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专利库 / 图形技术 / 色度 / 色度增强系统及方法

色度增强系统及方法

阅读:223发布:2020-05-13

专利汇可以提供色度增强系统及方法专利检索,专利查询,专利分析的服务。并且一种 色度 增强系统及方法。所述色度增强方法包括:建立自定义 颜色 度数系统,所述自定义颜色度数系统包含若干种颜色,每种颜色具有自定义中心值,以该自定义中心值向更大 角 度及更小角度作自定义延伸形成该颜色的 色域 ,所述各种色域的角度和为360度;基于所述自定义颜色度数系统,对获得的图像 信号 的U、V值计算其对应的颜色角度值;根据所获得的颜色角度值,计算相应的 饱和度 调整比例,对图像信号进行饱和度调整;根据所获得的颜色角度值,计算相应的 色调 调整角度,对经饱和度调整后的图像信号进行色调调整。所述色度增强系统及方法能较好地满足不同用户对电视图像的要求,提高了色度增强的效果。,下面是色度增强系统及方法专利的具体信息内容。

1.一种色度增强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
颜色探测单元,基于内置的自定义颜色度数系统,对获得的图像信号的U、V值计算其对应的颜色度值;
饱和度调整单元,根据颜色探测单元获得的颜色角度值,计算相应的饱和度调整比例,对图像信号进行饱和度调整;
色调调整单元,根据颜色探测单元获得的颜色角度值,计算相应的色调调整角度,对图像信号进行色调调整,
其中,所述自定义颜色度数系统包含若干种颜色,每种颜色具有自定义中心值,以该自定义中心值向比该自定义中心值更大角度及更小角度作自定义延伸形成该颜色的色域,各种色域的角度和为360度。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色度增强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饱和度调整单元内置有查找表,所述查找表中存储有一种色域中各颜色角度值对应的饱和度调整比例。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色度增强系统,其特征在于,
所述自定义颜色度数系统包括对应洋红、红、黄、绿、青、蓝6种颜色的色域;
所述饱和度调整单元内置有6个查找表,每一个查找表对应所述6种颜色中的一种色域。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色度增强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色调调整单元内置有查找表,所述查找表中存储有色调调整角度。
5.一种色度增强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建立自定义颜色度数系统,所述自定义颜色度数系统包含若干种颜色,每种颜色具有自定义中心值,以该自定义中心值向比该自定义中心值更大角度及更小角度作自定义延伸形成该颜色的色域,各种色域的角度和为360度;
基于所述自定义颜色度数系统,对获得的图像信号的U、V值计算其对应的颜色角度值;
根据所获得的颜色角度值,计算相应的饱和度调整比例,对图像信号进行饱和度调整;
根据所获得的颜色角度值,计算相应的色调调整角度,对经饱和度调整后的图像信号进行色调调整。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色度增强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根据所获得的颜色角度值,计算相应的饱和度调整比例,通过饱和度增强曲线来进行。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色度增强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通过饱和度增强曲线,计算饱和度调整比例采用线性方式或非线性方式。
8.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色度增强方法,其特征在于,根据所获得的颜色角度值,计算相应的色调调整角度,通过色调调整角度曲线来进行。
9.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色度增强方法,其特征在于,通过色调调整角度曲线计算色调调整角度,采用线性方式或非线性方式或线性、非线性结合方式中的任意一种。

