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专利库 / 轴承类 / 圆柱滚子轴承 / 一种带U型槽的滚轮轴承

一种带U型槽的滚轮轴承

阅读:6发布:2021-08-04

专利汇可以提供一种带U型槽的滚轮轴承专利检索,专利查询,专利分析的服务。并且本实用新型涉及滚轮 轴承 技术领域,尤其是一种带U型槽的滚轮轴承,包括轴座,在轴座上设置有大滚轮轴承和小滚轮轴承,两个滚轮轴承的轴线相交成90°,轴座与安装凸缘为一体结构,凸缘上开设有至少三个均匀分布的沉孔及 螺纹 孔,轴座安装面的中间设置有圆形槽,圆形槽内开设有两个用于安装注油杯的沉头 螺纹孔 ,螺纹孔底部开设有通向轴座圆柱面上圆弧槽的斜油孔,大滚轮 轴承 内圈 上开设有与轴座圆柱面上圆弧槽相通的油孔及 油槽 。本实用新型的带U型槽的滚轮轴承将安装凸缘与轴座有机地结合,安装方便,结构紧凑,运转灵活, 定位 精确,同时具有更好的润滑和密封作用。,下面是一种带U型槽的滚轮轴承专利的具体信息内容。

1.一种带U型槽的滚轮轴承,包括轴座(1),在轴座(1)上设置有大滚轮轴承(2)和小滚轮轴承(3),两个滚轮轴承的轴线相交成90°,其特征是:轴座(1)与安装凸缘为一体结构,凸缘上开设有至少三个均匀分布的沉孔及螺纹孔,所述的轴座(1)安装面的中间设置有圆形槽,圆形槽内开设有两个用于安装注油杯的沉头螺纹孔,螺纹孔底部开设有通向轴座(1)圆柱面上圆弧槽的注油孔(5),所述的大滚轮轴承内圈(7)上开设有与轴座(1)圆柱面上圆弧槽相通的油孔及油槽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带U型槽的滚轮轴承,其特征是:所述的大滚轮轴承(2)设置在轴座(1)的圆柱面上,轴座(1)上的圆柱面与大滚轮轴承内圈(7)相配合,圆柱面上设计有两个用于穿插芯轴的圆柱孔,轴座(1)的另一端面开有用于连接挡盖的螺钉孔,轴座(1)内设置有U型槽(11),小滚轮轴承(3)位于轴座(1)内的U型槽(11)内,其外组件安装于穿插于轴座(1)上的芯轴上。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带U型槽的滚轮轴承,其特征是:所述的大滚轮轴承(2)为双列满装圆柱滚子轴承,所述的小滚轮轴承(3)为四列满装圆柱滚子轴承。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带U型槽的滚轮轴承,其特征是:所述的芯轴两端面为圆弧面,与大滚轮轴承内圈(7)相配合,在沿圆弧面的方向设置有油槽,沿芯轴方向和垂直芯轴的方向设置有两个垂直相通的油孔。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带U型槽的滚轮轴承,其特征是:所述的大滚轮轴承内圈(7)挡边外径面上设置有用于安装聚酯双唇密封圈(9)的密封槽,所述的密封圈(9)外径与大滚轮轴承外圈(6)内径形成接触式密封,所述的小滚轮轴承(3)上设置有挡圈(10),挡圈(10)上浇注有密封材料。

