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专利库 / 驱动系统 / 转轴 / 一种用于多手臂工业机器人的转轴

一种用于多手臂工业机器人转轴

阅读:452发布:2021-07-06

专利汇可以提供一种用于多手臂工业机器人转轴专利检索,专利查询,专利分析的服务。并且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用于多手臂工业 机器人 的 转轴 ,包括下轴套和上轴套,所述下轴套上表面内侧边缘设置有接合板,且下轴套上方套合在接合板外侧设置有上轴套,且上轴套与下轴套之间设置有 密封圈 ,所述下轴套内部底部中央设置有连轴槽,且连轴槽中设置有抗磨环,所述抗磨环中央套合设置有转盘,且转盘上安插设置有转轴,所述上轴套上表面中央设置有连接环,且连接环套合设置在转轴外侧,所述转轴与连接环之间安插设置有四组连接 螺栓 ,所述转轴顶部套合设置有快速接头,所述下轴套与上轴套之间设置有环形的海绵圈。该装置通过海绵圈可对该装置收到的震动冲击进行缓冲,并对连轴槽内渗透出的 润滑油 进行 吸附 。,下面是一种用于多手臂工业机器人转轴专利的具体信息内容。

1.一种用于多手臂工业机器人转轴,包括下轴套(1)和上轴套(2),其特征在于:所述下轴套(1)上表面内侧边缘设置有接合板(6),且下轴套(1)上方套合在接合板(6)外侧设置有上轴套(2),且上轴套(2)与下轴套(1)之间设置有密封圈(3),所述下轴套(1)内部底部中央设置有连轴槽(7),且连轴槽(7)中设置有抗磨环(8),所述抗磨环(8)中央套合设置有转盘(9),且转盘(9)上安插设置有转轴(10),所述上轴套(2)上表面中央设置有连接环(5),且连接环(5)套合设置在转轴(10)外侧,所述转轴(10)与连接环(5)之间安插设置有四组连接螺栓(12),所述转轴(10)顶部套合设置有快速接头(4),所述下轴套(1)与上轴套(2)之间设置有环形的海绵圈(11)。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多手臂工业机器人的转轴,其特征在于:所述连轴槽(7)为底部与抗磨环(8)相匹配的槽体,且连轴槽(7)上方设置有与转轴(10)相匹配通孔的圆盖,所述抗磨环(8)半径大于转轴(10)半径。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多手臂工业机器人的转轴,其特征在于:所述海绵圈(11)为高度大于下轴套(1)内部上表面至上轴套(2)内部下表面间距的环形海绵垫,且海绵圈(11)内聚距离连轴槽(7)外壁间距为三厘米。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多手臂工业机器人的转轴,其特征在于:所述上轴套(2)外径与下轴套(1)外径相同,且接合板(6)为下轴套(1)二分之一厚度的圆形板,所述接合板(6)高度大于上轴套(2)槽深。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多手臂工业机器人的转轴,其特征在于:所述快速接头(4)为套合在转轴(10)顶部,且表面环绕等距开有四组凹槽且垂直排列设置有三组的环体。

说明书全文

一种用于多手臂工业机器人转轴

技术领域

[0001] 本实用新型涉及转轴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用于多手臂工业机器人的转轴。

背景技术

[0002] 现有的机器人通过转轴代替人类关节实现机械臂的转向以达到运动、工作的功能。它的任务是协助或取代人类工作的工作,例如生产业、建筑业,或是危险的工作。机器人工作机械臂之间需要设置转轴,现有的转轴多采用嵌套设置的轴体与齿轮轴承通过机械配合实现转动,现有的齿轮和轴承为保持运转流畅和防止磨损,需要通过润滑油涂抹设置机械结构表面进行润滑。
[0003] 现有的转轴中润滑油添加较少易导致机械结构磨损,而添加较多润滑油则会出现漏油现象,漏出的润滑油会导致机器人外表面吸附灰尘杂质,影响机器人的正常使用,且现有的转轴安装过程较为复杂,需要通过螺栓将转轴固定安装在机械臂内部,耗时较长。
[0004] 如果能够发明一种可防止漏油且安装方便的转轴就能够解决此类问题,为此我们提供了一种用于多手臂工业机器人的转轴。实用新型内容
[0005]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了一种用于多手臂工业机器人的转轴,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0006]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用于多手臂工业机器人的转轴,包括下轴套和上轴套,所述下轴套上表面内侧边缘设置有接合板,且下轴套上方套合在接合板外侧设置有上轴套,且上轴套与下轴套之间设置有密封圈,所述下轴套内部底部中央设置有连轴槽,且连轴槽中设置有抗磨环,所述抗磨环中央套合设置有转盘,且转盘上安插设置有转轴,所述上轴套上表面中央设置有连接环,且连接环套合设置在转轴外侧,所述转轴与连接环之间安插设置有四组连接螺栓,所述转轴顶部套合设置有快速接头,所述下轴套与上轴套之间设置有环形的海绵圈。
[0007] 优选的,所述连轴槽为底部与抗磨环相匹配的槽体,且连轴槽上方设置有与转轴相匹配通孔的圆盖,所述抗磨环半径大于转轴半径。
[0008] 优选的,所述海绵圈为高度大于下轴套内部上表面至上轴套内部下表面间距的环形海绵垫,且海绵圈内聚距离连轴槽外壁间距为三厘米。
[0009] 优选的,所述上轴套外径与下轴套外径相同,且接合板为下轴套二分之一厚度的圆形板,所述接合板高度大于上轴套槽深。
[0010] 优选的,所述快速接头为套合在转轴顶部,且表面环绕等距开有四组凹槽且垂直排列设置有三组的环体。
[0011]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0012] 1.该装置通过转轴连接安装在设置与连轴槽内的转盘上实现转轴的固定设置,通过抗磨环减少转盘与连轴槽壁面之间的摩擦,增加转动效率。
[0013] 2.该装置通过下轴套和上轴套将转轴与连轴槽连接部与外界隔离,并通过上轴套与下轴套之间设置有密封圈,避免了杂质吸附在转轴表面影响转动。
[0014] 3.该装置通过下轴套与上轴套内部设置有海绵圈可对该装置收到的震动冲击进行缓冲,并对连轴槽内渗透出的润滑油进行吸附,减少油污。附图说明
[0015] 图1为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图;
[0016] 图2为本实用新型剖面示意图。
[0017] 图中:1下轴套、2上轴套、3密封圈、4快速接头、5连接环、6接合板、7连轴槽、8抗磨环、9转盘、10转轴、11海绵圈、12连接螺栓。