说明书全文

色度增强系统及方法

技术领域

[0001] 本发明涉及电视技术领域,特别涉及电视信号处理中的色度增强系统及方法。

背景技术

[0002] 传统的模拟电视广播制式主要包括国家电视标准委员会(NTSC,NationalTelevision Standards Committee)制式和逐行倒相(PAL,Phase Alternating Line)制式。其中,NTSC制式主要应用于日本、美国、加拿大等,其场频为每秒60场,而PAL制式主要应用于西欧国家及中国、新西兰等,其场频为每秒50场。另外,PAL有时也被用来指隔行扫描的电视制式。
[0003] 目前,隔行扫描电视系统是用来解决逐行扫描电视系统由于带宽限制而无法对高频的电视信号进行处理的问题。隔行扫描电视系统获得一个完整的帧需要扫描两次屏幕,一次扫描奇数线,一次扫描偶数线。隔行扫描电视系统相较于逐行扫面电视系统提供了更好的电视显示质量。并且,为了提供兼容性,目前的隔行扫描电视系统还应用反交错(deinterlacing)技术实现与逐行扫描电视系统间的数据流转换。
[0004] 在现有的隔行扫描电视系统中,无论是模拟电视或数字电视,其颜色空间普遍采用YUV编码,也就是说每一个像素对应的像素信号都符合YUV编码格式。其中,Y代表亮度,U和V代表色差,U和V是构成彩色的两个分量。
[0005] 图1为现有技术采用的颜色度数系统(color degree system)示意图。参照图1所示,所述颜色度数系统为U和V构成的坐标系统,其中,U作为横坐标,V作为纵坐标,颜色的度范围也从0至360度。对于每一个像素信号,由U值和V值组合来表示其颜色信息。也就是说,像素信号所对应的颜色都有其在颜色度数系统中对应的位置,并且可以由相应的角度来表示。例如,洋红色(或猪肝红)在该颜色度数系统中位于第一象限,其对应的角度为61度;红色在该颜色度数系统中位于第二象限,其对应的角度为103度;黄色在该颜色度数系统中位于第二象限,其对应的角度为167度;绿色在该颜色度数系统中位于第三象限,其对应的角度为241度;青色在该颜色度数系统中位于第四象限,其对应的角度为283度;蓝色在该颜色度数系统中位于第四象限,其对应的角度为347度。因此,当电视系统获得像素信号中的U、V值时,就能根据该颜色度数系统获得该像素信号对应的颜色。
[0006] 为了提高电视画面的画质,常通过电视系统对图像信号进行色度增强,色度增强一般是对于一帧或一场中的每一个像素单独进行的。当需要对电视图像进行色度增强来提高画质时,现今一般都是对电视图像信号的饱和度以及色调进行调节。由于目前颜色度数系统中,通过U、V值获得的颜色对应的角度值都是一个固定值,因而在对于电视图像的饱和度和色调进行调整的时候,调整值单一,因而调整后的电视图像对有些用户来说,可能会出现“饱和度过度”或“色调不当”的问题,因而不能满足不同用户对电视图像的要求。