说明书全文

一种带U型槽的滚轮轴承

技术领域

[0001] 本实用新型涉及滚轮轴承技术领域,尤其是一种带U型槽的滚轮轴承。

背景技术

[0002] 高速公路给人们带来的便利越来越明显,高速公路的发展从1988年的最初的20.4公里上升到目前的86600公里,未来几年高速公路将增长10000公里。按照交通部规划,我国未来几年要建成2005公里长的公路隧道,而与之相配套的隧道挖掘机的数量也逐年递增,其中隧道挖掘机中向前推进器平移机构上的滚轮轴承的需求量更是可观,根据预测,每台配套8只,年需求量大约数500万套以上,其中部分用于出口。目前国内外隧道挖掘机中向前推进器平移机构中使用的滚轮轴承的安装凸缘和轴座是分离的,同时轴承的导向是通过安装在轴座上的一个回转圆柱体在悬臂梁侧面上的运动来完成的。但这种轴承结构存在着以下缺点:(1)安装时需要将轴座整体焊接在一个安装凸缘上,安装困难,拆卸也很不方便;(2)导向的圆柱体的工作面加工比较困难,精度较差,摩擦阻较大,运动不平稳,引导的精度也受影响。
实用新型内容
[0003]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为克服上述存在的问题,提供一种全新的带U型槽的滚轮轴承来代替原隧道挖掘机向前推进器平移机构中的轴承。
[0004] 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带U型槽的滚轮轴承,包括轴座,在轴座上设置有大滚轮轴承和小滚轮轴承,两个滚轮轴承的轴线相交成90°,轴座与安装凸缘为一体结构,不用焊接安装,给安装和拆卸轴承带来了很大的方便,凸缘上开设有至少三个均匀分布的沉孔及螺纹孔以便对轴承进行安装和定位
[0005] 轴座安装面的中间设置有圆形槽,一方面减轻了轴承重量,另一方面减少了安装面的加工面积,降低了加工难度。
[0006] 圆形槽内开设有两个用于安装为轴承注油的注油杯的沉头螺纹孔,螺纹孔底部开设有通向轴座圆柱面上圆弧槽的注油孔,大滚轮轴承内圈上开设有与轴座圆柱面上圆弧槽相通的油孔及油槽,油杯中的油由斜油孔通过大滚轮轴承内圈上的油孔进入到大滚轮轴承内部进行润滑。
[0007] 芯轴两端面为圆弧面,与大滚轮轴承内圈相配合,在沿圆弧面的方向设置有油槽,而且油槽的中心要通过芯轴的中心,偏了,油不顺畅,起不到润滑作用。沿芯轴方向和垂直芯轴的方向设置有两个垂直相通的油孔,油杯中的油由轴座的斜油孔通过轴座中的芯轴上的油槽、油孔进入到小滚轮轴承内部进行润滑。
[0008] 大滚轮轴承设置在轴座的圆柱面上,主要用来承受推进器平移机构的重量和冲击载荷,设计为双列满圆柱滚子轴承。轴座上的圆柱面与大滚轮轴承的内圈相配合,圆柱面上设计有两个用于穿插芯轴的圆柱孔,圆柱孔的中心与轴座的中间内部设计的U形槽的半圆弧所在中心要重合,同时,必须确保2圆柱孔的轴心线与轴座凸缘的安装面平行差≤0.02mm,轴座的另一端面开有用于连接挡盖的螺钉孔。
[0009] 轴座内设置有U型槽,小滚轮轴承位于轴座内的U型槽内,其外组件安装于穿插于轴座上的芯轴上,小滚轮轴承起引导作用,受力较小,设计时以保证引导精度为主用于实现平移机构两侧的引导,采用四列满装圆柱滚了结构。
[0010] 隧道开采过程中,有许多泥浆、沙子等脏东西,为防止进入轴承,轴承上密封设计必不可少,因此在大滚轮轴承内圈挡边外径面上设置有用于安装聚酯双唇密封圈的密封槽,密封圈的外径与大滚轮轴承外圈的内径形成接触式密封,所述的小滚轮轴承上设置有挡圈,挡圈上浇注有密封材料,既起到挡圈的作用,又能形成对小滚轮轴承的可靠密封。
[0011]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本实用新型的带U型槽的滚轮轴承将安装凸缘与轴座有机地结合,设计为一体,不用焊接安装,给安装和拆卸轴承带来了很大的方便,轴座的设计能够减轻轴承重量,减小了安装面的加工面积,降低了加工难度,提高了引导的精度,同时具有更好的润滑和密封作用,结构紧凑,运转灵活。附图说明
[0012]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说明。
[0013]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0014] 图2是图1的侧视图。
[0015] 图3是图2的A-A剖视图。
[0016] 图中1.轴座,2.大滚轮轴承,3.小滚轮轴承,4.沉头螺栓,5.注油孔,6.大滚轮外圈,7.大滚轮内圈,8.大滚轮滚子,9.密封圈,10.挡圈,11.U型槽。