具体实施方式

[0018]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技术方案,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0019] 请参阅图1至图2,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用于多手臂工业机器人的转轴,包括下轴套1和上轴套2,下轴套1上表面内侧边缘设置有接合板6,且下轴套1上方套合在接合板6外侧设置有上轴套2,且上轴套2与下轴套1之间设置有密封圈3,下轴套1内部底部中央设置有连轴槽7,且连轴槽7中设置有抗磨环8,抗磨环8中央套合设置有转盘9,且转盘9上安插设置有转轴10,上轴套2上表面中央设置有连接环5,且连接环5套合设置在转轴10外侧,转轴10与连接环5之间安插设置有四组连接螺栓12,转轴10顶部套合设置有快速接头4,下轴套1与上轴套2之间设置有环形的海绵圈11。
[0020] 进一步地,连轴槽7为底部与抗磨环8相匹配的槽体,且连轴槽7上方设置有与转轴10相匹配通孔的圆盖,抗磨环8半径大于转轴10半径。
[0021] 进一步地,海绵圈11为高度大于下轴套1内部上表面至上轴套2内部下表面间距的环形海绵垫,且海绵圈11内聚距离连轴槽7外壁间距为三厘米。
[0022] 进一步地,上轴套2外径与下轴套1外径相同,且接合板6为下轴套1二分之一厚度的圆形板,接合板6高度大于上轴套2槽深。
[0023] 进一步地,快速接头4为套合在转轴10顶部,且表面环绕等距开有四组凹槽且垂直排列设置有三组的环体。
[0024] 工作原理:该装置通过将转轴10连接安装在设置与连轴槽7内的转盘9上实现转轴10的固定设置,通过抗磨环8减少转盘9与连轴槽7壁面之间的摩擦,增加转动效率,该装置通过下轴套1和上轴套2将转轴10与连轴槽7连接部与外界隔离,并通过上轴套2与下轴套1之间设置有密封圈3,避免了杂质吸附在转轴10表面影响转动,通过下轴套1与上轴套2内部设置有海绵圈11可对该装置收到的震动冲击进行缓冲,并对连轴槽7内渗透出的润滑油进行吸附,通过转轴10顶部设置的快速接头4可将转轴快速固定安插在其他设备上。
[0025] 尽管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理解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和精神的情况下可以对这些实施例进行多种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本实用新型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及其等同物限定。
相关专利内容
标题 发布/更新时间 阅读量
一种转轴 2020-05-11 485
转轴机构 2020-05-11 297
转轴装置 2020-05-11 370
门转轴 2020-05-11 503
转轴 2020-05-11 864
一种转轴 2020-05-12 830
转轴结构 2020-05-12 643
转轴装置 2020-05-13 247
转轴装置 2020-05-13 17
一种转轴 2020-05-13 724
高效检索全球专利

专利汇是专利免费检索,专利查询,专利分析-国家发明专利查询检索分析平台,是提供专利分析,专利查询,专利检索等数据服务功能的知识产权数据服务商。

我们的产品包含105个国家的1.26亿组数据,免费查、免费专利分析。

申请试用

分析报告

专利汇分析报告产品可以对行业情报数据进行梳理分析,涉及维度包括行业专利基本状况分析、地域分析、技术分析、发明人分析、申请人分析、专利权人分析、失效分析、核心专利分析、法律分析、研发重点分析、企业专利处境分析、技术处境分析、专利寿命分析、企业定位分析、引证分析等超过60个分析角度,系统通过AI智能系统对图表进行解读,只需1分钟,一键生成行业专利分析报告。

申请试用

QQ群二维码
意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