发明内容

[0007] 本发明解决的问题是目前对图像的色度增强不能满足不同用户对电视图像的要求。
[0008] 为解决上述问题,本发明提供一种色度增强系统,包括:
[0009] 颜色探测单元,基于内置的自定义颜色度数系统,对获得的图像信号的U、V值计算其对应的颜色角度值;
[0010] 饱和度调整单元,根据颜色探测单元获得的颜色角度值,计算相应的饱和度调整比例,对图像信号进行饱和度调整;
[0011] 色调调整单元,根据颜色探测单元获得的颜色角度值,计算相应的色调整比例,对图像信号进行色调调整,
[0012] 其中,所述自定义颜色度数系统包含若干种颜色,每种颜色具有自定义中心值,以该自定义中心值向更大角度及更小角度作自定义延伸形成该颜色的色域,所述各种色域的角度和为360度。
[0013] 相应地,本发明还提供一种色度增强方法,包括:
[0014] 建立自定义颜色度数系统,所述自定义颜色度数系统包含若干种颜色,每种颜色具有自定义中心值,以该自定义中心值向更大角度及更小角度作自定义延伸形成该颜色的色域,所述各种色域的角度和为360度;
[0015] 基于所述自定义颜色度数系统,对获得的图像信号的U、V值计算其对应的颜色角度值;
[0016] 根据所获得的颜色角度值,计算相应的饱和度调整比例,对图像信号进行饱和度调整;
[0017] 根据所获得的颜色角度值,计算相应的色调调整角度,对经饱和度调整后的图像信号进行色调调整。
[0018] 与现有技术相比,上述色度增强系统及方法具有以下优点:基于自定义颜色度数系统计算所获得的U、V值对应的颜色角度,由于所述颜色度数系统中各种颜色都以具有一定角度范围的色域表示,根据所获得的U、V值计算的颜色角度值就能更精细地表示颜色深浅度。因而,根据该颜色角度值所作的饱和度调整及色调调整都能在更精细的颜色深浅度上进行,相应地,饱和度调整和色调调整的针对性及调整精度也得到了提高。
[0019] 因此,上述色度增强系统及方法能较好地满足不同用户对电视图像的要求,提高了色度增强的效果。附图说明
[0020] 图1为现有技术采用的颜色度数系统示意图;
[0021] 图2是本发明色度增强系统的一种实施方式示意图;
[0022] 图3是图2所示系统中的颜色度数系统的一种实例示意图;
[0023] 图4是本发明色度增强方法的一种实施方式示意图;
[0024] 图5a至图5f是图4所示方法中各颜色饱和度调整曲线的实例示意图;
[0025] 图6是图4所示方法中色调调整曲线实例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26] 参照图2所示,本发明色度增强系统的一种实施方式可以包括:
[0027] 颜色探测单元1,基于内置的自定义颜色度数系统,对获得的图像信号的U、V值计算其对应的颜色角度值;
[0028] 饱和度调整单元2,根据颜色探测单元获得的颜色角度值,计算相应的饱和度调整比例,对图像信号进行饱和度调整;
[0029] 色调调整单元3,根据颜色探测单元获得的颜色角度值,计算相应的色调调整角度,对图像信号进行色调调整,
[0030] 其中,所述自定义颜色度数系统包含若干种颜色,每种颜色具有自定义中心值,以该自定义中心值向更大角度及更小角度作自定义延伸形成该颜色的色域,所述各种颜色的色域之和为360度。
[0031] 上述实施方式中,通过颜色探测单元1来获得U、V值对应的颜色角度值,由于该颜色角度值是基于上述自定义颜色度数系统计算获得的,因而该颜色角度值所表示的颜色深浅度也符合所述自定义颜色度数系统对颜色深浅度的定义。由于所述颜色度数系统中每种颜色都具有一定的色域,因而所计算得到的颜色角度值所表示的颜色深浅度也更为精细。
[0032] 因而,根据该颜色角度值所作的饱和度调整及色调调整都能在更精细的颜色深浅度上进行,相应地,饱和度调整和色调调整的针对性及调整精度也得到了提高。
[0033] 上述实施方式中,所述自定义颜色度数系统中的颜色自定义中心值及其色域都可以由电视用户预先设定。例如,参照图3所示,所述自定义颜色度数系统以U值为横坐标,V值为纵坐标,共定义有6种颜色,包括:洋红(MAGENTA)、红(RED)、黄(YELLOW)、绿(GREEN)、青(CYAN)、蓝(BLUE)。所述各种颜色具有分别具有自定义中心值及相应的色域。