具体实施方式

[0017] 现在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这些附图均为简化的示意图,仅以示意方式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基本结构,因此其仅显示与本实用新型有关的构成。
[0018] 如图1所示的一种带U型槽的滚轮轴承,包括轴座1,在轴座1上设置有大滚轮轴承2和小滚轮轴承3,两个滚轮轴承的轴线相交成90°,轴座1与安装凸缘为一体结构,凸缘上开设有至少三个均匀分布的沉孔及螺纹孔以便对轴承进行安装与定位。
[0019] 轴座1安装面的中间设置有圆形槽,圆形槽内开设有两个用于安装注油杯的沉头螺纹孔,螺纹孔底部开设有通向轴座圆柱面上圆弧槽的注油孔5,大滚轮轴承内圈7上开设有与轴座1圆柱面上圆弧槽相通的油孔及油槽,油杯中的油由斜油孔通过大滚轮轴承内圈7上的油孔进入到大滚轮轴承2内部进行润滑。
[0020] 大滚轮轴承2设置在轴座1的圆柱面上,大滚轮轴承2为双列满装圆柱滚子轴承,轴座1上的圆柱面与大滚轮轴承内圈7相配合,圆柱面上设计有两个用于穿插芯轴的圆柱孔,轴座1的另一端面钻若干螺钉孔,以便挡盖通过沉头螺钉联接到轴座1上。轴座内1设置有U型槽11,小滚轮轴承3位于轴座1内的U型槽11内,其外组件安装于穿插于轴座1上的芯轴上,小滚轮轴承3为四列满装圆柱滚子轴承。
[0021] 芯轴两端面为圆弧面,与大滚轮轴承内圈7相配合,在沿圆弧面的方向设置有油槽,而且油槽的中心要通过芯轴的中心,偏了,油不顺畅,起不到润滑作用。沿芯轴方向和垂直芯轴的方向设置有两个垂直相通的油孔,油杯中的油由轴座1的斜油孔通过轴座1中的芯轴上的油槽、油孔进入到小滚轮轴承3内部进行润滑。
[0022] 大滚轮轴承内圈7挡边外径面上设置有用于安装聚氨酯双唇密封圈9的密封槽,所述的密封圈9的外径与大滚轮轴承外圈6的内径形成接触式密封,所述的小滚轮轴承3上设置有挡圈10,挡圈10上浇注有密封材料,既起到挡圈10的作用,又能形成对小滚轮轴承3的可靠密封。
[0023] 以上述依据本实用新型的理想实施例为启示,通过上述的说明内容,相关工作人员完全可以在不偏离本项实用新型技术思想的范围内,进行多样的变更以及修改。本项实用新型的技术性范围并不局限于说明书上的内容,必须要根据权利要求范围来确定其技术性范围。
高效检索全球专利

专利汇是专利免费检索,专利查询,专利分析-国家发明专利查询检索分析平台,是提供专利分析,专利查询,专利检索等数据服务功能的知识产权数据服务商。

我们的产品包含105个国家的1.26亿组数据,免费查、免费专利分析。

申请试用

分析报告

专利汇分析报告产品可以对行业情报数据进行梳理分析,涉及维度包括行业专利基本状况分析、地域分析、技术分析、发明人分析、申请人分析、专利权人分析、失效分析、核心专利分析、法律分析、研发重点分析、企业专利处境分析、技术处境分析、专利寿命分析、企业定位分析、引证分析等超过60个分析角度,系统通过AI智能系统对图表进行解读,只需1分钟,一键生成行业专利分析报告。

申请试用

QQ群二维码
意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