4与外筒5轴向固定连接,所述的缸体1上方设置橡胶囊10,所述的橡胶囊10与缸体1固定连接,所述的橡胶囊10内设置驱动装置9,所述的驱动装置
9与橡胶囊10固定连接,所述的驱动装置9与内筒5周向固定连接,所述的驱动装置9包括内圈92和外圈91,所述的内圈92与外圈91之间设置驱动杆93,所述的驱动杆93两端分别与内圈92和外圈91固定连接,所述的外圈91包括四个驱动片94,所述的驱动片94等距离分布在橡胶囊10内。
[0031] 橡胶囊能起到缓冲的作用,驱动片等距离分布在橡胶囊内,使内圈受力均匀,转动平稳,提高了阻尼的稳定性,橡胶囊的外径发生变化,带动外圈运动,再通过驱动杆带动内圈转动,内圈转动带动下活塞或者阻尼缸转动,使阻尼外孔与阻尼内孔重叠的通孔大小发生变化,从而使液压油流量发生变化,实现阻尼力度变化。
[0032] 实施例四:双活塞行程感应式阻力变化阻尼结构(见附图5、6),包括缸体1,所述的缸体1内部设置上活塞2和下活塞3,所述的上活塞2和下活塞3之间设置内筒5,所述的内筒5外部套设外筒4,所述的内筒5与外筒4活动连接,所述的内筒4上设置阻尼内孔6,所述的外筒5上设置阻尼外孔7,所述的阻尼内孔6或阻尼内孔7为宽度或高度变化的通孔,所述的内筒5与上活塞2固定连接,所述的外筒4与内筒5轴向固定连接,所述的下活塞3上设置活塞杆31,所述的活塞杆31与下活塞3固定连接,所述的外筒4上设置转动筒42,所述的活塞杆31与转动筒42活动连接,所述的转动筒42上设置驱动槽12,所述的活塞杆31上设置导向杆11,所述的导向杆11与驱动槽12相对应。
[0033] 下活塞运动,带动活塞杆运动,活塞杆带动转动筒转动,转动筒转动,带动外筒转动,从而实现外筒与内筒的相互转动,使阻尼外孔与阻尼内孔重叠的通孔大小发生变化,从而使液压油流量发生变化,实现阻尼力度变化。驱动槽为斜的驱动槽,外筒的旋转上通过驱动筒上的导向杆在驱动槽内滑动,从而带动外筒旋转。
[0034] 上述具体实施方式用来解释说明本发明,而不是对本发明进行限制,在本发明的精神和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内,对本发明做出的任何修改和改变,都落入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高效检索全球专利

专利汇是专利免费检索,专利查询,专利分析-国家发明专利查询检索分析平台,是提供专利分析,专利查询,专利检索等数据服务功能的知识产权数据服务商。

我们的产品包含105个国家的1.26亿组数据,免费查、免费专利分析。

申请试用

分析报告

专利汇分析报告产品可以对行业情报数据进行梳理分析,涉及维度包括行业专利基本状况分析、地域分析、技术分析、发明人分析、申请人分析、专利权人分析、失效分析、核心专利分析、法律分析、研发重点分析、企业专利处境分析、技术处境分析、专利寿命分析、企业定位分析、引证分析等超过60个分析角度,系统通过AI智能系统对图表进行解读,只需1分钟,一键生成行业专利分析报告。

申请试用

QQ群二维码
意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