[0034] 以RANGE_C表示各种颜色的自定义中心值,例如洋红自定义中心值为MAGENTA_RANGE_C,红色自定义中心值为RED_RANGE_C,黄色自定义中心值为YELLOW_RANGE_C,绿色自定义中心值为GREEN_RANGE_C,青色自定义中心值为CYAN_RANGE_C,蓝色自定义中心值为BLUE_RANGE_C。所述各种颜色的自定义中心值可以为电视用户认定的该颜色的最佳深浅度对应的角度值。
[0035] 以RANGE_R表示各种颜色的色域中的最小角度,例如洋红色域中的最小角度为MAGENTA_RANGE_R,色域中的最小角度为RED_RANGE_R,色域中的最小角度为YELLOW_RANGE_R,绿色色域中的最小角度为GREEN_RANGE_R,青色色域中的最小角度为CYAN_RANGE_R,蓝色色域中的最小角度为BLUE_RANGE_R。
[0036] 以RANGE_L表示各种颜色的色域中的最大角度,例如洋红色域中的最大角度为MAGENTA_RANGE_L,色域中的最大角度为RED_RANGE_L,色域中的最大角度为YELLOW_RANGE_L,绿色色域中的最大角度为GREEN_RANGE_L,青色色域中的最大角度为CYAN_RANGE_L,蓝色色域中的最大角度为BLUE_RANGE_L。
[0037] 因此,对每一种颜色,其色域从最小角度(RANGE_R)~最大角度(RANGE_L)。例如,对上述6种颜色,最简单的一种颜色度数系统就是在自定义每种颜色的中心值后,以该颜色的中心值顺时针旋转30度作为该颜色的最小角度,以该颜色的中心值逆时针旋转30度作为该颜色的最大角度。则每种颜色的色域为以该颜色的中心值为中心的60度的覆盖范围。
[0038] 参照图4所示,本发明色度增强方法的一种实施方式可以包括:
[0039] 步骤s1,建立自定义颜色度数系统,所述自定义颜色度数系统包含若干种颜色,每种颜色具有自定义中心值,以该自定义中心值向更大角度及更小角度作自定义延伸形成该颜色的色域,所述各种颜色的色域之和为360度;
[0040] 步骤s2,基于所述自定义颜色度数系统,对获得的图像信号的U、V值计算其对应的颜色角度值;
[0041] 步骤s3,根据所获得的颜色角度值,计算相应的饱和度调整比例,对图像信号进行饱和度调整;
[0042] 步骤s4,根据所获得的颜色角度值,计算相应的色调调整角度,对经饱和度调整后的图像信号进行色调调整。
[0043] 以下结合上述色度增强的系统及方法的实施方式,并通过具体的色度增强实例进行进一步说明。
[0044] 继续参照图3所示,首先如步骤s1所述,建立自定义颜色度数系统。即如上所述的,可以由用户设定各种颜色的自定义中心值以及对应的色域。例如,设定6种颜色(洋红、红、黄、绿、青、蓝)各自的自定义中心值及对应的色域。例如对于青色,设定其中心值为283度,色域为255~300度;对于红色,设定其中心值为103度,色域为85~120度...[0045] 所建立的自定义颜色度数系统可以写入颜色探测单元1中的存储器中,作为内置的自定义颜色度数系统。
[0046] 接下来,如步骤s2所述,由所述颜色探测单元1,基于所述内置的自定义颜色度数系统,对获得的图像信号的U、V值计算其对应的颜色角度值。即所述颜色探测单元1在获得图像信号的U、V值(通常为一个像素的U、V值)后,基于例如图3所示的自定义颜色度数系统,获得以所述图像信号的U值为横坐标值,V值为纵坐标值的对应点,得到该点的角度值作为所述图像信号的U、V值对应的颜色角度值。在获得所述图像信号的U、V值对应的颜色角度值后,所述颜色探测单元1向所述饱和度调整单元2传输所述颜色角度值及所述图像信号的U、V值。
[0047] 接着,如步骤s3所述,由所述饱和度调整单元2根据所获得的颜色角度值,计算相应的饱和度调整比例,对图像信号进行饱和度调整。
[0048] 所述饱和度调整单元2在获得所述颜色探测单元1传输的颜色角度值后,根据所述自定义颜色度数系统对色域的划分,可以获得该颜色角度值位于哪一种颜色的色域内,例如,假定该颜色角度值为110度,则该颜色角度值位于红色色域内(85~120度)。则所述饱和度调整单元2就可以根据该颜色角度值所处的色域,获得内置于其中的该色域对应的查找表(LUT,Look-upTable)。所述内置的查找表中存储有某种色域中各颜色角度值对应的饱和度调整比例。例如,上述自定义颜色度数系统定义了6种颜色:洋红、红、黄、绿、青、蓝,则相应地,所述饱和度调整单元2中有6个查找表,每一个对应一种色域。所述内置的查找表可预先存储入所述饱和度调整单元2中。
[0049] 并且,所述饱和度调整单元2还计算该颜色角度值与红色中心值的角度差。由上所述的,每一种颜色的中心值是电视用户认定的该颜色的最佳深浅度对应的角度值,因而所述饱和度调整单元2计算得到的角度差越小,则代表所述图像信号的颜色深浅度越接近最佳值,需要对该图像信号的饱和度增强的比例就越大;反之,计算得到的角度差越大,则代表所述图像信号的颜色深浅度越偏离最佳值,需要对该图像信号的饱和度增强的比例就越小。
[0050] 而具体的饱和度调整比例可以通过上述该色域对应的查找表来获得。例如,对于颜色角度值为110度的情况,就可以在红色色域对应的查找表中获得该角度值对应的饱和度调整比例。
[0051] 图5a至图5f为上述6种色域对应的查找表中的饱和度调整曲线示意图。以下分别对基于各种颜色的饱和度调整进行举例说明。
[0052] 参照图5a所示,对于红色色域,以颜色角度值为横坐标,饱和度增强比例为纵坐标。其中,红色中心值处于坐标零点,其对应的饱和度增强比例为2,而红色色域中的其他角度随着与中心值的偏离距离渐远,而相应的饱和度加强比例也在减小,其中最大角度值和最小角度值对应的饱和度增强比例为1,也就是不进行饱和度加强。也就是如上所述的,越接近中心值,需要对图像信号的饱和度加强的比例就越大;而越偏离中心值,需要对图像信号的饱和度加强的比例就越小。
[0053] 图5a中,各颜色角度值对应的饱和度增强比例的值可以通过线性或非线性的方式来获得。所述线性方式或非线性方式的选择可以通过电视用户来设定。例如,若选择非线性方式,则可通过曲线10a来获得颜色角度值对应的饱和度增强比例;而若选择线性方式,则可通过直线10b来获得颜色角度值对应的饱和度加强比例。
[0054] 并且,若电视用户对所选择的方式调整后的效果不满意,还可重新选择另一种方式进行调整。另外,对于曲线10a所示的非线性增强曲线或曲线10b所示的线性增强曲线,电视用户也可重新设计该增强曲线的函数,也就是说重新设定各颜色角度值对应的饱和度增强比例,以获得电视用户所认定的最佳调整效果。因此,所述饱和度调整的方式较灵活,提供了较大的饱和度调整范围。
[0055] 综合上述举例说明,在获得所述颜色探测单元1传输的颜色角度值后,所述饱和度调整单元2只需以该颜色角度值为横坐标值,根据电视用户的设定,选择非线性方式(应用曲线10a)或线性方式(应用直线10b)来获得其对应的纵坐标值,以该纵坐标值作为饱和度增强比例的值。
[0056] 在获得饱和度增强比例的值后,所述饱和度调整单元2可以应用下述公式对所获得的图像信号的U、V值进行饱和度调整,以RED_SR表示红色饱和度增强比例的值,则有:
[0057] Output U=Input U*RED_SR
[0058] Output V=Input V*RED_SR,
[0059] 即将所述颜色探测单元1传输的图像信号的U、V值乘以所获得的红色饱和度增强比例的值,来对该图像信号的U、V值进行饱和度调整。
[0060] 参照图5b所示,对于绿色的饱和度调整方法与红色相同,可以参照上述红色的饱和度调整方法。即,也可根据电视用户的设定,选择非线性方式(应用曲线20a)或线性方式(应用直线20b)来获得饱和度增强比例值,并也采取类似的公式:
[0061] Output U=Input U*GREEN_SR
[0062] Output V=Input V*GREEN_SR,
[0063] 将所述颜色探测单元1传输的图像信号的U、V值乘以所获得的绿色饱和度增强比例的值,来对该图像信号的U、V值进行饱和度调整。
[0064] 参照图5c所示,对于蓝色的饱和度调整方法与红色相同,可以参照上述红色的饱和度调整方法。即,也可根据电视用户的设定,选择非线性方式(应用曲线30a)或线性方式(应用直线30b)来获得饱和度加强比例值,并也采取类似的公式:
[0065] Output U=Input U*BLUE_SR
[0066] Output V=Input V*BLUE_SR,
[0067] 将所述颜色探测单元1传输的图像信号的U、V值乘以所获得的蓝色饱和度增强比例的值,来对该图像信号的U、V值进行饱和度调整。
[0068] 参照图5d所示,对于青色的饱和度调整方法与红色相同,可以参照上述红色的饱和度调整方法。即,也可根据电视用户的设定,选择非线性方式(应用曲线40a)或线性方式(应用直线40b)来获得饱和度增强比例值,并也采取类似的公式:
[0069] Output U=Input U*CYAN_SR
[0070] Output V=Input V*CYAN_SR,
[0071] 将所述颜色探测单元1传输的图像信号的U、V值乘以所获得的青色饱和度增强比例的值,来对该图像信号的U、V值进行饱和度调整。
[0072] 参照图5e所示,对于洋红的饱和度调整方法与红色相同,可以参照上述红色的饱和度调整方法。即,也可根据电视用户的设定,选择非线性方式(应用曲线50a)或线性方式(应用直线50b)来获得饱和度增强比例值,并也采取类似的公式:
[0073] Output U=Input U*MAGENTA_SR
[0074] Output V=Input V*MAGENTA_SR,
[0075] 将所述颜色探测单元1传输的图像信号的U、V值乘以所获得的洋红饱和度增强比例的值,来对该图像信号的U、V值进行饱和度调整。
[0076] 参照图5f所示,对于黄色的饱和度调整方法与红色相同,可以参照上述红色的饱和度调整方法。即,也可根据电视用户的设定,选择非线性方式(应用曲线60a)或线性方式(应用直线60b)来获得饱和度增强比例值,并也采取类似的公式:
[0077] Output U=Input U*YELLOW_SR
[0078] Output V=Input V*YELLOW_SR,
[0079] 将所述颜色探测单元1传输的图像信号的U、V值乘以所获得的黄色饱和度增强比例的值,来对该图像信号的U、V值进行饱和度调整。
[0080] 所述饱和度调整单元2在将所述颜色探测单元1传输的图像信号的U、V值进行饱和度调整后,将调整后的图像信号的U、V值以及所述颜色探测单元1传输的颜色角度值传输至所述色调调整单元3。
[0081] 然后,如步骤s4所述,由所述色调调整单元3根据所获得的颜色角度值,计算相应的色调调整角度,对经饱和度调整后的图像信号进行色调调整。
[0082] 所述色调调整单元3中可以内置有查找表,所述查找表单元中存储有色调调整角度。所述内置的查找表可预先存储入所述色调调整单元3中。以下举例说明所述色调调整过程。
[0083] 图6是图4所示方法中色调调整曲线实例示意图。参照图6所示,以所述饱和度调整单元2传输的颜色角度值作为横坐标(输入颜色角度值),以色调调整后的颜色角度值作为纵坐标(输出颜色角度值)。
[0084] 所述色调调整可以根据电视用户的设定,选择线性方式、非线性方式、线性、非线性结合方式中的任意一种来进行。例如,若选择线性方式,则可通过直线100获得色调调整后的颜色角度值;若选择非线性方式,则可通过曲线200获得色调调整后的颜色角度值;若选择线性、非线性结合方式,则可通过曲线300或的色调调整后的颜色角度值。
[0085] 并且,若电视用户对调整后的效果不满意,还可重新选择其他方式进行调整。另外,电视用户也可重新设计上述几种调整曲线的函数,也就是说重新设定各颜色角度值对应的色调调整后的颜色角度值,以获得电视用户所认定的最佳调整效果。因此,所述色调调整的方式较灵活,提供了较大的色调调整范围。
[0086] 此外,上述线性、非线性结合方式适用于下列情况:当输入颜色角度在某个范围特别偏差,我们可以在该范围内执行非线性调整,其他部分执行线性的调整,这样的结果可以针对偏差的那个角度范围作微调,而其他的部分不动。
[0087] 需要说明的是,作为色调调整曲线的唯一前提是这个曲线必须是连续的,不能有跳跃。如果出现跳跃的结果,就是造成输出的色彩角度会有部分丢失,连续的颜色表现会有等高线等效应出现。
[0088] 对于通过直线100进行线性方式调整,所述色调调整单元3只需以所述饱和度调整单元2传输的颜色角度值为横坐标值,应用直线100获得其对应的纵坐标值作为色调调整后的颜色角度值。例如,假定直线100的斜率为1,而所述饱和度调整单元2传输的颜色角度值为100度,则色调调整后的颜色角度值也为100度,即不对该颜色角度值对应的图像信号的U、V值进行色调调整。
[0089] 对于通过曲线200进行非线性方式调整,所述色调调整单元3只需以所述饱和度调整单元2传输的颜色角度值为横坐标值,应用曲线200获得其对应的纵坐标值作为色调调整后的颜色角度值。
[0090] 而对于通过曲线300进行线性、非线性结合方式调整,所述色调调整单元3只需以所述饱和度调整单元2传输的颜色角度值为横坐标值,应用曲线300获得其对应的纵坐标值作为色调调整后的颜色角度值。其中,曲线300分为两段,包括:曲线301以及直线302。也就是说,当所述饱和度调整单元2传输的颜色角度值小于或等于某一角度值时,应用曲线301进行非线性调整;而当所述饱和度调整单元2传输的颜色角度值大于某一角度值时,应用直线302进行线性调整。
[0091] 例如,假定所述饱和度调整单元2传输的颜色角度值小于或等于160度时,应用曲线301进行非线性调整;而当所述饱和度调整单元2传输的颜色角度值大于160度时,应用直线302进行线性调整。
[0092] 则当所述饱和度调整单元2传输的颜色角度值为160度时,以160度为横坐标值,通过曲线301获得其对应的纵坐标值。例如所述纵坐标值为180度,则以180度作为色调调整后的颜色角度值。
[0093] 而当当所述饱和度调整单元2传输的颜色角度值为180度时,以180度为横坐标值,通过直线302获得其对应的纵坐标值。例如所述纵坐标值为190度,则以190度作为色调调整后的颜色角度值。
[0094] 在获得色调调整后的颜色角度值后,所述色调调整单元3就可据此结合所述饱和度调整单元2传输的经饱和度调整后的图像信号的U、V值进行色调调整。
[0095] 色调可以由下述公式表示:
[0096] C=U×Sin(wt)+V×Cos(wt),其中wt为颜色角度值。
[0097] 则当需要对色调进行调整时,就可借助上述的几种调整曲线,例如非线性调整曲线200,来获得相应的色调调整后的颜色角度值。从而对wt值进行基于色调调整的更新,且获得新的Sin(wt)和Cos(wt)的值,以最终获得新的色调值。
[0098] 当所述色调调整单元3完成色调调整后,就会将新的色调以及所接收的饱和度调整后的U、V值输出。
[0099] 从以上举例说明可以看到,上述色度增强系统及方法,通过建立具有色域的自定义颜色度数系统,并基于该自定义颜色度数系统计算图像信号的U、V值对应的颜色角度值。以该颜色角度值依次结合图像信号的U、V值进行饱和度调整和色调调整。由于所述自定义颜色度数系统中的色域可以由电视用户自行设定,并且色域的角度覆盖范围也提供了对于颜色深浅度的更精细的划分,所以,通过所述饱和度调整和色调调整后的图像,更为符合电视用户本身的色彩感受。因此上述色度增强系统及方法的针对性及调整精度较高。
[0100] 虽然本发明已以较佳实施例披露如上,但本发明并非限定于此。任何本领域技术人员,在不脱离本发明的精神和范围内,均可作各种更动与修改,因此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应当以权利要求所限定的范围为准。
相关专利内容
标题 发布/更新时间 阅读量
色度子采样 2020-05-11 420
酱油色度标样 2020-05-12 123
高色度颜料薄片和箔片 2020-05-13 446
一种高色度废水脱色剂 2020-05-13 607
色度解块滤波器 2020-05-12 557
色度计 2020-05-11 230
色度计 2020-05-11 141
色度计的校准 2020-05-12 866
色度摩擦仪 2020-05-11 311
色度摩擦仪 2020-05-12 308
高效检索全球专利

专利汇是专利免费检索,专利查询,专利分析-国家发明专利查询检索分析平台,是提供专利分析,专利查询,专利检索等数据服务功能的知识产权数据服务商。

我们的产品包含105个国家的1.26亿组数据,免费查、免费专利分析。

申请试用

分析报告

专利汇分析报告产品可以对行业情报数据进行梳理分析,涉及维度包括行业专利基本状况分析、地域分析、技术分析、发明人分析、申请人分析、专利权人分析、失效分析、核心专利分析、法律分析、研发重点分析、企业专利处境分析、技术处境分析、专利寿命分析、企业定位分析、引证分析等超过60个分析角度,系统通过AI智能系统对图表进行解读,只需1分钟,一键生成行业专利分析报告。

申请试用

QQ群二维码
意见反馈